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雞山人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的作品:“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是一首描寫西湖六月美麗景色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膾炙人口,傳誦至今。前兩句虛寫,讚歎六月西湖風光的獨特性,表達了詩人在領略到夏天的西湖與眾不同的美麗景色之後,大驚大喜的直觀感受,先聲奪人,給讀者傳遞了“畢竟”非同一般的資訊。接下來,詩人具體地描繪了“畢竟”不同的風景圖畫:湖面的荷葉與藍天融合在一起,無邊無際的碧色形成了“無窮”的藝術空間,在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運用強烈色彩對比的藝術手法,點染出Sunny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紅得嬌豔和別緻。詩人透過對西湖美景的高度讚美,曲折地表達對友人的眷戀。林子方和詩人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此時,林子方被調離臨安,赴福州任職,自以為仕途升遷,甚為得意。楊萬里卻認為外放並不是什麼升遷,就寫了這首七絕,透過西湖的美麗委婉地挽留林子方。

  • 2 # 韓其潭5296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是宋代詩人楊萬里寫的 一首詩,林子方是詩人的好友,在他即將去福州任職之時,作者在淨慈寺這個地方與友人送別,透過對西湖美景的描寫,表達了對友人即將離去的依依不捨之情。

    詩的基本意思是:終於到了西湖的六月時節,此時的風光不與其他季節一般。碧綠的蓮葉與天相接漫無邊際,嬌豔的荷花在太陽的映照下顯得格外鮮紅。

    西湖美景歷來是文人墨客描繪的物件,楊萬里的這首詩以其獨特的手法流傳千古,值得細細品味。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首句便讓人從詩中領略到浩大的西湖美景,詩人以讚歎的語氣中感受並強化了西湖之美。 詩人著力表現在一片無窮無盡的碧綠之中那紅得“別樣”、嬌豔迷人的荷花,將六月西湖那迥異於平時的綺麗景色,寫得十分傳神。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用一“碧”一“紅”突出了蓮葉和荷花給人的視覺帶來的強烈的衝擊力,無邊無際青翠碧綠的蓮葉密密麻麻彷彿與天宇相接,那荷花在Sunny的照射下紅的特別出色,使人感到置身於無窮的碧綠之中;而嬌美的荷花,在驕陽的映照下,顯得格外豔麗, “映日”與“荷花”相襯,使整幅畫面絢爛生動。具有極其豐富的空間造型感。 全詩明白曉暢,過人之處就在於先寫感受,再敘實景,從而造成一種先虛後實的效果,讀過之後,確實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與四時同”的美麗風光。詩人在這六月西湖蓮花盛開的時節,以歡快的心情送別友人林子方,透過對西湖美景的讚美,曲折地表達對友人深情的眷戀。詩中充滿強烈色彩對比的句子,給讀者描繪出一幅大紅大綠、精彩絕豔的畫面,這種謀篇上的轉化,雖然跌宕起伏,卻沒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筆墨,給讀者展現了回味無窮的藝術境地。可謂華美中見壯闊,明快中見豪放,該詩至今膾炙人口,深受人們的喜愛。

    楊萬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人。南宋著名詩人、大臣,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為“中興四大詩人”。學界稱其為“誠齋先生”。一生作詩兩萬多首,被譽為一代詩宗。他創造了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誠齋體”。楊萬里的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且以此見長。但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間疾苦、抒發愛國感情。著有《誠齋集》等。

  • 3 # 地球聯盟者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紅花別樣紅。

    表達出對好友的不捨和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 4 # 漠南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任何作者寫詩,由於詩本身簡短的侷限性,每一個詞都極盡所思。開頭畢竟一詞就用的超脫,既有比較的意思,強調了六月的西湖,與眾不同。又略顯的一絲遺憾。卻又極佳的承轉下文。後幾句皆是誇張寫法,(無窮碧,映日荷花)。也代表了當時送走好友時的複雜心情。用美景來隱喻美好的友情。讓人心曠神怡,身臨其境。

  • 5 # 西詞上仙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其實是一首預言詩,我們當年小學時候就會背的這首詩,並不是一首簡單的送別詩。

    該詩全文如下: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要完全理解南宋詩人楊萬里的這首詩,首先要明白林子方是誰?他和楊萬里是什麼關係?楊萬里為什麼要寫這首詩?送別的林子方要去哪裡?寫這首詩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內涵?

    是不是提出這些疑問之後,發現我們之前對這首詩知道的太少了。

    林枅(音jī),字子方,是楊萬里同朝為官的好友,二人志趣相投,情誼深厚。枅,《徐曰》中的解釋是“柱上橫木承棟者”。意思就是說“枅”字,是指樑柱上面的橫木,用以支撐起房屋棟樑所用。用這個字為名字,正是被長輩寄予了將來能成為國家棟梁之才的美好期望。而林枅也確實沒有辜負這種期望,為官剛直廉正,體恤百姓,口碑甚佳。

    當時的南宋偏弱江南一隅,北方是金國,西方是吐蕃和西夏國,西南方是大理國。南宋朝廷實際上是以臨安(杭州)為首都,文人墨客也多渡江後聚集於此。所以,臨安城人口眾多,經濟發達繁盛。

    林子方之前是在臨安城皇帝身邊為官,雖然官職不高,但勝在接近政治中心,而後來林子方被外調到福州當地方官。這首詩正是寫在林子方赴任之前,楊萬里去送別他時所作。

    林子方本人對外派到福州是欣然接受的,畢竟是升官了,是朝廷對自己能力的肯定。而作為好友的楊萬里政治經驗更加豐富,看問題更有深度和前瞻性,他對林子方接受被外調去福州是不贊成的。

    楊萬里認為林子方作為天子近臣,雖然級別不高,但接近權力中心,地位重要能量大,對仕途發展幫助更大。而外調出去,雖然官職升了,但山高皇帝遠,前途難料,做出成績也不容易被朝廷看到。外放出去容易,要想再回“臨安”就難了。

    所以,楊萬里作為好友兼同僚,想委婉的提醒林子方,就藉著送別之時,以這首詩委婉的表達了這個意思。

    瞭解完這首詩歌創作的背景,下面從這個角度來看這首詩,就會讀出不一樣的內涵。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畢竟臨安城是國家的政治權力中心,現在正值最好的時期,留在臨安為官,不是其他地方可以比擬的。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那麼留在臨安,比外放地方官好在哪裡呢?“接天”、“映日”都是代指接近天子的意思。二句聯絡起來就是,時常可以接近天子,仕途的發展更多無窮的可能“無窮碧”和更加容易成為紅人“別樣紅”。

    所以,楊萬里透過這種以寫送別詩的方式委婉的表達了他希望林子方不要去外地任職,去外地前途未卜,不如留在臨安。然而,楊萬里可能是表達的太委婉了,寫完詩之後,林子方看了看,沒什麼表示,還是一騎絕塵去了福州。

    這首詩,卻一語成讖,詩人楊萬里的擔憂後來成為了現實。林子方最終死於福州任上,終年62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個人寫真拍攝有什麼技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