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工行將獲得券商牌照的“小道訊息”被坊間熱議,假如銀行真的獲得了券商牌照對於市場又會形成哪些影響?
11
回覆列表
  • 1 # 珠江梁生

    沒影響。就比如部分銀行持有保險牌照多年了,也沒幹出什麼動靜來。

    相反,多元化,什麼都插一腳,反而會拖累主業經營。

  • 2 # 成-熟

    銀行獲得證券牌照肯定對整個金融市場有著積極的影響,特別是在牛市初期。

    2018年末,國家逐放寬外資市場準入,世界級大行紛紛表示欲進入中國證券市場,今年初,摩根大通與村野證券已獲准入。而中國目前證券市場中,沒有一家券商大行與中國經濟實力相匹配的。因此,讓銀行進入證券利用自身優勢做大做強證券市場很有必要。

    政策允許銀行成立證券投資理財產品讓銀行資金進入股市僅是初步支援股市發展的過程,相信今後會有更多政策支援銀行與證券市場的聯合發展,助力股市發展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核心組成部分

  • 3 # W慎終追遠

    如果訊息屬實,將是中國金融行業的重大變革,說明高層確實開始重視投資銀行,要下決心調整長期以來依賴間接融資為主的金融體制。中國資本市場長期以來存在的大市場小行業的矛盾有望看到曙光。60多萬億的市值,三千多家上市公司,6萬多億總資產的證券行業,這麼小的行業又分佈了100家券商,這麼小的行業是難以支撐起中國資本市場做強做大。宇宙行拿牌照,意味著證券行業巨無霸的誕生與起航,將對國內投資銀行業產生深遠影響,對人才的爭奪首當其衝,資本不是問題,客戶又有天然優勢,再加上配套有效的機制,將對現有券商結構產生很大沖擊。

    倚天一出,誰與爭鋒,龍頭尚且顫抖,何況那些小蝦米

  • 4 # 玩轉地球KVP

    證監會多次提起向商業銀行放開券商牌照計劃,目的是以此來打造“航母級”券商,應對金融開放。

    對市場而言,券商行業競爭加劇,國內外券商同臺競技,有利於提高行業發展水平,提升經濟發展質量,長期來看,對市場會有積極影響。

    但對證券行業影響屬於利空,銀行如巨人,尤其對國內小券商而言,壓力很大,影響小券商的發展,對大券商影響不大。

    對能拿到券商牌照的銀行而言,影響有限。據有關訊息,計劃是從幾大商業銀行中,至少遠取兩家設立券商。但國內大行體量大,券商牌照帶來的盈利體現不了太多價值。

    當然,那些夢想銀行存款能轉化為股票這種風險資產,引起股票大漲的,只會是一廂情願!

  • 5 # 92年就在股市

    恰恰是券商的超預期的特大利好。說明金融混業經營時代開始了,大金融時代開始了,開盤直接上三千。今後券商對等地也會獲得銀行牌照,客戶保證金就直接存在券商手裡了!而且現在銀行要搞證券,基本不可能從零開始,必須是收購現有券商。券商整體估值必然大幅提升

  • 6 # 百合茶樓

    我個人認為是好事,這樣的話居民要開證券賬戶方便了很多可以直接在銀行開戶。這樣的話就有大量資金進入股市加上今年A股進入資本市場,大家對股票越來越瞭解,越來越專業,所以以後中國資本市場將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完善。

  • 7 # 王紅英金融投資教育

    2020年對於金融行業的從業人員而言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先是國家相關部門宣佈對全球各個國家開放金融市場,隨之而來的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歐美銀行進入國內,把全球最先進的服務理念和風控技術帶到了中國。

    其次,有關部門表態混業經營將進一步深化展,證監會相關人士發言將會給部分商業銀行發放券商牌照,一石激炒起千層浪,銀行業獲得券商牌照將會對中國金融市場帶來巨大的變革和機遇。首先我們分析一下為什麼國家有關部門會考慮給商業銀行發券商牌照,這個主要是跟我們國家金融政策的重大變化是有直接關係的,從之前我們整個社會融資以間接融資體系為主將會過渡到直接融資體系,將市場的收益與風險一起考量,所以在這個背景下,商業銀行在過去幾年當中,從單純的商業銀行到信託合併再到保險的合併再到理財公司的成立以及商業銀行各類基金公司的成立,都在加快商業銀行多元化經營的體系設計,也宣佈了我們國家混業格局的正式展開。

    所以在這個背景下前一階段有五家商業銀行也取得了期貨交易所的席位,現在開始考慮取得券商牌照,從投行業務到經紀代理到供應鏈融資以及企業的全面風險管理,商業銀行多多元化經營態勢已經表現出來。

    所以在這個背景下,我們金融行業的從業者尤其是證券、期貨、保險、信託、公募基金的從業人員,未來行業前途發展將會面臨巨大的挑戰,因為在銀行主導的多元化金融體系當中,要求每個從業人員尤其是專業研究員要具備一專多能的素質,也就是說你對於宏觀經濟、產業分析、銀行信貸、投行業務、經紀代理、金融衍生品風險管理等都要具備混合的知識體系。

    其實我們看到歐美銀行包括香港地區銀行在內的經營主體基本上都是混業經營,每個業務人員的能力都非常的強,具有國際化混業的知識結構。所以在這個背景下,我們從業人員要加快自身混合專業技能的提升才能跟上國家金融混業發展的趨勢,否則的話就會陷入單一技能的蒼白性而被市場給淘汰;同樣對於投資者而言,要學習多種交易知識及綜合投資技能的提高,這對個人投資者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所以我們看到歐美金融市場投資主體超過80%都是機構,個人面臨專業技能的束縛瓶頸,所以學習才是未來。

  • 8 # 大美子講財經

    對券商短期肯定是利空,銀行虎背熊腰的,券商不管從營業部家數、存量客戶體量和銀行都是比不了的。但是這點業務收入又不了銀行眼。大盤要上漲券商少不了,所以短期看會在一定程度利空股市。

  • 9 # 招財健寶

    如果銀行真的拿到了券商牌照,對銀行、券商甚至整個金融行業都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我將從不同角度來進行分析:

    1、券商的通道業務面臨降維打擊

    銀行天然具有更廣的長尾客戶覆蓋面,以及更有粘性的金融場景。因此,在通道業務以及兩融方面,銀行相比券商是有天然的競爭優勢。與券商的單一場景不同,銀行具有存款、支付、理財、信用卡和貸款等多重金融場景,對客戶粘性更強。

    2019年末,銀行業擁有13.95億個人客戶, 22.8萬個網點,分別為證券行業的8.7倍和10.4倍。2019年末,我國股票投資者總數1.6億,僅相當於工商銀行(零售客戶6.5億戶)的1/4。

    如果銀行真的拿到了券商牌照,憑藉存量客戶的拓展,預計可以對券商的通道以及兩融業務產生巨大的衝擊。

    2、投行業務:從區域性角力,到全方位競爭

    一旦拿到了券商牌照,意味著商業銀行債券承銷將擴充到全品類,將在併購重組、IPO、以及機構化融資等領域形成非常有利的競爭優勢。

    當前,商業銀行的承銷業務已經涵蓋了地方政府債券、短融、中票和資產支援證券等主要品種,獲得券商牌照之後,銀行的承銷業務將拓展到公司債和企業債市場。目前,商業銀行在香港市場透過“×銀國際”業務平臺,開展境外市場股票承銷業務,獲得境內牌照後,股票承銷將擴充套件到境內。藉助資金配套服務優勢,銀行系投行也有望在併購重組和結構化融資等領域形成競爭力。

    那些對發行定價能力要求低、對發行費用敏感、容易受到銀行投貸聯動和資源交換所影響專案,將被分流至銀行。券商將聚焦在價值發現、市場定價、資本運作規劃和市值管理等專業投行領域。

    3、資管業務:混業是大資管時代趨勢

    不論銀行能否獲得證券業務牌照,資產管理領域銀行、券商、基金、保險、信託混業趨勢已經形成。銀行系資管優勢在於強大的銷售能力以及母行在固收類資產的資源優勢,劣勢在於銀行文化與投資文化的衝突,機制的市場化程度和靈活性不夠。

    券商資管優勢在於證券公司全業務鏈條,券商擁有跨越貨幣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股權市場的業務佈局,具有一二級市場聯動、境內外聯動的業務體系,具有資產管理綜合服務能力,能夠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

    4、衍生品業務的影響

    由於衍生品交易等方面時刻需要巨大的創新,考慮到銀行的機制問題,預計在以專業能力見長的高淨值財富管理和衍生品交易領域仍將是證券公司業務藍海。銀行的優勢不會太明顯。

  • 10 # 葉檀放心保

    國家動刀子 銀行的苦日子要來了

    有一個大訊息,傳的沸沸揚揚。

    ——關於給銀行發放券商牌照。

    很多人一看到這個訊息,第一反應就是利好銀行、利空券商,因為銀行拿了券商牌照就可以自己直接幹兩融的業務,能拿下很多券商的市場份額。

    其實仔細一想,這個邏輯實在是圖樣圖森破。

    2019年銀行的營收是券商的16倍還多,銀行和券商,一個是含著蜜糖出生的富二代、家財萬貫,一個是工地搬磚的窮小子、囊空如洗,一個富二代會拉下臉面搶窮小子的飯碗嗎?

    很多人只看到了表象,而忽視了表象背後,更深層次的真相。

    給銀行發券商牌照,包括此前,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到銀行要向企業讓利1.5萬億,透露出來的真相只有一個,國家在有意削弱銀行利潤,銀行躺著賺錢的好日子,要到頭了。

    銀行是那些屌絲企業們眼裡的高富帥,為什麼最近國家要紿銀行券商牌照呢?券商是個競爭炒雞激勵的金融行業,2019年全行業營收僅3600億元,僅佔銀行業收入的6%左右。

    銀行就算能拿走券商一半市場份額,也就最多增加3%左右的收入。

    這相當於,對那個天天數錢數到手發軟的行業(銀行),紿他們一個民工牌照(券商牌照) 。

    好比讓一個月薪10萬的金領,告訴他晚上再去工地兼職搬磚,每個月可以增加3000元收入,你覺得那個金領會幹嗎?

    如果會幹,會是什麼情況?除非他覺得自己未來收入會大幅下降,才會去搶勞工的飯碗。

    銀行沒得選,頂層設計已經對銀行動手了。

    時間倒回到兩週前,6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總理首次提到,要讓金融系統向實體企業讓利1.5萬億,相當於2019年商業銀行總利潤的75%。

    之所以提出要讓金融系統讓利企業,是因為高層看明白了,央行釋放出來的貨幣並不少,但是不管放出多少貨幣,錢都在金融系統內部轉悠。

    最後是銀行吃的滿嘴流油,實體經濟卻是滴水難求。

    去年一年時間,宇宙大行工商銀行淨利潤3134億,相當於一年365天,每天淨賺8億以上。

    這是個什麼概念?

    第五套人民幣一百元長155mm,1萬張是1.55千米,赤道周長大約40075千米,大約需要25854.8萬(約2.6億)張人民幣繞赤道一週。

    也就是說,工商銀行去年賺的錢,可以繞地球十幾圈!

    這種情況下,央行降息再多,釋放再多貨幣都沒什麼用,銀行一個行業,幾乎就全截胡了。

    金融業日子越好,企業日子越苦。

    2019年,銀行業利潤同比增長8.91%,又創新高了。

    與之相當應的,是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1995.5億元,同比下降了3.3%.

    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實體經濟不賺錢,銀行利潤居然還創出了新高,奇葩嗎?詭異嗎?

    本來金融業應該為實體經濟服務的,現在倒好,自己塗上脂粉、披上戲袍成了主角。

    金融行業本質是資金中介,金融行業的利潤越高,往往資金的成本越高,資金成本越高,企業的生存環境就越惡劣。

    有一個銀行家是這樣對兒子說的:“肉原來在冰箱,現在還在冰箱,但是你的手上是不是多了什麼東西?”兒子看著手上的豬油......

    現在銀行不僅僅是賺了豬油,而是衝著冰箱裡的豬肉,狠狠的咬了一大口。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有強大的實體經濟,金融業的鉅額利潤,也不過是賬面財富而已。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國家為了保住更多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銀行們不讓利,誰來讓利?

    國家給銀行發券商牌照,有意給銀行留了一條當民工的後路,然後再對暴利的銀行動刀子。

    相當於打一巴掌給個棗。

  • 11 # boss145898110

    喜大普奔,以後咱們的存款不但可能變成保單,還可能變成股票。萬一股票還加了槓桿,恭喜你,準備存錢存成負翁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期食用茅針,對身體有什麼好處或者壞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