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趙先生5630

    大道至簡。

    幻中迷失,即為不明。知幻即覺,覺即是明。以覺者看,無無明,也無明。

    佛所言,是站在佛的角度講的。而站在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景象。我們眾生是非覺者,是在幻境裡的迷失者,是無明者。當眾生知幻,也成了覺者,也就沒有明與不明的區別了。

  • 2 # 明貞

    在明不知暗亦不知明,在暗不知明亦不知暗。在明暗中始知明暗及明暗之轉換。自性無明本一,無明始於知自性,即混沌生一,知自性而失始有二,即陰陽,陰陽互動而生三,三即生滅,始有生滅輪轉之幻海,久而有迷惑罪惡之苦海。這是人類並萬類之所從來,無有之本因。湛湛自性非有無而有無,始生萬法永珍,顛倒之世界,人類並萬類的終極價值就是歸於陰陽之和諧,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 3 # 飛龍在天231272723

    這段經文為審除微細惑,故而世尊宣說勝義。勝義者,乃一真法界實相義。實相無相,而無不相。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咐囑諸菩薩,為諸菩薩常演說其實義。

    “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意思是無所明,則無所不明。眾生皆有佛性,本來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本性之覺,本具妙明。故有所不覺,才無所不明。若此覺無所明,則無覺上加明。因為有所緣即非本覺,無所緣即非有明。有無所緣,覺明二義全失,則全體無明。無明昏昧,又不是本覺湛明之性。本覺性體,離緣絕待,無能所故。單稱為覺,不假妄明,是為真覺。雙稱明覺,覺上加明,頭上按頭,而務假妄明,是為妄覺。如無故妄加明於覺上,由是遂成根本無明。一切妄法皆依此根本無明而發生。故知明覺二字,便是妄生世界、眾生、業果之根源矣!

  • 4 # 專業龍雜草清理工

    沒有所緣的對境,那麼就沒辦法升起覺性。但僅有對境,沒有覺性也不是明(無明的相反狀態)。無明不是清晰的覺性。

    古人的推理模式與現代人不同,喜歡故弄玄虛。這段經文簡單講就是覺性升起就是明(與非明相對),覺性需要一定的所緣來顯現。但對境不是覺性升起的主要原因。

    所以我個人不建議學佛者讀這種經典。如果沒真證法之人用現代話給你直接明確指出經意,僅憑個人查閱資料幾乎不可能弄懂經義。因為你看所謂古德的批註仍然是這種讓人看不懂的話。如果再去看對古德註解的註解的話,這樣學把三藏十二部都看完仍不會懂,而且也沒時間去驗證。

    所以學佛不要自學,必須有真證法的老師指導。

  • 5 # 青山傍古寺

    從唯識學上來說,真如本性(又叫證自證分)生自證分,自證分又生第八識(又叫阿賴耶識),第八識又生見分(又叫能見分)和相分(又叫所見分)。基本上凡夫所謂的能悟啊、能覺啊、能明啊(都是能見分簡稱能)和所悟所明所覺的物件(都是所見分簡稱所)都逃不出第八識的範圍,一句話:能、所都屬於第八識的範圍,也就是說如果有人說他悟了,明瞭,覺了,或者說他悟到了什麼,覺到了什麼,明白了什麼,都逃不出能、所,逃不出第八識的範圍,不是究竟的悟明覺,究竟的悟明覺是證自證分,它離於能、所,也就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總之,要想搞懂楞嚴經如果沒有唯識學做基礎,真的很難。

  • 6 # 保潔員工

    這個事,靠分析是徒勞無功的,需要直接證入那個源頭,才能了知說的意思,源頭是無對待性的,凡所有說,都無實益。這個境界,是禪宗所講的破牢關,才能領悟的。

  • 7 # 浪得虛名681

    性空自明,與光同質。覺悟了性自是明性,然‘’覺明‘’不是性明,覺是個過程,明是當下的狀態,明爾不明、覺爾不覺是為修行參悟了性的進修課

  • 8 # 觀性元真唯妙覺明

    [圖片]《楞嚴經》耳根圓通篇:卷6-9,觀世音菩薩十四無畏力(三)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NjU2MzcwMw==&mid=100000219&idx=1&sn=7b17aa2796685147d4d2159f3eb14732&chksm=6b72d2435c055b55b7eb48318d413a0b22090421bf82be39b7fe39176441863f56276c7c8d28&mpshare=1&scene=23&srcid=#rd

    《楞嚴經》白話精講影片全集網址:http://v.qq.com/vplus/ed5c2af0fcc94b8dcfd603be13eae39a/videos

  • 9 # 張建春3

    這幾乎沒有人能答,富樓那阿羅漢尚不解。佛佗才為他開示,我們豈能回答,如果非要回答的話,至少見身心自相。但也有測度之嫌。

  • 10 # 了一45

    藕益大師在《楞嚴經文句》中說:“汝所稱覺眀者。為復性有所明。而稱名為覺。為覺乃不明者。而稱為明覺乎。此故立明與不明兩關以勘驗之。富樓那即便答雲。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意顯必有所明。方可稱覺。是竟墮在明之一關矣。佛遂雙破之雲。汝謂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意必取有所明。不知有所便非覺性矣。既破其所領之非。恐彼轉計無明。故又牒破之曰。無所又復非明。而無明又非覺湛明性也。有所非覺句。顯此覺性不墮明之一關。無所非明二句。顯此覺性不墮不明一關。惟其非明不明。故本來不屬迷悟。而得為迷悟作本也。”

    末學轉述一下,不妥之處,還望大德指正:一、性覺妙明,本覺眀妙。自性本來就在覺的狀態中,不是無覺的,更不是加上一個明之後才覺。色法的存在就是自性的知,六根的覺知就是自性本覺的隨緣妙用。二、加的這個明是本覺上加的明,是知見立知,是有了能所的明。有能所的明是二元法,不是一元的自性本然的覺明。三、如果認為不加明就無所明,顯然與自性本來覺明這個真實矛盾。

  • 11 # 使用者8455231352187

    這本經的譯文,個人認為非常簡潔晦澀,因為當時認為自己已經懂這個道理,所以就沒有去咬文嚼字,逐句翻譯,就直接跳過去了,這裡是看到這個提問後,再去找原文,根據自己對佛法的理解,去套經文而翻譯。不敢妄言,這就是佛所說原意,但這個理解應該無大錯。

    “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

    富樓那說,若覺本是不明,則沒有什麼能明。佛說若沒有什麼能明,就沒有明覺。

    “有所非覺”:(若覺有所,則是無常,即是一個事物。)有所,則不是覺。

    “無所非明”:(若覺)無所,則不是能明瞭(的事物)。

    (但也不是說覺是無明)

    “無明又非覺湛明性”:無明也不是覺之性。覺什麼性呢?湛明性。

    “性覺必明”:覺本身就是明(湛明)。

    後面的意思,逐句翻譯反而難懂,通俗說就是:覺本身就是最“根本的真實”,不能再被明瞭,若再執著去明瞭這個“根本真實”的“真相”,即是虛妄,也就是後面的“妄立之所”,“妄立之所”所生也都是虛妄。

    另外,不確定現在的經文經過二千多年的傳承,有沒有遺失佛說原意。

  • 12 # 真書門

    個人解悟,正錯勿究。

    我們隊對道的理解,一般以陰陽為綱,為始。陰陽、虛實、生死、正反、對錯......等等。

    講究對立矛盾,而又統一相向,這個覺、明便是一個事物的兩面,對它們一致的一面,或者是主體比較直觀,暫時叫他識知。

    如果用比較對立的詞來名它們,容易產生認知的糾錯,讓你的識知產生兩個極端,造成混亂,用一個思想去認知兩個對立的觀點,很容易出問題。

    所以用這兩個比較不太突兀的詞,實際也是一個門檻,明白了兩個基礎的工具,才能更好的作業,否則,經文沒能理解感悟,先把自己分解了,去打狼,反被狼吃了,那就不是功德,是果業了。

    這個明覺的統一面是認知,對立面是指出明是對物質世界的認知,覺是對物質反面虛無世界的認知。是一體去認知兩面。

    最好的方法是自己的認知就是具有兩面性,但做到這一點不容易,而且對人來說易出問題,還不小,所以說明。希望知難而進,自己承擔後果。

    無所明,說沒有知識,沒有物質世界的瞭解,所,理解為物質真實世界。

    則無明覺,就沒有物質知識之上的領悟、感悟。把知變為性。

    有所非覺,是說物質世界不是覺悟,領悟的地方物件,想要收穫要拋開它去想,就像是孫子是爸爸生的,不是爺爺生的。

    無所非明,學習知識,明白事情,離開物質世界是不行的,要去學習瞭解和實踐,去虛心學習,經歷紅塵。身心體驗。

    無明又非覺湛明,瞭解的事物,有了領悟,這還是對外部事物,物質的,虛無的認知,只有再洗去無用雜塵,更進一步,完全變成自身更高的更深的知識,才算成功圓滿,因為身體還是物質的,還要歸於所,睜眼再來觀望物質世界,所以名之為湛明。

  • 13 # 墨印2

    這個翻譯成白話很長的一段,有很多層邏輯巢狀,即使看了正確的翻譯,你也不見得相信是對的。你也不見得看得懂,會繞暈的。

    最好的方法是自己畫圖解密!把關鍵名詞調出來,然後對照原文標註關係。估計有幾次就可以搞明白了。

    記得多驗證幾次。

    這是顛覆常識的問題,很少有人接觸過類似的邏輯層次,沒有意識認知經歷也沒有實際體驗經歷。

  • 14 # 000000000水00000000

    感覺迷茫時,就是清醒的開始。當有不對的感覺時,就已經是明。二者兼具甚明。迷茫時為空,空時不知。所以挺過來就重生,挺不過來就沉淪甚至自殺。同理,後面也一樣。名相非相,語言只能這樣表述。不可說。

  • 15 # 晴之黎明

    這句話的關鍵是有兩個相對,能和所的一個相對,以及明和無明的一個相對。明瞭這兩個相對,基本上就能讀下去了。

    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

    也就是說,在能所的角度上看,如果沒有所明的對物件,那麼也就沒有明覺了。但是從“所”本身這個對待看,這個對待本身不是本覺,就好比你看到一物,這所見的物不是本覺。而沒有這個對待也不是明,就好比你在熟睡之時沒有所見,但也沒有心裡明瞭,這就是在無明裡。無明又和覺的清和明瞭不一樣。

    而覺性或者說佛性本身必然是明的,所以就妄想出有一個叫明覺的東西出來。明覺不是你妄想中有的這個。而因為這個妄想立了個明出來了,就彷彿有一個能明白的東西存在了。本來沒有差別,讓妄想一下子分成了能明的,有能明的,所明的就能力就出現了。這一下子這能,所就因為同異對立再相互發明。這種能所認識也越來越堅固,久了以後,就把本性擾亂了,就像水渾濁了一樣。由此堅固妄想,動起來執行的就成了世界,相對動的而呈現靜的就成為虛空。這虛空和世界也本來沒有異同,他們所呈現的“有”其實是這能立和所立的對待之法所顯現的。

    所以這萬法是由因緣而生的,它沒有自性,也就是說是無常的。而這個能與所是把這本來一體的東西一分為二了。因此能與所不管從哪一邊看,都不是本體。

    真正的本體是什麼?它不能稱為什麼,因為你看前面,就立了一個明的妄想,後面一系列的堅固妄想就形成了。

    所以在禪宗三祖僧璨大師所著的《信心銘》中提到了不二法門,和能所雙亡的修行概念。因而這個本體只能從這裡去體會,而不能開口講或者動妄想。更不能打口頭禪。

    因此你看這一立或者定義個什麼就立馬不對了。所以不妨把這個能和所,合一不做分別,去體會,多想(ˇˍˇ) 想~諸法因緣生,沒有自性。

    禪詩有云:無明實性即佛性,涅槃生死等空花。

  • 16 # 卍玅發

    這段經文出自《楞嚴經》卷四,富樓那問佛:“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佛答:“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

    要想理解這句話,首先要了解前後經文相銜接的概意,前面有一關鍵的句是“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即妄立,生汝妄能。”所以理解這句經文首先要知道什麼是:“能”與“所”,然後才能接到下面這句經文:“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前面說了,“所”是因明立的,“所“即是由妄而立。覺也不是這個“所”明,所以因妄立的“所”,而產生的能即為“妄”能。無所明,是指沒有這個所(妄)明,則無明覺,也就不會見到本有的明覺。而“有所非覺,無所非明。”是說:有了這個妄覺,才發明了本有明覺。沒有妄根本就不會有明,明是因妄而有。也就是覺悟是因無明開發才有,沒有無明哪會有覺悟!因為真的明不需要覺悟才能明。這就是“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的本意。“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是說:雖然本來就是明的,但是本來的“明”因這個妄識的“所明”而變成了“無明”,也就是自性被無明所罩。需要一個覺悟的過程而還歸本明,這個本明不是最初無明之前的明,透過悟後的發現已經變成了真正的“明”,這個明稱之為“覺”。

  • 17 # 春年一玄學心靈導師

    最近跟兩個虔誠的佛教徒談到了金剛經,ta們都很能背,我說恰恰相反從來不背經文,全靠理解,理解後就不再看。

    為這個話題跟ta們產生了小小分歧,第一次看到楞嚴經,對我很有感觸,及時的反省了自己,人各有不同,不應該去說,也就是世界為異,本無同異。

    對這個提問發表一下個人的理解。

    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

    個人理解為,如果讀經之人,是不聰明的,則在讀經時不會產生共鳴,也就是不可能激發一種有智慧的思想,即使有了思想,也是妄念,一個不聰明,又對經文產生不了共鳴,還沒有悟性的人天天讀經也是沒有用的。

    楞嚴經這段講的並不是單一指這部經,而包含了其他佛經,也就是強調讀經之人所具備的條件,佛度有緣人啊。

    地藏王菩薩經講的也是這個意思,佛經的宗旨是要讀經之人理解,才去傳播它的思想,最大的善就是法佈施。

    純屬個人理解。

  • 18 # 使用者50776776755

    這經書印度有嗎?還是漢傳的特色

  • 19 # 彙聊

    有所非覺,無所非明。明是有形有象的,覺是無形無象的。反過來,有形有象的定不是覺,無形無象也就是無明瞭!覺是性,明是相,究其源,無覺不得見明,無明怎可成覺。覺即明,明即覺也!

  • 20 # 北京得明

    若無所明,而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何解?

    用大白話來說:即:如果不清楚事情或結果的因由影響是什麼,就不可能覺悟,但是,不能真正覺悟,並不是來自於不清楚事情或結果產生的因由和影響,所謂的“無明”,其實就是沒有真正的覺悟,沒有真正的明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能透徹講一下哥德爾不完備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