-
1 # 權謀筆記
-
2 # 寜靜致遠43
封神演義的世界觀,應該說包羅永珍,《封神演義》杜撰的都是“三教中”各位大仙和大神,正邪兩教派的較量,從妲己被狐妖殘害附體後加之殷紂王的荒淫無度,整個殷商社稷妖氣沖天,妲己造鹿臺、支炮烙慘無人道,比干遭挖心,山河破碎天怒人怨…替天行道的姜子牙下山西岐輔佐武王姬發,除妖平叛一統河山,闡教與截教本是同一師門,只因申公豹沒能如願下山“封神”,懷恨在心,申公豹四處遊說,挑撥教派之間公然對立,一部分高人前往殷商助陣。各路大仙紛紛發力“朱仙陣”、“萬仙陣”陣陣讓人毛骨損然,最終殷紂王氣數已盡,武王姬發立天下,姜子牙根據眾仙人的功過張榜公告進行封神!
《西遊記》的世界觀,唐僧師徒四人加之白龍馬,為了西天取得真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一路上孫悟空降妖除魔開山劈路跋山涉水艱難前行,最終到達西天取得真經,師徒幾人修成正果!“封神演義”和“西遊記”是兩種版本,故事內容不同,一個講述的是“道法”另一個講述的是“功夫”,都不在一個起跑線上,總之兩部書都很好,值得閱讀和收藏!
-
3 # 詩人攝影師烏桐烈火
《封神演義》,《西遊記》兩本書,很少看。只是從小到大,從影視中汲取營養。百看不厭。我個人認為,在世界觀來說。《封神演義》倡導的是天下,《西遊記》倡導的是個人修行,與心為善的淨化。《封神演義》是怎麼治理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為君之道,為臣之道。“為神”之道。《西遊記》,取經路上,九九八十一難,不論你是神仙,還是妖魔鬼怪,只要你一心向善,一心向佛,都可以修成正果。《封神演義》和《西遊記》兩本書,都是神話。從世界觀某些方面來說,《封神演義》更“唯物論”些,現實些。《西遊記》更“唯心論”些,理想化些。在兩部神話中,《西遊記》的“神”要神通廣大些,譬如孫悟空。連妖魔鬼怪,都有絕招法寶。而到了《封神演義》裡,似乎施展不開,譬如二郎神。以天下蒼生計,《封神演義》的世界觀,強大些。以“個人英雄主義”,《西遊記》的世界觀,更強些。因為“佛‘”的世界觀,似乎超越了“人”和“神”的世界觀。拙見!
-
4 # 溪源影視
《封神演義》的世界觀設定,比《西遊記》要完整且完美很多。但這不是說《封神演義》寫的比《西遊記》好(事實相反),而是因為二者寫作目地不同。
1、西遊記作者的目地,是講故事,在吳承恩之前,西遊記的故事就已經有很多了,以各種戲曲,評話的方式流傳,吳承恩要做的是整合故事,文筆潤色,使各個故事之間串聯的更加流暢,世界觀設定,只是一部分工作,並不是重點。
2、封神作者的目地,和西遊記有著本質的不同,他有一個很重要的目地---“造神”。看《封神演義》,你可以很清楚的感覺到作者想表達什麼,那就是“天命”很牛逼,元始天尊很牛逼,太上老君很牛逼,還有個更牛逼的鴻鈞老祖,總之我們道教的神很牛逼。
3、為了表示道教的牛逼,還從佛教挖神過來,李靖哪吒本來是佛教體系的神,這在西遊記裡有描寫,封神裡就變成道教體系了;觀音,文殊,普賢也被安排成原始天尊的弟子。
既然目地是造神,那麼世界觀設定就很重要了,比之西遊記裡一筆代過的描寫,封神裡卻是下大力氣的,其中包括:
1.完整的神話體系;
2.清晰的創世神話;
3.等級明顯的實力分級系統;
4.實力系統的補丁--法寶系統;
5.旗鼓相當的正反派勢力;
6.留白。
這些世界觀設定可以說做的很完美了,以至今天洪荒流小說多是承接封神的設定。
-
5 # TOTOO
《封神演義》世界觀真的比《西遊記》世界觀更大
西遊記整部書其實都是在講佛道兩股勢力對抗的過程,道教作為我們大唐的本土教,牢牢掌控著東方這個地盤,而佛教作為外來教則一直無法滲入到東方。這次正好唐太宗還魂地府引發恐慌,欲借佛教普度眾生,如來佛祖敏銳的抓住了這樣一個機會,安排整個取經人團隊從東土大唐一路來到西天取經,路上消滅了幾乎所有沒有成仙的妖怪。
《封神演義》成功不外乎兩點,第一;故事寫得精彩,而且有理有據,武王伐紂的過程寫得極其的豐富,裡面的故事也太多太多,什麼哪吒腦海,什麼女媧,什麼酒池肉林,什麼姜子牙封神,把人看得眼花繚亂,津津有味,也讓人們對商周時期的歷史和遠古神話有更多的探究慾望了。第二;其實小說通篇都在對抗,這也是民間百姓需要的,百姓在封建帝王的統治下苦不堪言,都需要這樣的對抗理論來渴望自己。
-
6 # 大夫覺成
從世界觀方面來說,沒有太大的差別。
1.《封神演義》講述的是,姜子牙、妲己、姜王后、申公豹之間的鬥爭,以及二郎神楊戩成長壯大的故事。
2.《西遊記》講述的是,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的故事。
3.他們都是神話故事。都是明寫神話故事,暗寫現實社會的鴻篇鉅著。
4.《封神演義》藉助了一段歷史,運用神話故事的手法,展現了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殘忍法則,邪惡戰勝不了正義,也弘揚了正義的世界觀,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能得到不同的體會,汲取不同的教訓。
5.《西遊記》直接寫神話,與現實沒有連線,但文章字裡行間,無處不顯示著人文社會的影子,能讓人從不同的角度去解讀,引起人深入地思考,又通俗易懂,讓人百讀不厭,回味無窮。闡述了社會上的遊戲規則,教人如何做人做事。世界觀方面也是教人積極向上的,能從中汲取做事成功的經驗。
所以說,這兩部鉅著,世界觀各有不同,展現的方向不同,但都是積極正面的,讀之都有積極意義,沒有根本區別和哪個大、哪個小之分。如果有時間,不防都細讀,開卷有益。
-
7 # 布衣之徐
《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的世界觀,其實就是作者許鍾琳和吳承恩的世界觀,而處在明末的兩位小說家,與其說是透過神怪小說表達對世界的看法,不如說是對自己人生的觀察和頓悟,而這,在兩位的詩句中看的很清楚。
人人貪戀春三月,留戀春光卻動心。勸君休錯三春景,一寸光陰一寸金。--許仲琳
許老夫子筆下,不僅人受到紅塵的羈絆,仙道妖也貪戀紅塵:
紂王幾句詩就能挑動女媧娘娘的復仇之心;截教門徒本以修仙為目,卻被聞仲打破規矩,下山輔佐紂王為臣;妖狐雖是女媧所招,但竭盡妖孽之能事,滿足妖怪之口欲,可謂登峰造極;看著截教風光人間,闡教又何必羨豔,非要和截教分個輸贏,賭個死活。春光是美好的,心怎能不動,身在春光裡,卻因一個貪字,讓仙道妖人都捲入其中,春光依然存在,卻被放在一邊,最終無福享受,回頭在想,寸金又如何能買到一寸光陰。
十里長亭無客走,九重天上現星辰。八河船隻皆收港,七千州縣盡關門。六宮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罷釣綸。兩座樓頭鐘鼓響,一輪明月滿乾坤。--吳承恩
吳老夫子其實一樣,紅塵中一路衝殺,最終確實九九歸一,減法到一輪明月滿乾坤,衝殺又有何意義:
石頭不做石頭,非要吸收天地精華,破石而出;石猴不做石猴,偏要長生不老,福盡三界;稱王就稱王,執要把玉帝拉下天庭,非要做個齊天大聖不可;可最終咋樣,鬧哄哄一事無成,還不是皈依佛道,求取真經,成就佛身。
其實兩位老夫子,講的都是一個道理,立於人世,比先做加法,但務必不能執痴貪,火候必須把握好,才能既享受了春光,又能在夜深時,體驗到平靜的月光。
-
8 # LVLV影視大咖秀
《封神演義》的世界觀設定,比《西遊記》要完整且完美很多。
但這不是說《封神演義》寫的比《西遊記》好(事實相反),而是因為二者寫作目地不同。
西遊記作者的目地,是講故事,在吳承恩之前,西遊記的故事就已經有很多了,以各種戲曲,評話的方式流傳,吳承恩要做的是整合故事,文筆潤色,使各個故事之間串聯的更加流暢,世界觀設定,只是一部分工作,並不是重點。
封神作者的目地,和西遊記有著本質的不同,他有一個很重要的目地---“造神”。
看《封神演義》,你可以很清楚的感覺到作者想表達什麼,那就是“天命”很牛逼,元始天尊很牛逼,太上老君很牛逼,還有個更牛逼的鴻鈞老祖,總之我們道教的神很牛逼。
為了表示道教的牛逼,還從佛教挖神過來,李靖哪吒本來是佛教體系的神,這在西遊記裡有描寫,封神裡就變成道教體系了;觀音,文殊,普賢也被安排成原始天尊的弟子。
既然目地是造神,那麼世界觀設定就很重要了,比之西遊記裡一筆代過的描寫,封神裡卻是下大力氣的,其中包括:
1.完整的神話體系;
2.清晰的創世神話;
3.等級明顯的實力分級系統;
4.實力系統的補丁--法寶系統;
5.旗鼓相當的正反派勢力;
6.留白。
這些世界觀設定可以說做的很完美了,以至今天洪荒流小說多是承接封神的設定。
-
9 # 盜版記憶
《封神榜》是在追求大道,紂王無道,姜子牙助商伐紂,這一點從封神時能看出來,西岐朝歌雙方都有封神,他們要的只是一個天地大道。
《封神榜》確實比《西遊記》世界觀大一些,
回覆列表
先說結論:《封神演義》的世界觀設定,要比《西遊記》的世界觀完美,但是這不一定意味著《封神演義》就比《西遊記》的世界觀大。
《封神演義》作者的目的很明確 ——他在“造神”,“天命”不可違,元始天尊很牛,太上老君很牛,鴻鈞老祖很牛,我們所有道教的神都很牛。
而《西遊記》的作者的目的也很明確——他在講故事,世界觀的設定,並不是重點!
所以兩者並沒有太大的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