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代哲學思考

    “大知閒閒,小知間間,”莊子在《齊物論》中如是說,這個“知”,無論是知識的知還是智慧的智,都可見莊子對於學問的推崇,畢竟字裡行間都是褒獎的。那麼又何來莊子不提倡追求知識的說法呢?我想,這大概是大家對於莊子的一些言論並沒有真正的理解的原因吧。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有簡單分享過,莊子對於知識的相對性和不確定性已經有了比較成熟且深刻的認知和思考,並且在《莊子》一說中都很詳盡的論述了這些觀點和認識。前人說的話,後人再去品讀,自然就容易領悟到一些新的觀點,甚至得出與原作者的原觀點南轅北轍的結論。《莊子》一書中直接闡明瞭知識的無窮無盡,而人永遠都是在追逐知識的道路上,且永遠無法追上更遑論超越,我想,就是莊子的這種見解,讓一些人產生了“既然永遠無法趕得上,那何必再追逐”的想法,進而推斷出莊子可能並不提倡追求知識這樣的觀點。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正如問題而言,莊子既然推崇“大知”,又怎麼會不提倡追求知識呢?這本來就是矛盾的啊。其實不然,莊子不僅僅追求“知識”,而且還提出了要超越人的侷限性,去追求更高的知識,這就是莊子所說的“莫若以明”,就是從“道”的高度去認識世界,理解世界,而不僅僅侷限在人的有限的、片面的視角中。

    我們還是用一個被大家廣為知道的例子來做一些舉證。《莊子》一書中,記載了“顏回坐忘”的故事,關於這個故事大魚之前也有過分享,被人們津津樂道,當然這故事是編纂出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能從中真正的體會到莊子對“知識”或者是“經驗”的最真實的態度。

    當顏回的認知層次或者說精神層次到底一個很高的境界的時候,他並非是變得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更沒有羽化成仙,而是“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忘記了自己,忘記了所有已知,忘記感受,甚至忘記了天地。顏回所說的這種境界叫做“坐忘”,就連孔子也是自嘆弗如。顏回當然不是一個無知的人,與之相反,顏回師從孔子,且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其學習自然不必多言。就是這樣的顏回仍然沒有停止提升自己,他不斷吸納了更多的知識、有了更多的體悟、做了更多的研究,等等,境界也一日日精進,之後才有了後來的“果其賢乎!丘也請從而後也”(顏回果然聖賢啊,老師也自嘆弗如啊)。

    顏回忘記一切,其中當然包括所有的經驗知識了,這個過程我們叫做“棄知”,如其意,就是一點點的忘記所有已知的,最後的結果就是“不知”。不知,和無知,看起來何其相似,都是沒有知識,但在本質上,確實天差地別的。

    不知是先得到,且是大智慧,真正通透之後又放下,用佛家的話來講,就是頓悟了,一切世間事已然成為外物,這是一種無上的精神創造;反之,無知則是真正的胸無點墨,頭腦空空如也,這是一個自然的現象,它沒有經歷成長和吸取,只是簡單的處於原始最初。這裡,我們可以借用孔子的話更深刻的理解這種區別: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同樣都是“養”,養犬馬也是養,養父母也是養,我想沒有會把這兩件事看成是同樣的事情吧;同樣是反哺,鳥雀中尚有反哺者,人類社會當然更不必說,但是這二者也絕對不是同一回事;同理,同樣是沒有知識,這個結果看似相同,但是不知和無知絕對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境界。

    莊子所說的坐忘、棄知,又說不知,無知等等,是有一個更高的境界的定義的,那就是“不知之知”,最終落腳點還是一個“知”。莊子並非是簡單的贊同“無知”,他所提倡的是“不知之知”,只是外形相似,內裡確實完全不同的東西呢。

    莊子深刻的闡述過人類相對於世界,相對知識而言,是渺小的,這是一個客觀事實的描述,在面對整個大道世界的時候,我想莊子一定也敬畏過,甚至卑微過。但是,這並非是放棄追求的理由,更不能說是莊子不提倡對知識的追求,畢竟莊子本人一生也沒有放棄思考和探索啊。

  • 2 # 熒熒之光通天之亮

    莊子既然推崇“大知”,為什麼又不提倡追求知識呢?“大知”,起源於《莊子·齊物論》:大知閒閒,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莊子這裡的“大知”,其實表面意思就是博學有智慧的人,實際上,指的是一種境界,一種“天人合一”“道生萬物”的境界,也是一種豁達明智、看淡世間的一種境界。莊子的境界是“上下與天地同流”,“與造物者遊”。 換言之,普通人看到的是“小知”,既你的知識有多少,莊子認為這種“小知”是有世俗偏見的。莊子的“大知”是一種高深的智慧和境界,拋棄了人世間的偏見和俗套的東西,是一種真正的修為境界。莊子不是不提倡追求知識,只是不喜歡那種帶有偏見、好惡、私心的追求,而是希望一種豁達、“無為”的去學習知識。其實說白了,莊子追求的就是一種學習的方法和心態。我認為莊子的這種“大知”境界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更能顯示出莊子的人生智慧。

  • 3 # 犁壟西漢水

    從這個提問可以看出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大知閒閒,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今人凡談及所謂大智慧者與小智慧者的差異,往往引用莊子的這句話,認為這裡說的是有大智慧的人總是表現得豁達大度,而小有才氣的人才會終日為區區小事而斤斤計較。這完全是對莊子思想的誤解。

      其實,這裡說的“大知”“小知”,正如《逍遙遊》中“小知不及大知”一樣,莊子談“大”與“小”,只是指出“物”之表面形式不“齊”的現象,並不因此而對“大”與“小”有任何褒貶抑揚的傾向。在莊子看來,“大知”與“小知”的表現形式有異,但也只是異在爭辯是非的能力的大小以及表現出的情態、心態不同而己。在人格的異化、心靈的桎梏、執著於自我方面,並沒有本質的不同。

  • 4 # 尼古拉斯憶心

    莊子極力推崇大的事物,嚮往和追求無限之美、“大美”,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其大蔽數千牛,契之百圍,其高臨山十仭而後有枝”的櫟社樹的美,以及對大坤大鵬的羨慕,對大海神樹的神往等。

      莊子喜歡用大的形象來比喻自己的思想,將大的事物和小的事物放在一起,從而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效果。他習慣於用這種對比手法刻畫一種恢宏浩渺的壯美境界,在感官上給人一種強烈的震撼力,從而引發人們對無限之美、“大美”的嚮往和追求。如《逍遙遊》中,莊子塑造了鯤、鵬蜩與學鳩等一系列“極大”和“極小”事物。把大鵬和蜩與學鳩放在同一個時空背景下對照,由此而生髮的壯大愈加淋漓盡致。透過這樣強烈的對比,莊子提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觀點。普通人的壽命就像朝菌和蟪蛄一樣,稍縱即逝,在冥靈和大椿樹面前,我們更是渺小的不值一提,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更顯人類在視野和思想上的卑微渺小,這一點是最為悲哀的。普通人由於受制於自身的先天條件,只能像蜩與學鳩一樣滿足於“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的卑小境界,而無法突破自身的限制,達到像大鵬那樣“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的高遠境界。

      莊子從“體積”、“力量”、“空間”和“時間”這四個方面來論述小大之別。在這裡他極力推崇“大”與“久”的事物,因為大與久是力量、時間和空間的保證,而宇宙是由時間和空間構成的。莊子站在宇宙這一宏大的視角上來考察世間萬物,其中含義之深刻不言自明。莊子站在宇宙意識這一理論制高點上鳥瞰整個世界,把大的空間納到小的空間之中,並從小的空間中領略大的空間,透過一系列的對比和思考,他一方面認識到了人類自身的渺小與侷限,另一方面,更是表達了一種突破自身條件束縛的渴望,和對行動自由、搏擊九天、達到至大至美的境界的嚮往與追求。這種大的精神境界,不受客觀環境和自身條件的限制,是一種超越肉體的的無限性追求。

      現實是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無法突破,無法跳出,但我們可以在思想上達到無限與玄遠的境界,在心靈上突破出去,讓靈魂掙脫現實的桎梏。莊子認為“小”與“大”的區別,在於事物能否突破自身及外在環境的限制,達到一種“逍遙”的境界。

      2 小、大的相對性

      大與小是相對而生的一對範疇,任何意義上的“大”與“小”都只是相對的,當我們改變參照物時,所有的大與小便不復存在,僅僅從外形來判斷大小是不準確的。在這個意義上講,人衡量自然的尺度不是固定不變的,總是會受到自身或環境的影響而做出改變,因此所有的“小”與“大”都是相對的。

      所謂小者,是相對於大者而言的。如《秋水》篇中,“秋水時至,百川灌河,徑流之大,兩涘渚涯之間,不辯牛馬”,這樣的景色,是何其奔騰壯闊!以至於河伯在看到自己的領地之後“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但當河伯看到北海若時,“始旋其面目”,望洋而興嘆:“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一個是“不辨牛馬”的寬廣,一個是“不見水端”的廣闊,孰大孰小,相形之下,不言自明。莊子透過這種小大的對比,極力論證萬物大小、是非的無限相對性,人的認識的侷限性,宇宙天地的無限廣大性,以及人生貴賤、榮辱的極端無常性。

      “河伯曰:‘然則吾則大天地而小毫末,可乎?’北海若曰:‘否。夫物量無窮,時無止,分無常終始無故。是故大知觀於遠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無窮……’”。這一番問答,從事物的“大”、“小”這一性質入手,來說明所謂極小之物,不足以謂之小,極大之物,亦不足以稱之大,參照物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事物的大小和境界。河伯以自己的支流為參照,自我感覺世上沒有比自己更廣闊的事物了,而沒有認識到自己所選擇的參照物件的侷限性,一味驕傲自滿,最終貽笑於大方之家。

      人作為認識活動的主體,生活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裡,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相應地也會受到自身所處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養生主》中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以有限的生命追求無限的知識,本身就是一個由小到大、不斷豐富與認識的過程。追求給予我們的並不是自身所達到的“大”,而是認識到自己的侷限與不足,對自己的“小”有了新的認識。“大”“小”不過是相對的概念,世間萬物沒有絕對的大,也沒有絕對的小,而相對永遠是一個無窮的概念。在這種概念的支配下,如果強行對大小做出分辨的話,恐怕惠施的話最為恰當不過:“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

      3 結語:道通為一,無小無大

      世間自然萬物都是“道”的產物,在本質上沒有大小好壞優劣之分,每一個生命體都有其存在的道理,自然都賦予了它們與眾不同的外形和能力。這種自然賦予的東西,在形體上是無法擺脫和超越的。“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擺脫和超越的過程和結果是痛苦且不合理的,違背自然執行的規律無法達到逍遙的境界,只會束縛自己的行動自由,阻礙自身的發展。為了追求超越天然上的某一種“突破”而去改變自己的形態,永遠不能達到逍遙的境界,世間萬物雖有外形上的小大之別,但只要能滿足於自然賦予自己的一切,超越形體,亦能在精神上達到逍遙的境界。

      在相對性上講,事物的體積是沒有窮盡的,所以也就沒有必然上的“小”,也沒有必然上的“大”。天地萬物絕對的大和絕對的小是不存在的,從絕對的觀念看,大與小是有區別的;從相對的觀念看,大與小是相同的,一定條件下是可以轉化的。所以,我們要有足夠的眼界與胸襟,不侷限於小,也要順乎“道”,不拘泥於大。世間萬物,在量上沒有窮盡,在時間上也沒有休止,因此在根本上也就沒有了“過去”和“未來”這種概念,生、死也沒有了界限,所有的事物都順乎自然,在動態的外在世界中保持一種內在的“不變”。打破大小的界限,在根本上模糊對大小的認識,忘記自己以及萬物的存在,順應天地自然之道,無慾無求地遨遊於無窮的時間和空間中,洞悉世間的一切而不被世間萬物所侷限和主宰,這時所有的侷限都不復存在,形體不動而能遊乎上下之間,在精神上獲得絕對的解脫和自由。

  • 5 # 我叫十三

    其實莊子在原文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 6 # 柘溪散人

    老子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學習是增加知識識的過程,而為道要心地清淨,湛然常寂。

    懶殘和尚有言:兀然無事做,何曾有人喚。向外覓功夫,總是痴頑漢。《參同契》雲:耳目口三寶,閉塞勿發通。深入靜觀,心外無物,不向外求。啟動靈智,不用凡識。世俗的所謂知識,到此無一毫用處。

    莊子所謂的“大知”,是有智慧之人,而非有知識的人。

  • 7 # 踐行者伊甸

    世間萬物應道而共生,有為取其一,故道取無為。我以為老子的主張是不以人為的努力為代價而獲取成功。學必有知,知而後行,行以鑑道,道法自然,多數個人往往止於小知,以小知為本逆反大規律而為求實現個人目的,得勢則能強一時,然恆敗也。通俗的說,人類社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夢想,多是想與眾不同,這就是追求有為,你歌唱的好,他畫畫很棒這就是有為取其一,也可以理解為小知,主張不以人為的努力為代價而獲成功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因材施教視天賦而定目標;那麼對更高層面的統治者就說,既然大家有許多不同的願望,我就來為這萬物競擇的社會營造一個適合你們各自發展的大環境吧,這就是道取無為也可以理解為大知,沒有良好的平臺即便是如梵高生前這樣的驚才絕世之輩亦遭埋沒。至於莊子的意思我以為,剛出生的嬰兒或小孩子的很容易得到滿足,是因為沒有那麼大的慾望,而一旦他們有了知識見識了天高海闊,便有了更高的追求,那便很難再獲得滿足,舉例說明胡夫金字塔裡的寶藏之廣震驚了世人,僅全部出土就耗費了近一年時間,擁有如此數量寶藏的他滿足了嗎?我敢說他絕不滿足,如果他容易滿足就不會需要如此眾多的寶藏陪葬,不但不滿足我還覺得他的內心可能極其空虛,一個永遠得不到滿足的人,試問他能生活的快樂嗎?而擁有了這麼多羨煞旁人的特權和財富的人竟然還得不到滿足和快樂,各中原因請各位自行思考吧。

  • 8 # 飛龍在天231272723

    莊子所講的“大知”就是大智慧;所說的“小知"也就是一般的知識。

    智慧是指人透過認識實踐從內心,也就是思想頭腦中悟出來的大道理,是一種辨析判斷、發明創造的大能力;而知識是指人透過對外學習、實踐中所獲取的認識和經驗的總和。其實一切知識就包涵在大道里,莊子傳播的也只是體悟大道的知識和方法,比如佛度化眾生的萬千法門。上智是學不來的,只有自己親身證悟才行。

    《莊子.齊物論》中就談到了"大知″與“小知”的問題。他說:“大知閒閒,小知間間”是指人的智理深淺不同,智理深的胸有成竹舉動就寬舒;智理淺的胸無把握舉動就侷促。

    莊子講的無為並非不作為,而是要求人們按自然和客觀規律辦事,不要胡作非為,最終才能達到無為而無不為。

  • 9 # 易經符號邏輯預測學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這樣的思想,體現出莊子棄小節崇大知的姿態。大知知遠,小知知近。莊子以為,思想格局大,所得知識才正確。

    平時知識淵博,學豐四海,臨機無斷的人很多;未知墨不知筆,一朝乘雲為將相的人也有。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部分抗日將領,山村人,竟然勝日軍軍校高材生。這是格局勝小知的決斷力獲得最後勝利的證明。

  • 10 # 飛天巨龍

    ,莊子推崇大的知識,是說人要有大的智慧,大的知識,不提倡追求小知識,是說不主張用小的知識去反對大的知識。比方說:每個人都有某一種天分,有某一方面技能,就是說有某一種小的知識。如會繪畫或會彈琴,會唱歌,會寫詩等等,他可以用這種小的知識去獲得更大的利益。有時會和大知相沖撞,:違反大知識。如你會唱歌,用你這點小知識想獲得最大的利益,就用唱歌去賺錢。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唱一首歌,出場費今天給你一萬元明,明天你 就要兩萬元,無限的貪婪。憑點小知獲得了大報酬,還不滿足,不向園家交個人所得稅,偷稅漏稅,胡作非為,這就和大知識產生了矛盾。大知是大智慧。如國家制定的各鍾計劃和步驟為全民進快進小康,就是大智慧。國家給全民設立各種平臺讓你展示小智慧而不違法這才是大智慧。所以莊子主張希望人人都能有大的胸懷,一心為全民,一心為公,不要以小知來逆反大知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怎麼看網路文學抄襲氾濫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