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漢軍將至
-
2 # 硯武
北宋在勝利的情況下為什麼簽訂澶淵之盟?
1004年,遼軍進攻北宋。這次入侵遼國集結了20萬大軍傾國而來,在被北宋邊境守軍屢次擊敗後深入宋境,繞過了北宋主力定州大陣,直入宋境腹地,宋真宗在寇準的極力勸說下,決定御駕親征,雖然路上幾次反悔,但磕磕絆絆總算到了澶淵城下。
因為皇帝親征,宋軍士氣大振。大將李繼隆在城外與遼軍主力接戰,面對面擊敗了遼軍。緊接著遼軍主帥蕭撻凜在澶淵城下巡視的時候,被宋軍的床弩射死。遼軍的處境一下子變得異常兇險,主帥陣亡,前面宋軍阻擋,後面有宋軍的主力定州大陣,而北宋的邊境守將楊延昭已經攻入了遼境,遼軍已經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如果宋真宗有膽略和決心,將遼軍合圍聚殲在澶淵城下,就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遼國問題。
種種跡象表明,遼軍這次入侵是孤注一擲。因為遼國已經無力支撐戰爭,遼國這次戰爭的目的就是以戰逼和,遼國已經吃透了宋朝的苟安心理,它們就是要用這次進攻換取和談的主動和籌碼。
宋真宗本身就害怕打仗,朝內大臣更是堅定的和談派。寇準因為反對和談,被這些大臣群體攻擊,說寇準要擁兵自重,獨攬朝廷大權,寇準無奈只得支援和談。所以在遼國表達了和談的意願後,宋朝立刻同意和談。經過雙方討價還價,最終訂立了澶淵之盟,宋朝每年給遼國歲幣10萬兩白銀,絹20萬,澶淵之盟訂立之後,宋遼雙方維持了60年的和平。
雖然這次結盟被很多史學家所稱道,但實際上卻是宋朝卻放棄了一次收回幽雲十六州、徹底解決遼國威脅的戰略機遇。
有的史學家認為每年30萬兩歲幣並不算多,用這麼少的錢換來60年和平,這筆買賣很划算。我真佩服這些史學家,用商人的思維來評判國家大事,也真是史學界的一大創舉。
只可惜這些人當個商人也不合格,賬也沒有算透徹。一年30萬歲幣,60年是多少?如果收復了幽雲十六州再解決了遼國,每年的賦稅又能增加多少?
並且宋遼能實現60年和平也並非全是歲幣的功勞,澶淵之盟達成五年後蕭太后就去世,緊接著遼與高句麗又發生了戰爭,隨後遼國政權又陷入內訌,也無力組織對宋朝的進攻。
如果收復了幽雲十六州滅了遼國,不僅重新統一了中國,更重要的是幽雲十六州這道中原屏障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裡,再有遊牧民族入侵宋朝就擁有了地勢天險做依託,宋朝的國防安全係數將大大增加,這絕不是金錢所能換取的。
但結局卻是大好形勢被放棄,宋朝不得不持續受著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遼滅亡後,幽雲十六州又被金國佔據,成了金國進攻宋朝的基地。
從政治層面說,這是在大好形勢下放棄了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國家的統一、主權和尊嚴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而澶淵之盟也成了宋朝金錢買和平的發端。
-
3 # 帝國的臉譜
1004年,遼國蕭太后與遼聖宗率20萬大軍,南下侵宋,一路勢如破竹,不久即兵臨澶州(今河南濮陽),直逼京城開封。
在這萬分危急的情況下,時任宰相的寇準,反覆做皇帝宋真宗的工作,希望他親臨前線,御駕親征。宋真宗雖然一百個不願意,但架不住寇準的軟磨硬泡,只得前往澶州親征。當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後,那些前線計程車兵看見了,大呼萬歲,氣勢如虹,士氣大振,人人衝鋒陷陣,個個奮勇殺敵。在激戰中,遼國大將蕭撻覽被宋軍的箭射中,立即氣絕,遼軍士氣受挫,蕭太后擔心僵持下去於己不利,正好宋朝也派了使者與遼軍談判,她就勢與宋朝簽訂了停戰和約,史稱“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具體內容有五條:一是宋朝每年給遼朝賠款銀10萬兩,納絹20萬匹;二是宋真宗尊蕭太后為叔母,稱遼聖宗為弟,宋遼結為兄弟國;三是宋遼雙方各守疆域,互不侵犯;四是兩國不得收留對方的逃亡人員;五是宋遼雙方皆不得構築針對和威脅對方的軍事設施。
條約規定,宋朝每年要向遼國納歲幣,數字還不小,國家和人民為此負擔很重,就戰爭的勝負來看,這似乎是一個極不平等的條約,戰爭贏了還要賠錢,怎麼看怎麼划不來。但是,就當時的情況來說,這應該是較好的一個結果了。為什麼這樣說呢?
一方面,人心不齊。當時宋朝朝廷對這場戰爭抱勝望的人極少,主張妥協的大有人在,甚至一些大臣主張逃跑、遷都,當時的副宰相王欽若就主張遷都金陵(今江蘇南京),掌兵權的籤書樞密院事陳堯叟主張遷都益州(今四川成都),可見當時面對戰爭,人心是多麼的不齊。
另一方面,意志不堅。對於皇帝親征,在朝廷內部意見也並不一致,尤其是王欽若一幫主張逃跑的大臣,對於皇帝親征是極為反對的,就連宋真宗本人,也是極不願意的,只有宰相寇準和前線將士,極力主張皇帝親征,宋真宗幾乎是在寇準的綁架下,才萬般無奈趕到前線督戰親征的。這說明對於此戰,朝廷上至皇帝,下至臣工,大多數人意志不堅定。
再者,期望值不高。正因為有人主張逃跑,皇帝不想親征,這可以看出他們對與遼作戰,勝利的期望值不高,沒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但讓宋真宗意想不到的是,他的親征帶來了士氣的高漲,帶來了運氣的超好,又恰恰射殺了遼軍的大將,戰局一時宋軍佔了上風。而且,在交戰的同時,宋真宗還派了閣門祗候曹利用與遼軍接洽,商量和談。宋真宗曾交待曹利用,除了割地,其他什麼都好商量,意思是賠點錢沒問題。曹利用經過與遼軍反覆討價還價,最後以30萬歲幣換得了“澶淵之盟”的和約。
這個和約雖然是以納貢買和平,但就當時宋朝的軍事實力來說,這也算是個不錯的結局了,表面是花了銀子,但帶來的結果卻實現了與遼國後來的百年和平,而和平往往是銀子買不來的。
-
4 # 熠熠生輝yao
武力無法讓遼臣服,那麼花錢買太平。每年給遼國歲幣,遼和宋兄弟相稱。邊境開設榷場,雙方貿易。宋的瓷器茶葉等物品,利潤可觀,基本把歲幣的金額賺回來了,更是得到了遼宋間的百年和平。只是宋的面子有點塌了,也為後來多次給外來勢力賠款貼錢,啟了開端。
-
5 # 文人提筆安天下
可能大家都比較納悶、疑惑,作為勝利的一方,宋為何還要簽訂《澶淵之盟》,向遼納貢?
我來為大家分一下,解除疑惑。
一、宋遼征戰多年,急需和平。
五代十國時期,燕雲十六州被遼國所竊取,所以在北宋時,沒有地利優勢作為保護屏障,便需要養許多軍隊來做邊防,需要消耗大量軍餉。
北宋初期,宋遼之間征戰了數十年,互有勝負,朝廷每年支援戰爭,需要消耗大量錢財,賦稅都加在了百姓身上,而且百姓還要被迫參軍入伍,苦不堪言。
所以,朝廷和百姓都非常迫切的呼籲和平。
二、以戰求和。
如果不戰求和,遼國的胃口可能會很大,一點歲貢根本滿足不了遼國的胃口,遼國可能會繼續南下侵略。
所以,以戰求和,在宋軍勝利的情況下,才能簽定比較合理的盟約,遼國也不會提出無理的要求,歲貢也不敢多要。至於盟約裡的那點歲貢,比戰爭消耗可小多了,與北宋財政收入相比,那點歲貢可就更是小數目了,不值一提。
三、議和利大於弊。
據史料記載,宋遼之間一場的大型戰爭,需要消耗上千萬兩白銀,而對於盟約中的三十萬兩白銀來說,歲貢太少了。而且,《澶淵之盟》條約中規定開放榷場,即貿易通商的市場,給遼國的歲貢都能夠輕易的從遼國賺回來,而且還賺的比歲貢多,百姓的負擔也減輕了。
所以,議和利大於弊,簽訂盟約無可厚非。
四、北宋重文輕武。
鑑於五代十國的情況,北宋為防止武將篡權,實行重文輕武政策,軍隊戰鬥力比較低,所以此次宋軍勝利,屬於僥倖,不可能保證一直勝利下去,再打估計就沒那麼順利了。所以才簽訂盟約。
-
6 # 小老鼠愛吃大米粒
當時在戰場上雙方都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雙方無論是軍力還是財力都有很大的儲備,所以再戰下去勝負雙方都難料。在這種情況下雙方都急需和平。
在澶淵之盟前雙方已經戰了幾十年,每年宋朝光是軍費就高達上千萬兩白銀,宋朝財政壓力很大。趁這次勝利簽訂盟約正是合適的時機,因為遼國戰敗,所以對宋朝也不敢獅子大開口。宋朝隨便給予一點好處,遼國都會很滿足。澶淵之盟正是宋朝高超的外交手段的一種體現。
澶淵之盟中規定的三十萬歲幣,對於宋朝來說就是手下一個大縣的稅收根本不值一提,比起龐大的軍費開支來更是九牛一毛。但對於遼國貴族來說這三十萬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這樣不但可以打消了他們出兵掠奪宋朝百姓的心思,而且可以助長他們的懶惰奢靡之風。而遼國國內的生產又是非常落後的,所以遼國貴族要想好好的消費這筆財富只能透過榷場來向宋朝購買他們需要的東西,而遼國的百姓也需要透過榷場來換取他們的生活必需品。這樣宋朝就可以透過榷場將這幾十萬歲幣翻番的賺回來。
如果仔細研究的話你會發現,宋朝對遼國的歲幣政策與二戰後美國對歐洲的馬歇爾計劃在運作上出奇的一致。都是我白給你錢,然後透過貿易再把錢翻番的賺回來,並且在政治上還獲得了一定的主動權。
-
7 # 尋根拜祖
這個說法不成立,澶淵之盟前,宋軍並沒有取勝,頂多是局勢上佔了些上風;遼國也沒有戰敗,只是損了一員大將,存在一些危機而已。按當時的狀況,如果戰爭持續,很難說宋朝一定勝,甚至存在“靖康之變”提前上演的可能。向遼國納貢,看著比較恥辱,也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澶淵之盟的歷史背景宋遼之間的戰爭,矛盾點就一個:燕雲十六州。自後晉石敬瑭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遼國後,中原門戶開啟,失去了防護的屏障。北宋建立後,太祖趙匡胤面臨著南北雙線作戰,他定下了先南後北的統一步伐。然而,在趙匡胤統一了南方後,卻“半道崩殂”,將燕雲十六州的事,留給了後人。
宋太宗趙光義即位後,一直想超越哥哥趙匡胤,收回燕雲十六週,無疑是彰顯他能力的最好證據。他先後兩次北伐,不想,不但沒有收回失地,反而把趙匡胤積攢的家底全部喪失殆盡,從此北宋軍事力量一落千丈。
景德元年,遼國以報復北宋“雍熙北伐”,收復瓦橋關為藉口,由太后蕭燕燕與遼聖宗母子親征,兵入中原。一路上遼軍勢如破竹,連克遂州、定州和雲州,直逼黃河北岸,嚴重威脅到都城汴梁。
宋朝一片惶恐,很多大臣建議遷都,以避遼軍鋒芒。寇準力排眾議,幾乎是連哄帶騙,連拉帶拽地把宋真宗弄到了澶州前線,以皇帝親征鼓舞士氣,堅決抵抗遼軍。
宋真宗親臨前線,大大鼓舞了將士們的鬥志,軍心開始趨於穩定。相反,遼軍陷入了與宋軍的拉鋸戰。
這時候發生了一件意外事件:遼軍大將蕭達凜(就是此人當年俘虜了楊繼業),過於驕縱,巡城時離潭州城太近,被宋軍守城士兵,用床子弩一箭射穿頭顱!床子弩是宋軍的秘密武器,發射距離可達1500米,剪杆長度達兩米。
蕭達凜的死,讓蕭太后非常悲痛,她大哭一場,因而遼軍士氣大衰,於是就提出議和撤軍。
面對遼國拋過來的橄欖枝,宋真宗不顧寇準的反對,堅決響應遼國的議和提案。他派曹利用作為使臣,與遼華人談判,達成了《澶淵之盟》,答應每年向遼國納貢白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兩國以白溝為界,結為兄弟,互開榷市。由此開啟了宋遼兩國百年和平。
澶淵之盟前宋軍勝利了嗎?對澶淵之盟,後人普遍認為,北宋是在勝利的情況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事實是這樣嗎?從上文描述可以看出,在遼華人兵圍澶州前,大宋是節節敗退,丟城失地,如果不是寇準力主皇帝親征,在宋真宗那會兒,北宋就變南宋了。
澶州之戰實際上雙方沒打起來,就是拉足了架勢對峙,談不上誰勝誰負。遼軍死了一員大將,史書很矯情地說,因此遼軍士氣受損。這話有點言不由衷,為什麼不是蕭達凜的死,讓遼軍群情激揚呢?
顯然,一個蕭達凜的死,不能左右遼國的軍事行動。那麼蕭太后為什麼要撤軍呢?原因有三點:
一是遼軍在河北的軍事行動太順利,前鋒深入宋境,戰線拉得有點長,補給很容易出問題。
二是在遼軍的背後,河北廣大土地並沒有完全被征服,比如楊延昭就在遼國軍隊的身後跟著,隨時後可能從背後襲擊遼軍。
三是宋軍因為皇帝的親征,士氣正旺,兩軍陷入拉鋸戰,這對遠征的遼國不利。
所以,遼國提出議和,並不是因為戰敗,而是因為不利因素的存在,擔心情況發生變化,想敲一筆竹槓就收手。
如果沒有澶淵之盟會怎樣這是歷史假設,各抒己見。我個人認為,假如宋遼達不成協議,雙方必須兵戎相見,我覺得結果無非如下兩種:
一、遼軍敗走澶州城下
遼軍在澶州失敗,宋軍有沒有可能一舉殲滅遼軍主力,甚至俘虜蕭太后與遼聖宗?我覺得不可能。遼國這次征伐北宋,太后、皇帝母子齊上陣,不可能冒被俘的風險。況且遼華人已經打下了沿途多個州縣,這些州縣已經成了遼華人的據點,即使澶州失敗,這些據點讓遼軍自保一點問題都沒有。
單純從軍事實力上看,宋軍與遼軍相比,差距很大,暫時的僵持,是因為宋軍得了地利和人和。士氣這東西可以逞一時之能,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所以宋軍想一舉扭轉乾坤做不到。
遼軍最壞的結果是,主力部隊損失嚴重,蕭太后母子狼狽回國,佔領的城池再吐出來,傷不到遼國國本。
這個結果就是,數年後遼國捲土重來,就看在此後的幾年裡誰能恢復的更快。這一點,說句心裡話,我不看好大宋,大宋的軍事孱弱是制度層面的問題,改不了,是根。遼國失利傷的是表,其政治基礎可以保證他們幾年內恢復元氣。
二、澶州被遼軍攻破
澶州能被遼軍攻破嗎?太有可能了!別看大宋士氣旺,但朝政的複雜性,及長期以來軍事指揮制度的落後,嚴重阻礙了大宋的武備。
自宋太宗起,以文抑武、監軍制、戰陣圖制等搞笑的軍事制度,讓將領們吃盡了苦頭,他們等於是被綁著手腳上戰場,失敗是必然的,勝利才是偶然的。
所以,不要太高估澶州城下,宋軍一時的先機,沒多大用。不信可以看看當年趙光義親征的“雍熙北伐”,一開始勢如破竹,連北京外城都打下來了,說失敗立刻兵敗如山倒,趙光義本人都被射傷了。
一旦澶州城被破,大宋就是驚天鉅變,也不用“靖康之變”了,遼華人就提前滅了宋。正因為如此,當時很多人反對宋真宗親征,包括後世史學家,很多人認為,寇準的計劃過於冒險,實際上是拿宋真宗的命做賭注。
綜上所說,澶淵之盟,向遼華人納貢,看著非常鬱悶,但在當時情況下,也不能說是失策,更不能說是窩囊,誰讓大宋打不過人家呢!
-
8 # 山野論史
當時兩國處於膠著狀態,從總體的局勢上,背誦還是佔優的,因為此次遼國侵宋,打得很突然,依仗自己的騎兵優勢突進得很快,整體上給北宋的應戰帶來很大被動,但是在寇準的堅持下,宋真宗御駕親征,是遼國進攻的速度降了下來,這時候戰局就出現了扭轉,如果遼國順利,後方不會出現任何問題,雖然有些地方還在宋軍的佔領之下,但那些地方的將領懼怕遼國,是不敢輕易出動的,如果遼國的勝勢衰減,遇到卡頓,甚至可能失敗,那些隔岸觀火的宋軍必然會趁火打劫。所以遼國不用戰敗,只要局勢上有轉為劣勢的一點表現,後方就危險了。
澶州城下,遼軍遇阻,在想推進困難了,局勢進入僵持階段,雖然宋軍還是處在遼軍的包圍之下。在局勢上並不佔優。而在這時蕭撻覽被宋軍射死,這對遼軍來說,心裡打擊是巨大的。蕭躂覽是遼國此次出征的主將,他戰功卓著,再對高麗和北宋保持著不敗戰績,是遼國蘭陵郡王,擒獲過宋將王先知,攻克遂城、祁州。是遼國軍隊眼裡的戰神級人物,他的死對遼軍士氣打擊巨大,遼聖宗和蕭太后也失去了主心骨。他們又對自己的後方非常擔心,於是答應求和。
北宋一面也好不到哪裡去,澶州之戰,雖然阻止住了遼軍進攻的腳步,射死了蕭躂覽,但是局勢仍不樂觀,遼軍並沒有被重傷,也未失去主動權,北宋只能算是暫時頂住了。至於遼軍背後那些軍隊,宋真宗指望不上,除非他在澶州取得明顯優勢,那些人才會發揮作用,否則會一直持觀望態度,等局勢的發展。
最關鍵的是宋軍在對遼作戰中幾乎沒怎麼贏過,對戰爭持續下去持悲觀態度,即便是這次能沾到一點便宜,以後戰爭無休止的持續下去,軍事力量薄弱的北宋吃不消,藉著這次機會議和,從此雙方罷戰,符合北宋的利益需求。在這種複雜的局勢下,雙方捂手言和。
北宋損失並不算大,對於經濟繁榮的北宋來說,那點錢算不得什麼,完全可以透過議和以後開放雙邊貿易時的貿易逆差賺回來。但是北宋也從此失去要回燕雲十六州的合法理由,等於承認燕雲十六州屬於遼國的土地。
澶淵之盟的效果持續了近百年,兩國邊界從此再無戰事“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髮長者),不識干戈”
-
9 # 圖文繪歷史
弄清一個事實,“澶淵之盟”簽訂之前北宋並未勝利,遼軍也沒有失敗,雙方只是拉開了戰勢,小規模打了幾場熱身仗,北宋軍王先和、王繼忠等將被俘虜,遼主將蕭撻凜戰死,雙方勢均力敵,此段在《宋史》記載稍有些誇大嫌疑,總的來說北宋軍打得不錯,佔了上風,遼軍由於主將未捷先死很被動,遂提出停戰議和,此舉正中宋真宗下懷,拍手叫好,於是就有了“澶淵之盟”宋遼百年和平。
圖為宋真宗趙恆,澶淵之盟的主角。
在歷史上交戰一方無底氣參戰、或實力不足不敢戰的,以一場小範圍的勝利獲取談判資本,獲取最大話與權後與敵方停戰議和的,還議成了不平等和約的,有幾次案例,比如1140年南宋取得幾場大捷,趙構在宋軍可戰而不戰的情況下與金人議和,稱臣賠款、岳飛成了刀下鬼,這就是《紹興和議》;1885年中法戰爭,清軍在陸路取得鎮南關大捷,法軍統帥被重傷情況下,李鴻章自認為獲得最大限度砝碼後與法華人議和,法國當時政權更替無暇顧及情況下,還是簽訂了《中法新約》,丟了越南、喪失了一些主權。
宋遼澶淵之盟形勢圖。
1104年的宋遼一戰也是上述情況,遼國在蕭太后治理下有了再次發動侵略戰爭的本錢,於是蕭太后和遼聖宗親征、由蕭撻凜任主將,率20萬一路勢如破竹,打到澶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濮陽,距離北宋的都城汴京僅一河之隔,只用時2個月,北宋情況十分危機,宋真宗準備南逃,讓大臣求和,宰相寇準抱著皇帝的腿,哀求宋真宗也親征,咱堵一把,如果贏了就一雪前恥,輸了再逃也行,於是宋真宗親赴戰場,由於宋軍畏縮在城內不出戰,遼軍天天在城外喊話宋軍也不出來,一天遼將蕭撻凜去澶州城下遛彎,準備親自喊話,誰知被埋伏在附近的宋軍弩兵發現,找了個機會給射死了,這下遼軍大驚,宋軍大振。
圖為寇準,時任宰相,澶淵之盟後宋真宗認為是城下之盟的恥辱,將寇準一貶再貶。
本來宋遼軍開戰時,私下雙方使者整天黏在一起,宋使求和遼使一直沒答應,誰知主將出去一趟有去無回,戰還沒開打主將死了,這時的遼軍也因戰線太長隱患很大,軍中開始蠢蠢欲動,省時度勢的蕭太后答應了求和,而宋軍這邊由於宋真宗親臨,勤王兵馬已集結了幾十萬,這時完全可以趁勢出擊遼軍,但骨子裡就有怯意的宋真宗巴不得議和,於是本有機會掌握主動權的北宋喪失了機去,談判桌上主要問題就是遼軍退兵問題,退兵就要有條件,於是宋真宗是哥,遼聖宗是弟,哥哥每年給弟弟30萬,平時兩家還要互相走動,這就是“澶淵之盟”。
-
10 # 今古大觀
宋朝在軍事有利形式下,同遼議和。宋每年向遼進貢銀10萬兩,絹20萬匹。澶淵之盟,宋遼之主皆大歡喜。 (宋真宗畫像)
宋真宗趙恆畏敵如虎,要不是宰相寇準力主抗遼,估計趙恆就會和那幫畏遼的臣子去南方苟安一隅了。
當時遼國當家人蕭太后,一看形式不妙,同意了原宋朝降將王繼忠同宋議和的建議。
宰相寇準,看到眼前大好形式,苦諫真宗,不要和遼議和,真宗和妥派根本就聽不進去。
邊防大將楊延昭也上書主張,趁大宋軍民士氣高漲,調兵遣將一舉擊敗遼軍,趁機收復燕雲十六州。
在遼國提出無理和議條件後,宋真宗趙恆,生怕失去和議機會,派曹利用去談和議之事。宋真宗給曹利用交底說:只要不割地,賠錢百萬也可。宰相寇準,暗地裡給曹利用下了話:賠款要是超過三十萬,回來我就割你的腦袋。
澶淵之盟,為什進貢?因為宋真宗有錢,就是沒錢了,還可以搜刮百姓。花錢買痛快,免得殺個你死我活! 真是有錢難買願意!
很多人都肯定澶淵之盟,宋遼休戰百年。有一利,必有一弊!宋遼不再用兵,武備荒廢,也為遼國以後的滅亡;大宋靖康之恥創下條件。
福兮禍所伏,居安思危不能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歷史的教訓多麼深刻。
-
11 # 行攝寫天下
檀淵之盟,宋軍獲勝,本可以乘勝反攻,收復燕雲十六州。可是宋真宗和多數官員畏懼遼國,在遼國有意求和之時,就順水推舟與遼國議和。宋真宗交代議和的官員,只要不割地,能講和,遼國要錢可以給他們。就這樣,宋遼兩國達成協議,以白河為界,宋每年向遼國提供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宋遼結束了長達40多年的戰爭,兩國之間此後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
-
12 # 國史記聞
澶淵之戰中,宋、遼雙方都可以說自己勝利了,如果坦誠一點,他們其實也都可以說自己失敗了。
在之前文章中,國史君(國史通論)曾經講到自從宋太宗趙光義太平興國北伐和雍熙北伐均遭慘敗之後,兩國的軍事對峙逐漸升級。此時,宋軍已經是“談遼色變”了,而遼國則在處理內政的同時整裝待發,終於在公元1004年發動了戰爭。
這一次,遼國承天蕭太后和遼聖宗耶律隆緒率領二十萬大軍南下,宋真宗趙恆也在寇準的軟硬兼施之下御駕親征。但是,這場滅國級大戰中,雙方都覺得自己要滿盤皆輸了,所以才簽訂了著名的“澶淵之盟”。當時的形勢是——宋朝始終懼怕遼國,此時的遼國已經長驅直入上千裡,一路打到了黃河邊,如果順利渡河,汴京就要失守了!宋真宗裝神弄鬼還行,到了真刀真槍打仗的時候內心已經恐懼到了極點,所以始終在尋求議和的機會。對於遼國來說,他們雖然有著強大的武力,但是孤軍深入之後才發現,自己已經處於宋朝北方部隊的包圍之中(此時北方有十餘萬部隊作壁上觀,雖然不敢出戰,但是有一定的震懾力),在關鍵時刻,遼國諸將蕭撻凜又被宋朝八牛弩射殺,遼國軍心動盪,也開始尋找議和的機會。
在這種情況下,兩國都覺得自己這是要完敗了,條約才得以簽署。
對於遼國來說,他們得到了每年三十萬兩匹的銀、絹。而北宋則得到了瀛州、鄚州,與遼國在法理上確認了以白溝河為界。
大家別以為宋朝沒有“收復”燕雲十六州、放棄北伐、給遼國歲幣就是失敗了。要知道瀛州、鄚州等地可是人家後周世宗柴榮從遼國打下來的,此前則是後晉石敬瑭獻給遼國的。後晉的領土獻給了遼國,後周又從遼國強佔了,現在遼國又承認自己被後周強佔的領土屬於北宋,天下也沒這個理啊!
宋太祖趙匡胤從開國就設定了“封樁庫”準備用錢贖回燕雲十六州,澶淵之盟後也算是如願以償了,當然,如果後世子孫能有趙匡胤一半的軍事能力,這些錢也肯定不是用來交歲幣,而是補充軍需了。
回覆列表
軍事是政治的手段,而政治目的又是經濟的體現,安史之亂之前,漢唐都是在積極向西域擴張,安史之亂之後,宋明都是對西方北方進行防禦,國策為何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主要是經濟貿易重心已經從路上絲綢之路轉到了海上絲綢之路上來,所以政治軍事國策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所以宋對西夏,遼都沒有像漢唐對匈奴突厥一樣傾盡國力進行軍事打擊。檀淵,宋軍對遼軍優勢並不明顯,遼軍機動性強,可戰可退,如果繼續下去,戰場主要在宋境,繁華中原必能損失慘重,又,宋初北伐失敗後,多年來對遼都是實行消極防禦為主,已經失去了收復燕雲之熊心,當年死守燕雲的就是漢人韓德讓,可見遼國在燕雲深耕多年,已經獲得燕雲漢人支援,根基已穩,所以,繼續戰下去,宋之損失更為慘重,而能達到的戰爭目的也非常有限,最多擊退遼軍而已,想順勢奪取燕雲幾乎不可能。歲幣不是納貢,遼宋為兄弟之國,宋為兄,遼為弟,道義上是能接受的,遼國擁有燕雲,漢人有數百萬,所以遼國相對歷史上其他少數民族,比如匈奴,突厥等,經濟還是比較發達,對中原的經濟依存度相對低些,兩國和平,北宋的商品進入遼國也掃清障礙,獲得的利潤遠遠高於歲幣,軍費也可以大大降低,和平在當時對兩國來說應該是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