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之前所知道一家中南錳礦公司(國營)屬下一家錳礦,近二員工,已全部倒閉,人去樓空、成為廢墟,當年火熱的情景似在眼前。
5
回覆列表
  • 1 # 武官83068886

    最根本問題,不會打仗當指揮官,個人權力致上,監控失職瀆職,中層利益致上,基礎職工拿點可憐低工資,沒有創造動力。

  • 2 # 共享心靈驛站

    企業的發展是靠人去推動的,。在過去的年代裡,能夠進入國營企業被視為拿到了“鐵飯碗”。

    國營企業“錢袋子”深,能夠經得起相當長時間的內部資源消耗,大多數倒閉的國營企業通常是經過了相當長時間的內耗。絕大多數國營企業的員工安於現狀,缺乏競爭,企業內部也沒有有效的競爭機制,缺乏“能者上,庸者下”的企業管理理念,沒有把人作為企業的資源去帶動企業的發展。在迅速崛起的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市場份額瓜分下,國營企業逐漸失去了外部資源,倒閉也是遲早的事情!

    因此企業要想持續高效發展,首先在選拔人才上要招募那些把工作當成事業來做的員工,並且將企業的戰略目標逐級分解到個人,制定切實可行的績效方案,用員工的高績效去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從而帶動企業的發展。

    試問當前的國營企業有多少員工僅僅是為了一份穩當的工作而去工作,企業內部的管理理念在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又不變革,那麼倒閉也就不奇怪了!

  • 3 # 遼陽鑫鑫粉末有限公司

    國企倒閉應該是國家授權的吧,國企原則上倒閉的可能性小。但賠錢不贏利的可能性大。

    但賠太多而且行業不對路國家也可以會選擇倒閉,軍工電子方面的國企幾乎不會倒閉。

    其實大多數國企,國家不光看是否贏利,而是我們國家經濟體制下必須保留的企業成分之一,沒有國企中國就不是社會主義的中國了,憲法當中都寫明瞭。

  • 4 # 為生命祈禱74818844

    只要是在國家放開的、無條件地允許私有企業競爭的行業裡,有100%國有產權的國企沒有不虧損、破產、倒閉的。

    什麼?格力電器是國有企業不是照樣經營的很好嗎?格力電器不是100%的國有企業,是個有國有參股,多種經濟成分參加的股份制企業。各種國有參股股權合起來的股份比例在50%以下。不能算是真正的國有企業。倒像是現在所說的混合所有制性質企業。

    國有企業會倒閉的原因各種各樣。包括:領導者的經營無能,機構龐大、重疊,人浮於事,任人唯親等痼疾。更重要的是,對於不屬於國計民生、競爭性強的行業,國家有意讓國有企業退出,這些個國有企業,國家不再對其進行保護了。要麼改製為民營、私有企業,要麼任其在市場經濟的大海里“游泳

  • 5 # 使用者9246329434151梅

    有些人想蛇吞象。人民群眾都記得。別以為我們拿你們這些敗家子沒辦法。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我們都記得。大家本來都是人民群眾。那些脫離出來的多吃多佔的。

    我們遲早會算賬的。貪官汙吏,掃黑除惡已經開始了。

    顫抖吧。

  • 6 # 高洪輝1

    只要是國企無論好壞都必須破產。因為、破產後的企業就會變成私有。這就是當今領導的目標。請問國有姿產成私有現成風。難到國家不知。

  • 7 # 萬里白光

    國企與民企一樣,經營不善照樣倒閉,不會因為是國企就可以不倒。

    國企是全民的企業,利潤屬於所有中國人。私企是私人企業,利潤歸個人所有。不會因為國企是全民企業就不可以倒閉,國企倒閉當然會影響國民利益,如果沒有國企利潤支援,很多建設就不可能進行,社保醫保個人就得增加負擔,國企利潤很大一部分用來補貼低收入群體。比如,美國那麼發達一個國家居然無法實行全民醫保,美國都是私營企業,私企自然不會去關心美國人民,更不可能去關心醫保社保扶貧等等。但是國企就不同,國企的利潤必須歸中國全體人民所有,必須補貼醫保社保扶貧等等,以及修建道路基礎設施等等,所以國企出現倒閉一定會查個水落石出,追究責任。國企經營不善或者行業不景氣照樣倒閉,只是國企倒閉領導要負全責,所以國企領導更努力向上,而私企輸贏自負,更激進一些,當然倒閉也就更嚴重一些。

  • 8 # 不論國事176021349

    貪汙腐敗,心裡沒有人民百姓,特權,高人一等?人民百姓反映激烈的行業,中紀檢委心裡有沒有人民百姓,不然一查一個準,不是貪汙腐敗,就是保護傘,

  • 9 # 高處不勝寒168420887

    不是有些,是全部,你知道的國企有幾個是盈利的,舉幾個出來!倒閉的我能給你舉一大堆,快要倒閉的我也能給你舉一大堆。

  • 10 # Yangjanli

    國企和民企不一樣,國企是吃的大鍋飯,沒有責任心,也沒有竟無言以對的心態,六幾年,和七幾年的時期,國企是很吃香的,因為國民思想素質很好,偉人領袖指導很到位,人們思想很純潔,而現在就不同了,改革開放高速發展,人們思想發生了巨大變化,替代產品種類繁多,竟爭力變化多端,所以說現在的國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樣的產品,種類很多,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產品標準,人們用起來很迷茫,這就是國企無法生存的重要因素,比如說,過去人們用的生產資料,必須去各地生產資料公司統一購買,而且是貨真價實,質量可靠,而現在人們很迷茫,種類繁多,各種吹噓,忽悠銷售手段隨處可見,過去人們講求,以信譽求發展,以質量求生存,而現在很難做到,這樣的銷售理念,不吹噓,不忽悠銷售,就沒有業績和效果。

  • 11 # 鋒點1

    世界是運動的,不是一成不變的。無論誰,有多少人,都改變不了。我父親所處國企二十幾年前倒閉,我母親所處的國企前兩年倒閉。

  • 12 # 囍佛O幸福O佛囍

    首先,這話題很好。嗯。國企的領導年薪都在千萬百萬以上。國企領導沒有一個不貪汙的。中層領導。下面的小領導。全都貪汙受賄。你們想想一個國家企業單位。能經得住這幫人禍害什麼。不倒閉才怪呢。

  • 13 # 劉哥7724

    國企央企,董事長就是皇上,一人說了算,下面幹部比工人多,董事長拿年薪幾百萬,車間主任月工資都過萬,可憐工人加班加點,沒週末節假日,工資不到三千,有關係的提幹,不幹活只拿錢,不倒閉才怪

  • 14 # 許小華4

    國企倒閉太正常的一件事,所謂的董事長,總經理,沒帶一分錢來,搞好了,繼續,搞不好拍拍屁股走人一點壓力也沒有,玩的是國家的錢,自己也沒少拿錢,倒閉了還能狠狠地再撈一把。

  • 15 # 手機使用者馬連貴

    我是國企2016年退休的。國企幹部多工資高。由黨政工青廠(礦)班組7個級別的領導。一個礦2000多人,脫產的一千多人。幹活的不到一千人。在南方說國企讓人笑話。

  • 16 # 宋家二哥

    簡單的說,有些是體制上的原因,有些是管理上的問題。

    一、體制上

    在計劃經計時期,老國有企業,管理體制比較古板、思想比較守舊、人員相對交流不暢。生產經營單一,產品造成擠壓,導致包袱越來越重。究其原因,一是惡意競爭造成的;就像我們建築行業,在過去,有些建築施工專案工程,必須是達到一定資質的才可以承接,結果,建築市場開放以後,實行了招投標,一些三流的鄉鎮建築企業。透過不良的競爭手段與國有企業抗衡。

    二是城鄉建設投資規模小,有些人根本不去核算建築成本,認為誰的價格便宜,就讓誰幹這項工程,這樣就擾亂了正常的建築市場秩序,國有施工企業取費多,偷工減料個少。形成了“僧多粥少”的被動局面,從而導致了國有企業,舉步維艱,一步一步走向倒閉、破產的邊緣。

    二、管理上

    有些上級領導,喜歡跟“文憑風,”不講究實際工作能力,把一些沒有工作經驗剛畢業的大學畢業生,盲目地放到了重要的領導崗位上,理論脫離了實際,管理上瞎指揮,一些有能力的人才得不到重用,從而形成了低觸情緒。

    三、思路上

    創新意識不強,不注重市場調研,產品陳舊,不及時更新換代,墨守成規,以老字號自居。沒有把老國有企業的身價放下來,不積極主動地參與市場競爭,不懂的新形勢下市場經營的遊戲規則。

    當然,這些僅僅是老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上的冰山一角,而主要的問題還在於政策上的傾斜、市場的調控,有些時機還是沒有抓住。

  • 17 # 無所畏155988211

    2000年前後,國企倒閉改制成為一種潮流,號稱"國退民進",企業職工紛紛下崗或轉行,沒有下崗的,留在改制後的企業的,算是到了後孃手裡,大家都心知肚明,詳情自‘不必細說。為什麼大部分國企,集企倒閉破產,這要從大形勢和小氣候,以及廠長的一支筆說起。我是企業的會計,我深知其中之內幕。

    且聽下回分解!

  • 18 # 山清水秀255279900

    很間單,是一個混合體制問題。國企,民企是一種相互吸引,相互排異的產物,長期下去,高科枝,高人才沒有穩定,持久的發展後勁。兩個體制相互排異浪費巨大的社會成夲。

  • 19 # 費玉山

    機構重疊痼沉痾,

    當官過半不幹活。

    推銷產品拿回扣,

    採購之時次品多。

  • 20 # 使用者4060509610139

    因為國企沒有監管一手遮天虧了國家的,把利潤輸送給親戚朋友,肥了國企領導,虧了企業,國企領導想盡辦法把利潤變成自己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曹操在天上和司馬懿遇見,他們會怎麼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