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水殿風來暗香滿

    老子在《道德經》第十二章中說: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很多朋友會問:如果想讀國學智慧,應該先從哪裡入手?

    我想告訴大家:最好從《道德經》入手。原因是《道德經》“簡單明瞭”,只有五千言,但字字珠璣!

    有的朋友又會問:那讀不懂怎麼辦?

    其實,讀不懂也不要緊,《道德經》仍然最該讀——因為,您只有登上山頂,才能窺得萬相。

    讀了《道德經》,您眼中的世界就不一樣了,很多事情您會清楚明瞭。當然,雖然說《道德經》可以改變人的生命,但只是讀而不照著做的話,這種改變也很有限。

    還有的朋友會問:《道德經》能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生命?

    《道德經》講規律!如果不看規律,讀《道德經》只會停留在文字的層面。而只有抓住矛盾對立轉化的這條基本規律,靈活運用,才能從更深的層面讀懂老子的話。如能堅持依照規律做人做事,自然能悟到大平安、大成功的奧秘。

    但這一切都不是由經典來決定的,而是由人自己決定的——普通人和聖人之間只是一個心願的距離,所以老子說“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十二章中,這一章中隱藏的三條宇宙生命規律。

    規律一:心不要太滿,不要被慾望吞噬。簡樸的生活,是修道的重要選擇。

    《道德經》第12章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老子說,我們追逐的東西,除了一部分是生存必須的;其他多餘的,如果掌控不當,反而會變成牽絆——讓我們為物所累、為欲所牽,不得清靜。

    正因為世界的五色繽紛,所以我們反而看不到世界的真相,也看不到真相背後的真理。這裡的“五味”代表所有的味道。有時,最好的湯,味道其實很淡。

    很多人都喜歡吃好、穿好、享受好,但條件再好,身體也有生老病死的規律制約。一切都是元素的不同組合而已,看透了,您也就明白了:不管怎麼貪戀它,它都會消失。

    雖然我們可以透過努力,讓它儲存的時間長一點,但如果修道是為了永生,那您就找不到真正天長地久的永恆了。

    規律二:人這一輩子,最好的活法就是一個字:淡。

    《道德經》第12章原文: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老子說,如果心中永遠充滿了對事業、關係和慾望的外求外拜,那人和自然界就割裂了聯絡,談不上修行,也更加談不上得道了。

    那些令人極度渴望得到的東西,會讓人的心發狂,會讓人失去安寧與靜重;財富外露、才華外顯,會給自己招來禍害。真正富有或有經天緯地之才的人,都非常低調謹慎,不會給自己招來禍害。

    人最好的活法就是一個字:淡——淡,就是遇到人生挑戰還是臨危不亂。

    什麼時候需要淡?名利需要淡,恩怨需要淡,煩惱需要淡。淡然自若,是人生的大智慧!

    人生總會有層出不窮的磨難,風起雲湧的瞬間也是機會的到來。您的人生總要去經歷過一些事情,才能夠像蝴蝶一般“破繭成蝶”。

    所以,本章的重點是講對慾望的拒絕和遠離。

    ——修行之初,必須生起真正的出離心,能覺知汙染源,而不去接近,這是第一步。——把抱一深入的種子深種於潛意識中,讓心穩定下來,然後到紅塵中歷練、在紅塵中調心;當智慧不會退轉了,心也不再被汙染時,這是第二步。——調心調到如如不動,調到出淤泥而不染,哪怕跟壞人、惡人混在一起,也不會受干擾,更不會變壞。這是第三步。規律三:修行力很高的人,能把注意力從外界轉回自身,所以精氣神凝聚,可達天人合一的境界。

    《道德經》第12章原文: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說,要騰出時間,與天地精神往來,人首先要靜下來,才能融入自然界、與高維世界連線。有修行力的人,能把注意力從外界轉回自身,追求自身精氣神的合一。

    當慾望很大時,就什麼都想要,那精氣神就分散了,當然無法清靜。所以,慾望太多的人,悟性淺,也就讀不懂老子的《道德經》了。

    生命就像一個杯子,空間有限,再有能耐的人也是這樣。如果被一些事情佔據太多,就沒有空間裝該裝的東西了。

    所以,我們要學會拒絕和選擇——他人能做的,就讓他人去做,自己要把時間省下來,做一些只有自己能做的事。這樣,就是為自己節省生命,去做該做的事情!

    當自己定力不夠時,要靠拒絕和遠離,讓心得到清靜。清淨是一顆種子,它需要慢慢成長,而不是一清淨了就永遠不會被汙染——最初,它只是個孩子,也會經常摔倒再爬起來;它也需要成長,需要給它長大的時間。所以,修道是需要時間的。

    修行只有在紅塵中修,讓自己的生命改變了、價值觀改變了、為人處世的方式改變了——變得身心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和諧了,變得世界因您而更美麗了,這才是實修!

    《道德經》第十二章的重點是:

    ——如果一味沉浸在過度地追逐美色、美音、美味、畋獵、奇珍異寶的奢靡物質享受中,會過早喪失身心靈的恬淡、安寧與平衡,更會害己、害人、害家、害國。

    ——人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是內觀自己,內在世界的和諧才是人生富足幸福的種子。人要經得起誘惑,要有剋制非分之想的執行力。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守得住生命的天長地久!

    如果喜歡的話,請您給與一個溫暖回覆!

    哪怕只是簡單的一句鼓勵——您永遠不會知道,有時候,您的一句話,可能會改變別人的一生!

    讓我們一起走進生命,瞭解生命,綻放生命!

  • 2 # 合肥胖哥記事本

    道德經第十二章原文如下: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在這一張說的是慾望和自制,所謂繽紛的色彩,使人眼花繚亂;嘈雜的音調,使人聽覺失靈;豐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縱情狩獵,使人心情放蕩發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為不軌。因此,聖人但求吃飽肚子而不追逐聲色之娛,所以摒棄物慾的誘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也是對統治階級與貴族,奴隸主聲色犬馬,奢靡生活作風的批判,但是觀念有失偏頗或者說過於絕對化。好的文娛生活來自於好的物質生活,在物質生活允許的基礎上,人們是有權享受精神生活的,而不是說人活著僅僅就為了食能果腹。

  • 3 # 陳廣逵

    《道德經》第十二章考辨與解析

    [原文]

    [通釋]

    繽紛的色彩讓人眼花繚亂,交織的音樂讓人震耳欲聾,肥美的食物讓人食不甘味,驅馬打獵讓人心神盪漾,珍貴的物品讓人想據為己有而妨礙了行動:所以聖人只求填飽肚子不追求過分地感官享受——因此就摒除耳目享受只求填飽肚皮。

    [註釋]

    ①五色令人目盲:繽紛的色彩使人眼睛看不清楚。五色,青、黃、赤、白、黑五種顏色,這裡泛指各種美麗的色彩。目盲,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眼睛看不清楚。

    ②五音令人耳聾:彙集的音樂使人耳朵聽不清楚。五音,宮、商、角(jué)、徵(zhǐ)、羽五個音調,這裡泛指美妙的音樂。耳聾,由於音樂交織在一起耳朵分辨不清楚。

    ④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驅馬賓士打獵讓人心跳得慌。馳騁,驅馬賓士。騁,音chěng。畋獵,打獵。畋,音tián,現在寫為“田”,打獵。

    ⑤難得之貨令人行妨:珍貴的物品使人貪圖而妨礙行動。行妨,因被物所累對行為有妨礙,對操作有妨礙。

    ⑥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所以聖人只求填飽肚子不求感官享受。為,追求。腹,肚子,這裡用作動詞,填飽肚子。目,本指眼睛,指視覺享受,這裡用它代替上文的“耳”“口”等各種感官享受。

    ⑦故去彼取此:因此就去掉追求感官享受只求填飽肚皮。彼,指上文講的對五色、五音、五味、畋獵、難得之貨等的追求。此,指“為腹”的生活態度。

    [意義歸納]

    本章以“五色”“五音”“五味”“馳騁畋獵”“難得之貨”的危害為例闡釋“為腹不為目”的道理。

    [考辨]

    “故去彼取此”這個結論已隱含於“聖人為腹不為目”中,重複表述是《道德經》的特點之一。“故去彼取此”全文共三見(另見第三十八章和第七十二章),都屬於這個性質,極有可能是後人加入的點評之語。

    [解讀與點評]

    “馳騁畋獵”為什麼會“令人心發狂”?發現獵物激動,追趕獵物緊張,捕獲獵物高興。發狂會有什麼後果?大概會有樂極生悲的事情發生。

    稀有的物品,使人行為不軌。人很難抗拒來自外界的干擾,聲色犬馬、利慾等等都能成為誘餌。拿人家的手軟,吃人家的嘴短。所有這些都會“令人行妨”。

    聖人的“為腹不為目”實際就是隻求填飽肚子,不追求過高的物質和精神享受。 在解析“為腹不為目”時,有人把“為腹”看作物質的,而把聲色犬馬看成精神的了,其實是不準確的。“五色”“五音”“五味”“馳騁畋獵”“難得之貨”本來也都是物質的,只是它比簡單的“為腹”高階一些,從而上升為精神感覺上的享受,可以更好地滿足生理和心理的要求。

    在物質極大豐富的當今社會,追求物質享受本無可厚非,但不可過頭。有條件的人可以適當享受,沒有條件的不可強求。沒有條件時,可以適應簞食瓢飲居陋巷的生活;有條件時,也應該做到富而不驕不狂;更不能物慾橫流,為物所累,玩物喪志。

    其實,就生命追求來說,沒有誰不追求舒適富足的生活;就生活標準來說,我更傾向於“為腹不為目”的生活態度。交織著的音樂讓人震耳欲聾,奢靡的飲食讓人食不甘味,驅馬狩獵讓人情不自禁,心旌搖盪,稀世的珍寶讓人為物所累,過於享受必有損身心健康。

  • 4 # 我是自有永有的

    這段話的關鍵是腹與目,彼與此,腹應指心,同理,,彼指外,此指內,就是指內心,與腹對應,彼與目對應,指外物。

  • 5 # 頓悟851

    從道學證悟角度解讀《道德經》第十二章

    五色章第十二

    著意內和五臟使人,目不起用;

    著意內五行(五音)調和,耳不起用;

    著意內五行之味,使口感不起用。

    如果任內五行之氣奔湧,則人心狂躁;

    任識神所得之奇景現,則使人移念。

    因此聖人,

    著意觀內,不著意於外,

    所以捨棄外物,選擇內守。

  • 6 # Sj51586581987

    讀這一章應該先從老子的人與道德的自然觀從發來理解內容主旨的原意,並聯絡當時的社會背景,從中得到思想啟迪對做人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老子的自然觀有兩個大的層面,一個是思想精神層面屬哲學的範疇;另外一個個層面就是關於涉及人處於社會經濟生活環境下面對物質生活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方式來保養自己的身體健康。

    從以上的角度來讀就容易把握老子究竟在說什麼?

    現代人要讀原文(古文)有一定難度,其中有幾個詞意多半是涉及到祖國醫學中如何養生的方法。

    人生中有"時病"、"身病"、"老"時身體自然衰退的情況,這都是避免不了必然會出現的問題。如何應對呢?

    "五色"指人眼中所見的自然象又含著社會生活象一一青、黃、赤、白、黑。反映到文化層面就是色彩所呈現出來的五光十色。

    "五音"指一個自然人在生產勞動和社會保交往的自然發音,在文化層面指音樂的樂聲一一宮、商、角、徴、羽。

    "五味"即各種食物的酸、苦甘、辛、鹹,從人的味覺感受。

    "口爽"這個詞是由於人在對飲食方面各有偏好(病從口入)出現的疾病。和"五味偏重相關。

    馳騁奔走,縱情放蕩,畋獵(打獵)等句既指民間的牧獵生產生活,又指宮庭裡公子王孫令人心旌放蕩的貴族生活。

    "為腹"的腹字,一是說民以食為生,首要的問題就是解決溫飽。

    全文都是從養生防病保健出發來講的。

    因為老子的"無為而治"的思想就是透過無為而治達到從內心深處的靜謐,對待物質生活的寡慾,這樣的話就可以"寧靜致遠"、長壽健康。

    在當代的社會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時代環境下面,無論是富還是窮的人,讀老子的第十二章都應從自身角度好好領會其中的精神。

  • 7 # 歷盡紅塵體悟人生

    《道德經》可分為道經、德經。

    道經是修練的法門,如練精化氣,一般人會覺得不能練也不能化氣,其實道經教給你了,不去揣摩,不去研究,也是啥用沒有,因為順應自然,東西在那,你不去拿,那是你的問題。

    德經是煉心的法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世間的色彩繽紛,聲音喧囂,會迷失自我,貪 痴 嗔 妄常伴左右,會另道心失守,而五味貼合於自然,民以食為天,人受先天之精而活,以後天穀物之精為養,所以聖人修身養性,聖人都注重養生之道,那你呢?

  • 8 # 思思思行行

    《道德經·第十二章》原文:

    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聾,五味使人口爽,馳騁田獵使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使人行妨。是以聖人之治也,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通行解讀】:

    繽紛的色彩,使人眼花繚亂;嘈雜的音調,使人聽覺失靈;豐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縱情狩獵,使人心情放蕩發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為不軌。因此,聖人但求吃飽肚子而不追逐聲色之娛,所以摒棄物慾的誘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我的思路】:

    首先,說說文中的“人”,你也許會問,人有啥好說的,其實不然,老子所謂的“人”可不是指一般老百姓,而是指帝王將相!啥,你沒搞錯吧?一點都沒錯!

    五色、五音、五味、狩獵、奇貨,這是老百姓會面對的“迷茫”嗎?同樣,末尾的“聖人”也只有帝王將相才會有資格去蛻變!《道德經》本來就是給帝王將相看的書——講內聖外王之道的,這一點被很多人忽視了!當然,作為老百姓,也不要悲傷,當官的“正”了,咱老百姓自然也就幸福了……

    搞明白了這一點,再看我下面的解讀就不會感覺“拐彎”拐得大了。

    【我的解讀】:(由於字面意思近乎白話,我就不再贅述了,我只說言外之意)

    喜好富麗堂皇者(目盲),不再關注百姓的冷暖;喜好鄭衛之音者(耳聾),不再關注百姓的呼聲;喜好珍饈佳餚者(口爽),不再去關注百姓的溫飽;喜好狩獵者,嗜血好殺,魚肉百姓(以百姓為獵物);喜好奇物者,玩物喪志,迷失自我。而聖人是怎麼做的呢?聖人只會做關乎民生的事,而不做與民生無關的事——享樂之事。因此,侯王以權為民(取此),而不以權謀私(去彼),讓權利迴歸本身,這就是聖人!

    【我的註釋】:

    五色:青、黃、赤、白、黑。代指富麗堂皇。

    五音:宮、商、角、徵、羽。代指鄭衛之音。

    五味:酸、苦、甘、辛、鹹。代指珍饈佳餚。

    五色、五音、五味,在文中都是貶義的,都是統治者容易陷入其中而迷失自我的誘惑。

    【總結】:

    老子在本章旨在告誡統治者,要認清自己是誰,也要認清權利是幹什麼用的,不要迷失自我!

  • 9 # 真我西哈

    原文白話註解略過,有興趣者自查。

    生活中充滿看、聽、食的誘惑,此三者皆為人之本性。

    聖人之所以成聖必有凡人所不能之事,修身養性便是其一。

    聲色犬馬使人嚮往,成大事者必有所忌。

    放棄一些享受,換得一些成就,合乎有所得必有所失。

    以人論事與以事論人,二者大相徑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10 # 七月流火140400643

    《道德經》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文化典籍之一。它的思想博大精深,文字古奧,許多章節的內容很不好理解。第十二章,應該是比較好理解的。這一章中既沒有生僻的字,也沒玄奧的概念。內容也很簡單: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大體意思是說,人都長了一雙眼睛,它是用來看東西的。眼睛所看的東西,是要對人生有益的。如果人的眼晴為五彩繽紛的世間永珍所迷惑,過多關注對人生無益有害的東西,而忽略了有益的東西。這時,你雖然有眼晴,也成了瞎子;人都長了一雙耳朵,它是用來聽聲音的,可是如果被五音所迷,關注與人生無益的東西,你就成了有聾子;吃了美味佳餚可以讓人享受到味覺的刺激;馳騁畋獵,讓人心獲得刺激的感覺;這樣的行為都是與人生無益的。而追求貴重的物品,也會降低自己的品行。因此,聖人主張,人的生活是為了吃飽肚子。而不是為了聲色心口之慾。

    去彼取此的彼,指的是“目迷五色,耳迷五音,口嗜五味,心迷畋獵,行迷好貨”。取此,指的是不要為前者所迷的生活態度。

    老子的思想,是一種政治思想,是帝王之術,內聖外王之道。老子推崇的是“小國寡民”的政治理念,和質樸無華的生活方式。這一章,表達的也是此意。

    這一章的意思沒有太多歧意,也就不多說了。下面把王弼對這一章的註解與大家分享一下:

    前四句,王弼的解釋是:爽,差失也。失口之用,故為之爽。夫耳、目、口、心,

    皆順其性也,不以順性命,反以傷自然,故曰盲、聾、爽、狂也。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王弼注:“難得之貨,塞人正路,故令人行妨也。”

    “聖人為腹不為目”,王弼注:為腹者,以物養己;為目者,以物役己,故聖人不為目也。

    陶淵明在《歸去來辭》中有一句,“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其中的“心為形役”與老子這一章的意思是一樣的。陶淵明如果當官的話,吃得好,穿的好,有人奉承,心情愉悅。可是,陶淵明自己並不高興,他覺得這是心為物所役。所以,他要歸園田居。但是,陶淵明的心為物役與這一章稍有不同,他的不高興更多來自於不願為五斗米折腰。並不是對五色五味等等的完全排斥。比如,喝酒是不是令人口爽的五味之一呢?應該是的。但陶淵明卻很好酒,造飲輒醉。這與老子的思想還是有所不同。所以,陶淵明這樣的文人,他們的思想雖然受到道家的很大影響,但思想的底色更接近儒家。

    孔子曾說,食不厭精,這是他的五味的態度。對待五音,孔子曾聞《韶》樂而三月不知肉味。這些方面,可以看出儒家與道家的不同。孔子對人類創造的文明成果,持肯定態度。而老子在某種程度上是持消極態度的。雖人舟車,無所用之。主張質樸自然的生活。舉例說明,如果你有錢了,做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只要不違背禮法,孔子會稱讚你說,這件衣服很漂亮。老子會說,違背自然本性,毫無意義。這是儒家思想成為中國文化主流的重要原因。

  • 11 # 易經奇門國學

    這個問題我已經有更好的理解。

    我的理解是:

    如果眼睛看不到光亮,就不能分辨黑色還是白色的區別。像這種分辨不出黑白的人就叫瞎,而瞎了的人,是不能躲避白天的風險。

    如果耳朵聽力受損,就不能分辨出是清脆聲還是混雜聲。像這種不能分辨是清脆聲還是混雜聲的人,叫做聾。而聾了的人就不能知道雷霆的危害。

    如果神智不清,就不能審勢法律的危害。而像這種不能審勢法律危害的人,就就叫做狂。而發狂的人就免不了受法律的嚴酷制裁。

    所以《道德經》中所謂的“治人”的人,恰恰是以“動靜”相結合,以“法”治人,讓他們守靜,不使觸犯法律法規,而受到傷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沒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這個道理誰都懂,為什麼有些人還在做虧心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