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心平衡
-
2 # 佛說非身
要理解心外無物這句話,就要了解開悟者的意識世界。心外無物是開悟者對世界真相的一種描述,人的心識和現象界是沒有界限的,並不存在一個觀察者和一個被觀察世界的區別。沒有主觀和客觀之分。他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與整個宇宙是一體的,不論它是聖是凡,學識深淺,地位高低,這種莊嚴的覺悟境界,令人歎為觀止。當人的自我意識超過狹義的身心範疇,涵括整個宇宙。巴克稱這覺識為宇宙意識,回教徒稱此為〔大我意識〕,它與一切萬物認同,所以為大。
這是我的街道,這是我的廟宇,這是我的人民,連天空,日月星辰,整個世界都是我的,唯有我正在瞻仰它,享有它。
-
3 # 萬東橋
很多人會把佛教上講的心混淆於哲學上講的“唯心”。完全是兩會事,佛教上講‘’明心見性‘’,是往內觀察自己的內心,透過修行,解決自己內心的問題。哲學上講的唯心是關於世界觀的,是對世界的認識看法。
一個是往內,一個是往外。
-
4 # 代用名
以前聽到有人提起聖賢說:心外無物?我的第一感就是太懵人了,胡說八道…心在內物在外這是最最基本的事實道理睜眼說瞎話。可是這些年經歷了很多事情…直到去年有幸接觸王陽明的故事和傳習錄這些學說!卻感觸良多也被深深地折服了,王陽明是儒家的傳承者,自己精簡提出了“知行合一”學說…
心外無物這句話所指:心即理即是其主宰…
故無心則無身,無身則無心。
但指其充塞處言之謂之身,
指其主宰處言之謂之心,
指心之發動處謂之意,
指意之靈明處謂之知,
指意之涉著處謂之物…
真的有心外之物嗎?當你能指出和說出的事物,都是由自己內心呈現和理解出來的,人死了沒有了心一切皆為寂空何來物,物為何,何之有…你說有物就是物其實那是心,所以心外無物!
另外一個意思是:今天你看到遠處一塊石頭,很像一個頭帶帽子的人蹲在哪裡;明天經過再看遠處這塊石頭,更像遠古的一隻鴨嘴獸;後天再看這塊石頭,咦,明顯是飛碟撞擊啊;大後天再看,不對是一條海豚⋯當你的心裡呈現和理解什麼它就是什麼同一個東西,不同的心情原來的東西也遂心而自我否定改變了,物也從無到有再從有變為無,心才是關鍵所在。所以心外無物!
-
5 # 允蒙堂
“心即理”是陽明學的根本思想。
這裡的“心”,其實是指“良知”而言,也就是人人本具的一種心靈的純善狀態。在這種心靈狀態下,人無所不知,無所不辨,無所不明。一句話,“心”或“良知”本身是宇宙的立法者和宇宙本身,代表了宇宙萬有和一切道德公義。
一切外物,必與“心”相接,才能印證其存在,其存在必然倚賴“心”的觀照功能。如知善惡,必然是心中有善惡之標準;如看到一朵鮮花,必然是心中已有花香花色花形之理。由此推而廣之,任何外物的存在,必然要倚賴“心”這一根本條件。沒有“心”,就沒有萬物,就沒有世界。所以,陽明先生在與弟子的對話中說:“天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仰他高?地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俯他深?鬼神沒有我的靈明,誰去辨他吉凶災祥?”
-
6 # 夢露居士
瀏覽了一下大部分答案,對王陽明所說的“物”的理解都不全面。
很多人認為,物就是指物體、物質。這是不對的,如果物指物體,那“心外無物”就是說人心之外沒有物質存在,這不是說胡話嗎?
事實上王陽明對於物有明確的解釋: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果意在於孝親,則孝親就是一物,意在於忠君,忠君就是一物。
所以物就是人意識的物件。心外無物就是解釋這一觀點的。
有一天,王陽明的朋友指著山中一棵開花的樹問王陽明:“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
王陽明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既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也就是說,你沒看那花時,你是你,花是花,兩不相干,花對你來說是沒有意義的。
只有當你看到那花時,花才進入了你的心中,成為你的意識的物件。從此花便在你的世界中佔據了一個角落,你的世界有了花,花的世界有了你。
-
7 # NiYiJie
“心外無物”,可以說是陽明心學中最受爭議的觀點,在奉行唯物主義的今天,很多人就是因為這個觀點將王陽明判定為唯心主義者。不過,事實真的如此嗎,“心外無物”的真正含義到底是什麼?
關於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有這樣一個浪漫的故事。在一次春遊中,王陽明的朋友見巖中的花樹開得很好看,就問王陽明:你說心外無物,似乎天下萬物都在你的心中一般,那這朵花自由自在的開在這裡,難道是你控制它開花,控制它的生死嗎?王陽明聽了,平靜地說: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這便是王陽明解釋“心外無物”最精彩的一處。簡單來理解王陽明這句話就是,事物的存在向來是客觀的,但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卻不是。好比說,你認為這是一朵花,並且它是紅色的。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如果你從未見過花,也不辯顏色,那你還會認為面前這是一朵紅色的花嗎。其實你叫他花只是因為別人都叫它花,於是你有了“這是花”的意識,而你認為它是紅色,只是因為大家都把這個顏色叫做紅色,於是你有了“這是紅色”的意識。
推及世間萬物,你認為的世界,只是你意識之內的世界,如果你的意識不存在,世界也就不存在。當然,這種說法並不是說心外就沒有事物了,這也不是王陽明說“心外無物”的本意。王陽明真正的含義是:存在是客觀的,但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是由人來賦予的,就好比那山中的花,他它雖然是客觀存在的,但只有你來看時,它才會與你的心發生關聯,只有你的心才能賦予它顏色,形象這些意義和價值。
-
8 # 為善如登為惡如崩
就是天地萬物化一,都在我的心中,造物主和整個宇宙包含自己在內都在自己心的範圍之內,自然就是心外無物!心即是思維!
-
9 # 思政工作者
一句話:放棄對物質的執著。
如果要回答,儘量不要用原文來回答,回答儘量用自己悟到的簡潔明瞭的話來回答。
-
10 # 十方龍王
心外無物,講的是內求,要人們開啟自性,開啟本體智慧。
這是修行的根本方向。和佛家的觀點一致:佛在靈山莫浪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道家說,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為,近乎道。
惠能開悟時候說: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效能生萬法!
這裡說的自性,也是儒家內求要找到的。
內求之學,只能實證,無法透過簡單的讀讀書,就悟了。
-
11 # 王宗明醫師
“心外無物”是哲學家王陽明提出的命題,也是容易被誤解的命題。對其中“心”和“物”的概念正確把握,才能正確理解這一命題。如果認為物指物質,心指人心。則可推論出“心外無物”是人心之外沒有物質存在,這不是說胡說八道嗎?顯然王陽明不可能這麼糊塗。
為了正確理解心外無物,我們來看陽明先生自己的解釋。《傳習錄》卷三記錄了一段對話,對我們理解“心外無物”,也許有所幫助。“先生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從此段文字看,陽明先生的朋友顯然對“心外無物”中心的理解是我心,物是物質,山中的花“物質”不依賴於我心而獨立存在。我們再來看陽明先生是怎麼解釋的呢?他將心和花之間的關係分為“未看”和“來看”兩種情況,未看時,花是花,心是心,沒有關聯,因此是兩個相互獨立的存在,因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當“來看”此花時,此時心和花就建立其了關聯,實際就是感覺問題。感覺是人體與生俱來的能力,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面板覺(觸覺、溫覺、冷覺、痛覺)。透過視覺,看見此花,產生對花的顏色的認識,此時我們就知道了花的顏色(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那為何我們認識了花的顏色,就可以推論出此花不在心外呢?這是一個關鍵問題,花的顏色不依賴於心,是自身客觀存在。是的,花可以看成是外部世界(物質),心可看成是內部世界(意識),意識能動反映物質。雖然我們的心(意識)對外部世界(物質)反映,是透過感覺器官建立起關聯。但感覺的結果是否正確,還要看我們人體自身的感覺器官、思維器官是否能正確的反映外部世界。如果那個人是色盲症呢?對花的顏色就可能出現不正確的判斷。同理,如果那人是腦盲症呢,也可能對外部世界做出不正確的判斷。因此,心(內部世界)對物(外部世界)是否能夠正確判斷,完全與心有關,與物沒有關係,因此可以推論此花不在心外。
外部世界(物、物質)是不依賴於內部世界(心、意識)而獨立存在的。做為一個修身(修行)的人來講,我們需要改變的,就是我們的內部世界(心),改變我們的觀念、理念、思想、思路,透過改變我們的心,達到能動作用於外部世界,實現我們的人生目的。正如現代人所說,思路決定出路,思維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為了佐證筆者的解釋,再來看陽明先生自己的解說。陽明對於物有明確的解釋: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果意在於孝親,則孝親就是一物,意在於忠君,忠君就是一物。所以陽明心學中的“物”,就是“意之所在”,也就是我們內心對於物(忠、孝等)的理解,這種正確的理解,也就是存在於我們內心的良知,這種良知也就是“理”。因此,貫穿於我們整個修行過程中的重要事情,就是樹立我們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這樣才能行成正確的理念。理念正確,就是我們的指導思想正確,指導思想正確,才能對物質有正確的認識。這種正確認識,與外部世界無關,其正確與否,完全決定於我們的內心,因此說心外無物。
我們再來看,陽明先生對大人的定義。在《大學問》中,王陽明說:“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其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焉。”陽明先生此處註解,顯然是明確大人之所以為大人,關鍵在於其理念,也就是大人的思想觀念。如果大人的思想觀念是貪汙犯是思想,那他犯貪汙罪是遲早的事情。如果大人的思想是吃喝嫖賭,那他腐敗是必然的事情。因此,人的外部行為,表面是外部存在,而實質均是心的外在表現。
王陽明把物解釋為意識的物件,主要還是為了闡釋自己的“格物”學說。“格”是“正”的意思,就是端正心念,對我們的人生職責,即物(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有正確認識(知、良知、理),行成正確認識後,就全心全意地做那件事(行),讓它符合我們心中的良知,最終知行合一。
-
12 # 1314夢中人心空及第歸
○ ◇ ◎ 禪解陽明【心外無物】
○ 了知即物而虛~因緣生法無自性,此物乃我心中所現影。物是眼識所對色塵,身識所對觸塵,意識所對法塵。<楞嚴經>有云,六識只是一心,六根分為六個作用。六塵只是阿賴耶識的相分。 對物 若生樂受,則愛生執取生,故能生有,為來世苦因。
○ 此物乃心識所變現。如:水,天人觀水如琉璃,人觀是水,餓鬼道觀水如膿血。都是隨眾生心而見之不同,境界不同則心識有異。相應的物外無心,看水是濃血的是餓鬼的心識,不會是人或其它四道眾生。
此身、家、國皆物所攝,由眾生而意義迥異。聖人、行者視之為修己度生的道場;大人、君子視之為順天牧民,積德累功的府衙;平民小人視之為存身續命的舍宅。
○ 如陽明弟子所說的花,若摘之踩踏踐之,則為灰塵不復為花。苦求其花者,彼花已為前塵影事耳,求花者前塵Phantom不忘,反為無明矣。如<楞嚴經>有云,於圓中置方,見方不見圓,彼圓已為前塵。若定尋覓前圓者,此為‘知見立知,即無明本’。
○ 有學人問禪師,什麼是道?答曰:平常心即是。
又問,何謂平常心?曰:寒遮穿衣,飢來吃飯困來睡覺。
不解又問,這些哪個不會?曰:諸人於中種種計較、挑剔、攀比、好惡,煩惱、無明隨之,心何曾清淨平常?學人言下若有所悟。
反觀我們心染萬物萬法,則昧惑於物,未曾達到一切處無念。此分別執著心即識心,永處苦惱,無分別即智心,無明不起,恆得自在。
甘之北武當山
-
13 # 水靈173515282
不增不減 ,離文字說,自心之顯現,實無法可得。一切諸法如夢,如幻。如夢中所見是真?是妄?心意識妄想顯現而已,墮有,無之念。離諸心識分別妄想,諸法不生,不滅。是法爾自然,本來具足,恆常不變。法性常如,法體不易。所謂如來者乃是以清淨智慧內證法性而得其名,非以心意識蘊界處諸法妄習得之。一切三界皆從虛妄分別而生,如來不從虛妄分別生。以根,塵,識三緣和合而有諸法生起,自性本來清淨。妄想為因,境相為緣,而生三界生死法。一切諸法乃自心所現,執著名相,起諸煩惱,造善惡業,感苦樂報。人無我,法無我,不執著於蘊界諸法之自,共相。轉識成智,不計著於語言文字,如指指月,觀指不觀月。名是假立,不能隨名相流轉。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自心所現。
-
14 # 妙摘
要解釋“心外無物”我們先來說個故事,王陽明的《傳習錄》中有這樣的記載:(王陽明)先生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這個例子其實就解釋了“心外無物”的意思,你沒看見這朵花時,這朵花是不存在的,當你看見它時,這朵花就存在於你的心裡。
這裡所說的“物”,不是指獨立於意識的外部物件,即不是通常所說的物質,而是指受意識支配的行為,比如事親事君或仁民愛物等,所以叫做事。有句話叫“事在人為”,即事由人的行為所構成。而你的行為都是出自你的心,你的心不這樣做,也就不會產生這樣的行為。
“心外無物”這一命題,從它一誕生起註定充滿爭議,不僅挑戰了當時的權威“程朱理學”,就是自家陣營,也疑問不斷。有人認為王陽明荒謬地否認客觀世界的存在。他認為,一旦離開人的感知,就無所謂萬物。他企圖從人們認識事物的存在必須透過感覺來論證事物的存在依靠於感覺,這是一種詭辯。這不是唯物論也不是唯心論,而是唯我論。
但是王陽明的“心學”說,在當時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的思想,他提出的關注“吾心”、“良知”等一系列的主張,一定程度上破除了當時明王朝對朱熹學說的盲目崇拜。正因為明朝初期學術思想基本沿用宋代理學,一定程度上禁錮了人們的思想,於是他從當時的社會實際出發把人的行為良知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肯定了人性本來就是人身上最完美的東西。
回覆列表
謝謝。世萬物本是虛幻,包括心,您現拿心與萬物說是唯心論,一,不復合科學。二,不復合我的信仰,佛法。三,心外無物,與佛說的相由心生,差不多,但二者深意決不同。四,有心則有萬物,無心則無萬物。五,心外無萬物,此話說明有心,有心怎會無萬物?六,佛,相由心生,此話有心有相乃正理。七,心外無物,應是,心空無物。八,深究很複雜,也無大意,個人愚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