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士野

    為什麼趙雲是三國之中完美將軍的存在?

    我想,僅人生志趣和理想來講,三國裡面,就幾乎沒有武將能夠和趙雲相提並論。

    三國之中,大部分的武將,其實是沒有理想的,或者說,我們根本不知道他們有理想。

    對於大部分的武將來說,他們不過是想要在亂世之中苟活,有好衣服穿,有好房子住,有美酒佳餚享受,美女佳人陪伴,或許就是他們的理想。

    所以,才會有像宋憲、魏續和侯成這樣的健將,因為沒有酒喝而出賣了呂布;才會有像呂布這樣的人,因為有更高的官位而背叛開始的義父丁原,因為有美女貂蟬而背叛後來的義父董卓,被稱之為“三姓家奴”。即使在和袁術、劉備三人搶奪地盤的時候,也是分分合合,打打停停,有利益就臭氣相投,稱兄道弟,沒有利益就劍拔弩張,拔刀相向。

    雖然,呂布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美名,可是,像他這樣沒有理想的武將,又怎麼能夠和趙雲相提並論呢?

    有一部分武將,或許有理想,可是他們的理想,也只不過是因為亂世,想著要多奪取地盤,得取功名而已。

    比如,像馬騰和韓遂,兩人趁著三輔大亂,一起結為異姓兄弟,非常親愛,想著一起共謀大事。後來因為小事情,就相互攻擊,成了不共戴天的敵人,馬騰把韓遂打得丟魂落魄,韓遂又反過來召集一幫人回攻馬騰,嚇死馬騰的老婆子女,這樣連年不解。

    可是後來馬騰入朝為官,和家人馬休全家搬到鄴城之後,馬超獨自留在西涼統帥馬騰部署,又和韓遂結盟了;甚至,為了涼州的地盤,馬超還聯合韓遂等人,一起對抗曹操,全然不顧自己的父母兄弟全部都在鄴城曹操手中,會因為自己的行為遭罪。

    甚至,為了拉攏韓遂,馬超還對韓遂說:“如今,馬超棄父,以韓將軍為父。韓將軍亦當棄子,以馬超為子”這種的厚顏無恥的話來。

    雖然,馬超素有“錦馬超”的美名,五虎上將的排位還在趙雲之前,可是像他這樣為了一己之私,坑了全家的武將,又怎麼能夠和趙雲相提並論呢?

    即使是五虎上將之中的關羽,他的理想,也不過是“忠義”二字。然而“忠義”這二字,對的也不過是劉備這樣的明主。關羽的忠義,給的是劉備一個人。只要是劉備之外,他是可以不負責任的。

    所以,關羽可以因為秦宜祿的妻子杜夫人貌美,而去找曹操討賞,討不會,可以有私怨;關羽也可以因為自己一直陪侍劉備身邊,勞苦功高,就心高氣傲,不顧蜀漢內部團結,要與馬超一較高下,不屑與老兵黃忠為伍,看不起劉備的義子劉封,威脅同樣是一開始就跟著劉備四處顛沛,勞苦功高的糜芳……

    相較於趙雲桂陽城辭退趙範貌美的寡嫂樊氏,在論功論功行賞的時候甘居人後,做不爭不搶的“大樹將軍”的種種表現,關羽的志趣和理想來看,又怎麼比得上趙雲呢?

    至於五虎上將一心效忠的劉備,他的理想是什麼呢?

    劉備當初在荊州投靠劉表的時候,有一次和許汜、劉表一起共論天下人,許汜說:“陳登這個人雖然是四海知名的人,但是豪氣不夠。”劉備就問許汜:“你這樣說,是有證據嗎?”許汜說:“當初因為戰亂經過下邳,見過陳登,陳登這人一點都沒有主任之道,我拜訪他,他老久都不和我說一句話,自己躺在大床上,而讓客人們坐在下床。。元龍無客主之意,久不相與語,自上大床臥,使客臥下床。”

    劉備說:“您是有國士之名的人,現在天下大亂,天子流離失所。陳登希望您憂國忘家,有匡扶漢室之志。可是您卻向陳登提出田宅屋舍的要求,言談也沒有什麼新意,這當然是元龍所討厭的,又有什麼理由要求元龍和您說話?假如當時是我,我肯定會上百尺高樓上去高臥,而讓你們睡在地下,哪裡只有區區上下床的區別呢?”

    求田問舍,劉郎才氣。可是劉備自的理想和志趣就高大上了嗎?

    小時候,劉備就和人說“他日我為天子,當乘此傘蓋”,所以自稱劉皇叔也好,表現出仁義也好,說別人求田問舍也好,其實自己也不過是為了自己一己的功業和江山在打拼罷了。

    而和劉備同為三國英雄的曹操,他的人生理想,一開始是做一個四海之名的名士,後來是“漢徵西將軍”,最後是“吾為周文王”;說來說去,還是為了自己。

    至於孫權劉焉劉表袁紹袁術陶謙公孫瓚公孫度這些人,則更不用說理想了,只不過是想在亂世之中,搶奪地盤,成為一方軍閥,然後可以為所欲為,享盡人生罷了。

    三國之中,被稱之為有理想的,忠於漢室的,則有諸葛亮和荀彧。

    可是,即使如諸葛亮和荀彧,他們所效忠的漢室,也不過是劉氏一家而已。

    三國之中,只有趙雲的理想和志趣,想到的是“天下”二字,“百姓”二字。

    當初,公孫瓚問趙雲,別人都選擇投奔袁紹,你為什麼能迷途知返,前來投靠我。

    趙雲回答說:“現在天下大亂,百姓有倒懸之危,決定要追隨能夠實施仁政的地方,並不是因為我們要疏遠袁紹而偏向於將軍您。”

    所以,劉備平定益州之後,在別的將領感覺勞苦功高,想要忙著瓜分田地財產,安逸享受的時候,趙雲才會跳出來,在有人主張將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給諸將,趙雲就反駁說:“霍去病曾說過匈奴未滅,無用家為,現在國賊不只像匈奴只有一個,所以還不到可以安定下來的時候,須等到天下平定之後,再使眾人返回家鄉去耕耘田地,這才是最好的決定。益州的百姓,剛剛遭遇戰禍,現在應該將田宅房產歸還給百姓,先讓他們安居樂業,然後可以使他們服兵役、納戶稅,這樣也能得到益州的民心。”

    所以,才會在劉備因為關羽張飛過世,荊州地盤丟失之後,劉備一心要東征孫吳,趙雲又上諫說:“國賊是曹操,並不是孫權,滅了曹魏之後,東吳孫權自然會臣服。雖然曹操已經去世,但其子曹丕篡奪皇位,引起公憤,應該利用此民憤,先攻佔關中,佔據黃河、渭水上游以討伐逆賊,那麼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該放置曹魏,反而先打東吳。而且與東吳的戰爭一旦開始,就不易停止了,伐吳並非上策。”

    所以,才會在街亭大敗後,各路都失敗而回,只有趙雲帶的軍隊損失最少,並且保有許多軍資的時候,諸葛亮想要把這些軍資賞賜給將士,趙雲又站出來說:“我軍軍事失利,怎麼還能要賞賜呢?請將這些物資全部納入赤岸府庫,在十月寒冬的時候再賞賜給將士們使用。”

    “仁政所在”,便是趙雲所在。僅憑著這一點,趙雲便不愧“完美將軍”這四個字。

  • 2 # 戴草帽的小老鼠

    希望不要拿電視劇的印象來罵我哈,我這些話是看了《三國志》和裴松之注一些內容,眯著眼睛手機打字寫下來的。

    趙雲這個人是真實存在的,但武藝只能說是一般,是三國時劉備手下一名戰將。

    《三國志》對趙雲的記載很少,僅提到了劉備逃跑時,趙雲負責背阿斗,沒有寫有關七進七出。另一個事是晚年跟諸葛亮北伐時,有一次戰敗被降職。

    對趙雲的評價,《三國志》是把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和趙雲五人放一起然後逐個評價,這也許就是五虎上將的出處。真實的歷史並沒有什麼五虎上將之封。

    對趙雲和黃忠的評價是一起說的,說黃忠與趙雲“ 強摯壯猛”,也算是比較高的評價。對於關羽和張飛則是評價為“萬人敵”。對馬超評價是“阻戎負勇”,但重在說馬超的失誤導致家族滅亡。

    後來裴松之在給《三國志》做注時,把一些趙雲的事給加了進去。後人把裴松之加的這些話稱作裴松之“雲別傳”,其對趙雲的武藝方面記載,是一次戰鬥活捉了老鄉夏侯蘭,後來夏侯蘭投靠了劉備。還有一次是漢水之戰吧,被劉備誇他“子龍一身是膽”,其他的忘了。總之不是很多。

    既然說到歷史,那就拿歷史材料說話吧,目前能提供的就是陳壽的《三國志》和裴松之的三國志注。筆者也只是在學校翻過一些皮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 3 # 伊耆角木

    會有這樣的疑問,多是因為成都武侯祠裡的趙雲雕塑為文官打扮。實際上,趙雲是武將一事本無爭議,只是確實也曾兼任文職。而在古代很多時期,尤其是亂世,文官武將根本沒有明確界限,這種現象在三國時期能舉出一堆。

    我們的傳統印象,武將就應該頂盔掛甲、身帶兵刃,而文官就應該寬袍大袖、羽扇綸巾。實際上,這是影視劇給的印象。真正的情況,武將不會永遠穿盔甲,下馬就可治理百姓,文官需要時也要帶兵殺敵。所以,武侯祠裡的雕像穿什麼衣服不說明任何問題。其實武侯祠裡張飛也是一身袍服,並沒有穿盔甲。

    要分辨一個官員是文官還是武將,顯然要看他的官職,根據正史《三國志》記載,趙雲曾任牙門將軍、偏將軍、翊軍將軍、中護軍、徵南將軍、鎮東將軍(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降為鎮軍將軍)。從這些官職來看,毫無疑問是武將。也有很多戰績,長坂坡保護劉禪、漢中之戰救黃忠用空營計破曹操,後還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如何能說不是武將?

    當然,趙雲也確實擔任過文職。比如劉備取荊南四郡時,趙雲曾取代趙範任桂陽太守。劉備娶孫夫人後還讓趙雲兼管內事。這些似乎是文官乾的。其實,趙雲這些差事都是兼任,算主業的話,肯定還是武將。

    像趙雲這樣武將兼任文職,或者文官跑去擔任武將的事例,多得很。魏、吳兩國不說,這裡就舉幾個蜀漢的例子。

    首先是諸葛亮。典型的羽扇綸巾,任誰都覺得諸葛亮是文官吧。但是,都知道諸葛亮是軍師,卻不知道他的官職全稱是軍師中郎將、軍師將軍。中郎將、將軍算不算武職?後來擔任丞相,算是文官了,但是第一次北伐失利後,諸葛亮自貶三級,成了右將軍。這下又是武將了吧,但又可以繼續管理原來的丞相事務!所以,文官武將沒有什麼明確界限。

    再來,諸葛亮的兩個繼任者蔣琬、費禕。這兩人做過縣長、太子舍人、尚書郎、丞相長史、尚書令、益州刺史,都是文官,但是最後都是以大將軍掌權,大將軍是排名第一的武將,又兼管相權。蔣琬做過撫軍將軍、費禕做過中護軍,又都是武職。

    還有那些傳統映像中的武將,張飛做過宜都太守、魏延做過漢中太守、馬超做過涼州牧、關羽都兼任襄陽太守。但這些毫無疑問不影響他們武將的身份。實際上,州牧、刺史、太守這些地方官,有戰事都要帶兵殺敵,所以是既管兵又管民,文武兼備的職務,經常由將軍們兼領。而那些文官一旦掌權,也會用武職帶兵。非常正常。

  • 4 # 唐不三不四藏

    趙雲完美不完美這個不好說,看用什麼角度去評價,不過趙雲確實是個智勇雙全的名將.

    我們通過了解趙雲的身平來看,他是不是完美的將軍.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

    起初趙雲在當地招募了一些人馬,投靠了公孫瓚,公孫瓚就問趙雲:你們那邊的人,很多都投靠了袁紹,而你為什麼來投奔我呢?趙雲回:天下大亂,民不聊生, 我們只是嚮往仁政,並不是輕視袁紹,親附將軍.然而經過一段時間觀察,趙雲覺得公孫瓚並不是他理想的主公,於是就以家兄逝世為由辭官了.在此之前,劉備投靠公孫瓚時,就看出了趙雲的驍勇及膽識,並用心結交,趙雲辭官後劉備想要招募他,但趙雲不想背德.

    建安五年在劉備被曹操打敗投奔袁紹的時候,在鄴城又碰到了趙雲,也許是命中註定,趙雲從此跟隨劉備走上了興復漢室的道路,趙雲認為劉備就是他要找的,能夠施仁政的仁君.

    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收復荊州,在當陽的長板追上劉備,情況緊急,劉備來不及顧及自己的妻兒,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騎馬逃走.趙雲一聲不響地殺了回去,救回了甘夫人和阿斗.劉備升趙雲為牙門將軍.

    建安十五年,趙雲隨劉備平定了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趙雲升為偏將軍,任桂陽太守,原桂陽太守趙範想用美色拉攏趙雲,趙雲憤然拒之,認為趙範被迫投降,居心叵測,果然趙範沒有得逞之後逃離了.

    建安十六年孫權用自己的妹妹與劉備聯姻,本想讓孫小妹以回孃家為由,帶上後主劉禪做人質,被趙雲識破,立即攔截奪回後主.

    建安十九年,劉備拿下益州,有人建議,把成都的沃土和豪宅分給將領,趙雲說:

    “霍去病曾認為匈奴尚未消滅,不應考慮自己的家業。現在的國賊遠非匈奴可比,我們不能貪圖安樂。等到天下都安定以後,將士們重歸故里,在自己的田地上耕作,才會各得其所。益州的百姓,剛剛遭受兵災戰禍,土地、田宅都應歸還原來的主人,使百姓平安定居,恢復生產,然後才可以向他們徵發兵役,收取租稅,獲得他們的好感;不應該奪取他們財物,以私寵自己所愛的將領。”劉備接受了趙雲的意見。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元年,劉備率軍南下攻打孫權,趙雲勸說:“國賊是曹操,而不是孫權。如果先滅掉魏,則孫權自然歸服。如今曹操雖然已經死去,他的兒子曹丕竊奪了漢朝的皇位。我們應當順應民心,儘早奪取關中,佔據黃河、渭水上游,以利於征討兇頑叛逆,函谷關以東的義士,一定會自帶軍糧,驅策戰馬迎接陛下的正義之師。我們不應置曹操而不顧,先和孫權開戰。兩國戰端一開,不可能很快結束,這不是上策。”但劉備不聽,隨即東征,留趙雲督江州。次年劉備大敗秭歸,趙雲立即進軍永安,到達永安時吳軍已退。(夷陵之戰後趙雲追隨半生的仁君劉備病逝在白帝城,後主繼位。)

    建興元年,後主劉禪將趙雲升為中護軍、徵南將軍,封永昌亭侯,後升為鎮東將軍。

    建興五年,趙雲隨諸葛亮駐漢中,次年開始了第一次北伐,也就是著名的一出祁山。也是趙雲的最後一戰。

    建興七年,趙雲病逝。

  • 5 # 零點的歷史

    趙雲作為三國時期蜀國大將之一,跟隨劉備征戰大將南北30餘年,並且是蜀漢大將中為數不多的終老之人(關羽被東吳所滅、張飛被部將範強、張達所害、魏延因為與長史楊儀爭權也沒有終老);另外他相比於黃忠、馬超跟隨劉備(十餘年)的時間更長,如果在三國真實的歷史上,要找一個近乎完美的將軍,趙子龍當仁不讓,理由有以下幾點:

    一.趙雲人品高貴

    《三國志.趙雲傳》:雲以兄喪,辭瓚暫歸,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別,雲辭曰:“終不背德也”

    1.趙雲言必行、行必果:在跟隨先主劉備之前,其實在公孫瓚手下效力過一段時間,後來因為家中遭遇變故(兄亡),他毅然決然放棄自己的仕途,趕回家中為兄長奔喪,此時的劉備斷定趙雲不會歸來,但是趙雲向他承諾自己絕對不會辜負於他;其實當時的劉備只是依附於公孫瓚,他並沒有自己的勢力,在與劉備相處的過程中,趙雲因為與他脾氣相投,所以後來選擇投靠劉備,其實趙雲這樣的人才,本可以有更好的選擇,但是他堅守自己的承諾,對於劉備確實是言必信行必果

    《三國志.趙雲傳》:初,先主之敗,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曰:子龍不棄我走也,頃之,雲至

    2.趙雲對先主不離不棄:其實在赤壁之戰前,劉備經常打敗仗,跟隨的不少將士也是整日人心惶惶,但是趙雲非常與眾不同,他雖然不像關羽、張飛那樣,一起與劉備起事感情深厚,但趙雲也是一個非常義氣之人,當大多數人認為趙雲會離開劉備的時候,趙雲並沒有做,這也也加深了劉備對於他的信任,另外,這也說明趙雲確實是人品高貴

    《三國志.趙雲傳》:趙雲領桂陽太守,代趙範,範寡嫂曰樊氏,有國色,範欲以配雲,雲辭曰:“相與同姓,卿兄既我兄,固辭不許”

    3.趙雲明事理、識大體,雖然因為趙範初降,拒絕了他的美意,不過在古代,男子三妻四妾本也無可厚非,可是趙雲的一番言辭拒絕,至少說明他的個人品行甚高,是一個非常值得深交的朋友,他深知君子有所為而有所不為,這一點與曹操相比,趙雲的人品確實是三國中出類拔萃的

    二、趙雲勇猛過人又頗具雄才偉略

    1.趙雲勇猛過人,陳壽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一同稱為“國之爪牙”,劉備評價趙子龍渾身是膽,趙雲身長八尺,姿顏雄偉,長坂坡之戰他護送阿斗一路平安與劉備會合,另外在博望之戰中,趙雲生擒夏侯蘭,並且將他推薦給了劉備,可以說趙雲的武力在三國眾多大將中,算是比較出彩的

    2.趙雲頗具雄才偉略,這裡有兩點可以看出,第一點是初平益州,不少人認為應該將城內外的天地,封賞給有功之將,但是趙雲用霍去病抗擊匈奴的例子,認為天下還沒有平定,還不到論功行賞之時,應該將天地歸還給百姓,讓人民安居樂業,劉備覺得非常有道理就聽從了趙雲的想法,其實這裡也說明趙雲能認識到民心的作用,還是有一定的雄才的;第二點就是劉備因為關羽被東吳所害,起兵攻打東吳,當時趙雲曾經反對過,他的理由很簡單,曹操才是最大的敵人,可惜這一次劉備沒有聽取,否則蜀漢也不會元氣大傷

    結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趙雲是一個近乎完美的將軍,但真正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作為劉備、曹操、孫權這樣的一國之君,他們需要掌握的本領,其實是用人之所長,趙雲因為忠心耿耿,因此劉備多用於護衛自己以及家人,像是荊州、漢中這樣的地方,還是由關羽、魏延來掌握,趙雲太過慈悲,“慈不掌兵”這是古代打仗形成的共識。

  • 6 # 逗號的完整

    在三國中多才多藝的人有很多,但是每個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缺點,比如關羽對於士大夫太過傲慢,所以在後來導致了劉備的小舅子叛變。而張飛脾氣太過暴躁,對士兵非打即罵最後也是丟了性命。再說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他有時候過於謹慎了。魏延飛揚跋扈等等,幾乎每個人都會有缺點,但是三國中有一個完美的人,他就是趙雲。

    趙雲出身不是特別好,諸葛亮是世家大族之後,馬超名門之後,只有趙雲在他們當中不是特別的顯眼,在劉備封王之後,趙雲的地位就明顯低於其他人,甚至不如同樣草根出身的魏延,但是他比其他的將軍的德才兼備,所以他大器晚成。

    趙雲的私人品德也是相當不錯的。在劉備進入蜀中之後,立刻喪失了自己的理智,認為已經勝利了,可以享受了,所以和諸位將軍商量一下封賞的問題。此時趙雲站了出來,立刻阻止劉備:蜀中新定,如果把老百姓的田拿出來給私人,會造成人心不穩。劉備聽了之後立刻醒悟,把田地全部分給老百姓。這種心懷百姓的將軍估計三國中少之又少。

    除此之外,趙雲還有獨特的戰略眼光。當劉備被氣憤衝昏了頭腦,準備伐吳的時候,趙雲站了出來。他深刻地指出了現在主要的敵人是曹操不是孫權。曹丕篡位,不打曹丕難以讓天下人服眾。劉備一意孤行,導致了大敗。在白帝城的病榻上,他才悔及不聽趙雲的話。

    可以說,趙雲這一人物形象是所有人夢寐以求的,出身草根但才德兼備,胸懷天下憑藉軍功封王拜將。所以趙雲才是三國中人氣最高的人,而且品德如此高尚的也只有趙雲一人了!

  • 7 # 慶軍145566234

    趙雲是個文武全才的美男孑,忠心保衛劉備,戰場上從沒有敗績的一員勇將,,直到年高壽死身經百戰沒有受一點傷,可敬可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的領導見了你就是說工作,週末也給你發各種通知,你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