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尤子吟視界
-
2 # 嚮往孤獨
熟讀課文,藉助文中黑所給的字詞助釋進行疏通文意,然後熟讀成誦。在學生過程中,強記有關字詞的古今應用和特殊句式的理解。
-
3 # 粉色點亮生活
古文是中國的國粹,非常值得我們好好學習。五十多歲的人想學古文,應該是有一定的基礎的。只要堅持下來會學得很好的。
古文泛指五四運動之前的文言文。古文詰屈聱牙,艱澀難懂,學習應遵循從易到難的順序逐步提高。古文中人們最耳熟能詳的要數古詩詞了,我們在學校已經學過一些,可以擴大範圍,提高閱讀量,可以從《唐詩賞鑑》和《宋詞賞鑑》開始。不僅要逐字逐句進行鑑賞、琢磨,還要熟練背誦,理解其中遣詞造句的精準和巧妙,用心體會詩詞中的韻律和意境。也可以從《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千字文》這些比較通俗並且朗朗上口的經典開始。逐漸學習儒家思想的經典教材——四書五經,四書即《大學》、《論語》、《孟子》、《中庸》這四部,五經即《詩經》、《尚書》、《禮記》、《周易》這五部。最後再慢慢學習《古文觀之》以及《史記》等經典。
古文中蘊含著古人無窮的才華和智慧,學習古文博古通今,能更好地把握機遇,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
4 # 言者青青
支援您學好古文,傳承中國古文化,為中華民族的文化代代相傳做出應有的貢獻。
如何學好古文?
寶劍鋒從磨礪來,梅花香自苦寒來(網路圖片)
一是準備工作。去購置一本古漢語詞典,以備閱讀古文有不認識的字,便於查詢。同時準備好筆和筆記本,做好學習記錄。
二是選擇古文。選擇那些自己感興趣的古文閱讀,學習,這樣能夠坐得住,同時在理解上也快得多。
三是先讀短文。短的古文在閱讀時間和精力運用上,花費的要少些,理解的能快些,對於提高自己的閱讀和理解能力幫助很大。。
四是背誦古詩。大膽去古詩詞,先從五言詩開始背誦,慢慢拓展,先不管字義詞義,只要能背頌就行。時間久了,很自然的就知道古詩意思了。
五是做好筆記。在學習古文時要養成記筆記的習慣,這個習慣對於提高自己的記憶和理解古文能力幫助很大。甚至寫作能力都會有幫助的。
六是學會交流。在閱讀古文中肯定會遇到許多不解的問題,有的可以透過工具書查閱到,但有些是查不到的,這樣可以去找愛好古文的文友去交流,邊喝茶邊聊古文。這樣對開拓自己對古文內容的廣泛認識,提高會很大。
七是翻閱工具書。工作之餘,自己可以隨身帶著工具書,例如古漢語詞典,不斷地翻閱,有意去查詢自己所疑問的古漢語詞義,再結合著古文,去理解,去記住,背過,這樣對提高自己的古文理解水平會很快。
總之,只要我們有心學習古文,會有辦法克服和解決在閱讀和學習上的一切困難的!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我們對學古文感興趣,有想法,一定會成功的! -
5 # 風雨無懼
無論多大年紀,無論學習什麼,都得講究方法。
我覺得,學習古文與學習現代文一樣,先是要讀:拿到一篇文章先默讀、朗讀,搞清大概意思。
但這不夠,有很多無法弄懂的字詞句,那麼就得學點文言語法,得掌握一批基本的文言虛詞、實詞的意思,最好準備文言語法、文言虛詞、文言實詞等詞典備查。藉助工具書有很大幫助。
《古文觀止》是很好的教材,反覆讀,反覆琢磨,也許就搞懂了。
-
6 # 農民哲學
要學習古文,先準備一本古漢語字典,然後閱讀有註釋的古文,剛開始可能不像閱讀現代文那樣通俗易懂,這就需要藉助於註釋和工具書(古漢語字典)來理解,可以先通讀幾遍,再把不理解的字、詞藉助註釋或字典弄明白含義,在此基礎上結合句子、全文加深理解。絕大多數經典古文語言精煉、含義深刻,在做好了前面工作的基礎上,還要反覆閱讀,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剛開始不要貪大求洋,完全弄明白了全文後再閱讀下一篇文章,如此堅持下去,慢慢的就會比較容易的閱讀更多的古文了。
-
7 # 諸子詮釋
50歲在如何學好古文,我覺得是非常難的。雖然說是學到老活到老,但是肯定是在年輕的時候要有一定的基礎,而到了50多歲之後,每個人都想要懶惰,每個人都想要安逸學習的決和毅力,都是不允許。
所以說學習要趁早,不能等到50歲之後。當然了,年紀大之後也有更多領悟。但是關於很多毅力的事情都是難以達到的。
可以禪悟學習性與天道。學不學習古文,其實沒有多大意義。
-
8 # 四川大海
我也五十多了。我來談談五十多歲如何學好古文。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古文何其多,學好哪容易,何況年五十,效率也較低。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既然想學好,方法很重要。
一,由淺入深,先易後難。
找有註釋的古文開始吧。《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小學》、《論語》、《孟子》、《中庸》、《大學》,《孝經》、《詩經》、《尚書》和《易經》,《周禮》、《戴禮》和《春秋》等。
二,讀故事書,有故事情節,越讀越有趣。
《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四大名著的古文版是首選。
三,長篇的難讀完,就讀短小精幹的。
《唐詩三百首》、《宋辭》。
四,學好古文不容易,要有計劃更要堅決地執行。
每天早、中、晚非上班時間,都要擠出時間來學習,哪怕是一首古詩,哪怕是一段古文,學一點,進步一點。
學習就好比愚公移山,每天挖一塊,終究會挖完古文這座大山。
五,有創意的學。
學以致用。我們可以把所學古文的感想寫下來,或製作成小影片,傳播開來。
我們都有義務來學習和弘揚傳統文化。
古文是個寶,傳承很重要。
-
9 # 平淡淡的快樂
文言文閱讀的要求和方法,概括地說,就是誦讀、理解、背誦 。誦讀、理解、背誦,誦讀是核心、是關鍵、是文言文學習的立足點。所謂誦讀,朱自清先生曾說:“誦讀是一種教學過程,目的在培養學生的瞭解和寫作能力,教學的時候先由老師範讀,後由學生跟著讀,再由學生練著讀,有時還得背誦,除背誦以外都可以看著書。”由此可以看出,在誦讀教學中,除掉老師的範讀外,學生所要作的就是“跟著讀”、“練著讀”、“背誦”和“看著書(讀)”,換句話說,誦讀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探究的學習過程。
這當中,讀是關鍵。讀,首先要聽老師範讀。從老師的範讀中應該領悟些什麼,請看梁實秋先生回憶他的老師徐錦澄先生講課:徐先生於介紹作者之後,朗誦全文一遍,這一遍朗誦可很有意思。……不論是古文或白話,一字不苟地吟詠一番,好像是演員在背臺詞,他把文字裡的蘊藏著的意義好像都給宣洩出來了。他念得有腔有調,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氣勢,有抑揚頓挫,我們聽了之後,好像是已經領會到原文的意義的一半了。好文章擲地作金石聲,那也許是過於誇張,但必須可以琅琅上口,那卻是真的。從這裡可以看出,文章的腔調、板眼、感情、氣勢、抑揚頓挫以及所蘊藏著的意義,都要透過朗誦表達出來。而學生在聽老師的範讀中,也正要獲得對文章的這方面的最初的也是最直觀的印象和認識,從而激發起自己誦讀的慾望,以達到進一步“理解詞句的含義和作品的思想內容”的目的。
腔調、板眼、感情、氣勢、抑揚頓挫以及文字所蘊藏著的意義等等,不是一下子就讀得出來的,它是學生在不斷地聽範讀、跟著讀、練著讀的誦讀過程中逐步體會、領悟、感知得來的。
實際上,誦讀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反覆熟讀課文,逐步加深理解,直至可以背誦的學習過程。
這樣的一個學習過程,誦讀、識記、理解是同步進行的。我們所說的對文言文的理解,主要是指對文章內容上的整體的領會、把握。這種領會和把握應當:①著眼於全篇的內容;②著眼於文意的溝通;③著眼於文章的篇章。至於背誦,這也是由於文言文學習的特殊性所決定的。字詞的識記,詞句含義的理解,作品思想內容的把握,都要靠熟讀成誦才能做到。而且,語言文字的學習,概念和規則並不是最重要的,不是記住了規則就能說話、寫作、閱讀;語言學習是先實踐、運用,然後理解。因而語文學習需要背誦,而文言文的學習則更強調背誦了。
能夠“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理解詞句的含義和作品的思想內容”,主要靠背誦量的不斷積累。因此,新修訂的小學、初中、高中語文教學大綱,都對背誦作了量的規定。其中,小學背誦古詩詞80首,初中背誦文言文20篇、古詩詞50首,高中背誦古文20篇、詩詞曲50首。這樣一些篇目全部誦讀至背誦,爛熟於心,達到上述文言文閱讀的要求,是不會有困難的。
我們提倡閱讀古典詩詞和文言文,要能基本上做到當堂背誦。背誦當然還要講究方法。我過去曾總結過的組塊性記憶法就是其中的一種。如,意義組塊:按文章意義分段組塊記憶的方式;綱要組塊:應用層次內容提綱組塊記憶的方式;關鍵詞句組塊:透過關鍵詞句組塊來掌握文章大意、綱要,又反過來根據它們去掌握詞句的識記方式;節縮句式組塊:將句子節縮為短語組成組塊識記單位的方式;此外,還有句群中心句組塊,關聯詞語組塊等等。限於篇幅,不展開論述。
背誦還要靠不斷刺激、強化。豐子愷先生告誡子女讀書,講究一個“讀”法。讀字的繁體筆畫是22畫,因此,他要求每篇詩文都須讀22遍。這樣就能口熟心熟,歷久不忘。過去私塾讀書講究“復背”,就是每熟讀一文後,都要再把前面所學拿來複誦一次,即,讀第2文,要1--2文復讀,讀第3文,要1--3文復讀,餘類推。我們或許可以把這些斥之為 “死” 讀書,但我們不能排除掉這種於讀書的執著精神和強化記憶的合理方式。而且在青少年階段利用得天獨厚的記憶力,熟讀成誦若干篇章,奠定滿腹經綸的基礎,也正是當前素質教育的需要。
學習文言文,還要具備一些必要的歷史文化知識,這對於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知本探原都有好處。歷史文化知識細分起來很多,基本的如天文地理、歲時節日、禮儀制度、職官沿革、學校科舉、典籍宗教、科學技術、姓名稱謂、衣食住行及其它等等。這些大綱中雖然未作明文規定,但我們在閱讀相應的古詩文時,課文註釋中都有介紹和說明,有些也反映在詞、句的用法裡,這些,在誦讀古詩文時,都要留意。
誦讀古詩文,應該是十分愉悅的學習過程,穿越時空與古代志士仁人、賢者智者對話,從而瞭解我們的國家、瞭解我們的民族、瞭解我們的歷史,把歷史文化的積澱化為我們自身人文素養的,我們生命的一部分。
-
10 # 雲卷飛山
任何人只要有脫盲文字基礎,且不以成為古文專家為目標,任何時候都不晚,一樣能粗通古文,體驗古典文化魅力。
不過,做任何事情,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卻是很難很難,特別是對五十歲以上的人,更是難上加難,你確定已準備好了嗎?
五十歲以上的人,記憶力下降,精力也難以集中,能一坐就是一小時而心無旁騖那就很了不起了。但成年人學習也是有優勢的,那就是理解能力比少年強不知多少倍,因而就要揚長避短,不以背誦熟記為目標,但求心領神會,能記多少是多少,千萬不要因記不住某條某段而沮喪,只要能領會全文精髓、記住精彩片段、流利朗誦全文就足夠了。
學習古文必須與學習歷史相結合,瞭解作者所處的歷史背景與生命軌跡,及生活故事,才能進一步避免枯燥乏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別貪多,一個時代只選取重大影響人物,最重要的代表作精研細讀,長此以往,必有所得。
有道是“朝聞道,夕死可矣”!積矽步而成千裡,涓細流而成江海!“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夕陽黃昏也燦爛!
回覆列表
我覺得,五十多歲的人學習古文,會遇到許多挑戰,要學好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一是要有一定基礎,不同基礎的人學習的起點差異大;二是要有一定毅力,持之以恆才是學好古文的前提;三是要有一定運用,如邊學邊寫,在不斷練筆中提升。
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把握幾條:一是選擇有利於自己閱讀的書目。如《古文觀止》、《唐詩鑑賞》、《宋詞鑑賞》等,既要能讀懂古文,掌握字詞句含義,又要能夠了解通篇文章的主題思想。二是對專家名篇要力求熟背。像《春江花月夜》、《長恨歌》、《醉翁亭記》等文化名篇,一定要精讀、力求背誦,腹有詩書氣自華,不僅要求博覽群書,還要求將一批名篇裝在記憶裡。三是要多渠道學習。現在除了紙質書外,網路媒體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學習路徑,特別是一些名家解讀名著如《易中天說三國》和《朗讀者》等高品味文化欄目,都可以激發學習興趣。四是要有恆心毅力,真正做到活到老學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