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馬談古今

    東漢銅奔馬,別稱馬超龍雀、馬踏飛燕、銅奔馬、馬襲烏鴉、鷹掠馬、馬踏飛隼、凌雲奔馬等,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10月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真正認識銅奔馬價值的是郭沫若,他是銅奔馬的伯樂。當郭沫若第一眼看到銅奔馬時,就對銅奔馬的造型讚歎不已,認為它既有風馳電掣之勢,又符合力學平衡原理,無疑是一件稀世珍寶。據親歷者說,當時,讓郭老大加讚賞的兩件國寶是唐代金銀棺和東漢銅奔馬,並且說“這兩件拿到北京可以引起轟動。你們好好宣傳,我回去也給你們宣傳宣傳。”後來,銅奔馬在北京的展覽上才一鳴驚人。

    此馬形象矯健俊美,別具風姿。馬昂首嘶鳴,軀幹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它足下踏的到底是不是飛燕呢?

    馬踏飛燕是它傳播最廣的一個名字,但其實,當年官方檔案確定的標準稱謂居然是“馬超龍雀”?

    對於它的名字,存在許多爭論,主要分為以下三派:

    1、郭沫若說:1971年,郭沫若去蘭州參觀,將其定名為“馬踏飛燕”。這應該是目前流傳最廣的說法。這也是被人認可最多的說法,1970年6月該鑄像被調往甘肅省博物館作為出土珍貴文物收藏時,即以“馬踏飛燕”的名稱登記收藏入庫。

    2、一些人支援“馬超龍雀”,他們認為還是要尊重事實真相,文物的定名,不應該以哪個名字好聽,或者哪個名字傳播度更廣來決定。(最後一位朋友重點有點歪)

    3、民間流傳說:經郭沫若先生鑑定,命名為“銅奔馬”,所以什麼“馬踏飛燕”、“馬超龍雀”,都不正確,銅奔馬才是正解。

    這三種說法孰對孰錯,由於未找到充足資料,這裡暫不做評價,但沒有疑問的是,馬踏飛燕確實是它自出土後便有的名字。

    後來,學術界也漸漸有了爭議,而爭議的重點就在於:馬蹄下的鳥,真的是飛燕嗎?之後“飛燕說”得到了很多人的否定,最基本從外型上來講,燕尾應該是分叉的,而這件鑄像的馬蹄下的鳥尾卻呈楔形,那顯然不是燕子。

  • 2 # 畫說生活百態

    對這個問題,有許多說法。我的看法是:從馬蹄下鳥的造型看,不是燕子,命名飛燕,是言其速度快捷。銅奔馬,是一種寫實的說法,因為其材質是銅,塑造的是一個全力奔跑的馬的形象。馬踏龍雀,霸氣,捨我其誰?更形象,更生動,更準確。漢代,從大宛進口來的汗血寶馬,又被稱為天馬。在冷兵器時代,馬是重要的生產資料,也是戰略資源。據傳,該馬就是以汗血寶馬為原形,塑造了它。該馬全身舒展,重心落到踏到龍雀的馬蹄上,該馬全身渾圓,典型的漢代雕塑風格。即使從今天來看,也是一件難以超越的作品。它己成為中國旅遊標誌。它大多設在被評為國家

    旅遊城市的火車站廠場。每次只要一看它,我知道這裡一定特殊的旅遊景點,我都會在雕塑不遠處多留連一會。

  • 3 # 魏興軍

    說起″馬踏飛燕"這個話題眾說紛紜,我土生土長在涼州區武威古城下,我也想表一表我對″馬踏飛燕"的一些歷史記載吧!

    據說甘肅武威的"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臺的東漢墓,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1986年被定為國寶級文物。

    故事發生於1969年9月10日下午,現在甘肅省武威市金羊鄉新鮮大隊的農民在武威市北郊一公里處的雷祖廟的雷臺地下開挖戰備地道時(當時各個村都在挖地道)無意間挖掘出了一座東漢的將軍墓,出土了相當可觀的一批青銅車馬傭。墓中出土的文物共計231件,其中有三顆鑄有"將軍"字樣的銀印,另可貴的是其中有一雄偉壯觀的儀仗隊,在儀仗隊伍的最前面帶頭的就是″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的奔馬身高34.5釐米,身長45釐米,寬13釐米。形象嬌健俊美,別具風姿。馬昂首嘶鳴,軀幹壯實而回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飛燕著地。

    一匹軀體龐大的馬踏在一隻正疾馳的龍雀背上,小龍雀吃驚地回過頭來觀望,表現了駿馬凌空飛騰,奔跑疾速的雄姿。

    我們從力學的角度上分析;"馬踏飛燕"找到了重心落點,造成穩定性。

    我們從藝術鑑賞的角度上分析;″馬踏飛燕"大膽構思給人以驚心動魄之感,令人叫絕,而旦又是一個工藝精湛,傳神入話的藝術品!

    1971年,經郭沫若舉薦,銅奔馬運抵北京展出,引起史學界極大震動。

    1973年,外交部長陳毅決定讓銅奔馬赴世界各地展覽,轟動世界。

    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

    1985年,武威市將″馬踏飛燕1定為象徵武威騰飛的城標。

    1986年,定為國寶級文物。

    1999年9月,銅奔馬出土30週年國際研討會在蘭州召開。

    2002年,為了加強中國珍貴文物出境展覽的管理,切實保證文物的安全,國家文物局釋出了《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其中64件(組)級文物中就有銅奔馬即″馬踏飛燕"便是其中的一件。

    "馬踏飛燕"以其傑出的藝術成就,成為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燦的明珠,而那嬌健的英姿和風馳電掣般的神情和它那勃發的雄姿,將一隻凌雲飛馳,驍勇的天馬千年不變!給欣賞和參觀過它的現代人注入了奮發向上,豪邁進取的精神和強大的活力。

  • 4 # 4918讀者

    馬踏飛燕,我生在馬踏飛燕之鄉,我對馬踏飛燕有不同的理解,因老固時候,人們把馬和龍一樣看待,什麼白龍馬,什麼龍馬精神等等,意境就是快,舊時後沒有飛機,等運輸快的工具,馬在人眼中總覺者是最快的騎具,所以古時候人們的意識天馬行空,白龍馬踏的是不是一朵雲,是不是馬踏飛雲呀?

  • 5 # 大梁門主

    馬踏飛燕:我覺得這個銅馬應該是飛黃騰達的意思。腳踏之物是個飛鳥,突出了一個飛字,並沒有具體指象,考古專家和動物學家花幾十年功夫去考證是什麼鳥,實在沒必要。

    東方思想和西方文明是有很大區別的,東方人隱晦,西方人浪漫,這要在西方,想飛?直接加翅膀就好了,何必踏鳥,令人費解。

    難道華人大家真沒想到飛黃騰達之意嗎?我看未必,我感覺郭沫若看出來了,但郭沫若圓滑,不便明言,因為在郭沫若那個年代,飛黃騰達、平步青雲、天馬行空這些字都是腐朽的,受批判的,拿不上臺面,同時郭沫若又是詩人用詞浪漫華麗,馬踏飛燕挺好。

    叫什麼名字 ,現在已經不重要了,知道它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中國旅遊標誌就夠了,不要再花精力去探究什麼鳥,如果那樣就無聊迂腐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欣賞原始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