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逍遙歷史交流閣
-
2 # 寂日de落葉
楊修(175-219年),字德祖。今陝西華陰人,文學家。為人恭敬,學識淵博,極聰慧,建安年間被舉為孝廉,不久改任郎中,後任丞相府曹屬主薄。終因,才情太高,參與曹操兒子之間的奪帝和身份問題(袁紹外甥)被曹所殺。那麼,楊修與曹操之間發生了那些故事呢?且聽一一道來。
猜字謎。曹操跟楊修一起經過曹娥(古代有名的孝女)碑時,見石碑背面寫有“黃絹幼婦,外孫齏齒”八個大字,就問楊修知道什麼意思嗎?楊修回答知道。曹操緊接著說你先不要說出來,讓我自己先想想。直到走了三十里路,曹操才想出來,跟楊修一比對都是“絕妙好辭”(黃娟,有顏色的絲是為絕字。幼婦,既是少女是為妙字。外孫,女兒的兒子是為好字。齏齒,是承受辛苦的意思是為辭(辤)字。)。最後,曹操感嘆的說“我才不見卿,乃覺三十里”。
闊字謎。曹操修建相國府時,剛剛建好屋椽與桷,曹操就來視察了。看完之後,臨走在門上寫了個“活”字就走了。有人就問楊修丞相啥意思,楊修回道,門裡加"活"字既是"闊"字,丞相是嫌門太大了。最後,工匠改小後,曹操甚是滿意。
合字謎。有人送給曹操一盒乳酪。曹操嘗後,在蓋子上寫了一個"合"字(皿上合即為盒字,一人一口)給大家看,沒人知道意思,按順序傳到楊修那裡後,楊修便吃了一口,說“公教人啖一口也,復何疑?”。
雞肋之事。這件事曹操是真忌憚楊修了,遂給楊修按了個“洩露軍事機密”的罪名,殺之。曹操進軍漢中,攻打劉備時,被困於斜谷口。進兵被馬超據守,退兵又恐被恥笑。在猶豫不決時,夏侯惇來請示夜間口號,曹操看著碗裡的雞肋,遂有感而說"雞肋"。楊修聽到夜間口號是雞肋時,便收拾行裝,準備歸程。士兵報告給夏侯惇後,夏侯惇請教楊修,楊修才說出“夜間口令"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今進不能,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不如早歸,不日魏王必班師矣。”
-
3 # 關山明月779
三國鼎立時期,有一名士楊修,思維敏捷,才學超人,被漢相曹操賞識並重用,被授予“管知外內”的主薄一職。
楊修,字德祖,今陝西華陰人,家族背景顯赫。祖上楊喜,早年投靠劉邦,初入韓信部下,南征北戰,公元前202年隨灌嬰阻殺項羽於烏江,項羽自刎後,楊喜等五人搶到項羽的一部分肢體,楊喜被封赤泉侯。到東漢末年,楊氏家族已經於袁氏家族並駕齊驅,地位顯赫,楊修還是袁術的外甥,曹操和袁氏家族是死對頭,而楊修又在曹操手底下幹活,這是不是很微妙?
大家知道,曹操是個嫉賢妒能的人。有一次,塞北送了一盒上等的好酥,曹操在盒子上寫了“一合”兩個字,走了。楊修進來一看,把這盒酥給分吃了,曹操回來肯定要問,我的酥呢,屬下回答說,吃了。曹操問,為何?屬下回答說,主簿看到有“一合”兩字說,這分明是一人一口酥嘛,就分了吃了。曹操聽後大笑“知我心者,修也。”但心生嫉妒。
有一次,曹操命人修了個園子,修好以後,曹操去視察,臨走之後在門上寫了個“活”字,眾人不解,問主薄,楊修說“門內一活字是闊,主公嫌門太寬了,修窄一下便是。”眾人依計,果然讓曹操滿意。
但接下來的事情曹操就不滿意了。曹操晚年,曹丕和曹植世子之爭愈演愈烈,曹操親自考問兩個兒子,楊修給曹植押了十道題,結果自然是曹植對答如流。曹丕買通了曹植手下的人,把答案偷了出來,送給了曹操,曹操心生怒氣,直言“汝子欺我!”
夏侯淵被黃忠殺害,曹操絕意給夏侯淵報仇,然而戰事受阻,曹操很鬱悶,後廚給曹操燉了雞,夏侯惇進進來問“主公,今晚的口令是什麼?”曹操若有所思“雞肋。”主薄楊修知道後,忙命人收拾行囊,準備撤軍。夏侯惇問道“主薄為何讓撤軍?”楊修說“今晚口令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主公必撤”!正巧曹操鬱悶難眠,提著鋼斧巡夜至此,一問才知道是楊修鼓搗的,勃然大怒,以擾亂軍心為由,斬殺楊修。殺完楊修,曹操撤了。
再者,楊修是袁術外甥,說不定那一天,人家舅甥一合計,就把曹操給端了,所以說,楊修早晚得出事。
愛一個人不需要理由,恨一個需要一個過程。 人固然聰明,但切不可恃才傲物,一味的耍小聰明,有時候,聰明反被聰明誤。特別是面對頂頭上司的時候。
-
4 # 永無止境Xie
曹操與楊修之間發生的故事很多,在民間也流傳很廣,像曹娥碑猜謎、相府新修,曹操寫活字,楊修猜曹操嫌門大、一合酥、夢中殺人、漢中爭奪戰中的雞肋,最後楊修被斬。大多數到是攻擊曹操疾賢妒能的一面,也成為了上下級關係相處的教科書一樣的教材。我們如果把所有的事都串連起來當一個故事來看的話,故事的性質就沒有那麼簡單了。首先曹操作為一個半寒族起家的領導人,提出選用人才的政策是“唯才是舉”,“唯才是舉”是一種從根本上改變世族門閥把控朝廷選官制度的一種措施。這個措施極大地傷害了當時世族門閥的利益。而楊修作為世族門閥的代言人(楊修的祖上楊喜當年在參加垓下之戰時,在項羽自刎後得項羽肢體一部,分封赤泉候,到東漢未年,其父楊彪更是位列三公,與袁紹家族是姻親關係,楊修本人就是袁紹的外甥,其家族背景可以說是極其強大的,在當時來說是和袁家並駕齊驅的)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很自然的就會和曹操形成對抗,所以曹操與楊修之間的故事其實就是上層建築的二股勢力的鬥爭。從曹操修門寫下活字,可以解讀為曹操是在勸告那些世族門閥,你們是活在我曹操的門下的,再到夢中殺人,則可以說是警告那些世族門閥了,我曹操是可以用任何理由殺你們的,因為生殺大權在我曹操手裡;最後到漢中爭奪是用雞肋的軍令殺了楊修,則可以說是殺雞儆猴了。而楊修則成為了世族的出頭鳥。如果楊修真的明白曹操的話,他就會學司馬懿和賈翊了,所以說楊修只在維護世族門閥的利益中獻出了生命。而曹操經過一而再再而三的努力最終也沒有改變當時的官場現狀。
他們之間的故事就只有一個就是權利鬥爭的故事,只不過不是有趣,而是悲哀而已,曹操敗了,“唯才是舉”沒了,世族門閥勝了“九品中正”出來了,楊修死了。此後的五百多年都是由世族門閥操縱著天下,寒族則在隋唐開始科舉制後才慢慢地有些出頭之日,至曹操與楊修孰好孰壞就由各位去心裡評論吧
-
5 # 讀史坊
最有名的當然是“雞肋”的故事。不過,除了這個故事,還有不少。
楊修是曹操的手下,爺爺的爺爺是東漢有名的大儒楊震,絕對的家學淵源。楊修本人也很有才華,深得曹操賞識。曹操曾說,自己的才識跟楊修差了30裡。這個比喻很有意思,也有來歷。
曹操曾經從曹娥碑下路過,看見碑的背面寫著“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個字。曹操問秘書楊修,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楊修點點頭。他剛要說,被曹操制止,先不要說出來,讓我想想。
曹操邊走邊想,走了三十里路才想出來,結果和楊修的一模一樣。因此,曹操感嘆自己的才華跟楊修差了三十里。
還有一次,曹操視察正在修建的相國府大門。他看了之後,什麼也沒說,在門上寫了個“活”字就走了。楊修立刻讓人把門拆了。他解釋說,門裡加個“活”,是“闊”,魏王嫌門太大。
從才華差了30裡,到門上寫“活”,這些都是字謎遊戲。而曹操,也似乎很喜歡和下屬玩字謎遊戲。大概是想考察一下下屬的能力吧。
又有一次,有人送給曹操一盒乳酪,他在蓋子上寫了一個“合”字,然後遞給大家。大家面面相覷,不知道什麼意思。楊修則拿起來就吃。他說,曹公讓我們一人吃一口。這就是有名的“一人一口酥”的故事。
楊修最有名的是“雞肋”的故事,他憑著曹操說出“雞肋”這兩個字,猜中了曹操撤軍的心思。結果引起了曹操的不滿,成了楊修被殺的一個導火索。
-
6 # 松下聽濤
曹操是一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文學家。楊修是一個絕頂聰明的謀士。曹操智慧,楊修機敏,兩個個性格迥然的人在一起發生不少趣事。
一天,左右請曹操去看剛剛為他修建的花園,看他有什麼需要修改的。曹操看完園內的景物,比較滿意。可是,當他走到大門口時,停住了腳步,並微微地皺了一下眉頭。同行不知為什麼,只見他從侍從手中拿過筆,在門上寫了一個“活”字,什麼話也沒說就走了。在場的人都不知道丞相是什麼意思,就去問楊修,楊修想了一下說道“門中加‘活’字是一個‘闊’字,丞相說門太寬闊了,應做窄一點。”於是,工匠們按楊修說的把門改得窄了一些。曹操看後,十分滿意,於是衝楊修神秘的一笑。
又有一次,有人送給曹操一盒酥糖。曹操在盒上寫了“一盒酥”三個字,放在桌子上,讓大家看,別人都看不懂什麼意思,只有楊修看了以後,把酥糖盒開啟,將酥糖分給大家吃了。有人擔心這樣做會得罪丞相,恰巧,曹操從室內出來,見楊修分酥糖給大家吃,就說:“為什麼把我的糖吃光了。”大家都為楊修捏了一把汗,只見楊修不慌不忙地說:“丞相親筆寫了‘一盒酥’,拆開就是一人一口酥的意思,我正在執行您的命令呀。”曹操聽了後,就再也沒有說什麼了,只是哈哈一笑。還有一次,曹操與楊修同行,正好從曹娥碑旁經過,曹娥是傳說中的孝女,因為父親被淹死而投江自盡,後人為她立碑,可是在碑後面卻寫了八字令人費猜的字,那八個字是:黃絹幼婦,外孫齏臼。曹操看後,不解其意,問楊修:“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楊修說“知道”。曹操止住他:“你先別說出來,讓我想想。”他們策馬而行,一直走了三十多里路,曹操終於想出來了。他和楊修約定,同時寫出來,只見他們各伸出左手,四個相同的字“絕妙好辭”映入眼簾。原來八個字的意思是:黃絹指有色的絲,色加絲是一個“絕”字,幼婦是少女,少加女是個“妙”字,外孫,是女之子的意思,合起來是個“好”字,齏臼是辭的意思。把四個字加起來正好是“絕妙好辭”。曹操感到不如楊修機敏,說:“我不如卿,想了三十里,才猜出來。”雖面帶微笑,卻掩飾不住內心的不悅。
回覆列表
楊修,字德祖,今陝西華陰人,家族背景顯赫。
祖上楊喜,早年投靠劉邦,初入韓信部下,南征北戰,公元前202年隨灌嬰阻殺項羽於烏江,項羽自刎後,楊喜等五人搶到項羽的一部分肢體,封赤泉侯。
到東漢末年,楊修的父親楊彪位列三公之一,還與袁紹家聯姻。楊修還是袁術的外甥,曹操和袁氏家族是死對頭,而楊修又在曹操底下任軍中主簿一職,我總感覺曹操猜忌過大,可能會危及楊修。而楊修又不知內收的一個人,被曹操猜忌,以至殺害。
楊修的自作聰明舉例如下:
有一次,有人送給曹操一盒酥,他在蓋子上寫了一個“合”字,然後遞給下屬。
大家面面相覷,沒有人看懂。
楊修則立馬就吃。人們問他,他說這個盒子拆開來就是一人一口的意思。這就是有名的“一人一口酥”的故事。
楊修小聰明表露無疑。
(楊修劇照)
楊修,這個人有智謀,是曹操兒子曹植的好友兼智囊。
楊修智謀是有的,但是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太鋒芒畢露了,有智謀不是壞事,關鍵用機對理,用機對人,很有講究。
你有智慧卻不隱藏自己的光,反而要大張旗鼓,這也就算了,還要在東漢權臣曹操面前顯擺智略超前,此非智慧,實則愚蠢。
要知道曹操是漢末權相,就是以善耍陰謀著稱於世。
曹操一直都很有心機,不然也不會主政東漢朝局,你看他殺伏完,殺伏皇后,殺董貴妃,殺董承,一路盡是除異己,鞏固自己的統治。
史稱曹操為治世之良臣,亂世之奸雄。
你楊修比心機,還遠不是曹丞相之對手。
楊修看起來智,其實不智。
顯露於曹操,聽軍中傳令雞肋,就說曹操即將退兵,讓軍士整理歸程衣服,曹操夜巡發現了,一問才知道是楊修說出去的,楊修說主公不日將退兵。曹操領兵多年,處處征戰,知道亂軍心的危害。
所以,曹操借亂軍心這事情要殺了楊修。當然借亂軍心而殺之,只是一個手段,他早就看楊修不舒服了。
可謂,楊修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反誤了卿卿性命。
楊修就是一個有小聰明不知道節制的人,所以招致殺生之禍。乃性格使然。
(圖片引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