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這個歷史很正
-
2 # 自己的暖陽
白起,長平之戰
項羽,鉅鹿之戰
樂毅,伐齊之戰
孫武,吳楚之戰
蒙恬,大破匈奴
周亞夫,平定七國
李靖,不敗破突厥
曹操,官渡大捷
謝玄,淝水之戰
陳慶之,文將之首
李績,平定高高麗
岳飛,大破金兀朮
徐達,收復大都
戚繼光,驅除倭寇
-
3 # 青林夜歌
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1.鉅鹿之戰,項羽
2.官渡之戰,曹操
3.赤壁之戰,周瑜
4.肥水之戰,
-
4 # 影子創作者
1.鉅鹿戰役
公元前208年,秦軍將領章邯打敗並殺死楚地將領項梁<項燕之子,項羽的叔父>後,認為楚地已不足為懼,率軍渡過黃河與王離所率領的20萬軍隊匯合攻打趙國,打敗趙國後包圍了鉅鹿城,趙王無奈向楚懷王求救,楚懷王派出兩路軍,一路由宋義任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軍率軍北上解鉅鹿之圍。另一路以劉邦為首攻打漢中,楚懷王許諾誰先攻下漢中就封誰為漢中王。宋義在進軍途中畏戰不前,為項羽所殺,於是項羽被封為上將軍,領兵北上救趙。
公元208年,項羽抵達鉅鹿南邊,項羽先派英布和蒲將軍率軍兩萬渡過黃河,二將過河取得小勝,後項羽展現了他的魄力,率領全軍渡河,渡河後命令全軍打破鍋灶燒燬帳篷,鑿沉船隻,只帶了三天口糧,拼死一戰。,項羽率軍以最快的速度奔向鉅鹿,打敗保護輸糧道路上的秦軍,斷絕王離的糧草,包圍住王離大軍,項羽的軍隊毫無退路,個個以一當十,不要命的往前衝,經過九次激戰,打退章邯,活捉王離,斬殺蘇角,涉間自焚。這一戰打得楚軍士氣高漲,秦軍人人自危。人們都說項羽帶領的除了自己的五萬軍隊還有諸侯聯軍的十幾萬軍隊,其實事實是,項羽率軍衝鋒陷陣,而諸侯聯軍卻是作壁上觀,不敢上前,而在看到了項羽軍隊的勇猛後,各諸侯聯軍的首領在進鉅鹿城時無不膝行以示敬畏,後來章邯與項羽駐紮下來,兩軍對陣,相持不下,後來由於朝廷的專權,章邯自危,只得投降項羽,自此鉅鹿之戰結束,秦軍主力名存實亡。後來由於秦軍士兵人心不齊,項羽在新安將秦軍二十萬軍隊全部擊殺坑埋。
2.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是歷史上少有的以少勝多的戰役,發生於公元200年,曹操於袁紹在官渡相遇,此次戰役雙方軍力相差懸殊,袁紹軍約11萬人,曹操軍約5萬人。雙方相差軍力在一倍以上,可是袁紹並沒有憑藉軍力的優勢改變戰爭形勢,曹操軍隊在戰爭中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戰爭進行了一年的時間,給曹操一統北方奠定了強大的基礎。
3.赤壁之戰
公元208年,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攻打曹操,在長江赤壁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赤壁之戰的戰敗使得曹操失去了在短時間內統一全國的可能性,三國鼎立的序幕就此拉開。此次戰役曹軍軍隊參戰20餘萬兵力,孫權和劉備的聯軍軍力為五萬,實力相差更是非常的懸殊,最終以聯軍勝利結束。
4.夷陵之戰
公元221年到公元222年,這次戰役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劉備稱帝后的三個月後,以為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孫權,孫權知道劉備要向自己發起進攻後,便派特使要求和解,劉備拒絕和解。這次戰役劉備兵力幾乎全部損失了,陣亡數萬人,《傅子》更是記載吳軍消滅蜀漢軍八萬餘人,僅僅劉備活了下來,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夷陵之戰後的40年的時間使三國局勢出現穩定的對峙,同時三國互相之間的疆域基本保持不變。
5.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是發生在東晉時期的一場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當時的社會正處於分崩離析的動盪狀態,前秦處於淝水於東晉交戰。沒想到的是隻有八萬大軍的東晉竟然戰勝了八十萬大軍的前秦,在此戰役後前秦逐漸走向了衰敗並滅亡。
-
5 # 知無為而有益
霍去病,霍去病短暫的一生,也是輝煌的一生,霍去病的作戰方略可以說是對漢軍戰術觀念的革新。他的作戰可謂是迂迴縱深,穿插包圍,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迂迴穿插,對匈奴實行合圍,從最薄弱的環節入手對其實行毀滅性打擊。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為了徹底消滅匈奴主力,漢武帝發起了規模空前的"漠北大戰"。此戰中霍去病遭遇匈奴左賢王部,以一萬的損失數量,斬首虜七萬多,俘虜匈奴王爺三人,以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
霍去病一路追殺,來到了今蒙古肯特山一帶。就在這裡,霍去病暫作停頓,率大軍進行了祭天地的典禮--祭天封禮於狼居胥山舉行,祭地禪禮於姑衍山舉行。
後來封狼居胥成為華夏民族武將的最高榮譽之一。“封狼居胥"的典故至今傳為佳話。
回覆列表
曼施坦因元帥VS朱可夫元帥
曼施坦因是德國三大名將之一,也是德國的陸軍元帥。而朱可夫卻是蘇聯陸軍元帥。這兩位都是世界歷史上重量級的人物之一,而且最為關鍵的是這兩位一生之中多次率領軍隊作戰。
兩人的軍銜都為元帥,而且都是日耳曼和斯拉夫民族當代最傑出的將領之一。
兩位元帥從伏爾加耳畔相會,一路糾纏扭打到第聶伯河,交手互有勝負,而且各自擁軍百萬,上萬架坦克飛機捨生忘死,可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集團作戰的巔峰,這兩位的交手深深的影響力整個二次世界大戰的程序。
第一次交手,斯大林格勒保衛戰1942年,朱可夫元帥的天王星行動成功的撕開了納粹德國側面的防線,包圍了納粹德國的第六集團軍,為了避免第六集團軍被殲滅,希特勒下令曼施坦因元帥集結兵力營救。
曼施坦因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發起了代號為“冬季風暴”的行動,先以裝甲集團為先導突破蘇軍防線。然而朱可夫提前攻破了北翼的義大利集團軍,北翼暴露在蘇軍的打破之下,曼施坦因果斷撤軍。
第一回合以曼施坦因元帥倉促接戰略遜一籌。
第二回合,哈爾科夫反擊戰—命運之戰這場戰鬥意義重大,把他稱之為命運之戰也毫不為過。1943年,保盧斯兵敗向蘇軍投降,蘇聯於是從頓涅茨河下游發動攻擊,一路直撲第聶伯河,試圖奪回頓巴斯工業區,並且切斷在高加索與烏克蘭軍隊的聯絡。
蘇軍一路攻佔,此時的東面防線以及岌岌可危,希特勒震怒。然而在劣勢的情況下,曼施坦因嗅到了戰機,他看出了蘇軍因為連續不斷的戰鬥,已經出現疲弱的姿態。
於是拒絕了希特勒要他攻打哈爾科夫的命令,轉而率領納粹德國最後一直裝甲精銳力量攻擊沃羅涅日的側翼軍團,直接把蘇軍的大本營給一鍋端了。
第二回合,曼施坦因上演了一幕絕地反擊,轉瞬間就給予了蘇軍一次痛擊,曼施坦因大勝。
第三回合,帝國的落幕最後一場戰鬥是在庫爾斯克草原上上演的,此次戰役是整個二戰史上規模最大的陸戰與坦克戰,也是最讓人熱血沸騰的。此次戰役沒有任何花哨的指揮,完全就是最純粹的力量的碰撞。
戰場戰役是德軍最後一次戰略進攻,雙方共出動8000輛坦克,參戰飛機超過5000架,投入兵力高達280萬。
這場戰鬥沒有輸贏,只有最純粹的力量對比。
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撤退德國從斯大林格勒戰役以後,基本上就無力繼續進攻蘇聯了,開始在戰略上轉攻為受。而到了1944年,在蘇聯軍隊絕對的優勢下,曼施坦因開始向西突圍並且撤退。此次撤退就成為了曼施坦因元帥最後的一次撤退了。曼施坦因在撤退後就被希特勒撤職了,徹底的退役了。
這兩位上演了人類戰爭史上最華麗的一幕,也是最後的壯闊的鋼鐵洪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