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孫阿狸

    “鬥草”亦稱“鬥百草”,是以各種花草相鬥決勝負的一種遊戲,“鬥草”和鬥雞、鬥狗、鬥牛一樣,是古代一種娛樂活動,不過現代逐漸湮沒無聞,下面筆者將介紹一下“鬥草”的歷史和玩法。

    鬥草的歷史

    由於年代的久遠,鬥草起源於何時,已無法考證,現在普遍認為與中醫藥學的產生有關,遠古時代先民生存艱難,生活單調,為打發枯燥的生活,空閒的時候便以鬥蟲、鬥草、鬥獸等為戲,於是逐漸產生了各種遊戲,鬥草就是其中的一種。

    有關鬥草的記載,最早是在南北朝時期,那時它的名稱為“蹋百草”,是端午民俗。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有這樣的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四民並蹋百草之戲。”南朝梁王筠《五日望採拾詩》:“採艾異詩人”,“折花競鮮彩”。

    唐代韓愕的《歲華紀麗》曾描述當時“端午,結廬蓄藥,鬥百草”的活動。而唐代詩人對鬥草之遊藝也多有吟詠,如司空圖《燈花詩》有“明朝鬥草應多喜,剪得燈花自掃眉”之句;白居易《觀兒戲詩》也有:“弄塵或鬥草,盡日樂嬉嬉”的名言。此外還有鄭谷《採桑》“曉陌攜籠去,桑林路隔淮。如何鬥百草,賭取鳳凰釵”;李白《清平樂》中道:“禁庭春晝,鶯羽披新繡,百草巧求花下鬥,只賭珠璣滿鬥”。唐代的鬥草遊戲不僅盛行於兒童之中,就是上自皇室貴戚、王公大臣,下至市民百姓,也都樂此不疲。據唐代韋絢《劉賓客嘉話錄》記載,唐中宗時,安樂公主在端午節玩鬥草遊戲,想以特有的品種取勝,便命令人騎快馬到南海袛洹寺,取東晉謝靈運施給該寺的鬍鬚,安樂公主怕剩下的鬍鬚為別人所得,“因剪棄其餘,今遂無”。

    五代時,南漢主劉鉞在皇宮後苑遍植奇花異草,每值春深花繁時節,他就會組織一班宮女鬥花取樂。早晨開啟後苑大門,他一聲令下,宮女們蜂擁而入隨意採摘,到規定的時間鎖上門,宮女們被集中起來,在大殿中比勝負,以誰採的種類多為勝,負者就要獻出金銀了,最後這些錢被集中起來,作為宴會的費用。

    到了宋朝,鬥草遊戲之風更盛,描寫鬥草遊戲的詩詞數不勝數,“社下燒錢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歸。青枝滿地花狼藉,知是兒孫鬥草來”,這是南宋詩人范成大《春日雜興》中描述的兒童鬥草情形,由此可見,鬥草之風的盛行。

    宋朝時,鬥草的時間也不只限於端午節了,如柳永《木蘭花慢·清明》詞中就有“盈盈鬥草踏青人,豔冶遞逢迎”句,描寫了清明節的鬥草遊戲,北宋詞人晏殊《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相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則我們展示了一幅春日鬥草的美景。

    明清時期,這一遊藝活動更為盛行,除《紅樓夢》,在其它文學作品中也曾出現過鬥草的遊戲,如李汝珍的《鏡花緣》,清代宮廷畫家金廷標的《群嬰鬥草圖》等等。

    金廷標的《群嬰鬥草圖》形象地刻畫了古代兒童用此法鬥百草的場面,該畫中共有十個小男孩,左下方三個小男孩中,一個正蹲著拔草、兩個相對而立正在用力拉斗車前草花莖;中部五個小男孩圍成一圈兒,兩人在鬥拉草莖、其他人在觀看助興、地面上散落著一片殘花敗葉;另有兩個小男孩、一個正在彎腰找草、另一個則用衣襟兜著滿懷的花草興沖沖地趕來。整個畫面細緻地描繪了找草、拔草、運草、鬥草的情景、真實地展現了兒童們鬥百草的歡娛。

    到了現代,由於社會的發展,人與自然關係的漸漸疏遠,再加上游戲種類的增多,已很少有人玩鬥草的遊戲,許多人甚至都不知道,鬥草已慢慢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鬥草的玩法

    “鬥草”用草作比賽物件,或對花草名,或比試草莖的韌性等,具體說來主要有四種玩法:

    1.文鬥

    參加鬥草者將自己採集到的花草攜來鬥賽,一人報出自己的草名,其他各人以手中的草來對答,其鬥法很像對對子,如用“狗尾草”對“雞冠花”,當一個人報出草名別人無可對答時,這個人就勝了,這種鬥法較適合於閨中女性和有一定文化素養的人。

    2.武鬥

    常取一些韌性強、耐拉扯植物的莖柄,如車前草的花莖、狗尾草莖、白楊樹葉柄等,兩人各持這些植物的草莖柄相勾搭,然後都用力去拉,誰的莖柄被拉斷,誰就為輸家,反之則為贏家。

    3.比技巧的鬥法

    冬天時,折取湖邊蘆葦叢中的藜蒿乾草杆,將其在一個平面上折成多角的之字形,然後在之字向下的銳角處,勾掛另外一根之字形草杆,這樣一根接一根勾掛下去,看誰掛得多,誰就為贏家,這種遊戲具有很強的技巧性。

    4.比運氣的鬥法

    取三稜草長莖一根,相鬥的兩兒童各持一端,破為兩半,一齊朝草莖的中間部位劈去,至中心部位時,交換其中的一股,再向兩邊拉開去,最後若是劈拉成正方形者稱為“小廝”,運氣最好,為全勝,若是劈拉成“H”形者稱為“閨女”,運氣次之;若是穿拉不能成此兩種形狀,則運氣不佳,視為全敗。

    總的說來,在中國古代,鬥草遊戲就是趣味性、知識性較強的娛樂活動,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翁仲適合什麼人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