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周公吐脯

    《三國演義》中劉備以仁義為本,不忍兄弟相爭,先是不忍心接受劉表讓荊州,直到劉琮投降將荊州獻給曹操,再透過赤壁之戰,然後跟孫權借,浪費了幾年時間不說,還未為日後孫劉反目埋下伏筆,後來臥龍鳳雛建議劉備打西川取代治國無能的劉璋,劉備又以仁義為本,不忍兄弟相殘,直到鳳雛被劉璋手下射死在落鳳坡,才與劉璋反目,又浪費時間不說,鳳雛也失去了,然後前面的荊州也因為是借東吳的,也被關羽大意失荊州了,沒有了荊州,只靠西川(益州)畢竟經濟,軍事實力嚴重不足,對抗坐擁徐州,兗州,冀州,豫州,幽州,幷州的曹操,怎麼能打的過,另外曹操也廣攬天下人才,帥有司馬懿對抗臥龍,武將一大堆,又透過屯田大力發展經濟,所以臥龍也無能為力。劉備沒有把劉禪培養好也是蜀國被滅的一大原因。另外諸葛亮,五虎將太強,也導致蜀國後備人才成長的慢,諸葛亮,五虎將之後,蜀國帥將人才後繼乏力,最終抵擋不了魏國的進攻被滅。

    順便說一下《三國演義》跟正史《三國志》有一定的出入,看過三國志劉備的本紀,印象中好像沒有劉表主動讓出荊州,劉備謙讓的內容,另外,打西川是東吳集團的戰略,周瑜就是赤壁之戰後東吳集團進兵西川的路上箭傷發作死的,而不是諸葛亮氣死的。

  • 2 # 亦惞

    劉備在生涯低谷落魄期曾遇到三國著名隱士水鏡先生司馬徽,後者的名言“臥龍鳳雛只要得其一便可安天下。”也直接刺激了劉備的雄心,一心想要興復漢室,求賢若渴的劉備之後便對此二人展開了瘋狂的猛追,因此才有了三顧茅廬的佳話。諸葛亮和龐統都屬於那個時代最頂尖的謀士,按理說劉備坐擁臥龍鳳雛,又有五虎上將加持,蜀國實力應該非常強盛才是,然而最終為何卻沒能一統天下,反而被魏國完全壓制呢?

    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劉備發跡較晚,之前一直寄人籬下,缺乏穩定的發展根據地,後來雖然有了荊州益州,但戰略位置也不佳,更何況荊州還是借來的,隱患頗多。兵力短缺一直是蜀國的一塊心病,再加上劉備急功近利,在實力達到頂峰時一味冒進,幾乎有些高傲了,不知等待時機進行適當休整,進而把蜀國帶向了危險邊緣。

    其次,龐統在劉備身邊的時間較短,鳳雛的才能毋庸置疑,是當時鳳毛麟角式的人物,奪取益州他居功至偉,然而由於心胸狹窄,急於趕追諸葛亮的功績,最後隕落在落鳳坡。諸葛亮的軍事政治才華更是傑出,為蜀漢的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劉備死後更是獨挑大樑,功勳卓絕。水鏡先生此言其實不虛,若不是諸葛亮蜀漢根本撐不了多久,正是靠著他經天緯地的才能,才有了三國長期鼎立的局面。可惜這對王炸組合沒有發揮出理想中的效果,雖然他們都有絕食才華,也做出了輝煌的成就,然而卻沒能完成合體,相當於把兩張王拆開了打,威力自然大打折扣。試想一下,龐統如果活得再久一點,他主軍事諸葛亮主內政,那麼蜀漢的實力則要大大提高。

    第三,然而很多人只知道水鏡先生前面的那一句,卻不知道後面還有一句”孝直子初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子初是劉巴,孝直是法正,劉備失了龐統卻也得到了法正這位頗有謀略的人物,可惜他也是英年早逝,沒能為給劉備提供更多的幫助。

    第四,在人才的儲備上,劉備雖有五虎上將,但除此之外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人物了,到了中後期死的死,老的老,出現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用人困境,與東吳曹魏相比,自然是處於下風的,尤其是曹魏那邊,謀士武將一大籮筐,諸葛亮雖然可以以一當十,但臥龍一去後,可堪大用的人才除了姜維外卻是也沒誰了,蜀漢的敗局基本已經定下來了。

    第五,除了人才資源上的比拼,最終影響整場戰局的還是綜合國力上的差距,曹魏在領土,兵力,經濟等方面遠遠優越於劉備的蜀漢,再加上諸葛亮和姜維屢次北伐未果,消耗巨大,本來就積貧積弱的蜀漢更是被掏空了身體,已有強弩之末的態勢,在整體實力上更是被曹魏擴大了優勢。在天時地利人和上,劉備其實都不佔便宜,再加上多次戰略上的失誤,蜀漢最終也走向了滅亡,臥龍鳳雛得一安天下的理想也隨之破滅。

  • 3 # 執著的放牛娃

    劉備之所以坐擁臥龍鳳雛,最終還是夷陵之戰大敗,託孤白帝城,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其已被狂熱的報仇情緒矇蔽,聽不進去反對意見,一意孤行。二是剛稱帝不久,藉此機會彰顯皇帝威嚴,武功赫赫,也是一方面原因。

    夷陵之戰的起因

    公元219年,鎮守荊州的關羽率兵伐魏,先克襄陽,再克樊城,劍鋒所指,所向披靡,曹操大將於禁投降,龐德被殺。重壓之下,曹操甚至急的想遷都。司馬懿提出建議,讓曹操聯絡東吳孫權,與其聯盟,令其背後出兵,夾擊關羽。

    孫權當時想奪回荊州,又不許想破壞孫劉聯盟,故而出兵但行動緩慢,並寫信向關羽道歉。關羽本應該利用東吳矛盾的心理,為自己爭取穩定大後方,以保障自己伐魏的成功。然而,恃才傲物的關羽收到信後,只顧著一時口快,破口大罵,揚言要滅了吳國,“貉子敢爾,如使樊城拔,吾不能滅汝邪”。孫權本來猶豫不決,聽聞此言,下定決心,採用陸遜的計策,兵不血刃,拿下荊州,並在麥城,砍掉了關羽父子的腦袋。

    作為結拜兄弟,曾誓言“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聽聞關羽死亡訊息的劉備,大怒不已。群臣勸阻,劉備不聽。恰在此時,三弟張飛報仇心切,又被屬下殺死。接連兩委結拜兄弟去世,讓劉備更加堅定了決心。經過前期準備,公元221年,他盡起蜀國10萬兵馬,親自領兵,與東吳決戰。最終,夷陵之戰,因大意,被陸遜火燒連營四十里,蜀軍戰死8萬多人,其餘或投降或被俘虜。最終,在白帝城鬱悶中死去。

    出發前劉備不聽群臣建議

    其實,出兵之前,蜀國內部各派系,就要不要立刻出兵為關羽報仇,意見都不一致。

    反戰派代表有趙雲、秦宓。趙雲說,“國賊曹操非比孫權,宜先滅曹魏, 則吳自服矣”“天下者,重矣;冤仇者,輕也”,可見趙雲是明確反戰,支援先拋卻個人仇恨,繼續鞏固孫劉聯盟,聯吳抗魏,等滅了魏國再解決吳國問題,然而劉備不聽。秦宓也說,“陛下此行固為關公報仇,臣竊為不可”“陛下不從,必有大敗”,劉備聽到後氣的立刻要斬了他,幸虧大家求情才沒立即斬殺,而是先關到牢裡,以後解決。

    支援出兵的代表是張飛。作為結拜兄弟,他高呼“陛下今日為君,早忘了桃 園之誓!二兄之仇,如何不報?”,並表示,如果你不去,我去。劉備聽到後,心潮澎湃,大聲高呼:朕與兄弟 前往!

    諸葛亮本來是反對出兵的,因為這違背了聯吳抗曹的既定戰略,而且此時蜀國應該休養生息,不應出兵,但劉備態度已定,作為一個謀臣,也只能委婉建議說“陛下稟上聖之資,親冒矢石,非所以重宗廟也。陛下若堅意復仇,可命一上將統軍伐之”。結果劉備沒有聽進去,還是決定親臨前線。

    此外,東吳國代表諸葛瑾曾前來說明原因,勸和,被劉備破口大罵,“殺吾弟之仇,不共天地同日月也!”,並憤怒的說,你轉告孫權,讓他洗好脖子等著我來砍吧,“與孫權說知,洗頸就戮!”

    戰爭過程中又不聽建議

    在戰爭過程中,參謀黃權曾建議,水軍順流而下,進容易但退回難,建議劉備坐鎮後方,自己作為先鋒,先去打探情況,劉備不聽,反而令其率5000水軍,防備魏國。最終,劉備大敗,東吳斷了其撤退後路,黃權無奈只能投降曹操。

    馬良曾建議,要防備陸遜陰謀詭計。保險起見,應將部隊駐紮圖送一份給丞相諸葛亮(諸葛亮在後方,劉備在前線),聽聽其建議,“將各營移居之地,畫成圖本,問於丞相”。劉備不聽。

    戰爭後續

    夷陵之戰後,劉備逃到白帝城,聽聞諸位大將或死或投降,士兵損失慘重,自己又身染重病,加上內心的鬱悶、慚愧,對關羽、張飛的思念等,多種因素交織在一起,最終白帝城託孤諸葛亮後死去。

    劉備死後,諸葛亮總領蜀國一切軍政。為穩定局勢,他經過認真思考,派中郎將鄧芝出使吳國。最終,吳蜀聯盟再次恢復,自此保持了良好關係,一方遭遇魏國攻擊,另一方則支援,軍事政治聯盟經歷了時間的檢驗。

  • 4 # 物語情歸

    《三國演義》中劉備之所以衰敗,筆者以為有下面幾個原因:

    1,劉備自身性格特點

    他宅心仁厚,雖然知人善任,卻謀略不夠,即使擁有諸葛亮和龐統,但其喜歡感情用事,導致後面的戰爭大敗。

    2,國力方面原因

    劉備主要佔據荊州,益州,擁有益州、漢中、南蠻等地,國士面積在三個國家中最小,人口最少,經濟最弱,綜合國力很弱,再加上連年征戰,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戰爭導致的軍費開支增大,國庫空虛,經濟凋零,加重了人民負擔,經濟困難又引起了民心不穩。

    3,孫劉聯盟被毀

    一開始劉備和孫權結成同盟關係,後因關羽被殺,孫劉聯盟被毀。公元219年,孫權破壞孫劉聯盟,派人襲擊劉備的荊州,殺害關羽。公元221年,劉備為報殺關羽之仇,率蜀軍攻吳,東吳陸遜迎戰,取得勝利,劉備大敗,逃到白帝城,這次大戰,劉備損失了許多將領。損失慘重,幾乎全軍覆沒。

    4,人才稀缺

    戰爭使蜀國損兵折將,夷陵之戰,關羽被吳殺害,劉備損失了大將,猶如其失去了一個臂膀,雖然擁有諸葛亮和龐統等謀士,後備人才凋零,軍中武將缺乏,出現‘蜀中無大將‘’’的局面,劉備自己親自率軍攻吳而兵敗。

    總之,夷陵之戰是劉備衰敗的轉折點,關羽被東吳所殺,引起劉備為其報仇引發的大戰,劉備敗逃,失去了許多將領,國內經濟受創,在這樣沉重的打擊下,劉備徹底衰敗了,他病倒在白帝城託孤諸葛亮。公元223年,劉備病逝。

  • 5 # 北疆同心聊歷史

    在電視劇《三國演義》中,儘管劉備擁有臥龍孔明,也曾經擁有過鳳雛龐統,但卻仍然猇亭之戰中因為大敗給東吳,而抱憾而終!沒能實現自己“興復漢室”的理想。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讓我們嘗試探討一下吧!

    一、在猇亭之戰中,為何臥龍、鳳雛都沒能發揮出決定性作用呢?

    劉備在“三顧茅廬”之後,首先獲得了諸葛亮的擁護和支援!而且諸葛亮也是擁有真才實學的,“隆中對”就是其“未出草廬而先知三分天下”的精彩戰略謀劃。

    “北讓曹操得天時,東讓孫權得地利,將軍可得人和…先佔荊州,再取益州…”這樣的俯覽天下的大局觀,足以證明諸葛亮的實力,絕非是浪得虛名!事實上,後來劉備也基本上是依據諸葛亮的謀劃來決定行動的(除了在荊州問題上有過曲折外),所以基本上實現了初步的戰略構想。

    而龐統則是在“赤壁之戰”後,劉備奪取了荊州時,才由東吳來投奔劉備的。而開始時,他並未引起劉備的重視。劉備也沒有把這位其貌不揚的龐統,真的當做“鳳雛”來看待!龐統引起劉備重視的,是在張飛發現了龐統在一日之間,就把積壓了許久的案件清理一空之後!張飛為龐統的本領所折服,所以才把他舉薦給了劉備。劉備才對龐統予以了重用!

    龐統是在協助劉備攻取益州時,不幸中流矢而陣亡的。所以他追隨劉備的時間並不太長!在劉備為打著關羽復仇的旗號,試圖重新奪回戰略要地荊州時,因為龐統的早亡,所以根本就沒能發揮作用!而在劉備一意孤行,不顧諸葛亮、趙雲的勸阻,執意討伐東吳時。因為意見對立,所以諸葛亮也被留在了成都輔助太子劉禪監國。所以也沒能在此戰中發揮作用!

    二、劉備為什麼一定要東佂,而不是北伐?

    劉備傾舉國之力東征孫權,而不是名正言順的討伐篡漢的曹丕,實在是失策之舉!為什麼呢?就在於荊州本就是劉備從東吳“借”來的!而劉備卻尋找各種借囗拖延不還,這多少有些“耍無賴”的嫌疑!

    然而充滿矛盾的是:關羽在荊州之戰中犧牲了!這時的劉備又該怎麼辦呢?北伐曹魏倒是名正言順,也應該。不過一旦戰事展開,曹劉雙方勢必將打成消耗戰,並且還勝負難料!而這豈不是正中孫權的下懷嗎?孫權也巴不得劉備給自己留下穩定荊州的時間呢!

    從感情上講:劉備最恨的應該是東吳殺害了關羽父子,而不是丟了荊州!因為荊州本就是從東吳手中“暫借”的,從道義上講早晚要還給東吳!是關羽之死,“逼迫”劉備必須要討伐東吳!否則勢必難以聚攏部下的人心。也因此在劉備決定討伐東吳時,除了諸葛亮和趙雲外,多數將領是樂於從命出佂的!

    正是在兩難選擇之下(是北伐還是東佂?),最後感情戰勝了理性,劉備傾力東征了!而最終卻因為戰術失策,而被陸遜“火燒連營”,因而折盡了精銳,鎩羽而歸,逃避到了白帝城!劉備在痛定思痛之後,卻又因年老而經受不住這一連串的打擊,最終因病重垂危而被迫“託孤於白帝城”!

    這就是“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而劉備兩者皆得,卻無法實現胸中抱負的原因所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銀行降準與降息有什麼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