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依姐琳妹

    小的時候,我記得年味很重。我是蘇北人,我記得小時候在臘月24就開始小年了,那時家裡的大人就好燒點小菜吃起來,然後就開始到集市上採購過年要用的物品了,蒸各種包子,饅頭,貼對聯,年味十足,現在在城市裡,這些習俗慢慢的,消失了,或者過得不多了。現在為了保護環境城市裡已經禁止煙花爆竹,所以,年味更淡了。

  • 2 # 路小漫

    還記得我小時候,村子裡面的大部分人家房子都挨著特別的近,所以以院子為中心都會建一個很大的曬穀場,用來曬每家每戶的農產品,而不用的時候這個場子就是我們所有小夥伴的遊樂中心,踢球、玩遊戲等!所以每年大年三十下午,所有院子的小夥伴們,每個人拿著自家的掃把、工具等一起打掃院子,清理雜草,直到把院子打掃的乾乾淨淨,然後除夕晚上每個人拿著各式各樣的煙花、爆竹開始展示,燃放!沒那麼漂亮,但是每個人臉上洋溢的笑容,卻是比煙花絢爛,到了初一早上,天還沒亮,所有小夥伴都穿著新衣服來到曬穀場,比一比今年誰的衣服漂亮,誰的鞋子洋氣,然後一起再出發去玩,無憂無慮、無悲無哀!現在小夥伴們長大了,各自成家工作,一年甚至幾年都見不到面,而曾經承載我們童年快樂的曬穀場,也因為每家都各自的在家門口建了曬穀場,而被淘汰了,現在再看到它,已經雜草叢生,而僅留下一條可以走的馬路和那回不去的記憶。

  • 3 # 陸東影視李霖昊

    對於中國人來說,最大的節日莫過於“春節”。

    忙忙碌碌一年,都希望“春節”能親朋好友團聚,能好好休息休息。

    對於我們來說,春節代表的是壓歲錢、新衣服、好吃的、還有各種各樣的“紅火”。

    從進入臘月開始,家家戶戶都在忙碌著、做著準備。

    殺豬

    宰羊

    做豆腐

    砍柏葉(用於春節的時候點旺火)

    打掃屋子

    洗衣服

    洗被子

    全家參與,其樂融融。

    從臘月15開始,真正進入春節忙碌階段

    挑個暖和的日子,全村人會集體去縣城採購物品。

    新衣服、新鞋子

    鞭炮

    帶魚(只有帶魚會做且簡單)

    糕點等

    小孩最激動的就是父母回來以後,試穿新衣服了!

    臘月二十三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夜,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灶、掃塵、吃灶糖的日子。

    只記得早晨起床以後把席子捲起掃點灰,用筐裝上到村頭倒了,然後響炮。

    晚上繼續放炮正式把“灶馬爺”送走。

    此後,晚上家家戶戶都睡的比較早,大人說臘月二十三到年三十晚上是各類牛鬼蛇神的天下。因為各種管事的神仙都回天上述職了,所以會比較亂。

    在這期間,家家戶戶會做一種零食,老家話叫“壓板板”。

    其實就是燕麥、麻子炒熟以後,用甜菜熬的“糖稀”攪拌均勻。

    然後放“箍”裡,用案板壓結實,成形後切成薄薄的一種零食。

    估計現在我父母都忘記曾經還做過這樣的產品。

    年三十

    這一天是大人小孩最忙的一天。

    早晨開始清掃院子,也是最樂意幹活的一天。

    中午吃飯以後開始貼春聯。

    貼春聯也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記得一戶人家把“六畜興旺”就貼到了人住的門上。

    傍晚的時候把家族的族譜掛出來,把糕點、瓜果擺上,放炮,以告慰先祖在天之靈。

    從這個時候開始,年開始了......

    晚上兄弟姐妹陪媽媽包餃子,看爸爸做各種美食,先過過嘴癮還是可以的。

    那時候我家沒有電視機,所以談不上看什麼春節聯歡晚會。

    等媽媽包好餃子以後,不知道為什麼反正需要去放一個二踢腳。

    接下來就是洗澡,睡覺......

    整夜傳來的都是炮竹聲....

    小時候不知道什麼原因,我們總是凌晨4點就起床了。

    穿上新衣服,開始點旺火,放鞭炮。

    開門炮是必須放的,一般都是二踢腳。如果二踢腳是兩響,心理就敞亮意味著新的一年諸事順利,如果是一響就得唸叨唸叨。

    爸爸永遠做的一件事件就是上香。

    先是天地爺三炷香、院心爺三炷香、土地爺三炷香、門神爺三炷香、然後是自家逝去的先祖三炷香,接下來就是每一個門上左右各一炷香,這個慣例一直到現在。只不過上香的變成了我而已。

    放鞭的時候總會提前摘一些下來,上午可以和小夥伴一起用菸頭放著玩。

    現在這些都完整的保留下來了,這是都不起這麼早了,7點半起來就算是好的了!

    然後就是盼了一年的年夜飯。

    小時候家裡窮啊,雖然不差吃差喝,但是一年也吃不了幾次肉,更別說魚肉等了。

    因此過年一家人一頓上好的年夜飯是非常有必要的。

    有的地方年夜飯是年三十晚上吃,我老家是初一早晨吃。

    小時候基本上就是:帶魚(鯉魚不會做,也不好存放),紅燒肉丸子、過油肉、醬梅肉,炒雞蛋、燉鍋子,雞肉、肉類的基本就這麼多,餐桌上不會出現大蝦、螃蟹啥的,估計也就是電視裡見過了。父母喝點老白乾,我們小孩子喝點紅酒(其實就是一種飲料的東西,但是帶一點酒味)。那時候從來沒有剩餘的飯,基本上達到“舔盤”的乾淨。

    最後吃餃子,大家都以誰吃到包硬幣的餃子為榮。

    現在還年夜飯更豐盛了,老幾樣不會少,多了大蝦、螃蟹等海產品,更多了一些青菜。記得去年春節一桌年夜飯吃光的竟然是酸辣土豆絲,剩下的肉類基本沒有動筷子。

    初一上午首先要做的就是拜年了,需要先去大伯家、然後四叔等親戚家裡。那時候給1塊錢壓歲錢是“巨資”,整個春節收下的紅包能到15元左右,當然最終的結果就是上交,口袋裡留幾塊錢買鞭炮玩。

    現在的壓歲錢小則幾百,多則上千。真沒法比......

    農村文化娛樂活動

    上午10點左右,村裡愛熱鬧的人就開始張羅著“踩街”。把村裡唱戲用的鑼鼓等搬出來,“響蓮花”一搖,一支30-50人的隊伍瞬間就組織起來了。基本上我們小時候都學習過鑼鼓,所以人人都可以上手。

    先從“十王殿”開始,震天的鑼鼓聲開始響起。

    時而慢時而快,鑼敲乾脆,鼓打節奏,“響蓮花”指揮著整個隊伍的。

    隨著指揮者一陣急促的搖動,所有聲音戛然而止。

    這時“打四句”的人需要唱一段祝福詞,比如“保佑全村人生活一天天更好”之類的詞。小的時候比較羨慕人家會打四句的人,後來琢磨出來其實就是對聯(七字)。用唱的方式唱出來就行了。

    十王殿、村中央、村頭、村尾以此類推,在整個隊伍進行的過程中,鞭炮也再不停的放。

    現在都商業化了,去一次大約需要500-1000元。

    從大年初一到初五,晚上都需要放炮、點旺火。

    真正走親戚是初五開始,老家有初五以前不出門的習慣。

    掛"十王爺“

    如果沒有記錯正月十三開始要掛“十王爺”。

    村裡人輪流著掛,家家戶戶都需要上貢。

    主要是自家蒸的大饅頭(5個),在放點水果、棗和核桃。

    如果誰家準備年後要孩子,如果要男孩就拿幾個核桃回家給兒媳婦吃了,如果想要女孩就拿幾個棗。

    如果來年實現了,需要買紅燈籠掛起來“還願”。不知道靈不靈,反正我村現在燈籠都掛不下了。

    介紹一下,“十王爺”顧名思義就是“十殿閻王”。整個畫布2.5m*4m左右的樣子。從上到家畫著十八層地獄的故事。

    還有“魏徵夢中斬龍”“上刀山下火海”等等,小時候最愛聽的也是這些故事。

    有一個真實的故事這裡可以講講。當時我村有一個小年輕,那年輪到他需要照看(因為徹夜點著蠟燭怕著火)。結果他再上香以後說“咱村的十王爺畫的不如鄰村的好”。當夜一把火把十王爺燒了個乾乾淨淨,具體原因不清楚。村裡人一看這怎麼了得,然後集體湊錢又請一個大師畫了一幅。記得在請回“十王爺”的那年,村裡所有人敲鑼打鼓去很遠很遠的地方開始迎接,當年還請外地的戲班子連續唱了好幾天戲。

    現在這個習俗我們村還一直保留著,每年那個時候都集體回村上個供,大家一起吃一頓大鍋飯,然後各奔東西。算是一種精神上的寄託吧。

    那會收入低,但是這錢大家都拿的痛快,戲班子來了就按照人數家家戶戶都安排吃飯住宿。

    一般聯絡唱七天,十里八村的親朋好友就會到來走親戚看戲。

    小朋友最喜歡的就是可以有商販販賣各種小零食、玩具。

    現在很多地方也保留著鬧社火的習俗,包括燈展、放煙花、馬戲等等,但是都商業化了。

    雖然比以前做的更加精緻,但是已經失去了那時候的美感,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我們老了。

    正月二十五 填倉節(這個節日我是百度上搜的,但是我們老家那時候確實過這個節日。科普:填倉節,為每年正月二十五,據說是倉王爺的生日,這是中國民間一個象徵新年五穀豐登的節日。“填倉節”因“填”與“天”諧音亦稱為“天倉節”,民間有老天倉與小天倉之分。農曆正月二十為小天倉,正月二十五為老天倉,是民間的傳統節日。有的說天倉節是祭星之日,有的說是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謂填倉,意思是填滿穀倉。

    記得小時候到正月二十五傍晚,爸爸媽媽就會用席面捏“燈盞”。類似酒樽大小,有四個角中間倒上麻油,然後把用棉花裹起來葦子幹剪成一小段一小段插入中間當燈芯。

    我記得基本上每一門上兩個,廁所、雞窩等都有。

    另外還有做成猴子形狀的,還有可以再水上漂的。

    再剛剛點著還沒端出去的時候,就有小朋友再外面等著了,一般都回叮囑一聲,等著會再“偷”。基本上你一轉上,“燈盞”已經被“偷走了”

    小時候對這個真是樂此不疲,基本上會把全村轉一遍。

    不過現在這個風俗習慣沒有了。徹底的丟失了,不得不說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很多流傳到今的傳統節日逐漸消失。

    藉此機會再普及一下:在山西晉中,孝義汾陽一帶,早年正月二十的小添倉節,孝義西部山區有舞窗花表演。用紙做成一個婦女手拿簸箕,掛在天窗裡面,隨著風吹,在外面就看見婦女除糠傾倒的動作。意思是除去秕糠,留下果實,藉以慶賀五穀豐登。到正月二十五,孝義的家家戶戶囤裡要添糧,缸裡要添水,並用糕麵包餡做成素糕,壘成好幾層,再用糕面做燈瓜瓜,即燈展。有的把燈盞做成各種動物、植物等形狀。燈盞盛麻油,穀子裹棉做捻,到晚上點燃祭祀,院中燈盞四布、香火繚繞,十分壯觀。民謠雲:“點遍燈,燒遍香,家家糧食填滿倉。”“燈”和“登”諧音,“糕”和“高”諧音,寓意五穀豐登,糧倉升高。如今,添倉節的祭祀活動早已銷聲匿跡了,但仍保留了吃糕的習俗,只不過吃素糕變為吃油炸糕了。

    注:因為我老家也是呂梁,所以習俗都一樣,可能是因為方言的原因有些地方不同。

    正月二十五以後,這個“年”才真正的算是過完了。

    上學的上學、打工的打工、種地的開始整理地了。

    現在過年......特別是有些地方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更是失去了“年”的氣氛。

    中國人過年需要去鄰國、美國等地才能真正體會到“真正的中國年”。

    我呼籲中國的傳統節日屬於所有中國人,怎麼過都應該由我們說了算,不能由某些人拍腦門決定。

  • 4 # 也想中一次

    因為我是農村七零後所以我對年的記憶深刻印象是一家人圍在一起滿桌的平時吃不上的好飯好菜盡情享受,幻想要是天天如是該多好啊!

  • 5 # 冬天擁抱陽光

    放鞭炮。小時候過年放鞭炮,是那個時代孩子們的最大樂趣!首先,臘月二十過後,都有蒸饃的、炸各種丸子啥的食品的。蒸饃也要放炮啊,出去買小鞭炮,是孩子的事,拿著錢蹭蹭的跑去買炮了,回來就放,霹靂吧啦,青煙散盡,留下的是一片紙屑和孩子們的笑聲。

    年三十到了,小孩子們會把自己過年做的新衣服拿來,放在枕邊,午夜過後,大約凌晨三點左右,聽到鄰居家或者不遠處有鞭炮聲,立馬起床,沒有半點猶豫和賴床,爬起來連臉都不洗,就循著炮聲跑過去了,滿大街、滿衚衕的亂跑,等回家的時候,衣服上所有口袋裡都裝滿了落地沒響的鞭炮。吃過餃子,一堆孩子在一起數看誰的鞭炮多。然後把鞭炮剝開,炮藥倒出來,有自制火藥槍打槍的,有的在桌子上用炮藥弄了條長龍或者自己的名字,用火柴點燃,“滋”下到頭了,留下的是自己的名字,桌子差點燒報廢,大年初一捱了頓揍是肯定的。

    兒時的樂趣,永遠不會有了,光陰荏苒,一晃40年過去了,過年放鞭炮,馬上就成為歷史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想要的東西特別貴,不想買該怎麼對孩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