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漢時明月

    “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藝術瑰寶。好的書法作品不僅是一件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更是飽含了作者豐富的情感,所以書法作品也被人們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的《寒食帖》裡的情感和它的傳奇故事。

    一、飽含悲涼情感的“天下第三行書”

    說起書法史上鼎鼎有名的三大行書,王羲之的《蘭亭序》以其遒美優雅問鼎,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由於情緒的悲痛不已造就了遠離常態的悲壯,而蘇軾的《寒食帖》,則是在滿懷悲涼的情境下,娓娓道來,寫出了滿紙的蒼涼,也正是這種直抒胸臆,足足驚豔了將近1000年。

    要想深入的瞭解《寒食帖》,我們先要了解一下其作者蘇軾。蘇軾是有名的“宋四家”之一,不過和其他三人相比較的話,蘇軾的一生數次遭貶,可謂仕途坎坷,被貶到黃州後,他深切地感悟到了世事的多變和人情的冷暖。不過即使如此處境,他也沒有徹底的陷入迷茫和痛苦之中,仍然保持著心靈上的瀟灑自如和樂觀曠達,一直追求他的物我兩忘和清淨自足。

    我們再來看看《寒食帖》的內容,全貼其實是兩首五言詩: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汙燕脂雪。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須已白。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裡。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溼書,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這是兩首遣興的詩作,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所發的人生之嘆。我們從字裡行間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蘇軾當時生存環境的惡劣,和他心境的孤獨悲涼。全詩寫得蒼涼多情,表達了蘇軾彼時惆悵孤獨的心情。然而雖然心中無限苦楚,但是蘇軾的筆下呈現給我們的卻是另外的一種純淨明朗。他的行筆沒有因為低落的情緒而失控,用筆仍然精妙細膩,沒有一絲情緒失控的亂塗胡寫。在那種極端的情況下,仍然能有如此的情志,實屬難能可貴。

    二、中國書法史上行書的里程碑之一

    蘇軾的《寒食帖》通篇書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氣勢奔放,而無荒率之筆。其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被後世稱為“天下第三行書”,同時它也是蘇軾書法作品中的上乘之作。正如黃庭堅在此詩後所跋:“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

    歷代鑑賞家均對《寒食帖》推崇備至,稱道這是一篇曠世神品。南宋初年,張浩的侄孫張演在詩稿後另紙題跋中說:“老仙(指蘇軾)文筆高妙,燦若霄漢、雲霞之麗,山各(指黃庭堅)又發揚蹈歷之,可謂絕代之珍矣”。自此,《黃州寒食二首》詩稿被稱之為“帖”。明代大書畫家董其昌則在帖後題曰:“餘生平見東坡先生真跡不下三十餘卷,必以此為甲觀”。清代將《寒食帖》收回內府,並列入《三希堂帖》。乾隆十三年(1748年)四月初八日,乾隆帝親自題跋於帖後“東坡書豪宕秀逸,為顏、楊後一人。此卷乃謫黃州日所書,後有山谷跋,傾倒至極,所謂無意於佳乃佳……”為彰往事,又特書“雪堂餘韻”四字於卷首。

    因為有諸家的稱賞讚譽,世人遂將《寒食帖》與東晉王羲之《蘭亭序》、唐代顏真卿《祭侄稿》合稱為“天下三大行書”。有人曾將“天下三大行書”作對比說:《蘭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風格,《祭侄帖》是至哲賢達的風格,《寒食帖》是學士才子的風格。它們先後媲美,各領風騷,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書法史上行書的三塊里程碑。

    三、命運多舛的書法瑰寶

    正如它的作者蘇軾一樣,《寒食帖》的一生也可謂命運多舛。《寒食帖》從北宋一路流傳下來,後來落到乾隆皇帝手裡。清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寒食帖》險遭焚燬,旋即流落民間,為馮展雲所得,馮死後為盛伯羲密藏,盛死後被完顏樸孫購得,曾於1917年在北京書畫展覽會上展出過,受到書畫收藏界的密切關注。1918年轉傳到顏韻伯手中。當年12月19日為蘇軾生日,顏韻伯作跋記錄此事本末。1922年,顏韻伯遊覽日本東京時,將《寒食帖》高價出售給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1923年9月,日本東京大地震,菊池家遭災,所藏古代名人字畫幾乎被毀一空,當時,菊池惺堂冒著生命危險,從烈火中將《寒食帖》搶救出來,一時傳為佳話。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東京屢遭美國空軍轟炸,整個城市一片火海,《寒食帖》僥倖沒受到損壞。所以《寒食帖》前後共經歷過三次火光之災,能夠留存下來實屬不易。

    《寒食帖》流失海外,一直使華夏子孫耿耿於懷。第二次世界大戰剛一結束,當時的國民政府外交部長王世傑就囑託友人在日本訪覓《寒食帖》。當得到其下落後,即以重金購回,並題跋於帖後,略述其流失日本以及從日本回歸中國的大致過程。如今的《寒食帖》被珍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一代中華民族瑰寶,終於回到祖國的懷抱。

  • 2 # 幸福就是完整的家

    青春是我最大的寶藏!

    1/它記載了我許多的回憶,包括在學生時代,這也只是其中之一,還記得在中學的時代,是我最不能忘懷的,在那個時候雖然年少無知,可是在懵懂的少年時期,讓我們過的無憂無慮,每天都是那麼的興奮,雖然那個時候經濟並不富裕,每一天也只有兩元錢的生活費,可是在中午吃飯的時候,花掉1.5元,不管吃的飽與不飽,嘴角上總是洋溢著笑容,吃的雖然不是很好,但是那個時候的味道再也找不回來了,雖然每個同學都是這樣,可大家的心情也都是相同的,每天上學放學騎著腳踏車,可它在我們的心裡,它就是一臺911跑車,雖然很誇張,但在那個時候真的愛不釋手,我還記得我的腳踏車是一臺三槍牌,現在有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但是騎上它真的是滿滿的幸福感,那種自信是來自於心裡。

    2/當我的青春再次碰上剛剛步入社會的時候,錢掙得雖然不多,可是總能花的有感覺,這種感覺也許就是自己掙的錢怎麼花都舒服,掙到的錢和好朋友在一起開懷暢飲,也許這個詞用的有點誇張,畢竟那個時候喝不了多少酒,可總能有一種仗義的感覺,因為在我們的眼裡,好兄弟在一起是能一輩子的,錢財都是身外之物,雖然談不上數目這個詞,但它確實是我們的生活費,甚至有的時候為了朋友一天都可以吃兩頓飯,為的就是好哥們兒和女朋友在一起能有點兒面子,也就是說把我的錢給了兄弟,當然在我為難的時候,這個兄弟也是為我付出,想想那個時候真的是難以忘懷,引用一句歌詞,懷念啊,我們的青春啊!

    青春,我再次懷念你!

    第一次用了自己的圖片,感恩所有一切美好!

  • 3 # 許進之

    唐僧一路上,他哭過,絕望過,軟弱過,向人求救,但從來沒有說過一句:我們放棄吧,我們回家。

    因為你的使命,你的執著,才會召喚力量,大山和沙漠都不能阻擋,滿天神佛都會來幫你。

  • 4 # LN村口等米飯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算不算寶藏?2019年12月14日第四屆世界考古論壇在中國上海舉行。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獲此次考古論壇獎——重大田野考古發現獎……那麼我們就來講講這座古墓的前世今生。

    這座古墓的主人為漢廢帝劉賀,是漢武帝劉徹的孫子。劉賀(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曾被扶上帝位,但因其荒淫無度,不保江山社稷,在位27天后即遭廢黜,成為西漢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被廢后,先貶山東昌邑,再貶江西海昏,(是第一代海昏侯)一生經歷帝、王、侯的跌宕。

    2011年3月,江西省文物部門接到群眾舉報,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附近山上有一座古代墓葬遭到盜掘,文物部門立刻對該墓葬周邊區域進行了考古調查,海昏侯墓才得以呈現在世人的面前。

  • 5 # 天上鷹

    盉————吳王夫差為西施而做?

    那日走到上海市博物館,位於人民廣場附近。門票沒有,帶身份證即可進入。

    裡面有五層展廳,可最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這個叫做“盉”的器物。它的銘文上寫著是吳王夫差用諸侯敬獻的青銅為一女子所作,但那位女子的名字已無從知曉。

    盉是中國古代盛酒器,是古人調和酒、水的器具。夫差作為一國之主,能夠為一個人如此大費周折的做盉,想必應該是一位能讓他記憶深刻的女子。根據史料記載,夫差的結局並不好,或許由此也可以推斷出他和那位已不知名姓的女子之間的結局也沒那麼好,可那位女子究竟是誰呢?

    傳說他的伴侶是四大美人之首的西施,擁有沉魚之容,身材窈窕,舞姿動人。就是這樣的一位女子,卻橫恆在越國和吳國之間。我想面對愛情,哪怕是一國之主也不例外,畢竟“霓裳羽衣曲”真實記錄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那麼這個盉是否應該也是夫差向西施表明心意的見證?

    他們之間肯定發生過比我們的想象更百轉千回的故事,“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盉上的銘文其實留下的可能就是兩個字————珍惜,警醒著後來人……

  • 6 # 邊邊娛樂

    葡萄花鳥紋銀香囊算是《國家寶藏》裡一件讓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寶藏,它是唐朝的文物,現收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而它的背後還蘊藏著非常悽美的愛情故事。

    1、香囊精美的外觀

    網路上關於香囊的外觀說的比較複雜,完全理解的話需要耗費一定時間,為了幫助大家理解到這個香囊的外觀,我轉換成大白話給大家介紹一下。

    從圖片可以看出,香囊大體是由兩部分構成:鏤空的球形外殼和放香料的半球形金盂。外殼是銀製的球形,上面刻畫的是葡萄藤、花、鳥,這個是與它的名字相對應的,以中部水平線為界平均分割成兩個半球形。連線外殼和金盂的是兩個金屬環,一個大的,一個小的,外壁、金屬環、金盂之間,以鉚釘鉚接,可自由轉動。無論外壁球體怎樣轉動,由於金屬環和金盂重力的作用,香盂總能保持平衡,裡面的香料永遠不會灑落。(ps:大家可以藉助圖片想象實物。)

    2、令人豔羨的愛情

    這枚香囊見證了唐朝的昌盛和衰落,也見證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悲歡離合。唐玄宗和楊貴妃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非常相愛的一對皇家夫妻,白居易的《長恨歌》中說到唐玄宗“後宮佳麗三千,三千寵愛在一身”,“一身”說的就是楊貴妃。“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楊貴妃是四川人,十分喜歡吃荔枝,唐玄宗為了讓楊貴妃開心,就命人將新鮮的荔枝從四川千里迢迢快馬加鞭運往京城。這等心意,足以看出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寵愛有幾分,白居易的一句“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就是對兩人愛情的有感而發。

    3、情斷馬嵬坡

    公元755年,唐玄宗的乾兒子安祿山發動叛亂,除掉了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為了守住唐朝基業和江山,唐玄宗不得已在馬嵬坡用三尺白綾賜死楊貴妃,“禍端自是君王起,傾國何須怨玉環”,年僅38歲的楊貴妃就這樣成了朝野之爭的冤死鬼。但是回宮之後的皇帝終究抵不過悔恨和思念,他又命人回到當初埋葬楊貴妃的地方,挖出屍體,但是“肌膚已壞,而香囊猶在”,楊貴妃的身體已經腐爛,只挖出了曾經佩戴在她身上的這枚葡萄花鳥紋銀香囊,也算給唐玄宗留下了一個小小的念想。

    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歷史的力量深不可測,古人的智慧值得我們現代人用一生去探索和學習,陳列在每一處博物館的每一件文物都是國家寶藏,背後都有著或悽美或壯烈的故事,需要我們認真聆聽。

  • 7 # 二哈子

    迴文織錦吧,,出自魏晉時期才女蘇蕙之手。

    她是蘇家的三姑娘,蘇三小姐。聽聞自幼聰慧,三歲學字,五歲學詩,七歲學畫,九歲學刺繡,十二歲學織錦。人家不僅才藝了得,關鍵是容顏美豔可人,是集美貌和才華於一身的標配古代言情小說女主的原型。

    話說這等絕世佳人,一般的凡夫俗子,庸碌之輩豈能與之相配,所以即使到了及笄之年,提親的人絡繹不絕,踏破門檻,蘇若蘭也不為所動。

    她在等那個陌上人如玉的翩翩公子,他該是有將士的驍勇矯健。亦有著書生柔情浪漫。

    他就是竇滔。

    蘇蕙初見他時,是在阿育寺池畔,便見此間英俊少年正仰身搭弓射箭,一箭射出飛鳥應聲落地,眨眼之間,池岸邊出鞘寶劍,閃著寒光,壓著幾卷經書,微風拂過,輕輕 翻動紙頁。站在一邊吟吟帶笑的蘇蕙頓生傾慕之情。

    想來,這便是自己的意中人了。

    後雙方父母做主,二人結為夫妻。

    此後二人相敬如賓,賭茶潑墨,恩愛一如初見,深情不減。

    西晉末年社會動盪,戰亂不斷,竇滔入仕前秦,後輾轉被流放他鄉。自此二人相離,遙遙不可見。

    蘇蕙獨守故地,竇滔的訊息卻越來越少,直到聽聞竇滔已經另尋新歡。蘇蕙又氣又心痛,日夜織錦刺繡,將那萬千相思和衷腸傾訴在一方織錦上,託人帶給竇滔。

    她倒不信他是個不顧夫妻情意的人,她倒不信他是個薄情寡義的人。

    那一方織錦?便是驚豔世人的《璇璣圖》。蘇蕙將作的迴文詩一字一字繡在上面。一共有841個字,縱橫各29字。此圖的精妙之處就在於它不論是縱,橫,斜,互動,正,反讀或退一字迭一字都能成詩,而且詩分為三,四,五,六,七言不等。

    《璇璣圖》精妙絕倫,不少文人雅士解析詩體,著意推求。可謂是傷透了腦筋,但樂在其中。

    據記載女皇武則天便十分喜愛研究璇璣圖,並贊:“五彩相宣,瑩心耀目,縱橫八寸……縱橫反覆皆成文章,其文點畫無缺,才情之妙,超古邁今……”

    你們自己想想看,需要花多少心思。不得不欽嘆蘇若蘭才情超然。相傳在初期只有她自己和竇滔能解讀那方迴文織錦,旁人都是要煞費苦心的。竇滔也確實如蘇蕙所料,接到織錦之後就回心轉意,兩人最後也是和好如初。

    據說有國外學者在大功率計算機上對《璇璣圖》再次破譯解讀,竟得詞有39827首!沒錯,39827首!

  • 8 # 夢幻帶你看故事

    秦始皇陵對華人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寶藏。

    秦始皇陵據說修建時動用了數十萬,上百萬工人,歷時數十年。

    秦始皇陵和秦長城,兵馬俑一樣成了中國歷史上的奇蹟。秦始皇陵也和阿房宮一樣成了一個巨大的迷底。

    假如開啟秦始皇陵,會得到無數的寶藏,考古學家,歷史學家,等等會有極大的收穫。

    有可能扶蘇,蒙恬的死會水落石出,也許九鼎和金人會有下落。也許一些歷史要重寫,一些人物要重新面對。

    但是據說秦始皇陵還不能挖掘,還不能面對地下巨大的水銀河,多重的機關,複雜的地宮結構。更不能有效地保護地下出土的文物。

    這些寶藏,還得留給後人,我們相信,秦始皇陵終有一天,一定會得到完美的開發的。

  • 9 # 水源洞天

    七星橋的故事

    湄潭老縣城浙大北路與內環路交匯處湄江河的七星橋。始建於乾隆四十九年(1785),時耗銀壹萬餘兩。為七孔石拱橋。南北向。北通原老車站街道連線326國道。南接縣城北街。西面30餘米處有江心小島—-“萬鳥歸巢”。全長107米,寬7.70米。高10.50米。初建時兩端引橋為十級臺階,北端建有石碑樓,兩邊欄石可供行人坐於階石歇腳閒聊。橋面兩側相對各有蹲式石獅和石羅漢各一對,中心建有觀音廟。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為便於車輛通行進行改造,填平石階,拆除牌坊廟宇。因橋面窄,僅可供一輛車單向行駛。後為車輛通行安全考慮,又分別於公元1965年、1978年、2003年進行加固維修,將橋面進行瀝青鋪裝,改石欄為混凝土橋欄。

    七星橋古樸美觀,建成歷史久遠,為湄潭多孔石拱橋之冠。經多次洪水沖刷,尤其是2002年“6.7”洪災,洪水漫過橋面,捲走欄杆,大橋仍堅如磐石。此至今日一些大橋剪綵不足幾年即橋傾基陷,不能使用。七星橋可算是“精品工程”和“廉政工程”。

    從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至清代乾隆五十二年(1788年),湄潭縣城之環水湄江始終未建一橋,鄉民世世代代皆涉水而過湄江。這187年間因春夏水漲,不知有多少人因涉水出縣城不慎而成冤魂野鬼。

    據傳:是年,湖廣舉人胡錦知湄潭縣事,上任伊始,欲在北門外修建一座大橋,以解湄潭鄉民出入於縣城之倒懸。胡錦主意拿定之後,遂與士紳羅士衡等商議。

    羅士衡,湄潭有名的善人。每逢饑年,羅士衡率先開倉賑濟災民;每逢瘟疫流行,羅士衡便掏錢四處購藥搶救病者。羅士衡家道富心地善良,世人皆稱其為羅善人,對他敬仰有加。

    羅士衡等士紳與胡錦知縣現場勘測設計,謂知縣說:胡大人,若你敢擔當修橋大任,我羅某願盡犬馬之勞。胡知縣道:胡某我無才,修橋大任還是你羅善人擔當,胡某則願為你完成修橋重任動動嘴跑跑腿,全力以赴。眾士紳也首推羅士衡擔當此任。

    羅士衡思忖:若要修一座萬古不朽之橋,至少得耗金萬兩。萬兩玉銀,則可修築兩個半湄潭縣城!這麼巨大一筆投資,銀糧何來?縣財政吃緊,老百姓貧窮者眾多。然而機不可失,此時不修建,難道讓鄉民們再等187年?!羅士衡思之再三,毅然向胡知縣表態:既然胡大人和眾士紳信任我,並將修橋重任交給我,我羅士衡便當仁不讓了。修橋工程浩大,耗金預計近萬兩,資金困難,我即使傾家蕩產,也務將大橋如期建成。

    羅士衡欣然領命擔當起修建七星橋的重任。為籌措資金,他將自己的家產全部賣掉,將所得資金全部捐獻給七星橋工程。羅士衡率先捐資,其他士紳也紛紛慷慨解囊。

    羅士衡一方面多方籌措建橋資金,一方面在工地上指揮修橋的工匠們和漿砌石,忙忙碌碌,殫精竭慮。

    一天下午,羅士衡從鄉下募捐回來,只見工地上的石工們早已作鳥獸散,僅有一看工地老者在那兒等候他。老者見羅善人回來便泣告之,石工們兩個月未得工錢,便紛紛說不幹了,到別的地方找活幹去了。工程資金嚴重不足,羅士衡心中早已有數,他只好默默四處求助。羅士衡為修建七星橋,早已傾家蕩產了。他為工程募捐,原先的的親朋故友對他早已避之不及,哪還有銀糧拿給他打水漂。羅士衡求告無門,與他一道參與籌措資金計程車紳們也先後避開他。他主動找上門勸說他們,為給子孫造福,諸位肝膽相照,同舟共濟吧。可是,誰又聽羅士衡的勸告和央求呢?羅大善人你願修七星橋傾家蕩產,我們可要養家餬口呀!山窮水盡,羅士衡欲哭無淚,欲罷不能。

    第二天清晨起來,人們驚奇的發現:羅士衡赤身散發,沿街乞討,他兩眼無淚,雙膝尚血!

    從早到晚,從春到秋,羅士衡赤身散發,沿街跪乞。他雙膝的鮮血染紅了縣城南北二街街沿的每一塊石板。

    蒼天感動了,大地感動了,連鐵石心腸的人也被感動了,紛紛解囊。至乾隆五十四年(1790年),歷時三年,修建七星橋的浩大工程,終於勝利竣工。

    在歡慶竣工的典禮會上,士紳們和眾多民眾聯名向胡錦知縣為羅士衡請功。胡知縣也擬定上疏朝庭請求乾隆皇帝旌表羅士衡。是時,羅士衡斷然拒絕。他說:七星橋工程耗金一萬餘兩,惠及世人子孫,此乃非天時地利人和不可成功,羅士衡何功之有?

    事後,經胡錦和士紳們倡議,在七星橋上修一座雨樓,供人們避風遮雨和觀賞風景。同時在橋頭修建一座小廟,廟中豎一羅士衡塑象,供人們瞻仰。

    這時候,卻不見了羅士衡之蹤影。據知情人說:羅士衡早已隱姓埋名,帶著家人不知去向了。

    從此,七星橋上人流如織,風雨樓中倩影晃動,羅士衡小廟裡香菸繚繞。

  • 10 # XWG阿國

    歷史上著名的寶藏很多,如墨西哥的黃金湖,萊茵河裡的黃金,山下奉文的寶藏等等,但真正找到的很少。

    歷史上最成功和最著名的尋寶者應該屬德國的海因裡希·謝里曼。他發掘的最出名的寶藏就是特洛伊城,沒錯,就是那個被木馬計摧毀的特洛伊城。

    謝里曼青少年時代以做學徒謀生。但他酷愛讀書,尤其專心攻讀荷馬史詩,他還是個語言天才,據說他經過三個星期自學就可以熟練掌握一門語言。他精通德語、英語,法語,荷蘭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葡萄牙語,俄語,瑞典語,波蘭語,希臘語、拉丁語,波斯語、阿拉伯語、土耳其語等18種語言。他堅信荷馬史詩所述特洛伊戰爭皆屬史實而非虛構,立志要把埋藏在地下的特洛伊古城發掘出來。克里米亞戰爭時期經商致富後即自費進行了長期的考古發掘。

    當時學術界對謝里曼發掘特洛伊城址之事不予重視,甚至加以嘲笑和誹謗。謝里曼根據實地調查,認定土耳其小亞細亞半島東岸的西薩立克就是特洛伊城址。1870年4月他組織了100多名工人,正式開始發掘,挖掘的重點在一塊高地的中央。

    這裡似乎埋藏著不止一處遺址和寶藏。謝里曼透過挖掘出的文物辨別每層遺蹟的年代,把這座山像蔥頭那樣一層層的剝下去。本來他是尋找特洛伊城,但他在這座高坡上挖出了九座古城!也獲得了不同歷史時期的眾多寶藏。

    在最下面的第二層他發現了被焚燬的高大城牆和城門。他堅信這就是當初普利阿莫斯的皇城,那座門就是大名鼎鼎的悉安門。在這處遺址中他找到了大量的寶藏,包括大量的黃金和象牙。他認為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普利阿莫斯的寶藏,據說他撿起了最美麗的一條項鍊掛在他的妻子的頸上,大聲讚歎:“海倫!”

    事實上,歷史給謝里曼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特洛伊城既不在第二層遺蹟也不在第三層遺蹟,而是在前幾層挖掘中被謝里曼忽略了,他所挖掘出的最大的那批寶藏來自於特洛伊城建城前一千多年的一位希臘國王。但特洛伊城無疑是在他手中重見天日,這是毋庸質疑的。

    為了進一步印證荷馬史詩的歷史內容,1874-1876年,他又相繼在史詩提到的其他希臘古城邁錫尼、梯林斯、奧爾霍邁諾斯發掘,也取得了驚人的成果。經過謝里曼的發掘和研究,學術界開始認識到希臘古典時代之前,確有一系列燦爛的古代文化,從而揭開了歐洲古代史研究的新篇章。謝里曼的考古實踐,也使他成為歐洲現代大規模考古發掘的先驅,為普及考古學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荷馬史詩》裡,邁錫尼是一座“黃金遍地,建築雄偉”的都城。但是,究竟有沒有邁錫尼這個城市,學者們各有看法。大部分人認為它只存在於神話傳說之中。有人曾進行過考察,但毫無結果。然而謝里曼卻十分相信荷馬的描述。1876年11月,他帶領一支挖掘隊來到了希臘南部的一座小山上,經過艱苦的挖掘,終於發現了一個豎井墓,在第五號墓穴裡找到了一具君主的遺體,帶著黃金製成的面具。謝里曼確信這位君主就是生活在公元前1250得特洛伊戰爭時代的阿伽門農,但後來的考古學證實,這並不是阿伽門農,其年代是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雖然如此,謝里曼成就仍然不可否認。這第一次證明了古希臘文明興起之前,人類文明的存在。人們將這個新發現的文明命名為“邁錫尼文明”。

    在發掘出所謂的“阿伽門農之墓”後,謝里曼又立即投入到尋找阿伽門農王宮的考古活動中。後來,王宮終於被他在山崗的最高處發現。在王宮中,有精美的大廳和色彩鮮豔的壁畫。1884年,謝里曼再次來到邁錫尼,這一次他發現了一座殘存的宮殿。宮殿的正廳、門廊、庭院甚至整個輪廓都與《荷馬史詩》中描繪的奧德修斯王宮十分想像。

    謝里曼或許不是最努力和最專業的尋寶家,但他毫無疑問是最成功和最幸運的,可以說他是近代以來古希臘歷史的締造者,雖然他不是歷史學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你幫過的人不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