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染品史
-
2 # 歷史公交站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科舉制出現之前的孝廉制。以往要做官只有一條路——士大夫的舉薦,所以做官這條路基本上就對一般老百姓關閉了。這樣的制度有很大的弊端。
1.底層百姓的上升通路被堵死,社會上積蓄的壓力沒有安全閥,以致難以維持社會的穩定。
2.士大夫家族長期以來佔據官場的各個位置,導致官員素質普遍不高,能做實事的人越來越少。社會的治理缺少人才的支撐。
3.最後士大夫家族對官場的世代壟斷,個別大家族的勢力不斷壯大,甚至威脅王權,以致國家政權不穩。
科舉制的出現一定程度上緩和了上述問題,但是總的來說,能透過科舉制實現上升的老百姓還是太少,在古代老百姓能做官的機會可以說還是很小的。所以才稱考上科舉叫鯉魚躍龍門。
-
3 # 英雄悲歌
石牌保衛戰
1941年,抗戰進入相持階段,資源匱乏的日本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百萬日軍被拖住在中國,打,一時打不贏,退又退不出。日本天皇寢食難安,屢次召見陸軍大臣杉杉元,怒斥問,你們說三個月滅亡中國,現在都4年了,情況如何?杉杉元低頭諾諾不語。
就在日本一籌莫展之際,陸軍大將畑俊六建議日軍集中力量直攻首都重 慶,徹底瓦解中國軍抵抗之毅力,迫國民政府投降。這一建議得到批准。
日軍集中第三,第三十九兩個師團及一個獨立混成旅團10萬人從宜昌出發,沿長江西進,妄圖打下重慶,摧毀中國軍的抵抗意志。而石牌位於長江最險要處,呈180度急轉彎,是西進重慶的必經之路!早在39年,國軍就在石牌修築了大量要塞,構建了炮臺,在江中排下木樁鐵索,佈下水雷。石牌易守難攻,之前日軍也曾幾次試探攻打,都無功而返。此次日軍集中十餘萬的部隊,配合飛機大炮試圖拿下石牌。鎮守石牌的是國軍十八軍十一師,師長鬍漣,有名的悍將。胡漣戰前寫下遺書,誓與石牌共存
亡,絕不讓日軍越過石牌一步!
1943年5月25日,石牌保衛戰正式打響。日軍來勢洶洶,在飛機大炮的協助下猛烈進攻,第十一師官兵在胡漣率領下,沉著應戰。岸邊炮臺150毫米榴彈炮猛轟江中敵艦,守軍的輕重機槍向敵人開火,日軍死傷慘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代價。5月26日,蔣公頒佈手令,指出石牌的重要性,嚴令三軍死守石牌,絕不可讓日軍越過石牌!第十一師官兵同仇敵愾,視死如歸,頑強拼搏,絕不後退一步,日軍進攻受阻,戰局一度僵持。
無奈之下,日軍呼叫飛機支援,鬼子飛機向我軍陣地投下大量炸彈,幾座山頭都被削平,然而勇士們視死如歸,毫不畏懼,待飛機飛走後,鑽出掩體繼續殺敵,給鬼子以巨大殺傷。
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刻,蔣委員長髮電詢問戰況,能否成功守住石牌。胡漣回答,成功雖無把握,成仁確有決心!英雄氣概可見一斑!
在戰鬥激烈的八斗方陣地,槍聲突然沉寂了下來,這不是雙方停戰,也不是埋鍋做飯,而是日軍衝到了我軍陣地前。彼此都看清了對方的眉毛,我軍全體上刺刀,同日軍進行肉搏。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肉搏戰開始了!我軍刺殺了3000多個日軍,漫山遍野都是鬼子的屍體,十一師也傷亡大半。兇殘的日軍也被震撼了!
日軍損兵折將,竟無法越雷池一步!小小石牌成為了日軍傷心之地。5月31日,日軍掉頭東逃,石牌保衛戰勝利結束。這場決戰,中國軍隊投入15萬兵力,日軍投入10萬兵力,日軍傷亡1萬餘人,損失飛機45架,汽車75輛,艦艇130餘艘。中國軍隊傷亡12000餘人。它挫敗了日軍西進重慶的美夢。石牌保衛戰的勝利意義重大,對中日的戰局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4 # 大桔觀歷史
古代關於人才的選拔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先秦時期。秦朝以前,採用“世卿世祿”制度,後來逐步引入軍功爵制。西周時,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天子、諸侯、卿、士。依照血緣世襲。到了東周,有客卿、食客等。
正是因為這種選拔體系造成了部分士族勢力龐大,中央難以管轄。而且在朝堂上還會打壓其它勢力,使人才難以發揮其真正的作用。於是在漢朝時期進入了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漢朝察舉制。漢朝當時採用的是察舉制與徵辟制,所謂察舉制是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才。由州推舉的稱為秀才,由郡推舉的稱為孝廉。
察舉制在一定程度上更為開化,也為朝堂輸入了更多新鮮血液,但是因為觸碰了士族的利益,所以在推舉過程中顯露了弊端,勢力大計程車族強勢干預科察舉制的公正性。因此,在隋唐時期出現了更為合理的科舉制。
第三階段隋唐科舉制。隨著魏晉時期士族門閥衰敗,而地方庶族興起,在隋朝時期便有了平民透過考試獲取入仕的資格。科舉制度的開創是歷史性的進步。
積極影響:從政治方面來講,科舉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擁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從教育、社會風氣方面來講,科舉制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從文學藝術方面來講,科舉制也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發展,進士科重視考詩賦,大大有利於文學創作的繁榮。
消極影響:分為兩方面,一是從科舉考試的科目來講,在唐初雖然科舉的內容大致分為明文、明法、明字、明算四類,也就是作文章、法律知識、文化研究、自然科學四類,但是由於明文更能入仕所以,法、字、算三科日益衰敗,正是因為這種重視文章忽略科學的做法導致我國古代自然科學發展緩慢。二是從科舉制度後期來講,就是被文人詬病的八股文時期,使一些知識分子,無法在學術上、思想上進行創新,從而導致了思想上的落後,使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停滯不前。
另外,也是因為科舉制度使得入仕之路越發單一,從而催生了一些畸形的價值觀。封建制度導致官場腐敗,讓科舉制越發政治化,在朝堂上形成了眾多裙帶關係,也就是常說的官官相護。
總的來說,科舉制在歷史上還是有一定的進步性。
-
5 # 朝史暮想
隋唐時期,科舉制開始出現,經過宋朝的發展,到了明清到達鼎盛。
很多朋友一聽到科舉兩字,就連連搖頭。接著就是對科舉的一通咒罵,什麼禁錮人民思想啊,封建統治工具啊,總之科舉應該背的鍋,上升到了民族興亡的層面。
其實大可不必。我們歷史上所有事物的出現,都是有其當時存在的必要性和先進性的,凡事不可一概論之。
在科舉出現之前,封建統治者的選才制度主要是察舉制。一開始就是地方推薦品德高尚出名的人出來做官,為政府服務。後來,隨著這套制度的演變和門閥大族的壟斷,察舉制後來變成了九品中正制。選拔人才的側重也從品德慢慢變成了家世。
我們都聽過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這句話,放在封建政府的官僚層面也是一樣的。中下層子弟失去了晉升空間,而上層子弟長時間把控了官僚階層,最後直接會導致封建政府執政團隊的腐化,臃腫,無能和僵硬。
所以出現了以才能為主的選拔人才體制,即使一開始名額不多,但也終究是向寒門子弟開放了。科舉制的先進性就體現出來:
其一,底層寒門子弟有了晉升途徑,社會矛盾得到緩解。
其二,以才學為導向的選拔機制,大大提高了官僚隊伍的執政素質。
其三,寒門子弟進入官僚階層去稀釋門閥士族子弟佔據的官僚隊伍,有利於中央集權。
其四,培養和形成了鼓勵讀書的社會風氣,有利於民族素養的提升,促進文化繁榮。
但是任何事物其積極性都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髮生變化。至明清,特別是清代的中後期,外面的世界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科舉制的弊端也開始逐漸顯眼。
第一,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社會風氣,不利於社會的多元化發展。
第二,八股文在科舉制的應用,使得很大一部分士子只知道讀死書,思想僵化。
第三,科舉催生了家庭悲劇,很多人無法中第而導致家庭變故。
第四,加劇了官場腐敗,導致官場裙帶,師生關係氾濫,派系紛繁。
第五,為封建王朝續命,阻礙了新生事物的發展。
-
6 # 江南好36
古時的科舉、當今的高考,是說某某人的思想、知識、透過考試後,上面覺得某某人的學識、思想有益於社會的發展,有益於方針、政策的置定。故從佼佼者中、推薦選撥、重用人材。故有"朝為田含郎、暮登天子堂"之說。
-
7 # 鏡花蜉蝣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科舉制對我國古代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積極的角度來講。第一,科舉制改善了用人制度,將真正有才能的人選拔了出來。大家都靠考試競爭,這就杜絕了拉幫結派找關係的可能,即所謂的租值消散,將人們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生產學習上面,而不是找關係或排隊,這樣就增加了社會的總產出。第二,科舉制給下層階級的人提供了突破階層的途徑,也就是提供了階級流動性。這就使得那些有才幹的人首先想到的是用自己的才幹謀求官位,既改變自己的出身又能發揮自己所學,而不是利用自己的才幹去做什麼對統治者不利的事,譬如謀反。因為文人學了一肚子學問卻沒有用武之地,肯定會心生憤懣,這時候萬一給一些想謀反的勢力給籠絡走了,那對統治者百害而無一利。因此,科舉制的積極效果主要體現在既選拔出了優秀人才,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又安頓好了優秀人才,給穩定政權和國家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另外,從消極的角度來說。第一點,科舉制的考試形式禁錮了人的思想。這一點最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八股文了。考試形式過於僵化,使人的思想也變得僵化,降低了人才培養的水平,也就制約了社會經濟發展。第二點,科舉制加深了階層分化。首先,對於透過科考選拔為官的人來說,他們可以透過智力競爭而取締名門貴族中智力底下的子弟,但是他們不可能透過任何競爭(除非政變)來取締皇帝,不管皇帝有沒有才學,或才學深不深厚,他都穩坐皇位。這就使得官員在皇帝面前變得卑微,你不好好幹,有人取締你,但我不好好幹,沒人能取代我。而以前的從貴族中選官就不一樣了,大家都是一家人,指不定你皇帝還得叫我一聲長輩呢,你小時候的尿布還是我給你換的呢。這種情況下皇帝是不可能在官員面前把自己看成人上人的。也就可以看到,自科舉以後,官員在皇帝面前的地位越來越卑微。第三點,那些當上丞相之類位高權重職位的人,他們深知自己已經無法再往上爬了,但是自己的官位是可以被後面排隊的人取代的,不像皇帝那樣可以穩坐。既然如此,那幹嘛不趁這點時間撈一筆呢,說不定明天皇帝突然把我給換了,那就什麼油水都沒有了。因此也就出現了和珅這種大貪官。
總體來說,科舉制選拔了人才,增加階級流動性和政權穩定,這是積極的一面;但禁錮思想,增加階級分化,增加貪汙腐敗,這是消極的一面。不過整體上科舉制還是利大於弊的。
回覆列表
這裡就從科舉制和 察舉制的優劣來分析吧
漢朝時期普遍採用的是察舉制和徵辟制。其中舉孝廉的意思是,一個人想要做官,孝順廉潔後被人舉薦就可以了。
這固然可以網羅一大批孝子。但是做官為百姓做事,這和在家孝順父母是兩個不同的事。
這樣選拔出來的人才在道德思想方面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能力方面那就不好說了。不是所有人都是天生對於政務都很擅長的,更多的人在剛上任的時候都是難以處理政務,出現了腐儒誇誇其談的事件。
來到了唐朝,看清九品中正制的危害之後,唐朝延續隋朝首創的科舉制,以此網路天下人才。
想做官,可以,先考試,成績夠了,才可以做官。這樣一來,就提升了官員的水平和能力。
科舉制不僅提高了官吏的文化素質,而且進一步消弱了關隴集團的實力。使得這個在初唐時期有著極大影響力的集團,在唐朝中後期逐漸喪失了地位。這一點維護了皇權的集中和社會的穩定。
不僅如此,科舉中的殿試是直接由皇帝出面對策的。這其中問的都是國家問題,局勢發展。在這一個考試環節中,奪得首名的人,無一不是對於時政和國家大事有著正確分析的人。他們也將是未來官員的主力軍。
一個良好的官僚體系是維持國家統治的主要因素,而良好的官僚則需要良好的選拔機制來選拔。
古代的科舉制加速了社會各個階級的流動,打破了階級界限,鼓舞了天下才子的仕途之夢。
唐玄宗時禮部尚書沈既濟對這個變化有過很高的評價:“前代選用,皆州郡察舉……至於齊隋,不勝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權而歸於吏部。自隋罷外選,招天下之人,聚於京師春還秋住,烏聚雲合。”
正是因為科舉制,唐朝皇帝才不用擔心“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問題。
高效的政府帶來高效的辦事效率,高效的辦事效率也會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促使國力得以提升。
當然,從整體上看,科舉制的出現是社會的一種進步,後世固然出現了八股取士的現象,但其對歷史的進步作用還是不可磨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