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廨七叔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就題主的問題來看,我想應該是指一些行草書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豐富的墨色變化和線條的揮灑飄逸的效果。在書法創作中,線條質感取決於用筆,更準確地說是用鋒。提按、使轉、切鋒、換面等筆法技巧在一幅作品中的應用,以達到豐富的線條質感,而運筆的緩急、輕重、頓挫則用於對不同墨色的表現。

    如果追求“滿紙雲煙”的效果,通常可以採用“飽墨入紙,墨枯筆盡”的方法,而在用筆過程中,需要對行筆速度,輕重、換鋒進行配合,這樣可以形成豐富的墨色,也儘量避免收不住筆,留不住墨的情況。

    另外,還是老生常談,動筆練手,讀帖練心。貼一幅王鐸的作品,不知道題主是否說的是這樣的效果。

  • 2 # 翰墨今香

    上圖是明末清初的大書法家王鐸的作品《雒州香山作》,大家可以欣賞一下,看看有沒有一點“滿紙雲煙”的感覺。

    不知道你所說的“滿紙雲煙”是不是這種效果。這種書法的創作方式起源於明末清初的大書法家王鐸,被稱作“漲墨法”。書法元代之前對墨法其實並沒有太多的講究,只是書家自己的喜好不同而已,例如蘇軾喜好濃墨。

    董其昌的淡墨書法

    而從明代開始,書法家漸漸從國畫中找到了一些創作靈感,將國畫中的墨色的變化應用到了書法作品中來。首先是董其昌喜好用淡墨書寫,他的作品看起來非常的靈動秀麗,感覺墨色在紙面上有一種靜靜地流淌的感覺。

    而後來的王鐸發明了“漲墨法”,這種墨法造成了墨色濃淡、乾溼的變化,同時與書法本身結字的疏密、聚散相呼應,產生了含蓄多變、風神灑脫的效果。上圖中王鐸的這幅作品,也是把“漲墨法”應用到了極致。

    我們可以看到作品中因為漲墨而造成了筆畫之間的粘合,有時候筆畫之間的空間完全被淡墨暈染,點畫的邊緣造成了不規則的形狀,這是一種天然之趣。觀王鐸的書法作品,其墨由溼漸幹,由於漸枯,潤燥相間,節奏有生,尤其是巧用漲墨來粘並筆畫形成塊面,一方面簡潔形華,避免瑣碎,另一方面造成點、線與墨塊的對比,縱而能斂,勢若不盡,意味無窮。

    而現代的有些書法家,就將王鐸的這種“漲墨法”使用到自己的創作當中去,有的甚至刻意誇大、誇張這種效果,這也算是書法表現的一種嘗試和追求吧。

  • 3 # 千年蘭亭

    西晉大文豪潘岳在《楊荊州誄》中寫道:

    “草隸兼善,尺牘必珍。足不綴行,手不釋文。翰動若飛,紙落如雲。”

    大意是說筆墨落到紙上,如同雲煙一般變幻無窮。於是,“落紙雲煙”常被用來形容書法高妙,有時也用作“滿紙雲煙”。

    我們先來看看雲煙是什麼姿態:

    書法很有趣,它來自社會實踐,又常追求大自然或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狀態,比如書法似飛鳥、如驚蛇,又如船工蕩槳、似擔夫爭道,等等。而云煙也是書法家追求的一種理想的狀態。

    “落紙雲煙”的本義是指行草書尤其是草書中,書寫自然 、大小錯落、線條多變、墨色淋漓的狀態。

    比如王鐸、徐渭、傅山等人的書法作品。大家與上面的雲煙圖片比較一下,是不是有一種雲蒸霞蔚、水霧迷漫的感覺。

    但是現在,只要是形容書法的高超玄妙、變化多姿,也常用“落紙雲煙”來形容,且並不特指行草書。

  • 4 # 王乃棟說書畫

    滿紙雲煙,是狂草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書法的最高境界。雲煙的境界,還有一個相似的形容詞:墨電的境界,是自然界和藝術品的無上上境。

    為什麼?因為天地之間最為變幻莫測的自然形態,無非是雲煙、閃電!所以,道法自然,藝法自然!當然,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則不足以為道也!

    所以談書法之人,最為津津樂道的,是楷書,次則行書篆隸。至於草書,尤其是狂草,往往極少人問津,多目之為畫符,何故?不識其中趣也!

    歷代諸多狂草書中,真正能達到如雲煙、如墨電般變化藝術效果的,稀若晨星。但就是這幾顆閃閃發光的晨星,代表了中國書法亦即世界藝術的最高境界!

  • 5 # 神韻軒書法

    在張大千的山水畫中,(圖一)。山谷幽深,雲氣繚繞,變化多端。可以稱作滿紙菸雲。

    書法作品中,作品給我們的千變萬化,一片蒼茫,氣象萬千,象雲煙一樣的感覺,就是滿紙菸雲。

    徐渭的書法作品像秋風中飄飄悠悠的落葉,像滿天的雪花飛舞,章法上無章可循,縱橫錯落。結構變化奇特。墨色有層次感,通篇虛實、黑白、節奏處理高超。給人以滿紙菸雲之感。

    徐渭(1521一1593),漢族,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初字文清,後改字文長,號天池山人,中國明代書畫家,文學家。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下圖書法作品由徐渭所書。)

  • 6 # 畫家劉震

    您說的“滿紙雲煙”大概指的是行草書中的章法吧?

    我覺得既然是章法,那麼“法”即有“度”。

    借用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導陳海良教授的話說:“法是一種制約,一種規範,守法與否的結果有天壤之別,行使的好壞更是判若雲泥。”

    當然,也有知法犯法者,孫過庭則強調“違而不犯”。所以在書法中,對待法的態度體現了一種文化的態度和文化理想。不過,法的形成自有著其內在的規定性。好比一種社會制度,就有一整套的社會規範與法律、法規與之相匹配。

    以下作品及論述均出自陳海良教授。同樣,一個藝術形式或一種藝術風格也有一整套法的內在規定與組合,由此來保證它之所以成為可以成為藝術的必要條件,也因此成就其風格與形式的獨特性。如詩歌,古風有古風的要求,近體詩最講究格律,新詩也有著自己的形式、規範,如果把規則打亂,增加它的隨意性或許就成散文了。 依次類推,書法的正、草、隸、篆、行五種書體分相別類,主要是由於筆法及筆法組合的不同,在點畫和結構上發生了很大的變異,乃至各自章法的變化也是判若鴻溝。筆法主要是指執、運之間的關係,使用毛筆的方法。執筆有五指、三指執筆。運筆中包含發筆、收筆、中間行筆,即運筆的疾徐、頓挫、提按、轉換、鋪毫、絞鋒、刷筆,由此而形成的中鋒、側鋒、方筆、圓筆等及其形質要求,並有運筆的快慢與墨色相關的潤筆、澀筆等等。

    法,俗話講就是“遊戲規則”,而“無法之法”是指一種境界,如庖丁解牛,目無全牛,遊刃有餘,內藏法規,出入於規矩之中。 因此,書法之“法”在具體書寫時自有它組合的內在規律及具體要求。有按書體的不同分相組合的,也有在書體所在的法則範圍內,與情緒、書寫速度等相融合的筆法應用,也有把各種法則打亂而成的“怪書”,如鄭板橋的“六分半書”。在書史上,一般能見到更多的“怪書”是一書體到另一書體間的“過渡書體”,如秦漢時期的過渡性書體(介於篆、隸、草之間),充分顯示出筆法的“揉雜”。而當一種書體趨於成熟時,筆法的組合就達到一個相對調和、統一的狀態。

    所以,在書體演進過程中,一方面,各種不同的符合書寫規律、藝術規律、時代審美的書寫法則在不斷地被先人發現並總結而漸趨“定型”或“趨規律性”,這就印證了“用筆千古不易”的符合書法藝術發展的內在規律的古訓;另一方面,筆法的組合也處在一個非常活躍的階段,在不斷的“調整”、“擺動”,似乎在尋找一個平衡的點,而一種成熟的書體就是一整套筆法在當時的歷史環境、文化背景、書寫習慣等制約下趨向比較穩定的組合狀態,隨著歷史的變遷和人們對審美要求的不斷提高,也即對“雅”、“禮”的強調,這種相對的“穩定”又“搖擺”起來(隱晦、暴露之分),筆法所隱含的“因子”,即重新組合效能又趨活躍並“擺”向另一個相對的“穩定”,以便和當時的社會文化相適應,而這種“搖擺”到王羲之所處的年代才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並最終定型下來。

    我認為這是透過二王的整合、揚棄,筆法間的組合漸趨和諧,這種組合所顯現的狀態既反映了時代的特徵,又體現了他們的個性風格,達到一個時代的高度,隨著書體的完善,筆法本身也趨穩定,而它們之間的和諧組合,自二王以來未有超越這個高峰的。

    “所以,書法的‘法’是處在一種動態的不斷被時人揚棄和總結的、合乎時代意義的法。主要體現在成套性、組合性、整合性、和諧性等幾個方面。成套性是指:指某一書體、某一片斷的一連串的各種法的合理應用,如隸書的一系列筆法,跨越它的範圍就不是隸書;組合性是指:幾種‘法’的合理結合,可以書寫出一個和諧的美的片斷,就像音樂的一個旋律,優美而又動聽,也像武術中的一套組合拳,一氣呵成;整合性是指:對前人的法的運用或者自己在組合的過程中的法的組合進行合理的調整,達到趨風格性、時代性,或一個流派的特點,並且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因此,法的組合也就體現出一種賞心悅目的和諧性。所以,‘法’是個性化、時代性的成套的完美組合,是共性基礎上的完美的個性化”。

    所以滿紙雲煙也不見得就是好作品。

  • 7 # 丁5914

    俺不敢瘋言,更不敢狂寫,寫好隸書,楷書都很難,還“滿紙雲煙”。能記住了《楷書間架結構九十二法其中的七十二法就不錯了。

    寫好漢《曹全碑》把這兩樣寫好了,什麼狂草““滿紙菸雲”一切都容忍而解了,寫熟了,就有意境了。

    在寫好隸書,楷書的基礎上再寫行書是正確的,我不是書法家,只是愛好書法,滿紙菸雲看不懂,有幾個人能看懂的?我認為,書法是為大眾審美的,寫出來誰都不認識,達不到審美效果。

  • 8 # 泰然683

    什麼“滿紙菸雲”,我看是一堆亂茅草,一片毛毛蟲。徐渭的狂草實為其書法中的糟粕部分,不過是其看家本領畫技的表演,反映的是瘋子心態!這種草書與二王、張芝、懷素、鮮于樞等草書比,簡直就是妖書鬼符。當今書壇以畫字為特色的江湖醜字與徐渭這類“滿紙菸雲”的草書謬種有淵源關係。吹徐渭茅草、毛毛蟲似的狂草糟粕不過是為自己江湖醜字作擋箭牌。騙人可以矇混一時,決不可能長久!

  • 9 # 儒雅大健康

    形容書家行草作品“滿紙雲煙”,是個形象褒義詞。當觀者欣賞這樣的書法,腦海中出現到一位書家用一支飽蘸濃墨的大筆,飽含激情的抒寫情感狀態。

    一個富有文化內涵的書家把一切的心裡波動都宣洩在自己筆情墨趣之中,字與字之間的閃轉騰挪穿插呼應,行與行之間的曲直厚重的對比反差造成了整體章法的藝術美。

    看似滿紙雲煙雜亂無章的筆墨,實則是書家日久臨習古本法帖和平日裡的博覽群書和豐富閱歷醞釀成果。展現出洋洋灑灑痛快淋漓的養目振奮的書法美學。

  • 10 # 牆繪人遠彬

    首先我們知道,行書其實就是楷書的快寫,楷書後面有行楷,然後行書,後面是行草書,最後是草書,草書達到了極致,極其簡練,有很多字大家都可能會不認識,但是行草書就不一樣,行雲流水般的線條,還有飛白的墨跡,有草書的狂放,而又有楷書的影子在裡面。

    既然是快寫,自然就會有飛白的墨跡跟拖影,流暢的筆意,行草書要達到滿紙雲煙的一種效果,比速肯定是要快的,但快的同時筆畫間要有聯絡,每筆畫的停筆都要講究,頓感不要太強烈!自然滿紙菸雲的效果就出來了,以下配圖就是行楷,行書,行草,草書,你可以琢磨一下它們的區別

  • 11 # 殘墨修者

    所謂的“滿紙菸雲”是書法創作的最高峰,一副作品如果能呈現出滿紙菸雲的效果,證明這個書者對筆對墨對字對佈局的熟練掌控。要達到如此境界,要有悟性,吃苦耐勞,博學多才,最住一點,要有靈性,缺一不可。

    1悟性,對事物的感知和認識,能夠舉一反三,從而悟到自己的東西。

    2吃苦耐勞,一個人不管多聰明,不能吃苦,終究一事無成。

    3博學多才,幾千年來的書法大家,哪一個不是才高八斗,滿腹經綸,所以要想練好字,即使你不會寫詩詞,唐詩宋詞你最少要背會二十首吧,如果你二十首都記不住,趁早睡了。

    4靈性,看看書聖幾杯酒下肚,千古名篇留,這就是天生的了,想學也學不會,有一些人,你即使在努力也趕不上人家!

  • 12 # 自由彈奏的生活

    形散而神不散!

    宋代趙希鵠說:“善書必能畫,善畫必能書,實一事爾。”元柯九思說:“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須八法通”。明陳繼儒說:“金石鐘鼎篆隸往往如畫,而畫家寫山水、寫蘭竹,多兼書法。”清鄭板橋更有:“畫之關紐透之於書,書之關紐透之於畫。”善書多善畫,其主要原因是書與畫均系線條的韻律節奏,關鍵在於用筆。

  • 13 # 知足常樂85676078

    練,下功夫練,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自巳喜歡,坐下耒練,走路也練。走路手伸下去在褲管上寫,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

  • 14 # 慢慢來

    仙人的所在之地一定煙霞繚繞,雲煙相襯。我們說事業要有雄心,生活要有煙火氣,但好作品要不食人間煙火,要有仙氣。有仙氣的人很少,有仙氣的書法作品極少。看了這樣的作品心虛靜了,達到道的境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小時候有沒有被起過外號?都有哪些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