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影視剪輯館Q
-
2 # 讀書and看劇
先插個題外話,我其實更喜歡把這版天龍八部稱作97版,而不是黃日華版,因為一來,天龍八部的原著在答主看來是一部雙男主且無實際女主的作品(雙男主是幫主和段譽,而虛竹則只能算半個),而無論是喬峰還是段譽,在書中或者戲份中的比例都不足以達到郭靖,楊過,張無忌,令狐沖這些“唯一男主”的地步,二來,天龍這部戲,其實無論哪一次的翻拍,所需要調動的演員陣容,在金庸的五大名著裡都是最龐大的——男性角色裡就有喬峰,段譽,虛竹,段正淳,慕容復這些非常重要的選角,女性角色則要考慮段正淳的5個女兒鍾靈,木婉清,王語嫣,阿朱,阿紫,包括段正淳的夫人刀白鳳和一眾情人們。。。
進入正題,個人的看法是,97天龍是TVB金庸劇最巔峰的一部作品,在我看來甚至要優於95神鵰以及01倚天。至於和其他版本的天龍怎麼比,這裡就不引版爭了,以後回答相關問題的時候再說,或者在評論裡有人提到的時候我再帶上幾句。。。在提及本劇的劇情安排以及演員表現之前,首先提一下這部天龍的主題曲《難唸的經》,在我看來,難唸的經是金庸電視劇史上最優秀的主題曲沒有之一,如果包括主題曲和片尾曲的話,答主心中金庸劇的歷史前五,第一是難唸的經,第二是94倚天片尾曲倆倆相忘,第三是95神鵰主題曲神話情話,第四是83神鵰主題曲何日再相見,第五是鐵血丹心
難唸的經最傑出的地方,莫過於把天龍八部的主旨,也就是世間一切的芸芸眾生,所經歷的喜怒哀愁,貪嗔痴欲,都在林夕的妙筆之下展現得淋漓盡致
笑你我枉花光心計 愛競逐鏡花那美麗 怕幸運會轉眼遠逝 為貪嗔喜惡怒著迷 責你我太貪功戀勢 怪大地眾生太美麗 悔舊日太執信約誓 為悲歡哀怨妒著迷 啊 捨不得璀璨俗世 啊 躲不開痴戀的欣慰 啊 找不到色相代替 啊 參一生參不透這條難題 吞風吻雨葬落日未曾彷徨 欺山趕海踐雪徑也未絕望 拈花把酒偏折煞世人情狂 憑這兩眼與百臂或千手不能防 天闊闊雪漫漫共誰同航 這沙滾滾水皺皺笑著浪蕩 貪歡一刻偏教那女兒情長埋葬如此筆力實在讓人歎為觀止,而這首歌的演唱難度也堪稱武俠劇歌曲乃至粵語歌裡無雙無對的,因而答主非常自豪,自己能夠用原速+非常標準的吐音,把這首歌唱下來。作為香港著名音樂填詞人的林夕,也算得上是金庸劇史上的傳奇人物了,97,03兩版天龍的主題曲,95,98(新加坡)兩版神鵰的主題曲都是他的填詞
==================================================
接下來想要談一下這部劇裡的主要角色,後面的內容可能會比較長,但願諸位能夠有耐心一點點看完。想要提到的角色是,喬峰,段譽,虛竹;鍾靈,木婉清,王語嫣,阿朱,阿紫;以及一些其他的配角
首先要說的自然就是黃日華的喬峰——黃日華的喬峰在答主看來,是金庸劇歷史最佳男主,唯一能夠相提並論的是古天樂的楊過。答主並不認可83射鵰裡黃日華的郭靖,也不認可85碧血劍裡他的袁承志,但是97天龍里,華哥的喬峰可以說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了蓋世英雄的氣魄,這點上不需要碰瓷原著去討論,我的看法就是這樣的,同樣的,在99雪山飛狐那部堪稱辣雞的魔改神劇裡,黃日華的胡一刀也是各版裡最具遼東大俠英雄氣概的。或者可以這麼說,90年代中後期的黃日華,在熒屏之上,本身就有一種千錘百煉之後,獨具特色的蓋世英雄氣質。
對於喬峰的理解是不能流於表面的,喬峰的確身上流著胡人的血液,但是如果單純用這一點來認定他理應有胡人的行為處事作風,那就流於粗俗的血統論了。事實上,幫主雖然是胡人,但他從小所經歷的都是漢家文化的薰陶,養父母喬三槐夫婦是漢人,而他的恩師玄苦大師以及汪劍通幫主,包括他一直以來所打交道的人也全都是中原武林人士,因此幫主有中原衣冠的風采何足為奇。黃日華把喬峰豪氣衝雲霄的一面,和中原衣冠的一面都展現出來了,這才是最可貴的
我覺得黃日華的喬峰,在人物層次感上的表現堪稱絕妙,最讓人動容,卻最讓人不忍心重溫的劇情,莫過於埋葬阿朱的那一段了,那段真的把一個末路英雄心中萬箭穿心的痛楚,和最心愛的人被自己錯手打死後,天地之大再無容身之處的悲涼,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而更妙的層次感在於,黃日華不僅把喬峰在煎熬於失去摯愛之痛,無處容身之悲,和一時衝動之悔的那種感覺都展現了出來,同時還把他在如此情形下依舊沒有完全喪失理智的理性一面很好地展現了出來
如果說古天樂的楊過在我眼裡之所以無可取代,是因為面如冠玉,劍眉星目的古裝男神特質,加之當年古仔幾乎完美契合楊過的熒屏氣質,那麼黃日華的喬峰在我眼裡難以企及的原因,在於熒屏氣質極度契合的前提下,華哥展現出了極為精湛的演技,以及對角色本身透徹的理解。正因為喬峰本身在金庸小說裡是一個如此吸引人的形象,要將他演好,尤其是演出神髓,才異常考驗演員的功力
接下來說說陳浩民的段譽
相比於喬峰蓋世英雄的氣魄,段譽的氣質應該用溫潤如玉來形容,這是一個好文惡武,飽讀詩書佛經,學識淵博,才華橫溢,性格豁達勇敢,但行為處事卻非常守禮,甚至顯得有些書呆子氣的公子——要注意的一點是,現在很多人都會提到“古裝男神”,但事實上古裝男神本身就分成不同型別的,比如說白古能演楊過,但能否演段譽或者令狐沖?鄭少秋能演張無忌和陳家洛,張智霖能演少年郭靖,但他們能否演楊過?
而年輕時候的陳浩民,幾乎是最完美符合這種特質的演員之一,我能夠想到的另外兩位,可以在年輕時候很完美詮釋段譽特質的演員,一位是黃海冰,一位是潘粵明。而且我總覺得,段譽這角色似乎固定了陳浩民的熒屏形象,因此他後來轉型演一些性格相對暴躁甚至乖戾的古裝形象時,總覺得他表現不到位——在答主看來,他唯二稱得上完美的熒屏形象,一個是段譽,另一個是《人龍傳說》裡,同樣飽讀詩書,學識淵博,才華橫溢,溫潤如玉的葉希大夫
這版段譽一登場就很好地展現了這個角色的氣質,和段正淳因為武功和佛法的問題爭論了許久,最後弄得段正淳對兒子的迂腐又好氣又好笑,卻又無可奈何,這裡的鋪墊就做得非常好——六脈神劍,北冥神功,凌波微步這些絕世武功,最後都像砸500萬大獎那樣連續砸到一個根本不願意習武的皇族公子頭上,其實是對“天龍八部”主旨的很好詮釋,而如何突出段譽這種好文惡武的特質,這版的細節處理也是非常令人讚歎的
樊少皇的虛竹也可謂一時良選,虛竹這個角色扮演起來,不能顯出世故的一面,而應該突出不諳世事的一面,與此同時,還要把這個角色所固有的那種蠢萌展現出來,甚至看上去都不能顯得太聰明,這點上樊少皇的表現是非常棒的。如何展現出一個角色的呆萌,而且還是一個男主,這個其實並不那麼容易的。。。
-
3 # 西瓜境界
《天龍八部》是小說家金庸的一部力作。
如果你把它看作一部武俠小說,是不夠的。在《天龍八部》裡體現了金庸對世界和人生的思考,對個人、國家和民族三者關係的探討。
金庸在《天龍八部》裡重點朔造了三個結義兄弟,他們年齡、出生、職業、社會地位以及性格等各不相同,但他們均身不由已,個人的命運與江湖與國家緊密聯絡在一起。金庸透過人物的朔造,其實是在探究人與社會的關係,對民族主義及愛國主義的思索。
大哥,蕭峰,又名喬峰。他生於遼國,長於大宋,實為契丹人。師從少林和丐幫,武功卓絕,繼任江湖第一大幫丐幫幫主,率眾以抗擊外族為己任。但發現自己是契丹人後,他困惑了,他自以為自己是大宋人,深愛大宋,要幫助大宋抗擊的入侵,這與他的民族歸屬就發生了矛盾。同時曾經的戰友害怕他轉向契丹欲除之而後安。他只能離開深愛的大宋。後來他成為大遼南院大王,倡導宋遼和平,不願生靈塗炭,阻止並脅迫遼道宗耶律洪基下令“終生不許遼軍一兵一卒越過宋遼疆界”之後。然而他發現天下之大竟無容身之地,又魂斷阿朱,以斷箭自盡於雁門關外。從蕭峰悲劇的一生,體現了作者對狹隘國家主義狹隘民族主義的批判。
二弟,虛竹,本是少林寺內的無名小僧,性格木訥老實、不善詞令,忠厚善良,待人坦誠,一心向佛。但是由於江湖紛爭、父母身世等原因,機緣巧合,使他成了靈鷲宮宮主。在他身上其實體現了作者對人生無常的感慨,表達一種善有善報的因果宣揚。人生要有正能量,吃小虧佔大便利的處世態度。
三弟,段譽,大理國“鎮南王”段正淳的養子。他博學多才,英俊善良,但又迂腐固執,厭惡殺戮爭鬥,不喜歡殺人的武功。只想讀書,表示對武學沒興趣。但是身在江湖,不由自主,為了保命,他得學跑命術;為了救人,他得學神劍術;為了愛情,他得讓自己強大。在段譽身上體現了作者對人生、愛情的美好期盼以及邪不壓正的祝願。
《天龍八部》是一部好作品。作者金庸在這部作品裡其實有人性的思考,我們究竟要以什麼方式愛一個國家,愛一個民族。有人認為金庸不夠愛國,噴金庸是漢奸,這真的讓人無語了。我們要學會以當代世界觀、以擺脫封建思想的侷限來認識這個問題。現代人不應該和蕭峰一樣困惑吧。
總之《天龍八部》是一部好小說。無論在思想性和人物塑造的藝術性上,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是一部偉大的成人童話故事。
什麼?你問的是國內電視劇《天龍八部》?唉呀,真的沒什麼好評的,但願他們不要再翻拍了。
-
4 # 醉珺
如果說對天龍八部印象最深的一句評語,那麼毫無疑問是這句:一僧、二掛、三老、四絕。
儘管對於各種武功的描寫都驚豔,但是金庸老先生寫出的天龍八部最精髓的地方並不是武功,而是“求不得”。
整篇文章都在圍繞這三個字進行闡述。
段譽不喜武學,但是陰差陽錯,他學到了凌波微步、北冥神功、六脈神劍等武功,最後更是吸收了鳩摩智所有的內力,成為絕世高手。
他喜歡山洞裡的神仙姐姐,儘管電視劇裡王語嫣跟他回大理,但是金庸老先生曾在文章中提到,王語嫣離開了大理,回到了慕容復身邊。
虛竹,想要成為一個像方丈一樣的出家人,但是卻得到了無崖子、天山童姥、李秋水三人的功力,更是在西夏的冰窖中得到了西夏公主的身子,破了佛門戒律。
他想要的很簡單,無非是做一個普通的和尚,最後卻成為了靈鷲宮主人、西夏駙馬。
喬峰,追查父母的下落,為了報仇,想要尋找帶頭大哥。
當遇到了阿朱與他投緣,阿朱無意聽到帶頭大哥就是自己的“爹”,那天下無雙的易容術,讓她死在了最愛的人懷裡。
縱然武功縱橫天下又如何,那種愛而不得的滋味。
慕容復,一心想要光復大燕國,身邊最愛他的表妹都視而不見。
處心積慮想要光復大燕,最後一無所獲,更是落得了一個瘋癲的下場。
阿紫,喜歡自己的姐夫,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最後落得了一個跳崖的下場。
。。。。。。
天龍八部,整篇從頭到尾都在闡述“求不得”。
這也正是這本經典小說的核心思想,或許有人喜歡裡面的人物,喜歡裡面的武功,但是不可否認,金庸老先生對於人物心理、思想的把握都非常的超絕。
-
5 # 星光邦
金庸的這部小說也是投資人們非常喜歡的一部作品,改編的影視版本也相當多。其實金庸這部小說是像佛教文化靠的最近的一部,這個詞本身就來自於佛教,簡單來說,這個詞中包含著與佛教相關的八種神鬼,其中就有天。而這部小說,很大程度上講的是宿命論這個事兒,小說的三個主角段譽、喬峰、虛竹。
段譽的命運已經是非常好的例如,這場江湖之行,遇到了可人的機靈的古怪的姑娘,竟然都是自己的妹妹,剛開始以為是同父異母,後來好不容易不同父了,結果還是近親。而喬峰呢,這個小說中,先是丐幫幫主幹的好好的,結果被人揭穿是契丹人,然後就一路追查當年殺他全家的帶頭大哥,不停的有命案發生,兇手都指向自己,簡直冤大頭,結果最後,竟然一直幹壞事兒的人就是自己的父親!這還澄清啥,得嘞,自己爹乾的就等於自己乾的了,也不分好壞了,沒發分了。悲劇。虛竹呢,也是,一直逃不開自己的命運,他只是一個想好好當個小和尚的少林僧人,結果命運一路讓他破戒,吃肉、殺人、美女一個沒少,虛竹估計那時候也曾抬頭問過蒼天,為什麼要如此對我。但是蒼天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你是要幹大事兒的,幹大事兒的就不能拘小節,更不能被束縛,好麼,最後幹了自己最不願乾的事兒,當了靈鷲峰的最高統治者。而這種每個人都被宿命玩的無奈的味道,黃日華的這個版本里表現的最佳。
-
6 # 馮家頂草木
天龍八部,我覺得是金庸小說裡,最恢宏大氣的一部小說,好像有種包羅永珍的感覺。
但是,最吸引我的,還是一個痴字。
金庸小說,雖是武俠,可是寫盡了人間的情。
在天空八部裡,怎一個痴字可以了得。
比如,喬峰對阿朱的一份痴情,雖是塞上牛羊空許約,可是那一份痴,就成就了一生的約定,最終的死,也許就證明約沒有白許。
比如,段譽對王姑娘的一份痴,你就知道什麼叫做痴心不改。
比如,慕容復對復國的痴,似乎已經成為了他生命的一切,讓人悲哀之餘,也生出幾分同情吧。
比如,鳩摩智對武學的痴,一生痴迷武學,最終導致走火入魔,這般痴迷,大概永遠在書裡了吧。
所以,我想,這個世界還是缺少了一些痴情吧
-
7 # 葦說歷史
《天龍八部》堪稱是金庸先生的巔峰之作,整部書中的神功絕藝層出不窮,故事情節驚心動魄,而且都是圍繞蕭峰、虛竹、段譽三位異姓兄弟展開的。
不知細心的朋友們有沒有發現,《天龍八部》中的三位男主角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當初都不知道親生父親是誰,在歷經劫難之後才真相大白。因此,或許我們也可以稱《天龍八部》為“爸爸去哪了”。
蕭峰
長大後的蕭峰師從於少林和丐幫,他豪邁颯爽、武功蓋世,曾任江湖第一大幫丐幫幫主。後來蕭峰被丐幫副幫主馬大元之妻康敏,洩露出其父並非是中原人喬三槐,而是契丹人蕭遠山的秘密,蕭峰因此而遭到了丐幫的驅逐,同時也揭開了一個三十年前,在雁門關外亂石谷中的一場血戰。
蕭遠山原本是契丹人,自幼隨漢人師父習武,他武功高絕,曾任遼國蕭太后屬珊大帳的親軍總教頭,當蕭遠山在帶其妻、子回雁門關省親時,遭到了中原二十一名武林高手的圍殺。
蕭遠山以一己之力,大敗率領群雄的少林派掌門人“伏虎羅漢”玄慈方丈與丐幫幫主“劍髯”汪劍通,並殺死了“萬勝刀”王維義、”地絕劍”、黃山鶴雲道長、山西大同府“鐵塔”方大雄和江西”杜氏三雄”等十七名武林高手。
因為愛妻被殺,痛不欲絕的蕭遠山破了他不殺漢人的誓言,在留下遺孤蕭峰後殉情跳崖自殺。
或許是天見可憐,跳崖殉情的蕭遠山卻並未身死,劫後餘生的他便藏身於少林寺中,為了報仇而經常潛入藏經閣中抄錄武功秘笈。期間蕭遠山發現了玄慈與葉二孃偷情,並偷走玄慈與葉二孃的私生子虛竹,隨後放在少林寺菜園中,交由少林寺僧人撫養成人。蕭遠山後經掃地僧的點化,在大徹大悟之後,最終歸隱於少林寺。
虛竹
虛竹本是少林寺內的無名小僧,24歲時隨師父慧輪下山,卻誤打誤撞的破解了珍瓏棋局,得到了無崖子修煉了七十餘年的內力,併成為逍遙派掌門。
後來虛竹被天山童姥施計,與西夏公主李清露破了色戒,又在西夏皇宮冰窖內,得到了天山童姥和李秋水二者的九成內力,成為靈鷲宮的宮主。
虛竹下山時還是一個不入流的小渣渣,僅略知一點"羅漢拳"和"韋陀掌"的少林入門功夫。
但當虛竹再次回到少林寺時,已經晉級為當世的絕頂高手之列。虛竹在少林寺內,先後擊敗了吐蕃國師鳩摩智和星宿老仙而威震武林,並和天下第一大幫丐幫幫主蕭峰、大理鎮南王世子段譽結拜為異姓兄弟,嘖、嘖、、、我們可以理解虛竹當時那種油然而生的自豪心情,但如果他預先知道自己本是天下第一大派掌門,玄慈方丈之子後,可能會淡定的多。
朋友們一直都認為虛竹是《天龍八部》在最開掛之人,但筆者卻認為虛竹是最為悲慘之人。
因為虛竹是玄慈方丈與葉二孃偷情所生,所以從他一出生就是偷偷摸摸的,後來更是被蕭遠山偷走,當虛竹自願接受戒律棒懲罰,露出了背後的香疤時,才被其母被葉二孃相認。而他的生父玄慈,則被蕭遠山指出就是當年的"帶頭大哥",玄慈在愧疚之下因接受200戒律棒的懲罰而死,其母葉二孃也隨後自殺。虛竹好不容易剛剛找到了親生父母,卻轉眼間又雙雙的死在了他的眼前,而因為蕭遠山是他結義大哥蕭峰的父親,這下連仇都沒得報,人間慘事莫過如此。
段譽
段譽是大理國"鎮南王"段正淳的世子(實為段延慶和刀白鳳所生)。
段譽出生於大理皇室,從小就過著那種無憂無慮、與世無爭的生活,段譽天生不愛習武,就連江湖人士夢寐以求的家傳武功"一陽指"也懶得學。當段譽在被其父逼他學武后離家出走,他聽聞無量山風景清幽便來到了這裡,併為瞭解救遭人挾持的鐘靈,他先後是誤服萬毒之王-莽牯朱蛤,從而使他百毒不侵,和在無量山的"琅環福地"中,從洞中的一尊玉像處,習得了逍遙派的"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 兩大奇功。
當然,這位大理國"鎮南王"世子的好運似乎遠沒有到此結束。
雖然當初還以為鍾靈和木婉清,是他同父異母的妹妹而放手,但在真相大白之後,段譽不但得到了他的"神仙姐姐"王語嫣,而且還將鍾靈、木婉清、曉蕾(曉蕾是西夏公主李清露的侍女,據說曉蕾身形苗條、舉止嫻雅、面貌秀美,後來西夏公主李清露將她送給段譽為妃)這些美女照單全收了。此時的段譽已經躋身於當世絕頂高手之列,同時也如同他的父親段正淳一樣,享盡了人間之豔福。
既然段譽同蕭峰、虛竹是結義兄弟,那麼在父親這個問題上應該也相去不遠。當段譽的父親段正淳及其母刀白鳳、段正淳的情人李青蘿、秦紅棉、甘寶寶等人,被慕容複用"悲酥清風"之毒擒獲之後,慕容復便一刀一個殺了段正淳的四位情人。最後段正淳與刀白鳳也自盡而死,而刀白鳳在自刎之前告知了段譽的身世,段譽親生父親竟不是段正淳,而是四大惡人之首的“惡貫滿盈”段延慶。
刀白鳳雖然擊敗了眾多情敵,但大理段二依然風流成性,刀白鳳為了報復他,便也出了一次軌,綠了段正淳一把,而她出軌的物件就是段延慶,況且她就出了這一次軌,刀白鳳就懷上了段譽,這不能不讓人感嘆世事之無常。
-
8 # 夢迴大唐的小明
《天龍八部》電視劇共有五個版本,不知道您要問的是哪個一個版本。
咱們先說一說,大多數人認為最好的版本,那就是97黃日華版,這個版本真的是太經典了。不光主角,配角也非常到位,李若彤版的王語嫣也似小龍女一樣神仙姐姐落凡間。而主角黃日華,把喬峰那種豪情、不拘小節、義薄雲天、大氣磅礴演繹的淋漓盡致。主題曲《難唸的經》也把江湖兒女、國恨家仇各種錯綜複雜的矛盾揉進在一首歌曲裡。
版本最早的是82年版,黃日華飾演虛竹,梁家仁飾演喬峰,這個版本對當時來講也是非常不錯的。梁家仁的喬峰跟黃日華的很有一拼,出場自帶音效,很澎湃。
其次就是90版本的《天龍八部》,臺灣拍攝,可以說是《天龍八部》電視劇版最差的一部。主演惠天賜、關禮傑,演員演技沒得說,但是臺灣的武俠一貫拍的不好。
然後就是03版《天龍八部》,演員陣容強大(胡軍、林志穎、高虎、劉亦菲、陳好、劉濤),投資也不菲,胡軍的喬峰可圈可點。
13版本《天龍八部》跟臺灣版一樣,也悲催了,還弄個南韓演員來演段譽,惡評如潮。
-
9 # 舊故事老電影
這部劇最大的突破,在於首次全方位運用無形真氣的形式來表現招式。純電視劇觀眾可能沒有意識到,在張紀中版《天龍八部》之前,他們看到的大部分金庸劇,嚴格意義上來說都並非金庸武俠,而是被帶跑偏拍攝成了金庸仙俠。 金書裡所描寫的打鬥場面,無論是絕世高手、一代宗師、還是武當山上的宙斯張三丰,那都是拳拳到肉一招一式打出來的。而喬峰公放BGM一言不合搓出一條龍、段譽腳踩風火輪身藏六把鐳射槍、火球術士鳩摩智、變相怪傑遊坦之、毒毒果實丁春秋......這些都是嚴重背離原著世界觀的表現形式。 在這些劇裡所體現的戰鬥體系,壓根不是金庸筆下那個由招式和內力構成的世界,武林高手們完全可以無縫銜接地穿越到《全職獵人》的世界裡去——所有人的技能都是最典型的放出系和變化繫念能力者。 只有當打鬥場面迴歸到了一招一式,離體的最多是無形真氣。觀眾才會明白:為什麼武林全明星陣容都救不下一個喬峰;為什麼郭靖不能訓練出一整個襄陽城的武林高手切菜蒙古兵;為什麼江湖無論積蓄多少年都並無任何卵用,而明教在穩定的領導下短時間內成建制就有資格反攻元朝;才會明白北喬峰南慕容差距如此巨大卻可以齊名一世,在於武林高手拼的不是誰的特效更高階,而是實際一掌打在誰的身上,看被打者的受傷情況才能判斷誰真的比誰強一個檔次。
-
10 # 蹦GAI
對於《天龍八部》我最瞭解了,從小到大一直愛看,直到現在我還看他的橋段,最喜歡看的是黃日華版本的,裡面刻畫的人物特徵十分清晰。大義凌然的喬峰,呆頭呆腦的虛竹,還有精靈古怪的段譽。電影主要突出了這三個人的經歷。
喬峰的每一次出場都刻畫的相當瀟灑,驚喜。千杯不醉的喬峰一點也不錯,每次出場都有酒的陪伴跟經典的音樂。還有他的大義凜然,它可以為丐幫各長老自伐數刀,這樣的氣魄當真沒有第二人。
出生於大理的段譽在無意中學的凌波微步,不願意傷人性命的段譽在劇中喜歡王語嫣,為了她任何事情都可以做。
虛竹得到師傅真傳而變得十分強大,傻傻的很有福氣當了靈鷲宮宮主學的各種武功。
還有各個人物刻畫的很清晰,《天龍八部》的書名典故出自佛經,指的是八種神道怪物,它們常在佛像諸菩薩、比丘等說法時參與聽法。金庸用高明的手法把一連串的錯誤編成動人的情節,既引人入勝,又不會流於膚淺。
有時候儘管雄心萬丈,最後看起來似乎也是貌合神離,反而是那些將觀眾需求和原著精神作了最佳平衡的改編,即使有刪削改動,也能夠直擊觀眾心底,成為口口相傳的經典。 在我心目中,97版《天龍八部》就是這樣一部經典,而它塑造的眾英雄和女性形象,就是這樣一個成功的,無可替代的經典形象。
-
11 # 電影什麼都知道
首先,這個問題本身有點問題,不知道題主想問的是哪一版《天龍八部》?是梁家仁版,惠天賜版,黃日華版,鍾漢良版還是胡軍版?
因為黃日華版太過於經典,所以很多人會不由自主想到這一版,但題主想問的是哪一版呢?
其次,如何評價太過籠統。如果從影視技術角度來看,肯定是影視特效、影響效果,距離我們越近越好,畢竟技術是在進步(但演技卻不一定)。
下面,從影視劇中心思想表達方面來談一下。
《天龍八部》是佛教用語,這本書或是說影視劇的主旨是在表答“有情皆孽,無人不冤”。
表現在劇情裡,就是其中的每一個人都很痛苦。
比如喬幫主,一心為國為民,結果被證明是異邦,他越是想救人,反而害更多人,所以最後只能自己一死。
比如段譽,他不愛學武功,結果鎮南王就是要逼他學武,他不想當皇帝,最後還是要當皇帝,還有他的愛情,最是崎嶇坎坷,電視劇中最終讓他抱得美人歸,可是在原著中,金大俠修改作品,左後還是讓王語嫣回到了慕容復身邊。
比如虛竹,他就想做一個小和尚,結果被逼學了很多武功,破了各種戒,最後雖然做了靈鷲宮主,但他真的開心嗎?
比如慕容復,一心想光復故國,為此不惜扭曲自己的心意,不惜變成自己最討厭的人,最後還是黃粱一夢,或許瘋了才是他最好的解脫。
比如四大惡人,哪一個沒有一段傷心往事?(雲中鶴除外)雲中鶴據說是金庸的表哥,也是近代史上很有名的渣男徐志摩的筆名。
比如鎮南王以及他愛的女人們,哪一個不痛苦?哪一個不難過?
甚至是小磨坊裡的一對鄉下情侶,本來只是想親熱一下,結果段譽來避難,也把人家害死了。
你說苦不苦?
眾生皆苦。
所以,能夠體現出這個主題的,就一定是一部不錯的電視劇。
-
12 # 二丫影視
最經典版本的《天龍八部》,自然是黃日華版(1997版),大多數人肯定都認為這一版是最經典的,其中黃日華的喬峰、李若彤的王語嫣都非常傳神,樊少皇的虛竹也很符合小說中描述的貌不驚人有一丁點醜,陳浩民的段譽也非常不錯不過距離原著中風度翩翩的文弱帥氣還是有些許差距的。 排第二的版本,應該是胡軍版(2003版)的《天龍八部》,這一版雖然不如黃日華版經典,但在劇情設計方面也很不錯,是張大鬍子繼毀了金大俠的《笑傲江湖》(李亞鵬版)和《射鵰英雄傳》(李亞鵬版)之後的一次全新嘗試,主打的是偶像明星牌,比如飾演段譽的林志穎、飾演王語嫣的劉亦菲,播出後收視率很好,也收穫了比較高的好評。 梁家仁和黃日華的1982版其實也還湊合,就是在製作方面稍有些粗糙,現在再回過頭去看,那畫面、服化道的設計也會讓人感覺非常不舒服;鍾漢良和韓棟的2013版就讓人無法直視了,撇開披床單的喬幫主鍾漢良不提,張檬的王語嫣跟陳妍希的小龍女一樣的噁心人,唯一的亮點估計就是看起來萌萌噠的韓棟了;至於楊祐寧的2018版,雖然目前還沒有播出,但我是一點都不期待,客觀地說,大多數(幾乎95%)的港臺藝人在普通話方面很差勁,所以光是想想豪邁的喬幫主一口軟嗲嗲的奶油小生腔就讓人吐了(當然,到時候估計會找人配音,但我對配音不抱一點期望,《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趙又廷的配音就讓人不舒服)…… 總而言之,比較起來,可以說到目前為止,所有版本的《天龍八部》電視劇中,能被評為經典的就只有黃日華的1997版和胡軍的2003版這兩部。
-
13 # 小戴聊影視
我認為最好就是97黃日華版,這個版本真的是太經典了。記得那個時候我爸我媽天天看一集不落。不光主角,配角也非常到位,李若彤版的王語嫣也似小龍女一樣神仙姐姐落凡間。而主角黃日華,把喬峰那種豪情、不拘小節、義薄雲天、大氣磅礴演繹的淋漓盡致。主題曲《難唸的經》也把江湖兒女、國恨家仇各種錯綜複雜的矛盾揉進在一首歌曲裡。
記得小時候看這個電視劇的時候可是相當投入,叫我吃飯都聽不到。在我看來《天龍八部》中悲劇人物很多,但是要說其中最為悲劇的一個莫過於慕容復。慕容復的一生都是一個悲劇,作為大燕皇族之後,慕容復從出生那一刻就揹負了復國的重任。這一點甚至寫在了他的名字裡。為了復國他可以放棄一切,放棄表妹,放棄尊嚴,不過幾十年的蹉跎,他卻一事無成。
《天龍八部》是千百個掀天巨浪,而讀者就浮在汪洋大海的一葉扁舟上。一個巨浪打過來,可以令讀者沉下數十百丈,再一個巨浪掀起,又可以將讀者抬高數十百丈在看《天龍八部》的時候,全然身不由主,隨著書中的人物、情節而起伏。金庸的作品,到了《天龍八部》,又是一個新的巔峰。
金老爺子的《天龍八部》要比射鵰神鵰兩部曲,更能體現出愛國之心,俠之大者,為兄弟那種無私無畏,這應該是金老爺子想表現希望生活中會有這種男人,可惜好人不長命,物極必反這又恰恰接近咱們的現實生活吧。所以結局才有點悲。
記得小時候看這個電視劇的時候可是相當投入,叫我吃飯都聽不到。在我看來《天龍八部》中悲劇人物很多,但是要說其中最為悲劇的一個莫過於慕容復。慕容復的一生都是一個悲劇,作為大燕皇族之後,慕容復從出生那一刻就揹負了復國的重任。這一點甚至寫在了他的名字裡。為了復國他可以放棄一切,放棄表妹,放棄尊嚴,不過幾十年的蹉跎,他卻一事無成。
-
14 # MA努力吧年輕
《天龍八部》電視劇共有五個版本,不知道您要問的是哪個一個版本。
咱們先說一說,大多數人認為最好的版本,那就是97黃日華版,這個版本真的是太經典了。不光主角,配角也非常到位,李若彤版的王語嫣也似小龍女一樣神仙姐姐落凡間。而主角黃日華,把喬峰那種豪情、不拘小節、義薄雲天、大氣磅礴演繹的淋漓盡致。主題曲《難唸的經》也把江湖兒女、國恨家仇各種錯綜複雜的矛盾揉進在一首歌曲裡。
版本最早的是82年版,黃日華飾演虛竹,梁家仁飾演喬峰,這個版本對當時來講也是非常不錯的。梁家仁的喬峰跟黃日華的很有一拼,出場自帶音效,很澎湃。
其次就是90版本的《天龍八部》,臺灣拍攝,可以說是《天龍八部》電視劇版最差的一部。主演惠天賜、關禮傑,演員演技沒得說,但是臺灣的武俠一貫拍的不好。
然後就是03版《天龍八部》,演員陣容強大(胡軍、林志穎、高虎、劉亦菲、陳好、劉濤),投資也不菲,胡軍的喬峰可圈可點。
13版本《天龍八部》跟臺灣版一樣,也悲催了,還弄個南韓演員來演段譽,惡評如潮。
回覆列表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天龍八部與鹿鼎記併成為金庸作品雙絕之一,鹿鼎記就不做評價,下面就來說說天龍八部。
“無人不冤,有情皆孽”出自陳世驤先生1966年致金庸的一封書信,是對《天龍八部》的評論,我覺得這評論真是太過點題,在這本書中所出現人物無不為自身的貪嗔痴愛所困,舉例說明,鳩摩智費勁心機收羅練習天下武學,致最後走火入魔,是為貪;由雁門關一役引發的多起命案,恩怨情仇,是為嗔;喬峰為死去的阿朱立下誓言,終身不娶,是為痴;馬伕人因動情於喬峰而求不得,因愛成恨,抱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心態陷害喬峰,是為恨。
個人認為天龍八部最具吸引力的就是喬峰這個人物的塑造,他的形象塑造的太過完美,武功蓋世,義薄雲天,為國為民,對愛人忠貞不渝,但這樣完美的人卻又一生坎坷,命途多舛,如此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卻為世人所不容,最後為保大宋,逼遼王撤兵,但卻落了個不忠不義,如此有血性之人怎受得了如此評價,最後只能以死謝罪。
蕭峰真是是金庸筆下最讓我心疼、最悲情的男主角,也是唯一以死亡為結局的男主角,他的死或許早已註定。
總之,天龍八部是一部蕩氣迴腸,又讓人肝腸寸斷的小說,不愧為武俠小說巔峰之作。
最後附上我截的96版天龍最後喬峰自刎的圖,時勢造英雄,時勢也毀英雄啊!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