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國民良心者
-
2 # 筆落驚風雨17
在當今社會醫生是一門很熱門的職業,許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去學醫,一方面家長認為當醫生很有前途,工資待遇也不錯,要是孩子去學醫,那麼孩子的將來也就有了保障,另一面孩子去學醫,家裡如果有人生病,可以及時得到就診,而且還可以幫助更多的病人,為他們帶來健康,拯救更多的人。而孩子不去學醫,不僅不能為家人服務,更重要的是不能幫助更多的病人,為病人帶來健康。
-
3 # 歲寒松柏知教育
你好,贊同一人學醫家族會受益,不贊同孩子不學醫就是一種自私的行為。
首先,孩子學醫會懂很多醫學知識,對父母以及親人都會更加的注重身體健康方面的問題,所以贊同描述中的第一小點。
其次,描述中說,孩子不學醫就是一種自私的行為,這就不能理解了,孩子選擇學習什麼專業都是要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的,但是這裡卻說孩子不學醫就是一種自私的行為,那麼請問,那些強迫孩子學醫的難道不是自私的行為了嗎?
最後,做任何事情我們都應該保持本我,並不是說別人要自己去做什麼,去學什麼,自己就毫不猶豫的去做或者去學,我們應該跟隨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專業,畢竟以後的路是自己走而不是別人走。
-
4 # 影零亂
我覺得有這種想法的家長才是自私的,選擇專業是孩子的自由,人生路要靠孩子自己來走,因此孩子有權利對自己的人生方向進行選擇。只看到一個專業的好處,就逼孩子選擇他不感興趣的專業,難道不自私嗎?
我外婆也非常希望我學醫,醫生救死扶傷當然好,但是我從小就害怕進醫院,對醫院的恐懼感讓我沒有辦法按照外婆的意願選擇學醫這條路。雖然一人學醫全家族受益,但是並不意味著選擇其他專業家族就不能受益。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努力鑽研,找一份好工作,掙的錢不是照樣可以解決家人看病的問題嗎?
因此,沒必要逼迫孩子按家長的意願生活,時候孩子自己的專業才是最好的。
-
5 # 雨天的哀傷
個人覺得家長有這種想法有點自私,對於一個即將進入大學18歲左右的孩子,有自己自由選擇權利。
可能一部分家長對醫學專業不太瞭解,很多醫學專業的學生畢業後都選擇轉行。現在一個醫生出來大學五年,碩士3年,規培再加上專業技能培訓,一個醫生出來要十幾年,這十幾年應該是人生做美好的一段時光,而醫學生都要苦逼的和書本打交道。學醫有學醫的好處,家長沒有必要也沒有權利去強迫孩子必須要去學某個專業。
一個18歲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喜好,在大學選專業,可以參考父母的意見,只是參考,因為興趣最重要,喜歡才會去學。醫學專業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的,枯燥無味,如果你喜歡醫學最好,如果不喜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沒必要在一棵樹上掛死。
最後祝每一個即將進入大學的學生們有一段美好的大學時光。
-
6 # 蘇蘇快跑
學什麼專業,應該以興趣為主。我見多了由於成績優異,選擇學醫的學生,但是最終卻被迫轉專業或退學的。
學醫是很辛苦的,所以沒有興趣,千萬不要嘗試,很難。
醫生都經歷過這個過程,所以會勸人不要學。其他父母則是考慮學醫將來方便就業等,會鼓勵。
-
7 # 大雄老師
其實。這是社會大環境帶來的,今天的中國,看病不難,醫院到處都有,無論是裝置還是技術都已經比較不錯了。
但是,看病貴啊。
舉個例子,感冒輸液,一般輸三次,一次八十左右,三次就是兩百四,加上再開藥,整下來就差不多三百。
可是如果自己家裡有懂的呢?
我曾經和一個醫生朋友去藥店(注意,是藥店,而不是她認識的店)開輸液藥水,二十塊。
而這還是在藥店裡買,那醫院裡的成本呢?
你不要和我談人工成本。其實就是極低價格可以搞定的,偏偏要好幾百。在這種情況下,迫切希望家裡有個醫生的念頭,自然而然就出來了。
另外,感冒都還只是小事情,畢竟只要自己多抗一下,也是能抗過去。最老火的事情是,在中國,大部分人對醫療系統都不瞭解,除非住院。
這就導致了醫患關係的緊張,總覺得住院就是被騙了,那這個時候如果身邊有一個是醫生的人,自然就可以把這些問題向她詢問,不至於兩眼一抹黑。我個人不是醫生,但因為有朋友是醫生,家裡很多人都會給我打電話,其實就是為了問醫院的一些問題。
所以,選醫生,表面上是為你選熱門職業,實際上是中國人對醫院醫療系統的不瞭解,醫患關係的緊張,醫療成本低而治療成本高卻不透明這些問題所導致的。
人們迫切希望有一個自己信任的醫生,能幫助自己把把關,避免再次進入醫院時,帶著不信任,帶著忐忑,而最終不肯定是不是治療好。
故而,如果你不喜歡學醫生,堅持去做你喜歡的吧。因為你身邊總會有一兩個同學朋友,是醫生,能夠滿足家裡這點要求的。既不至於成為所謂的自私,又堅持了自己的夢想。
世界那麼大,不要讓自己的堅持受侷限。
-
8 # 應舍
這個想法的家長,讓孩子學醫的首要目的是讓全家族受益,並不是首先考慮孩子自身是不是喜歡和熱愛學醫。
如果出於這個目的,就等於讓家族在就醫看病醫學方面的建議和診療上方便有效。其實這個想法本身也可以理解,我媽媽當初在我妹妹填報志願時就建議了醫學院,後來我妹妹當上了醫生以後確實也讓我們家族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方便。雖然我媽媽當初沒直接說出這樣的想法,但每次在我妹妹的幫助下解決了住院就醫診療等問題都會說:“看,家裡有個醫生就是好吧!”
如果孩子和家長的意願一致是最圓滿的結果。但往往很多孩子並不想當醫生。有自己明確的志向和願望,家長看到孩子不順從自己的想法就扣上“自私”的帽子,這可以說不是孩子而是家長自私了,因為沒有考慮孩子的興趣只考慮全家族受益,對一個已滿18歲的孩子來說不夠尊重和公平。
所以,給孩子選擇的權力,給他們足夠的空間,讓他們決定自己的人生吧。
-
9 # 冬日暖陽韓老師
中國的家長總是習慣用領導式的指導傳達給孩子,實際上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總是希望孩子被動地接受,一旦孩子不聽從家長的意見,總被認為是孩子自私或不孝,其實是家長的自私和無理要求!孩子選擇什麼沒有對錯之分,尊重孩子選擇是當家長的明智做法!
-
10 # 笨醫生
教人學醫天打雷劈,這不是玩笑話!本科五年畢業運氣好的只能去鄉鎮衛生院工作!碩士畢業可以去三四線城市,絕對不是省會城市,在二三級醫院找個工作!博士畢業才可能留在二線城市,但也不一定是你想象的大醫院,一般也就是稍微好點的醫院工作。還沒和你說規培及執業醫師考試這些事!想一想大學畢業不想下鄉就只能失業或改行,你叫他學醫幹什麼!
-
11 # 東方霧曉
其實人人都可以自學一點醫藥最好,要急救和手術上醫院,除此之外的任何病都可上藥店。
學點醫藥,自少可把自己的命握在自己的手裡,不把命交給醫生的手裡可好。
-
12 # 回憶這座城已是曲中人
看看電力,財經,央企等等行業的人都巴不得自己的孩子學自己的專業,將來有機會進自己的部門行業。現在還持有這種觀點要方便自己家族看病而讓孩子學醫的,你去問問大醫院的醫生,主任,甚至院長,他們在單位也算穩定有頭有面的,他們願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學醫?一問就有答案了,如果當下做醫護工作好的很,他們擁有近水樓臺之便利,還不都把自己的孩子安排進去?難道現在的醫務人員都是高風亮節,堅決不讓自己孩子學醫,要把好工作好單位讓給其他廣大的吃瓜群眾子女?
-
13 # 書香天涯
學醫在校時間最長,學費花費巨大,醫學專業學費普遍高,醫學專業學習週期最長,要求學歷最高了。學醫學生年齡大了。不是自私自利,而是代價太高了,學醫難度也大。醫療體制不暢,行政管理問題嚴重。進醫院難度大。
-
14 # 晴1024566137
一、醫生收入高:以後生活有保障;二、人可以吃差點、穿便宜的,但有病卻不能不去看醫生,而現在醫院看病貴,更重要的是難!上一趟醫院,半天時間就沒了。如果家裡有個醫生,小病根本不用上醫院。我老公的表嫂就是醫生,她女兒現在工作了,從來沒輸過液,生病吃點藥就成。我兒子從小老輸液不說,住院都三回,有時看病看到半夜一兩點才回家,如果家裡有個是醫生,根本不用這樣折騰,或者少很多。挺後悔自己當初在衛校報了名,卻沒有讀。現在醫院床位緊張,有熟人的,當天就可以安排,沒有的,只能熬著等。希望家裡有個醫生,無非就是想著這些。當然,把希望寄託一人身上,對於被寄託的人來說,確實挺不公平。
-
15 # 夢雲山人1
我下面的文字信不信是讀者的權利,但如果公然不文明的話,我這回也一定以牙還牙!
我的愛好醫學也許是天生的,但也有外在的因素。十歲那年,患上蛔蟲疳積病,弄得我一肚痛就罵天。我媽帶我去西醫那治療,除了[寶塔糖]殺蟲之外,那西醫再無它法。發病約一個月後,我媽欲帶我去縣級醫院治療,被我強蠻反對。在去醫院的半路上,將到醫院時,我說:“我要去某某伯母那兒去‘挑疳積’(即治疳積的意思),堅決不去醫院!”於是我媽便揹著我去到那位民間專治小兒疳積病的女醫生家裡(我在其它文章中也談到過這位行醫五十多年的專治小兒疳積病的女民間醫生),然後她在我的雙手尾指天紋處用針挑出了淋巴之類的東西,給了十四小包藥粉(回憶一下,一包藥粉也許只是一克左右),告訴如何吃。藥粉吃完之後,病就痊癒了。順便說一下,嚴重時,蛔蟲爬過喉,從嘴巴裡出來,十分恐怖!
十六歲那年,我使用[小葉半邊蓮外加少許雄黃和黃糖]治好了我媽的[下巴無名腫毒],敷藥三天全愈。她先在街上掛著治療無名腫毒⋯⋯招牌的中年醫生那敷了四天的藥,那腫不退,腫處依然熱到燙手。
我媽年紀較輕時因為多次受到外力致傷,所以到了四十多歲時,身體就大不如前了。這時,我從海南島農場“退伍”回家來了。見母親在夏天居然要穿毛衣,於是認真跟她把脈,然後在紙上寫了一些中藥叫她去買。我在海南島的一次在山上砍飛機草時,抓了一條䖬蛤,曬乾後,這次永遠告別海南農場時帶了回來。於是,我把那些中藥和䖬蛤一起泡了十斤50度的大米白酒。我媽每晚睡前喝一小茶杯,等到那酒喝完後,人就恢復到原來的樣子了。後來,她六十多歲時,那些飯店做事的女青年不敢衝涼水的時候,我媽依舊用涼水洗澡,還吹牛說:一奌也不冷!”那些年輕女孩不得不服。
我媽六十多歲時,頸脖忽然腫大起來,她說醫生說這是甲狀腺腫大。我拿了好幾斤藥粉給她(一包一包的,每包五十克),叫她一天用一包藥粉用五升的熱水瓶去泡,晚上泡,第二當茶喝。後來不知道過了多久,她說脖子正常了。
我媽七十多歲還是七十歲時,她說醫生說她高血壓。我把了脈之後,禁止她去吃任何降壓藥,如果她不聽“聖旨”,我發誓不理她。不過,我媽在病方面,向來一定是聽我的!我開了一張方子:“發現頭有點昏時,馬上去買二劑三劑,頭不昏了,就停藥。平常時不要亂吃上火的食物!”
我媽死時八十四歲,死時何不痛苦,完全沒有出現任何病狀態,安安靜靜地伏在電視機臺上,與世長辭。
我媽包括我自己,假如不是天意讓我學了點三腳貓的醫藥功夫的話,我活不過五十歲;而我媽命比我長些,但也最多隻能活到六十歲!
我三十五歲去農村研究植物藥,一邊試藥一邊順便治療自己的疾病。假如那幾年不是吃了一些對的藥,以及退出江湖後繼自治的,今天就無福氣寫這些文字的了!
家庭中特別是大家庭,成員多,親戚多的,只要他們信任了你(我姨媽就不信任我,所以她一直就有病,而且會屬於病死),而你自己又絕對相信自己的醫藥,這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萬金買不來的幸福!!!
-
16 # 大蔥21160565342
想學什麼就學什麼,學醫本身是個痛苦的過程,如果再加上不喜歡這個專業,大學五年會覺得很受罪,看不完的書,奇難的考試,一進去就想吐的解剖樓,而且有人當醫生整個家族就能獲利了?在我們醫院,年輕大夫的親爹媽才好使,遠點的親戚一概不行,親爹媽也得你和這個科大夫關係好才行,這年頭誰還找不著個關係了,父母因為這個逼孩子學醫,還不如自己混好點交幾個醫院裡有實權的朋友呢
選專業的時候家裡人一定要我報考醫學專業,包括自己的親戚,都覺得一個人學醫,會對整個家族都好,好像以後所有親戚生病都可以靠我解決,可是我對學醫不感興趣,不報考醫科被父母和親戚說自私。選擇自己喜歡的就是自私嗎?為什麼醫生都勸自己的孩子不要學醫,而其他父母希望孩子學醫呢?
回覆列表
孩子選擇什麼是他的自由,至於如果家裡有一個人學醫確實全家看病檢查會方便點,光掛號都可以走個後門,而且家裡有個醫生,家人有什麼問題也可以判斷一下,不至於檢查半天判斷不出是什麼問題,現在科室分得很細,都不知道要檢查是什專案,比如說前段時間本人咳嗽了,按照醫生判斷是呼吸系統問題,結果拍片,驗血,吃藥好長時間一直不好,換個醫生又做了個CT,驗了個血,說是支原體感染,開了一堆藥掛了5天的水,還是不明顯,拖了幾個月,只好試試中醫,又是檢查拍片,吃了半個月的中藥,實在有點崩潰,沒辦法,找了家好的外資大醫院,看了個全科,花錢檢查最終查出來是胃潰瘍,導致食道返流,引咳,只吃了200-300元的胃藥就好了,這樣一去半年多,所以現在的問題是:不能說醫生的醫術不好,而是太過偏專,沒有一點相關問題知識,導致判斷失誤,延誤病人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