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惪州元良1978

    春秋戰國時期和三國時期,都是中國歷史上典型的戰亂年代。群雄割據,大小戰爭頻繁爆發。不過,在戰爭規模上,年代更早的春秋戰國卻比三國時期要大很多。

    公元前262年到公元前260年,秦國和趙國在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西北)一帶展開決戰,史稱“長平之戰”。雙方累計投入兵力超過了100萬。

    公元前259年到公元前257年,秦國和趙、魏、楚聯軍在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進行城池攻守戰。各方投入總兵力達55萬。

    公元前226年到公元前223年,秦滅楚之戰,秦將王翦、蒙武率領60萬大軍進攻楚國。

    透過上述幾個例子我們可以得知,戰國時期的大型戰役投入的兵力,多則超過百萬,少的也有幾十萬。

    到了幾百年後的三國時期,社會生產力顯然是要比春秋戰國時期高很多,但戰爭規模卻小了很多。

    官渡之戰,袁紹軍約11萬,曹操軍約3萬;赤壁之戰,曹軍20餘萬,孫劉聯軍5萬;夷陵之戰,劉備所率的蜀軍和陸遜所率的吳軍大約都是5萬左右。

    上述戰役被稱之為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規模尚且只有如此,其他中小型戰役,參戰人數就更少了。

    為什麼隨著時代的發展,戰爭規模反而會變小呢?

    首先打戰自然是需要人,而人口數量的多少也就決定了參戰兵力的多少。根據史料記載,戰國中期的總人口為2500萬-3000萬左右。到了東漢中期,全國的總人口達到了6500萬。而到了三國時期,總人口數竟然只有約800萬。

    造成這種人口銳減的情況,主要原因還在於東漢末年長期的戰亂、瘟疫以及各種自然災害的影響。

    此外,春秋戰國時期,各國都保持著戰時制度,全民皆兵,戰爭動員能力非常強大。而到了三國時期,雖然也是戰亂年代,但徵兵比例卻大大下降。以蜀國為例,漢昭烈帝章武元年(221年),在籍戶口分別為二十萬戶與九十萬人,但蜀國總兵力不足十萬人。

  • 2 # 中國驃騎兵

    題主,東漢末年的人口損失比戰國戰亂時損失大的原因,我的理解如下:

    東漢末年人口損失最主要的不是戰亂,而是瘟疫,瘟疫損失的人口遠遠超過戰亂。

    中東漢末年的大瘟疫,有研究者統計,15年裡,有約2000萬人病死(東漢鼎盛時期全國人口也不過6000萬)。這種慘象,曹植在文章中寫道:“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

  • 3 # 狐羊樹

    原因有:

    一是:戰國期間,華夏版土大,除了新疆外:大部分版土都分裂幾十個國家<諸侯國>,敝除了所謂七雄,附庸小國也多!

    二是:他們各方參戰兵力少,有幾百乘到幾千乘,上萬乘的很少,因此國與國之間發動戰役時參與兵力少,損失自然少!

    三是:那時俘虜一般不殺,留作奴隸!所以人口減少的機率小!

    東漢末年,幾乎就是三塊,魏蜀吳,還有北方遼東烏桓,版土比戰國時期少,同時東漢末年及三國時期瘟疫流行死了不少,大的起義戰爭死了不少,三國之間參戰人多,又死了不少,加上年年征戰,經濟跟不上!生育率低!

  • 4 # 那年今夕

    一、社會發展不一樣;戰國時間是社會變革時期,由奴隸社會正式過渡至封建社會;土地制度的變革使得土地更有利利用;並且農民工作積極性上升,加之鐵器的大規模使用,糧食產量大幅度提升。由於糧食的大規模生產,導致人口大規模增長。東漢末年糧食產量並沒有大幅度,人口增長是屬於常規增長。

    二、戰國時期的戰爭平民死亡率沒有東漢末年死亡率高,各國戰爭以後都對平民比較優待;東漢末年由於黃巾之亂,全民皆可為兵,大規模的屠城時有發生。

    三、東漢末年天災不斷加之瘟疫橫行,人口死亡率更高。戰國時期相對天災、瘟疫影響規模不大。

  • 5 # 貓眼文史觀

    我是叮噹貓遊歷史,來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根據胡煥庸《中國人口地理》一書裡的統計,戰國人口峰值約3000萬,到秦末銳減了一半,約1500萬;而東漢在桓帝永壽3年,約5600萬,到三國時期銳減至約760萬,除去編戶數字沒有列入以外,導致人口銳減的因素,主要有三:1、人禍——戰亂,2、天災——饑荒,3、天災加人禍——瘟疫。

    一、戰亂:古代戰爭歷史中的殺戮十分殘酷,東漢末年,鎮壓黃巾起義,僅張梁與皇莆嵩一戰中,被殺者就達8萬之多。單據後漢書中《皇莆嵩傳》、《朱儁傳》的記載,黃巾軍至少死亡20萬,為鎮壓黃巾起義,百姓在兵役徭役中死亡更多,《後漢書》說”百姓死傷過半矣“。而董卓之亂,由洛陽遷都長安,“積屍盈路”、“二百里內無復孑遺”。董卓亂後,各路軍閥到處屠殺,如曹操攻陶謙不勝,回軍途中,殺沿途郡縣十萬人,“屍塞泗水,泗水為之不流”。其他盡皆如此。

    而當時最富庶的地區,也是爭奪最激烈的地區。陳留、潁川兩郡,盛時分別為87萬人和143萬人,經過漢末動亂,“無復人跡”。

    二、歷史上每當戰亂酷烈的時候,往往又伴隨天災頻仍。東漢末年,幾乎無一年無災,水、旱災、蝗災等紛至沓來,一次比一次嚴重,導致人相食啖,白骨累累。《後漢書》中《董卓傳》記載:“飢餓寇掠,積屍盈路”,“強者四散,羸者相食”,“是時谷一斛五十萬,豆麥二十萬,人相食啖,白骨委積,臭穢滿路”。

    三、戰亂和天災使人口大量死亡,給病毒的繁殖創造了條件,瘟疫大肆流行,加上缺乏有效的預防和必要的醫療條件,瘟疫傳染十分迅速,根本無法控制。瘟疫對於人口的毀滅作用,不亞於戰亂和饑饉。漢獻帝建安初年的瘟疫,張仲景在其《傷寒論》的序言裡有記載“建安紀年以來····死亡者三分有二···”;建安十三年,《三國志》記載赤壁之戰中“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建安二十二年《後漢書》記載“是歲大疫”,死者無數,連許多達官貴人也未能倖免“疫癘數起,士人凋落”。

    綜上所述,從黃巾大起義到東漢滅亡的30餘年間,社會戰亂不斷、饑饉和瘟疫也不斷爆發,人口大幅度銳減,達到中國歷史上一個低谷,其慘狀正如曹操詩云“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其荒涼、蕭條、悽慘的景象,並非詩人誇張。

  • 6 # 正史漫談

    其實題目中已經點出了原因:東漢末年是戰亂,而戰國只是戰爭年代,並不是戰亂時代,這兩個概念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戰國,是穩定、成熟國家之間的長期博弈

    戰國之所以給我們造成“慘烈”的印象,是因為史書中動不動就有斬首數萬甚至數十萬的恐怖數字。但出現這一現象,主要是有兩個原因:

    其一,為了鼓勵軍人作戰、提高戰鬥力,除了採取完善軍功爵制的秦國,其他各國也普遍將殺敵數與金錢獎勵、爵位提升掛鉤(程度不同而已)。因此,戰場上的將士們一個個彷彿打了雞血,為了獲勝後可以收割敵人的首級而奮不顧身;

    其二,與春秋時代不同,戰國時期各國的爭鬥不是為了稱霸,而是為了削弱蠶食對方、壯大自己。因此,在戰場上盡最大可能消滅對方的戰鬥人員就成了常見操作。

    所以那時的戰爭很少有擊潰一說,也沒有抓捕俘虜的習慣,要麼勝,割對方的頭;要麼敗,被對方砍頭。

    但除此之外,各國軍隊並不會殺戮敵國的老百姓,甚至連號稱虎狼之師的秦國,在戰後按規矩會把獲得的首級公示三天,就是為了避免殺良冒功、殺戰友冒功。

    這並不是因為仁慈,而是各國間曠日持久的拉鋸戰,最終拼的是綜合國力;而在農耕時代,人口則毫無疑問是關乎到國力的最重要資源。因此,秦國在攻城略地後,會立即在當地設立郡縣、維持秩序,迅速將掠奪來的國土轉化成生產力,從而實現以戰養戰的目的。這也是為什麼當趙國派廉頗接收上黨百姓入趙時,秦國絲毫不顧師老軍疲,憤怒的猛攻趙國長平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在商鞅變法後,為了開發關中廣袤的荒地,秦國還以免稅、提供房子和工具等為誘餌,重點吸引人口密集的三晉百姓入秦。

    因此,我們在史書中看到的有關戰爭殺傷的記錄,基本只限於軍人的損失。甚至遭受長平之慘敗的趙國,一戰損失了超過1/10的人口,但仍能夠續命數十年,就在於其國內的人口基礎未被擊垮。

    而東漢末年的戰亂,死在戰場上的人口只是很少比例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這是曹操《蒿里行》對東漢末年社會慘狀的描繪,按照他的說法,當時的人口僅為東漢和平時期的1/100。

    但我們在史料中看到的資料並沒有這麼慘,比如規模浩大的赤壁之戰,雙方參戰人員實際上只有25萬左右,戰後還有很多當了俘虜,並沒有戰國時大規模不留活口的砍頭現象。

    只說明瞭一個問題:當時大部分的人不是死在戰場上。

    所謂戰亂,一是戰、二是亂,後者甚至更為恐怖。在當時漢政權失序、各軍閥以武力較高下的時代,強者橫行,失去了最基本保護的普通老百姓可謂命如螻蟻,成為最直接的犧牲品。造成這一慘狀的,主要源於戰亂時糧食與人口的矛盾性:

    首先,在戰亂時期,各軍閥必須盡力搶奪兩項重要資源:一是人口,二是糧食。

    但是,在初期混戰之際,兵荒馬亂、盜賊橫行,社會失去了正常生產的客觀條件;加上一城一地的易手就在須臾之間,有些軍閥甚至只能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難有長期經營、促進生產的客觀條件,糧食就會變得很稀缺;

    因此,軍閥們普遍會大肆收刮糧食,原因很現實:手上有糧,才會有兵源投靠。

    而那些沒有抵抗能力的老百姓,只能眼睜睜看著糧食被搶走;身強力壯的,可以去參軍混口飯吃,而老弱病殘,只能淪落到“易子而食”、直至餓死的境地。

    而當一個強勢的軍閥手上有足夠的糧食,並且地盤夠大、可以維持正常生產時,他可能會接收老百姓,畢竟得打造根據地;但當資源撐不起更多嘴巴時,他不僅不會接收,甚至會進行大屠殺,其目的很簡單:既能省糧食,又可不讓這些人口資源落入敵人之手。

    比如上面悲天憫人的曹丞相就幹過這種事:公元193年,曹操在擊敗陶謙後,將當初從長安、洛陽一線投奔徐州的數十萬百姓屠殺殆盡(《資治通鑑·卷第六十》):

    遇操至,坑殺男女數十萬於泗水,水為不流。

    公元198年,在佔領彭城後,曹操更是大肆屠城。

    因此,那些被後世視為“諸侯”的所謂豪傑們,出於軍事及經濟目的採取的暴行,正是人口銳減的罪魁禍首。

    同時,戰爭往往伴隨著瘟疫,由於大量死屍得不到及時掩埋,細菌滋生,本就處於飢餓中的老百姓毫無抵抗力,只能成群的死去;此外,古時自然災害頻發,戰亂時期失去了政府的有效賑濟,更容易造成民眾死亡。

    像上述局面,在東漢末年各路諸侯混戰時屢見不鮮,直到北方統一、三國鼎立後,各方所佔疆域相對穩定,正常的生產秩序得以恢復,各國人口才得以觸底反彈。

    這就是人類為什麼時常高呼“遠離戰爭、珍愛和平”的原因。戰爭中,最受傷害的永遠是老百姓;若喜愛三國,玩玩相關遊戲就行了,千萬別想著穿越;否則,若穿越成平頭老百姓,可能活不過一天。

  • 7 # 孤獨的行者001

    綜合來講,有以下幾點。

    一是人民身體素質差,戰國時代的平均壽命僅四十多,如外出交戰,只能依靠年青力壯之士。

    二是代步工具單一,那時候馬匹較少,出行打仗到達戰場需要數日,途中則會淘汰一些體力不支做回撒的救援,真正到達一線戰場的戰士較少。

    三是當時使用的武器純化,殺傷力低,如刀劍損壞後就演變為徒手搏鬥,這樣來,人的生命致死率低。

    四是如一方戰敗會潰逃,而受傷士兵則成俘虜,有些成為奴隸,有些被教化為他國士兵。

  • 8 # 史海甄客

    戰國時期人口損失比東漢末年小的原因主要有5點:

    一是戰國時期中國的總人口數,就要小於東漢末年。人口基數少,戰爭波及到的人數也就相對較少,傷亡人數自然也就相應小。

    戰國時期

    二是戰國七雄處於亂世,需要內部團結,政策利於民生髮展,百姓有基本的生活條件。因此,除了戰場死亡外,平民死亡人數不多。

    三是戰國戰亂時間確實長,戰爭次數也不少,但是總體來看,小規模戰爭多,大規模戰爭少,除了白起“長平殺降”這樣的案例外,殺降的案例不多,也一定程度減少了戰場上的人口損失。

    東漢末年

    四是東漢末年戰亂時間短,戰爭次數多,而且絕大多數是大規模戰爭,不僅戰場直接傷亡人數大,而且平民百姓難有生產喘息之機,饑荒、天災等情況頻發,平民傷亡數量很大。

    五是東漢末年,頻發全國性的病毒大傳染,或者瘟疫,或者瘧疾,這也造成了嚴重的人口損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感覺現在機票這麼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