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正商參閱
-
2 # 譚浩俊
哪個行業技術水平如何,能不能達到先進技術水平,不在人多人少,而在重視與否,能否有效地發揮人才的作用。就象新加坡一樣,只有四、五百萬人口,卻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地位在亞洲也很高,在中國大陸也有很多投資企業。
臺灣能夠在半導體領域取得技術領先的水平,與國民黨逃到臺灣後的特殊背景有關,與在臺灣如何生存有關。自然,就依靠與美國的關係,一方面,引進美國的技術和人才,發展半導體技術、生產半導體產品;另一方面,選派了大量人員到美國學習,從而培養出了一批包括半導體在內的人才。實際上,不僅在半導體領域,在很多領域臺灣都有著不低的水平。
這也意味著,要想在某一領域趕上或超過世界先進水平,就必須高度重視人才的培養,特別是高科技領域人才的培養。大陸在半導體等領域沒有臺灣強,或者缺少真正的頂級企業,與過去幾十年粗放式發展、過度追求經濟規模和增長速度有關。所以,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隨著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提出,在如何提升創新能力、創新水平方面,一定會有更多的表現,會納入到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也只有這樣,經濟才能真正高質量發展,供給的質量和效率才能不斷提高。
-
3 # 晉A閒雲野鶴
怎麼說呢?同為中國人,為什麼就不一樣呢?可能有多種根深蒂固的原因吧!為什麼小小的臺灣卻有戰略眼光去搶佔世界科技發展的前沿並搶先登陸呢?
反觀我們大陸,發展戰略本身就慌不擇路!為了急於擺脫貧窮,好多方面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短期效益觀導致目光短淺!一窩蜂效應。
再回過頭來說臺灣。臺灣資源有限,與日本的情況十分接近。它將來料加工作為發展方向。考慮到附加值增長因素,同時臺灣整體文化素質與教育優於大陸,尤其對尖端科技人才的培養十分關注。臺積電,富士康等企業都是私營性質。發明專利的擁有量比例較大。這都是臺灣半導體業立足世界前沿的良好基礎。
臺灣成功的經驗對我們有著啟智啟蒙的作用。我們往往不能從客觀角度去認真分析,正確看待臺灣電子行業成功發展的事實!片面的宣傳矇蔽了自己的兩眼。我曾記得,民國時蔣介石曾對幕僚們講過"治理中國用不著去外國學什麼經驗,去山西看看閻錫山在怎麼做"就行。我們今天也別急於去模仿美國,畢竟距離太大。先向臺灣學習!向韓國學習,向日本學習。把中國“芯"實實在在發展起來。
臺灣的成功經驗帶給我們的啟示不可忽視。任何一位真心熱愛祖國的中國人都應有一顆"民族"心!臺灣同胞能做到的,我們大陸同胞為什麼不去做呢?
-
4 # H0243753274
臺灣上半導體產業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與臺灣人多人少沒有直接關係,加上美國扶持,臺當局重視,半導體這種髙技術產業得以快速發展,湧現出,臺積電,聯發科,華碩,技嘉等領頭企業,在上世紀70-80年代,臺灣半導體工業在很多方面力壓日本,韓國,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一!給臺灣帶來巨大財富!
再看我們走了不少彎路,甚至於迷路,原地踏步,對很多重大事情,發展的重要關頭存在幻想,沒有真正的把半導體工業發展起來!如是這樣,我們將付出巨大代價!
最近幾年,國家在半導體技術等方面已奮起直追,已收到確實的效果,很多半導體企業投產後,這塊蛋糕,巨大的利益,中國也要切一塊下來!
-
5 # 陽光下LV
簡單回答你吧,臺積電的成功是臺灣犧牲所有中小企業換來的,可以去看臺灣拍攝的臺美貿易戰紀錄片,最終是臺灣妥協和美國換來高科技上的優惠政策讓步,而且臺積電和三星電子一樣,也可以說是美國企業,因為看他們的股東,基本都是外資。很多東西不是臺灣那時候的政府多聰明,而是後面選擇對了,這和日本選擇一樣,其實面板最先進當年在日本,不過他國內選擇了另外一條路,不要的技術讓韓國和臺灣崛起,最終反而讓韓國,臺灣方面發展的更好。
-
6 # 錦繡中源
中國臺灣雖然只有2300多萬人口,但它的發展水平不低。2018年臺灣GDP約為5894億美元,排名全球前25名,人均也達到2.5萬美元左右,是亞洲地區富裕發達的經濟體之一。
臺灣的電子科技產業非常發達,在世界上都有著較大的影響力。2018年臺灣有9家企業上榜世界五百強,其中就有5家企業屬於電子科技行業,尤其在半導體行業,臺灣如今已經成為半導體企業競爭無可比擬的地區了。著名的臺積電就是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商,全球有50%以上的晶片代工由它來完成。
上世紀60年代,臺灣抓住當時國際產業轉移以及國際分工變化的機遇,大力吸引來自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資金、技術,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加工產業,經濟發展迅速,為臺灣工業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到了70年代,臺灣開始走工業技術的道路,把經濟轉型到以通訊、資訊、半導體、消費電子等高新技術領域上。之後很快有各種工業研究所在臺灣成立,而且臺灣還派遣了很多學員到美國等地學習先進技術,讓它們深造後回來為臺灣工業發展做貢獻,這其中就有現在臺積電的張忠謀等人。我們以臺積電為例,臺積電創立於1987年,就是由工研院院長張忠謀帶著一群以出身工研院為主的工程師共同籌辦的。這一次轉型,奠定了很多臺灣大企業的基礎,形成了完善的工業體系。
當然了,能夠成為半導體行業的世界級企業,說明它們本身的質量是過硬的。比如臺積電,目前它擁有全球最好的晶片製造工藝和技術,能滿足大部分研發企業的訂單要求……如今臺灣已經成為國際電子產業鏈中重要的一環,鴻海精密、和碩、臺積電、仁寶電腦、廣達電腦等都是知名的五百強電子產業類企業,此外還有聯發科、聯華電子、鴻基、HTC等知名電子企業。
-
7 # 創新資本論by思匠智庫
臺灣雖小寶島,卻有世界級的半導體智造企業?這個問題,不走尋常路的良木公換個角度來談談見解。
一、臺灣沒有或者說很難有房地產投機、創新金融投機及資本市場忽悠的誘惑,倒逼了產業企業專心做好產商經濟,專注於搞創新研發。這卻是國內做產業企業的致命點,產業做到一定規模的時候,思考跨界經營,利用產業平臺作為融資平臺,跨界房地產金融等等謀快錢的事情,哪還有心思專注於原有產業和產業創新戰略發展,……。
二、臺灣企業的創新文化,儘管臺灣沒有“創新創業”鼓勵扶持政策,但產業企業創新是為了市場客戶,透過創新在市場盈利,創新猶如企業的生活習慣,不需要國家政府去引導鼓勵扶持。國內如何呢?不浪費版面
三、臺灣保持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勤勞致富價值觀,併發揚光大出“勤智快富”,前幾年國內蔓延的金融騙局在臺灣沒有什麼市場。
四、臺灣企業家既保留中國傳統文化又具備西方文化國際化視野,這個非常理解,臺積電張忠謀等等臺灣企業家很多都有海外留學的經歷,國際業務拓展英語流利,同海外半導體企業技術人員溝通都沒有任何語言障礙,容易及時掌握市場資訊科技資訊。這是國內企業家的弱項,畢竟馬雲這種語言溝通沒障礙的國內企業家還是很少。
五、臺灣與美國日本半導體強國的歷史關係原因,意識形態,日美企業對臺灣華人的技術封鎖沒有大陸華人嚴重,所有美國半導體企業裡面有不少的臺灣華人,從技術趨勢優勢市場資訊各方面都為臺灣發展半導體產業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個人觀點不喜請噴。
良木公
-
8 # EDDIE12159727533
臺灣人有日本的工匠精神
不跟大陸人一樣尋求短頻快
所以為何能做研發
為何能做精密工業
同樣中國人,臺灣人比較細心,比較誠實
-
9 # 活到120歲的方法
這個首先要感謝常凱申先生與美國籤的條約使臺灣人可以自由到美國學習和工作,華人的高智商和勤奮又非常適合從事高科技企業的技術工作 ,所以大量臺灣人在美國德州儀器等高科技企業搞研發,這些人後來出來創業 才有了臺積電。感謝常凱申先生。
-
10 # 笑笑282147692
國家的經濟發展,特別是高科技發展和自主創新,和老百姓的生活質量幸福感。安全感。都是在黨和國家領導下和全國人民共同帑力所取的成果!
-
11 # 鬼頭二
原因歸結為兩點:1.臺灣的教育繼承民國和日本的教育理念,崇尚思想自由。這無限地激發了人的想象力和潛能。臺灣的人才大大地好,人的素質大大地高! 2.臺灣的社會風氣淳樸不貪婪,踏實不浮躁,不追逐奢奢華。臺灣人樂於一輩子安心深入地做好一件事。 以上兩點,足以讓臺灣成為華人社會的楷模!
-
12 # 依舊238402323
大陸如果以千萬人為單位去發展產業鏈的話,機會更多。14億人力量是大,可是方向方面呢?人才的不能人盡其才是這個社會最大的浪費。
-
13 # 那個米
因為很簡單,臺灣2000多萬人,有200多萬定居在大陸。
所以大陸的優質資源和海外的優質資源可以很方便的對接,一方面有大陸的勞動力和市場,另一方面有歐美先進的技術開放。
大陸自己就要麻煩一些了,別說引進高階技術,連戰略聯合都很難。高通,intel,Apple可以很方便的和臺企進行戰略合作,和大陸企業就不是那麼好合作了。就算是三星,大陸生產出柔性顯示屏和記憶體顆粒,就如臨大敵,不停的使陰招,其實臺灣早就在搞了也沒人去搞臺灣。
-
14 # 曉四界
電子行業製造強的國家和地區歷史上是這幾個,日本、新加坡、臺灣、泰國、菲律賓,後來韓國異軍突起,最後中國大陸又以規模優勢開始橫掃中低端。
可以看到這些國家都集中在亞洲,產業叢集和分工的現象非常明顯。大體都是有了依託人工成本低搞代工,然後投資擴產,進而尋求技術追趕乃至創新發展的路子。臺灣電子行業能升級發展,明顯是依託大陸的資源和市場,屬於佈局的必然結果,但是剩餘潛力方面個人不看好。
-
15 # 宏觀順勢微觀逆勢
香港帶了一個壞頭,拼命發展房地產,結果形成幾個富裕家族,苦了香港老百姓,和香港經濟,香港高科技本應該做的和日本,以色列一樣出色。
-
16 # henry135671153
寧波人張忠謀從美國回臺灣,臺灣經濟長官李國鼎準備貸款廠房直接支援他當老闆。大陸第一屆赴美攻讀MBA工商管理碩士,精英中的精英,回來只能當翻譯,國企高管位置連中管位置都滿了。
-
17 # swield
半導體行業可以說是上個世紀後五十年全世界發展最迅速的科研領域。自從貝爾實驗室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固態電晶體,到基爾比提出積體電路概念。半導體技術的迅速發展徹底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所以說美國在世界上的領導地位,很大一部分是由其在科技領域,尤其是半導體領域的領導地位帶來的。全世界都知道有個矽谷,那就是美國創新力最旺盛的地方。
回到臺灣,主要是臺灣上個世紀的七八十年代領導人有眼光,抓住了美國半導體產業把生產向外轉移的契機,用正確的方式接住了這個天上掉的餡餅。之所以說臺灣正確的抓住天賜良機,主要是說他採用了投資半導體制造企業,同時大量挖角研發人員為企業服務的模式。對比的就是大陸當年也搞過好幾個xxx工程,但每次都是引進一批國外裝置,研究人員都是高校和研究所的,不願意,也沒動力研究具體生產環節。企業自身對新技術消化吸收能力弱。往往是好幾年了,還沒徹底消化,而國外技術又已經迭代到下一個技術節點了。而臺灣以臺積電,聯電為代表的代工企業從為美國代工賺苦力錢出發,一點點技術積累,從美國招電子工程博士,穩定研究人員,真正建立了自己的研發平臺。其實韓國三星也是這麼搞的,只不過三星在上下游鋪的更大,掩蓋了一個基本事實就是三星最賺錢的是半導體部門。
而全世界半導體發展的速度也的確太快了,摩爾定律的提出把半導體行業推上了瘋狂的列車,每十八個月,電晶體的整合度就要翻倍。所以我今天手機裡的儲存容量已經比當年上大學時候的全校最大的計算機的容量大很多倍了。現在國內也認識到了問題所在,正抓住幾個大企業建立研發平臺。中國人肯吃苦,在半導體領域一定有前景。
-
18 # 淡然處之1998
這跟人多少無關。老蔣退臺後把電子類人才全帶走了,臺灣大學電子類專業有較好基礎。60年代臺灣派往美日的留學生較多,正趕上半導體產業快速發展期,因而落差不大。
-
19 # 老秦福彩
每一個地區都有自身的強項這不奇怪。中國大陸的缺點是以一國之力和全世界所有國家的強項比,幹不過他們站不到世界的50%以上不是華人的性格。
-
20 # 小健145107595
自從我知道有了撥款這個東西后。我就知道,完了,都有飯吃了誰還努力?複雜的不說,簡單的你就看看女足和男足對比。餓慌了的人才會去努力的。
回覆列表
很多人不解為什麼臺灣能成為全球半導體的中心,實際上這要從上世紀70年代說起了。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當時的臺灣不論是外交還是經濟都嚴重下滑。無奈下,臺灣只有走工業技術的道路來完成轉型。
至此以後,很快各種工業研究所在臺灣拔地而起。當然當時的臺灣並沒有選擇閉門造車,而是選擇走出去學習別人的先進技術。所以和美國無線電公司達成了合作,臺灣派遣了很多學員到美國學習先進技術。而這批學員裡就有後來的臺積電的張仲謀等人。
這群人學成歸來後,當時的臺灣政府還不惜代價從國內清華等高階學府吸引了大量人才,並組建了政府主導的科技園區。不僅如此,在此後的數十年,臺灣還不斷的往歐美、日本等地輸送人才,讓他們深造後回到臺灣為臺灣工業做貢獻。
所以,臺灣對人才的培養政策也奠定了日後臺灣半導體的發展。
聯電成立後,也吸取了國外的股份制,啟用了員工分紅政策,這使得臺灣將自己培養的人才都留在了臺灣,不僅如此分紅制度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來人才,使得臺灣半導體業逐漸壯大。
如今的臺灣已經成為了世界半導體人才交流的中心。實際上,掌握了人才優勢就是掌握了核心。經歷半個世紀的發展,如今臺灣早已成為半導體行業競爭無可比擬的地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