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何秋雲2

    大禹治水從甘肅積石山一路疏通黃河河道,他走到了黃河中游,今山西河津和陝西韓城交界,發現一座大山相住黃河的去路,禹當即命人將山劈開,黃河水得於順流,暢通無阻。大禹命人鑿開三道門,命名為(神門),(鬼門),(人門)。也就是今天的三門峽,大禹治水,走遍了黃河兩岸。

  • 2 # 蕭蕭班馬鳴994

    大禹治水治理的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上古時期,黃河時不時就氾濫成災,給老百姓造成很大的傷害,作為部落頭領的大禹從上游到中游下游一路而來,擯棄其父鯀“堵”的方式而改用疏導之法,歷經多年艱辛終於使得百川東到海,萬民得安樂。

  • 3 # 江山石420

    大禹治水的傳說與遺跡有許多。禹鑿龍門是黃河流域。而穿通三峽丶更是鬼斧神功。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留在今日重慶市(其妻乃古塗山氏女。為禹生兒子的地方稱誕子石,今猶在)禹這個字有人考研為蟲龍類,把禹神化。說他帶有觸石為泥的怪獸,叫無支祁。助力大禹疏通河道。上世紀三十年代,川江流域留存紅念大禹的古建,禹王宮廟有數十處。/一

  • 4 # 海納百川94189

    上古時期大禹治水在山西和陝西交界處開通三門使黃河水順流。三門,指天門,地門,人門,指的是現在三門峽一帶。大禹治水是在那裡治水的。

  • 5 # 真金道人道真話

    1.據傳上古,堯帝時,中原發生大洪水,百姓受難。於是堯命禹的父親鯀治水,鯀用堵來治水,用了九年都沒有成功。到舜當首領時,將鯀流放到羽山,又召集其他部落首領推舉治水人,各部落首領一起推舉了禹。根據《山海經·海內經》、《史記》等典籍記載,禹治水用了13年,因禹治水有功 ,受舜禪讓即位,據說以陽城(或平陽)為都城,就是現在的山西安邑或在晉陽,最後南巡死於會稽(約在今江蘇、浙江一帶)。

    2.關於禹的故事有“三過家門而不入”、塗山會諸侯、鑄九鼎定天下等,留下了很多治水遺蹟等,禹取了塗山氏,三過家門應該指的就是塗山(安徽懷遠)這個地方

    3.據傳禹的出生地有三個為中原、東夷、西戎的說法,經喇家遺址考古發現,出生於西戎可能性較大。

    4.根據相關典籍記載禹將天下分為冀、青、徐、兗、揚、梁、豫、雍、荊九個區域進行治理,因此治理的應該包括黃河、長江、淮河以及西北部的沙漠區域的河流。

    5. 《莊子·天下篇》:“昔者,禹之湮洪水、決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治理的山有岐山、荊山、雷首山、太嶽山、太行山、王撾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華山、大別山、梁山、積石山、龍門山等。

  • 6 # 徐Sir尋龍記

    問:上古時期大禹在哪兒治水?

    大禹治水的故事,發生在中華文明上古時期,大約在迄今為止的四千多年前。此故事第一次出現在《山海經》中,這是一部記錄著上古時期很多神奇故事、奇異怪獸、異種生物的“第一奇書”,比如我們從小便從《語文》課本里讀到的“女媧補天”、“夸父逐日”、“精衛填海”故事就出自於此書。《山海經》裡大意是說:在堯、舜時期,洪水滔天,席捲大地,殃及各部族,是那時最大的天災,治理水患成了當時關乎百姓生死存亡的重大任務,於是堯、舜二帝先後派了鯀、禹負責治水,事成於禹,民遂得大治。在《山海經》之後,記載大禹治水故事最詳盡的當屬被魯迅讚譽為“史書之絕唱”的司馬遷作品《史記》,第二卷“夏本紀第二”文中作了詳細描寫,並留下“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的風範(並沒有講到多少次經過家門,當今世人老愛說“三過家門而不入”其實不對。)《史記》記載的線索、內容幾乎成了後世評說“大禹治水”的標準版,被後人無數引用。

    那麼,大禹治水活動的範圍究竟在哪呢?又兼做了哪些大事呢?

    馬馬遷在《史記》中的大意是:大禹治水,足遍九州,東漸於海,西近於沙漠,北方、南方都到了當時最遙遠的地方;大禹在治水過程中還細察九州之宜、教當地百姓因地制宜搞生產、制定了不同等級的賦稅、將天子威名遠播邊陲。

    大禹治水活動範圍在當今怎麼理解呢?依據近代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們考證,上古時期的中華先祖、民眾基本都是生活在長江以北、黃河兩岸的廣大地區,也就是現在的青海東南部、四川東部、甘肅南部、寧夏、內蒙古南部、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南部、山東、湖北、安徽、江蘇所在的疆域,即所謂的“中原地區”,這就是大禹治水的活動範圍。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在上古時期就沒有先民活動的文明記載,即便是到了春秋戰國時代,這些地區也被稱為“南蠻之地”,人煙稀少。《史記》中所記載的大禹治水足跡,對於現代人來說已是晦澀難懂,大家也不必再去咬文嚼字。

    大禹治水,雖源於玄幻奇書《山海經》,深究其真假亦無意義,其在中華文化裡畢竟早已留下深深的烙印,其故事將繼續激勵後世戰勝自然災害的勇氣、敬業與智慧。

  • 7 # 芒碭赤子

    禹治水的位置在河北東部、河南東部、山東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

    大約在4000多年前,中國的黃河流域洪水為患,堯命鯀負責領導與組織治水工作。鯀採取“水來土擋”的策略治水。鯀治水失敗後由其獨子禹主持治水大任。

    禹帶領著伯益、后稷和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風餐露宿,走遍了當時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窮鄉僻壤,人跡罕至的地方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大禹感到自己的父親沒有完成治水的大業而空留遺憾,而在他的手上這任務一定要完成。

    他沿途看到無數的人民都在洪水中掙扎,他一次次在那些流離失所的人民面前流下了自己的清淚,而一提到治水的事,相識的和不相識的人都會向他獻上最珍貴的東西,當然他不會收下這些東西,但是他感到人民的情意實在太濃太濃,這也倍增了他的決心和信心。

    大禹根據山川地理情況,將中國分為九個州,就是:冀州、青州、徐州、兗州、揚州、梁州、豫州、雍州、荊州。他的治水方法是把整個中國的山山水水當作一個整體來治理,他先治理九州的土地,該疏通的疏通,該平整的平整,使得大量的地方變成肥沃的土地。

    然後他治理山,經他治理的山有岐山、荊山、雷首山、太嶽山、太行山、王撾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華山、大別山等,就是要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夠順利往下流去,不至於堵塞水路。山路治理好了以後,他就開始理通水脈,長江以北的大多數河流都留下了他治理的痕跡。

    他治水講究的是智慧,如治理黃河上游的龍門山就是如此。龍門山在梁山的北面,大禹將黃河水從甘肅的積石山引出,水被疏導到梁山時,不料被龍門山擋住了,過不去。大禹察看了地形,覺得這地方非得鑿開不可,但是諾大一個龍門山又如何是好,大禹選擇了一個最省工省力的地方,只開了一個80步寬的口子,就將水引了過去。

    因為龍門太高了,許多逆水而上的魚到了這裡,就遊不過去了。許多魚拼命地往上跳,但是隻有極少數的魚能夠跳過去,這就是我們後人所說的“鯉魚跳龍門”,據說只要能跳龍門,馬上魚就變成了一條龍在空中飛舞。

    大禹治水一共花了13年的時間,正是在他的手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兇惡,馴馴服服地平緩地向東流去,昔日被水淹沒的山陵露出了崢嶸,農田變成了米糧倉,人民又能築室而居,過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 8 # 絲路秦傭

    大禹治水從甘肅積石山一路疏通黃河河道,他走到了黃河中游,今山西河津和陝西韓城交界,發現一座大山相住黃河的去路,禹當即命人將山劈開,黃河水得於順流,暢通無阻。大禹命人鑿開三道門,命名為(神門),(鬼門),(人門)。也就是今天的三門峽,大禹治水,走遍了黃河兩岸。

  • 9 # 使用者老陝50626243979

    根據現在的遺址和民間傳言,再從歷史書籍的對照,大禹父子剛開始治理水患就在陝西省韓城市。

    韓城市主要河流,南河(音狼河)和北河黃河。南河由於鯀的治理方法錯誤,造成了大量土地沒法耕種,黃河水倒灌嚴重。此事件在當時引起了舜帝的高度關注,將鯀處以死刑,埋在芝川不遠處的呂山。

    大禹治理的是黃河,根據現在的地理觀察,應該有兩處。

    一禹門口陝西這邊的駱駝巷,這一工程好比水庫的溢橫道。每當主河流超高就從這裡分流,避免了對下由正面的衝擊。

    這裡山西那邊原來有禹王廟。後來被日本人炸燬,但聽說產權是陝西的。

    第二處水利工程,冶滬川出口,這裡的工程效果,起到了平塬和山區的糧食互補。韓城市有個叫四塔的山區,流傳著的民間諺語,收了四塔柳溝,旱了天下九洲。

    為什麼叫夏朝?過去秦人好皂色,公服黑色,山西人好綠,如關雲長一身綠袍。

    山西綠色代表了春,秦人黑色就是冬,靠近山西的就是夏,靠近秦人的地方可能有如白水一樣的名字。

    大禹在韓城的成功,得到了推廣。大禹本人也被舜選為接班人,大禹執政後,開始了大規漠的水土治理,並在楚地舉行治理大會,號召長江和淮河流域共同治理。

  • 10 # why959595

    大禹治水,翻遍古籍介紹他的事蹟也是寥寥幾字,但是古人治水墾定產生過。因為當時正是冰河期遺留的溶化期,溶化的洪水在世界造成了很大的災害,這個不用懷疑因為世界各國都有記載。那時由於是農耕初級階段,森林破壞很少 原始地表儲存完好,因此消溶的雪水聚積了許多許多堰塞湖,這些堰塞湖不斷的決口形成了週期性的大洪水,給生活在下游的人們造成了很大的自然災害,就在這一時期中國產生了大禹治水傳說,傳說的第一治水人物是大禹的父親,鯀,從鯀的治水方式中就能發現大洪水就是來源於溶化的雪水。古籍中這樣記錄,鯀採用石塊和泥土築壩的擋水方法來治水,鯀,指揮人們挑士運石壘堤築壩來阻擋洪水,疑問來了?什麼樣的正在急流的洪水用石塊和泥土阻擋住呢?一股像樣的洪水,別說手無寸鐵的古人,就是當今人類也沒有辦法擋住吧?用堤壩去治水它就是上游堰塞湖決堤發生的洪水,而當時鯀他們居住的上游就有許多堰塞湖,因此不斷從上游流下的雪水只能形成水漲堤高堤高水漲直至決口,所以,鯀,治水一敗再敗。直到被罰辦。再看他兒子大禹是怎麼治水的,大禹一上來就提出巰導法,但是有人馬上反對,認為治水還是用擋,否則就不是治水,大禹沒聽,估計他的這種疏導法也向父親提過,沒在意而以,接下來,實地考查,因為要是天雨導致的洪水這是自然現象大禹不可不知,考查的疑點就是大洪水往往發生在晴天白日中,他要查明它的出處,這就是帶領助手和水利專家,地理專家,歷經寒暑跋山涉水,他們的足跡遍佈華夏各地,其間也劃分了九洲,規定了各洲進貢的賦稅,並在安徽與塗山氏愛情一回,當考查到內蒙陰山時殺死了不聽話的,相柳氏,並建立眾帝臺以樹立權威可見當時大禹是帶著軍隊,最後發現了洪水的源頭,帶人鑿開龍門,山西河津縣西北,挖了九條河,把水引導流入大海,洪水得到了控制,最後大禹步入人生的巔峰。夏朝建立。

  • 11 # 歸藏易數硃紅兵3519

    首先是華夏這麼多人,在洪水發生的第一時間在哪裡?

    一定是靠山沿河,地域較為開闊。(之前回答說過)

    大洪水在北方合理區域只有泰山山脈才能得以倖存。

    泰山上的淡水資源和洞穴還有樹木能支撐部落人的生活。

    很多人片面的理解洪水。如果沒有足夠的樹木,我們的祖先又要回到茹毛飲血了。

    現在很多愛好者對洪水大小沒有概念,對人的吃穿住行也不知道。如果這群人換在黃河中游和上游。一群人沒有燒火的材、缺少調味的鹽。歷經十七八年。就一個小小的鹽的供應就讓我們的祖先,全部變成白毛女。

    設身處地的想。大禹治水只能依賴泰山。以泰山和日照之間。

    泰山往東到萊蕪到臨沂中間都是地勢較高的山。斷斷續續。

  • 12 # 換個名字繼續懟

    司馬遷的老家陝西韓城,韓城古稱“夏陽”“龍門”,大禹是夏朝的建立者,因為治水有功,得到重用,大禹治水離不開龍門,史書記載禹都陽城,陽城的“陽”,夏朝的“夏”,“夏陽”—韓城。

    韓城的附近就是洛河和黃河,西南禮泉縣就是河圖洛書的傳說之地——“寒門谷口”。

    韓城的東邊隔著黃河,就是山西陽城,傳說中的禹都,附近就是和堯舜及夏朝時間吻合的4500年前的城市“山西陶寺遺址”。

    韓城的北部就是軒轅黃帝陵,黃帝陵北部又是與夏朝時間吻合,中國最大的先商城遺址,距今4500年的“石峁遺址”。中國最早宮殿的“蘆山峁遺址”。

    韓城西南的武功縣就是黃帝的故里渭水、漆水,附近高陵5500年前中國最早城市遺址—西安“楊官寨”遺址。

    而根據考古學家考證,石峁人滅了陶寺人。

    韓城南部是白水黃帝史官倉頡的廟。

    這些遺蹟之間的聯絡,可以看出,大禹治水就在黃河上游黃土高原一帶,黃河從這裡攜帶大量泥沙,導致下游水患,同時也導致下游面積沖積平原的產生。

  • 13 # 667432589

    已有考古發現,在青海積巖峽上游發生了大地震,出現了堰塞湖,積水10月,蓄水130億方,湖破,水流達40萬方每秒,形成200米水頭,經碳14測定大禹治水為公元前2200年(誤差正負10年),此斷商朝比之前斷代公元前2070年還早130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咬文嚼字》公佈年度十大流行語,你最熟悉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