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已經故去的事情
-
2 # 使用者848291779008
時代變了,人也變了,何況是新時代的小孩子,大人小時窮過,苦過,吃的不好,現在生活好了都被兒女們逼著在改變吃衣住行,現在的小孩子吃衣住行有人慣著,有人寵著,不吃撒著嬌著大人屁股後頭追著,捧手上怕摔,含嘴裡怕化,走路怕摔著,大了心理承受能力也一般了,脾氣自然見長了!
-
3 # 莫妮卡的黃金屋
是什麼讓你看到這樣的發現呢?
挑食與父母的灌輸和飲食習慣有關,比如孩子不吃就在準備其他的,所以孩子會覺得反正有很多選擇,我挑食好了。
脾氣不好,首先看父母脾氣好不好,父母是最好的榜樣。
同樣檢查下父母由於沒有接納孩子的情緒,如果一直禁止孩子發洩情緒,情緒就會積聚,一直無法宣洩,自然脾氣不會好。
-
4 # 小辰育兒
挑食釋義是幼兒常見的一種不良行為習慣,指飲食過程中對某些食物挑剔或僅吃幾種自己喜歡或習慣的食物,很多兒童不吃蔬菜水果,也有不喜歡某種特定的顏色,如紅色。或者不能接受某種性狀的食物,如糊狀。嚴重挑食也是一種心理疾病,稱為選擇性飲食障礙。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想吃什麼,一般都能滿足他們,就拿我們成年人作比方,以前長輩沒有很多的品種供他們選擇,能吃飽飯就不錯了,那叫“飢不擇食”,只要有吃的就是覺得很好吃。而現在我們雞鴨魚肉各種品種的食物都司空見慣了,吃多了就會有選擇有要求,就會去選擇一些我們更想吃的食物,那麼站在這個角度想為什麼現在孩子都很挑食,也就覺得很正常了。
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下孩子挑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怎麼去解決呢?
1. 因身體不適,消化力弱,食慾不振而挑食
解決方法:挑選易消化的食物,或者買點兒童食療配方調理型的中成藥或消食片等
2. 受家長影響,經常對食物有所偏好
解決方法:家長平時應該飲食合理搭配,均衡營養
3. 家長強迫孩子吃些孩子不喜歡吃的食物,引起孩子對這些食物的反感。
解決方法: 孩子很牴觸的食物,要求孩子試著吃點,但是很不想吃就不要勉強了。
4.沒有養成好的進食習慣,缺乏進食的興趣。
解決方法: 有些孩子沒有養好的進食習慣,如不定時、不定點進食,如果有這種現象就應該儘早讓孩子養成定時定點吃飯的習慣。
5.家長給孩子吃的食物的種類、製作方法單一,經常重複吃一樣食物。
解決方法:可以製作一週食譜,可以每天中午、晚餐至少2-3天不重樣。
6.零食吃多了,對飯菜的食慾就會下降。
解決方法: 孩子一天零食吃的太多,是會直接影響孩子的飯量,這個不是孩子挑食了,就是孩子可能就是吃零食吃飽了,所以對飯菜沒有食慾,吃不下了。
綜上孩子挑食原因有很多,我們可以排查自家孩子屬於哪型別,再針對性的採取方法。
-
5 # 小丑魚愛洋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經常都會聽人家說,某某孩子的脾氣隨他爸,或者是某某孩子的性格和她媽一模一樣!這就說明了孩子的性格脾氣是遺傳的嗎?並不是!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就宛如一張白紙,對一切都很好奇,並且會模仿他所看到的所有事物!而在這個時候,他所接觸最多的就是父母,性格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慢慢形成!
但是有一些寶媽會問,他們夫妻倆的脾氣都比較溫和啊,為什麼有時候寶寶的脾氣卻是很臭呢?這也是有原因的!
一、想要的東西得不到滿足,透過發脾氣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有時候父母答應了送孩子一個心儀已久的玩具,但最後卻爽約了!
二、感覺自己不夠被關心,透過發脾氣來引起注意
三、透過發脾氣來逃避自己犯下的錯誤
相信有有很多家長都有共同的經歷,就是孩子犯錯時,有時候你還沒開口責罵,他就知道自己錯了,滿眶淚水地直視著你,讓你心生不忍!但是也有一些孩子在知道自己錯誤時,會出現突然暴躁的情況。這是因為孩子意識到自己錯誤時,又不敢面對家長的批評責罵,只能透過哭鬧發脾氣來轉移家長的注意,從而逃避責任,這時就需要爸媽耐心地引導孩子來正視錯誤了!
在孩子發脾氣,無理取鬧的時候,家長們一定要分清楚情況,從而引導孩子往好的方面走,更不要錯怪和誤會了孩子!
寶寶偏食採取措施:
1.家長以身作則,公正評價食物;
2.避免心理暗示以及他人不良飲食習慣的干擾;
3.放鬆心態、避免強迫;
4.讓寶貝觀看或參與食物的製作過程;
5.善用遊戲及小故事;
6.提供寶貝專用的餐具與餐椅;
7.別給寶貝太多太雜的食物;
8.精心改進烹調食物的方法;
9.警惕零食對寶貝的影響;
10.食物不可被"獎懲"。
-
6 # 石韋教子
每次看到有家長談到孩子挑食,我都會想到一個笑話。一個孩子對另一個孩子說:為什麼大人們總說我們挑食,而自己從不挑食?另一個孩子說:那是因為他們買的都是自己愛吃的。
仔細想一想,是不是每個人都有不喜歡吃的東西,極少有人來者不拒,什麼食物都願意吃下肚的。
世界上的食物太多了,也許你願意吃的那種,正好孩子不願意吃。於是,你覺得孩子挑食了。
站在孩子的角度,如果你讓他自己選擇,那麼他挑食的可能性是不是就會小很多。
義大利著名的幼兒教育專家、蒙臺梭利教育法的創始人瑪麗亞·蒙臺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書中寫到:
成人用自己的行動取代兒童的行動,這不僅僅表現在成人的行動上,還表現為成人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兒童,結果兒童的意志被成人的意志所取代。這句話跟那個笑話的意思內容異曲同工
不可否認,家長讓孩子不挑食的出發點是好的,需要的往往是方法上的改變。
針對不同性格的孩子,所運用的方法也要有所差別。1、容易被說服的孩子其實在我看來,大部分的孩子都特別單純可愛,極容易被說服。
家長只要耐心地告訴孩子,我們的身體需要蔬菜(維生素)或魚、蝦、肉(蛋白質)之類,吃掉這些東西,身體才會好好的成長,才不容易生病,想一想生病時的痛苦吧,想一想針紮在身上的疼痛,難道吃這些東西,不是比扎針更開心嗎?
只要家長耐心地引導與說服, 大部分的孩子面對挑剔的食物,多少都還是會吃一點,前提是食物不能太難吃。
2、服從性高的孩子這類孩子就是家長口中的乖寶寶。只要家長說的話,基本都是會聽的,這類孩子甚至比需要費心去說服的孩子有更高的配合性,但還是建議家長儘量少以命令式口氣讓孩子吃東西。
3、性格倔強的孩子性格倔強的孩子一般會出自兩種家庭,要麼跟家長的親子關係一般化,要麼家長過於遷就。所以性格一般比較自我,有自己獨立的思想與做法,對家長的建議大多以拒絕為主。
對於這類孩子,個人建議以尊重為主,可以儘量按照孩子的口味來準備飯菜,但是也要給孩子一些強硬要求,不能一味地遷就。
我碰到生活中有這樣一位挑食特別嚴重的孩子,父母在他兩三歲的時候就離異了,丟給爺爺奶奶,平時很少過問,爺爺奶奶慣的特別厲害,一味地遷就,結果孩子唯我獨尊,平時吃飯,除了白米飯不挑,其他東西不合口,一口都不吃。爺爺奶奶拿他沒辦法,又擔心餓著孫子,現在上初中了,天天吃飯都要哄,讓人看著都累。
孩子挑食只要不過分,並沒有多大影響。至於擔心孩子營養缺乏什麼的,完全沒有必要。每個人都挑食,只是輕微或嚴重罷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口味慢慢改變,挑食的情況就會改善的。
至於孩子脾氣不好,不知道依據是什麼?每個人都有性格,如果家長跟孩子理性溝通的話,孩子也不會隨便發脾氣的。
-
7 # 甜甜圈伐木累
孩子既挑食還脾氣還不好,主要的原因在家長身上。
1、孩子的味覺被養叼,慣壞了
現在基本上孩子喜歡吃什麼,家長就給買什麼,零食飲料吃得多了,一直處於不餓的狀態,孩子對飲食的調節依賴內在的飢飽,如果不餓,他們就不會吃飯的,到吃飯的時候孩就容易挑挑揀揀,沒食慾。
2、吃飯不是自己的事情
父母總是擔心怕孩子不會自己拿勺子、怕孩子把桌椅弄得很髒、怕孩子吃不飽。干預得太多,不願將勺子還給孩子,有些孩子很大了,還要家長追著餵飯。
3、家長過度關注
小區裡遛娃有沒有經常聽到這些話,“哎喲你家孩子長得真好,白白胖胖的”“你家孩子能吃一碗飯啦?!”“你家孩子這樣吃是不行的啊”,當“吃飯”這事兒可以用來比較時,父母就容易焦慮,孩子不好好吃飯=營養不良=長不高,這怎麼可以呢?!
所以,每頓孩子要吃多少,吃什麼菜,要達到自己滿意的標準,孩子吃少一點就不可以,一定要吃完才行!換做是你,能在這種環境下好好吃飯嗎?估計坐都坐不住吧!
4、受家庭飲食習慣的影響
父母飲食上的偏好會傳達給孩子,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喜歡的食物,那孩子也會覺得這是不好的,他不會去嘗試不會喜歡。
其實,小孩有自己喜歡吃的食物,也有不喜歡吃的東西,這很正常,成人也是如此。家長耐心觀察一下,看看是什麼原因,可能是這種食物有特別的氣味讓孩子沒法接受,口感有點粗糙,不好嚥下去等原因,只要孩子不是嚴重的挑食,家長沒必要太過焦急。
回覆列表
關於吃飯,我家老人眼的孩子是挑食的。
我家孩子在老人帶著的時候跟我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們大人真好呀,吃的都是自己想吃的東西。”
在老人這,孩子一到吃飯點就蔫蔫的沒有興趣,老人對他進行各種教育什麼營養呀,長個子啊……唯獨沒有好吃的問題。
我也很奇怪呀,因為我的孩子從來都不挑食吃什麼都很香,為什麼現在不愛吃飯了呢?
這也是我們家庭教育的一個矛盾點,因為老人覺得我不教育孩子好好吃飯,還不讓喊孩子吃飯。
我的理念是孩子不想吃,我們可以等一會兒,或者他不餓,我們也可以等下再吃,但是不能追著孩子吃,不能對孩子飯前進行30分鐘的吃飯教育,我覺得吃飯是一種享受,而不是強迫性的行為。
關於吃飯,老人覺得孩子這樣想是不對的——飯菜不好吃就不愛吃,所以不想吃。
老人覺得飯菜好吃不好吃都得吃,否則就是一種挑食行為。
但是我的孩子真的是不挑食的,在我跟前也從來沒有出現過不吃飯或者看見飯菜蔫蔫的情況,當然,我也從不會強迫他,讓他認為我做的飯很好吃,不愛吃那就不吃了,換個其他的吃唄。
他並不會因為他今天沒吃豌豆或玉米而能發生多麼大的事情,只是昨天愛吃,今天不愛吃了而已,能有多大的事情呢?
我們經常會進行一些食物分享,試試吃一些我們不愛吃的食物和我們特愛吃的食物,這樣愛吃和不愛吃也常常在變化著。
只是關於挑食,覺得一個例子。我在知乎上也做過這樣的問題解答。
所以孩子發脾氣或者是挑食。要看一看。他是對所有人都這樣。還是隻是針對某一類人。
我們要把孩子當做一個體,要尊重他,搞清楚她的喜好,搞清楚他的底線,不要無限的去挑戰孩子的底線,這樣子真的會發脾氣,很煩躁,內心不快樂。
比如孩子不愛吃茄子,作為家長非要他吃茄子,這時候我就想問一問,不吃茄子能怎麼著?是會缺維生素呢,還是會缺微量元素?還是會破壞免疫系統?
所以家長們不要那麼焦慮,有那麼一兩樣,甚至三四樣東西,不愛吃不吃,真的沒關係。
看的到裡,我們再來說發脾氣的問題。
孩子就是不喜歡被嘮叨,家長卻非要嘮叨講道理?
不能換個方式講道理嗎?難道土豆只能被炒成土豆絲嗎?
孩子看動畫片的時候不喜歡被打斷,幹嘛非要打斷他呀?不能再看動畫之前就做出一個時間的限制嗎?或者提前告訴孩子看到第幾集之後,咱們不能再看了。記住,一定要提前5到10分鐘,家長冷不丁的給人打斷,能不招孩子的煩嗎?
為什麼很多人都建議做家長要考試?
是因為家長把很多應該自己學習的理論知識,直接推送給了孩子,孩子能理解能照做,那才是見了鬼呢!
就好比數學當中學了1+1=2,難道只是為了讓你做這個口算練習嗎?
我的原則一向都是分析孩子的動因,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