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9
回覆列表
  • 1 # xdkong

    由於宗教文化原因,印度自古就是要飯民族,美其名曰“化緣”。其實中國一些佛教,尼姑,和尚等等靠香火錢與化緣謀生的文化都是阿三傳染過來的。我們正統的中華文化,講的是靠天靠地,靠自己的雙手,自己的智慧,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勞動生存繁衍,生生不息的。結果,讓阿三汙染得寺廟林立,僧侶橫行,煙火滾滾,烏煙瘴氣。唉,盼華人早醒。

  • 2 # shlcc

    印度人那麼“懶”,咋其GDP那麼高?它們的那些“活兒”都是誰幹的?還有,那麼“懶” 的印度人可是已經侵入中國領土好多天了。——— 不要總“黑”印度。透過“黑”印度、把印度說的那麼不堪,能“黑”退印度軍隊嗎?要是能的話,我舉雙手贊成。

  • 3 # 簡直簡直

    人懶,不見得只有印度才有。比如,中國就有許多地區存在男人懶的現象。在蘇北,插秧季節,田裡只有女人在插秧,男人在家歇著。西雙版納,女人幹活,男人在家抱孩子。麗江,同樣是女人挑起農活重擔,男人附庸風雅,在家讀書寫字喝茶聊天。不過一個國家的執行模式能體現其民族性。所以,就是印度人懶,它的社會依然能運轉。但在與他國對比時才體現出它的劣勢。

  • 4 # 愛草一世

    我以前在新加坡工作過,接觸過很多印度人,他們不是懶,是頭腦不靈活,工作不知變通,就是大學生也不過如此。我估計他們的腦容量應該很小。不過如果比起孟加拉人,印度人算不錯了。孟加拉人是又懶又蠢還使勁跟你頂。扯遠了,以我所接觸的印度人來看,其國內應該百分之七.八十都這樣的活。印度不足為懼,再給它一百年也不過如此,不退步就已經算是進步了

  • 5 # 唐朝6688

    我認為印度人真的不懶 而是沒事做 有事的人都很勤奮 媒體應該擔負起責任 別誤導老百姓 印度現在是中國的有力競爭對手 這是世界公認的 確實也搶了我們一部分資源 應該正視他們發展的優勢 客觀評價和分析 不要拿人家個別問題當全面 不要拿人家短板比我們長處

  • 6 # W的蘋果果

    這裡是正在印度孟買暑期實習了兩個月的~

    不知道是不是我在孟買的大公司工作的原因,身邊的人不懶啊,都挺勤快的,最懶的感覺是我不過印度人的不守時是真的,每天都有挺多人遲到,我被放了好幾次鴿子,也有因為同事的原因使我的工作delay,但是大家還是會完成自己的任務,畢竟要工資嘛。不過大家也都能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忙的事吧。但是他們不敢耽誤那麼多時間顧客的時間,所以經理給我培訓的時候都是要求儘快回覆顧客。

    其實與其說懶,倒不如說他們不知變通。舉個例子。我們公司食堂晚八點停止營業。有天我忘記吃飯時間了,7點55分才到食堂,他們開始收東西了。我就說要買一杯酸奶,工作人員說不買了,停止營業。但是酸奶就擺在桌子上,還沒收起來,按道理直接拿給我我也有零錢很簡單的事,就是不肯賣錯過一單生意,也是不能理解。說他們刁難吧,但是平時都很友好,也很照顧外華人並不能理解。

    他們確實不像華人那樣拼命工作,我們公司要請假很容易,經常有同事請一週假去玩啊,很羨慕。他們比較重視享樂吧,生活節奏慢一點也挺好的。經理常常跟我說,你不要老呆在辦公室或者是家了,好不容易來一趟印度一定要到處玩玩之類的,說我要請假的話隨時跟他說(我也很想去玩啊,不過還是怕危險不敢自己去)。

    我生日那天,同事問我為什麼還來上班,生日就不應該上班然後他們給我過了生日。

    作為實習生,我沒有固定的任務。通常就是經理那邊有活了就佈置給我。所以有時候會出現我完成了任務但是沒有新任務的空檔期。畢竟拿了人家工資,上班摸魚還是有點小內疚的,我就會催老闆給我任務。他每次都說:暫時沒任務給你,你要不要先看會電影看會小說,或者是吃點水果啥的。前天完成一項顧客反饋的翻譯,有6000多條要翻,我花了半天時間做完了一大半,老闆看到說太多了,這樣翻譯好累啊,叫我直接做個彙總就好

    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我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老闆覺得我已經很好了做的太多了叫我去看電影……還有經常工作到一半,經理覺得累了,會把大家拉去活動區打乒乓球……尤其是我個華人。講真不是所有華人都會打乒乓球的好吧對不起我給祖國的體育事業拖了後腿,被印度人教打乒乓球了……經常和大家一玩就是倆小時(每天工作時間才9h……)我原來覺得這樣不太好,上班時間玩遊戲……同事們都說只要完成自己的任務就行了,沒必要這樣老坐在辦公桌前面。其實也有道理啦~

    我在Endurance international group工作,在孟買的一個IT產業園裡

    我的辦公環境如圖,還是挺好的

    總之呢,我身邊的印度人都不懶,只是不願意逼自己,願意享受生活,放慢節奏吧。不守時和拖延症感覺是他們骨子裡的習慣,與懶無關。但是這樣也就導致了他們經濟增長要超過中國真的是不太可能的

  • 7 # 有花就折

    我看一些bbc拍的紀錄片,一些無產的農村去城市打工的少年郎,為了撿金匠工作時身上粘的金沫,天天早上鑽下水道挖淤泥。也很勤奮。為了賺錢,什麼活都願意做。為了改變貧困甚至比我們國內人還勤奮。。。為什麼這裡看到的都是懶。。。

  • 8 # 四官蛙牛

    誰說印度人懶得?我就問你,一個國家能夠養的起十幾億人口,你以為只是國家有錢?民眾要是不勤快,要是懶他能養的起?能活的了?論勤快,印度人絕對不差於華人,他們目前只是受制於教育和傳統暫時落後而已,但絕對不是非洲那種懶出來的貧困和落後!

  • 9 # 啥啥啥啥說啥

    他們不是懶,而是自私+幹活都不踏實,能混就混。我在全球最大的IT公司有很多印度同事和下屬,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你不能吧有難度的事情交給他們,那結果就是拖,等你問起來的時候找各種理由狡辯,所以一旦有技術難題,出眾的華人,最好的就是交給中國同事,基本上沒有出現過拖的情況,按時交付。這也就看出來為什麼他們印度到現在什麼東西都造不好,其實就是不踏實,基礎不紮實。但他們口才的確好,尤其是英文,所以特別會做報告,特別喜歡參加一些報告會,喜歡曝光自己,也就特別容易得到一些管理崗位的機會。然而其實也就那樣,外企的管理崗位其實真的只是個崗位,真正落實到位還是要靠技術能力,所以你別看某些公司管理崗都是印度人,其實那是撐門面的,也是為什麼印度人對裁員這麼敏感的原因,沒技術啊,不裁你裁誰?尤其是內部討論的時候特別明顯,印度人基本不敢出聲,只能做個會議紀要,雖然華人英語說的磕磕巴巴,但真正管事的老外技術總監從不計較這個,寧願會開的時間長點也一定要等華人說完,說清楚,畢竟那才是實實在在的問題解決方案啊。所以啊,有實力才是真本事,來什麼都不怕,這才是華人和印度人的真正區別我覺得

  • 10 # 使用者5575441887

    從氣溫和生理上講,印度常年高溫,夏季最高溫度超過50度,而且溼度大,不利於人體散熱。在這種溫度下,人體會消耗許多能量用來排汗,對於腦部的供氧下降,思維和體力會下降很多。同時會影響智商。氣溫的對於一個民族的長時間影響,可以對比一下赤道地區的平均智商和中緯度低俗的人口智商。

  • 11 # leofreeman

    不是印度人懶,原因在於我們是異常勤勞的中國漢族人。以我們對於工作的態度,放眼世界,少有不懶的民族。恐怕除了猶太民族、德意志民族、大和民族,其它任何民族,包括中國除漢族外的其它民族都是懶的。

  • 12 # 帶翅膀的星星

    真的嗎?要是這樣對我們就沒有啥威脅了。懶惰如果是一個民族的問題,那就是與這個民族的歷史有關了,印度曾經被英國殖民過,試想,一個喪失了主權的國家的國民,他們的心理是什麼狀態呢?對比一下日本侵華國統區淪陷時,國民的思想狀態,沉悶委屈無奈恨,這種心理勢必造成國民不會真心為外族工作,拖沓怠慢工作應該是正常的,久而久之印度全民族養成了不思進取懶懶散散的習慣。沒去過印度,只是分析而已!

  • 13 # 白說12

    這可能和他們所處的自然環境有關。在農耕時代,如果地理環境好,氣候環境也好的話,那麼即使不用下多大的氣力,也能有好的收成。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便不願意再下力幹活了,也就養成了懶惰的習氣。

  • 14 # 蟹黃堡19

    為什麼懶,那是他們社會制度造成的。印度種姓制度,你出生姓什麼決定了你的一生。低姓氏的賤民不管你怎麼努力,都是賤民,只有做下等工作。給你來你能勤快?所以說印度人懶,是下層人懶。

  • 15 # 尚凝居

    我沒去過印度,但最近看了兩部阿米爾汗的《神秘巨星》和《摔跤吧!爸爸》,感受挺深的。

    從電影內容上來看,兩部電影充滿了正能量,描述了印度社會各階層人民生活的現狀。確實,從方方面面來看,落後中國太多。擁擠的小房子,四處奔跑的火三輪,慵懶的政府官員,滿街的無業遊民。看著電影就有一種穿越感,彷彿回到了我們的八九十年代,自豪感、成就感油然而生。

    從社會發展來看。中國和印度幾乎同時建國,印度還沒經歷過大型戰爭,底子比中國厚多了,中國一窮二白。但是在歷史車輪高速運轉中,中國坐的就是高鐵,印度仍舊是乘坐開掛的老火車。看車上百姓風采,華人一副意氣風發,征服新世紀的景象。印度人是個個興高彩烈、載歌載舞,享受現代生活。不同的使命觀,造就了印度人散漫的性格。

    從地理位置上看,印度人地處熱帶、亞熱帶區域,天氣炎熱,不適宜高強度運動。土地肥沃,一年三熟,不需要像中國農民一樣拼命耕種,就能填飽肚子。印度人崇尚吃素,練瑜伽,相信生命輪迴,信任造物主對人的固化,甘地的非暴力革命思想深入人心,社會一切不合理都可以用坐等來實現,所以體現到社會生活中,人民的表現就就是一幅遲緩、散漫的生活狀態。

  • 16 # 尚德機構

    讀書還能改變命運嗎?

    這個爭論不休的話題最近以最直接的方式有了新的論證。

    財富研究公司Wealth-X公佈了2019全球培養出超高淨值人士(淨資產3000萬美元以上)的大學排名。

    Top20中,17所在美國,3所在歐洲,哈佛大學蟬聯冠軍,資產總值達到47690億美元。 亞洲的大學也榜上有名:

    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排名第一,全球第21位,清華、北大分列亞洲第二、第三,緊隨其後的是印度孟買大學和德里大學。

    下面要講的故事就發生在孟買。

    也許對富人而言,念名校是錦上添花;但對窮人來說,讀書則是打破階層界限起跑的唯一機會。

    在人多競爭激烈、貧富差距大的印度,底層的孩子把讀書當成突破階層的稻草,死死拽住向上爬。

    孟買的Abhyas Galli是一條已經存在了80多年的露天“自習街”,在這裡,印度學生逆天改命的神話正在夜裡悄然發生著。

    從這條街上走出的逆襲者會告訴我們:“不論處在什麼環境,前路的方向終究取決於你腳下的每一步”。

    本文由LinkedIn編譯,作者37度2。愛坂本龍一,愛可口可樂,愛做夢。用文字開啟另一個平行世界。01生存還是淘汰,你是自己的主宰

    Abhyas Galli,馬拉地語意為“學習徑”(Study Lane)。

    白天,它是印度孟買市區的一條普通街道,晚上則搖身一變,成了當地家喻戶曉的“自習街”。

    每當夜幕降臨,各路年輕人就提著水壺、夾著書本筆記,陸續來到這裡。

    他們有的在路燈下面鋪個報紙,或者坐在椅子上開始自習。有獨自過來的,也有三兩成群的。

    雖然沒有桌子,但是每個人的學習熱情都非常高漲。

    選擇在街上學習的原因是在人口密度巨大的孟買,沒有足夠的舒適空間專門為年輕人提供學習場所。

    來這看書的孩子大多來自附近的低收入家庭,平時一家幾口擠在一種叫Chawls的小房子裡。

    Chawls就是孟買的老破小,想象一下80年代的筒子樓,一套不到20平米的房子要容納4人以上的家庭,在家擁擠又吵鬧,根本靜不下心。

    另一方面,孟買圖書館、自習室數量有限,還收取20-80美元的年費,晚上7點就關門,根本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

    所以7*24小時免費開放又安靜的自習街,逐漸成了年輕人學習的首選。

    學習徑背靠Podar醫院,正好與吵雜的鬧市區隔開,擁有自成一派的寧靜。

    一批又一批年輕人在這裡奮筆疾書著自己的未來。

    他們的勤奮,是現實所迫,更是一種“不信命”的執著。 孟買可能是世界上貧富兩極分化最嚴重的城市。

    一方面,孟買的房價能排進全球前十,七八年前就比肩北京;另一方面,城市人均收入卻不及北京的1/10,還擁有亞洲最大的貧民窟。

    而且,富人區和貧民窟一街之隔,遙遙相望。

    這邊廂首富的豪宅27層樓高,600個僕人圍著一家6口轉,另一邊2000人還在共用同1個廁所。

    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是看著豪華的屋頂花園和露天游泳池長大的,看得到卻無法擁有的生活就以如此殘忍的方式伴隨著每個苦孩子的日常生活。

    好訊息是,擺在窮孩子面前的逆襲之路似乎非常清晰了:在印度要成功,當工程師或醫生就行。

    有人統計過,頂尖科技人才聚集的矽谷,印度籍工程師佔了三分之一。

    全美500強企業中,印度籍CEO在所有外籍CEO中排名第一(75位中的10位)。

    但同時,這條路又異常的艱難,因為只有頂尖名校的畢業生,才能改變命運。

    但是印度理工學院常年穩坐世界最難考大學排行榜榜首。

    2015年印度理工的報考人數多達45萬人,卻只錄取1.3萬人,錄取率3%。作為參考,清華大學排名第16,平均錄取率是14.02%。

    《三傻大鬧寶萊塢》中讓學生擠破頭的帝國工程大學原型就是印度理工學院

    這樣的嚴峻環境下,學習徑誕生了。

    這條不寬卻平坦的街道,逐漸成了印度學生通向成功的一條秘徑。 孟買的年輕人都明白,高昂房價、嚴峻的就業形勢、還有歷史遺留的種姓階層問題,對貧困的他們充滿惡意。 因此,考個好學校,謀個好職業,是翻身的唯一希望。

    02學習徑的逆襲魔法

    每年的4月和12月是學習徑的旺季。

    考試季到來,讓街上坐滿了通宵鏖戰的初、高中生,甚至還有備考工程和商業考試的大學生。

    備考者的年齡雖然從12-28歲不等,卻很默契地互相幫忙。

    相似的奮鬥經歷和備考經驗,自然形成了學長幫學弟的風氣,而學霸帶學渣的互助小組也開始自由結對。 街上每個人都喊得出對方的名字,也知道對方在準備哪門考試。

    這裡不是沒有蚊子,燈光也不夠充足,偶爾還有緩慢駛過的機動車發出噪音,只是沒有人在意這些干擾。當你的目標足夠堅定,一切客觀條件都會為第一需求讓路。

    電子工程系的學生Yadav和Amit Birde,已經在這條街上自習了6年,談起自習經歷來充滿感激:

    “以前我倆都只能考70多分,自從結成自習搭檔,都上90分了。

    26歲的Anil Pandya 則說自習徑是他的“幸運街”。因為在這自習讓他在STD考試中取得了69%的好成績。

    除了一幫一互助小組,自習街還誕生了私教指導團。

    因為印度大學都是自主招生,有筆試、面試環節,沒有統一的複習資料,備考資料和攻略分散又難找。

    而自習街就像一個大型線下備考論壇:

    已經考入大學的學長們會在閒暇時間來學習徑,給學弟們提供備考建議,還有些已經走入職場的前輩也會抽空回到這裡,給後輩們指點迷津。

    這些孩子自出生起就走上一條辛苦路,但憑著智慧和善意,他們用有限的現實條件創造出無限的學習資源,自救,也互救。

    難怪有twitter博主在看到自習街後發出讚歎: “這裡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學生,有特意打亮的讀書燈光、專門打造的移動廁所,連政府都溫情呼籲:酒鬼們請不要來這裡打擾讀書人! 這樣高尚的自習街模式多值得推崇,請給我的城市來一打吧!

    03走出了無數個人生贏家的學習徑,其實是自己成全自己

    除了Abhyas Galli,孟買這種自發形成的學習區還有很多,比如S.K Patil Udya,August Kranti Maidan,P.T Mane Garden等。

    August Kranti Maidan 這些地方,是貧民窟孩子和底層階級的孩子夢想起飛的地方。

    2003年開始在自習街準備他的SSC考試的Raj Janagam,取得了86%的好成績。

    10年後,他在印度軟體之都海得拉巴擁有了自己的公司,做創業孵化。

    Raj Janagam的LinkedIn領英檔案 在學習徑自習了8年的Amitesh Mishra,後來成了一名工程師,現在有自己的網路設計公司,與YES Bank,NSDL和Edelweiss等大公司合作。

    另一個自習區P.T Mane花園中的一員Ghulam Jilani Quadri,因長期在此地學習受到關注,得到當地教育福利基金會資助,現在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念計算機科學博士。

    一盞檯燈都沒有的“自習區”培養出了無盡的人才,單是P.T Mane花園就走出了2名醫生和至少80位工程師。 他們在我們幾乎無法想象的環境中赤手空拳打出了五彩斑斕的未來。 也許他們沒有個個逆襲走上世界之巔,但揹負那樣的條件和社會背景,能將命運改寫到這般已很不易。

    04改變命運,難的是堅持

    我想如果是我在這條街上自習,大概堅持一週就會嫌腰痠背痛蚊子多天熱而放棄。 我們時常覺得工作不如意、物件不好找、精神壓力大,覺得生活悲慘……可是,沒有人的煩惱不值一提。

    每個人都有需要實實在在去解決的問題,這些孟買年輕人也是。 當然,我並不想說孟買的年輕人因為吃了更多的苦就更高尚,但是自習街讓我想通了一件事: 不管限制你的障礙是什麼,不管困難大還是小,你要想辦法找到出口。 閉上眼睛墜入黑暗多容易,堅持追逐光芒的人才了不起。 因為除了你自己,沒有任何人任何事有資格成全你。

    參考資料:https://www.thebetterindia.com/181434/mumbai-study-street-abhyas-galli-career-coaching-education-india/ https://indianexpress.com/article/cities/mumbai/abhyas-galli-where-students-study-at-night-4965326/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mumbai/mumbai-s-study-street-the-other-side-of-the-city-s-nightlife/story-uMW5GkGIN0yhe399k2SsqL.htmlhttps://www.atlasobscura.com/articles/mumbai-study-cornershttps://www.business-standard.com/article/beyond-business/street-smart-114072500655_1.html

  • 17 # 華夏堯舜禹

    還是比較勤勞的,像在非洲當地話,南非的印度人有上百萬人,印度人在南非大部分都是開小超市和手機店,我以前認識幾個在南非的印度人,他們的面板跟黑人一樣黑,就是五官和黑人長得不一樣。印度人在南非非常勤勞,他們開小超市的話,晚上都是開到10點多,像我們華人在南非開超市的話,大部分晚上6點就關門了,因為治安是一個因素,還有就是晚上的黑人也比較少。

    但是印度人他們膽子非常大,他們開小超市都是開在黑人的村子裡,黑人村子裡的有很多風險,像我們華人都是開在城市裡,所以到了晚上6點後,城市裡的黑人大部分都回鄉下了。到了晚上的話,印度人開的小超市都是關起門來,只留下一個口子,比如說黑人來買東西,拿錢給印度人,印度人在把東西從那小口子裡那給黑人。像他們開小超市基本都是一個人,非常的辛苦,他們白天早上要6點就起床開門了,因為黑人小孩去上學,很多都會去買水和零食。然後才早上6點開到晚上10,印度人在南非當地還是非常勤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菲尼迪和雷克薩斯各有什麼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