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康康小可愛521
-
2 # 經典整形網—琪哥
最好還是戴上安全點,誰也不知道無人街到底去了沒去帶有病毒的人呀!最好戴上口罩也有時候都不安全,這個病毒傳染的機率很大呀!所以自己還是把防護措施做好了
-
3 # 八年六班胖島主
你應該是開車上班的吧?
如果不是開車上班,那肯定要帶口罩啦,我想你也不會問這個問題,呵呵。
如果是一個人開私家車,從家中出發上班,那在駕車的途中大可不必戴上口罩。
根據廣東2號口罩令明確提出:個人獨處、自己開車或獨自到公園散步等感染風險較低時,不需要佩戴口罩;在非疫區空曠且通風場所不需要佩戴口罩。 原因在於汽車本身是有空調系統的,而在這個系統的幫助下,汽車有類似一個戴口罩的作用。
假如你並不止一個人同行上班,且同行者可能是你的同事或順風車乘客,那我建議你還是戴上口罩。
同行者去過的場所以及遇到的人是否帶有病毒是你無法保證的,而車內這種密閉空間恰恰是病毒傳播的溫床。
之所以那麼多打麻將被感染的,就是因為,牌友雖然沒去過武漢,但牌友去過的場所,遇到的人,卻帶了病毒。
唉,想到這裡,就覺得好揪心,好不能理解,我家也有喜歡打牌的人,但從初一關在家裡到今天,也都忍住了,實在想打牌了,就自家人湊了一桌,打了一小時就沒打了,因為實在沒一點味撒,呵呵。
如果一個人開車,下車之前,記得要把口罩帶上再開啟車門哦(´-ω-`)因為要進入防不勝防的路上啦。
疫情時期,為大家默默祝福!
-
4 # 玖欽影視
上班路上如果是戶外比較通風,人跡不多的話風險是比較低的,空氣流通的情況下被感染的風險比較低,如果是在戶外空氣流通不好,人跡密集的情況下就不行,感染率比較大
-
5 # 給你一口甜唉
有可能但很小,如果有懸浮的氣溶膠 (之前有感染者打完噴嚏或者咳嗽完不久)+不利的天氣因素,所以在公共場合佩戴口罩是非常有必要的,畢竟如果有不知情染病患者在公共場合打噴嚏、咳嗽、講話時都會產生大量攜帶病毒的飛沫,而佩戴口罩是阻止病毒透過飛沫傳播感染健康人最有效的辦法。問題是你在街上難道一定不會碰到什麼嗎?我看到病毒再不同物體上存活時間不同,比如衣服,就有存活幾分鐘到幾小時的。我羅列了這幾個風險可能,要多加註意
風險一電梯
小貼士:乘坐電梯時務必全程戴好口罩,防止飛沫傳播;
在電梯裡,不要用手觸控口、眼、鼻,儘量不交流;
出電梯之後,立即洗手消毒
風險二門把手
推、拉門把手,是每個人進出各類建築物、辦公室等場所的必備動作,如果不注意防護,可能會被汙染的門把手感染。
小貼士:在外儘量避免碰觸各類公共物品;
若觸碰後,在洗手之前都不要揉眼睛、扣鼻子、摸嘴巴等;
來到辦公室後,儘快洗手消毒。
風險三公共交通上的座位
很多人都儘量少乘公共交通工具,或者在乘坐時佩戴口罩,但還有一個風險:萬一我乘坐的車上有或者曾經有新型肺炎患者,怎麼辦?
小貼士:出門在外,只要你全程正確佩戴口罩,便能降低飛沫傳播的風險;
儘量避免用手觸控車上物品,更不要用手去摳鼻子、揉眼睛、擦嘴巴等,下車摘除口罩後,立即洗手消毒,也能降低接觸傳播的風險。
風險四中央空調
如果辦公室有上呼吸道症狀的員工,建議儘量不開中央空調,可以開分體式空調。
小貼士:中央空調系統風機盤管正常使用時,定期對送風口、迴風口進行消毒;
中央空調新風系統正常使用時,若出現疫情,不要停止風機執行,應在人員撤離後,對排風支管封閉,執行一段時間後關斷新風排風系統,同時進行消毒;
帶回風的全空氣系統,應把迴風完全封閉,保證系統全新風執行。
風險五外賣
碰到臨時加班,大家難免要靠點外賣解決吃飯問題。在這個非常時期,如何點外賣才安全呢?
小貼士:和外賣小哥接觸前先戴好口罩,或者讓外賣小哥把食物放在門口;
拿到外賣後,先去掉外包裝,用酒精棉片、消毒溼巾等擦拭外賣盒表面;
就餐前要做好手衛生,徹底清潔雙手後再吃飯。
風險六回家後
小貼士:進家門後先脫下口罩,將其放到單獨的垃圾袋;
出門穿的外套、鞋子等可以放在門口或者固定位置,不用特殊消毒
馬上進行手消毒,用洗手液、肥皂和流動水徹底洗手;
如果洗澡,要及時擦乾,避免著涼。
-
6 # y獨苦
感染機率極小的 因為病毒在無寄託體上 並生存不了太久 最長生存48小時
-
7 # smile子
會有,所以建議帶上口罩,並且進行消毒處理
-
8 # 使用者606522032796493
沒有口罩,最好還是不要出門得好,身體健康為重。
-
9 # 使用者866050152075507
上班路上還是要戴上口罩,路上照樣有行人,防止飛沫
-
10 # 軍仔7600
有的,路上如果有人感染會透過飛沫傳播到自己身上的,安全起見還是要帶好口罩
-
11 # Jason剪輯師
那肯定有風險了天天出門戴口罩是必須的。口罩是生活中必備的用品
-
12 # 大名張無忌
有的!可能攜帶病毒的人前幾秒站在這個位置說過話,飛沫還漂浮著呢
-
13 # L小川
肯定有風險,空氣傳播,肢體接觸等
回覆列表
當然有了,前幾天不是有個新聞,發現了一個確診病例,追溯流行病史,並沒有發現去過武漢,也沒有同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最後才發現同一個確診病例有16秒的擦肩而過……有這個前車之鑑,你還存有僥倖心理嗎?戴上吧,畢竟霧霾粉塵也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