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4
回覆列表
  • 1 # 寶蓮洞藏1800

    夠用我認為300馬力往上一點,就差不多了,百米加速5秒左右,能穩能跑,人車合一!高速能跑250以上,飆車幹翻路上90%的車型,

  • 2 # 非專業車評

    對於汽車動力的認知,不同朋友、有不同的見解,而不存在具體的數值;不用的朋友對速度、對效能的理解不同,需求也存在不同,同理預算也各不相同;所以什麼叫動力夠用?想要動力夠用、想要動力充足,也得看自己的實際購買力對吧?所以有的時候理論與實際是存在差異的!

    就目前而言,現在的汽車都處於一個動力富餘的狀態,可以說像過去的一些肉車、小馬大車已經極為少見;其次就是不同朋友、對動力的認知及理解是不同的,對於那些熱愛駕駛、不差錢的朋友而言,動力、效能永遠不嫌多,他們的名言就是動力可以不用、但得有;而對於另外一些買車只為代步、對動力無太大需求並且預算不多的朋友而言,車子能開即可、動力夠用就行,他們的名言則是車子只是代步工具罷了、動力再強限速也是120Km!

    車子肉不肉要看推重比

    其實判斷車子肉不肉很容易,主要看車輛的推重比,一般而言、只要車子的推重比大於百匹每噸,那麼就不肉;也就是馬力、與重量的比值,大於一百、就不算肉車,而小於一百則是肉車;按照這個規則來計算,那麼現如今的民用車、推重比都大於百匹每噸,所以不存在肉車;況且在渦輪的加持下,低轉速扭矩更加強大,使得車輛在低轉速下的功率、變得更加飽滿;過去那些自吸,額定馬力很大、但往往需要高轉速來釋放,低轉速下由於扭矩不足、功率釋放不出來,而渦輪增壓很好的彌補了這一點!所以動力夠不夠用在人而不在車,回想自己這十幾年的駕車生涯,最早的一輛是0.8L的奧拓王子,不怕大夥笑話、鄙人當年開著這玩意到處得瑟來證明自己是有車族,0.8L的功率、幾十匹的馬力很孱弱對吧?但當年鄙人覺得動力很好。。。後來換了一輛1.6L的二手克魯茲感覺動力提升一大塊。。。再後來是2.4L、2.0T以及3.7L、3.0T等等,這一路走來、如同在不斷提高這發動機的動力,實際上鄙人用到的其實很少;不過需求、消費的不斷升級,也導致鄙人對車的理解、初衷發生著改變,當年不覺得0.8L動力不夠,而現在呢?所以什麼樣的動力叫夠用?其實這得問您自己對車子的期待是什麼?12秒破百叫夠用?市面上百分百的車子都夠用!10秒破百叫夠用?市面上80%的車子能做到!八秒破百叫夠用?市面上30%的車能做到!六秒內破百叫夠用?市面上最多10%的車能做到!五秒內破百?市面上95%以上的車子做不到!所以您說什麼是夠用?上面這麼多擋、您選哪個?是12秒、買菜用車,還是五秒內的效能車?這要看您的實際需求、以及您的經濟實力!

  • 3 # 憶雲軒主人

    三缸就不考慮了,至少L4,然後V6,V8,V12,W12,看經濟情況吧,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缸數多的,排量大的

  • 4 # 學究又不正經的雜貨鋪

    動力夠不夠用,如同小馬過河,是個非常主觀的問題。同樣的動力,因每個人的用車環境和駕駛風格不同,看法也會不同,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不過,有個相對普適性比較強的概念是推重比。這是最直觀的動力指標,大部分人也都靠這個來判斷動力好壞。對於普通乘用車來說,推重比(或者叫功重比)低於100馬力/噸就屬於典型的小馬拉大車了。

    舉兩個典型的例子,邁騰的1.4T是高功率版本,最大輸出150馬力,峰值扭矩250Nm,車重是1.44噸,推重比104.2馬力/噸,剛剛超出及格線。凱美瑞2.0最大功率178馬力,峰值扭矩210Nm,車重1.55噸,推重比115馬力/噸。兩款車從引數上看動力都夠用。談到0-100km/h加速測試,邁騰1.4T用時8.58秒,凱美瑞2.0用時10.35秒,凱美瑞2.5用時9.1秒。有意思的是,認為邁騰1.4T動力不夠用的人比認為天籟2.0L、凱美瑞2.0L和ES200動力不夠用的人多多了。

    然而說到底,百公里加速和推重比只能反映這款車在油門到底、節氣門全開時的極限動力。至於日常駕駛的動力表現怎麼樣,這種極限加速是不足以衡量的。

    我一直認為:日常駕駛中,油門線性和動力響應比極限動力更重要,畢竟我們不是天天地板油開車,最常用的都是油門踏板的前半段。還是用1.4T的邁騰來說,它在這方面的表現並不如極限動力那麼出色,日常駕駛有時候反而覺得不太夠用。

    1.油門不線性,初段調校過於遲鈍。

    無論是發動機本身的輸出特性還是油門踏板的標定,它都存在“輕踩油門不走,繼續深踩到某一位置時動力又突然爆發”的問題。給我的主觀感覺就是油門1/3大概只有10%的動力,油門1/2輸出30%的動力,油門2/3卻能輸出80%左右的動力。所以想精準控制油門和車速不太容易,走走停停的時候跟車比較累腳。這和很多日系自吸車型“輕踩就很竄,深踩反而不怎麼澎湃”的感受相比,又矯枉過正了,走向另一個極端。

    2.發動機自身低扭比較差

    不要被“渦輪1750轉介入”“1750轉開始爆發最大扭矩”誤導,這種說法和百公里加速一樣,也是指油門全開的情況。作為一臺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大眾1.4T的渦輪起壓所需的節氣門開度和轉速比較高,你溫柔加速的時候,節氣門開度可能也就兩三成,此時1750轉的排氣速度遠遠不夠渦輪上正壓的。事實上,當你油門只用前半段時,基本上發動機2000轉以內都相當於1.4L低壓縮比的自吸發動機。這是小排量渦輪增壓的通病。帶A級車勉強過得去,帶邁騰這樣自重1.4噸+的B級車就有點兒力不從心了。別看凱美瑞2.5L加速成績不如邁騰1.4T,但由於基礎排量更大,它在中低轉速行駛時反而比邁騰更輕快。我作為380TSI的蔚攬車主,可以很負責任地說,2.0T的大眾車比這要好得多。

    3.變速箱換擋邏輯過分慵懶

    我試駕了N多款大眾車總結出一個規律:現售的大多數搭載1.4t DQ200 7速DSG且不帶駕駛模式的大眾車,D擋的換擋邏輯其實是經濟模式而不是標準模式。升檔積極降擋懶,日常平穩加速1600-1800轉就升檔(動力更強的2.0T反而是1800-2000才升檔),需要果斷超車時油門必須踩到2/3以上,否則就算髮動機只有1200轉也不肯降擋,高檔低轉大油門還有明顯的拖檔激震。剛才說了,日常油門深度下,發動機需要2000轉以上才能釋放出足夠的動力儲備,變速箱偏偏總把轉速壓在2000轉以下,這不是成心跟你作對麼?爬坡、超車的時候可捉急了。但你要切換S擋,動力風格又走向另一個極端,巡航轉速2500+,油門極其敏感,低於2500轉ECU會自動降檔補油,噪音、油耗和過剩的動力,註定這個模式根本不可能長期頻繁使用。

    每個人心中的“夠用”標準都不一樣。有的人100馬力不嫌少,有的人200馬力不嫌多,這就看你的駕駛風格、預算水平和主觀喜好了。但不管什麼級別什麼動力的車,只要推重比不夠或者出現上述3種駕駛感受之一,都不能算是完全夠用。

  • 5 # 貓眼看車

    汽車發動機的排氣量大小和廠家的調教,決定了一輛車的動力表現強弱,而不同的消費群體對動力有著不同的需求,這也就說明動力夠不夠用是一個很含糊的問題,也必然沒有標準答案。

    我們結合幾個例子來分析分析。比如說曾經的鈴木奧拓,搭載1.0自吸發動機,拖著這麼小一個車照樣日行百里,哪怕是滿員也不會有什麼問題,你說這動力對奧拓算不算夠用?我覺得算。但是把這臺發動機放在中大型車身上,會是什麼場景,估計起步都困難,這就是明顯的不夠用了。而現在很多車型搭載的發動機,從排氣量來看都在逐漸往低級別發展,比如1.0T、1.4T會出現在一些緊湊級、中型車身上,但是他們的本質是透過增壓技術提升動力表現了。而奧迪的2.0T在某些人眼中還是不夠強大,那這也不算夠用。

    我們從比較淺顯的層面來看看,大部分車型搭載的入門版動力系統,其最大馬力與車子自重相當接近,這不是巧合而是廠家經過反覆測試得出的一個相對滿意的組合,同樣的自重,動力再低了就力不從心了。而從車主角度來說,是單純滿足代步需求還是追求強悍效能表現,決定著相同一款車動力是否夠用還是過剩。

    其實我們無需糾結具體的排氣量和馬力,目前市面上正常銷售的車型都符合動力夠用的說法,車企也是充分驗證了發動機與車型的匹配度,甚至略微降低一些動力表現,也是完全可以應付日常出行的,所以說廣義來說能讓汽車走起來就算是夠用吧!

  • 6 # 佳軒41060371

    按車重計算最合理,畢竟同一款發動機裝高爾夫起飛,裝大型車就陽痿,按車重計算,家用車夠用底線是100p馬力/1噸車重,也就是1.5噸的車,有150馬力就可以,主流渦輪增壓發動機都可以達到,哪怕1.5t,1.6t,好歹160-180p馬力,拉1.6噸的車,湊合吧夠用。我的標準是 100kw/1噸,也就是136p馬力,這樣在夠用的基礎上,車裡坐滿人,開空調超車也沒問題。

  • 7 # ForzaMilan077

    這個得看對應的級車和定位,A0的小車如果配一個1.5l的發動機就可以說動力很好了,A+配1.4t或1.8自吸,B級配1.8-2.0t或2.5-3.0自吸,都可以說是不錯的匹配

  • 8 # 行之御風

    你的車動力夠嗎?用這個問題去問一個車企,絕對是靈魂發問!但我認為,這是個多此一舉的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呢?

    汽車發動機的輸出不僅是功率還有扭矩,二者彼此矛盾但缺一不可。“動力夠用”是很多網路自媒體甚至是專業汽車媒體經常對某一款車型動力的總結性評價!似乎是一句圓滑的無懈可擊的套話,怎麼說都對!這句話我也說過,因為對一種工業產品——汽車來說怎麼提高動力都不為過,而對目前國內市場的絕大多數使用者來說現有的汽車產品無論是功率還是扭矩基本可以應對大多數使用場景。

    舉例來說每個月能賣2-3萬輛的緊湊級車動力也只有八十幾個千瓦,不過一百多匹馬力,這樣的5座車平時1-2個人在城市裡用來代步,百公里加速12秒左右,跑高速120沒有任何問題,能說動力不夠?換個場景,給你一輛巴博斯改裝的600多匹馬力的G550,到一個只有烏尼莫克4X4的U5000才上的去陡坡,你說它動力夠不夠嗎?(其實不是大G的馬力不行,而是扭矩上不去)。話說回來,一輛緊湊級轎車坐滿5個成人,即使是在城市環境裡遇到一個起伏的道路,你還指望地板油能有推背感?

    汽車的動力性一般用三個方面的指標來評定:最高車速;汽車的加速時間;汽車所能爬上的最大坡度。

    最高車速的數值越大,動力性就越好,一般家庭用車最高速度理論上在不考慮法規的前提下130km/h是沒有問題的,再高穩定性就不能保證了;汽車的加速時間一般看0-100km/h的加速時間,越短越好,一般家用車15秒以內都算合格。汽車的爬坡能力都用滿載時的汽車所能爬上的最大坡度來衡量,按照國標的相關標準,乘用車爬坡度在30%左右,基本相當於16-17°,而且坡道長度有要求。對於一般家用車而言,滿載條件下這個坡度也只是能在低速下上去而已。

    所以市場中針對不同定位的車型,車企在滿足國標的前提下,會參照競品的引數合理設計自己產品的動力性,做到相比競品而言至少保證不弱,按照產品的組合,有部分車型在動力性上會略有一點優勢,但在動力選擇上絕不會殺雞用牛刀!反映在產品的終端體驗上,讓目標使用者群中的大多數感到動力性基本滿足日常大部分需求,這個產品就算成功。技術的發展在不斷進步,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5年前動力突出的中高階車型放在今天也不夠看了。如果使用者認為車輛的動力性不佳,請充值換一臺產品序列中的高配或頂配車,感覺肯定不一樣,還不滿意?那邊還有一堆的動力強化的官方改裝版等著呢!

    所以說主流家用車型不比較的話動力都夠用,一旦開始同級橫向跨車型比或是縱向與高配、頂配版本比,那動力肯定都不夠用了!

  • 9 # 歐七歐八先生2020

    沒有肉車,只有肉人……當然2.0排量還是基礎……

    十年的老馬六2.0,10.5的零百加速,但我永遠在超車……

  • 10 # 美人松祖沖之之

    簡答:

    動力性表現在,就是常見的路況坡度能上去。

    即爬坡能力滿足要求;

    其它是次要的;

  • 11 # 騎28逛西安

    這個要看跑什麼路了。

    如果經常高速的話帶T的可能會好一點,省油、動力充足。

    如果經常市內的話,1.6足以,而且大部分車都是配備1.6的發動機,如大眾朗逸、軒逸等等,即省油、動力也夠用。

    如果是經常山路的話,越野車較好。可能至少的1.5T的排量,如本田繽智、CRV等 。自吸的話2.0排量,如豐田的C-HR等等。

    所以說,動力夠用首先前提是在哪用,這樣才能選擇合適自己的車型。這是個人的一點意見吧,希望對您有用。

  • 12 # 梁劍鋒汽車

    首先要看你想買什麼車?在什麼地方開?你的用車主要在哪方面?等等來量身選擇。

    你買SUV和三箱車的動力也不同。SUV車身重、風阻大,並且買的人都想開出野外旅遊,這樣需求的人,最少要2.0帶T以上的動力。三箱車的一般上下班的有1.5帶T或者1.8自吸的動力,一般都已經夠用。

    用車方面如果單純上下班的話,1.5帶T的三箱車足夠用。如果常開山路,鄉村路,特別是喜歡旅遊的建議買SUV,2.0帶T的。這樣開起來動力、超車、開空調都不會愁沒動力。

    正常來說,車輛在滿人開空調的情況下超車,上坡有力就足夠了。你也可以試車試一下。

    其實很多時候動力是論人需求和喜歡的,像我是做二手車的,我經常叫我妹妹換臺大點動力足點的車子開,但她一再說現在的車子夠用了,只是接送小孩市場買菜用用,其實她開的車子開了6年了,是1.0動力的兩箱小白蛋,她卻一直說已經夠用了。

    又比方說,一個真實的案例,我的朋友找我買車,他平常就是上下班開開,確說要買2.5以上的車子,我勸說他,按他實際用車情況,不用排量這麼高的。動力足是好,但是油耗也高,實際上,他選1.5至1.8的就足夠用了,最終自己選擇了2.5的,後來天天跟我說動力是爽,但油耗確實大,有點後悔當初沒聽我的建議。

    所以說,“一輛車什麼樣的動力算夠用”這個問題,也要看你自己的實際情況去看待和選擇吧,不後悔就行了。

  • 13 # 天和Auto

    判斷汽車的動力是否夠用,需要掌握一些簡單的發動機引數知識。

    第一點:功率

    其概念為發動機在單位時間內輸出的功的量化值,單位時間以1minute(分鐘)為標準,功率的單位為kw。簡而言之在1min內輸出的功越多則車輛的加速效能越強同時車速越快,所以判斷髮動機的引數必然會有某某kw功率的數值。

    第二點:馬力

    功率對於老司機而言可能是一個比較陌生的引數,但提到有多少多少馬力則會比較熟悉。我們常用的馬力標準是米制馬力,其單位為PS,概念為1PS在一秒鐘內可以驅動75公斤重物行駛1米。那麼在馬力固定的前提下如物體重量增至150公斤則動力表現為一秒半米,如75公斤重量不變但動力增至2PS則為0.5秒行駛一米(1秒兩米),所以馬力越大車輛的加速度越快且穩定大馬力的車速也會很高。

    第三點:功率計算公式為(rpm×N·m÷9549),得出的資料乘以1.36等於馬力,瞭解這一公式後則會發現扭矩的重要性。

    公式中的9549指不變的常數,1.36是轉換馬力的計算公式且倍率不會變,那麼影響馬力的主要引數則為rpm轉速和N·m扭矩。兩者是相乘的關係則可以理解為此消彼長,簡而言之是扭矩大則實現大馬力的需要轉速更低,反之則更高;這一引數影響的是加速效能與油耗,如果不能理解為的話請看下面一組資料。

    某1.5T發動機有270N·m(1500-4000轉持續最強輸出),2000轉時輸出馬力為76.9Ps。

    某1.0T發動機有180N·m(1500-4000轉),2000轉時輸出馬力為51.27Ps。

    該1.0T發動機想要輸出76.9Ps的馬力,反推公式計算得出的轉速為2999rpm。

    這就是扭矩帶來的差異,大扭矩可以實現低轉速大馬力,低轉速時能實現大馬力則加速感會更直接,通俗的描述就是很有勁或很衝。那麼在不需要很高的馬力時大扭矩發動機可以以低轉速行駛獲得合理的加速感與車速,小扭矩發動機則需要拉高轉速實現同樣的馬力,而高轉速會加大噴油量以燃燒更多燃油為基礎實現大扭矩,這種執行狀態必然費油。

    所以想要選擇到一臺動力合格而且能夠節油的車,小排量車反而不是理想的選項;不過在這一計算過程中是以馬力為參考,提到馬力則必須要考慮驅動物體的重量,那麼就要計算推重比了。

    第四點:推重比最終決定效能的強弱。

    參考上文所述1馬力與75KG物體的關係應該理解了馬力的重要性,其中重量對效能的影響至關重要,於是則需要計算推重比。公式非常簡單:PS÷整備質量=推重比,重量對效能的影響參考以下兩組資料。

    某1.5T發動機為270N·m(1500-4000轉),最大馬力可達到170Ps,整備質量假設為1450KG,其推重比為117.24Hp/T。合理的動力儲備能實現破百加速為9秒,這一引數反應出的是該車在各個速度區間加速感都是合格的。

    同款1.5T發動機驅動整備質量1650KG的汽車,其推重比降至103Hp/T。這一引數說明的是最大馬力狀態下驅動更重的車身速度會變慢,在各個速度區間的加速也同樣都會變慢,那麼在加速時速度慢則會感覺“肉”,想要不“肉”就得拉高轉速獲取大馬力,以費油和噪音比較大的狀態駕駛,這種加速曲線對心裡狀態的影響會出現動力不夠用的感受。

    這就是推重比直觀反應出的車輛效能水平,掌握簡單的計算方式可簡單總結:推重比在110左右夠用,超過120會感覺加速直接,達到130會感覺有駕駛樂趣;反之低於110會感覺有些弱,100左右只能說夠用,低於100的水平都是代步車,現在可以自行計算了。

    本文由天和MCN釋出,內容請勿站挖搬運,歡迎轉發留言討論。

  • 14 # 巴中漢子哥

    汽車動力,主要是看自己用在什麼樣子的路況上面,城市自然無所謂了,小排量也能跑,山區嘛,快點需要排量大一點的,畢竟有上下坡。所以排量這個東西是看自己的需求!

  • 15 # 默然一飄

    一輛車什麼樣的動力算夠用呢?

    我拋開那些專業術語,從日常生活中的經驗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般緊湊型轎車都自重在1.5噸以內,這個級別的車有1.6升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動力就夠了,能夠滿足日常各種用車場景:超車、行駛、上坡等,但是沒有那麼強的推背感,紅綠燈起步比較平穩,不要想有那種衝出去的感覺。轎車一般自然吸氣發動機就夠用了,如果是用11.6T渦輪增壓發動機,那動力就不是用夠用來形容,而是用強勁來形容了。

    緊湊型SUV自重在1.8噸以內,這個級別的SUV,動力在1.8t就夠用了。能夠滿足日常行駛、超車、跑山路等各種不同的場景, 如果是自然吸氣的話,2.0也就夠用了。那些1.5t的SUV,在平路上行駛還算可以,但是如果要上山,翻山越嶺,特別是要翻高海拔的山,就會有小馬拉大車的感覺,動力不足,後勁不足,很費勁。

  • 16 # 小柯聊車

    一輛車什麼樣的動力算夠用?如果粗略以排量來看以1.6T對應A級車、2.0T對應B級車這兩種組合是超過夠用這個詞甚至是還有富餘動力,另外關於動力的三個關鍵詞就是發動機功率、發動機馬力、輸出扭矩,這三個直接決定汽車動力高低的關鍵,因為一輛車同一個排量和同一臺發動機經過調校後會有不同馬力和功率的版本,比如以前的老款RegalGS的運動版本,同一臺2.0T發動機經過調校後有三種不同馬力的版本。

    另外一臺車動力是否夠用?同樣取決你的實際用車需求,大部分人用車主要是日常上下班偶爾週末或節假日旅遊出行,一般情況不會明顯感覺到汽車動力不夠用,當然在一些特定條件下如果排量、功率、馬力都不高,就會很明顯感覺汽車動力輸出乏力,比如在高速或其他道路需要迅速超車時,你可能會發展動力響應比較緩慢尤其是車速達到100km以上感覺尤為明顯,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車輛在夏季開空調情況滿載(5人)行駛於高低起伏的山路,有種狠加油但車輛反應遲鈍或完全沒反應,這些都是動力不夠用的表現。

    我們再以排量為前提去劃分一輛車什麼樣的動力才夠用?這裡以1.6T與2.0T兩種排量的大約數值比例為參考其中1.6T其功率要達到100~125kw,馬力達到150~170,最大扭矩達到240~250N·m,2.0T其功率要達到150~190kw,馬力達到200~250,最大扭矩達到300~350N·m,當然這些只是大約數值只做參考,這兩種排量能夠達到這些數值那麼幾乎在任何情況都是處於完全夠用的狀態。

  • 17 # 天悅汽車

    影響汽車的動力最直接的因素就是車輛本身的功率與車重,馬力和功率越大,車越輕,我們可以理解為動力越好,提速效能越好。

    從馬力的推動比可以看車車輛動力的好壞。

    馬力推動比是汽車發動機做功產生功率(正常指軸上功率即紙面功率)與汽車整備質量的比例,比例越高,即表示汽車的動力效能越好,加速能力越好。

    生活中很多人以汽車馬力大小來論“英雄”。但不同車型乃至同車型不同規格型號間的汽車整備質量都不盡相同,並不見得馬力越大扭矩越大車子的動力越好,馬力推動比便可以很好地反映出汽車的均衡性,馬力推動比是能最準確的反映出汽車效能的數值。即馬力除以整備質量,得出平均每公斤車重由多少馬力推動。如1:0.1即代表一公斤車重由0.1馬力驅動,數值越大,汽車的運動性越好。汽車廠商一般只會把好看的功率與扭矩資料擺出來,卻從不談馬力推動比。

    買車的時候,簡單的算一下馬力推動比,比看資料更有參考價值,更能清楚直觀的瞭解汽車的動力情況。下面我簡單說一下馬力推動比的數值代表的效能,很多家用車的馬力推動比是1:0.7左右,這個數值基本談不上什麼效能運動型,屬於家用經濟舒適型汽車,百公里加速一般為7.5秒以上。1:0.13左右一般是配置較高或較豪華的家用汽車,有一定的運動型,日常使用超車並道得心應手,一般百公里加速為6-7秒左右。1:0.2左右算是運動效能比較好的汽車了,一般為大家俗稱的鋼炮車型或入門級效能車資料,百公里加速一般為4.2-5.5之間。1:0.25左右便是真正的效能車了,或為超跑入場券資料,百公里加速一般為4.2秒以下。1:03左右屬於超跑或大廠最高版本效能車的資料了,百公里加速一般為3.8秒以下。1:0.35左右屬於真正的主力超跑,百公里一般為3.5秒以下。1:0.40及以上就不一一贅述了。最後提一下,柯尼賽格one1峰值1400馬力,車重1400公斤,馬力推動比為1:1,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做到1:1馬力推重比的量產汽車。

    我們來看下常見的幾款車型的推動比,大家選車時可大致測算一下。

    Lavida。 1:0.07

    FIT。 1:0.09

    GTI 1:0.11

    賓士AMG A45。1:0.23

    蘭博基尼大牛。 1:0.49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下屬工作上馬虎粗心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