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光正玩遊戲

    更主要是司馬昭當政的時候殺了魏國皇帝曹髦,這項舉動惹惱了魏國士族乃至蜀國民眾,使得司馬昭一輩子都不能名正言順的當皇帝。而司馬孚類似於荀彧,一生只做一個朝代的臣子,雖幫司馬懿奪權,但很快就退隱了。最後也是沒有接受司馬炎的封王,一生都是魏臣。

  • 2 # 刀筆傳神

    歷史上說司馬孚對曹魏還是很忠心的,但我覺得這種忠心是有限度的,一方面是前朝,另一方面是自己的家族,孰輕孰重,一目瞭然。司馬孚對魏忠誠,只和利益有關,與思想道德毛事沒有。

  • 3 # 微史春秋

    司馬孚或許不贊成司馬炎代魏自立,不過也沒有明確反對。

    一、司馬孚早急流勇退,不參與政事

    高貴鄉公曹髦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決定除掉司馬昭,事敗被殺,“百官莫敢奔赴”。只有司馬孚敢去為曹髦收屍。

    孚枕屍於股,哭之慟,曰:“殺陛下者臣之罪。”奏推主者。會太后令以庶人禮葬,孚與群公上表,乞以王禮葬,從之。

    司馬孚要求嚴懲兇手,並要求以王禮安葬曹髦。

    司馬孚敢這麼做,一方面對曹魏有點感情,並從侍奉曹操開始,到此時歷經多朝,曹魏對他不錯;另一方面是他的身份擺在這裡,他是司馬昭的叔父。

    司馬孚“性至慎”,一向小心謹慎,自然司馬懿掌握大權時,他就開始急流勇退,“常自退損”,不問政事,司馬懿父子怎麼搞,他基本不過問。

    《晉書》記載,“後逢廢立之際,未嘗預謀。景文二帝以孚屬尊,不敢逼。”

    也就是說司馬師、司馬昭陰謀廢立,他沒有參與,身份擺在那裡,也沒人敢逼他。

    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他沒有明確或強烈反對司馬家族代魏自立的。

    二、以魏純臣自己,但在新朝任職

    就這樣,司馬炎最終稱帝自立。

    及武帝受禪,陳留王就金墉城,孚拜辭,執王手,流涕歔欷,不能自勝。曰:“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純臣也。”

    司馬炎稱帝后,魏帝被封為陳留王,遷往他處,司馬孚前去送行,痛哭流涕,說“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純臣也。”

    不過司馬炎給他的各種加賞他也沒有拒絕,“其封為安平王,邑四萬戶。進拜太宰、持節、都督中外諸軍事。”

    直到九十三歲去世,他在遺表還自稱“有魏貞士河內溫縣司馬孚”。

    司馬孚一方面以曹魏稱臣自居,另一方面仍繼續在晉朝為官,並非始終如一。

    這引起了後人的質疑:“司馬孚自謂魏貞士。孚,上不如魯叔肸,下不如朱全昱,謂之正,可乎?”

  • 4 # LHC否極泰來

    先說說司馬孚和司馬炎的關係吧。司馬孚的父親名叫司馬防,此人共有八子,依次為司馬朗、司馬懿、司馬孚、司馬馗、司馬恂、司馬進、司馬通、司馬敏,時稱“司馬八達”。也就是說司馬孚是司馬懿的三弟,司馬炎是司馬懿的孫子,也就是司馬炎的叔爺爺,司馬孚生於公元180年,以當時罕見的九十二歲高齡卒於272年,一生橫跨漢末、曹魏和晉初三個歷史時期。由於司馬孚受了曹魏世代恩露,司馬孚對曹家便死心塌地,忠心不二。中國古代的忠君思想是很根深蒂固的。

  • 5 # 經典守望者

    第一點,司馬孚當時已經是耄耋老人,從內心上來講價值觀念已經成型。河內司馬氏家族世代為官,接受了良好的儒家思想。在儒家領域的造詣上來講,司馬孚要比他的哥哥司馬懿還要高。所以,忠誠觀念已經在他的腦海裡根深蒂固了。“大魏之純臣”已經是他腦海裡揮之不去的追求,所以他反對司馬炎受禪。

    第二點,司馬氏家族得國不正。其手段甚至比曹操還要惡劣,曹操在亂世中剿滅各方群雄,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基業卻是一刀一槍打下來的。可是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是透過政變的方式,欺凌孤兒寡母得來的。所以,這樣的手段是難以讓司馬孚接受的。

    第三點,當時的情況下,魏國君主並沒有失德的地方。而且與漢末群雄並起,天下大亂,致使皇統衰微不同。嚴格來說,魏國並沒有衰微的過程。所以,司馬炎的所作所為就是明目張膽的篡逆奪權。這也難以讓司馬孚信服。

  • 6 # 棒槌襖襖

    史書上並沒有明確記載司馬孚不贊成司馬炎受禪稱帝的隻言片語,反而記載了司馬孚接受司馬炎封官晉爵的詔書原文。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司馬孚是一個好演員,也是一個作秀高手。

    司馬孚是司馬懿的三弟。司馬家共有八兄弟,號稱“司馬八達”,按長幼順序分別是:司馬朗字伯達,司馬懿字仲達,司馬孚字叔達,司馬馗字季達,司馬恂字顯達,司馬進字惠達,司馬通字雅達,司馬敏字幼達。八兄弟倶有才名。

    司馬孚最初被選為曹操愛子曹植的文學侍從官,後來又升遷到太子曹丕的宮中。曹丕即位後,司馬孚因為是東宮舊人,官運亨通,升任黃門侍郎,加騎都尉官銜。到魏明帝時期,又擔任度支尚書,掌管魏國財帛糧草的收支排程。曹爽執政後,司馬孚已經當上尚書令,進爵昌平亭侯。

    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從曹爽手中奪取魏國大權。司馬孚和侄子司馬師帶兵控制洛陽的司馬門,因為有功,被封為長社侯。司馬懿去世後,司馬師執政,吳國太傅諸葛恪圍困新城,司馬師派其叔司馬孚督帥大軍二十萬前往救援。後來又派司馬孚鎮守關中,防禦蜀漢大將軍姜維。因屢次出征有功,升遷為太傅。

    司馬昭殺害魏主高貴鄉公時,司馬孚作為太傅,本應履行保護和勸導魏主的職責,然而直到高貴鄉公被殺,他才姍姍來遲,把魏主的屍身抱在自己懷中,假意哭得很悲痛。在商議高貴鄉公葬禮規格的時候,他又積極上書要求以王爵的規格厚葬,用無所謂的繁文縟節來顯示自己對大魏的“忠貞”。

    司馬昭死後,司馬炎逼迫魏主曹奐禪讓帝位,建立晉朝。此時,作為叔祖父的司馬孚故意保持沉默,不予阻止。只是在曹奐被趕出皇宮的時候,假惺惺的“執手相看淚眼”,說了一句言不由衷的忠貞之語。隨後,司馬孚就接受了新皇帝的冊封,進爵安平王,封邑四萬戶。進拜太宰、持節、都督中外諸軍事。成了晉朝的開國元勳,位高權重,享盡了生前尊榮。司馬孚臨終前,又作了人生的最後一次秀,自稱是魏國的忠貞之士,素棺薄斂,拒絕厚葬,以93歲高齡壽終正寢。

    羅列以上的史料,就是為了說明司馬孚其實是一個虛偽的人。他雖然在魏國朝堂上享受了大半輩子的高官厚祿,但是骨子裡還是支援自己家族篡奪政權的。其一生的所作所為真可謂“大奸似忠,大偽似真”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段子要怎麼拍你們才會笑?各位大神,能告訴我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