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ull69

    七軍是指于禁指揮的包括龐德為先鋒的七之部隊,約3萬人

    應該是相當於7個獨立團,統一歸於禁指揮。

    而龐德的部隊是其中一支部隊。

    每支部隊都在3~5千人左右。

    三國志引 秋,大霖雨,漢水溢,平地水數丈,禁等七軍皆沒.關羽水淹七軍,斬龐德,擒于禁~

  • 2 # 古向今

    七軍,七路兵馬,歸於禁統領。

    分別是,于禁軍部、張遼軍部、張郃軍部、朱靈軍部、李典軍部、路招軍部、馮楷軍部。

    關羽看于禁所率軍馬駐紮地比較低矮,此時又正是秋雨季節,結果水位大漲,被關羽用水攻得手,結果於禁七軍大敗,龐德被殺,于禁投降。

  • 3 # 聞世藝

    所謂七軍是指前軍,後軍,中軍,左軍,左虞侯軍,右軍,右虞侯軍。三國時期也指很多軍隊,是一種泛稱。一支軍隊有4000左右。七枝軍隊就兩萬八千人,再加上于禁的親兵,一共有3萬人左右。這七支軍隊都是北方強壯之士,若不靠水淹,關羽未必能取勝。

  • 4 # 一貳一橙

    三國志中並沒有具體寫明是哪七軍,只有簡單的一句:“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汎溢,禁所督七軍皆沒。”

    倒是在《三國演義》裡,有羅貫中個人對於七軍的一些描寫。“遂加於禁為徵南將軍,加龐德為徵西都先鋒,大起七軍,救援樊城。”

    三國演義中對七軍的描寫

    這七軍皆是北方強壯之士,其中有兩名領軍校尉:董衡和董超,加上于禁和龐德一共四人,剩餘的三人,就連羅貫中都懶得給他們個名字了。

    雖然七軍的領導者不明,但可以斷定其中是沒有曹操收編的荊州將領,要不然也不至於被關羽借漢水暴漲給淹沒了。而五子良將中,張遼、樂進在淮南,張郃、曹真、曹洪等在關中的陳倉駐紮,徐晃在宛城作為接應,于禁領兵。

    至於曹仁、滿寵等都被困在了樊城,曹彰在長安,所以除了于禁和龐德之外,其餘五軍應該都是夏侯惇在北方訓練的新兵蛋子,雖然勇猛但作戰經驗不足。也可以看看出,在曹操損失了夏侯淵,退出漢中之後,北方實際上已無人可用,否則也不會讓龐德這樣的降將當任副將,在之後還由徐晃率領十二營同樣是新兵蛋子計程車兵去對付關羽了。而七軍一共有多少人,以蜀漢一營編制為五至六千人來看(諸葛亮曾將五千多虎步軍交給姜維統領),可以推算出曹魏一軍的兵力大概為八千到一萬(多了也不行,實力不允許,老大不同意)。這樣來算的話,七軍一共就是七萬人,而且還是曹魏的北方精銳。也就怪不得曹操要以遷都來避關羽鋒芒了,除了無人可用外,軍隊的損失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 5 # 歷史微點

    關羽作為中國民間的武財神,忠義英勇的典型代表,被尊稱為關公關二爺,擁有“武聖”封號,忠勇仁義、知恩圖報的事蹟千古流傳。

    關羽在戰鬥的一生中,單兵作戰自不用說,過五關斬六將,戰呂布誅顏良,殺文丑斬華雄,令對手膽寒。若論指揮集團作戰能力,當以“水淹七軍”最為經典,也是他的得意之作。

    東漢末年,關羽接劉備命令,準備北伐搶地盤,安排好後方守備後,率本部人馬開赴樊城一帶,攻打曹操領地,樊城守將曹仁見關羽來勢洶洶,急向曹操求援,曹操忙點于禁為主將,龐德為副將,率軍增援。援兵到後,曹仁讓他們在城外駐紮,保護樊城。

    關羽長期鎮守荊州一帶,熟知附近天氣狀況,見於禁援軍駐紮在城外低窪地帶,很容易遭受水災。就命令部隊準備船隻,集結水軍待命。

    不出關羽所料,當時正逢雨季,連降大雨導致山洪暴發,大水一直衝進于禁軍營,所在地區帶全部被洪水淹沒。關羽就勢發起進攻,使于禁全軍覆沒,本人投降,龐德卻寧死不降,關羽無奈只好將他殺了。但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這導致龐德的兒子龐會後來在蜀漢滅亡時,為報仇將關家全部滅門殺害。

    于禁所被淹的“七軍”。到底所謂何來?也有爭議,並無定論。

    有學者認為所謂“七軍”,是指七支人馬,相當於集團軍司令于禁,所轄的七支野戰軍。但此說法有疑問,好幾萬人的部隊,基本相當於張靈甫的整編74師的規模,為什麼要全部集中駐紮一起,能讓關羽一網打盡?

    也有人認為,“七軍”是于禁部隊的常規編制,是一支部隊的七個不同作用的方面軍,即前軍、右虞候軍、右軍、中軍、左虞候軍、左軍、後軍,古時候一隻正規部隊均有這七部分組成。這種說法比較有說服力。

    還有一種說法是,“七軍”並不是指七隻隊伍,或七隻不同功快和作用隊伍,而是一種泛指,“七”是很多的意思,“七軍”是指軍隊人數很多。

    迄今對“七軍”的說法各有不同,爭論不定,所以讀者可自行判評。但學者們對被淹的隊伍的人數,大多數都認同在三萬左右。

    關二爺打了這揚名千古的一戰,但隨後卻遭到孫權的背後插刀,被他偷襲後方,致使敗走麥城,被俘遇害。也是令人唏噓。

  • 6 # V587累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關羽率軍進攻樊城。樊城守將曹仁抵擋不住關羽軍隊的進攻,急忙向曹操告急求援。曹操急忙派遣左將軍于禁、立義將軍龐德前去樊城援助曹仁,抵禦關羽軍隊的進攻。秋八月,時逢陰雨連綿,漢水暴漲,水深平地五六丈深,于禁等七軍皆被大水淹沒。關羽命令他的水軍乘船猛烈攻擊被大水所圍困的曹軍,在全軍覆沒的窘迫情況下,于禁被迫向關羽投降,而龐德卻頑強抵抗,被擒後為關羽所殺。

    東漢時期的兵制是以二與五的倍數為計算。最基礎的單位為伍,即每5個人為一伍;兩個伍為什共10人,五什為隊共50人,兩個隊為一屯共100人,五個屯為一個曲共500人,兩個曲成一部共1000人。據《後漢書·百官》記載,“大將軍營五部”,于禁為左將軍,最多管理五部,也就是說5000人。這5000人中又分前軍、中軍、後軍、左軍、右軍五個部分,戰鬥中有不同的責任和重點,或獨立作戰,或協同作戰。在這次戰鬥中於禁有立義將軍龐德同往,所部兵馬應該不會超過一萬,所謂的七軍,是表示于禁全軍覆沒,更是襯托關羽的英勇而已。

  • 7 # 使用者73823258007

    七軍算是于禁的嫡系部隊,于禁和其他武將不同,他當初是帶著兵馬加盟曹操的,這也是為什麼曹操從不輕易用他,用也是用到最關鍵的地方。這支嫡系部隊一路在青州,冀州得到壯大,所以大多數是北方士卒。

  • 8 # 不明不知1

    七軍就是一般情況下的大城池援軍,一座大城池一般養七千到一萬左右兵力,古代北方發達各種大城比比皆是,一到打仗就會集中這些兵力

    一般情況下一座大城池可以出征的差不多四千到六千左右,剩下的人馬負責守衛。

    當時孫權打合肥,揚州刺使說這邊不吃緊,此時漢水大漲怕曹仁會吃虧,還是去增援曹仁。

    然後于禁帶著七路援軍支援樊城,到樊城後曹仁示意去北邊紮營,樊城本來就是在漢水旁邊,估計于禁看了看漢水以為水不會漲太快就紮營,而關羽發現漢水大漲後在積極造船,于禁不知道大水特性,漢中大暴雨一下順著漢水一路高漲直接把樊城給淹沒了,城牆也衝倒了,于禁那邊更慘,只能帶領大軍往高處跑,關羽看到大水這麼大,趕緊派船去于禁處看看,發現于禁被困山坡上,就圍了上去,勸于禁投降。而龐德不願投降率領自己的一軍和關羽作戰,但是船少人也比關羽少很快就落水被擒。

  • 9 # 超級七品小芝麻官

    襄樊之戰,可以說是三國時期最出名的戰役之一。此戰中,關羽水淹于禁七軍,打的曹操這批增援部隊全軍覆沒,震驚華夏。不過也有很多人好奇了,關羽水淹七軍,淹的到底是哪七軍呢?究竟淹死了多少人呢,為何就能夠震驚華夏?

    水淹七軍

    襄樊之戰是緊接著漢中之戰的又一場大戰,漢中之戰時,劉備於正面擊敗曹操,沉重的打擊的曹操勢力。幾個月後,關羽出兵襄樊,曹軍抵擋不住,連名將曹仁都被關羽打得龜縮城內,不敢出戰了。樊城是個戰略要地,曹操不允許它丟失,因為一旦失去了樊城,被關羽掌握住了這個要地,那關羽隨時可以威脅到許都。於是曹操派遣于禁率領七軍迎戰關羽。

    關羽當時已經是包圍了樊城,而於禁到來後,直接解了樊城的包圍,因為據史書記載,于禁是駐紮在樊城旁邊的,可見關羽士兵已經不在附近了。究竟是于禁打退了關羽,還是關羽主動撤退就不得而知了,不過接下來的戰鬥,倒是關羽主動進攻的。

    在三國演義中,把水淹七軍的責任都歸罪給於禁了,說于禁不會選擇紮營地點,最終被關羽掘開河堤,水淹七軍。實際上在正史中,此戰之罪根本就不在於禁,因為這完全是一場天災。當時天降大雨,連續下了十多天,這麼大的水量直接引起了洪水,周圍水勢暴漲,平地數丈,這對於北方士兵來說,是非常痛苦的。尤其是于禁他們根本就沒有大船,因為他們從北方而來,誰也沒料到會碰到這種情況。

    《三國志》:秋,大霖雨,漢水溢,平地水數丈,禁等七軍皆沒。禁與諸將登高望水,無所迴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龐德不屈節而死。

    于禁他們沒有大船,但是關羽有啊,而關羽也是個軍事大才,發現了這等良機後,當即率軍進攻于禁,最終於禁軍隊走投無路,全部投降,龐德抵抗無效,後來也被抓獲。關羽于禁這一仗,其實在當年已經給出了定論,並不是于禁的軍事能力不行,而純粹是因為天氣原因,地勢災害,非人力可擋。于禁唯一的錯,就是投降了關羽,偏偏他旁邊還有一個寧死不降的龐德,這就更加襯托出于禁的貪生怕死,于禁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遭到眾人嫌棄,最終鬱鬱而終。

    七軍有多少人

    關於雙方的參戰人數,史書上並沒有明確記載,但是我們可以根據其中的細節做出一些分析。先說關羽這邊,當年孫權和關羽第一次鬧矛盾時,劉備曾親自帶領數萬軍隊前來荊州,和孫權作戰,而當時關羽手下號稱有五萬軍隊,此戰和襄樊之戰相距時間不長,而且後來湘水劃界後,關羽手下只有荊州三個郡了,所以推斷關羽手中還是隻有五萬軍隊。

    關羽北伐襄樊,並沒有帶走所有軍隊,因為他還留了不少的軍隊防備東吳,這也是為何之前東吳一直不敢偷襲荊州,直到關羽打敗於禁後,兵力不足,抽調了用於防備東吳計程車兵。這麼一看的話,關羽打襄樊最多就帶了三萬多人,因為另外一兩萬人還需要駐防荊州城池,防備東吳。

    那于禁這邊是多少人呢?

    按照推測來說,于禁帶來的七軍,應該是七支軍隊,但是史書並沒有明言到底是哪七支軍隊。而說到這七軍的人數,歷來的爭議也有很多。有的人按照古代軍隊的編制來算,那麼一軍就應該是一萬多人。古代軍隊編制是五人為伍,十伍為隊,一軍共二百五十隊。按照這種演算法算下來的話,于禁的一軍就有一萬兩千五百人,但這種軍隊編制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了,到了東漢末年有沒有改變就不得而知了。

    根據上面的這種演算法,于禁七軍估計有七八萬人,算是一支特別龐大的軍隊了(古代軍隊有個三四萬就已經算的上是大軍了)。但是根據《三國志》的另一篇記載,關羽最終擒獲的于禁軍隊總計差不多是三萬人。

    《三國志·吳主傳》:會漢水暴起,羽以舟兵盡虜禁等步騎三萬送江陵,惟城未拔。

    這樣一對比,不可能關羽斬殺了于禁四五萬人吧,這種資料太恐怖了,在古代,陣斬敵軍四五萬,那可是天大的戰績了,要知道當時的人口本來就不多。而且從記載上來看,當時大水來得太猛,于禁這邊根本就沒有進行大的抵抗,基本上很快就投降了,只有龐德那邊抵抗得稍微激烈點,魏軍戰死的應該是不多,根本不可能達到四五萬的量級。唯一的解釋就是于禁帶來的七軍根本就沒有七八萬人,很可能就是三萬多一點。

    再根據另一份記載,我們就可以發現,于禁的七軍確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多。

    《華陽國志》:魏王遣左將軍于禁督七軍三萬人救樊,漢水暴漲,皆為羽所獲。

    根據華陽國志的描述來看,當時于禁帶來的七軍就是三萬多人,這倒是和三國志中所說的俘虜三萬對得上號,因為這場仗,本來在人數上就損傷不大,于禁大部分士兵投降,死傷的基本是龐德那邊,而且主要是龐德身邊的小部分部曲,大部分人都是投降了的。這樣綜合來看的話,于禁的七軍估計就是三萬多人,最終被淹死、戰死的估計只有個小千人。

    結語

    綜合來看,于禁之所以敗於關羽之手,很大原因是因為天災,漢水暴漲,于禁部隊大部分來自北方,沒有大戰船,而關羽有戰船之利,所以最終才能有水淹七軍之功。而當時于禁帶來的七軍應該是七支軍隊,至於到底是哪七支,史書中確實沒有記載。水淹七軍這一場仗本身不是硬仗,魏軍並沒有做激烈的抵抗,大部分都是投降了的,只有龐德手下的部下稍作抵抗,所以最終魏軍淹死加戰死的估計最多小千人,根本沒有傳聞中那麼恐怖,淹死了魏軍數萬人。

  • 10 # 魁哥說歷史

    三國時期,關羽是非常著名的軍事將領,威震天下,當時很多人評價他為“萬人敵”,直到今日,仍然有許多人將關羽視為偶像。而作為著名軍事將領,關羽自然有他的揚名之戰,這一戰便是“水淹七軍”!史書對於關羽這一戰的描述是威震華夏,嚇得曹操差點遷都!那麼關羽此戰,究竟是淹的哪七軍,共淹死了多少人呢?憑什麼威震華夏呢?

    水淹七軍

    關羽水淹七軍之事,是發生在襄樊之戰時。當時劉備剛剛打完漢中之戰,關羽趁機北伐,打了曹軍一個措手不及,關羽軍勢強盛,曹軍節節敗退,最後只能困守孤城,不敢和關羽作戰。從這一階段的作戰來看,關羽的軍事能力已經得到了足夠的證明,連曹魏名將曹仁都被關羽給打得不敢出戰了。見曹仁不敵,樊城危急,曹操便派出于禁統帥七軍前來救援曹仁,之後發生了水淹七軍的故事。

    關羽水淹七軍,有兩個不同的說法。在演義中,關羽水淹七軍是因為于禁紮營在低窪地帶,關羽趁機主動挖開了河堤,水淹于禁七軍。不過在正史中,于禁之所以被淹,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突降暴雨,是天災。

    《三國志》:秋,大霖雨,漢水溢,平地水數丈,禁等七軍皆沒。禁與諸將登高望水,無所迴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

    當時的于禁七軍大多數是北方軍隊,沒有戰船,面對突漲的大水,沒有抵禦能力,只能往地勢高的地方轉移。而關羽這邊是有水軍的,他們是常備大船,所以暴漲的大水對關羽來說,絲毫不是問題,他甚至可以直接乘著大船去攻擊曹軍。

    曹軍被大水所逼,退無可退,在彈盡糧絕後,只能無奈的投降了關羽。而於禁七軍的投降,直接使得曹魏大驚,因為于禁七軍是曹操能拿得出手的唯一一支精銳機動力量。在此之前,曹操剛剛和劉備打過漢中之戰,損失嚴重,手中的機動力量本來就不多,現在一仗就損失了七軍,使得曹操大為惶恐,差點就想遷都來躲避關羽的鋒芒了。很多人奇怪,于禁七軍究竟有多少人,是多麼強悍的戰鬥力量,為何七軍被淹,曹操就會被嚇得遷都呢?

    實際上,于禁七軍指的是曹操給於禁的七支軍隊,在古代,不會出現一支軍隊數萬人的情況,一般情況,數萬人的大軍,都是由許多小的軍隊組合起來的。因為很多君主為了防止軍隊動亂,平時是不會讓數萬人集合在一起的,人一多就容易產生問題,所以在平常的時候,君主們都是把軍隊分成數千人為一軍的,到了戰時再把這些軍隊組合起來。

    曹操派給於禁七支軍隊,這些軍隊的將領是誰?這個問題在史書中已經是找不到答案了,因為他們壓根沒有記載,他們不夠出名,風頭都讓于禁和龐德給出了。

    那麼七軍總共有多少人呢?

    按照古代的演算法,5人為伍,10伍為隊,250隊為軍,這麼來看的話一軍就應該有一萬多人,那麼于禁的七軍就應該有七萬多人。不過根據當時的記載來看,于禁的軍隊根本沒有這麼多人。

    《華陽國志》:魏王遣左將軍于禁督七軍三萬人救樊,漢水暴長,皆為羽所獲。

    從記載來看,于禁七軍的總人數大約是在三萬人左右,這很可能是因為曹軍的編制沒有佔滿,有許多空缺,以至於一軍的人數根本沒有理論上那麼多。當然了,也有人認為,曹操派給於禁的七軍還沒有完全到齊,很多人還在路上。不管怎麼說,反正真正參與和關羽作戰的七軍人數,大致上也就是三萬人左右。

    既然是水淹七軍,那麼七軍中共淹死了多少人呢?

    突發大水,曹軍慘敗,也許很多人會認為曹軍損失非常大,但實際上根據文獻的分析來看,曹軍中被淹死的人並不多!

    于禁七軍趕到戰場的人數大約是三萬多人,而最終被關羽俘獲的曹軍也是三萬多,這就說明真正淹死的曹軍並不多。從曹軍的抵抗情況來看,除了龐德治下的軍隊抵抗比較強烈,其他曹軍的抵抗意志非常低,才打了沒多久就投降了,所以說曹軍真正損失的大頭其實是龐德這邊,最多不過千人損失,其他地方根本沒啥大的損失!

    結語

    水淹七軍中的七軍,指的是曹操派給於禁的七支軍隊,這些軍隊到達襄樊戰場的人數大約為三萬多人左右,而最終被關羽俘虜的曹軍也是三萬人左右,由此可見,水淹七軍中真正被淹死的曹軍並不多,估計也就一千多人,大多數都是直接投降了。

    本文參考自《三國志》、《華陽國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龍是神還是妖?為什麼在《哪吒之魔童降世》裡是個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