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三思云云

    賀蘭山,古是党項西夏國的神山,而今也可以說是銀川平原的守護神。賀蘭山是中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冬半年,賀蘭山阻擋西北寒冷氣流的入侵;夏半年,賀蘭山迎接東南而來的潮溼氣流,形成地形雨,為銀川平原帶來甘露,並將山上的肥沃土壤沖刷至山腳,形成山前平原。沒有賀蘭山,就沒有“塞上江南”銀川平原。曾經的銀川平原盛產稻米,是著名的貢米生產地之一。當然也是古代中國著名的遊牧地之一。

    至於賀蘭山名稱的由來,唐朝李吉甫的《元和郡縣誌》中說:“山多樹林,青白望如駁馬,北人呼駁為賀蘭。”這裡的“駁馬”便是一種稱呼,並被後世沿說。但是據學者考證,“駁馬”是一種訛傳。宋代胡三省註疏《資治通鑑》認為“蘭”是“賴”的轉音。《晉書·四夷列傳》記載:““北狄”入居者有……賀賴種……”著名學者殷憲認為,破多羅、破多蘭簡稱多蘭,而“賀賴”則是“多蘭”之名的口語音轉,又異譯為賀蘭等,均為鮮卑族支破多羅部族名和姓氏。此說可信度高。

    破多羅部是古代中國鮮卑族的一直源頭。大約在東漢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匈奴從漠北遷居幷州(今山西),眾鮮卑部落隨後遷居匈奴故地。此時,鮮卑破多羅分為兩支,一支史稱賀蘭部,與鮮卑拓跋部遷居大陰山(今內蒙古中部)。另一支仍稱破多羅,又稱賀賴,隨匈奴南遷幷州。

    西晉太康五年至八年(公元284年-287年),匈奴再次掀起內遷高潮,同時引發北方民族居地大調整。當在此時,匈奴左賢王部(後稱鐵佛部)西渡黃河佔據河套,原居乞伏山(今賀蘭山)的鮮卑乞伏部為避匈奴鋒芒,南徙牽屯山(今六盤山)。破多羅作為匈奴屬部,入居乞伏山。此後,因有破多羅部據此,以簡略口語簡稱賀賴山、苛藍山、或賀蘭山。經過南北朝民族的漢化,到隋初才以“賀蘭山”之名確定下來,流傳至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見過想掙錢想瘋了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