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季農村
-
2 # 十三說電影
忘記多少年前聽過一個詞:“地球村。”對此印象深刻的原因是隨著這個定義出來的圖畫:漂亮的星球長出鱗次櫛比的建築,圍繞著星球成一個環形。
科技的發展使“地球村”的概念愈加趨於現實,即使仍有國界、語言、種族的隔離,但人與人之間的關聯達到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親近。只要有網際網路,有攝像頭,有技術,那麼就可以隔著大洋彼岸去窺探一個漠不相關的人是如何生活。每天早上幾點出門,去了哪裡,吃了什麼,幾時回家,見了什麼人……這個人的確與自身毫無關聯,可窺探一個人的生活而不被人所知是人性裡共通的樂趣,在別人的生活裡找到自己內心的平衡感,滿足感,幸福感,是大多數人的共性。
前段時間“水滴直播”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又引發了人們對監控生活的擔憂恐慌。畢竟,誰也不想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暴露在網路直播平臺裡,被隨意點評消費。不可否認的是監控的確為生活安全提供了很大的保證,可怎樣管理非政府監控攝像頭的隱私、流通、消費卻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媒介是人體的延伸,但絕不可能代替人體本身。
影片中片頭對於普通民眾的採訪裡有對直播生活的看法,異口同聲的贊成、羨慕在現實裡是絕對不存在的。原因很簡單,人們都想表現最好的自己。一場直播是一場熱鬧的聚會,被眾人關注享受明星一般的璀璨奪目,然後被誇讚被羨慕被議論被尊崇。可24小時全天不間斷的直播就意味著24小時都要戴著真善美優雅的面具,人可以戴著“面具”在聚光燈下24小時不間斷長年累月的生活嗎?答案是否定的。即使是公眾人物,他的私生活他的壞脾氣他不想別人知道的秘密,也都必然存在。每個人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好與壞,光明與黑暗從來都是相互共存。
那些不雅的行為,惡劣的醜行,卑鄙的陰謀,心裡慾望折射出的諂媚放蕩……都是屬於一個人的表演,不需要觀眾。直播橫行的時代裡,各種表演應有盡有,可即使是醜化的表演也是為了娛樂需要,並不是內心真實的觀感。說白了直播就是一場show time ,燈光舞臺搭建好,表演開場。
對於被監控的生活人們究竟持什麼態度,這大約還是一個需要被爭議良久的話題。是排斥,還是贊同,抑或是觀望,中立,都是很個人的感受。畢竟,只有自己的隱私被消遣成為鬧劇後,當事人才會對監控攝像頭有切實的情緒――憤怒!事不關己時,誰都可以站在道德制高點指點江山。
影片中的楚門一生就是一場直播。億萬人看著他出生,會爬,學會走路,一路成長為一個保險推銷員……他的生活貌似和大多數人沒有什麼不同,卻也有很大的不同。相同的是平凡世俗,不同的是一切都是在別人的安排裡。家人,愛人,朋友,工作,鄰居,上司……所有的所有,都在按指令碼進行。他的毫不知情成為最大的看點。
說白了,楚門的生活就是普羅大眾的生活,充滿了小人物的瑣碎煩惱,可為什麼那麼多人依舊對他付出了高度的觀眾,甚至成為現象,全球24小時不間斷直播。電影中那個虛假的小鎮裡,有瑰麗的不真實的落日,有漂亮的夜晚,一切過於美好的東西都像是一場謊言,可這個巨大的謊言裡卻有一個觸動人心的真實――楚門。
那麼鮮活真實的他,可愛,開朗,英俊,善良,身上還有孩子氣的天真。他就像是故事裡的人,即使平凡,仍舊令人心生羨慕。
人們因為這樣一個被虛假矇蔽的真實人物而心生憐憫,在他身上又找到自己在生活裡真實的沮喪懊惱,卻又可以在他身上得到滿足感。無論是空巢的老人,生活一團糟的宅男,還是基層的服務員,看客。看著楚門,他們或許能得到心靈上的寄託,楚門就像在她們身邊長大的孩子,他的一切他們都知道,所以即使是不雅的行為也只是會心一笑。又或許當覺得自己處境悽慘時,想一想楚門,那個被謊言包裹的可憐人物,還能比他更慘嗎?又或者,包含著一種期待,看這個人是在謊言裡碌碌無為終老,還是能夠發現真實,打破謊言,成為勇者。
中國有句古話叫“日久見人心”,用到這裡其實也合適。因為關注楚門的時間太長,關注楚門的人太多,人性裡的從眾心理,親密關係都在這兩個因素裡產生,所以影片中的觀眾才會對楚門的生活有根深蒂固的情感。
“我們已經厭倦了演員的矯揉造作,也對爆破場面及電腦特效出現了審美疲勞,按照某些方面來說,雖然楚門生活在一個虛構的世界,但他本人卻一點都不假。沒有指令碼,沒有題詞卡,雖然這未必是名師傑作,但卻如假包換,這就是一部生活記錄。”
這樣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楚門最後走出虛假的世界時,真實的世界為他歡呼雀躍。楚門打破了眼前的謊言,打破了賴以為生的習慣生活,這需要多大的勇氣。我們每個人都會接受眼前的現實,無論這個現實有多憋屈,多無聊,多迷茫,多厭煩,卻還是不願意改變,逃脫。歸根結底,我們只是害怕改變失敗的後果,害怕為改變所付出的努力艱辛。因為未來不可知,害怕一個更糟糕的明天,所以我們寧願當一個蝸牛,把柔軟的身體藏進硬硬的殼,逃避現實的狂風暴雨。可最可怕的從來都不是逃避責任,逃避現實,而是逃避本身,那是自身的怯懦,是誰也無法扶持的直麵人生的勇氣!
人從一出生就沒有什麼平等,金字塔式的社會結構裡相同層次的人總會有相同之處的人生。這裡的相同之處就像是上帝的安排。讀書,工作,學業,愛人,社交,在這個層次裡從一出生就被安排在了一個既有的模式和範圍裡。想要打破層次間的限定是要付出很大努力的,更是要嘗試一遍又一遍失敗的篩選。多數人在這樣的失敗裡選擇了被安排的生活,少數人依舊昂揚著逆流而上,最終踏上更高的臺階。
這大約就是楚門推開那扇通向真實世界大門的時候,萬眾矚目一片沸騰的原因了吧。推開那扇門,意味著和過去的一切告別,那些曾經同樣付出感情的“父母,愛人,朋友,”即使明白了一切都是虛假,可那些快樂,悲傷,都真實的發生過。斬斷過往的一切談何容易,那是對所有過往的否定啊。可楚門在猶疑之後,仍舊義無反顧的踏上了尋求真實自由的道路。也許留下可以安逸一生,但對自由,對世界無限大的渴望才是一個人精彩的活法。如果不曾瞭解自己來自何方,就不知道自己該去向何處。可楚門知道,他知道自己來自哪裡,更清楚自己要去往哪裡。愛,就是那盞指明燈,只要心中有愛,就永遠不會迷失方向。
片中的導演說了這樣一句話:“只要他真的想去尋求真實,想去揭穿謊言,那麼沒有什麼能夠阻止他。”的確,一個人的決心大約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動力了。5000個監控攝影機沒有錄到他消失的路線,無數個群演沒有找到他的蹤跡,晝夜不停的監視裡他的偽裝沒有露出絲毫馬腳,狂風,海浪,火海,雷電,甚至是死亡,都無法阻擋他要離開小鎮的決心!最終,導演妥協了。當小船扎進佈置的天空時,時間在那一刻變成了靜止的狀態,那種偉大到不可思議的感覺被無限放大,沒有任何語言可以形容。
“破釜沉舟”後必然會有決定性的轉折點。當一個人拋棄所有的退路後,全世界都會為他讓道鼓掌!
但諷刺的是,導演在這時站在了一個類似上帝的位置。影片的處理也很奇妙,導演與楚門的對話貌似是面對面,卻一個坐在“雲端上”俯視,一個站在樓梯口仰望。起初,當導演說出動情的話時,我以為他是真的把楚門當做了自己的一個孩子,想護他一世周全。可當楚門仍舊選擇追尋真實時,他惱羞成怒的狀態才讓我發現他哪裡是愛楚門,他只是把楚門當做實現自身存在價值的犧牲品。所有道貌岸然的話只不過是掩飾他所做的殘酷現實!
楚門幼小時充滿好奇渴望的眼神,對世界的想象被一次次打擊,哪怕只是登上一座高山都會被蓄意欺騙,他的步伐被限制在一個貌似無限大實際上小的可憐的土地上。對於楚門的囚禁難道只是身體嗎?不!他囚禁的是一顆生而自由的靈魂!
沒有誰是誰的上帝,也沒有誰真的可以把自己當做上帝,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就像《冒牌天神》裡上帝的三條規則所說:上帝絕對不能更改人的意志。只要人性尚存,心靈就永遠不可能被操控!
再說回影片本身的特點。開始時的剪輯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但看到後來便會發現不斷穿插的訪談者的態度才是影片本身的主旨,貫穿全劇的旁觀者何嘗不是主角?
另一個特點便是把攝像頭鏡頭化,把楚門被監視的狀態表現的細膩,豐富,真實。
看到後面便會發現影片的前30分鐘做了很多的鋪墊,為最後一刻揭開真相做了層層推進的巧妙安排。包括被大雨準確擊中,和朋友交談的日落,妻子關於孩子的甜蜜渴望……等等,這些鋪墊是循序漸進的,到後來給觀眾的感覺是所有人都知道了真相,就等真相被揭開那一刻!真相真的被揭開了,疾風驟雨電閃雷鳴之後,雲開霧散,陽光明媚,微風不燥,帥氣的楚門像童話裡的王子,意氣風發。然後不經意觸碰到了真相。這一刻,把那種荒誕不經的滑稽感推向了高潮!無論是螢幕裡還是螢幕外,激動到不可思議的心態和靜若止水的心態共存,似乎只有屏氣凝神,等一個結果。
當塵埃落定,思緒也不再澎湃洶湧,似乎冥冥中真的有那麼個天意: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本來是大起大落的情緒被雲淡風輕的一筆帶過,卻反而更入人心,韻味猶長。
最喜歡影片最後,兩個警察說:看看還有沒有什麼其他好看的節目。一個抓人眼球的節目必定是能夠使人寄託夢想、情懷、追求的,節目結束,夢想揚帆起航的旅程也便結束,心頭萬般滋味只有自己明瞭。
楚門用雜誌上女郎的區域性拼湊心目中女友的模樣,那樣的寄託是他追尋的信仰,那麼我們呢?有什麼信仰可以成為義無反顧的理由呢?
回覆列表
我比較喜歡看電影,但沒有最喜歡的電影,並且我看的電影也比較雜,先說說我最近看的電影吧。
《末代皇帝》1987年 是一部法國、香港、中國大陸、義大利、英國合作拍攝,由貝納爾多·貝託魯奇執導,
尊龍
、
陳沖
、
鄔君梅
等主演,1987年上映的影片。影片詮釋了溥儀一個作為皇帝的人的故事,和傳統的“史實”和“傳說”都無關,認為溥儀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無法擺脫被囚禁命運的生命個體,成份複雜、面目模糊的一個可以和觀眾進行心靈溝通的人。這是歷史上第一部獲准進入北京紫禁城實景拍攝的電影,以溥儀的家庭教師莊士敦所寫的《紫禁城的黃昏》為原始架構。1988年3月16日獲得奧斯卡金像獎九項大獎。
在b 站可以搜到,看完後為那個時代的中國和溥(pu三聲)儀感到悲哀,,,,
《華氏911》(Fahrenheit 9/11)是美國於2004年出品的一部紀錄片,由邁克爾·摩爾(Michael Moore)執導拍攝,喬治·沃克·布什、斯蒂夫·旺達、本·阿弗萊克等演員聯袂出演。影片反映了當時美國政府的某些側面,試圖說明為什麼美國會成為仇恨與恐怖活動的目標,為什麼總是很容易就捲入到戰爭之中,指出了911後對石油的貪婪在瘋狂的反恐戰爭中起著絕對的作用,也分析了布什家族與本·拉登之間所謂的關係是如何導致他們成為勢不兩立的敵人。
簡單的說就是美國總統小布什的搞事歷史。全程諷刺小布什。
這兩部電影需要耐心才能看完,都帶有政治,歷史的色彩,不是很讓人想看下去。接下來推薦好看的。
《摔跤吧爸爸》這是一部女性為自己爭取命運自主權並贏得尊嚴的勵志喜劇電影。馬哈維亞·辛格·珀尕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卻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讓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為印度贏得世界級金牌。不料命運捉弄讓他生了四個女兒,偶然的機會他開始培養女兒學習摔跤,過程中發生各種趣事,同時面對社會的歧視,親友的嘲笑等困境會壓垮這隊父女軍嗎?他們能否頂住輿論的壓力、化解隔閡、顛覆保守的價值觀觀贏得最後的勝利嗎?
其實是奔著阿米爾汗去看的,看過他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和《我的個神啊》都挺好的,雖然討厭+_+*印度電影一言不合就開始唱唱跳跳~但他的演技是沒得說,他的電影(我看過的)都具有教育意義。我和朋友一起看《摔跤吧爸爸》,我朋友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