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杏媽育兒

    一個孩子學習積極性怎麼才能上來,一定要有興趣,孩子對學習要找到興趣點才行。那可能在這門和那門都感覺不同,能夠哪一門特別感興趣,就找到這個感覺,慢慢地去尋找自己學習的樂趣。願意學的時候,沒時間都會擠時間學,就跟玩兒一樣的感覺,所以我覺得,可以幫孩子找找興趣點。

    家長應當愛護孩子那種成功的感覺學習中厭學的孩子,是在學習上沒有成就的孩子,如果他有成就感的話,他就會不斷地努力。上課愛回答問題的孩子,常常是他預習了,然後明天老師一提問,別人都不會他會了,他就有勁頭了;老師提問題,他還想回答第二個問題,他有成就感。

    所以當您的孩子有一點兒成就感,您要在乎他這點兒成就感,他有了成就感才能有興致,學習才能成為他的自覺行為。另外,我們的家長們,千萬不要跟孩子說,不好好學習將來要你撿破爛兒去。這句話最好別說了,我覺得說這句話,可能特別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這個撿破爛兒也不是什麼讓人瞧不起的事情啊,說實在的,社會上什麼工作都需要。關鍵在哪裡呢,那麼一個優秀的男孩子,這麼高高大大、很帥的男孩兒,如果他很有學習能力,他將來能做很多他想幹的事情,這點上我覺得應多鼓勵。他為什麼愛玩兒遊戲啊,可能是遊戲中給他很多成就感,他就迷戀進去了。

    學習中老是不行,你要多發現他行的地方。

      我們作了一個現場調查:一方面50個孩子中只有4個沒有過對學習的厭煩情緒,另一方面孩子的興趣豐富多彩。

      第二個知心調查:如果可以不按學校的課表上課,請孩子們自己給自己開一個課程表。我們來看看大家的答案吧:

      一、第一節課是歐美音樂,第二節是電影,第三節是異國風情,第四節是英語。

      二、希望全天的物理、化學。

      三、希望第一節課是自學,第二節課是體育,第三節課是英語,第四節課是班會。

      四、第一節課是電腦,第二節課音樂,第三節體育,第四節自然,第五節語文,最後一節課是數學。

      五、第一節課跆拳道,第二節課物理,第三節體育,然後美術、英語、計算機,最後一節課是政治。

      六、第一節課是體育,然後是數學、美術、形體。

      七、從禮拜一到禮拜五都是體育、電腦,電腦、體育。

    缺少鼓勵。所有厭學的孩子,是因為媽媽爸爸成天在身邊說,你的學習不好你要抓緊,說來說去他就厭學了。小孩子就怕你覺得他厭學,其實他根本不懂什麼叫厭學,也沒有厭學,再說下去就厭學了。

      孩子對很多東西開始時都是有興趣的,這時父母應該培養他形成好的習慣,等到他有些煩躁的時候,父母可以讓孩子知道一種好的學習習慣能夠使他獲得成功。所以,在培養孩子的興趣中,要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自己去品味,真正找到一種成就感,他可能就有興致了。因為人的大腦就像一扇一扇的窗戶,當你開啟一扇窗戶使孩子充滿了興致,他以後就會對這方面充滿興趣;如果開啟一扇窗戶使他充滿恐懼,充滿壓力可能窗戶就關閉了。但是這一扇窗戶跟下一扇窗戶是有關係的,所以興趣的培養可以從一個方面入手,找到感覺和成就感,然後就會影響其他的方面。

      中國著名的階梯教育法創始人程宏荀教授從長期的研究中發現,要想有效地指導孩子學習,就要給孩子鋪出一個階梯,一點點進步。比如聽我講課吧,我將之分為幾級。

    一級,我說什麼大家就跟著聽什麼,叫跟著。

    二級就是懂記,一邊懂一邊記。

    三級就是聯想,我講話你聯想。

    前三級就是三個字,懂、記、想,如果孩子真能實實在在地把這三字搞好,學習就會很紮實,甚至連活得都紮實。你看前三級,孩子能做到懂、記、想嗎?如果能長期地達到懂記想,小學生一般能達到優秀,中學生能達到良,現在更多學校把這個方法搞好了,高考都可以考個高分。

  • 2 # 父母世界

    孩子的分數、家長的命根,在大部分家長眼中“別人家的孩子”才是最棒的,如何讓自己的孩子徹底愛上學習?我們來看看專家是怎麼支招的?

      首先,要正確看待孩子的學習焦點。

      父母常把學習焦點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考試考了幾分?班上排名多少?),如此一來,就是教導孩子,你做的所有學習,都是為了取得這些外在的肯定。換言之,也就是在培養為胡蘿蔔而奔跑的兔子。

      如果父母親能教孩子,把學習焦點放在學習的成就感上,感覺就會截然不同了。其中的差別,在於不把孩子跟別人比,孩子只該跟自己比較,多學了一些知識,自己就有所進步,當然值得高興。如此一來,孩子可以從獲得知識當中,得到很大的滿足和成就。這麼做,就會培養出熱愛奔跑的兔子。

      例如,當孩子拿了一個69分的數學成績單回來,把學習焦點放在學習成績上的家長,就會暴跳如雷地說:“你怎麼考的這麼爛?你丟我們家的臉!”

      而把焦點放在學習成就感上的父母親,就會這麼說:“這次你考了69分,表示大概還有三分之一的內容,是你還不知道的,爸媽和你一起坐下來,看看這三分之一是什麼,怎麼樣才能幫助你把不懂的地方搞懂。”這麼一來,孩子就會持續熱愛學習,繼續努力了。

      培養孩子發自內心的學習熱忱,孩子才能樂在學習而發揮潛力,取得他真正應有的學習水平。

      其次,培養多元化的教育價值觀。

      孩子的學習動機被扼殺的原因之一,是父母親只認為,在學校考試成績良好,才是未來有出息的保證。因此對孩子的學習成績過分在意,而造成孩子過多壓力。

      然而,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加德納博士(HowardGardner)早在1983年,就提出了“多元智力因素理論”。主張要判斷一個孩子是否聰明,應從八大能力來做分析。

      前三項是傳統智力因素:1、數學邏輯能力;2、語文能力;3、空間能力;

      另外這個劃時代的創新理論,還加了5項新的能力指標,來判斷一個孩子是否聰明,其中包括了——4、體能;5、音樂能力;6、瞭解自己的能力;7、瞭解別人的能力;8、理解自然環境的能力。

      這一提倡“多元化價值觀”的教育理論,如今影響了世界各地的教育體系。原來一個體能很好的孩子(例如像姚明),在校的數學成績若不如其他孩子,以傳統的眼光來看,就不是個聰明而會受重視的孩子。然而按照Gardner這個“多元智力因素理論”,擁有極佳的體育素質也是一大能力,這個聰明的孩子絕對值得父母親好好栽培。

      所以,如果父母能用多元價值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成果,就會發覺,其實每個小孩都有他的閃光點,父母親的職責是去發現這些閃光點,讓它可以熠熠生輝。

      再次,培養孩子的學習彈性。

      要讓孩子永保學習的熱忱,除了先讓孩子真心喜歡上學習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能力需要培養,就是“學習彈性”。

      所謂的“學習彈性”指的是,一個人處理壓力,面對挫折跟接受挑戰的能力。具有學習彈性的孩子,能有效地處理學習挫折,不良成績,負面評價,以及學習壓力。

      (1)幫助孩子做正面的歸因。

      學習彈性的培養,首先應著重在孩子看待挫折的眼光。心理學的研究發現,遇到挫折時,負面消極的想法,會使人壓力倍增,容易半途而廢;而正面積極的念頭,則會讓人擁有極佳的抗壓及抗挫能力。

      因此,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父母親應該幫助他學會做樂觀正面的歸因。

      例如孩子考試沒考好,負面消極的歸因會是“我很笨!”,而正面積極的念頭是“我這一次沒考好……”;成績沒有其他同學好時,孩子負面消極的歸因會是“別的小孩都比我聰明。”,而正面積極的念頭則應該是“我還沒找到最有效學習這門知識的方式。”

      觀察孩子的歸因,輔導孩子做正面、積極的思考,就能幫助他提高學習彈性。

      (2)幫助孩子切割他的功課。

      面對念不完的課本,做不完的習題,孩子不知如何入手,因而倍感壓力。這個時候,父母親給孩子最好的協助,是幫他將內容做切割,大目標切割為小目標,比如一天背十個英語單詞,做二十個數學題等等。只要按照這個計劃,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學會這門知識。

      同樣的,在這裡焦點要放在學習成就上,而不是放在學習成績上面。掌握了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技巧,就能讓孩子從心出發,熱愛學習。

  • 3 # 腦內革命

    怎麼學習怎麼學習?怎麼讓孩子三天愛上學習?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興趣,讓他覺得學習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習需要摸索需要練習,孩子獲得了學習的興趣,才能獲得學習的動機,家長不能對孩子的期望太高,這樣會給孩子帶來無形的壓力,要告訴孩子一兩次的失敗並不可怕,要化失敗為動力在學習上勇往直前!​

  • 4 # 太空來的糖

    這怎麼能一樣呢。玩遊戲是一階段一階段的過程,好比我今天下了一個副本,馬上就得到了很好的裝備和豐厚的經驗。而學習是長期的過程,它的最終所得可能要過一學期,一年甚至好幾年才能收穫,且在這期間還可能面臨各種誘惑而半途而廢,或者自己自己不夠,或者來自家長老師的壓力等等。既然學習是長期的過程,那就有必要讓孩子們知道自己學習的目的。我記得,我初二那年地理運氣考了滿分,班上學霸就誇我“你真是個學文科的料”。然而我當時懵懵懂懂的,連文理科是什麼都不清楚,只知道我爸媽送我來上學,我就上學吧。後來那個學霸考上了我們市最好的高中並一路升上好大學,而我的學習生涯也是磕磕碰碰,直到高一下才知道,哦原來要分文理科,後來還復讀了一次。。。這麼多年,我每每想到自己多年來的學習,我認為吧,讓孩子越早知道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自己(或者說是為了考大學)越好,越早讓孩子知道將來自己的學習生涯中將必須要面對的重要考試,重要抉擇越好。別把小孩看得太小孩了,有時候人越早看清未來反而能越早為自己規劃,之前潛意識裡能有一個清晰的目標,一條清晰的道路,不至於落到得過且過的地步。

  • 5 # 我今天才開微博

    一個人的愛好不是因為喜歡才建立的,而是他體驗到了成功。

    遊戲為什麼能上癮,因為遊戲能給你成功感,你讓他和大神比賽,天天比,時間久了產生挫敗感,他就會討厭這款遊戲。

    學習同理,比如數學,你學幾何的時候,因為是你的強項,所以那一陣你會非常喜歡它,一小時不做題手心就癢癢。後來又學了函式,那是你的弱項,你會看到它就頭疼,因為不能感興趣了,所以也乾脆作業也不寫,跑一邊看電視去了。

    總而言之,個人認為,還是讓孩子體驗到成功感才是最重要的。

  • 6 # 奇趣造物

    其實成人在面對繁雜大量的工作時,也會深感壓力,只是成人抗壓能力比孩子好,有時也是為生計所迫,也有是責任心使然,我們不得不面對。所以在現在還是唯分數論的時代,我們家長更應要體諒孩子的學習壓力。

    在培養主動學習習慣上,我認為有這麼幾點:

    1.提高學習效率

    家長要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孩子寫作業時儘量少打擾,如不看電視不玩電腦,讓孩子專心,安心學習。

    2.作業限時

    根據每天的作業量要求一定時間內完成,不可任由孩子拖拉,否則長期以往,就會磨磨蹭蹭,危害很大。

    3.只要有進步就要激勵

    孩子取得進步,哪怕只有一點的進步,或者沒有進步,但卻有閃光點,我們就要激勵。要獎勵權利,不能過分追求物質。因為獎勵物質會破壞孩子學習的動機。

    4. 不要在旁監督

    寫作業是孩子自己的事,從小就要讓他有這樣的意識,寫的對不對,好不好都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對自己的作業負責,家長切不可在旁邊陪著寫作業,寫一題檢查一題,或者不會寫,寫不好就指責。

    5.幫助孩子制定計劃

    孩子除了校內學習還有校外培訓,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學習計劃,切不可包辦,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幫助他分析事情的輕重緩急,做到有始有終。

    6.多與老師溝通,多陪伴孩子

    重要的知識點沒有掌握到位,家長要及時與老師聯絡,瞭解孩子在課上的學習情況,多花時間陪伴孩子,幫助孩子養成預習複習的學習習慣提高寫作業的效率。

  • 7 # 我喜歡的生活寧靜平淡

    從小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從小教會孩子學習方法,從小培養孩子獨立思考,最重要的就是養成認真細緻的好習慣,小時候家長要培孩子講故事,和孩子一起看繪本圖書,只要她嚐到學習甜頭,孩子們就會感到快樂,這種快樂會伴隨一生。

  • 8 # 使用者234849987728

    這個我沒發言權。我兒子才兩歲,我都屬於摸著石頭過河。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以身作則,在他面前不耍手機多看書。

  • 9 # 宇宙最好老師

    很遺憾的告訴你,這種情況在絕大多數的孩子身上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只能發生在少數的學習動機和自主學習能力特別強的學生身上,不過我們還是可以採取一些辦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是克服困難,遊戲是享受娛樂

    我們廣大家長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就是學習是一個艱苦的過程,書山有路,學海泛舟,這都是特別枯燥和無聊的事情,而遊戲則完全不一樣,遊戲是一步一步勾引你,讓你去體驗成就獲得成就的一個過程,所以二者完全沒有可比性,

    我們可以利用遊戲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小的學生我們可以給他玩一些這益智遊戲。

    如果是稍大的學生,他們想要玩網路遊戲。我們可以透過遊戲和他們做朋友,然後慢慢的深入他們的內心,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規勸他們。

    多帶孩子外出活動

    有研究顯示,父母能夠長時間的帶孩子外出活動,能夠提高孩子的智力,更能夠提高孩子的自主動手能力,抗擊打能力和學習能力,父母和孩子在戶外共同完成一項活動,能夠激發孩子的人生興趣,同時促使他,對於某一領域,某一專案,專更加專注,不過我們現在的父母多數忙於工作,很少有時間帶孩子去做一些戶外專案或者是戶外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

    以身作則,拒絕玩手機

    作為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在家裡的時候,把手機放到一邊,不要沒事就捧著手機,聊天上網玩遊戲,孩子會模仿你的行為,模仿你的動作,模仿你的生活習慣,模仿到一定程度,他就會把這些東西當成他的一個生活習慣,而無法改變,所以想要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必須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這個學習環境並不是值得外在的硬體環境,而是我們要給孩子營造一個家長在不斷努力的這樣的一個環境,只要他看到家長在不斷努力,他就會模仿家長一起努力,這孩子慢慢的也就喜歡上學習了

    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中和學習之外的困擾

    生活中總會有一些困擾,影響孩子的學習,包括孩子的周圍的朋友是否有不良的少年,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是否有人打擾學習中哪一科明顯表現比較吃力,孩子對哪一個老師不是很滿意,等等這些問題看似不大,但是都可能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深入瞭解孩子,幫助孩子解決掉這些問題

    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培養起來的,這是一個持久的戰役,我們每個人都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環境,同時激發孩子的內在的學習動力,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這才是最主要的,如果你有什麼好的方法也可以說出來和我們交流一下。

  • 10 # 沉默不一定是羔羊

    讓孩子們喜歡學習,要善於發掘孩子們的喜愛,培養孩子們的興趣。

    記得剛開始教孩子們學習英語時,讀了後面的,忘了前面的,真是又急又氣,拿孩子們又沒辦法。

    那年頭流行錄音機,發現孩子們走到跟前,就呆上半天,看上半天,怎麼叫,孩子們就是挪不動腿。

    於是靈機一動,積攢了些錢,買了一臺,結果兄妹倆搶著讀英語,朗誦古詩。錄音機比我說一千遍好話都還管用。

    別說,這辦法還真行!

    孩子們都有貪玩的毛病,玩夠了才學習。看在眼裡,照樣急的不行。

    後來,我開始對孩子們學習進行獎勵,每天一個一百分,可以得到五毛錢。

    那段時間,每週都有好多一百分,我們大人高興,孩子們自然開心,學習成績當然都是突飛猛進。

    再後來,進行月獎勵,期中考試獎勵,期末考試獎勵,每門功課成績只要能達到九十分以上,可以到大商場購買自己心儀的任何玩具。

    以後的日子,孩子們自己努力學習,一個比一個刻苦,認真。

    所以說,要想讓孩子們有學習上的動力,要了解孩子們的興趣愛好,給予必要的,適當的物質獎勵!

    作為父母,要言出必行,及時兌現自己的承諾。只有這樣,孩子們在以後的生活中也會言行一致!

  • 11 # 文綜姐妹淘

    孩子打遊戲上癮,一部分是因為遊戲畫面精美,富有情節性,不會給學生枯燥和高高在上的感覺,而且遊戲很重要的是一關又一關,有一種不斷挑戰成功的愉悅感,讓人上癮。

    所以綜合以上,學習如果要上癮,必須要讓孩子在某一門學科中先取得一定的成績,有一種打遊戲通關的快樂,慢慢自信心樹立起來,就能解決一定問題。

    所以家長要做的就是先幫孩子分析優勢科目在哪裡,先完成一次孤注一擲的成功,並且給自己設定一定的目標,先完成,有時候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 12 # 有哥話教育

    打遊戲上癮的孩子是因為遊戲裡面不僅僅有豐富的人物體驗,這些體驗在實際生活當中很難讓孩子體驗到;更有過關之後遊戲給與的讚美和鼓勵。這兩個方面體驗是孩子對於人生未知世界的一種好奇心,也是人類本來所具有的天性;讚美則是體現了孩子對於生活當中愛的渴求。之所以孩子能夠玩兒遊戲上癮,這就是因為在實際生活當中孩子缺少這兩個方面的生活體驗。作為父母更多的只是關注了孩子的學習或者是物質生活的陪養,沒有真正的在孩子精神方面成人方面給予營養補充。我們如果父母能認識到這一點,那麼就可以有的放矢的去給孩子進行互動。

    我們父母必須認識到:學習本身也是一種遊戲。之所以孩子對於學習來說沒有像打遊戲那麼上癮,原因是因為父母或者是老師把學習當成一種任務,當成了一種使命去完成。完成的過程當中,如果父母不理解、不贊同、沒有耐心,傳遞給孩子的就是:你怎麼不好好學習?你怎麼這麼笨?你怎麼這麼不努力?孩子所接收到的就是:我是一個不愛學習的孩子,我是一個笨孩子,我是一個學習不努力、不用功的孩子。如果成人能把孩子的學習當成一種遊戲來做的話,那麼父母在遊戲這個當中所體現的就是孩子在過關過程當中和體驗過程中及時給予讚美和表揚的人。當孩子在學習當中有一點點進步的時候,我們就及時的給予表揚和讚美,及時的確認孩子在學習上的進步,那孩子就猶如過關之後遊戲給的贊意是一樣的道理。那他就太開心了,太有成就感了。從而我們就可以及時激發孩子在學習上的真正興趣,從內心開啟一種學習的慾望。那麼他一學習就開心,一學習就興奮。那麼他在學習上可以起到一個“上癮”的效果。

    我們正視孩子玩遊戲上癮這個問題。之所以孩子愛玩遊戲,是因為父母不好玩兒。他已經除了遊戲之外沒有興趣的地方,孩子只能在遊戲當中獲得那麼一點點的成就感。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透過打罵、批評、指責的方式,是解決不掉孩子玩兒遊戲上有上癮的問題。

    我們去想一個問題。如果一個玩遊戲上癮的孩子不玩遊戲了,他會怎麼樣?

    在孩子玩遊戲的過程當中,我們做父母的及時反思,我們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以及溝通的方式,用興趣轉移的方式把孩子玩遊戲的興趣轉移到學習上的興趣上來,讓孩子在學習工作當中逐步體驗那種遊戲的快樂,自然就可以起到學習“上癮”的效果。

    我們《生命之源》的訓練營中也接收了一部分類似的孩子,結營之後效果非常好,甚至一些輟學、逃學的孩子都重新返回了校園。採取就是調整孩子的價值觀,正確認識遊戲和人生的關係,啟用孩子內心的成長動力,讓孩子自動自發的開始重新迴歸人生軌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格律詩的粘連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