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知事
-
2 # 智慧精選
墨家與儒、道、法三家有一點差別,那就是它不僅有一套學說,還有自己的組織。這方面它與晚起的作為宗教的道教和東漢以後傳入中國的佛教相類,胡適先生甚至直接把墨家視為一種宗教,所以我們不妨拿墨家與釋道二教來做比較。
就外因看,百家既罷、儒術獨尊的歷史環境可能是墨家消亡的重要原因,但同樣不能居廟堂之高的道教(個別時期除外)卻沒有像墨家一樣消亡,反而在民間發揚光大,並深深影響了中華民族的底層民俗文化。
除開外因,墨家消亡大約有其內在的因由:一個人要想成為墨家的忠實信徒,就必須有強烈的犧牲精神和獻身精神,“以繩墨自矯,而備世之急”;必須能忍受生活上的艱苦,“以裘褐為衣,以跂蹻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而不能像孔夫子那樣“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必須懷有對眾人的博愛之心,而不能講私人感情……墨家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高尚的人、純粹的人。
相比之下,做道教門徒似乎要幸福得多。道教的修行目標不是來世往生極樂世界,而是今世就要長生不老,成為仙人。所以,道教,尤其是歷史悠久的正一道,並沒有太多禁慾方面的規定,房中術甚至還是一種仙家秘術。
為什麼墨家、佛教同樣主張禁慾,而兩者命運迥異?這可以從兩者的不同之處找到答案:墨家只是一種世俗學說,而佛教是一種出世的宗教。作為出世的宗教,佛教能為信徒提供一套靈魂救贖的法門,讓他們在禁慾的同時能享受心靈的滿足,從而把所有的苦難都視為通往幸福彼岸的舟筏。正由於有這種“心靈雞湯”,虔誠的佛門弟子可以忽略形而下的艱苦,去追求形而上的禪悅。
除此之外,墨家還有一個不得不消亡的理由:在大一統的專制君主治下,一個內部有著嚴明紀律的世俗化組織必然會讓朝廷產生極大的戒心。雖然墨家可能只有一腔熱血,沒有政治野心,但專制君主最怕的恰恰不是貪婪的小人,而是有政治動員能力的聖賢君子。所以,漢高祖坐穩了江山後,丞相蕭何的門客勸蕭“多買田地,賤貰貣以自汙”,這樣皇上才會安心。蕭何聽了勸告,於是低價強買老百姓的房子田地,結果高祖果然龍顏大悅。假如蕭丞相像墨子一樣想著“摩頂放踵利天下”,說不定未央宮裡又要多一個無頭之鬼。
對於君主而言,可怕的不是有造反的野心,而是有造反的能力。所以宋太祖要“杯酒釋兵權”,讓老部下都去做富家翁。專制君主對一切世俗組織都必然心懷警惕,“結黨營私”之所以是一個很重的罪名,關鍵不在於“營私”而在於“結黨”。“結黨營私”固然不可,“結黨營公”就更加顯得別有用心。
-
3 # 兮兮說事兒
這句話出自於《韓非子》,裡面說,儒家和墨家是世之顯學。後來,唐代的韓愈也曾說,春秋戰國時期,思想不入儒則入墨。可見,儒、墨思想影響的深遠。
那麼,為什麼墨家會衰落呢?主要有這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墨家思想太具有普遍性。日本學者谷中信一曾在《先秦秦漢思想史研究》裡面專門寫過,墨家思想的“兼愛”、“非攻”的思想太普遍,有點像普世價值,所以這種思想肯定不能凸顯一個學派的價值。比如兼愛,就是讓每個人愛每個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讓世界充滿愛,“非攻”就是息戰止兵,用協商的方式去處理糾紛,有點像現在西方哈貝馬斯所提的“協商性理論”。所以,當這些觀念普及之後,人們自然也就忘了墨家學派的貢獻。
墨子
第二個,則是儒家成為思想主流的緣故。我們要知道,墨家思想是在孔子之後出現的,而且它是以批判儒家思想作為自己使命的。比如孔子講“愛有差等”,墨子就說要“兼愛”,孔子強調音樂的作用,它就說音樂是統治階層的工具。孔子重視祭祀和喪葬禮儀,認為這是關乎人生死的大事,墨子就說這是虛假的形式,勞民傷財等等。所以,當兩種思想激烈交鋒,且有一種思想勝出的時候,另一種思想肯定會遭到壓制。
第三個,是墨子的秘密結社思想引起了統治者的畏懼。墨子有一個秘密結社組織叫“鉅子”,這個結社裡面有嚴密的等級秩序,下層要服從上層,外出作戰要身先士卒,如果有誰敢臨陣脫逃,組織裡的人是可以殺掉他的。而且,這個組織雖然出發點是好的,就是阻止各個國家之間的戰爭,但是他們以兵止兵的方式讓很多統治者感到害怕。後來秦始皇統一天下,尤其是漢朝初年對地方結社的打壓,讓墨家的組織不再有生存的空間。所以,差不多到漢朝初年,或者說到漢武帝時期獨尊儒術之後,墨家思想就幾乎徹底絕跡了。
-
4 # 亦有所思
民間流傳?深入人心?
這是誰說的?不大可能吧?
最應當應用的思想,一定是最先被扼殺的思想!
因為墨家思想侵犯了高階層群體的利益!墨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同樣忽略了一個絕對不能忽略的問題。
人性!
兼愛?你有錢,卻不給我。你又如何說愛我?我憑什麼又愛你?
非攻?我是匈奴單于,如果不侵略中國掠奪糧食,我的臣民就會渡不過這個冬天,你說我侵不侵略中國?
尚同?意味著任何有心之力都可以高舉”我是上天選中的聖人“來吧,你把皇位給我,我當君主!
在奴隸社會推行共產主義,這合適麼?
不論掙了多少錢,都要大夥均分?這合適麼?
任何一個君主都希望自己的統治千秋萬代,怎麼可以採納墨家的主張呢?不僅不會採納,而且一定會消滅!因為一旦採納,意味著任何一個人都有資格坐上王位,統領臣民,社會不亂才怪!
小到家庭,中到公司,大到企業,高到國家,僅僅一個尚同,就讓墨家學識的潰敗成為必然。
後來墨家有了分支,都過上了苦行僧的生活。或是科學家,或是遊俠,或幽居,哪裡還有當時的風采!
如果社會上真有主張墨家學說的,要麼是環保人士。要麼就是社會最貧困的群體,但是不可以否認,如果這些貧困群體一旦有錢有勢,第一個要滅掉的就是墨家學說。
因為人性絕對禁不住考驗!
-
5 # 流影笑年
墨家自從墨翟在魯陽建立墨家學派之後!墨家中心一直飄忽不定,之後再也沒有回到河南魯山!但是當地人依舊傳承墨家思想!墨家的消失是因為在統一戰爭後,墨家元氣大傷!秦墨鉅子蘇夢澤帶著墨家經典前往鄂西白雲山頂建立隱靈教!隱靈教神秘所以很少被人知道,而魯山三堂一直流傳到解放之後漸漸消失!喜歡墨學的朋友可以看我的《陳氏墨學研究》以及小說《墨庭之墨翟傳》以及《墨庭之亂世絕墨》等作品!我會用通俗易懂的手法將自己的研究融入進去!
-
6 # 節度使95
墨子,《因果決策》(八)中華文明解讀中節選如下:
“ 錢穆考墨子生不出孔子卒後十年,死不出孟子生前十年,約前469-前382。墨子學儒業受孔子之術,“以其禮煩擾而不悅,厚葬靡財而貧民”所以背出孔門,從這裡看孔門弟子已背離孔子從儉的主張,也是諸弟子未得聖人真傳的明證。孔子本人就便從儉,從顏回卒葬情況分析,但孔子在世則無墨子。墨,古刑名,墨其額也。因墨尚勞作,衣著簡便近於刑徒,被譏為墨。墨家以手藝勞作和奴隸之人為本倡於一世,以與儒術相抗行。後儒墨兩分為人生行業之一端,當時儒墨言士與民之分,一派模擬上層貴族,一派代表下層庶民。公輸般與墨翟並當子思時,重點墨家稱墨乃本道術。孔子之道,有教無類,墨子先是勞作之人,從習儒後苦其禮而倡墨道也是很強悍的人了。
墨子的存在自有他的歷史價值,讓奴隸們心裡有一絲念想。但作為決策思維,提出的觀點要能解決終極管理問題,兼愛,墨子無法說明天賦和職份的相配:手藝都是有天賦的,沒有天賦的人怎麼愛?由墨家養著?還是應該墨子說誰養著就誰養?這原該是奴隸們的訴求,不是全民普適。非攻,其時正是戰國群雄逐鹿之初,以幾人或一技之力“非攻”無法解決求治強國和大一統的問題。非攻大約也是平民和奴隸的訴求,畢竟打戰送死的首先是奴隸平民。不能全民普適就不能持續,不能讓決策者為用,也就不能進入決策思維的層次。
墨子不合決策思維的關鍵在尚儉:決策者公用從儉是愛惜民力民財,私用由各人體能不同所以衣食物需要不同;一味提倡儉,忽視人類天賦體能不同及天賦差異帶來的培養區分,對人類社會的整體發展來說是退化。而在當時墨子認為厚葬靡財,久服傷身,自倡新議是慮及民生不易,當然有他存在的價值。非樂,六藝歸道,“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單從道的角度考慮,音樂是靈魂的表達,“化人也速”——不需要合道那人類就是野蠻生長,與禽獸有什麼區別呢?所以荀子點評墨子“不知壹天下、建國家之權稱”,“足以欺惑愚眾”,因為其主張不夠決策思維的層次,混淆了思維逐層連結的意義。
墨子是技術流,也合不上決策思維需要的仁心。列子裡有篇文章說兩個箭術高明的人師徒相敵不分上下,後來兩人相約誰也不傳了,技術再高明沒有聖人決策思維總持也是白搭。農歸於墨,重技巧;農因觀天也談陰陽,這不是說農為墨道作介,而是農就是這麼用知識的。小農思想不如說是墨子影響的,但聖人思想能從國家大政上實施解決這問題。名家是墨家支裔,這簡直是赤裸裸地宣告墨家是巧言亂德。名家爭的名詞含義,無非心地不同,價值觀不同。能爭出個名家來,可能是當時民智不開,思維不靈活。小說家是名家的別派。我們在這裡不是鄙薄諸子,而是分析當時、勢,各家思想為用的優劣勢。墨守成規,也即墨家妨礙思維進步,夠不上決策思維。傳墨子八十二歲入山學道。”
-
7 # 北門猿
從一個側面說一下。
先秦四大顯學,儒墨道法,雖然都是盛極一時的思想流派,但還是有所不同的。
道家大部分講個人修養,兼有少部分治國之道。儒家個人修養和治國理政兼有,並且認為前者和後者不可分割。而墨家和法家是純政治流派,只講治國之道,不講個人修養。
眾所周知,漢武帝時期獨尊儒術,從此確定了歷代朝廷“外儒內法”的施政原則。
從此之後,儒家和法家抱上了官家的大腿,自然能夠流傳下去,而道家和墨家只能退出競爭,到民間去謀求發展空間。
然後問題就來了。
道家是人生哲學,普通人也能用。而墨家教人怎麼建立組織機構,怎麼改變群眾風俗。先不說普通人沒有這個能力實施,就算你照著去做了——怎麼著,私人建立組織,你想造反哪?
因此,墨家那一套學說,普通人根本用不了。既然用不了,可想而知,自然沒人學了。
所以,墨家為什麼消失了?
簡要總結,儒家和法家佔據了官方市場,道家和墨家只能開發民間市場。而墨家在民間市場沒有競爭力,因而消失了。
至於墨家為什麼不能佔據官方市場,那就是另一個很大的話題了。
-
8 # 天命蜉蝣
嚴格來說墨家並沒有消失,漢朝獨尊儒術後墨家便一直遭受打壓,但是墨家也不是沒有辦法,既然儒家佔據了朝堂,那麼墨家便隱於民間,於是,漢朝出現了一批被稱作遊俠兒的人群,他們可以說都是墨家弟子,後世的俠便多指墨家弟子,現代所謂的民間社團也可以稱為墨家的傳承者
-
9 # 楊宇林745
墨家為什麼會消失,這個道理很簡單,你放到現在看就能夠明白,沒有進入教科書與教育體系的,人們不會選擇這個。與教育大綱相沖突的東西,然後與考試標準不符合的東西,你再有道理再先進,都會被你的教育考試標準給涮掉。。。
你到阿拉伯國家去看,與古蘭經相沖突的東西,不可能進入教育體系,當人們以教育標準選擇教材與輔助閱讀關係時,非教育標準相符合的東西,它就慢慢消失了。這個道理很簡單,在已經構建的教育標準體系之下,非標準與相關的東西選擇的人必然會越來越少了。。。
你到基督教天主教國家去看看,與教義相沖突的東西,在一代一代選擇之後,非相關的東西就越來越少了,在政治教育統治關係下,這些東西並不一定要禁止,但人們選擇看它的越來越少了,它就慢慢消失了,千萬別以為圖書館裡面的東西就是通行的東西,那個在書架上佈滿了灰塵的東西,其理論是沒有存繼性的。裡面有通行性的理論,則社會通行性教育體系理論裡面本身就已經有了涵蓋性。
文獻理論或者小說,與人們普遍觀念及價值觀相沖突的東西,如引誘性,促使或者會引導人們向惡的東西,它只會被私藏而不能被公開推行。
與你的教育標準與考試標準不符合的東西,你學了這些東西你能夠透過考試嗎?哈哈
當你明白哲學都是有黨性的時候,你就明白理論與學問的必然性與歷史了。。。
這個黨性體現在認同者以他的認同關係推廣其認同的東西,即他以其所認同的東西作選擇而構建其思維意識邏輯的分辨關係,對非認同的東西自然產生排斥。
楊朱的私利性理論與墨子的共利性理論在當時形成天下不歸楊則歸墨的學說潮流,但這兩個完全相對立的理論都被孟子斥為禽獸。
孟子斥楊朱的理論為無君,原因是,它不能解決社會職能關係,導致公共關係構建的職能關係私利化。此理論必將導致公營共利關係的社會機構與組織職能形成私利化控制體系。即公利共營關係轉變為私利控制工具。
孟子斥墨子的兼愛非攻理論為無父。原因是,這個理論無法構建存續。沒有原則與基礎同一關係的界限與固守,就無法理於差異性下產生的必然,在差異性下,這個理論失去了界限與底線。它無法理於同一關係的對等性邏輯。道德婊的作法,最後導致道德婊自己都活不下來,別人也不會去學道德婊,它喪失了對等性下的存繼相續關係。
-
10 # 華夏燈塔
墨家提出的思想是兼愛非攻,意思是作為人你要愛世人勝過愛自己。但是如果真的像墨子說的這樣,人人都應該愛別人而不愛自己,但是優先愛自己又是人的本能,那結果必然是人人變得虛偽。
當時的秦國依靠法家治國,並且後來滅了六國。因為墨家的尚同思想,其實就是後來的馴服工具論。馴服工具論和韓非子他們的法家思想,完全不是一碼事,法家以賞罰牧人,墨家以馴服牧人,把人變成聽話的牲口,眼裡只有墨子,而沒王法,所以韓非子特別憎惡墨家。
墨家不喜歡秦國,秦國也不喜歡墨家。秦始皇說,墨家講兼愛,卻獨不愛寡人,就讓李斯去滅他們。所以後來墨家差點在秦國滅六國的戰爭被剿滅殆盡。
好不容易苟延殘喘到漢期,又因為跟儒家的思想有很大的衝突。後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墨家給斬草除根了。
-
11 # 咆哮萬里撲龍門
墨狗無君無父眼裡只有墨狗鉅子,外國有難龜頭一伸摩頂接踵奮不顧身,上躥下跳叫囂非攻兼愛 ,自己國家被侵略,和民族魂婊子魯迅一樣龜頭一縮【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
換你做國家最高領導人你樂意嗎?
最可怕的是墨狗搞【法外有法國內有國】,針扎不進水潑不入,儼然影子政府,並且是和國君對著幹的黑社會!
墨狗自己說的話就更放屁一樣不算數,不知誠信為何物!
隨便舉個例子,墨狗鉅子兒子犯罪,國君已經赦免了他,墨狗鉅子認為他兒子罪不可赦,自己動手殺死,不談【虎毒不食子】人倫敗壞,單單從法律角度說,墨狗鉅子這是什麼行為!
就算墨狗鉅子兒子罪不可赦,墨狗鉅子就可以自己動手殺人嗎!誰授予的執法權!誰授予的審判權?誰授予的拘禁權!
最可恥的是墨狗鉅子濫用私刑致人死命,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以為為民除害,人權呢!
嫌犯犯罪自有國家執法機構審判行刑,有你墨狗鉅子什麼事!
況且墨狗鉅子自詡紀律嚴明,信徒人人遵守墨狗鐵律【殺人者死傷人者刑】,那麼請問墨狗鉅子的兒子被殺,,兇手死了沒有!犯了國法國君已經赦免,你他媽的再殺他,墨狗鉅子兒子到底還是不是人!
最最重要的是墨狗鉅子殺人就可以逍遙法外嗎?
-
12 # 用心感動人生
戰國百家爭鳴,法家儒家各學派掐得歡,但要論其中最為奇特的力量,卻當屬墨家。倘若翻看中國兩千年封建社會的各類史料,墨家在諸子百家中,似乎只是個簡單的名字。有關他們的記錄,總是簡短几筆。但如果從這些簡略的記載裡透視進去,卻會驚訝的發現,戰國時代絕大多數的大事件,似乎都與這“簡單”的墨家,有著剪不斷的聯絡。甚至在戰國曆史走向的很多關口,正是這個學派,不停迸發出神秘的力量。更叫現代人驚歎的是,記錄了墨家言行理論的寶典《墨經》,在兩千年前時,就集合了“小孔成像”“重力運動”“槓桿理論”等科學原理,僅以學術意義論,堪稱領先當時一個時代。後世中國古代科技史上,多少劃時代的發明與經典工程,都可以從《墨經》中找到源頭。這個特立獨行的學派,雖然在後世被不停的遮蓋,但這一切,卻依然是遮不住的風采。為什麼,這樣一個充滿華彩的學派,卻在波瀾壯闊的戰國時代,如星光般掠過,然後就默默隱去了蹤跡?這一切,都要先說說墨家的創始人:墨子。一:神秘色彩的墨家比起神秘色彩的墨家來,墨子的身份,至今也惹來爭論。這位戰國時代的通才,其學說曾與儒家比肩,又稱“顯學”。以《史記》的記載,他是宋國貴族後人,但近代以來,也常有外籍專家來湊熱鬧, 說他是印度人。爭到如此激烈,卻因一個不爭事實:墨子,是一個思維領先於當時時代的人。墨子,名翟。雖然是貴族後裔,但墨子出生時,他的家庭已早破落,出身平民的他,曾做過牧童與木工,然後從青年時代起遊歷各地,拜入儒學門下,卻終於搖身成了叛逆者:他不但一生都在與儒家辯論,更拉起奇特隊伍:他的弟子多達數百人,主要由城市平民和自耕農組成。成員稱為“墨者”,有著嚴格到極致的紀律,甚至“赴湯蹈火,死不旋踵”。比起同時代的“學派”們,這個隊伍,每一個都如同戰士。而比起墨子那收了後世無數膝蓋的科學思想,墨子在當時更引起震撼的,當屬他的十大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尊天”、“事鬼”、“非樂”、“非命”、“節用”、“節葬”。每一個,對於征戰殺伐成習慣的戰國時代,都是耳目一新。他所追求的,就是這樣一個沒有戰爭,崇尚節儉,甚至不會有音樂亂人心智的世界。為了這個世界,墨子的一生都在佈道,甚至帶領著墨家的子弟,投入一次次戰鬥,用戰鬥的方式去制止戰爭。墨家,也從此成為了戰國時代, 極為知名的戰鬥團體。甚至,在墨子的身後,追求“兼愛”的墨家,更是介入到戰國時代的各種紛爭裡去,更不停被秦楚各大國的政客們所利用。儘管如此,墨家子弟赴湯蹈火的精神,依然演繹出無數激動人心的故事。更有人認定,這些慷慨赴難的“墨者”,就是中國儒家精神的源頭。那麼,為什麼如此別樣的墨子,乃至他的學派,會在接下來的數千年歲月裡,默默隱於歷史?或許,只要看看墨子與儒家的辯論,就能更明白。二:墨子與儒家的分歧身為昔日儒家的一員,墨子與儒家的分歧,究竟在何處?首先一個,就是“天命”,比起儒家的相關思想來,墨家主張“非命”,即不相信命運,富貴與貧賤更不是上天註定,而是“強必貴”“強必飽”“強必暖”。門第貴族組成的秩序,就此被“非命”打的粉碎。而從“非命”引申開來的,就是墨子的“尚賢”主張,所謂統治者,應當由老百姓來選擇他們心目中的“賢”。甚至“雖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也就是說,哪怕是手工業者與農民,只要有才能,就應當被推舉。而更顛覆的是,“尚賢”論連統治者也沒有“放過”。所謂高高在上的天子,在墨子看來,也可以“選擇天下賢王者,立以為天子”。各級官員可以“尚賢”,天子也可以“尚賢”,這新穎的主張,儼然挑戰著當時的等級制度,因此也收穫了荀子的“差評”:慢差等。而比起這一類顛覆理念的政治主張來,墨子與儒家更對立的,還有他“三表法”的哲學理念。在認識事物的問題上,墨子提出了“三表”觀念:即歷史經驗,所見所聞,國家百姓利益。任何一件事物,都要以這樣的標準來考評。諸子百家種種政治主張,面對這“三表”,自然常見針尖對麥芒。而在墨子的身後,後期的墨家,更把墨子的“三表”論進一步深化:在事物的論證上,墨家發展出了“或、假、效、闢、侔、援、推”七個推理模式,也就是透過假設,比喻,推理,類比等方法,獲取事物的真相。這全新的思維模式,對於後世兩千年中華文明的發展,都是悄然的助推。然而,放在兩千年前,這樣的墨家,卻註定不會被統治者接受。比起儒家的理念來,墨家恰恰站在了君王統治的對立面。特別是當大一統的國家政權建立後,“獨尊儒術”成為了主流,墨家的空間,自然也越來越狹窄。而比起這樣的邊緣化來,墨子的科學思想,卻在接下來的兩千多年裡,恆久閃爍著光芒:他的宇宙觀念,“極限”“切面”的數學觀點,還有對於“作用力”等物理理念的探索,影響都無比深遠。曾經領先世界的中國古代科學,確實沿著墨子的道路在走。儘管墨家的思想,在戰國之後逐漸隱沒,但其科學的火花,依然不停照亮前路
-
13 # 鴻鵠教育edu
首先墨家的思想有些超前意識,在當時的社會形態中處處碰壁。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張是: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相愛(兼愛),反對侵略戰爭(非攻),推崇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節用),重視繼承前人的文化財富(明鬼),掌握自然規律(天志)等。這在現在看來是非常切合實際的,所以早了幾千年,有一種生不逢時的挫敗感,這是天時不利!
最重要的人和也不具備,當是在漢武帝聽從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指導下一時間儒學成了官學,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而墨家的思想自然就受到了統治者的排斥和打壓,最終會被冷落下來。
墨家在軍事上反對戰爭,而當時正是諸侯爭霸,各種政治勢利粉墨登場,導致英雄無用武之地,敗北!!
回覆列表
墨家為什麼會消失?這要從墨家本身的特點來說。
1,墨家有很強的組織紀律性。最高領導是鉅子,墨者隨鉅子一起鋤強扶弱。這樣的組織在戰國末期各國眼裡就是非政府武裝,況且,阻止統一大業,秦皇島怎麼會容許他有殘餘?
2,墨子思想有很強的理想主義特徵。墨子的兼愛非攻,尚同尚賢等思想太超前,不僅不符合戰國大爭之世的社會,也不符合漢朝大一統的社會,甚至不符合人性。試問,宗法制度一千年,是尚賢思想一下就能轉變來的嗎?宗法中國不接受墨家,就像種姓印度不接受佛教一樣。
3,墨家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那就是秘密社團加犧牲精神。戰國史書記載中,多次墨者數百人戰死。墨家死不旋踵的理想信念,一方面樹立了墨家英雄形象,另一方面也讓墨家人才消失在戰國刀兵之下。相比而言,孔子乘桴浮於海,老子青牛出關,孟子獨善其身,莊子曳尾於塗,雖然窩囊,卻儲存了革命火種。秦末學術復興,沒有墨子,後來墨子就成了考古學概念了。
或許墨家精神還存在華人心中,現代武俠,秦時明月何嘗不是墨家的理想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