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舊夢難尋MAX

    吳侯孫權之所以屈居於江東一偶之地,簡單來說,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建安十三年(208),荊州之主劉表病逝,次子劉琮接管荊州,正值曹操率領大軍南下,劉琮在蔡瑁等人的勸說下投降曹操,曹操趁勢想鯨吞江東,率百萬大軍住紮在赤壁,於對方隔江對峙。在此生死存亡之際,孫權決定於劉備聯軍,共同抵禦曹操。大都督周瑜用詐降火攻之機大破曹軍,史稱“赤壁之戰”。

    曹操引兵退回許昌,孫權和劉備為了荊州之地的歸屬摩擦不斷,但是荊州最後還是落在了實力最弱的劉備手裡,周瑜不服,幾次欲興兵討伐劉備,都被孫權制止了。因為曹操雖然赤壁大敗,卻依然是勢力最強大的諸侯,如果此時因為荊州的歸屬和劉備大動干戈,消耗的是雙方的軍力和國力,容易被曹操趁虛而入,拿下江東。在天下大勢面前,孫權和魯肅拿捏的還是很準確的

    建安二十四年(219),東吳大都督呂蒙趁關羽攻打曹仁的時候,襲取荊州。因為劉備當時已經有了荊州,川蜀,漢中之地,成為了最強的諸侯,孫權害怕劉備滅了曹操以後來攻打江東,出於自保,才和曹操聯盟,偷襲了荊州,此時拿下荊州一是為了生存,二也是為了之後可以逐鹿中原做準備。

    章武元年(221),劉備舉全國之兵為關羽復仇,攻打孫權,被吳將陸遜於夷陵擊敗,孫權得以保全了江東之地,此時,曹,劉,孫的勢力又回到了最初割據的時候。

    孫權少年之主,天縱英才,一生都在為保全江東故土,爭霸天下做準備。奈何曹操和劉備的太過強大,而且江東將士多是水軍,步軍實力比不上曹劉難以逐鹿中原。幾次生死存亡的時候,都做出了準確的應對,即曹強劉弱時,聯劉抗曹,劉強曹弱時,聯曹抗劉。

  • 2 # 青梅煮酒品三國

    導語:

    個人的觀點是孫權在繼承江東沃土後並沒有發生太多的戰役。首先是孫權繼位時年齡太小不適合參與爭奪天下;其次是孫策雖然一統江東,但是並沒有穩定住江東沃土;最後孫權在成長中唯一適合聯手的諸侯就是劉表,而劉表年邁並沒有大軍過江的打算,因此孫權和劉表只會偶爾打打“水戰”成就了水軍也造就了江東多儒將的一種現象。

    亂世中東吳大多都在安內

    孫權繼位時年齡相對較小,又管轄著整個江東,加上孫策的意外身亡讓孫權不敢有大的動作,不然自己也不能穩坐江東。

    孫策以雷霆手段在幾年內就統一了江東八十多縣,再這期間惹得很多當地的世家豪族不滿,不然孫策也不會遇刺。這就給孫權帶來了很多麻煩,內部的不穩定再參與中原的大戰,很容易讓居心叵測的世家豪族反叛導致整個講定動亂。在當時孫權最好的生存辦法就是延江設定防禦,然後用兵力確保內部的穩定。然而也正是這樣的決策讓江東背上了盛產儒將的說法。

    對手的轉變讓東吳寸步難行

    孫權在穩定江東時武將、士卒經歷最多的戰爭就是平叛及與劉表間的摩擦。孫權繼位後直到赤壁之戰,幾乎沒有大型的戰役發生。劉表年邁決斷也有些猶疑,劉表雖然有十萬甲士但也一直觀望著時局的走向,這也間接的說明了東吳和劉表之間只有小範圍的摩擦而不會發生大規模的戰鬥。

    赤壁之戰的爆發代表著兩件事:第一件東吳內部已經足夠穩定;第二件東吳的的對手由劉表變成了曹操。內部穩定代表著具備向外擴張的基礎,但是對手的改變則讓江東寸步難行。曹操及帳下的武將是在中原廝殺勝出的一方,這意味著曹操一方身經百戰,而東吳的武將中經歷過打戰役的武將基本都是老將軍了,年輕的一代大多都是理論派。因此東吳的擴張戰中勝少敗多,寸步難進。

    總結:東吳在中原和北方戰亂時期選擇鞏固自己的基礎已經限制了東吳的走向。但是也沒有諸侯敢像曹操那樣用以戰養戰的方式發展。

  • 3 # 莊蘇谷

    歷史上的孫吳政權,的確給人防守強悍、進攻乏力的印象。

    個人認為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地理因素

    這點不需要多說了,依託長江天險和強悍的水軍,孫吳面對曹魏的主動進攻,很少落於下風,還讓曹操留下了“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感慨。但當北上面對淮南堅城,東吳士兵的戰鬥力就顯得不足了。

    第二、將領私兵制

    東吳計程車兵,是將領的私產。將領自己養兵,還可以代代相傳。

    例如陸遜死後,他的“陸家軍“傳給了兒子陸抗。陸抗死後,又把兵馬分給了兒子陸晏、陸景、陸玄、陸機、陸雲。

    遜卒時,年二十,拜建武校尉,領遜眾五千人。

    秋遂卒,子晏嗣。晏及弟景、玄、機、雲、分領抗兵。

    孫權曾經試圖打破這種現狀,但沒有成功。因為東吳的將領,都是“私兵制”的擁護者。

    東吳將領成當、宋定、徐顧死了,留下孩子還小,孫權就想趁機把這三個將領的兵馬移交給呂蒙。呂蒙卻對此拒絕了,認為孫權此舉是對於國有功之人不公平的。說白了,私兵制的遊戲規則不能破壞,要不然今天孫權可以把別人的兵給你,明天你的兵也會被孫權奪去給別人。

    時蒙與成當、宋定、徐顧屯次比近,三將死,子弟幼弱,權悉以兵並蒙。蒙固辭,陳啟顧等皆勤勞國事,子弟雖小,不可廢也。

    在這種兵制下,東吳將領們保衛領土積極性還是很高的,畢竟破巢之下無完卵,如果吳國被滅,自己這點“私產”多半也保不住了。

    但對外打仗,積極性就成疑了。誰都想打勝仗,但誰都不想把自己的“老本”給折完了啊!

    第三、集團本土化

    孫吳集團最開始其實是分為三大派,一個是元老派,代表人物是孫堅的手下黃蓋、韓當、程普;一個北方派,代表人物是老家在長江以北的張昭、魯肅、諸葛瑾等;最後一個是本土派,代表人物是江東豪門出身的陸遜、朱然等。

    從孫權統治後期開始,前兩派就逐漸凋零,本土派開始佔上風。儘管孫權一直試圖搞平衡,大力扶持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同時多次打壓陸遜,但仍然無法扭轉整個孫吳統治集團本土化的大趨勢。

    對於本土豪門來說,他們的根基就在江南,北上的意義不大——就算打贏了,還能整個家族都遷到北方,和北方那些世家大族搶人搶地盤去嗎?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陸遜一生,也曾多次北伐中原,但都是規模很小、非常謹慎的小打小鬧。原因除了上文講的地理因素和私兵制外,陸遜本人的動力也是不足的。

  • 4 # 饕餮中國

    孫策死的太早,孫權只是守成之人,沒有逐鹿中原的野心,一般不會招惹別人,更不會有什麼開拓進取之戰。對於自衛反擊戰取勝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江東地理位置決定,有長江天險,南方多水路,北方曹魏士兵不善於水戰,即便曹操沒有赤壁之敗,要想跨越長江和東吳開戰,東吳只要以逸待勞,半渡而擊至,曹操也是很難攻下東吳。

    二、孫權是一個守成之人,雖不及哥哥雄才大略,但知人善用的本領還是很高的,重用魯肅連蜀抗曹,重用呂蒙、陸遜等人主持軍務,陸遜更是孫權的力排眾議任用,火燒連營,廢掉劉備,按道理劉備順江而下,勢如破竹,打敗東吳應該是沒問題的,年輕的陸遜採用驕兵之計,讓劉備戰線拉長,深入腹地,瞅準時機,一把火燒掉整個蜀國精銳。

  • 5 # 霧繞春秋

    東吳自衛反擊有名因為是在生死存亡之際~赤壁不反擊被滅,夷陵不反擊還是被滅!但說東吳只會自衛反擊我有不同看法:擒關羽奪荊州乾的可是利索。

  • 6 # 被遺忘的過去

    個人認為東吳地處南方有長江,等很多的天險易守難攻,而且北方等陸軍不擅長水戰,所以很容易防守,而水軍打陸軍主動攻擊肯定不擅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孩3歲多了,總改不了吃手的習慣,和小時候吃母乳少有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