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平陽侯

    就四個字,“知行合一”。

    更深的恐怕只有陽明先生自己知道了。不過這不能怪我們,王陽明死後,其弟子也是分成幾大流派,論戰不息。很可惜。

  • 2 # 微塵石強

    謝謝誠邀:陽明先生的龍場悟道,其內容在哪兒都可以輕易找到,只要你需要。可裡面的內涵卻不是每個人想知道就能知道的。我以自己微小的切身感受來談談,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的什麼,如果你不認可,我合手令歡欣,願意聽你的批評指正。文天祥在《正氣歌》的序中說:他以孱弱的身體在有水氣,土氣,日氣,火氣,米氣,人氣,惡氣,穢氣等侵襲下,二年而無恙,而其他人病死無數。原因是由於自己以前修身而有所養,那麼所養為何物呢?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也明白了《大學》:自天子以之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句話了!作為一個庶人為何還要修身?原來修身是可以有浩然之氣,有了浩然之氣就可以百毒不侵,繼而煉就不動之心,從而可以解脫煩惱。這就是孔子的道,孟子的道。孟子曰: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一切學問有什麼特別的呢!只是找到你那個丟失的本心啊!我們的心難倒不在我們的身上!在我們身上,為何我們還一直往外去找。《道德經》也有說:其出彌遠,其知彌少。陽明先生說: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托缽效貧兒。真正的寶藏在我們自性中,我們不要再像乞丐那樣想到名山,名寺,亦或各種文字中去找道,我們要往自心去感覺道,那個道在我們的心裡,它是不睹不聞的《中庸》。我們只能去感覺。就像一個菜好吃不好吃,你看它的色,你聞它的香,都不能決定它好吃不好吃,你只有吃它,用心感覺到,你才明白它真的好吃與否。不是你的大腦可以判斷的。明白心是感覺的主宰,你的喜怒哀樂主宰在心而不是大腦。我知道想說明白是不可能的,因為心只能靠感覺。可是還想說,還想讓更多的人明白,明白陽明先生的龍場悟道的真正內涵。

  • 3 # 四魂之玉6

    龍場悟道,王陽明領悟了心即理,人慾即是天理,從此多年思考、格物融會貫通,成為一代聖賢。

    “道”,是自然、人類社會等的發展規律;“悟道”,是透過多年的思考、歷練形成了適合自身的對道的理解。大道至簡,王的悟道就在他那四句偈之中。這種“道”如果沒有相應的思考和行動,僅僅是坐而論道,是沒有什麼意義的,“悟出了哪些道理”這個問法略顯功利,我只能從王的格物致知裡跟你談點建議,當你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已心存僥倖、便利、捷徑的主意,不如去想想“為善去惡是格物”,道並非多高大上多神秘,多在自己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去認知善惡、體會善惡、革除善惡,自會一點一滴地積累,或會在你人生的某個時間對這些事情形成自身的理解。

  • 4 # 梧桐樹邊羽

    王陽明龍場悟道,悟了什麼,有何現實意義?

    收到這個問題幾天了,一直在琢磨如何回答。

    心學的大進步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真要回答起來,可不是一篇文章能講得清楚的。王陽明的心學可以說是新儒學的大成和遞進,如果我們說心學是儒學的集大成者,那麼二程一朱的主觀唯心主義(理學)、陸九淵的客觀唯心主義(心學)、陳獻章的“天地我立,萬化我出,宇宙在我”的心學原理和“靜坐中養出端倪”的心學方法,湛若水的“隨處體用天理”,這些都是王陽明的“陽明學”的基石和發源。

    所謂大成者,讀之如遍覽群書,但是我們是不是隻要對這些儒學理論和變遷路線熟悉了,就能真正瞭解王陽明的“心學”呢?

    當然不是。因為王陽明在前人的基礎上作出極大的進步,這是一步飛躍,讓陽明學在新儒學的程序上不僅僅是集合了前人成就,而更象一塊里程碑,是新時代儒學的出發點。

    這個問題,要簡單回答,其實再容易不過了。

    王陽明龍場悟道,自然是悟了“陽明學”,現實意義就是將“心學”、新儒學往前推進一大步,取代了已經開始衰微的經學、理學、打開了儒家學派的新局面,讓這門自先秦創立的學問流派適應時代和思想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臺階。

    不過若是想真正搞清楚內裡乾坤,就得有點耐心了。

    我們用點耐心來說,希望大家也有點耐心讀。畢竟王陽明的學問如今在社會上非常流行,可誰都知道不過是拿了個殼,來包裝新的成功學、管理學之類的講座。理論順著時代的變化產生曲解,是理論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變成XX學院之類的來對人進行精神控制,就有些太缺德了。

    我們聊一些正常內容,並不見得會有何作用,但是有了正確的理解之後,自然會對一部分歪理邪說產生免疫。那麼,文字就沒白寫,口水就沒白費。

    龍場悟道的根本

    龍場悟道的傳奇故事,我們就不在這裡添油加醋了。無非就是王陽明得罪劉瑾之後,被貶到龍場,然後在艱苦的環境下苦中作樂,教書育人,帶著一幫子追隨而來的文人,建立了“陽明書院”(記憶有些混淆,因為故事不是重點,懶得核實了)。

    這個地方我去過,現在已經是個很大的景點,而且因為後來關押過張學良和趙四小姐,所以景區裡面還有他們的屋子和人偶(十年前去過,印象有些模糊,應該是不錯的),除了博物館之類的,其實真正的內容就是一個王陽明當年賴以藏身的山洞。

    當年這種瘴氣偏遠的山區,王陽明就在這個山洞裡,像楊過一樣睡在石頭床上,突然靈光一閃,悟了道——其實不過就是想清楚了一個問題,構建了一套自洽的邏輯思維,從而開創了“陽明學”,透過對自己這種觀點的輸出,成就了儒學的新局面,也養活了當下無數借來做大旗忽悠普通老百姓的國學家和騙子。

    其實,所有修行的靈犀一點,無非就是想通了。佛學如此、道家如此、儒學亦是如此。當人的思維在一個地方卡住,停留了很久之後忽然通達,佛家有“醍醐灌頂”、道家有“豁然開朗”、儒家便是“龍場悟道”,其實都是一個意思——想通了。

    儒學變為哲學

    想通的這個問題肯定是巨大的,艱難的,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佛道大多是生死的疑問,是人類自身的問題,所以參悟者、通透者各種各樣的人都有。

    唯有儒學中的問題,如果沒有一定的儒學修為,我們甚至根本不知道問題是什麼。

    那麼,王陽明在龍場想通的問題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如此重要,甚至被尊稱為“道”?

    外人只知道“陽明學”的觀點是“致良知”、“知行合一”、“心無外物”,卻不知道正因為這幾個觀點解決了自北宋理學創立之後一直困擾著儒家的問題,才得以名揚青史。

    宋朝的儒學,經歷過漢魏時期經學的沒落、玄學的流行、隋唐二代對先秦儒學的迴歸訴求,終於逐漸將混在各種思想流派中的儒學剝離出來,搭配上佛道二種思想的影響,形成了以玄學發展路徑為主的哲學思維。

    也就是說,儒學終於從經國濟世的事功學成為以哲學思考、修身養性為主的理學。而整個宋朝,儒學就分為二程一朱的理學、陸九淵的心學和葉適的事功學,認真講起來,最不佔分量的事功學反而才是先秦儒學的正統傳承。而在官場仕途和高層大行其道的是理學,也就是儒學的哲學思考,而我們知道哲學就是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宋儒提出的問題

    問題之所在,其實是儒家千年發展演變而至,源遠流長我們無法在一篇文章內講清,直接說宋儒。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一直是哲學的一個根本問題。而相對於神學的佛家學問、遠古哲學的道家學問,儒學的哲學思考是起步最晚的。周敦頤的《太極圖說》才為儒學提供了宇宙形成的基礎理論,讓儒學正式開啟哲學之路,並迅速流行,成為北宋大昌的理學。

    宋儒的本體論,概括而言就是“萬物一體”。其說認為萬物並非獨立的個體,在內在本質上屬於一個整體。如同耳鼻口舌,都是人面的一種表現,千人千面,又都是人的千種表現。其面貌不同,本質還是一體的。我們究其所以,就會發現這個問題與佛學中的“空”性,道家中的“道”性有些相似,所以我們也可以說,三家思想,最終歸一。

    但是佛家稱之為“空”,道家稱之為“道”,儒家稱之為什麼呢?這個“萬物一體”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卻沒有定論。這個問題,如今同樣存在,而且放到世上,什麼回答都有。神學者認為神創造一切,科學者認為陰陽五行、碳水化合物構成一切,而哲學者則認為心相意識決定一切。而這種不同觀點者的不同認識自然會決定個人的修行、學習方法的不同,在宋儒這裡就直接體現到“修養論”的差別上。

    本質的認識都不一致,那麼提高修養的方式自然不一樣,所以有“格物致知”、“自求於心”等等。

    在“本體論”的共同認識下,二程一朱一脈相承的是“天理”,但“天理”到底是個什麼,卻語之不詳,陳白沙提出“天理自在人心”,湛若水卻說“隨處體認天理”,這“天理”又看上去完全不像一個東西。像張載的《西銘》中說:“一人之心,即天地之心”好像說得很清楚,不過到底是“一人之心”在先,還是“天地之心”在先,都會有不同的認知,並指導“修養論”的差異。

    宋儒提出了“本體論”的本體差異問題,卻一直沒有解決。

    龍場答題

    王陽明睡在山洞裡,窮盡自己半生學問,找到了宋儒提出的這些問題的答案。那一夜,未必風雨交加,電閃雷鳴,但是王陽明的心中一定是如明月一輪,皎潔千里。

    佛教講究“明心見性”,掃去遮擋心頭的浮雲,就能看見真性——“空”。王陽明借用了這套思維,將“時時勤拂拭”的灰塵看作是人心的慾望,提出了人的真性——良心,即良知。“萬物一體”,即所有人的良心都是一樣的,也就是“天理”,但是為什麼每個人的表現不一樣呢?因為被慾望遮擋了,不同的慾望扭曲了良知的表現,成為了我們看到的不同人的表現。

    所以,儒者的修行就像佛教徒的“明心見性”,我們要清除掉自己的“私慾”,發現自己的良知,讓“天理”和“良知”呈現出一致的狀態,這才是真我,而這個“明心見性”的過程在“陽明學”中就是“致良知”。

    那麼要如何去掉私慾,致良知呢?王陽明給出的答案是“心外無物”,所有沒有對映到我們心中的東西都是沒有價值,所以我們要去私慾,唯有“求諸於心”,只要讓那些私慾不要進入、干擾我們的心就可以了。因為只有我們感知到的世界,才對我們有價值。

    這一點,和朱子的“格物致知”可以說是相反的路徑。

    而一旦做到“致良知”,那麼“知行合一”這種得道者的狀態自然就形成了。注意“知行合一”並不是一個要求,或者方法,而是達到一種人內心和行為和諧共處,行為不違背內心的最佳狀態。

    至於修養論,王陽明提出的方法是“誠意”、“謹獨”、“立志”,再加上“事上磨練”。透過與“外物”的交涉,經歷過艱難困苦,就能從內心體認“良知”,而一旦真正體認了“良知”、“天理”,自然就“知行合一”了。

    聖人出世

    心外無物、致良知、知行合一,聖人出世。

    王陽明自從悟道後,立功、立德、立言,內聖、外王、事功、德行,都近乎完美,甚至達到了連孔子都沒有做到的境界。

    這也說明龍場悟道、悟的是正“道”,是“大道”。

  • 5 # 弘毅永寧

    王陽明龍場悟道對中國心學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中國心學發展的最高峰,王陽明在龍場驛悟道的那一刻,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值得思考:一、人生要立足於做。不做事是不行的,做成事、不出事才是真本事。所以,他去辦教育,教化民眾;無兵無旨的情況下,平定寧王叛亂,安撫群眾。當然,當過老師的人都是知道的,教化民眾可是一件極其艱難的事情,你面對的物件可不都是“英才”,甚者,有一大堆的蠢材,愚頑之人。立足於做事的王陽明是內心充實的,是智者無憂的,他說“知行合一”,有理;二、不要死磕。這裡不要死磕就是要順人性、順人心、順事態局勢,這也就逐漸誕生了放縱、縱慾,相互浮誇……這是不正常的,這是曲解王先生智慧的。王先生是明白生活在一個人口眾多的社會,不可能一個聲音、一個思想,既然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那何不取最大公約數?向內求理,反省諸己,辦成事才是硬道理。他早年面對一事一物,“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世間事物無窮盡,理豈可無窮無盡?在廟堂之上,與閹黨、權臣死磕,差點兒丟了小命兒。怎麼辦?要順本心,求本真。心外無物,不是真的無物,而是那些物與你無關,關注他們就是閒的蛋疼。要一心順意為自己的智慧與夢想活著。不要死磕,生命是有長度的,死磕就只能把自己磕死;三、理不外求。世間的真理多得很,你吸收多少,能用多少,全在你一心之間,反省自己,才能化知識為力量,化腐朽為神奇。理在哪裡?真理自然是永恆的,但你沒有發現,沒有用上,都是瞎扯。我們還是要活在當下。你看那滿街的聖人,是的,他們的絕大多數都是那麼真實那麼本分的活著,這就是社會的中堅力量,這就是聖人的存在啊,你要做的就是在這一群中堅力量中做自己喜歡的事,留下自己的記憶。

  • 6 # 越南姑娘生活實錄

    致良知是一種偉大的力量。它讓人們找回迷失已久的心靈,能開啟心中的智慧,為自己的事業提供永恆的心動力:心靜如水,良知清靜,天道明覺,遇事不亂,沉著應變,道法自然,成就偉業。

    (一)龍場悟道到底悟到了什麼?聖人之心,吾心具足,人人都有明覺之心。

    聖人之心,吾心具足:王陽明一生尋找聖人學說的答案,直到被貶龍場,大悟“格物致知”其實就是要“去人慾存天理”;悟得“聖人之心,吾心具足”,了悟自己苦尋的聖人學說,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內求;心無私慾妄念心清淨,心清淨心就恢復清淨本心,本心清淨明覺則天道清明,事理明晰,知行無間,人物一體,心體無滯,解脫自在,順應自然,自然激發心中偉大的智慧力。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覺即萬鏡明。

    恢復清淨本心,應無所住生其心:現代社會,物慾橫流,人早已物化,很難覺觀自己,人人都向外求,求發財,求權貴求刺激舒服等等,人人趨利避害,一切都是強化自我,為什麼尼采說“上帝死了”“神死了”呢?因為人已近不信上帝。那麼現代人需要研究心學嗎?需要信仰嗎?看看周圍人們內心的空虛和痛苦,你就知道這個富有的時代人們內心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心靈的寧靜和撫慰,如何讓焦躁不安的心平靜下來,如何讓心充滿智慧和安詳是每個人不敢奢望的境界。現代人怎麼才能做到呢?生活所迫,徹底放下心中執念太難,多讀些古人經典或許能讓心舒服些。

    (二)悟道對我們普通人有什麼作用?學習內聖外王的心法,成就偉業。

    聞思修證:成就一番事業,需要做到聞思修證四步,尋找自己事業的道路。

    第一步,聽聞正確的知識,其實呈現在我們面前的知識,很多是沒有用的,尤其今天泛娛樂,碎片化的資訊社會,這種錯亂的資訊其實讓我們獲得知識的成本更高,一定意義上講,知識就是力量就是財富,同時相對而言,不全面不對路的知識就是垃圾就是毀你的利器,所以聽聞正知是悟道的第一步;第二步,靜思,讓知識和道走進自己的心,透過獨立思考,脫離邏輯思維,進入心靈體悟,瞭解道真正的知;第三步,悟道可以頓悟,但行一定是漸修,修其實就是佛家講的“戒定慧”,做到真正的戒定慧就達到修之圓滿;第四步,證果,這裡沒必要講佛家的證果,對普通人太難,其實簡單講就是要知行合一,要做對,而且是此次做對,做對就是證果。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成就事業,內聖外王。

    成就事業是有次第的,但成就事業的最高心法就是“內聖外王”,內有一顆聖心,內心具備成事的明覺力和止觀力,內心能管控自己,去人慾存天理,心即理,心即天道;外有王霸路線,對外執行儒家的八目路線圖: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實對現代人而言,很對人創業比較注重外在的客觀條件,往往忽略了內在的主觀能動性,其實更需要注重的是內在力量的開發。心明覺才能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實現目標。

    結束語:我們把自己的心已遺忘很久了,向內看,向內求,關注心,讓心迴歸;當你覺醒了心的力量時,那是一個神秘的世界,永不靜止,創造神奇,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你的行為和心智。

  • 7 # 華章同人

    龍場悟道主要是指王陽明透過“主靜修行”而超脫了生死之念,然後又以此為媒介,在實現“心”與“理”統一的過程中,體悟到“格物致知”之理不應該像朱熹那樣從“心外求理”,而應該向自己的心內求理。

    可見,王陽明是明確反對向心外求理的,所以說他悟出的其實就是“心即理”說。而所謂“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中的“性”的含義,則與程顥“定性說”中的“性”的含義比較相近。張載曾向程顥請教關於“定性”的問題,程顥回答說:只要順應“理”,“心”自然就會安定下來。所以“定性”的“性”指的就是“心”。不過王陽明所理解的“心”並不同於程顥所理解的“心”。王陽明所理解的“心”乃是《孟子·告子上》中的“本心”。

    “龍場頓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奠定了王陽明今後做學問的方向,所以說王陽明真正篤志於聖學是從“龍場頓悟”開始的。

  • 8 # 思想盛宴梁欣

    首先王陽明在龍場悟道和他個人經歷有關,從富二代變成旅社老闆這個經歷開始讓他思考過往所有的經歷對還是不對,那麼在龍場他開始躺在棺材裡面,其實就是過最重要的生死劫,生死劫最大的問題是生的焦慮和死的恐懼我們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生的焦慮和死的恐懼其實一直都在伴隨我們每一個人,他在那個地方開始獨立思考這些現象才悟出來中級思維智慧,也就是說,王陽明基於那個年代的東西我們現代也可以使用但最大的問題是我們用古代的東西套現代的的生活根源其實是沒有任何多大的變化的,也就是人性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沒有變過。

  • 9 # 毛竹三兩

    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世稱“陽明先生”。明朝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知縣,兵部主事,太僕少卿,江西巡撫,兵部尚書,以平定震濠叛亂加封新建伯。正德三年(1508)春,因得罪了宦官劉瑾,被貶為貴州龍場驛驛丞。

    初到龍場的三年,他在逆境之中萬念俱灰,轉而冷靜思索,領悟孔孟之道,反省程朱理學,從而擺脫了“以經解經”的羈絆。之後,更是創立了“知行合一”的學說,被稱為“心學”。其學說的精髓就在於“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這個過程裡,龍場悟道至關重要。

    學術版的概念就是這些了。不過要想真正理解龍場悟道究竟悟道了什麼,我覺得還是要更生動點才行。比如那個很經典的王陽明看花的故事:

    “先生遊南鎮,一友人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之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關?’先生答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好好品味品味,如果能夠理解這句話的哲理和美,那他的知行合一和格物致知,也莫不出於此了。

  • 10 # 紫天雲

    王陽明的龍場悟道,悟到的就是“心即理”,對於心即理這一命題,該如何理解呢?

    01 “心即理”之“理”

    這裡的“理”,是宋代程(頤)朱(熹)理學之“理”,也就是世界的本原、宇宙之本體,是形而上的“道”,正如朱熹所說:“形而上者,無形無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狀是此器。”(《朱子語類》)也就是說,超越於形體、現象之上,沒有形狀、沒有影像、看不見摸不著的,正是“理”之所在;存在於現象世界的已經成形的萬事萬物,是“理”之發散流行具象化的產物,是由形而上的“理”派生出來的。因此,朱熹倡導“格物致知”,也就是透過具體的事事物物,去探究形而上的抽象的“理”。朱熹這樣記載自己格物致知、一朝頓悟的過程:“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大學章句》)也就是說,思想上一旦頓悟時,對超然於萬事萬物之外的“形而上”的“理”,便可瞭然於胸、豁然開朗。

    02 心學之“心”

    王陽明早年熱誠地信奉程朱理學,為了實行朱熹的教導,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子的“理”。他專心致志地“格”竹子這個“物”,格了七天七夜,什麼也沒有發現,人也累病了。他在極大的失望中不得不終於放棄這種嘗試。後來,他被朝廷謫貶到中國西南山區的原始的生活環境裡,有一夜他突然大悟,他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也就是說,參悟聖人之道,只須向自己的本心去尋求,以前自己對著“竹子”格物致知是錯誤的啊。我們說,這次頓悟,拉開了王陽明通往心學之集大成者的序幕,使得理學與心學成為兩大迥然有別的學術流派。

    03 “心即理”之內涵

    簡言之,在理學家看來,實在有兩個世界,一個是抽象的(理),一個是具體的(物);在心學家看來,實在只有一個世界,它就是心(宇宙之本體)。正如王陽明所說:“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傳習錄》)“先生(王陽明)曰:‘爾看這個天地中間,什麼是天地的心?’對曰:‘嘗聞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什麼叫做心?’對曰:‘只是一個靈明。’可知充天塞地,中間只有這個靈明。人只為形體自間隔了。我的靈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地鬼神萬物,離卻我的靈明,便沒有天地鬼神萬物了。我的靈明,離卻天地鬼神萬物,亦沒有我的靈明。如此便是一氣流通的,如何與他間隔得?”(《傳習錄》)也就是說,心之靈明與天地鬼神萬物是一體的、不可分割的,在王陽明看來,心即宇宙之本體、世界之本原,心是宇宙的立法者,也是一切“理”的立法者,如果沒有心,也就沒有理,所以“心即理”。

  • 11 # 愛無止境不忘初心

    首先和絕大多數人無關,既然是悟道,道不可言喻。心外無物,相由心生,一切都是虛幻。芸芸眾生皆為有而來,執著於物。

  • 12 # 明貞

    恐怕他之所悟對他自己意義是很大的,對別人也就有啟示作用,否則六祖時候人就都悟了,何苦到王陽明時候華人仍在迷惑裡流浪?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效能生萬法。理已盡,總需自悟。

  • 13 # 閱讀悅心

    王陽明也就是王守仁,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學者,大儒,還是個軍事家,能打仗。幾乎可以和朱熹等人並列,甚至直追孔孟。

    龍場悟道是王陽明在一個山洞裡苦思冥想,悟出了大道,這個大道就是自己的心學體系。他提出了吾性足矣,反對“存天理滅人慾”的說法,得出最著名的四個字:心外無物。即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在我心裡,我的心外面沒有什麼東西,只要把心裡的好的一面發揮出來就可以了。解決了很多人把外部世界和內心之間連線之間的困惑。此外他提出了“知行合一”,內外要一致,腦子裡想的和行動要一致,不一致就容易幹壞事。現在很多人都把知行合一當作一個目標,雖然很困難,但是也在不斷追求。

  • 14 # 嶽麓書蟲

    王陽明:龍場悟道,就是禪宗破三關的第一關,破初關.看到了整個世界的虛幻性,自我的不真實性.貼上了筆者的一篇文章,文章最後形容拔掉假象聯結器,就是破初關,永久的拔掉,就是破三關,成道家的真人,佛教的佛.

    開悟:是一場逃亡——參透我是誰?

    開悟這個詞,聽起來是很高山雲霧的,像是某種關於心靈狀態或者成就的。但其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狀態。開悟,就是知曉真相,徹底地從假象中覺醒過來。開悟,就是不再認假為真。

    世界各大宗教都對醒過來後的實相,有相關的描述,但是因為限於夢境假象的元素不足以描述夢境外的狀態,所以這些描述都是比喻,而且很多時候聽起來不像真相,反而像神話。

    佛教有一個參悟方法叫做參話頭,就是參一句話,藉著參這個話頭,來認識到生命的真相,實現覺醒。最常見,最經久耐用的一個話頭就是“我是誰?”,這個話頭其不僅僅是佛教,很多宗教和靈脩的組織團體,都予以肯定推崇。如果“我是誰?”這個話頭,真的引起了你的興趣,讓你產生了深深地疑惑和興趣,他就可能會黏住你,成為你生命的禪,鮮活的禪。真的禪,對你來說活的禪,會變成你心頭的一根刺,夢境的一把火,最終會扎醒你,燒燬了你的整個虛假夢境,讓你徹底的醒過來,來到實相之地。

    《駭客帝國》裡的主角尼奧就是發現了“矩陣”這個詞,在他心頭縈繞不去,始終牽引著他的心,成為了他心頭的一根刺,最終,他追逐求索,看到他原來的生活原來只是虛擬夢境。筆者常用的一個例子是二維世界的點,知道有前後左右,但是如果三維世界告訴他“上”這個概念,二維世界的點無法理解“上”是什麼?二維世界的點如果參透了“上”,它就超越了二維世界。尼奧後來明白了“矩陣”,超越了計算機人工智慧編織的虛擬世界。禪宗的話頭“我是誰?”就相當於尼奧的“矩陣”也相當於二維世界點的“上”,這就是真正的禪。“我是誰?”、“空性”、“祖師西來意”、“一個巴掌拍響的聲音”當你像駭客帝國的尼奧迷上“矩陣”一樣,迷上了這些話頭中的任何一個,縈繞心頭揮之不去,直到它成為你心頭的一根刺,這就成了你的活的話頭,你內心活的禪。疑情越大,力量越強,機會越大。

    但是“我是誰?”這個問題因為過於簡單明瞭,人們只看到最表面的樣子,看不到他深層的現實,所以很難對它產生興趣。怎樣才能讓“我是誰?”這個話頭,變成你的禪,活的禪呢?

    一般人被問到這個問題,首先想到的是,我的名字是某某某,我的性格是什麼樣,做什麼工作,有什麼樣的身份,有什麼樣的愛好,有什麼樣的生活經歷。然後開悟的老師告訴你,這些都不是你,都是你的符號,你會怎麼想?你會覺得雲裡霧裡,根本想不明白,為什麼,這些都不是我?

    參這個話頭的前提,是首先深刻的理解,領悟,為什麼這些都不是我,然後,才容易對什麼是我發起疑問,產生疑情,走向深處,越鑽越深。

    那麼,揚帆起航的第一步,為什麼,這些都不是我?尋常的解釋非常多,比如名字誰都可以叫,所以名字不是你。比如職務身份,你升職了變化,降職了也變化,所以職務身份也不是你。還有性格,你也為性格是你,但是人的性格會改變。雖然大部分人的性格不會變,但是確實有的人性格變了。一行禪師提到以為越戰的美國老兵曾向越南村名扔炸彈,以至於炸死了好多孩子,後來這個越南老兵退伍了反思自己,又做起了慈善事業,專門幫助越南兒童。從兇手變成了幫助他人的人。這個老兵的性格變了,但他還是那個生命。這些解釋,怎麼樣?滿足你沒,震撼你沒?

    當然了,這些話聽多了,就像摻了太多水的蜂蜜,味道不夠。都不足以拆穿你多年以來,點點滴滴搭建的,叫做“我”的堡壘,你一直認為你就是那個堅實堡壘,那個堡壘的每一塊材料都是你的一部分。彷彿,這個堡壘不是囚禁你的監獄一樣。

    開悟,很像一場逃亡,逃離監禁,逃離夢境。所以,逃亡第一步,怎麼逃出這個“我”的堡壘?你真的決定往下看?不怕愛麗絲的兔子洞會吞掉你?好吧,繼續。

    第一步,拔掉幻象聯結器。《駭客帝國》的主角尼奧之前生活的世界都是電腦輸入給大腦的虛擬世界,活在虛擬幻象裡。切斷那個虛擬世界的幻象,首先要拔下那個給他大腦輸入虛擬幻象的幻象聯結器。

    怎麼拔掉?離開大腦,停止思考,進入到一種沒有想法,沒有思維的狀態。此時,你的意識存在,你只是沒有思考,也沒有念頭而已。我們生活中都曾出現過,也許是在某個休閒的夏日沙灘上,也許是某個雨天的書桌前,也許是五A景區的看到絕美風景的一剎那,或者是在極限運動最高難動作的那一剎那,短暫的出現這種沒有思維、沒有想法的空明狀態,無念有知的狀態。意識到自己存在,卻沒有任何想法,沒有想到身份,沒有思維。這些是隨機出現的,我們必須能夠刻意拔下幻象的插頭。練習的方法,包括從觀呼吸開始,讓意識集中在呼吸上,而停止大腦思維。關注你走路腳步的感覺,關注流水的聲音來聯絡。最常見方法的就是禪坐,禪坐的方法其他文章詳說。透過禪坐練習覺察到這種無念有知的狀態,進而發現在生活中出現的這種動態中的無念有知,也叫臨在狀態。多練習到這種臨在狀態,在這種臨在狀態中就可以開始第二步。

    第二步,看穿所有的假象。聯結器拔掉後,如果尼奧不睜開眼睛會看到什麼?什麼也看不到。現在我們要睜開眼睛,觀察那虛擬的機器和Phantom(就是我們的大腦)。你就會驚奇的發現,大腦總是編故事,製造心理電影,讓我們在痛苦與快樂中像過山車一樣輪迴,這就是佛教輪迴比喻的意義。詳見筆者的文章《誰導演了生活,誰囚禁了命運,我是誰?》

    聯結器拔掉,睜開眼睛恢復視力,適應光線到能看清假象需要一個過程。我們很容易就再連上這個聯結器,所以一次難以成功。那就需要多次斷開連線,多觀察,就一定會看清生活的假象。直到所有的假象都看穿後,會發現,真相從不曾離開你,始終存在,是你對假象的認同,才造成了對真相的視而不見。持續的修煉,最終得以,不是永久斷開聯結器,而是出入自由,但你不在把夢境當真了,你自由了,終於知曉無限永恆的本質。

  • 15 # 老叟歸鄉

    王陽明從北京被貶到龍場,在龍場這個未開化之地。王陽明從朱熹的格物致理,轉到理從心來。心學,從此登上歷史的舞臺。倡導心裡的道德秩序可以異響社會的秩序。

    對社會影響太大了,就當時來說,王陽明去山賊,抵外敵,把明朝的統制地位穩固了不是一點半點。這都是運用的心血力量。在哲學史上也是一個轉折點。

    心學在當今的社會也很重要,對個人來說,透過心裡的力量,去面對複雜的社會環境

  • 16 # 花開奇蹟

    王陽明不配稱“聖人”,它只是一個封建統治階級的走狗而已,是一頭滿手沾滿人民獻血的劊子手,還是一個卑鄙無恥,虛偽兇殘,無德不要臉的封建衛道者。不過可悲可笑的是,就這樣一條封建走狗還被其不惜大規模屠殺人民來維護的主子還不認同它。

    嘉靖皇帝對其定罪冒濫軍功、縱兵殺掠、私藏府庫金銀等指責。當兩廣報捷疏送到北京後,嘉靖帝就在給楊一清的手詔裡,提到當年江西功次(平定寧王叛亂實為伍文定功勞第一,伍文定才是平定寧王叛亂的真正功臣,但王陽明把功勞全部攬到自己身上,包括其徒子徒孫都極力包裝美化其所謂的軍功),說陽明素來喜歡誇詐,並由此及於他的人品,又由人品說到他的學問,幾乎給出了全面的否定性評價。早在嘉靖元年,嘉靖帝就在聖旨中下令,“自今教人取士,一依程朱之言,不許妄為叛道不經之書,私自傳刻,以誤正學”,稱陽明之學“叛道不經”。陽明去世後,未議其功,先論其罪,廷議的結論是,陽明“學術不端、聚眾惑亂”。

    所謂心學只是理學加上佛學雜糅而成的東西。心學明著反對理學,但深入看之後,你會發現它也是搞的“存天理滅人慾”那一套,什麼是“天理”?封建禮教的所謂“天理”就是“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然後又加上佛家的思想,根本目的仍然是奴化人民,用封建禮教那一套虛偽的仁義道德約束老百姓。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和“中庸之道”的最終目的仍然是為了維護和固化“天理”,愚民奴化老百姓。

    大肆鼓吹王陽明的人,無非就是拿“致良知,知行合一”說事。但王陽明的致良知和我們現代人理解的完全不同,有些心學組織故意曲解致良知的原意,以達到用篡改的含義給人洗腦的目的。王陽明原本的“良”就是所謂原本的內心擁有的“理”,原本內心的“理”是什麼?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王陽明認為“天理”是天然存在的,是人一出生就已經註定的,所以“知”就是認識“天理”,而所謂“知行合一”就是要按照“天理”行事,不能違背“天理”,所謂的消除人的“八顆心”就是“滅人慾”,讓人不能有任何慾望,有慾望和爭取合法權益就是有“惡念”,要求人“無慾無求”,安於現狀。“心學”的一切目的最終都是為了麻木人民,讓人變成封建禮教的奴隸,“心學”本身就是當時朝廷腐敗,全國爆發農民起義,王陽明殘酷鎮壓屠殺人民起義軍,發現單純依靠自己大規模屠殺難以完全消除人民的抗爭,還需要從思想上奴役控制人民,王陽明進而結合佛教和儒教思想提出所謂“心學”思想,妄想用思想控制瓦解人民對美好生活和個人生存權的合理訴求,讓人民變成統治階級的工具。這種思想嚴重違背當前自由民主法治的主流價值觀,違背了最基本的人性,是泯滅人性的思想行為。也是反社會進步,反社會主義價值觀的異端邪說。

    王陽明所謂的軍事才能更是胡說八道。寧王叛亂王陽明是有參與,但實際上是伍文定平定的叛亂,在最後論功封賞之時,伍文定因忠義和勇猛論功第一,提拔為江西按察使,不久遷廣東右布政使。而王陽明在廣西等地的所謂軍功更是無稽之談,當時朝廷腐敗,百姓奮起反抗,全國範圍掀起農民起義,廣西各地也掀起了轟轟烈烈農民起義,王陽明作為封建勢力的忠實走狗,鎮壓屠殺農民起義軍。還使用殘酷的連坐制,推行殘暴不仁的十家牌法,使用嚴刑酷法殘酷鎮壓迫害貧苦農民。而後又推行洗腦學說,企圖用邪惡的心學奴化老百姓,達到皇權永固,維護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其軍事上那點事全是窩裡鬥,基本都是鎮壓屠殺自己的國民,這如果也算偉大,那這種人的價值觀扭曲的也太可怕了,已經喪失了起碼的是非分辨能力,已經沒有了最根本的人性。

    最近幾年為什麼王陽明心學被一些所謂的企業精英大力推崇呢?這其實是一種既得利益集團的需要,它們是為了固化自己的利益,用奴化來給員工灌輸奴性思想,以達到用最少的成本獲取最大的剩餘價值,它們不願意用現代企業的激勵機制來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而且企圖用思想控制來達到讓員工像機器人一樣無慾無求,拼命工作,他們把員工正常的合法訴求和合理願望汙衊為“惡念”,員工只要思考提高福利待遇就是“壞的念頭”。這個社會民主和法治的進步本身就是在它們所謂的“惡念”中不斷進步發展的,沒有它們的汙衊的那些“惡念”就不可能有新中國,就不可能推翻壓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毛主席那代人正是有了它們所謂的“惡念”,才會帶領人民走上革命之路,最終實現了中華民族的解放。打著弘揚“國學聖賢”的旗號進行思想控制,思想奴役,企圖復辟中山先生、毛主席那代人奮鬥一生批判打倒的“吃人”的封建“仁義道德”。更是外部勢力對中國文化思想控制,用思想瓦解控制中國的一種策略。心學流行了,佛學也就不會再受打擊和排斥。。。。於是乎,會重現大明王朝的過程,強盛到利益階層固化,不思進取,內部紛爭,直到衰落。

    說透了很簡單,就是人家希望你多喝慢性毒藥,最好成為大家追捧趨之若鶩的潮流時尚飲品!最後,你開心的接受,但慢慢的死了,還覺得確實是自己有病,病入膏肓,正常的病亡!

    文化控制,思想戰爭,潛謀於無形,滅國於不爭不費,真正做到了大道無痕,豈是一般附庸風雅,賣弄風騷,肉眼凡胎者能看透的。

    王陽明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偽君子,殘暴不仁,嗜殺成性,用異端邪說奴化人民。

    所謂的心學只是封建禮教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罷了,說到底都是“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離不開吃人的本質。

    《傳習錄》裡還有王陽明一封信,說當時他在朝廷為官時,有很多老百姓背後罵他,但王陽明說他根本就不在乎,心裡想的依然是天下百姓疾苦,天天為百姓操勞,表面上看這人修養真的很高,定力不錯呀;但我們如果用逆向思維思考這問題,他的話經不住推敲,他在信裡並沒有說為什麼很多老百姓會罵他,這問題他沒有說清,並且即然你天天為人民服務了,為何老百姓依舊罵你?一個政府官員天天被老百姓罵,這裡就有問題呀,這裡有矛盾呀。那我們只能翻開歷史看他當時在幹什麼,史書上記載的是他當時忙的是正在鎮壓農民起義,所以他當時說的忙著為百姓操勞,其實忙的是殺人,這也無怪當時很多老百姓罵他了。他信中說他對很多老百姓罵他的事,他一點也不在乎,如果一個人不在乎別人罵他,就代表這個人成聖人了,就代表這人修煉得道了,那如果一個人做到極其不要臉,也一樣可以達到這種境界。

    有時候,一個人做到極其不要臉,與一個人修心得道的境界,兩者幾乎都沒什麼區別 ,都是油鹽不進。但如何區別兩者差距了?那就看他的言是否跟上他的行,王陽明的心學講的也是“言行合一”,但王陽明做到“言行合一”沒?他沒有,他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當時明朝政府與百姓的對立的社會矛盾,他只是站在官方的立場,揮馬揚鞭,對百姓實施血腥鎮壓,僅一年之內他就殺了一萬一千多人起義軍,這反而更加劇了明朝後來的滅亡。其實王陽明的一生,他只是做到了“大偽若真”,一個人偽到極處與真君子沒有什麼區別,區別就是他的目的一個為公,一個為私。

    當今社會,我們應該發展和提倡的應該是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的現代社會主義價值觀。封建禮教的大部分思想都是愚民奴化老百姓的,應該旗幟鮮明的進行反對。封建禮教壓制思想自由人格獨立的理念,導致人民愚昧、麻木,失去做人的尊嚴,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對事情的是非對錯失去判斷力,任由統治者剝削壓迫。在這樣的傳統文化氛圍當中,作為個體人的天賦權利得不到應有的保障,這樣的思想文化政策導致的必然結果是作為人的尊嚴,甚至是基本生存權利遭受任意的剝奪。

    中國現在需要的決不是封建禮教和王陽明心學這種異端邪說,也不需要那種沒有原則、調和折中、四面奉承、八面玲瓏的“中庸之道”,一個國家或一個企業裡到處都是中庸之人,誰也不願意多說話,誰也不願意得罪人,誰也不願意堅持原則,那這個國家或企業必然是一潭死水,不可能有活力和創造力。

  • 17 # 無風雅處有風雅

    王陽明龍場頓悟的歷史性事件,大多數人都有所耳聞。後人說起的“龍場悟道”就是這個事件。先來說說王陽明在被貶到龍場之前發生了啥事?

    王陽明於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給明武宗朱厚照上了《乞宥言官去權奸以章聖德疏》,要去除宦官劉瑾。明武宗不問政事,對太監劉瑾這些小事(政事)不用來問我。奏摺被劉瑾看到後,怒不可遏。於是,劉瑾就讓王陽明見識了他的厲害,王陽明被廷杖四十、下錦衣衛大牢。

    明朝錦衣衛

    但是下了大牢不足一年,他就被放出來了。是什麼原因呢?王陽明關在錦衣衛大牢不足一年就能出來,不是劉瑾發了善心,其實跟他父親還是很有關係的。劉瑾一則還是忌憚李東陽、王華等群臣的力量,二則還想借此拉攏王華。但是拉攏問題遭到王華嚴辭拒絕,劉瑾就把王華趕出北京、把王陽明發配龍場。

    到了龍場,王陽明到了那邊,地方語言聽不懂,那邊是少數民族為主,在當時叫蠻夷,都是土家族和苗族人。王陽明感覺跟到了國外沒什麼區別,語言不通,溝通障礙比較大。還有就是水土不服,王陽明是中原地區(河南省中北部,山西省南部,陝西省及山東省各一部分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的人,在貴州是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溼氣很重,飲食文化又不一樣。很容易身體出毛病。

    王陽明龍場悟道之所

    有一篇文章記載了,王陽明對自己現狀的表達。寫的文章是《瘞旅文》,裡面記敘了大明正德四年秋季某月初三日,有一名吏目人從北京委派到貴州某地上任,路過龍場,隨行有三人,一個他兒子和一個隨從。過了沒幾天,就聽說他們三人都死於某坡下。王陽明覺得這3個人跟自己的的情況很像,升起了憐憫之心,於是和自己的隨從一起把這3人安葬了。祭告的時候,就吐露了自己的心聲,他說:“我們都是苦命人啊,蠻人的語言誰也聽不懂,性命沒指望啊,前程一場空。”表達了內心的悲苦,無奈。

    雖然日子過得不順,值得慰藉的是還有一群弟子,鐵粉跟隨王陽明一起修行。在這段期間王陽明寫了《教條示龍場諸生》。因為王陽明感受到這些學生對他的真情意切,很讓他感動,他擔心沒有什麼能夠幫助到這些弟子,寫了《教條示龍場諸生》來互相勉勵,來答謝大家的厚意。

    《教條示龍場諸生》有4點主旨,我覺得非常有價值跟大家詳細分享一下。

    王陽明和弟子們互相學習,探討

    第一是立志。志向不樹立,天下就沒有可以做成功的事情,即使是各行各業的技能手藝,沒有一項不是以志向為出發點的。如今求學之人懶散怠慢,荒廢時日,最終一事無成,都是由於志向沒有樹立罷了。所以立志成為聖人,就可以成為聖人;立志成為賢人,就可以成為賢人。志向不樹立,就像沒有方向的船,就像沒有籠頭的馬,終究達不到目標。過去有人說,讓人行善使他的父母惱怒他,使他的兄弟怨恨他,家族中人及同鄉朋友厭惡他,這樣的善行不做也罷;如果做了善事父母都喜歡,兄弟都高興,家族中人及同鄉朋友都尊敬相信他,為什麼不去行善而成為君子呢?做了壞事父母都喜歡,兄弟都高興,家族中人及同鄉朋友都尊敬相信他,這樣的壞事做做也無妨;做了壞事讓父母惱怒,兄弟怨恨,家族中人及同鄉朋友厭惡,為什麼還要去行惡而成小人呢?大家想到這些,就可以知曉應立什麼志了。

    第二是勤奮學習。已經立志成為君子,就應當從學習開始。但凡學習不勤奮,一定知道他的志向還不堅定。跟隨我學習的人,不以聰明敏銳為高,而以勤奮謙虛為上。各位同學試看同輩之中,如果有本身空虛卻裝作什麼都懂,害怕別人說自己無能,擔心別人行善超過自己,自誇自大,誇誇其談,騙人騙己的人,即使他的資質稟賦先天優異,同輩之中,難道就沒有人不痛恨厭惡他嗎?難道就沒有人鄙視輕賤他嗎?那些原本欺騙了別人,別人確實被你欺騙,難道就沒有私下被譏笑之人?如果有謙虛低調又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目標堅定,做事虛心,勤學好問,與人相處總是發現別人的優點,善於從自己身上查詢不足,善於學習別人長處,明白自己的不足,忠誠守信樂觀豁達,表裡一致的人,即使他的資質稟賦粗魯愚鈍,同輩之中,有誰不稱讚羨慕他呢?那些原本沒有多大才能,又不求上進之人,人們認為他確實沒有才能,還有誰會尊敬他崇尚他呢?大家看到這些,也可憑此知道要做大事必須勤奮學習了。

    勤奮學習

    第三是改正錯誤。錯誤即使是從大賢大能之人開始,沒有誰能免除,然而過錯對賢能之人沒有造成不良影響,是因為他們能知錯就改。所以不以沒有過錯為貴,而以善於改正錯誤為貴。各位同學自己想想,平日在廉恥忠信方面也有缺陷嗎?也有違背孝親愛友之道,迷陷於狡猾世故、有偷竊習性的人嗎?你們大概不會到這種地步。如若不幸有這類人,都是因為他不知道道理而失足,平時沒有老師朋友的講解規勸告誡而造成的。同學們試著自我反省一下,萬一有接近於這種情況的,也要自我反思,自行悔改。然而也不應當僅僅憑此自我愧疚,甚至在改正錯誤發揚從善方面失掉勇氣。只要有朝一日能改正過去的錯誤,即使過去是盜賊流寇,今後也可以成為君子。

    第四是互相監督、提醒,使對方品格臻於至善。互相監督、提醒,使對方品格臻於至善,是朋友之間應該具備的品質,這需要忠心告誡並循循善誘說給朋友聽。盡心盡力體現你對他的關心愛護,採用委婉的表達方式,使他能聽你的勸告並在行動上體現,自己弄懂道理並能改正,有感觸而不發怒,於是改正缺點達到完美。如果先直言告訴朋友過錯和缺點,痛罵他的過錯,讓他無地自容,他將羞愧難當並記恨在心,即使他表面服從,卻是因形勢所迫而服從,這是刺激他使他做壞事。所以但凡揭別人的短處,攻擊別人的隱私,故作正直的舉止來謀取名譽的人,都不是用語言監督、提醒朋友,使朋友臻於至善的人。即使是這樣,用這種方式讓我被別人“責善”也不是不可以。人們因此而指責我,凡是攻擊我的過失的人,都是我的老師,怎麼可以不高高興興地接受並心存感激呢?我在品德方面沒有什麼收穫,在學問方面也輕率。誤讓你們跟隨我在此學習,我整夜整夜的思考,小錯誤難免,何況是大過失呢?人們說對待老師要不冒犯不規勸,並說在老師面前不能提意見,這是錯的。在老師面前提意見,直言相諫不能說是冒犯,婉言規勸也要讓他聽到。讓我按正確的做,我才能得以明白正確之處;我做錯了,也能夠改正錯誤:大概這就是所謂的“教學相長”。同學們互相監督、提醒,使對方品格臻於至善,應當從我開始。

    這4點主旨內容有點長,認真品讀,可以深切地感受到王陽明對學生和弟子的用心教誨和自我反思。認真讀完也是對自己思想的一種洗禮,很不錯。

    在這種求知探索交流的學術氛圍中,其中有一些弟子對他“心外無理,心外無物”理論迷惑不解,向他請教說:南山裡的花樹自開自落,與我心有何關係?他回答說:“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於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王陽明重點想要表達“存在即被感知”的思想,也即意識決定物質。花依賴於人的主觀意識而存在:當看見花時就感覺到了花,那麼花就存在;沒有看見時,感覺不到,那麼花就不存在。

    致(尋求)良知

    一天半夜裡,在這環境艱苦龍場,生活上過得也很清苦,又經歷這些年不順的遭遇,日夜反省。他忽然有了頓悟,認為心是感應萬事萬物的根本,由此向世人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題。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王陽明確實太不容易了,心學思想的建立,這是不經歷磨難,怎麼能成為傳世經典呢!

    跟大家分享一下“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我的理解,王陽明說的聖人之道就是良知,而良知是我本性就存在的,不是外人來教導才有的,而判斷事物是非的標準,不是透過外在事物,是根據自己的良知。這就有點像佛祖說的:“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徳相,皆因妄想執著不能得。”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賊,你喊他賊。他肯定不高興,因為他的良知告訴他,賊是不好的,因為偷竊或盜竊錢財滿足他的私慾,導致他的良知被遮蔽了。

    良知我們人人都有。在這個物慾橫流,充滿誘惑的社會中,每個人都會有良知被遮蔽的時候,就是聖人也難免會犯錯,對自己我們不必那麼苛責。致(尋求)良知,自在心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些男女生為什麼總喜歡說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