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百代千秋史

    感謝三國迷的好問題。這個問題是開放性和假設性的。我想我還是寫成話劇式的比較好。如果結合史實,我模擬的場景是這樣的

    (這是司馬懿的形象嗎?這只是小說裡的形象。比如陳寅恪老先生說他是“堅忍陰毒”!)

    曹操:“TMD,都是曹丕乾的好事”

    司馬懿:“承讓 承讓。這不能怨我噻。肥肉掉在口裡,傻子才不吃呢?”

    曹操:“我兒誤我子孫啊!”

    司馬懿:“難道丞相就沒有責任嗎?”

    曹操:“這個------。我是個革命家!沒想到自己的子孫被革了!不過,我要是知道有此後果,就該殺掉你。”

    司馬懿:“能奪位的人多了,我算老幾?!丞相你錯了。即便你殺了我,還會有張懿、王懿和李懿等等取而代之也。”

    曹操:“看來都是我兒曹丕的錯了?”

    司馬懿:“根在曹丕、助力的是曹叡、成就最後一程的是曹爽。可是源在丞相啊?”

    (曹操當初真的是這麼想的嗎?這也只是在小說裡。)

    曹操:“此話怎講?難道我應該讓藝術家氣質的曹植接班不成?”

    司馬懿:“話不是這麼說。即便是曹植接班,他也會執行‘沒有曹丕的曹丕路線’的。丞相,要不是你樹敵甚多、矛盾積累甚重,曹丕又何必改弦更張呢?”

    曹操:“唉!沒辦法!年輕時我就看到了秦漢四百年的弊端,權力、財富和聲望等都被世家大族所壟斷,好比這地上長的莊稼都被一層層的黑布遮住了,哪還有什麼生機和活力?漢末大亂世,無論是宮禁裡的宦官,還是造反的黃巾,都成了替罪羊。他們只是問題的表現,不是問題的根源。”

    司馬懿:“所以---,你就厲行法制、三次下令求才並不惜對荀彧、崔琰、毛玠和楊修等人大開殺戒嘍?”

    曹操:“當然!既然是惡名,就由我i一個人來擔好了。革命,成功未必在我身,但是可以經由我的努力。

    司馬懿:“哦。我懂了。難怪你這的那麼決絕,與詩文裡的你還像是兩個人啊!”

    (關於曹丕是司馬懿奪權路上的引路人的觀點,見於本人的文章裡,這裡不贅述了。)

    曹操:“這下你明白了吧?其實我很羨慕諸葛亮!益州,地險天遠。前頭那個劉焉已經把一切舊勢力折騰的夠嗆,他一去儼然就是救世主,推行新政當然容易,起碼像我這樣的大開殺戒是免了,好歹留個好名聲。可是我不一樣!為什麼要把天子迎到許都,而不是洛陽?我為什麼又遷到鄴城?不就想擺脫你們這些舊勢力嗎?”

    司馬懿:“反正你留下了惡名和罵名,後世的人都說嗜殺成性,對了,更要緊的都說你是陰謀篡位的野心家。還有啊,他們還把你的‘迎天子’說成了‘挾天子’,你說你失不失敗?”

    曹操:“沒辦法!到了我這個位置,相信你也明白,做事、做實事是一回事;物議乃至非議是另一回事。什麼清流、濁流,不幹實事,那不都是廢流嗎?後漢末期流行‘清流’‘濁流’一說,本身不就是腐朽的標誌嗎?滿肚子學問不去幹實事,非要琢磨起誰好誰壞,你覺得這樣有意思嗎?”

    司馬懿:“我佩服丞相的胸襟和氣度。但是你要知道,幹實事可以,可是別幹到我們頭上噻。我們的一切難道都是大風颳來的?不還是祖先篳路藍縷得來的嗎?想我的祖上司馬鈞因西征羌亂而死嗎?我們當然要捍衛先人的成果嘍。這有錯嗎?”

    曹操:“可是你們太過分了!天下紛亂皆由你等對社會的無度索取而起嗎?一開始,我以為只要掃除了黃巾和叛逆、讓皇帝勤政,天下問題就解決了,黎民也就自得其樂,先小康後大富了。我還給幾次給皇帝上書,無論他理不理、執行不執行,我都要上。可是,慢慢我發現:不對!問題的根子在你們,對,就在你們的身上。”

    司馬懿:“哈哈,可是結果又如何呢?曹丞相!荀彧、崔琰、毛玠、楊修,哪一個不是站在我們的立場呢?歷史,由誰書寫?還不是由我們這些清流把持話語權嗎?你能怎麼樣?以後幾千年不也是如此嗎?你我在天上看的很清楚,清流,一代代的清流保持著對好壞、對錯和是非的標準呢。我的子孫自不待言,後世的孔穎達,對了還有那個什麼朱熹、什麼東林黨,他們做的簡直比我還高呢。清流,是你我的評價標準。對了,1700年後,你看那些‘公知’,不還是異曲同工嘛!

    (楊修之死。楊修到底因何而死,這恐怕需要全新的認識和理解。)

    曹操:“笑話!孔夫子的學問到了你們的手裡簡直就是暴殄天物!你們分明就是篡改和胡說。好在清流有朱熹,後來有‘公知’,可是我這邊還有王陽明、王夫之和湖南潤之等人呢!你們這些人能欺人一時,難道還能欺人百世嗎?人心,都如明鏡啊!

    司馬懿:“好,你不跟你爭了。曹丞相,你呀,就是太超前了。別的不說!就是那個選人路線,察舉孝廉皆由清流出,這有什麼不好的呢?我知道,後世有你的知音,別的不說,沒過幾百年就有了宇文泰。你不就是法制、節約、唯才是舉嗎?他可是打破了條條框框。你呀,生的太早了!”

    曹操:“你說的太遠了,我覺得諸葛亮做的基本都是我想的。”

    司馬懿:“還諸葛亮呢?丞相,當初你也不是拿了五斤雞舌香,表達招攬之意嗎?可是人家沒理你呀!你以為你不說,我們大傢伙就不知道這事兒了嗎?可是人家沒理你!而且我告訴你,你的‘迎天子’就是被他改成了‘挾天子’!丞相的感情太氾濫,奈何人家不睬你。你頭疼不?”

    曹操:“也罷!可問題不還是出在你們身上嗎?不要使你們把進才之路捂的嚴嚴實實的,一個意思,我幹嘛要發三次詔書呢?一個餐館,就因為門前栓了一條惡犬而門可羅雀,這個你我都懂吧?”

    司馬懿:“反正你不僅輸了子孫,也輸在了後世。聽說後人有個羅貫中的,把我們的故事寫進了小說了,叫什麼來著?對,叫《三國演義》。你看看他也是清流啊,把你描寫成了‘奸絕’!你沒脾氣吧?”

    (對於三國,到底應該如何理解?幾千年裡各有所論,可是羅貫中,卻只有一位!)

    曹操:“革命,成功未必在我身,但是可以經由我的努力。司馬懿呀司馬懿,難道你真以為你贏了嗎?看看你孫子那個西晉王朝,疾速而亡啊!什麼‘清談誤國’?什麼‘鬥富’,簡直就成了荒唐的代名詞。”

    司馬懿:“那又怎樣?我是清流!天下物議,標準在清流!”

    曹操:“好你個清流!你還真以為羅貫中是清流呢?是,裡面我是被寫成了‘奸絕’!可是這背後的東西,你沒品讀出來嗎?他也是經歷過天下動盪擾攘和慘烈搏殺的,他無非是以我為靶子,告誡後世的執政者一個樸素的、很民主的道理,就是《尚書》裡的‘撫我則後,虐我則仇’。難道你沒讀出來。與其說《三國小說》是一個歷史小說,倒不是說它是一本教材!難道你沒悟出來?

    司馬懿:“那又怎樣?我是清流!天下物議,標準在清流!”

    曹操:“我很明白你們這種人。其實你們的心裡都是明鏡的,只不過不想也不願承認罷了。我說的可對、可準?

    司馬懿:“那又怎樣?我是清流!天下物議,標準在清流!”

    曹操:“一個‘清流’,把你整成了歐陽鋒!也罷,也罷。滄海笑,滔滔兩岸潮,----”

    司馬懿:“那又怎樣?我是清流!天下物議,標準在清流!”

  • 2 # 小笨鳥

    司馬懿:曹公,我也是身不由己啊。

    曹操:沒事,小馬。兒孫自有兒孫福。

    終結(大團圓)

  • 3 # 來自天外星

    曹操:公司發展得怎麼樣?

    司馬懿:那些龜孫子比起你那些鬼孫子更不堪。

    曹操:怎麼了?

    司馬懿:現在不止三國了?

    曹操:⋯

    司馬懿:現在是五胡亂華。

    兩個吹牛B的混人

  • 4 # 嘉嘉1240

    曹操在地下可能會和司馬懿成為朋友吧。氣死說不上,畢竟司馬懿也不是主動奪權,也是為了自保,司馬懿壓根就沒想過篡位,他一生都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臨到老死了都要裝瘋賣傻,以求自保。從曹操到曹丕再到曹睿,祖孫三代都未曾真正信任司馬懿。曹操知道司馬懿的能力,知道自己死後,無人可以壓制他,所以對他一直棄而不用。直到曹睿一朝,後期曹魏人才凋零,特別是大將軍曹真死後,無人再能抵擋諸葛亮北伐,才不得不啟用司馬懿。

    司馬家最後之所以能權傾朝野,更多的是因為司馬懿活的夠久,而曹操、曹丕、曹睿都死得太早了。特別是曹睿,死的時候連繼承人都沒有,給曹魏政權增加了很多混亂,而司馬家作為三朝老臣,功勳卓著,人脈極廣。而後感受到其威脅的曹氏大臣想要誅殺司馬一族,卻被司馬師識破,先下手為強,來了個大清洗。後來也就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奪了曹魏的天下。

  • 5 # 流沙的夢囈

    操:為何篡魏?

    懿:老師,學生不才。。。

    操:不學好。。。畫圈圈,詛咒你子孫後代中多出腦殘!互相殘殺!詛咒你的後代被胡人亂虐!。。。

    懿遂託夢與昭:後代子孫,一律不得打籃球!

  • 6 # 以戰止戰之劉戰也

    從科學的角度來講,這是個偽問題,所謂:人死昇天,下地獄都是不存在的,至於假如曹操和司馬懿死後在天上相遇,從我個人的理解角度,他們會說:

    曹操:懿兄,等你我等了好久好久

    司馬懿:小曹,讓你久等了

    曹操:你怎麼那麼長命?

    司馬懿:我吃了長生不老藥

    曹操:那怎麼又昇天了呢

    司馬懿:想你在天上的江山

    曹操:天上的是神仙,不會死的噢

    司馬懿:我熬,我熬,我熬死你

  • 7 # 南影小生

    曹 操:仲達,你來了,我在這等你好久了。

    司馬懿:是啊!沒想到還是在這撞見魏王了。

    曹 操:來,坐吧!我倆聊一聊。

    司馬懿:我知道你要說什麼了。

    曹 操:唉!果然不出我所料,你還是亂事了,我辛辛苦苦打了一輩子的天下,被你輕輕鬆鬆給拿走了。

    司馬懿:魏王既知我心,當初為何不殺了我。

    曹 操:因為我留著你還有點用處。

    司馬懿:我也不想造反啊!我這也是被逼的,為了活命。

    曹 操:誰逼你了?

    司馬懿:你孫子曹爽啊!你說我這一把年紀了,辛辛苦苦的抵抗諸葛亮北伐,還熬死了諸葛亮,保障了魏國的安全。最後卻被曹爽這小子給暗算,還想殺了我。把我逼到這地步,我只好反抗了。

    曹 操:這我能理解,但你反抗就反抗,幹嘛還奪了我曹家的天下。

    司馬懿:行了行了,別說這些了,你還不是奪了漢家的天下,我兩都一樣。

    曹 操:在這裡你給我安分點,我來的比你早,已經在這佔有了自己的地盤。

    司馬懿:好吧好吧!你那還缺人嗎?我也沒事做,要不跟你混口飯吃。

    曹 操:想得美,就你這,誰還敢用你,我打電話給閻王爺看看,我跟他關係很好的。

    司馬懿:好吧!你幫我問問閻王爺吧,讓他給我找點事幹。

    曹 操: 喂!閻王兄,我經常跟你提起的司馬懿來了,你給他安排點事做吧!

    閻王爺:什麼?司馬懿?不行不行,這老兒活著的時候把你家都給霸佔了,我怕他現在到我這把我的地府給佔了,還坐了我的位置。

    曹操:那怎麼辦?

    閻王爺:他現在在哪裡,我派人送他去十八層地獄。

    司馬懿:完了完了,曹操你這挨千刀的。

  • 8 # 學霸檸檬樹

    死了以後他們倆都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叫“鬼”。曹操:小司啊,我等了你這麼多年,現在才來呀。

    司馬懿:是啊,是啊,讓你久等了老曹。

    曹操:老子要殺了你,大怒。

    司馬懿:你不要亂來啊,我了…

    後來還是判官出面調解!司馬懿賠了曹操200塊錢完事

  • 9 # 如史如畫

    阿瞞:仲達呀,我魏國發展的如何呀?有你的謀劃,我丕兒是否早已一統天下?

    司馬懿:呵!你個曹操,野心還是這麼大,你魏國早就沒了。

    阿瞞一臉茫然:為何?難道被劉孫滅了?

    司馬懿笑了笑:被我滅的!豈止你魏,天下都被我吞了。

    阿瞞大驚,指著司馬懿怒道:你?好哇,我對你不錯,你為何要反我?司馬懿:哼!反正這裡也沒有你的人,我也不怕告訴你真話。你以為我不知道嗎,我在你手下辦事的時候,你處處提防我,處處壓著我,連你快死了還要試探我,就算到了你死以後,還讓你兒子盯死我,我是每時每刻都在小心翼翼的活著,生怕有一點差遲就被你們曹氏滅族。你兒子死了還不放心,還讓你孫子盯著我,我是受夠了,與其被你們壓著,還不如干脆反了,反正你們曹氏也早已失掉士族的擁戴,朝廷全是我的人,我要反易如反掌,哈哈,哈哈哈哈哈!阿瞞大怒:我早料到你狼子野心,沒想到啊你!你!

    於是乎阿瞞揮拳要打仲達,仲達閃,一下就把曹老闆推倒在地,阿瞞不服起身,兩人掐著脖子爭鬥起來,天上其他人都過來圍著看熱鬧......劉備:好眼熟啊,這兩人。

    關羽立即說:大哥,我知道,這是曹操,那個人嘛,不太熟。諸葛亮,周瑜,董卓等人指了指:這,這.....

  • 10 # 豹眼看歷史

    司馬懿儘管深得韜光養晦大法,靠死了曹操,靠死了曹丕,靠死了曹叡。

    但最終靠不過天命,也不得不掛了。

    隨著一陣陰風,司馬懿的幽靈就來到了地獄。

    閻王爺一看不好,還沒來得及躲避,司馬懿就到了跟前。

    還沒等閻王爺開口,司馬懿就訴起苦來,說老曹家那些子孫不仗義,自己辛辛苦苦替老曹家打天下,卻不想被猜忌,不得已而為之啊。

    閻王爺心想,你也不是省油的燈哦,把你留在我身邊早晚是個麻煩,最好你還是換個地吧。

    於是,就對司馬懿說:儘管這事你有錯,但罪不致下地獄,冥冥之中有定數,你該去天上。

    還沒來得及落腳,就看見一個大漢貌似面熟。

    “臥槽,不好,這不是老曹嗎?”

    司馬懿轉身就想跑,不料曹操跑得快,眨眼的功夫,曹操就來到了跟前。

    老懿子只得強打起精神跟曹操打招呼,說了聲“魏王吉祥”。

    曹操不鹹不淡地說:“幸好有我那些子孫們照應,勉強還過得去。”

    司馬懿一看老曹如此不識趣,不會聊天,就想說“再見”。

    可曹操抓著司馬懿不放,說啥也不讓走。

    司馬懿無奈,就想解釋兩句,說:“高平陵那事不賴我啊,就像當年衣帶詔事件一樣,弓在弦上,不得不發啊。”

    曹操歉疚地說:“仲達想多了,孤絲毫沒有埋怨你的意思。孤早就知道你鷹眼狼顧,非等閒之輩,不下手便罷,下手就是狠招。我那些子孫都不是你的對手。本來我走的時候,想帶著你一起來著,可考慮到諸葛村夫更不是善茬,離開你還沒人收拾得了他。”

    老懿子一聽,趕緊說:“是啊是啊,要不是我換上孔明送我的衣服,還氣不死他,還真不好收拾他呢。”

    老曹接著說:“當時你在上方谷,本來我不想管你,讓孔明把你燒死算了。可想想我那些不爭氣的子孫們,還需要你再扶一程。於是,我就把那火給滅了。”

    司馬懿打了一個寒顫,如夢方醒,原來如此哦。

    曹操繼續說:“孔明在五丈原祈禳,本來還應該有一紀的壽限。考慮到再讓他折騰下去,何時是個了結。孤跟玄德鬥氣,把天下已經摺騰苦了,儘快結束這個局面,讓黎民百姓過幾天安穩日子吧。”

    這話老懿子愛聽,屁顛屁顛地說:“是,是,還是魏王考慮的深遠,我也是這麼想滴。”

    曹操不冷不熱地說:“我那重孫子就一個小屁孩,都清楚你兒子咋想的,我還能不清楚你咋想的嗎?”

    司馬懿尷尬地說:“世人不僅都知道你跑得快,還知道你是奸雄,心眼多,沒人瞞得過你,我很服氣哦。”

    曹操無奈地說:“手大遮不住天哦,玉帝都不能面面俱到,何況你我。你將來跟我一樣,他們不會說你好的。特別是過幾年,出來個姓羅的儒生,把我倆弄得很難堪。悠悠眾口,實在是管不了的事。”

    司馬懿也鬱悶地說:“我那些不爭氣的子孫,也好不了哪裡去,我將來的名聲還不如你哪。你說我們這是忙活了些啥呢?”

    曹操呵呵一笑,說:“好了好了,家有千口,主事一人,這事還是得聽玉帝的,一切聽天由命吧。”

    哥倆想開了,心情大好。

    畢竟老曹早來了幾天,這裡的情況比較熟悉。

    於是,帶領司馬懿到有司報了道,然後到各部門拜訪了一下。

    之後,哥倆時不時把酒言歡,相處的還不錯。

    恩恩怨怨何時了?

    該放下時就得放下。

    這也給人間做了個榜樣,人沒有境界到不了天堂,只能下地獄。

  • 11 # 佳寧說歷史

    曹操 :仲達啊,你怎麼才來,我等你等得好苦啊,我的子孫怎麼樣了。

    司馬懿 :魏王,我來了 ,沒辦法我命活的長,但是我要要告訴魏王一個不幸的訊息,曹魏的江山已經被我篡奪了。

    曹操的:你……我們曹氏家族這麼厚待你,你為什麼還要謀權篡位?

    司馬懿:魏王啊,其實我也不想 都是你孫子 曹爽逼我的啊, 我實在是走投無路了呀,他不死 ,我就得亡。

    曹操:仲達,你反抗 我可以理解,但是你為什麼滅了他三族,還篡奪了我曹家的江山,我活著的時候我都不敢稱帝,我就怕天下群雄群起而攻之,沒想到你……。

    司馬懿:魏王啊,曹爽他爹曹真 又不是你的親兒子,不管怎麼說 他對於曹家人來說,總歸是個外姓人,我滅了他 我這是為你清理門戶啊,看他的架勢, 早晚要造反,再說我只是滅了曹爽三族,和你們家沒有一點關係啊,我這是在保護你的親子孫呀。

    曹操:你這麼說來 我還得感謝你嘍,都怪我那不爭氣的次子曹丕 ,死的太早,要不然別人也不敢扎翅。

    司馬懿:魏王,感謝不敢當, 只要你不恨我就行了,嘿嘿。

    曹操:我不狠你。我恨不得颳了你,氣死我了 ,不行了, 我的頭疼病又犯了…

    司馬懿:魏王,咱聊天歸聊天,你可不帶這麼訛人的,你這不是碰瓷嗎? 我得躲遠點。

    曹操:要擱以前我那脾氣,我就讓人把你拖出去斬了,大卸八塊。

    司馬懿:魏王啊,我忠心耿耿的對待曹魏, 五十年如一日,我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呀,誰讓你的子孫都去世太早,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啊,再說你也該收取你的脾氣了, 現在大家都平等,再說我已經死了 ,還怎麼死啊。

    曹操:你……

  • 12 # 賢珉珩

    司馬懿在天上見到了曹操,向曹操拜年,過年好,曹操回敬,吃了嗎?司馬懿說吃了,曹操繼續問,看春晚了嗎?司馬懿說,看了。曹操繼續問,聽《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了嗎?司馬懿說,肯定聽啊!!!這麼好聽的神曲,能不聽嗎!

  • 13 # 勁草劉大總

    曹操:司馬老匹夫,為何竊取我天下?

    司馬懿:(面如土色),看到劉邦,劉秀,劉恆,劉備等等在一桌喝酒,突然計上心來,指著曹操罵道:曹賊你奪了老劉家天下,我只是替老劉家討回公道,

    曹操看了老劉家一大桌人,屁未放一個,

    然後劉邦道:司馬將軍請上坐!

  • 14 # 虹貓大俠

    如果曹操不著急轉世,遇到司馬懿,肯定會深施一禮,說一聲:“司馬先生辛苦了!”曹操為何對司馬懿如此客氣,這事還得從司馬懿的前世說起。

    司馬懿的前世叫做司馬貌,字重湘,是漢靈帝時蜀郡人,年少時就有才名,被郡縣保舉到京城應試神童,因言語不遜,衝撞了試官,被打回原籍。後來屢舉孝廉,都被有勢者奪取,因此抑鬱不得志。再後來靈帝賣官鬻爵嚴重,司馬貌更是隔絕仕途。

    年老時,司馬抒發心中鬱悶,寫下一首《怨詞》,後又寫下八句詩文:

    得失與窮通,前生都註定。問彼註定時,何不辨忠佞。善士嘆沉埋,兇人得暴橫。我若做閻羅,世事皆更正。

    寫完一把火燒了這詩詞,卻不想這詩直達天庭,玉帝看後怪司馬貌太狂妄,決定降罪。太白金星求情,認為司馬貌既然敢出大言,必定是有大才的。而陰司尚有幾百年的滯獄,不如給他半天做閻羅的機會。看他如何了斷滯獄,是否真如他所言“世事皆更正”。

    而陰司最大的滯獄就是漢初的四宗關聯案,一直不曾判斷清楚。這四宗案件分別是:

    1、屈殺忠臣案 2、恩將仇報案 3、專權奪位案 4、趁危逼命案

    一、屈殺忠臣案

    這起案件的原告是被漢高祖劉邦屈殺的三大重臣:韓信、彭越、英布。被告則是劉邦和呂后。

    韓信為大漢開疆拓土立下十大功,可以說漢朝一半的江山都是韓信打下的,誰知道天下大定,劉邦和呂后不念前功,先貶去韓信的王位,接著呂后與蕭何定計哄騙韓信到長樂宮,令武士綁縛斬殺。後又誣陷韓信謀反,夷殺韓信三族。

    重湘認為韓信好歹是個元帥,怎麼就一點防備之心都沒有,難道身邊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韓信被殺說就起來這也怨不了別人。韓信卻說以前有個謀士叫做蒯通,頗有謀略卻有始無終。

    重湘傳喚蒯通問他為何有始無終棄韓信而去。蒯通則說韓信滅齊請封王爵之時,他就感到劉邦不悅,認為日後必有此禍,建議韓信謀反,韓信不聽,蒯通因怕韓信怪罪只得逃走。

    重湘又問韓信為何不聽蒯通之言,韓信則說曾有一個算命先生許復算他有72歲的壽命,功名善終,因此不想背漢。哪知死時才壽命32歲。

    重湘傳喚許復問話,許復答曰“人有可延之壽,亦有可折之壽命”。韓信做下四件折壽之事。

    一是棄楚歸漢,途中斬殺了兩個指路的樵夫,折壽十年;

    二是漢皇築高臺,親捧金印拜將,韓信居上座安然受之,臣受君拜,折壽十年;

    三是酈生勸齊王來降,韓信搶功攻齊害死酈生,折壽十年;

    四是韓信定下十面埋伏計,殺盡楚兵逼死項王,陰謀多殺傷了天理,折壽十年。

    韓信聽完許復之言,對比無言以對。半晌又言當年蒙蕭何舉薦,後又被他設計哄騙,“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心中仍是不平。

    重湘又傳蕭何,蕭何言呂后逼迫,身不由己,重湘心中有了計定。又傳彭越、英布。

    這二人為漢朝打下另一半江山,呂后貪戀彭越英俊,趁劉邦在外征討,引誘彭越入宮,彭越懼怕禮法惹惱了呂后被砍做肉泥。

    呂后爭辯,彭越指出呂后與審食其私通之事,呂后無言以對。

    呂后殺了彭越,將肉泥做成美食,賜給英布。英布因吃出手指,拷問使者方知真相,彭越大駭,吐出肉來,變成螃蟹。至今江中有一種螃蟹,名為“蟛蚏”,乃是彭越怨氣所化,英布因殺了使者,被呂后賜死。

    重湘聽了案情,判三人轉世,各掌一國,報三人生前之汗馬功勞。

    二、恩將仇報案

    這起案子的原告是丁公,被告劉邦。丁公曾在戰場上圍住漢皇劉邦,劉邦許諾將來平分天下,因此放了劉邦生路。然劉邦稱帝之後,不但不記前諾,還殺死了丁公。

    重湘傳劉邦問話,劉邦則說丁公是項羽愛將,見仇不取,有背主之心,因此殺之。

    丁公辯解,項伯、雍齒也是項羽之人,為何沒事,反封了王。

    劉邦啞口無言,重湘心中有了計定,且等稍後發落。

    三、專權奪位案

    這起案子的原告是戚夫人,被告呂后。

    當年睢水大戰,劉邦被丁公、雍齒趕得走投無路,逃到戚家莊。是戚公藏了劉邦躲過了一劫,後來劉邦看中了戚公的女兒,並許諾戚氏以後如果有了兒子,會立為太子。

    戚夫人生一子,名如意。劉邦雖有意立如意為太子,然滿朝文武懼怕呂后,劉邦只得立呂后之子為太子,只封如意為趙王。劉邦死後,呂后鴆殺如意,將戚夫人殘害成人彘。

    此事世人皆知,不容呂后辯駁,重湘有了計較,等後一併發落。

    四、趁危逼命案

    此案原告是項羽,項羽所告之人並非打敗他的韓信,也並非奪他天下的劉邦。所告之人乃是兵敗之時,偽裝成農夫給他故意錯指路徑引他進入死地的夏廣。以及死後分他屍首的呂馬童(項羽曾對他有恩)、楊喜、王翳、呂勝、楊武。

    五、漢初滯獄的判決

    重湘申清四案緣由,做出判決。

    1、韓信盡忠報國、為漢家奪得大半天下,含冤而死,轉世到樵鄉曹家,姓曹,名操字孟德,先為漢相,後為魏王。享漢家一半江山。

    曹操威權蓋世,謀報前世之仇,但終生不能稱帝,以明無叛漢之心。子受漢禪,追曹操為武帝,償前世十大功勞。

    2、劉邦轉世為漢獻帝,受曹操欺負,前世君負臣,來世臣欺君。

    3、呂后轉世到伏家,做獻帝之後,被曹操紅羅勒死宮中,以報前世長樂宮被殺之仇。

    4、蕭何因入關時,保護書籍,轉世為楊修,聰明蓋世。官居曹操主簿,大俸大祿,以報前世舉薦韓信之恩,後參合兵機被曹操所殺,前世謀算韓信,今世以命償還。

    5、英布轉世為孫權,先為吳王,後為吳帝,坐鎮江東,享一國之富貴。

    6、彭越不違禮法,是正直之人,轉世為劉備,受人稱頌,延續漢祚,以表忠於漢家之心。居蜀地,與曹孫三足鼎立。

    7、因蜀地太小,難以抗衡魏吳,重湘又判:

    韓信曾經的謀士蒯通轉世諸葛亮,輔佐劉備。

    當年的算命先生許復,轉世龐統協助劉備取西川,因前世給韓信算命不準,來世只有32歲,與韓信同歲。

    樊噲轉世為張飛,項羽轉世關羽。因樊噲之妻呂須幫助呂后為虐,妻罪坐夫,因項羽殺死秦王子嬰,火燒咸陽,二人註定凶死。

    因樊噲忠勇,並無獻媚,項羽不殺劉太公,不汙呂后,不在鴻門暗算劉邦,來世義勇剛直,死後為神。

    另紀信忠勇漢家,未享受富貴,來世為趙雲,壽八十二,無病而終。

    8、戚夫人轉世為甘夫人,配劉備正宮,前世呂后慕彭越美貌,求淫不成,今世劉甘結為夫妻,讓呂后嫉妒不得。

    趙王如意轉世劉禪,嗣為後主,享四十二年富貴,償前世之苦。

    9、丁公轉世周瑜輔佐孫權,因前世事項羽不了,今世被諸葛亮氣死,壽35,來生亦事孫權不了。

    10、項伯、雍齒轉世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斬,以洩前世之憤。

    11、楊喜轉世卞喜,王翳轉世王植、夏廣轉世孔秀、呂勝轉世韓福、楊武轉世秦琪,呂馬童轉世蔡陽,六人均為為曹將,鎮守五關,被關羽所斬,以報前世烏江逼命之恨。

    重湘所判,有理有據,有因有果,閻王歎服,將所判結果上承天庭,玉帝看後也是讚歎。宣旨依重湘所判發落。

    另外重湘判案有功,來生託生司馬家,也就是後來的司馬懿,出將入相吞併三國。

    韓信轉世曹操雖為報仇,然欺君弒後,不可為訓,故司馬代魏,曹家受同樣欺負,以警醒後人。

    重湘之妻子自幼跟隨窮儒,亦轉世和司馬再做夫妻,也就是司馬之妻子張春華。

    你看按照這個因果,曹操在天上見到司馬懿是不是該答謝一下?

    注:參考資料馮夢龍《喻世明言》鬧陰司司馬貌斷獄。

  • 15 # 澤仁德喜

    既然二個人的英靈,都去了天堂,意味著,他倆都以放下世俗,看破了紅塵,因此二個人相見時,一定會忘卻過去,既往不咎,飲茶相互,暢談天南地北,宇宙星辰

  • 16 # 小說預言家

    曹操:仲達呀,孤等你多時了,其實孤早就料到有一天你會霸佔了孤的基業。司馬懿:丞相,老夫情非得已啊,只是你的子嗣們太慫了,沒等老夫動手他們就繳械了!

    曹操:仲達呀,你說你霸佔了孤的基業有什麼用,你篡改了歷史又有什麼用?你等著瞧吧,看看你的子孫後代是怎麼被完虐的。

    司馬懿:丞相,老夫知道歷史會重演的。

    曹操:你知道還這麼做,你這不是明擺著和孤作對嗎?昂!你知道你的下場會如何嗎?

    司馬懿:丞相,老夫罪該萬死,是老夫一時貪念才攫取了曹氏基業。

    曹操:仲達呀,你果真沒讓我失望,我已經給你備好了一碗孟婆湯,你喝了它,去下油鍋去吧。

    司馬懿:丞相,你慣用的伎倆不是挖眼睛嗎?

  • 17 # 江邊小城外

    操:我早看你是鷹顧狼視之徒,你果然敢造反了?

    懿:魏王,此話怎講啊?臣鞠躬盡瘁,與諸葛亮大戰數年,方可保住了大魏的江山啊!如果沒有臣,長安說不定就被諸葛亮給攻破了啊!

    操:那你為何後來高平陵兵變?你還說你沒反?

    懿:那是曹爽逼得啊,臣也是為了自保啊!再說臣也沒有篡位啊,臣到死都是魏臣啊!

    操:你是沒篡位,那你兒子司馬昭呢?他的心思可是路人皆知啊!

    懿:那我兒司馬昭也沒篡位啊,再說我兒子怎麼想的臣也管不了啊!

    操:那你孫子司馬炎篡位了!

    懿:我兒子我都管不了,我孫子我更管不住啊,我都死這麼多年了。。。再說皇位是你孫子禪讓給我孫子的啊!就像漢獻帝禪讓給您兒子曹丕一個道理啊,這能是篡位嗎您說?

    操:。。。。。。我竟無言以對。。。。。。

    懿:對了魏王,漢獻帝讓我捎信給您帶首詩。

    百尺竿頭望九州,前人田地後人收,後人收的休歡喜,還有收人在後頭。

    操:。。。。。。。

  • 18 # 林勇875113

    司馬懿:曹老闆是我兒子乾的。

    曹操:你確定跟你沒有關係。

    司馬懿:……突然想到,都是鬼怕你幹啥。

    曹操:使用技能呼風喚雨。

    司馬懿:使用技能雷霆萬鈞。

    後續…………………………

  • 19 # 錦繡河山688

    操;我雖看出你的狼子野心,但沒能除掉你,是我的失策。懿:你沒有失策,是我有意保留了諸葛亮這個強勁對手,使你不得不用我,因為除了我沒有人是諸葛亮的對手。操:是的,是的,這可能是上天的安排。懿:對了,這就是上天的安排,任何人也改變不了。

  • 20 # 紫陌留雲

    兩人在天上遇見。

    曹操:你很像我。

    司馬:不敢。

    曹操:都到天上了,還不能坦誠相待嗎?不要再偽裝低調了。

    司馬:主公,臣的話不是虛言,和您相比,我心機有餘,霸氣不足。

    曹操:(默然良久)也許這就是你能成功的原因吧。丕兒、睿兒不如你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女子不才”的下一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