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5
回覆列表
  • 1 # 貓叔說歷史

    關於李隆基誅殺上官婉兒的原因,其實史料描述都不詳細,翻翻《舊唐書》、《資治通鑑》,都只是說了李隆基命令將上官婉兒斬殺於旗下,並未交代真正的原因。倒是《太平廣記》裡面對這個事情有過幾句描述,我給大家摘抄下來一覽:

    自通天后,逮景龍前,恆掌宸翰。其軍國謀猷,殺生大柄,多其決。

    這裡面只說了一個原因,那就是上官婉兒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掌握著朝廷的中樞,很多生殺大事都是取決於她,因此,必須把她除掉。但是,如果僅僅這麼想,恐怕把李隆基想簡單了,既然史料沒有定論,咱們可以根據當時的歷史背景做一下分析。

    第一,武則天時期,上官婉兒已經權勢熏天,而其時,李旦是傀儡,政令之間肯定會有矛盾。李隆基作為李旦的兒子,對這些事情不可能不瞭解。究竟有哪些矛盾,估計史書也難以記載詳細。眾所周知,傀儡是不好當的,李旦如履薄冰,每天擔驚受怕,曾經多次遭到朝中大臣的打壓和陷害,其中就包括武三思。而武三思與上官婉兒的關係毋庸贅述,所有史料幾乎都無爭議,此二人為情人關係,殺之以洩當日之憤也就可以理解了。

    第二,景龍年間,上官婉兒與韋皇后關係複雜。李顯二次稱帝,按理說應該珍惜才對,但卻把權柄交給了飛揚跋扈的韋皇后。這個女人志大才疏,一心想模仿武則天,成為女皇,事實上,她與武則天的把控能力和手段都差太遠。雖然,上官婉兒在關鍵時刻偷偷向太平公主報信,而使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掌握了政變的主動權,但她在前期做的一些事,也客觀上造成了韋皇后掌握中樞的事實,因此,在此等亂局之下,李隆基殺掉她也屬於正常現象。

    第三,李隆基的政變是謀劃已久的,當時的李三郎雖然年輕,但卻城府頗深,他對政變的把握還是非常精確的,因此,他對未來的謀劃應該也會留有餘地。幹掉韋皇后一黨,表面上看,朝局將會恢復平靜,事實上,李隆基對他的這位姑姑(太平公主)還是非常瞭解的,既然上官婉兒投靠了太平公主,而他與太平公主之間早晚又要較量,留著上官婉兒確實是個潛在禍害,不如斬草除根。

    第四,上官婉兒在朝中經營多年,耳目眾多,樹大根深,如果不將其除掉,萬一引起一呼百應的效果,恐怕政變的局勢將難以控制,既然提著腦袋發動政變,就一定要穩妥才對,為了使局勢儘快恢復,李隆基殺掉她也就可以理解了。

    由於史載不詳,以上純屬個人主觀分析,難免有一些不妥之處,還請方家多多包涵。

  • 2 # 鴻宇亂剪

    上官婉兒(664年—710年7月21日),複姓上官,小字婉兒,又稱上官昭容,陝州陝縣(今河南三門峽陝州區)人,祖籍隴西上邽(今甘肅清水縣),唐代女官、詩人、皇妃。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上官婉兒因聰慧善文而得到武則天重用,封為“內舍人”,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

    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權勢更盛,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從此以皇妃兼內舍人的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在此期間主持風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

    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遺詔,立李重茂為皇太子,李旦輔政,韋皇后為皇太后攝政,以平衡各方勢力,然而宰相宗楚客、韋溫更改詔書,勸韋后效仿武則天。

    得到訊息的臨淄王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商議,決定先下手為強,7月21日李隆基發動唐隆之變,以禁軍官兵攻入宮中,殺死韋后、安樂公主及所有韋后一黨,擁立其父李旦。

    上官婉兒執燭率宮人迎接,並把她與太平公主所擬遺詔拿給劉幽求觀看,以證明自己是和李唐宗室站在一起的,劉幽求拿著遺詔求李隆基開恩,但李隆基不許,殺上官婉兒於旗下。

    景雲二年(711年),復封昭容,諡號惠文,葬於雍州咸陽縣茂道鄉洪瀆原。

    說到底最大的原因就是政治鬥爭,爭權奪利的犧牲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月打算帶上長輩去日本自由行,去哪裡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