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三的路
-
2 # 蝸牛攝影器材那點事兒
寶貝你看我的影片 雖然不長吧,但是!哈哈,這是我從業多年攝影器材見證的一件件血案!建議能買貴的就別買便宜的!至於拍片嘛,多看看別人大片的構圖,還有數碼時代的攝影,後期處理必不可少!
-
3 # 川北農娃
知道相機的基本操作,買到相機之後建議大家多看說明書,明白ISO、光圈、快門三個之間的關係。
單反相機有三個很關鍵的因素:ISO是感光度,光圈可以控制圖片的背景虛化,快門可以拍攝高速或者慢速的物體,比如在拍攝,汽車和無人機高速運動下,調節感光度,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慢速的事物也是一樣。控制相機的光線,相機的。光線除了受外界的影響之外,透過調節相機的光圈, 快門以及其他資料,也可以獲得更多的線,
嘗試拍攝各種作品,慢慢摸索,你拍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好。如果只是單純的拍照片就可以打到自動擋。
-
4 # 雲光月影
現在相機的自動化非常高,把相機設定成傻瓜的程式曝光的P檔上,按不按快門是你的權利,只要你按下快門,剩下的就業相機來完成了,就這麼簡單。
-
5 # 王博的行攝筆記
你好,大佬我不敢當,簡單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經驗。
先說說器材,很多人糾結器材,用什麼機身,用什麼鏡頭,我認為,沒必要糾結,想學攝影用手機也能練習。要是考慮買相機,只需要考慮你口袋裡的銀子就行了,便宜貴賤都不影響學習,貴的肯定比便宜的效能好。
如果你還沒有買相機,我建議你先學習學習,從基礎知識開始學,然後再想想你拍攝的題材,根據你拍攝的題材選擇相機。
-
6 # 吳聊
其實攝影已經不像膠片時代那樣離我們很遠了,現在拍照很方便,我們的手機也可以拍攝出精美的畫面。攝影最主要的是構圖,技術方面隨著科技的進步門檻已經很低了,用不了幾天就可以學會。但圖片的好壞還是看自身的修養,想拍攝好的照片,平時可以多看好的作品,多看一些畫家的作品,看看他們都是如何構圖的,當你的審美提高了,拍照的水平也就提高了,那個時候可以入手好的裝置幫你實現手機沒法實現的想法。
-
7 # 傾城花語傾城風
上戰場你得有槍,玩攝影就不得不先從裝置說起。相機從膠片機開始,又從數碼時代發展到今天的單反、微單,甚至於無人機拍攝。器材在不斷更新,這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在這個過程中,你需要不斷地更新裝置,以適應變化,所以燒錢也是必然的,這個你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現在我們開始進入正題,先開始說說裝置的選擇。好的裝置出片效果必然要好很多,這個沒有爭論。但是攝影主要還是靠腦子,不是光靠裝置就能解決的問題,所以在裝置的購買上要理智。如果準備投入的錢不多,那就買臺半畫幅的吧。如果手裡的銀子充足的話,可以直接入手全幅機子,一步到位,也省去了以後升級的麻煩。
硬體的東西齊全了,那就開始軟體的建設。武林高手都是人劍合一,我們攝影人也需要人機合一。單反也是一部功能複雜的機器,首先你需要熟悉各個按鍵,對於每個按鍵的功能都要記在心裡。其次要了解曝光時間、光圈、感光度之間的關係,掌握了這些只能是萬里長征邁出的第一步。
等到裝置都熟悉了,就開始真正步入攝影行列。攝影從構圖開始,什麼三分法構圖、水平構圖、斜線構圖、曲線構圖、垂直構圖、九宮格構圖等,充分掌握這些構圖方法。瞭解拍攝主體和陪體的關係,主體和環境的關係,利用好光線,做到突出主體。
精準的掌握了以上幾點,恭喜你!你的攝影生涯開始了。攝影之路,沒有捷徑,只有不斷地摸索,不斷地學習,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好的攝影師。
-
8 # 世界動保協會秘書長
用手機拍就行了!給自己定下任務,每天必須拍幾張,爭取能每天都比前天的看著舒服!然後,多上圖片網站看圖,看看人家的啥樣,時間長了自然漸入佳境!剩下的看天賦了!
-
9 # 長髮不再
我不是什麼大佬,只是純粹喜歡攝影。專業理論上也是個小白,但我可以說說我的體會。首先要了解你相機。必須看說明書,瞭解哪些功能在哪個位置。要了解幾個常識名詞,比如,光圈、感光度、快門、白平衡,等。要掌握幾個基本操作,如,模式選擇,我一般選擇A檔位,就是光圈優先,還有全自動模式、快門優先、全手動模式。再就是光圈選擇,F數值越小光圈越大,反之則越小。還有就是對焦、測光、感光度選擇、白平衡、曝光補償等。新手一般知道這些就差不多了。最重要的是構圖。你要知道自己想要表現的東西是什麼,照片儘量拍正,省得後期做大的處理。色彩儘量乾淨。最後就是後期處理,處理好就可以錦上添花。
我在攝影上沒什麼訣竅,就是平時多看照片,看大佬們怎麼構圖,多讀攝影方面的文章,不要太理論,關於實操技巧最好。然後就是多拍,反覆拍,拍到自己滿意。最後就是善於總結,在總結經驗教訓中不斷提升水平。
-
10 # 愛攝影的AllenSKY
謝謝邀請,很高興能給你回答這個問題,想入坑攝影,首先要有裝置,不一定要購買昂貴的攝影器材,可以先用手機開始練習,攝影沒有直徑可言,每個攝影大神的背後都離不開多拍多練多思考,這樣才能拍出好的作品,攝影器材是個坑,不要迷戀器材,不要覺得只有擁有高階的器材就能拍出大片,拋開畫質和寬容度來說,會攝影的人拿手機拍照樣可以出大片。下面給你分享下 我用手機和相機拍的作品,希望可以幫到你。
-
11 # 攝影暮從容
我自己是12年開始接觸#攝影#,至今也有8年之久。最初也就是買了一個佳能60D,然後聽老闆推薦,加了一個18-135的套頭,另外買了一個不值錢的小痰盂。15年的時候,聽朋友勸買了一個佳能新百微鏡頭拍微距,結果一入坑,就再也回不來了!
自己當初也沒有想到,就這麼一套入門裝,我一直用到了去年,如果不是因為套頭和小痰盂,都先後陣亡了。
估計我至今都還在用60D機身,猶豫了好久,今年終於下定決心,托熟人買了個佳能6d2相機,總算是勉強步入了全幅界,但是對於鏡頭嘛,由於自己就是一個純工薪階層,實在無力承擔更多的攝影支出,買不起其他高階鏡頭,其實我超想買個廣角頭,諸如16-35、24-70什麼的,可是實在心有餘力不足啊,不得已還是隻有繼續用新百微。
也正因為我喜歡拍微距,也早已經習慣了微距視角。用別的鏡頭拍東西,自己反而無法適應了。而且這個微距頭,早就已經成了我的掛機頭了,無論拍風景,還是人像,還有微距,我都是用它。
上次借別人的24-105試了試,自己反而還很不習慣。也許是習慣成自然了,不管拍風景,還是拍人物,自己總是不自覺的會把鏡頭貼臉上去拍,弄得自己尷尬,別人也尷尬。所以自己最少拍的就是人像,也就偶爾會拍拍自己老婆,別的美女我也沒機會拍!所以人像方面的經驗,我非常缺乏。
說回正題,一般剛入手的套機頭,都會是什麼18-55、18-135、24-105這幾個變焦頭。也正因為是剛入手,很多朋友並不知道,自己想拍什麼,能拍什麼?
一切的一切都顯得非常的茫然,我當初就是這樣的。後來在朋友的勸慰下,我選擇了主攻微距攝影,其他門類偶爾為之即可!確定學習攝影的主攻門類之後,你就要好好利用自己手裡僅有的那點渣渣裝備了,當然也有土豪入門就是土豪裝,這畢竟是少數!
如果你是土豪入門,那麼我強烈建議你,配一個微距頭。絕對驚豔!而且現在的新百微早就不值錢了,才四千多,比我買的時候便宜將近一半。
但是你如果跟我一樣窮屌絲一個,那麼你就只能用你手裡只有18系列的狗頭來湊合用了,沒得選!那麼用狗頭拍微距,拍什麼花鳥魚蟲之類的又該如何做呢?
比如你是想用18-135套頭拍一束或者一朵花。那麼建議你用135長焦端拍攝,也就是把焦距拉倒最大,然後光圈也儘可能的開到最大,這個就只有根據你現成的光線控制了,實在不行可以開一點高感光,畢竟光圈太小,背景虛化就會更不行。
變焦鏡頭的特性就是這樣,長焦端可以起到一定的微距鏡頭那種放大景物的作用,雖然沒有專業微距頭效果好,但是配上自身的最大光圈拍,效果還是挺湊合的。
如果你要是懂得一定的攝影技巧,和後期技巧,那麼你就可以很好的拍攝一朵花了!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有另外一眾方法,就是借用外部裝置,相對廉價的那種。
比如1、鏡頭前加近攝鏡片;
2、標頭反接;
3、加近攝接圈或皮腔;
4、長焦鏡頭前加反接鏡頭;
5、使用專用微距鏡頭。
至於技巧方面,你可以試著用一點道具,比如一張純色卡紙,在花叢中把雜亂的背景擋住,或者乾脆找單獨的一朵花,拿卡紙做純色背景。
這樣拍花卉特寫,你連光圈都可以開到最小,可以更好的表達花卉細節!
這是我的一點小建議,僅供參考哈
下面這張圖就是我用自己的佳能60D,加新百微鏡頭拍攝的,發上來供大家參考!
#攝影##今日小暑:三伏天將至##攝影乾貨#
-
12 # COP6665
為了自己20年前降生的女兒,想拍攝她成長的印記!就這樣一步一步走進了“窮三代”的大坑,更多的時候是蹲在大坑裡看著曾經的照片傻傻的笑
-
13 # 卷太郎攝影坊
我入坑攝影還是在十五年前了。剛參加工作的時候,第一個被安排的工作任務就是按照單位的要求製作一個宣傳片,這期間需要拍攝大量影片、圖片資料,於是,從這個工作單位交辦的任務開始,踏上了攝影之路。
由於工作需要,經常需要紀實性拍攝,也經常會接觸到各類傳媒公司較有經驗的工作人員,所以我的攝影之路打一開始就是從實踐開始,而又並不缺少理論學習,還是影片攝像、平面攝影、後期製作同時開始學習。我個人本身在學生時代就比較喜歡拍照,膠片也拍過不少,當然都是瞎拍著玩,在工作後接觸的環境,讓我對攝影的興趣更加濃厚了。在各路老師的指導下,對攝影構圖、用光、拍攝時機把控等等前期拍攝有了較多學習和實踐的機會,逐漸練就了一些淺薄的拍攝技巧,同時還學習了攝影、攝像後期軟體的相關使用,讓拍攝、後期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知識結構。
我個人經歷了攝影的時代變遷,平面攝影方面經歷了從膠片到數碼的轉變,影片攝像方面經歷了從vhs錄影帶到無帶化的過程,在這個科技革新非常快速的時代,有幸接觸到了這些有趣的事情,並且讓攝影這個愛好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並沒有覺得單反會窮三代,攝影更不可能毀掉一生,反而這是一門非常積極向上,健康有益的技藝。作為業餘愛好,它可以讓人陶冶情操,發現生活中的美好,探求自然的壯美,提升自身的審美;作為一項工作,它可以給你帶來經濟收益。玩攝影並不只是投入,它所帶來的精神滿足感並不是圈外人所能理解到的,況且它還可以從很多方面帶來經濟收益。其實即使是像模像樣地玩攝影,對於器材的投入也並不是無止境的,如果不是職業選手,主流全幅單反或無反,加上幾支常用鏡頭以及相關附件,投入並不比一輛緊湊級家用轎車多,就看你是不是真正熱愛攝影,並且把這些器材發揮出應有的價值。除了金錢外,其實投入更多的是精力和情感,真正願意把自己的時間投入在攝影中,就不會覺得這樣不值得,反而會讓自己有更多的精神享受。因為攝影與音樂欣賞、看電影這類的體驗並不相同,它帶給你的是創作的快樂。
隨著對攝影不斷地探索,手裡的器材未必會無休止地增長(除了工作用途外)。當你知道自己擅於使用的相機、偏愛的焦段後,手裡的器材會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變化,而潛心創作。只要經濟情況允許,我個人覺得玩攝影是非常好的一個愛好,值得鼓勵。想要入坑的朋友可以先從基礎入門玩起,發現這門愛好適合自己了,再進行投入,可以有效避免浪費。千萬別像有些朋友,上來就買頂級的裝置,然後永遠不拿出來拍,這才是最大的浪費。
-
14 # 婚禮攝影師Tanke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很多人看到單反以及鏡頭的價格之後,而且各種愛好者長槍短炮,覺得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不,我並不這樣想,我從08年入行至今,大大小小影樓待過,到近幾年接觸婚禮攝影,錢也賺過,也敗過,但是我也沒有在相機上敗過,相反,我還很感謝我以前購買單反!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單反就好比一種投資,我現在就是在投資,你花幾萬買單反,雖然買到手就開始掉價,目前機身還有鏡頭的價格也比較穩定,反正就是二手價!關鍵來了,你用單反在給你創造利益的同時,單反本身也值錢呀。浪了那麼多年,吃喝玩樂,錢不知不覺就花掉了,單反可沒有啊,單反不可能說今天拍一下,明天拍一下,然後鏡頭沒了吧。保值,買單反總比錢吃掉喝掉的好吧!還是那句話,理解的人理解,不理解的人還是不理解!
-
15 # 攝影單反相機點評
攝影的魅力在於它的真實,在於它瞬間。 攝影的意義,簡單來說就是記錄歷史,讓歷史定格在一瞬間,讓瞬間成為永恆。攝影從誕生之日起,就賦予了它記錄的使命。記錄風景、記錄時事、記錄親人、記錄生活,對於喜歡攝影的人來說,攝影的意義就是,拍攝美好的事物與大家分享,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身邊很多喜歡攝影的朋友包括自己在內,把攝影當作一種語言對所見的事物用影象去表達內心世界,或者記錄時間的長河中周邊事物的變化和改變,喜歡攝影的男生居多,不管是對器材的喜愛,還是對影像的執著,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就是喜歡攝影的原因,攝影史不過百多年,攝影的本質是紀錄、昇華是個人對藝術和人生的感悟。
何謂攝影?
並不是脖子上掛著相機揀人多的地介比劃比劃就是攝影了,攝影是要出作品的,而想要拍出自己滿意的作品,就得先學理論知識。您覺得身邊很多朋友隨便拍就好看,其實是因為,他們在日常的點滴生活中,有累積攝影相關的知識——色彩、構圖、用光、器材操作等等。
攝影需不需要學習理論?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我認為有三個理由:
1.拍出更好的攝影作品
2.提高審美知道什麼是好照片
3.理論實踐相結合構建自己的攝影知識體系
攝影專業來說,學到專業的攝影技術,它的課程設定都是透過專人收集到各種最新資訊,然後經過多次編排改革而成的,包括攝影理論的講述同時結合攝影實訓。
就我個人的體會來說,攝影可以讓我從一個新的角度看世界。攝影是光與影的藝術,只要細心觀察,我們就能有發現美的眼睛,記錄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當回首往事之時,依然可以被自己當初的執著感動的熱淚盈眶。這就是我喜愛攝影的原因,也是我理解的攝影的意義所在。
很多人喜歡攝影,可但是攝影真的掙錢嗎?攝影師常常不能掙錢,但是還要付出沒日沒日夜的加班,喜歡攝影還要買昂貴的攝影器材,去採風還需要花錢,但是這些問題都需要時間和金錢,所以說好多攝影師都有自己的苦衷。
不管怎麼樣他們都沒有放棄自己所喜愛的攝影,想要為自己的愛好保持下去,需要自己努力的工作來換取這個昂貴的愛好的花費,但是攝影也需要好的作品,這就是愛好和職業的區別。 因為職業可以掙錢,愛好卻要付出,每一個喜歡攝影的人都知道,為了一幅美景頂著太陽汗流浹背的等待美麗的瞬間,把它記錄下來這並不好受。
攝影的辛苦是你喜愛的代價。你要是為了自己心中的藝術,那就忍忍別考慮錢的問題。反之你要是為了掙錢,你只需要把顧客照顧滿意,把顧客拍好看,那麼久容易的多了。短短几個月的時間,你能夠學會這門手藝但你學不到它的靈魂,你如果是真的喜歡這門藝術,那麼你就要年復一年的堅持了。
你只要堅持過了,那麼你就不會失望,你只要付出了,那麼它所帶給你的好處就會更多。你有自己喜歡的愛好嗎?你會為了愛好堅持嗎?
-
16 # 鏡頭前的故事
其實工作一直都和攝影有關,主要是一些甲方爸爸的活動照片。不過那個時候的照片,真的連攝影掛不上勾。準確的說就是拍照,東西清楚了就完事了。
有時候請了專業攝影師在現場,那照片簡直就是碾壓。當時也挺好奇,為什麼人家的照片那麼神奇,我的感覺灰色一片。不過好奇歸好奇,也沒深究。因為我的工作,是出新聞稿和上廣告就好了。自己的照片看的出在幹嘛就行了。
真正入坑還是有了寶寶以後,因為自己拍的照片不好看。所以就開始自己琢磨後期,發現了調色後照片大有不同。
再後來覺得後期過的照片,很多時候和網上的網紅照差很遠。就開始找原因,最先研究的是裝置。是不是人家裝置好所以照片就好看,後來就有了第一臺全畫幅相機。
有了一臺像樣的相機後,照片有了進步,不過發現其實區別並不是太大。除了能更加容易拍出照片以外,沒有更多的幫助。
後來也請教攝影師我又知道有RAW這個東西。就進入後期黨,開覺得照片很大部分其實是後期的原因,確實這個時候後期過的片子已經可以超過絕大多數人的照片了,甚至有時候成片不比影樓的差。
但不是總是能拍出和影樓一樣的照片,所以又開始找原因。發現問題還是不能只靠後期。前期拍攝一樣重要。後來也是買書瞭解了視覺原理、用光、構圖。發現攝影的世界太大,很多東西不是掌握了技巧就能拍出好片。這個時候的好照片就不是說拍清楚就好了。是想表達一種情緒、一個故事、一種感受……但是這裡面學問太多,應該到這一步算是入了攝影的門檻了吧。
-
17 # 時光種草吧
剛開始只是喜歡拍照,然後去買了個非專業相機,價錢也便宜。平常遊玩的時候拿著相機去拍照也方便,更能直觀得展示各種美景,美人。比手機功能強大多了,最主要的是相機拍攝的照片無論放多大都能看得很清晰,而手機就不一樣了。後來,透過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了一位攝影師專門做攝影培訓班的,透過業餘的時間也能去學習,老是還會組織去各種外拍,慢慢得就越來越喜歡攝影了。看著自己拍攝的照片在一步步成長,真的很開心。
-
18 # 攝影佬鄭建文
說起什麼時間入攝影坑的?那已是32年前的1987年4月16日的事了,雖然我接觸攝影的時間還是早過這個日子(中學時期看著老爸給他人拍照,沖洗相片時,偶爾也過過癮),原因是還沒有完全屬於自己的相機(偷偷的玩我父親的120紅梅203摺疊相機)。1987年4月16日我花了480元買了人生的第一布相機(海鷗DF—1),在此之後整天的擺弄愛不惜手開始走入攝影之路。1988年9月參加了中國攝影函授學院的第三期學習,1989年處女作《畲族老人》發表在浙江日報,使的信心倍增,從而堅持到現在。我的處女作《畲族老人》,攝於1989年。《追逐》攝於1993年10月
《風雪無阻》攝於2009年10月《藏族孩童》攝於2009年6月《普者黑》攝於2017年8月
-
19 # 安琪兒視界
初看這個提問,還以為是拍攝地坑哈。談到攝影入門還是讀中學時,當時家裡買了一臺海鷗牌雙鏡頭相機,裝120膠捲的那種,主要是哥哥在玩,晚上他常常在房間裡點上紅色燈,一碗定影水一碗顯影水,用玻璃自制的影印機洗印照片,因此,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就瞭解了一張照片透過相機攝影、洗印到最後成為照片的全過程。後來工作以後,單位安排從事過宣傳工作,這樣就有機會接觸攝影,剛開始是趕著鴨子上架,自端起相機後,就一發不可收拾。攝影時間越長就越是入坑越深,雖然累並快樂著,雖然苦並快樂著......
-
20 # 一頭攝影獅家偉
我們平時都拍照或者服裝穿搭上,我們都知道怎麼搭配會好看,怎麼搭配會不倫不類。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漢服拍攝的場景以及道具搭配有什麼技巧?
1、服裝色彩以及首飾搭配
在我們選擇場景和拍攝道具過程中,我們首先要觀察好我們拍攝的服裝色系,是暖色調還是冷色調的,然後服裝上的顏色儘量不要超過三種。在頭飾的搭配中,我們也可以鑽重不超過三種顏色頭飾,而且頭世界既不需要太過於鮮豔,這樣子會起到喧賓奪主的效果,因為真正的主體是楊木,配飾只是一個裝飾品。
2、場景和道具搭配
在我們服裝搭配完成之後,我們下一步就要開始選擇場景的搭配。我們首先觀察我們服裝的色調是冷調還是暖調,是暖調的話,我們場景也可以用一些較暖的色彩,比如紅,黃,橙等等。
如果是冷色系的,我們可以用白藍紫等等的場景道具搭配。
3、後期調色的輔助
在拍攝完之後,我們需要對照片一些色彩的調整以及做一些去灰處理。
在後期處理色彩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大致的冷暖調來輔助調整。
暖色調的搭配我們可以把色溫稍微提高些,把色彩的飽和度提高一些,當成整體色調都充滿活潑的色彩,讓畫面更具有感染力。
冷色調的搭配我們可以選擇降低色溫,降低照片的對比度,可以把照片的亮度降低,讓整個畫面暗下來,給人一種很舒服很安靜的氛圍感,畫面的飽和也可以微調降低些。
大家學會後可以去實踐運用哦。
回覆列表
我還是建議你別進來了,進來之後你可能會後悔的,為什麼呢?這個原因太多了,具體的我以影片的內容發上來,希望可以幫到你,你做個參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