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遠慕長生

    因為下西洋,領軍人要帶著龐大數量的人駛向不可知的海洋,那麼這個人必須擁有豐富的航海知識、優秀的作戰本領、強壯的體魄以及好的領導能力和對皇帝朱棣的足夠的忠心,所以,鄭和被選中了,被朱棣選中了,也被命運選中了。

    首先向大家說一句題外話,雖說鄭和開始是接受朱棣的命令下西洋,但在明成祖在位期間,鄭和是下了六次西洋,永樂三年(1405年)到永樂十九年(1421年)十六年中六次下西洋,最後一次是在宣德五年(1430年),明宣宗(朱棣的孫子)在位時期出海。

    首段提到下西洋的領軍人需要具備的條件,我們來一一分析。首先,豐富的航海知識和領導能力,因為你要帶著一大幫人下海呀,那麼肯定要這幫人服從你,航海知識也肯定是要有的,面對突發情況、危急關頭是做決定的是你這個首領,即使旁邊會有擁有豐富航海知識的人給你提意見給你提意見,但只有領軍人擁有豐富的航海只是才能最快和最準確地作出判斷,也才能使手下人安心地服從你的命令。其次,優秀的作戰本領和強健的體魄,鄭和下西洋和張騫出西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因為他們同樣是在盛世之際去探索未知的地方,從張騫的經歷我們能知道未知的地方是危險的,而且還存在著其他小國或者部落以及強盜之類的,朱棣同樣能知道這些,甚至比我們知道得更多,想得更多,張騫告訴西域眾多地方大漢國威,鄭和下西洋不僅僅可以找一下建文帝的訊息,更是宣揚大明盛世很好的時機,所以這次的隊伍要帶上大量錢財和士兵,向其他國家展現大明威嚴,也放宵小見財起意,所以需要一個作戰人才;同時,遠航,幾個月、幾年甚至十幾年都有可能,大家需要在海上漂泊,經歷生死考驗,將領的健康和年紀也必須在考慮之內。最後一點,對朱棣的忠心,朱棣的皇位,畢竟是搶了自己侄子的,不管他表現得有多強大和自信,但畢竟在內心深處是有點心虛的,所以朱元璋以及建文舊臣用得多少有點不舒服,而且下海帶那麼多兵,所以一定要選一個自己人,恭喜鄭和,以上條件,全部命中,所以說,朱棣選擇了鄭和,命運選中了鄭和。

    鄭和幼時便失去父母,小小年紀便上了戰場,但他挺過了戰爭的殘酷,並且在靖難之役中帶兵打仗,獻計於朱棣,立下大功,被賜了鄭姓,可見功勞之大和朱棣的寵信,滿足優秀的作戰人才、好的領導能力、強健的體魄和皇帝信任四點,從後來鄭和擒陳祖義、亞烈苦柰兒、蘇幹刺等人還有經歷了那麼多年航海生活可以看出,另外,據考究,鄭和因為家庭原因,是一個虔誠的穆斯林,為了能去聖地麥加朝聖,所以從小對航海知識很是感興趣。綜上所述,鄭和成了朱棣派遣出海的人 。

    我個人真的非常佩服鄭和,幼時受磨難,家破人亡,成為無根浮萍,在殘酷和冷漠的戰場上活了下來,然後憑藉實力得到朱棣的認可,再然後在不停地航海中度過了自己的後半生,最後一次下海是他已經年近花甲,值得高興的是,他到了麥加,實現了自己朝聖的願望,但最後身死在了古裡,那裡是他第一次航海的終點,也是他一生的終點。可能是為了實現自己朝聖的理想,可能是身負皇命,但毫無疑問,鄭和下西洋是中國航海史乃至世界航海史的一個壯舉,值得每一個人銘記。

  • 2 # 騰飛說史

    朱元璋有感於漢唐時期宦官專權的危害,防止明朝再出現類似的覆轍,於是嚴禁宦官識字,並在宮中立下鐵牌“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朱允炆即位以後,延續了朱元璋對待宦官的政策,宦官出外辦事,稍有過錯,“許有司械聞”,所以,洪武、建文兩朝的宦官不僅沒有權勢,而且非常窩囊,正因為如此,朱棣起兵以後,有大量的宦官逃入了朱棣的陣營,朱棣在起兵之前,往往利用建文帝身邊的宦官,刺探明朝宮廷的機密,朱棣即位以後,認為宦官是身邊的親信,可以信賴,並且自己能夠奪得皇位也有賴於宦官的支援,因此有大量的宦官以靖難之役的軍功而得到重用,從而,徹底破壞了洪武、建文兩朝“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的制度。

    (明成祖朱棣畫像)

    明成祖重用宦官,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培植宦官的勢力來擺脫建文朝文官集團的對自己的束縛,朱棣是以叔父的身份奪了侄子的皇位,在中國古代的政治文化中,其皇位的合法性是受到質疑的,雖然朱棣登基以後,屠戮了一部分官員來立威,但是,明朝長期定都在南京,朝廷內部聚集了大量的南方官員,他們對建文帝還是有感情的,為了避免朝政被這些來自南方的文官集團所把持,於是,朱棣就希望透過以重用宦官的方式來獲得某種平衡。

    永樂年間,朱棣經常派遣宦官出使、監軍、分鎮,以及刺探情報,錦衣衛、東廠等這樣的特務機構也交由宦官來管理。

    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鄭和才以宦官的身份率領船隊下西洋,其實,當時,明成祖不僅派遣鄭和下西洋,還派遣宦官王景弘擔任鄭和的副手,下西洋回來之後,鄭和、王景弘還擔任過南京守備,負責鎮守南京。

  • 3 # 歷史有知社

    許多人都會有這麼個疑問,明成祖朱棣是透過靖難之役而奪得帝位的,其麾下可用之武將數不勝數。但為何下西洋如此關乎國家威儀的事,要交給宦官鄭和去做呢?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從中國的航海史說起。

    中國雖擁有漫長的海岸線,也不缺乏優良的海港。但在歷史上,中國卻稱不上是海洋國家,而只能算是臨海國家,中國是農耕民族,並不以海洋為生,並對海洋抱有先天性的恐懼心理。尤其是中國歷史上居統治地位的近乎都是北方人,對海洋更是畏懼,而他們經常做的事情就是淤塞港口,並令沿海居民內遷。

    在近代以前,北中國的南北的交通運輸主要是依賴於運河,而非海路。繁華的都是京杭大運河沿線的一些城市,如杭州、揚州、淮安、臨清等等。而北中國也沒有誕生一座沿海港口城市。如青島因德國而興港,大連因俄國而興港,威海原為北洋水師的軍港、後來被英國強租,連雲港的主城區至今離港口有三十餘公里、十足一座“偽港口”城市。

    中國在歷史上,真正形成的沿海港口城市,都位於南方,如寧波、泉州等,而這些城市也都是興起於宋室南渡之後。雖在中國的浩瀚史籍中,也有航海的早期記載,如春秋時期,吳國曾從海路攻打齊國。秦朝統一後,徐福奉命出海尋找長生不老藥。三國時期,東吳曾有使節從海路到達遼東及夷洲(今臺灣)等等。

    但是,航海並不頻繁且風險太大,否則,隋煬帝也就沒必要開通京杭大運河了。而從唐朝鑑真和尚東渡日本的勵志故事來看,東渡六次才獲得成功,勵志故事的背後是唐朝時期航海能力的體現。那為何到了明初時期,就有能力大規模下西洋了呢?其實,中國航海能力能得到大力提升,得歸功於阿拉伯人、波斯人(也即色目人)。

    宋元時期,海外貿易空前繁盛,隨之泉州、寧波等真正意義上的港口城市才得以誕生。但是,把持泉州等港口商貿的卻是阿拉伯人、波斯人,蒲壽庚家族(色目人)在宋元時期被稱為“泉州的土皇帝”。阿拉伯人善於航海,自唐中期之後,就有大量的阿拉伯商人從海路航海到中國來經商與定居。唐末黃巢之亂,黃巢就曾攻破廣州城,屠殺了十餘萬阿拉伯商人。從這一方面也可見阿拉伯人航海的能力之強。

    而在鄭和之前,並沒有華人遠洋航行的記載。至鄭和下西洋,我們知道東南亞的很多國家與地區都早已經皈依穆斯林了。那麼明成祖朱棣選擇鄭和下西洋也就不足為奇了,鄭和即是穆斯林。在鄭和的船隊中也有大量的穆斯林,且鄭和的航線都是阿拉伯人商人到經常往返的航線(無論是最遠到達的東非,還是最多抵達的今印尼、馬來亞等地都早已皈依了穆斯林)。

    有人總喜歡拿鄭和下西洋的船隊規模與船隻的大小,跟哥倫布、麥哲倫等西方大航海相比。其實,毫無可比性,船隊規模與船隻大小,並不論證航海能力的高超。三國時期,曹操的水軍,規模與船隻都比東吳水軍要大,可實戰能力卻要弱小的多。

    而與腓尼基、迦太基、古希臘、維京人、及後來的威尼斯人、熱那亞人這些航海民族同期相比,中國的航海能力與技術一直都很落後的(阿拉伯人的航海技術就是從西亞、北非那裡學習得來的)。這從同時代東西方的製圖水平的差距就可以輕易地看的出來,因為早期航海都是利用洋流、貼在海岸線航行的,製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反映了其航海的能力。鄭和的航線就是利用沿岸洋流,貼著海岸線航行,且困難程度跟哥倫布橫跨大西洋、麥哲倫環球航行等是遠遠不能比的。

    至於有些觀點還認為鄭和比哥倫布率先到達了北美洲,更是可以付之一笑。鄭和的船隻比較大,其動力更依賴於沿岸洋流。而且鄭和的船隊是抱著宣揚國威的目的去的,並不是去探索新大陸(鄭和下西洋的航線都是已知的,只是對華人來說是首次)。

    西歐國家是因為“窮”而大航海,航海是為了“脫貧致富”。而鄭和下西洋的本質是為了“宣揚國威”,到處撒錢,其最終也必然因國庫空虛而被廢止。所以,鄭和船隊也並沒有向未知世界探索的動力及多餘的財力支撐。如明人劉大夏便說: “ 三保下西洋費錢糧數千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寶而回,於國家何益?此特一弊政。” 這種指責並不是沒有道理的。鄭和下西洋既沒有給中國帶來實質性的改變,更沒有開創一個新的時代,只是無實質的意義的財政消耗而已。其在中國的航海史上並沒有實質性的意義,而在世界航海史上更不值得一提。

    而那些鼓吹與誇大鄭和航海意義的,並藉此表明中國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曾闊過的。其實是一種民族的自我麻痺,還沒有徹底從“天朝上國”的美夢中醒來。說鄭和下西洋的航海能力領先於同時代的西方,就如同說農耕民族的騎射領先於遊牧民族一樣荒謬,是在自欺欺人。正視自己的不足與落後,才能真正獲得進步。

  • 4 # 庭州行者

    明成祖之所以派鄭和下西洋,這個女問題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明成祖為什麼要派人去下西洋;而來是為什麼派遣的人居然是作為宦官的鄭和。那麼,在此不妨將兩個問題分開來分析一番。

    首先,明成祖為什麼要派遣軍隊下西洋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餘人,多齎金幣。

    這是《明史》裡頭的說法,按照其說法,朱棣下西洋有兩個目的,其一是聽說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流亡海外,所以想要找到他;再者是為了顯示明朝的強大,出去宣揚國威。

    這個說法,有一定的可信度。之所以說有一定的可信度,是因為第一種原因完全不可信。試想,建文帝既然已經流亡海外,已經對於朱棣造不成威脅,那麼朱棣為何還要去找到他?至於建文帝在海外借兵,更是無稽之談,鄭和所到達的那些地方,與明朝相比,可以說是彈丸小國,連遠航的能力都沒有,如何遠征明朝?即使到了明朝,也不過是送命而已。

    所以,尋找建文帝這一說法,是經不起推敲的。

    唯一可能的說法,就是去宣揚國威。朱棣想要恢復元朝時期那種萬國來朝的盛況。眾所周知,元朝的疆域遼闊,其朝貢國甚多,尤其是西域諸國。而到了明朝之後,西域的朝貢國減少,所以明成祖為了營造萬國來朝的景象,所以去海外尋找朝貢國。

    鄭和下西洋,事實上除了在短時間內為明朝增加了大量的朝貢國之外,並沒有其他更大的作用,其走過的路程,也不過是將南宋時期民間貿易的海路再走了一遍而已。

    接下來,分析一下為什麼下西洋者要選擇鄭和這個宦官

    這個問題,也可以分兩個方面來看待。一是為什麼要派一個宦官,二是為什麼不派別的宦官而非要派遣鄭和。

    首先來看第一個問題。《明史》裡頭對於鄭和的描述,第一句話就是

    鄭和,雲南人,世所謂三保太監者也.初事燕王於藩邸,從起兵有功。累擢太監

    累擢太監,這個表述很重要。事實上,宦官並不等於太監(清朝之前),太監這個詞在遼時出現,後來漸漸指高級別的宦官。也就是說,太監,是國家正規的有品級的官員,是可以代表國家的,而太監被分配行政軍事事務的例子在歷史上並不少見。比如宋朝的竇神寶,從年輕時期,作為太監跟隨宋太宗趙光義出征,屢立戰功,身先士卒,在靈州多次擊敗來犯的党項人李繼遷。所以說,太監被授予重任,並不奇怪。

    再來看第二個問題。

    在前文所列的第一句話也可以看出來,鄭和其實也是一名軍事太監。從起兵有功,證明其一,他在朱棣身邊的時間很久;第二,他有一定的軍事能力。還有一點,就是鄭和家族有航海的傳統,所以鄭和對於航海來說,可以算是一個內行。

    基於以上原因,明成祖朱棣派遣三寶太監鄭和去下西洋。

  • 5 # 坐古談今

    明朝人才確實很多,但朱棣的親信卻不多。再加上,鄭和作為“太監之首”、朱棣親信中的親信,下西洋的日程管理都是“內官監”的日常工作,由此,選擇他就很容易理解了。

    但鄭和下西洋卻對他個人並非是好事兒。因為,作為“宦官之首”的內官監太監,在長期不再皇帝身邊的情況下久離權力中樞。宣宗前,“太監之首”已經易位為司禮監太監了。

    (1)下西洋首先是軍事功用,鄭和完全符合

    “下西洋”首先是配合明軍路上作戰任務,例如第一次1405年為了反擊海盜勢力,打擊建文反抗勢力的繼續反抗;第二次是1407年,從占城進攻安南。這些都需要軍事能力。

    鄭和從小兒就在朱棣身邊,而且跟隨朱棣參與靖難之變還救過朱棣性命,因此,鄭和乃是親信中的親信,在服從朱棣戰略和軍事能力上比較強。

    (2)作為明成祖時期宦官之首的內官監太監,作為朱棣的親信,鄭和完全瞭解“下西洋”的戰略目的:阻止蒙古勢力與海上之國聯絡,布明朝天威

    內官監的主要職責之一就是宮廷禮儀,主管外藩事宜,因此,選擇鄭和在禮儀上非常合適。交往中至少在禮儀上不會失禮丟分,在古代禮儀可是個大問題。

    內官監之所以沒有具備批紅權力,主要就是鄭和長期遠離皇帝,離開了權力中心。

    (3)鄭和作為聖裔有利於與當時的海上國家產生共鳴,同時,他又信奉佛教與佛教國也有心理共鳴

    關於鄭和的族源,現在基本觀點是:鄭和的祖先是蒙古帝國西征時的俘虜,先定居在西域,之後進入雲南。

    (4)下西洋負責採辦“奢侈品”是重要內容,作為太監之首,需要什麼他非常瞭解。負責採辦、營建也是內官監的工作專案

    下西洋過程中,寶物、香藥、動物、紡織物四大類七十種物品是主體,另外還有一些蔬菜、果品、糧食等。同時,在下西洋過程中,船隻的各種修理、給養補給等都是內官監的日常工作範圍之內。

  • 6 # 民國年間那些事

    鄭和本是明軍的俘虜,被俘時還是個小孩,後來閹割進宮當了太監,侍候後來成為明成祖的朱棣,成為朱棣的心腹。

    朱元璋死後,因太子已逝,所以皇太孫即位,是為建文帝。1399年,朱棣起兵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 後來朱棣攻破南京,宮室起火,建文帝不知所終,朱棣隨即即位稱帝。

    鄭和也參與了靖難之役,朱棣由此知道鄭和有軍事指揮才能和訓練部隊的手段,於是對其委以重任。朱棣武力奪權,總歸不是名正言順,他疑心建文帝流亡到了海外,於是便準備派人去海外追尋,順便揚威海外,耀兵異域,以示中國之富強。但派誰出海呢?

    鄭和下西洋,揚中華之威

    當時鄭和的職務是司禮太監,實際上就是宮裡的太監總管。因為出海,所以朱棣任命他為大明國統兵大元帥,一切事宜由鄭和便宜行事,包括宣撫、征討甚至殺人。所以鄭和所到之處,老百姓都稱他是欽差大臣,說他有尚方寶劍,可以先斬後奏。

    在這裡再插一段閒話,鄭和七下西洋中的西洋其實並非後人所說之西洋當時大明王朝以京師為中心,京城以東就叫東洋,京城以西就叫西洋,所以鄭和出海到東南亞一帶,就叫做下西洋。

    事實上朱棣眼力的確不錯,他的這個任命,成就了鄭和,也讓大明帝國揚名世界。

  • 7 # 看遍山川

    這得從鄭和的身世說起,他的祖先是來自阿拉伯的貴族,並且還不一般,據傳是伊斯蘭教創始人先知穆罕默德的後代。先祖名字叫烏馬爾(阿拉伯語音譯),這人來到中國恰逢宋元交替之際,他憑藉著貴族身份和出眾的能力在忽必烈的軍隊裡擔任了要職。

    蒙古軍隊攻佔瞭如今雲南地區的大理國,大理納入了大元的版圖並設定了行省,烏馬爾被蒙元當局留在雲南,參與管理當地事物,烏馬爾在治所一生政績斐然,逝世後得到忽必烈的嘉獎。鄭和的祖先就在雲南一代代生存繁衍下來,他的祖父跟了母姓改姓了馬,他的父親有二子,次子就是三保,即後來的馬三保。

    馬三保從小就聽過自己作為回教徒的父親和祖父遠赴麥加朝聖的經歷見聞,對異域的風情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和嚮往,這為他將來的立志遠航打下了心理基礎。

    時間轉到元末明初,明朝的軍隊攻克雲南,正值少年的馬三保在戰亂中和家人離散,又被明軍俘虜慘遭閹割成了太監。所幸的是幾年後他遇見了他的貴人燕王朱棣,朱棣非常喜歡這個少年,把他留在身邊做侍衛,在“靖難之役”中馬三保表現英勇,隨朱棣出生入死,立下很多戰功,在戎馬倥傯中得到了朱棣充分的信任。

    朱棣稱帝后,為了表彰馬三保在鄭村店一戰中的突出表現,朱棣親賜“鄭”姓給馬三保,從此他改名成我們熟悉的“鄭和”,被任命為官四品的內宮監太監。

    長期的軍旅生涯使鄭和既英勇善戰又果敢多謀,還具備出色的外交才能。在鄭和下西洋的前一年,他奉命率十萬海軍出師東洋抵達日本,就日本海盜騷擾中國沿海問題,同日本執政進行嚴厲交涉,日本方面同意逮捕首犯,承諾按期進貢天朝。這次鄭和東渡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做派乾淨利落地解決了倭寇問題,既顯示了他過硬的航海技術又成功展示了他嫻熟的外交能力,得到了明成祖的讚賞。之後鄭和又成功出使暹羅(泰國),豐富的外交活動經歷為他日後更廣闊的遠航外交奠定了結實的基礎。

    朱棣在任命鄭和為內宮監太監的職責中就有監造船舶的事項,朱棣早就物色好鄭和為將來下西洋的領頭人了。鄭和本人是一位虔誠的穆斯林,通曉穆斯林語言文化,他一生最大的夢想就是去今天沙烏地阿拉伯西部的麥加朝聖克爾白聖殿,能率領大明的航隊履行君主的意志,還能實現自己的畢生宏願,是此生所幸。

    對於明成祖朱棣而言,他派去遠渡重洋執行帝國任務的人,首先是他得充分信任,鄭和符合這個條件,他們之間的信任是經過腥風血雨洗禮的。其次還需要有相當的獨當一面的能力,鄭和前幾次遠航外交已經證明了他所具備的這方面條件。最後當然鄭和太監的特殊身份也起到一定加碼的作用,朱棣肯定是不希望重複始皇帝和徐福之間的故事了。

  • 8 # 幾葦渡當年

    在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是非常不信任宦官的。

    俗話說以史為鑑,朱元璋有感於漢唐太監亂政的教訓,所以他規定宦官只供灑掃侍奉,“不許讀書識字”,“不得兼外臣文武銜”。並專門鑄鐵牌置於宮門之中:“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

    所以在明洪武、建文兩朝,宦官是非常沒地位的。建文帝朱允炆秉持朱元璋的祖訓,對宦官的態度很差。

    可正因為如此,當朱棣起兵造反的時候,那些宮裡的宦官紛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朱棣靠這些宦官得到了不少有用的情報。比如他之所以南下皇城就是靠宦官告密才得到皇城的虛實,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朱棣徹底摒棄了祖訓,將宦官納入到了自己的權利體系中。

    另一方面也是由於朱元璋初期的佈局是天子坐中央,藩王守邊疆。按照他的設想,應該給宗室很大的權力,來和官僚相互制衡。

    但是朱棣篡位後,藩王和宗室的權力逐漸縮小,最後的結果就會是官僚獨大。

    所以朱棣任用宦官來制衡官僚更是一種權術,由於不用擔心宦官篡位,同時宦官又離不開皇權的庇護,因此宦官就成了皇帝的首要扶持物件。

    鄭和十多歲就進入燕王府,由於聰明伶俐,很得朱棣喜歡。後來又在朱棣篡位的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所以鄭和絕對算得上是朱棣的心腹。

    而下西洋更大的政治目是尋找建文帝朱允炆,以官僚率領這麼龐大的艦隊來尋找失蹤的皇帝,顯然說不過去。

    那麼作為從小就跟隨他,在他的權利範圍內又能力出眾的鄭和,被派去下西洋是非常好的選擇。

    鄭和每次遠航,都是萬人以上出征、百舸齊發,帆陣如雲、旌旗蔽天。能在那個時代,率領如此規模的船隊,在白浪滔天的大海上“雲帆高張,晝夜星馳”,也證明了他的能力!

  • 9 # 杦桎in

    這個問題主流上的說法是明成祖意在揚威於海外,達成“天下共主”的想法,但還有一種說法是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還有一個目的,為了尋找可能活著的建文帝朱允炆。

    鄭和在下西洋的過程中,收穫了很多奇珍異寶,樹立了明朝的權威形象。

    後來因為貢賜花費過大,加上國內士人階級的強烈反對,下西洋的活動也就漸漸沒有了。

  • 10 # 金脈脈

    明朝由於繼承了元朝大部分的基業,所以對疆域的開拓是有些野心的。可是由於明朝是漢人天下,漢族人自古就不擅長遠距離馬戰。

    元朝可以全民皆兵,馬背縱橫一路向西,騎馬跨越千山萬水,鐵蹄肆虐直奔黑海海岸。

    可明朝可不行,都不談有沒有那麼多戰馬,就算馬夠,會騎馬的人都不足;不會騎馬的人咋辦?靠兩隻腳跟著馬隊後邊一溜小跑兒?!

    而且,元朝一路向西擴張的結果並不理想,西亞和歐洲野蠻落後,怎麼可能讓看慣了珠寶書畫,用慣了玉石陶瓷,穿慣了綾羅綢緞吃慣了山珍海味的華人看上眼?!

    可是明朝也想要更大的疆域,怎麼辦呢?!往西,元朝看過了,沒什麼東西;往北,越來越冷,一片冰天雪地;往南,都是原始森林和澡澤瘴氣……

    只有往東。東面是大海,可是也許過了大海,會有不一樣的天地也說不定啊。

    於是一下西洋,儘管所見所得並不理想,至少證明了海外別有天地;二下西洋……三下西洋……四下……

    無他,見識廣眼界高,偏偏不甘心而已。

  • 11 # 鴻哥iouyh福小鋪

    很明顯是因為身份的問題,鄭和雖然是有才華,但關鍵是他的身份得到皇帝的信任,天下有才華的人多了去,但想要有所發揮,最主要的還是得到上位者的信任,也就是說,上位者的信任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宦官的身份,自然而然就把鄭和與皇帝繫結在一起,無論鄭和如何折騰,他始終折騰不出皇帝的手掌心。

    換做其他正常人,皇帝的信任就會有所保留,畢竟就剩下一個人,只要能夠繁衍生息,保不齊,這樣的人會孤擲一注,自己創造一個種族和國度出來,那麼皇帝給予的資源就變成了無償的資助。

    宦官不一樣啊,即便有旁枝血脈,但沒有自己的嫡親血脈,無論如何都沒有那麼個心氣,只能依附於皇權。

    沒辦法,那個時候還是封建皇權時代,不是鼓勵開疆拓土的時代,不是所謂的萬馬奔騰的年代。

    皇權要的是掌控力,絕對的掌控力,至於無法掌控的,皇帝是不會授權給沒有獲得自己信任的人,因此,授權給鄭和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下西洋,除了傳說中尋找建文帝之外,應該更重要的是掌控海域的安全,畢竟元朝統治時期,歐亞除了大陸聯結之外,還有海洋聯結,明朝皇帝大規模地派遣鄭和下西洋,關鍵是掌握這條海路,奈何啊,鄭和七下西洋,所遇到的都是對明朝形不成挑戰的勢力,也正是因為如此,明朝皇帝才放棄了海上安全防衛思慮,一腦門子心思在陸地對付殘存的蒙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犀牛和象海豹誰更厲害?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