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廣西妹小鳳
-
2 # 陝南小柯
我們這裡的習俗是這樣子的,不知道你們那邊的習俗是怎麼樣子的,其實走親戚也是有很多步驟的,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首先我們要知道走親戚的時間段
走親戚的時間基本上是從正月初二開始,一直持續到這正月十六,這段時間都是你來我往,家家歡樂滿滿,其樂融融,很多出嫁的女兒都會在正月初二初三帶著丈夫子女回孃家拜年,然後在開始出門走親戚。
走親戚的順序:
走一句話順口溜說的很對:先看丈人再看舅,姨父姑父排在後,
在這之後就是比較親的家屬了,正常的順序是這樣子外甥走姥姥家,閨女帶丈夫走孃家,按後開始走姑姑,姨父,姐夫。
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是不出門的,這個時間是需要向長輩先拜年的,祝福長輩長命百歲,健康長壽,然後長輩就要給晚輩發壓歲錢,家裡的長輩拜完年基本就是沒什麼事情了,就是吃年夜飯,一起看春晚,或者是守歲,這個時候基本都是不睡覺的,十二點的時候還有放煙花的。
大年初二
這個時候基本都是女婿到岳父家拜年,帶著自己的妻子和兒女一起到岳父家,正常的都是需要買禮物的,但是現在也沒有以前那麼多的規矩,也就隨意了許多。雖然沒有那麼多的講究,但是還是需要買一些岳父岳母喜歡的禮物的。大年初三
這個時候就是走一些附近的親戚了,因為這個時候大家都在走親戚,所以在時間安排上需要提前做好溝通,如果不溝通的話倒時候過去了萬一不在家就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再次就是時間的選擇上,一般選擇10點以後12點之前這個時間段,如果去太早的話可能會打擾別人休息。去的時間晚了也能會打擾到別人的時間安排,一般走親戚的時間一般在一個小時左右最合適,這樣既不影響到別人休息,也能夠讓別人正常的接待其他客人。
-
3 # 美麗人生1475752
我們這有一個習俗,就是當年結婚的媳婦她的發小們大年初一上她婆家玩會,媳婦的婆婆弄兩個菜什麼的,但是不吃飯,玩到十一點多就走,春節當天沒有走親戚的,一般就是大年初二到初4,初5是5窮日不走親戚,初5走親戚的都是孩子們的幹兄弟,接這就是初六到初九,初十沒有走親戚的,在就是十一到十二在後邊的日子不適合走親戚了,因為十三,十四這兩有的是羊公記,老人們說羊公記做嘛嘛不利,大十五不能走親戚,十六在我們村裡是個丟百病的日子,十六早晨吃餃子,吃了餃子人們到地裡或這圍村道上走走丟百病嗎,早些年人們拿著一塊餅子扔到地裡說一年不生病。
-
4 # 小妮子的生活點滴
我們這邊是去親朋好友家拜年 回自己家吃團圓飯 但是家裡有親人去世了 三年內不能去別人家拜年 串門 我們這邊很忌諱
-
5 # 老虎55141
什麼叫春節當天,在中國傳統上來講,春節是從年三十晚一直到十五都視為春節,南寧人從初二至初十都有人做開年,就是走親戚,怕大家同一天,故所以把日子錯開,互認親朋好友,非常熱鬧。
-
6 # 小魚兒z0
正月初二回孃家,走親戚了。每年初二回去,遠嫁姑娘可以回孃家住幾天就行了,回來是意思,看看父母,多陪陪父母……
-
7 # 老李4900870009452
春節當天去親戚家拜年,這是中華民族傳統習俗。初一早晨首先去給上輩人拜年,然後是同輩人,同學,朋友。穿戴一新,走街串巷,鄰里之間互道過年好,平時有點小摩擦的在過年好問候中一笑而過。每一家準備了最好的香菸和糖果,客來敬菸敬糖喝茶,略聊即走,奔下一家。滿街的歡聲笑語,一派節日氣氛。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生活提高了,通訊裝置發達,住宅改變了,各自閉門自娛,有鄰里沒關係了,人情冷漠。通訊的發達,政府不提倡,人口的流動等等,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一點一點的消失殆盡……。
-
8 # 不虛102902096
現在誰還走親戚呀。兒女都不親,父母過世了。這個世界還有親嗎?好多年,也沒人來,過年我也不出去,上班時忙,忙碌夠嗆,可下過年了,好好休息。退休了,沒人理我了,往哪裡走,上公園走圈去吧,年後走一走,能活九十九。
-
9 # 深圳雲姐6156
這個應該是根據每個地方的風俗來定,像我們在老家的話,老一輩的老人是不讓我們在那天走親戚的,他們就覺得這樣比較沒面子,按照老家的話說就是春節當天走親戚就有點說是去討飯的意思。在外面的話,現在年輕人思想都比較開放,都沒有規定說哪天不能走親戚。現在獨生子女也比較多,都限制不給走親戚,那樣的話就會有一方的父母孤獨的過春節,春節本身就是團團圓圓,開開心心的日子,不應該用一些所謂的風俗規定春節當天不能走親戚,按照我的觀點是能兩家一起熱熱鬧鬧的就挺好。現在這個年代,每天事故不斷,日子是過一天就少一天,奔奔波波又一年,人活著只要健康,一家和和睦睦的比啥都強。養生的年代,身體好一切就都好,努力一切就都會有,所以一切往前看,支援過年的時候走親戚。
-
10 # 約克老師
兒時的“春節回憶”,濃濃的眷戀。
您的命題,驀然間就打開了漂泊二十餘載作為一個鄒魯遊子的思鄉之情。在回答您問題之前,也給遠在山東老家八十多歲仍身體不錯的父母打了一通電話,滿滿的“童事追憶”。
春節前後,我們都在做的“流程”。
本是孔孟之鄉,我們過春節,自然少不了一些“禮儀與拜年流程”了。又父母都是人民教師,父母對我的“教導”以及“以身示範”縈繞腦海與耳旁,久久不能忘懷。還記得小的時候,人們大年三十看完春節聯歡晚會之後(一般也到了十一二點的樣子)一個更為惹火的節目就上演了,那就是打牌,我們俗名叫做“打勾機”,這是多人混戰的牌局,至少是兩把撲克洗在一起供大家一起娛樂。好不容易過年大家山南海北的在老家聚全了,一般大家都不會去睡覺的。而我們小孩子困了當然就睡覺了,不過也睡不了幾個時辰,就要被大人叫了起來,要起的很早很早(一般是凌晨天矇矇亮,大概四五點的樣子)下餃子,先放鞭炮敬灶神,後吃餃子,一般是(男的)簡單吃一點,就一家壯丁大老爺們聚齊了,去給村裡頭的年長的本族老人去拜年,去給本族老人堂屋掛著的“族譜”拜年。能夠寫進族譜的,一般都是本族故去的上一輩親人或者本族德高望重、高輩分的同血脈老人。依據輩分與先後,我們先給堂屋的族譜磕三個響頭,然後給健在的本族老人逐家逐戶以及逐個磕頭,一般一人給磕一個。就這樣,依據族親的多少以及村子的大小,所消耗的時間不等,諸如我與哥哥及父親基本會從天矇矇亮磕到將近中午時分才算罷了。
春節當天,上午不行,下午可以。
我們山東那邊上午在走街串巷地磕頭拜年,是不可能去走親戚的,下午倒是沒有限制了。春節當天的下午,也是會根據要走親戚的數量決定是否也出去走親戚,親戚少的就會在初四左右再去走。初二與初三分別是雷打不動的、專門的外甥“回舅家”以及媳婦兒“回孃家”的日子。一般其他親戚會根據數量的多少從初四直到初十左右才算是告一段落(有的親戚多的,一天會走兩三家,然後在最親或者輩份最大的那家歇腳吃飯)。
-
11 # Pipi媽媽
現在對春節的記憶,完全停留在小時候,城市裡的春節年味越來越淡,尤其霧霾嚴重,春節期間禁止燃放煙花炮竹,春節更覺得無味,平平淡淡,安安靜靜,與平日無異!
我們陝西關中過年一般是從臘月二十三祭灶開始算起,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過小年舊時的童謠說: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塵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爛廋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白饃;除夕上墳請先人,貼完對聯放鞭炮,晚上不睡熬一宿,初一大早去拜年。大概就是這樣的流程,但是各家有各家的情況!在農村確實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忙碌,春節的儀式感也就拉開了序幕!
說說我小時候,我們這邊從祭灶開始就講究不烙餅,不用幹鍋。然後就是打掃衛生,徹徹底底的打掃,也掃除一年的黴運。再就是趕集,為正月裡待客做準備,集市上一去年味更濃了,時時刻刻提醒你,過年了。臘月二十八開始蒸饅頭,蒸包子,做各種蒸碗,炸丸子,炸豆腐,做臊子等等。到了年三十,早上開始準備貼對聯,掛燈籠,到了下午,就去準備請祭祖先墳塋,帶上紙錢,天黑之前,請祖先也回家過年,到家後第一件事先放一串鞭炮,三十晚上的炮竹聲也由此拉開。
至於大年三十當天走親戚,我覺得也很正常,我們小時候,一般都是三十晚上去給長輩拜年,完了之後再回自己家,因為都離得近,幾步路就到了,所以講
究拜年要拜早一些,各地習俗不一樣!當然現在更不計較這些俗禮了,好多人在外打工,三十能趕回來過年已經很不容易了!
其實想想,年味就是這些從臘月二十三開始的講究與忙碌,什麼都不做確實與平時無異!
-
12 # 小美影視分享
春節大年初一不能走親戚。
初一不走親戚,民間有根據,科學無法闡述。走親戚這種習俗從正月初二,一直能持繼到正月十六,這期間幾乎家家都在酒醇中泡著,在香味中浴著,盡享人生的樂趣和親情的快樂。過去是等到送了年才能出門,並有“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的說法;現在是正月初二趁著年味正濃時,膠東人就拉開了走親戚的大幕,而且多是“先看丈人再看舅,姑父姨父排在後”;從這種演變上看,生活節奏在加快、婦女地位在提高。正月初二、三,嫁出去的女兒們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孃家拜年。
-
13 # 丁瓜豆
大年初一在我們這兒是不能走親戚的,不僅不走親戚,而且家裡的垃圾都要放在家裡,不能丟出去,走親戚和丟垃圾那都是大年初二以後才能做的事情。
那為什麼不能在大年初一走親戚呢?按照老人的說法,大年初一全家人在一起和和睦睦,團團圓圓,是不好隨便到別人家裡去的,如果 到別人家裡去,會覺得是一個不好的預兆,可能就預示著今年自家人在家的時間少,離家的時間多。等到大年初二以後,就可以該走親戚走親戚,該訪朋友訪朋友,另外大年初二還是媳婦回孃家的日子。
當然,進入現代社會之後,這種習俗可能也慢慢發生了改變,因為可能好不容易回一趟家,要抓緊時間走親訪友。但是呢,這樣做之前最好跟對方溝通一下,得到主人同意之後呢,最好帶上禮物,孩子壓歲錢去,顯得有誠意一點。
-
14 # 郭典雄
當然可以啦!春節是外出回家的時候,大家難得相聚,是最好的,大家久別重逢,無論是朋友,同學與親屬,相聚一下也是聯絡情誼和外出景遇,相互留下聯絡方式,給以後分別可再聯絡方便。
回覆列表
肯定不能在春節當天走親戚,雖然有些親戚表面不說你,但是心裡面會說你不懂規矩禮貌,一般初一初二初三就可以走親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