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0
回覆列表
  • 1 # 藍色河流20402363

    雖然戰前出現啦非常多的不利於明軍的意外,但明軍的失敗是必然的!明軍出兵十萬號稱四十七萬,野豬皮出兵八萬。再考慮到兵源素質,明軍已經處於弱勢。明軍還要分兵四路,僅此一點輸的不冤

  • 2 # 於左

    萬曆四十六年四月,努爾哈赤率軍襲佔撫順,七月,再佔清河堡。萬曆皇帝下令征剿,任命楊鎬經略遼東軍務。

    經過大半年的準備,大批明軍從各地彙集遼東。萬曆四十七年二月底,經略楊鎬指揮十萬明軍,號稱四十餘萬,兵分四路,向努爾哈赤的老巢赫圖阿拉進軍。

    四路人馬當中,北路和南路的兵馬數量最多,大約都是三萬人。北路以原任總兵官馬林為主將,從靖安堡出兵。南路以遼東總兵官李如柏為主將,兵出鴉鶻關。

    西路和東路的明軍數量都在兩萬上下,北路有北關軍隊配合,東路有北韓軍隊配合。西路以山海總兵官杜松為主將,兵出撫順關。東路以總兵官劉綎為主將,從寬奠出發,兵出涼馬佃。

    最後的結果我們都知道了,努爾哈赤率領八旗軍,高速機動,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四路明軍三路被殲滅,只有消極的李成柏率領的南路逃回。

    簡單分析一下明軍失敗的原因,純粹個人觀點:

    首先,明軍根本的戰略就是錯誤的。

    努爾哈赤的勢力生活在山區,明軍主動出擊,大軍壓境,四路合圍,企圖直搗努爾哈赤的巢穴。這個目標本身就是錯誤的,當時一些有識之士也指出這一點。

    努爾哈赤擅長運動戰,老謀深算。明軍長驅直入,放棄自己的優長,犯下兵家大忌。正確的策略是以防禦為主,依託原有的邊牆、城、堡的防禦體系,適當機動。

    其次,明軍兵分四路,給努爾哈赤各個擊破的機會。

    努爾哈赤的巢穴位於山區,受地形的影響,無法展開大部隊作戰,所以明軍兵分四路,從不同方向進軍。意圖是好的,要使努爾哈赤首尾不能相顧。

    但是,四路明軍彼此相距遙遠,各路面對的情況差別巨大,在當時的通訊條件下,很難做到同步行動。同時,分兵四路使得力量分散,握緊的拳頭分開了,優勢變成了劣勢。

    努爾哈赤充分利用了這一點,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首先伏擊最積極的杜松一路,將其擊潰,杜松戰死。隨後,努爾哈赤馬不停蹄,撲向進軍緩慢的馬林,合圍殲滅。這兩仗,努爾哈赤的兵力都形成了數量上的優勢。

    大勝以後的八旗軍,分撥人馬奔向東路,孤軍深入的劉綎一路陷入合圍,全軍覆沒。

    第三,楊鎬指揮失誤,明軍將士臨陣表現低能

    明軍錯誤百出,杜松進軍的時間比預定的提前一些,而北路的馬林徘徊猶豫,貽誤了戰機,正好給努爾哈赤提供了各個擊破的機會。

    最荒唐的是南路李如柏,進軍路線最短,兵力最強大,但在整個戰役期間,南路的幾萬人馬無聲無形,努爾哈赤只派了五百軍士在南路進行防守。

    當東路劉綎陷入八旗兵合圍之時,副總兵賀世賢勸說李如柏率軍前去救援,李如柏依然不肯。

    楊鎬剛一得到杜松挫敗的訊息,立刻派人馳命李如柏、劉綎兩路不得深入。

    當時有人認為,楊鎬和李氏家族關係密切,他出於私心,把李如柏安排在南路。而李如柏與努爾哈赤家族的關係親密,疑點重重。

    總之,薩爾滸一役,努爾哈赤充分利用主場優勢,靈活排程,而明軍方面犯下許多致命錯誤,導致最終的慘敗。

  • 3 # 宋安之

    這個問題應該是指薩爾滸戰役吧,明朝與新興後金(清)的第一次大規模戰役,結果慘敗。

    薩爾滸之戰,明軍約11萬人,號稱20萬,後金約6萬人,按理說剛剛經歷過三大徵的明朝,雖然有種種不足之處,但是軍隊戰鬥力還是不弱的,而且人數差不多兩倍於後金,應該是碾壓對方,但還是輸了,這是為什麼呢,有以下原因。

    明軍犯了兵家大忌,分四路人馬,被努爾哈赤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擊潰三路人馬,剩下一路望風而逃,明軍本來有巨大優勢的,卻非要分為四路,想聲東擊西,然後對努爾哈赤部合而殲之,沒想到卻被努爾哈赤各個擊破。

    用人不當,萬曆帝識人不明用楊鎬,楊鎬識人不明任用的四路將軍,不是戰死就是逃跑,沒有守住等待援軍或者消耗後金生力軍,而楊鎬的大局觀也很差,沒有率領機動部隊去及時支援坐看其他三路被擊破,整體的從上到下用人不當,如果任用的將軍會用兵,不會這麼快被各個擊破,不說以少勝多,陷入膠著戰中時間久了其他幾路肯定會支援,或者說指揮得當了可以消耗後金大量兵力,也不至於最後敗的如此之慘。

    薩爾滸戰役是明朝對後金的一次至關重要的戰局,此時後金並沒有壯大,明朝若勝了可以一勞永逸,可惜失敗以後後金屢戰屢勝,一發不可收拾了,最終清代明朝入主中原,真是讓人感慨萬千…

  • 4 # 仙雲野鶴88

    薩爾滸之戰,發生在明萬曆47年,明軍本想一舉消滅努爾哈赤的後金勢力,拔掉老巢,因此,明朝調兵遣將、籌備糧草,調動軍隊10萬,甚至向北韓也發出了協助的請求,但結果卻是損失慘重,時候分析,明軍之所以失敗,有以下原因:

    一、明軍急於求成,後金以逸待勞

    努爾哈赤在發出7大恨之後,公開和明朝為敵,雖然起起伏伏,一會說要和明朝和談,一回去又嚮明朝進攻,但總的來說,已經對明朝的邊境造成很大威脅,所以,明朝從皇帝到大臣都希望一舉把這顆釘子拔掉,由於長途行軍,糧草運輸等方面的壓力,心態上就比較急迫,比如東路軍的杜松,一路急行軍,想在立戰功,被後金八旗集中兵力擊潰。而後金方面則以逸待勞,從努爾哈赤聽到明軍快到了,他卻依然不慌不忙,就看出心態的不同。

    二、戰術上的失誤

    明朝調集這麼龐大的軍隊,這些部隊在之前相互之間怎麼配合,並沒有一定的演練,分兵合擊戰術,最主要的是四路大軍要在同一時間到達指定地點,才能發揮相互支援的作用。但由於各路大軍的行軍速度,以及天氣等原因,加上各路大軍之間缺乏相互資訊互通,各軍隊就像盲人騎瞎馬,根本不知道友軍的位置和下一步的行動,比如西路軍原定於二十一日進軍,但由於十六日天降大雪,進軍日前推後到二十五日,而東路軍卻很早達到,在沒有相互協同的情況下,貿然進攻,致使後金各個擊破。

    三、不重視情報收集

    在明軍進攻前,努爾哈赤已經派了許多奸細收集明軍的各種情報,包括各將領之間的矛盾,軍隊佈局以及糧草等情況。而反觀明軍,在召集大軍進攻之前,對薩爾滸的地理、後金的兵力部署、布放情況都沒有很好的瞭解,甚至對天氣情況也不是很瞭解,因此紙敗也在情理之中。

    四、主將作戰藝術方面

    後金的努爾哈赤雖然沒多少文化,卻是天才的軍事家,努爾哈赤在對戰場形勢的分析等方面要比明軍的統帥楊鎬高不止一個層次,而且後金各將領之間非常團結,因為對後金來說就是生死存亡之戰,是置之死地而後生之戰。而明朝各將領之間矛盾重重,甚至別的將領戰敗,對自己還有利。

  • 5 # 歷史總探長

    薩爾滸戰役,像極了努爾哈赤遞給大明王朝的一把絕命奪魂刀。

    這把刀,將大明王朝砍殺的遍體鱗傷,幾近奔殘。

    古代王朝的興衰大抵和民間土地有著本質的關係,即便到了今天,華夏大地上仍舊寸土寸金,人們的生活也大多不是為了幾兩碎銀,而仍舊是腳下的方寸之地。

    一個新興王朝在剛剛建立的時候,往往凝聚力很強,其政治框架更是行之有效,能夠有強大的動員能力辦成任何一件大事。

    像知曉全國土地的具體份額這種高難度的大事,也可以瞬間丈量完畢。

    可到了王朝中期、王朝末期呢?

    帝王所統御下的政治框架是否還有如此強大的動員能力?

    毫無疑問,沒有!

    中國幾千年來的所謂改革,大多非地即軍。

    不是土地改革,就是軍政改革。

    而軍政改革又寄生在以土地改革為基礎的大環境下,所以,說一千道一萬,改革就是土地改革。

    向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同樣是延續這個理念。

    新興王朝建立之後,全國的土地就像一塊巨大的蛋糕,皇帝往往都元勳功臣多有偏愛,他們得到的土地最多,福利也最多。

    因為,這些賞賜給功勳的土地,往往都免稅。

    啥意思呢?

    相當於給了你土地,你還不用上交國家。

    除卻開國的元勳功臣,還有一部分人也能夠獲得這樣的高階福利。

    ---讀書人。

    普天之下計程車族只要為官,大多都會免稅,只是官職不同,大抵的數量不同,但是土地免稅的福利卻不盡相同。

    老百姓呢?

    國家可以發給他們土地,可他們的上交一部分產糧,撐起國家的財政收入。

    一些人為了減少上交的產糧,就會將自己的土地掛靠在大戶人家的名下。

    假如國家需要你上交40%的產糧,你只能享受到60%的勞動收入。

    可如果掛靠在士族官僚手中呢?

    他們名下的土地是免費的,所以可以隨便設定一個低於朝廷的非官方資料。

    例如,掛靠在他的名下,你只需要上交30%的產糧。

    不過,這種掛靠土地的人一多,時間一長,會滋生怎樣的後果呢?

    士族官僚名下的土地會原來越多,百姓的土地會越來越少,一個王朝財政收入會越來越低。

    國家財政收入的一部分錢,會間接流入士族官僚的口袋。

    王朝末期大多會形成這種現象。

    張居正想要改革,士族官僚們不願意上報詳細的土地資料,你如何改革呢?

    所以,他一死改革幾乎宣告失敗!

    更為可怕的是,隨著實則官僚的土地越來越多,他們會漸漸提升交糧的百分比。

    老百姓怎麼辦呢?

    民告官嗎?

    很抱歉,買賣土地本來就違法。

    你要是硬著頭破想人財兩空也可以,但是狀告信大多出不了縣衙,搞來搞去只能把自己害得更慘。

    明王朝末期的經濟崩塌,大抵就是如此。

    薩爾滸戰爭爆發之前,明朝就是面臨這樣的困境。

    萬曆十六年,努爾哈赤帶領大軍在明朝邊境突突了好幾遍,然後毀城而去。

    哇塞,這大明太慫了吧!

    努爾哈赤直接將遼陽也順便一塊突突,再一次暴打明朝軍隊,同樣劫掠物資,毀城而去。

    薩爾滸之戰由此爆發。

    萬曆皇帝調撥了四路大軍讓楊鎬統領,準備圍攻赫圖阿拉,直接端了他們的老窩。

    南路大軍:遼陽總兵劉綎帶領兩萬大軍奔襲寬甸,切斷後金的後路中路右翼大軍:遼東總兵李松柏帶領兩萬五千大軍奔襲遼陽,隨後引兵攻打赫圖阿拉城中路左翼大軍:山海關總兵杜松帶領三萬大軍奔襲瀋陽,隨後引兵攻打赫圖阿拉城北路大軍:開原總兵馬林帶領一萬五千大軍奔襲開原、鐵嶺之地,隨後引兵攻打赫圖阿拉城

    這四路大軍啥情況,兵員來自那裡呢?

    北方邊鎮、四滇地區。

    這些地方大多長久不戰,軍隊戰鬥力處於長期疲軟的狀態。

    大軍陸陸續續在瀋陽集結時,正值料峭寒冬,士兵們的盔甲、盾牌、長刀更是破舊不堪。

    楊鎬上書萬曆皇帝,等到春季的時候再幹那孫子吧,現在士兵們裝備不行,天氣也異常寒冬,這完全就是去送死啊!

    再者,各路大軍幾乎都是從其他地方打包行軍走過來,各路統帥恐怕也難以在短時間內整合大軍,配合完美。

    萬曆皇帝以為楊鎬認慫,勒令楊鎬出兵進攻。

    1619年,二月。

    近十萬之眾的明軍兵分四路浩浩蕩蕩的殺向了赫圖阿拉。

    大軍行進時,天降大雪。

    漫天飛舞的雪花看著很漂亮,可大家都感覺到了一絲的不安,一絲可怕的死亡氣息。

    第一敗:

    杜松統帥的在界凡山一帶被突襲,杜松戰死,全軍覆滅。

    第二敗:

    努爾哈赤利用行軍時間差,直接撲殺北路統帥馬林,尚間崖一戰,馬林戰敗,僥倖脫逃。

    第三敗:

    南路大軍統帥劉綎挺兵至董鄂城時,皇太極、代善引兵衝擊,南路大軍又全軍覆滅,劉綎戰死。

    第四路:

    三路大敗之後,李松柏所統領的中路右翼大軍倉皇撤退,保留了最後一點有生力量。

    薩爾滸戰役,四路大軍合圍不成,幾近團滅。究其根本,天氣嚴寒,士兵們大多不適應東北的天氣,而且大軍無法協同配合,反被努爾哈赤引兵各個擊破。

  • 6 # 超然視野

    首先這並不是關乎大明生死的一仗,而相反這是關乎努爾哈赤能否存在後金的一仗,大明是出於收復遼東,或消滅努爾哈赤的軍隊。但對於努爾哈赤來說,這是他起兵以來面臨的生死抉擇,若勝則至少可以立國,若敗則從此再無翻身機會。

    大明對努爾哈赤本來就在鬥志強不在一個層面,又用自己的短處和對手處對打,豈有不敗的道理!

    努爾哈赤麾下雖然也是騎步混編,那也只是少量的守城步兵和絕大部分騎兵組成的,而明軍兵分四路,除李如松的騎兵在,大部分是步兵,還是分開的!努爾哈赤的騎兵完全可以將明軍一個個吃掉。

    騎兵優勢是機動性和衝擊力,而步兵恰恰相反,再說深入敵境,地裡人和都不在自己這邊,又有一個不懂打仗的文人統帥!簡直就是送裝備!

    所以李如松的騎兵幾乎完好無損,而其它幾路軍隊幾乎全軍覆沒,有點騾馬都成了戰利品。

    攻擊策略也有問題,進攻多以佔領城池賊目的,卻從來沒有打算尋找後金軍決戰,也沒有打算攻擊他的大本營或者後方基地,勞師以遠,後方糧草供應等都耗費軍力人力。

    所以,打不贏就對了!

  • 7 # 射手看球

    這是一場本不應該打的戰爭,這場仗怎麼打的,很多地方都有介紹,說的也很仔細,無需我贅言了。 這次的明軍的組成,四路兵馬分別是左翼山海關總兵杜松,右翼遼東總兵李如柏,左翼北開原總兵馬林和葉赫兵,右翼南遼陽總兵劉鋌和北韓兵,這四路一共二十萬,號稱四十萬。但是努爾哈赤的八旗完全可以算出來,按照300人一牛錄算的話一個旗是7500人,八旗大概六萬人。八旗軍的是騎兵多一些,明軍步兵多一些,明軍的科技要先進些,但是沒有很明顯的優勢。單從實力上看,雙方應該是勢均力敵的較量。 可是打仗是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的,這場仗天時地利人和,哪一樣大明朝也不佔優,就和努爾哈赤開戰了,怎麼能贏呢?首先和努爾哈赤不清不楚的李家在遼東經營多年,要滅努爾哈赤,先要撇清楚李家。用了楊鎬(鎬與李如梅為故交,如梅未至,鎬欲留住三柵,令如梅奪寨建功。《明史》),那還不如讓李家自己去伐努爾哈赤,這樣結局說不定還好些。最後的結果就是明奸滿天飛,大明朝的軍隊怎麼佈置的,努爾哈赤一清二楚。(這個在古代戰爭中實在是太要命了。)沒有撇開李家,看看李如柏的表現吧,李如柏平倭亂的時候也是員悍將啊,薩爾滸之戰,如果不是放水,那麼李如柏完美詮釋了“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滿州軍面都沒有見到,自相踐踏,傷亡數千人。 接著開戰的時間也不對啊,為什麼要冬天打啊!我們英勇的志願軍想在冬天全殲陸戰一師,付出了多麼大的代價啊,最後也沒有完成任務啊。大明朝軍隊在冬天和努爾哈赤決戰,平白就把天時讓給了對手。一個大學裡的段子聽完,你就能明白北方的天氣了。話說東北一所大學裡,廣東的朋友和東北的哥們同時喜歡上了一個姑娘,那就公平競爭嘛!結果東北的哥們在一個冬夜找到這個廣東的朋友,兩人在宿舍外面談,一個小時後,廣東的朋友就退出了競爭。寒冷的天氣戰勝了熾熱的愛情。這是個段子,也是從側面反映了東北的嚴寒,不是光靠意志就能克服的。再說戰鬥意志,大明朝的軍隊也不行啊,大明朝的軍隊來打努爾哈赤,為的是功名富貴,努爾哈赤面對的卻是生死存亡,戰鬥意志也是努爾哈赤佔優啊!如果是有著堅定理想的共產主義戰士,掃平六萬滿洲軍當然是不在話下,但是明軍那兒那兒也比不上啊,歷史也沒有那麼多如果。 最後說說大明朝軍隊的協同作戰,實在是太差了。劉鋌是被偽裝成杜松軍的滿洲軍殺死了的。包括後來明朝的城池被攻破,很多都是用的這樣的招式,滿洲軍偽裝成明軍混入城中,掩殺一同,弄的明軍毫無頭緒,自相屠戮,一時間全軍盡沒。 如果是明君指揮這場仗的話,這場仗可能這樣打。首先滿洲軍剛取得大勝,又是正值冬季,不能在這個時候發動全面的進攻。第一件事情是固防,第二件事情是肅貪,先穩定住自己,不至於一開打,明奸到處都是。然後從部隊裡抽調組織起一隻精騎襲擾滿州軍,同時聯絡葉赫和北韓,等到五月天氣好轉,東北地區正好青黃不接的時候,發動總攻。這樣雖然不能阻擋歷史滾滾的車輪(雖然我不認為清替明是歷史的進步),但是不至於辱沒了早早就寫出《孫子兵法》《武穆遺書》的漢人祖宗啊。當時漢武帝打匈奴時,條件不允許,那不也是先和親,爭取時間嗎!李世民打突厥的時候,一開始沒有條件,城下之盟都籤!大明朝也不知道怎麼想的,沒有條件要上,沒有困難,製造困難也要上,反正就要梗著脖子硬上。最後什麼兵書也沒有讀過的努爾哈赤,憑藉著本能就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一戰盡挫明軍的銳氣。 薩爾滸一戰之後,大明朝再也沒有主動去和滿洲軍決戰了,那邊沒有大明朝的支援,單獨面對羽翼豐滿的努爾哈赤,葉赫部自然也沒有堅持多久,滿州軍沒有了兩線作戰的顧慮,一心的騷擾大明朝的邊境。雖然有熊廷弼和孫承宗各自守了一段時間,可是熊廷弼局勢剛穩定就被斬了,孫承宗也是穩定住局勢了一段時間就被免了。有道是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古文上說: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大明朝從建國,就敵國外患不斷,最後演變成為內憂外患,終於亡了國!看來大明朝的法家拂士太少了!寫著寫著,就寫到明朝敗亡了,對著朱家的這些皇帝長嘆一聲。一個擁有將近一億人口的大明朝,被一個人口不到一百萬,軍隊不足二十萬的民族滅國,實在是讓人唏噓啊。

  • 8 # 大福讀史

    古人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三點,明朝時一點也不挨邊。

    先說天時:

    明朝進兵時間是公元前1619年二月中旬,此時白山黑水的東北天氣是十分寒冷的。例如努爾哈赤首先消滅的杜松一路,在二月二十九日大雪紛飛之際就領軍開拔。因為嚴寒難當,杜松在途中還下令軍中飲酒禦寒,導致了後來的杜松大醉上陣,埋下指揮失誤的伏筆。

    一直到杜松軍與後金開打,大雪造成的嚴寒已經導致明軍士卒嚴寒難耐,人皆戰慄。待到兩軍交戰,大雪雖然停止,可是大霧竟然生起,咫尺之內不辨敵我。此時杜松已經率軍中一部脫離大部隊前進殺敵,餘部就地於薩爾滸山設定大營等待,後金軍遂趁機襲擊杜松軍留守在薩爾滸山的大營。大霧瀰漫,薩爾滸山明軍想要用槍炮擊殺後金突擊部隊就要點火,同時明軍營中黑火藥懼怕潮溼導致雪中使用不利,明軍即使點火成功,在晦暗不清的大霧之中也難以看清後金軍身影,而火光正好給了後金軍瞄準的靶子,後金軍遂趁機殺入薩爾滸明軍大營。

    雖然杜松進攻的地點距離薩爾滸山不遠,而且杜松也透過喊殺聲知道後金軍在攻打薩爾滸山,但是杜松自信後金無法短時間攻克薩爾滸山,也因為大霧不清讓杜松無法及時做出回援判斷。後來,後金軍攻滅薩爾滸山明軍後,與界凡山後金軍前後夾擊全殲了杜松率領的突擊隊。

    再說地利:

    世代生活在長白山的女真一族屬於主場作戰,而且他們的首領努爾哈赤更是從二十五歲起兵到薩爾滸之戰的三十多年間裡常常轉戰長白山,對於戰場上的地形地勢以及各處遠近、寬闊狹窄之地的明處暗處都瞭然於胸。所以能在五天之內,轉戰騰挪的連續與杜松軍、馬林軍、劉挺軍作戰,且擊敗之!

    再說明軍部隊多攜愛有重炮等沉重武器,此等利器只能依賴車載才能行進,而且交戰之時還需要從車上卸下。通觀全盤,無論是杜松行進的蘇子河谷還是劉挺前行的渾河河道都是山谷崎嶇,不利於攜帶重武器的明軍大部隊行進。卻適合輕便無後勤壓力的後金軍騎兵縱橫襲擊。而且明軍四路大軍進兵路線都需要透過多隘口的山嶺,這些都為後金軍設伏提供了天然的場所。同時,後金的首都赫圖阿拉對於明朝四路大軍的出發地點瀋陽、遼陽、寬甸以及開原、鐵嶺之地地勢相對較高,實際上明軍是處於仰攻行軍的態勢。

    最後是人和:

    明朝大軍雖然號稱47萬,實際上從全國各地徵發而來的全部加起來就有二十餘萬兵馬,用於遼東戰場的僅有十餘萬。最後楊鎬將其分兵四路後,最多的一路只是杜松率領的大約四萬人,最少一路只有15000人。尤其是百戰勇將劉挺一路,除了自帶的家兵以及臨時配備的老弱士卒1萬餘人外,還有戰力低下的1萬北韓軍。再看後金軍,六萬騎兵攥成了一個拳頭用,是絕對的優勢兵力。

    再說士氣,努爾哈赤戰前用七大恨洗腦了後金人,給予了後金軍極大的動力。而且後金軍向來以掠奪為生,每攻下一城,就將全城血洗以儲存一年半載的生活用品。而且後金兵每殺一人,不但可以搜刮戰死者的財物,而且還可以從後金官府領取賞賜。且後金軍全國兵力僅有六萬餘人,其中兵士不是父子即為兄弟,作戰互相配合。對比徵發自各省份的明軍,其兵員素質極不協調,且待遇極壞,再加長途奔走導致的飢餓交加,未遇敵而鬥志已衰。他們或來自遠方,或濫竽充數,既缺少精誠團結,又沒有受命赴死的精神,毫無士氣可言!同時統軍大將之間,統軍大將與上級楊鎬之間多有不和。如劉挺對於楊鎬兵力部署抱有極大疑問,認為楊鎬給予如此之少的兵馬是要將自己置之死地。再如杜松奮戰薩爾滸之時,馬林畏縮不前,不敢救援只是消極防守,坐待杜松滅亡。杜松和馬林敗亡後,僅剩兩路之一的李如柏一路停止不前,即使知道劉挺被圍亦不施加援手,明哲保身以偷生苟活!

    再說敵情把握,努爾哈赤每次發兵作戰必先召集眾將集思廣益,謀定而後行。而且努爾哈赤對於明軍各路指揮官以及個性全部瞭如指掌,反觀明軍則對後金軍行動一無所知

  • 9 # 論史

    這個提問裡“明軍本來可以穩操勝券”一說非常的奇怪,明軍就壓根談不上什麼穩操勝券,不如說是明廷的大部分人以為這是必勝之仗,而最後結果是全軍覆沒。

    事實上,早在薩爾滸戰役開始前,明廷就有有識之士對這場戰爭戰法和時機的選擇上憂心忡忡,這其中也包括參戰將領劉綎,但是這樣的聲音太微弱,直接被忽略了。

    反對者之一,徐光啟在戰前就對楊鎬的四路進兵策提出了反對意見,而且他還斷言尤其是杜松一路凶多吉少,恐怕要全軍覆沒,後來果真被其言中。

    時方東顧,四路進兵,光啟疏上,此法大謬,策楊經略鎬必敗。且曰:“杜將軍當之,不復返矣。”

    反對者之二,熊廷弼早在楊鎬擔任遼撫的時候就反對輕率浪戰,面對遼東殘破的情況,提出對內應該“高城深池,息民養士”,在邊防上應該修邊築堡,以守為戰。他與楊鎬在遼東防務上意見相左,最後被“坐勘家居”。

    所以在薩爾滸之戰前,戰局形勢就對明軍不利,何來“穩操勝券”之說。

    薩爾滸之戰最讓人詬病就是兵分四路,四路軍隊相隔太遠,而主帥楊鎬卻坐鎮瀋陽城遙控指揮,諸軍難以聯絡和協調,給了女真軍各個擊破的機會;而杜松一路的兵力略多於其他三路,兵力平均分配,難以給敵軍以重大打擊。

    關於這個兵力佈置的原因有三:

    一、參照了平播州楊應龍之役,將西南戰場的成功經驗搬到了東北,在平楊應龍的戰役中,明軍就是24萬軍隊兵分8路,每路3萬人,進行向心攻擊,最後大獲全勝。所以,這回不管不顧依樣畫葫蘆再來一遍。

    二、成化犁庭的成功經驗深深的影響了明廷的高層,當年趙秉率領2萬軍隊,兵分五路,擺平了建州女真。11萬大軍自然是綽綽有餘,有一種天兵一到,努爾哈赤服誅的既視感。

    成化間,李秉徵建虜分五路,楊經略仿之為四路,叛建虜昔脆而今勁。

    三、之所以四路分兵,那是因為這回出征的明軍體系不同,如果合為一路也是有可能導致大敗的,宣、大調過來的杜松、還有東路軍主帥劉綎以及遼東系的李如柏,不是赫赫有名的主帥,就是老資格,而主帥楊鎬坐鎮瀋陽,又威望不足,不為眾人所服氣(劉綎都在奏摺裡罵他,見上文),如果合為一路,肯定大事不妙,這件事江西御史張銓就看的很清楚,提出楊鎬這位主帥一定要嚴加約束,只可惜楊鎬沒那能耐。

    李如柏、杜松、劉綎俱宿將,不相下,必天語嚴切,責成楊鎬約束。

    所以,明廷這回兵分四路,選用分進合擊之策,既有客觀失誤,又有無奈之舉。

    失誤在於:第一、對以往的成功經驗生搬硬套,不顧遼東戰場的實際情況,要知道八旗軍得戰鬥力比苗兵強不說,其行軍作戰靠馬匹機動,其突擊力和運動戰能力比楊應龍軍強的多。第二、雖然對努爾哈赤實力增長有所認識,但是認識程度有所不足。第三、此次出征的軍隊體系完全不一樣,合兵弊端甚大,難以指揮。

    所以,薩爾滸戰役是戰前準備不足,戰役策劃如同盲人摸瞎馬,這樣根本就是勝算極低,“勝券在握”那是沒有的事。

  • 10 # 北洋海軍炮手

    開篇先放個神論,大家權且當笑話看~這個問題我以前就說過,在沒有雷達、無線電、偵察機的年代,一個部隊的主帥根本無法對一支規模龐大的部隊進行有效指揮,所以只能採取分兵並委任得力的將領去統帥部隊,各路兵馬只要配合得當,完全可以達到作戰目的。所以,明軍10多萬部隊,分兵四路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且,如果對比當時後金的總人口,我們也可以發現,楊鎬分兵四路也是有底氣的。現代人有個思維定式,一提到八旗就會聯想到一牛錄300丁,五牛錄一甲喇,五甲喇一固山(旗),所以當時八旗有6萬多壯丁,實際上這個結論是錯誤的,因為那時候的八旗不滿編(滿編300壯丁)的多,而滿編的牛錄少之又少(努爾哈齊有15牛錄的親兵,這15牛錄肯定是滿編的。)《入關前八旗滿洲牛錄數和人口初探》

    根據張士尊先生的統計,在努爾哈齊起兵前,他手下女真、蒙古、漢、北韓等人口應該為17萬——18萬,總之不到20萬。根據壯丁和總人口一比五的比例,當時八旗壯丁總數不到4萬,典型的小國寡民。所以當時楊鎬有底氣分兵,而且明朝上下也認為這是一次必勝的戰役。《明清戰爭爆發前滿洲人口數字小考》

    所以,差距如此懸殊,而最終戰勝一方卻是小國寡民的後金,不得不說這是世界軍事史上一次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說到底,還是明軍太爛,戰鬥力不行。

    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一直有喝兵血這一優良傳統,剋扣甚至拖欠軍餉在明朝屢見不鮮,甚至有士兵冬天因為沒錢買棉衣被凍死的。就這種部隊還指望賣命?那是天方夜譚。

    再一點,明軍裝備也是爛貨。各種兵器都有鏽蝕,火器質量低威力低,破甲完全憑信仰,甚至盔甲“一葉爛數個眼”,請問戰鬥怎麼打?

    而且,明軍組成複雜,派系林立,根本做不到有效配合。按理說,十多萬大軍兵分四路,如果配合得當完全可以讓對手找不到主攻方向,想要達到作戰目的不是不可能。只可惜,除了李如柏跑路及時,剩下三路大軍沒有一路能在戰鬥中挺過一天,最終被各個擊破。

    最後,還是明軍戰鬥力太低。薩爾滸一戰明軍總共被幹掉將近五萬人,甚至一小股八旗兵士虛張聲勢都能嚇得明軍奪路而逃甚至自相踐踏踩死了不少人。而且這一戰交換比也挺漂亮,雖然八旗戰損數字一直沒有確切統計,從幾百人到兩千人不等,但是和明軍損失數量相比那可以說是九牛一毛。根據稻葉君山的《清朝全史》,後金損失不到兩千人。即便如此,這也是個非常漂亮的交換比。如果單個案例不夠說明問題,我們可以繼續看一看其他的戰例,可以說,明軍完全是給八旗送人頭的。

    後金跟明朝比是典型的小國寡民,如果後金每次戰鬥都損失巨大的話,其根本不可能在遼東遼西連續作戰,並取得多次大勝。

    讓明朝最丟臉的是松錦大戰,13萬部隊被6萬多八旗並斬首五萬多,跳海淹死的無數,不少將領僅以身免。而且松錦大戰發生了東亞規模最大的炮戰,結果明朝炮兵完全被清軍壓制,大量的火器還被清軍繳獲。最搞笑的是清軍第五次破關,一路連破明軍57陣,一直打到濟南。押送俘虜和戰利品的隊伍排了三十里,明軍無一人敢阻擊,只敢遠遠跟著,清軍留書“各官免送”來羞辱明軍。

    所以,當時八旗強悍的戰鬥力是保證其收人頭的原因之一。當然,明軍序列當中也不乏戰鬥力較高的部隊,但是總體來說,不過是敗得不太丟臉罷了。

  • 11 # 歷史有知社

    薩爾滸之戰是大明與後金最為關鍵的一戰,是決定著大明與後金的國運之戰,大明最終的敗亡、滿清入關、神州陸沉、華夏深受腥臊蹂躪幾近三百年、乃至中國近現代的落後與被動無不是不由此戰而始。所以此戰最能引人痛惜與哀嘆。大明在萬曆三大徵後,國庫幾近枯竭、軍力也業已疲憊,此戰幾乎動員了大明能動員的剩餘所有精銳力量與物資。現拋開其它一切因素,單從大明分兵合擊的策略來看此次戰爭。

    分進合擊作為一項軍事策略,有利於行軍、利於合圍、利於激發軍隊各部的積極性等眾多優點並在以往的中原華夏內部戰爭中多次發揮其效力,然對待北方遊牧漁獵民族卻有諸多不妥之處。內部戰爭都是以步兵為主,雙方兵力集結行動速度都差不多,所以分進容易達到合擊的目標。而北方民族以騎兵為主,兵力集結行動速度是步兵的好幾倍,分進反而很容易給對方各個擊破的機會,而薩爾滸之戰正是如此被對方各個擊破了。

    兵法的精義就在於避實擊虛、集全力攻其一點,中原王朝雖然兵力都往往是北方遊牧民族數倍,但兵力卻很難集中,首先內地各府各城都要佈防一定的兵力以待不測,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抽調,而北方上萬裡邊境線更是要處處防守。其次,中原王朝的部隊以步兵為主,行動遲緩,很難短時間內集結,而且對後勤的供需要求特別高,使得兵力集結的成本太大。所以中原王朝對遊牧民族的兵力優勢是一個面上的優勢,而不是在某個點上的優勢。

    而遊牧民族卻不然,沒有必守的要地,不需要分兵駐守,卻可以沿長城邊境上萬裡的防線來回敲打,尋找最薄弱的環節集全力攻之,反而可以輕易的做到某個點上的優勢。在這個點上的戰爭,遊牧民族對中原王朝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以多擊少,而不是以少擊多。從大明與後金後來的幾場大戰來看,後金在每一場大戰中也並沒有明顯的兵力方面劣勢。

    薩爾滸之戰,大明方面;明軍八萬六千多,葉赫部一萬,北韓一萬三千多,共計約十一萬,兵分四路,每一路不足三萬。結果正中努爾哈赤的下懷,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後金方面;六萬多兵力整體行動。這樣分兵的話就是要讓每一路大軍去面臨雙倍多的敵人,那麼這場戰爭最終的失利就不是多敗於少而是少敗於多。

    其次即便採取分進合擊的策略,分兵四路也分路過多,挺進女真腹地,本身就有客地作戰、有地形不熟的不便,而分路太多也為他們之間的相互聯絡增加了難度,如果兵分兩路的話,以當時的通訊交通的條件或許還可以做到,兵分四路的話,在一個幾乎未知的廣袤地域中很難做到。最終結果也正是這樣,劉綎一路居然不知道杜松大軍已經失敗,反而被騙認為其已經獲勝,結果輕裝急進、中了埋伏;還有李如柏一路行動遲緩,半路就撤軍了。

    當年漢武帝北擊匈奴,第一次也是兵分四路,結果僅有衛青一路稍有收穫外,其它三路也都慘不忍睹。後來基本採取兵分兩路的策略,衛青一路、霍去病一路,這樣每一路都有足夠的戰力擊敗敵方的主力,另一路也可以牽制包抄,攻擊匈奴才卓有成效。唐滅東突厥之戰雖然名義上是兵分六路,但實際上是有明確分工的。一方面,大唐兵力充裕,後勤可以保障,當然是兵力動員越多越好。另一方面,擔當主攻任務的還是隻有李靖與李勣的兩支主力部隊,其他四支部隊很大程度上是用來防止頡利可汗逃亡設伏用的。

    所以自大明採取分兵四路合擊後金的策略之始便也種下諸多不詳。

  • 12 # 秦皇漢武

    首先,萬曆抗倭時,日本並非不堪一擊,明朝打的其實非常艱難。

    萬曆朝後期,承平日久,國力衰退,軍隊戰鬥力也在下降。而日本剛剛經歷了戰國時代,從戰火中走出,士兵的嗜血慾望和掠奪慾望非常強烈。此外,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日本當時所用的火繩槍是要比明朝的鳥銃先進的,這也讓初期入朝作戰的明軍吃了大虧。第一階段失利後才引起了明朝上下警覺,調集重炮入朝,由於明朝的火炮效能遠比日本先進,所以靠火炮壓制了對方。

    從1592年到1598年,明朝的抗倭戰爭斷斷續續打了6年,最後直至豐臣秀吉病死,日軍才徹底退出北韓半島。不僅如此,明朝打這場仗時,無法就地取得補給,反而要長途跋涉從國內運輸糧草軍需,此外,北韓國王也不斷上書要求明朝援助自己糧食,這更加重了明朝負擔。

    其次,抗倭拖垮了明朝經濟,間接給後金的崛起創造了有利條件。

    明朝雖然打贏了抗倭戰爭,但卻也耗費了大量國力,同期爆發的寧夏之役、播州之役,更是進一步拖垮了明朝經濟,使得張居正改革後給明朝留下的家底全部耗光。所以,當後金崛起時,明朝精銳多半已經喪失在北韓半島,而國內經濟又出現了嚴重問題,使得明朝拖不起,在對後金的戰略選擇上也就被迫採取了速戰,這也為失敗埋下了伏筆。事實上,明朝對後金的最佳策略應該是持久戰,畢竟後金的國力遠遠比不上明朝。

    第三,兩場戰爭不能直接對比。

    戰爭的勝敗要受到戰術、將領、兵力、糧草甚至是天氣等諸多因素影響,明朝對後金的薩爾滸之戰之所以失敗,有輕敵冒進和配合不暢等多種原因在內,但這並不代表明朝打不過後金,事實上,在明末時,袁崇煥堅城大炮戰術就曾擊潰了清軍,還擊傷了努爾哈赤,而後來洪承疇採取的穩紮穩打戰術也成功擊退了八旗兵的多次進攻,只可惜在朝廷催促下,洪承疇被迫改變策略,急打急攻,導致慘敗。

    第四,清朝立國之初,是滅不掉日本的。

    因為跨海作戰的前提是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否則無法登陸作戰以及提供後續補給。而清朝立國之初存在兩大弱勢,一是火器,二是水師。清軍在對明朝的戰役中,多次因火炮不行而被打的大敗,這種情況直到孔有德叛變投降,將明朝最先進的火炮技術帶到了清朝才改變。而至於水師,清軍以馬立國,騎兵彪悍,但水師卻並非強項,而在對明作戰時,又以陸戰為主,清朝沒有動力去發展自己的水師,否則也不會被毛文龍屢屢偷襲後方了。

    直到先後收編南明水師後,清軍才有了稍微像樣點的水上軍事力量,但離形成戰力還需要時間,僅僅是作為配合陸軍使用時牽制力量,讓其遠征渡海作戰,顯然不太現實。

  • 13 # 青言論史

    首先要承認一點,此時的女真人可能是東亞大陸最強的軍隊,但是並不是不能打。所謂“三軍易得一將難求”,有多虎狼一樣計程車卒,都得有個好的統帥來帶著他們,否則人越多越壞事。這就是明軍在北韓能打贏,在薩爾滸卻一塌糊塗的原因。

    兩次抗倭援朝戰爭,明軍的統帥分別是李如松和麻貴,這都是當時著名的軍人世家的優秀代表,尤其是李如松,其勇武是晚明數得著的。而在第二次抗倭援朝之中,有一個爛人差點就毀掉了戰爭,那就是楊鎬。

    結果這個差點就被軍法從事的楊鎬,竟然靠著他在朝中的人緣,以及此事已有愈演愈烈之勢的黨爭在二十多年後東山再起,又做到了遼東經略,直接負責對後金的作戰。這下子就完蛋了,爛人永遠是爛人,楊鎬當年差點壞事,這次徹底壞事。

    所以,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有這麼個爛人做遼東方面軍的統帥,這場戰爭的敗局基本從任命他為遼東經略就開始註定了。

  • 14 # 靜夜史

    能問出這樣問題的人,“靜Yes”表示相當無語。

    這麼說吧,如果我問你,為什麼中國軍隊可以在半島打得聯合國軍懷疑人生,卻讓日本佔據了大半個中國呢?

    題主是想強調日本軍隊可以單挑聯合國軍?還是想說中國軍隊時而厲害時而慫包?

    回到本題,為什麼明軍在面對鬼子和後金騎兵會有完全不同的結局?

    下面是“靜Yes”的分析:

    1、對抗日本的和對抗後金的是兩撥明朝人

    明朝抗倭戰爭爆發於1592年,持續7年時間,一直到1598年結束,明朝先後投入數十萬兵力,最高參戰人數7萬。而兩次進攻,日本都是空國而來,結果都是慘敗而歸。

    而努爾哈赤1616年才建立後金,從這時候才開始不斷進攻明朝遼東地區。薩爾滸戰役爆發於1619年,明朝11萬大軍,最後損失大半,明朝遼東地區精銳掃蕩一空,努爾哈赤取得輝煌勝利。

    我們先不看明朝軍隊的素質滑坡。單看兩次大戰的時間差,從1598年到1619年,中間相差21年,以古代不到20就結婚生子來計算,中間最起碼隔了一代人,如果算到1592年,就可能隔了兩代人。

    這樣的明軍,你確定是一撥人?

    既然不是一撥人,那麼拿出來比較還有什麼意義呢?不要問為什麼一代不如一代,你只能理解為敵人一代更比一代強。

    2、兩次戰爭為何結局迥然

    我們知道,抗倭戰爭長達7年,用拉鋸戰來形容不為過分,可以說明朝雖然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但是還是付出了相當巨大的代價。

    那麼,當時的明軍已經是萬曆年間,早已不是朱元璋朱棣時期的強悍狀態了,為什麼能夠取得戰爭的勝利呢?

    首先,明朝是主場作戰?半島不是棒子的地盤嗎?怎麼就成了明朝的主場了呢?不要忘了,明朝就是去幫助棒子抵抗日本入侵的,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保衛明朝,這和新中國的立國之戰異曲同工。

    這裡的主場是相對於日本來說的,日本進攻半島,是浮海登陸來作戰的,不說千里迢迢,最起碼也是離開了自己的本土,深入敵國境內打仗,這樣的條件,肯定就不如明朝。

    要知道,半島是明朝的小弟,自然就會被明朝驅使,雖然政府軍相當扯淡,但是人民可以充當明朝的間諜,這是日本不具備的群眾優勢。

    而20多年後的明金之戰,情況就完全不同了,首先明朝是深入後金區域作戰,人生地不熟,不捱打才怪。其次,明朝自南向北,氣溫逐漸降低,後勤補給越發困難,這都是導致明朝最後失敗的重要原因。

    3、兵種不同,日本以步兵為主,而後金以騎兵見長

    在面對日本的步兵時,明朝以步兵為主,在面對後金的騎兵時,明朝還是以步兵為主。

    這就十分尷尬了。

    在抗倭戰爭中,步兵對步兵,拼的是技術,比如火炮火槍,體現在攻堅能力。而在明金戰爭中,步兵對騎兵,拼的是機動性,明朝怎能是後金的對手?

    而且,薩爾滸之戰是明朝軍隊和後金軍隊的野戰,要知道,明朝雖然有騎兵,但大部分還是步兵,而後金基本都是騎兵,以這樣的力量對抗後金騎兵,明軍除了慘敗,沒有別的選擇。

    這和人數關係不大,很多事情註定就是這樣的結局。

    再加上明朝對陣倭寇時,萬曆還算上心,國庫還有點錢可以支援戰爭。而到了薩爾滸之戰,明朝軍隊的軍餉已經拖欠很久了,士兵用食不果腹來形容毫不為過,這樣的軍隊,就是十倍於努爾哈赤,也改變不了覆滅的結局。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 15 # 且聽風吟品鑑歷史

    薩爾滸之戰明朝慘敗,改寫了明朝長期以來對邊境少數民族的戰略優勢地位,此消彼長,為大明朝的滅亡和清兵入關打下了伏筆。明朝的抗倭援朝也不過是一場長達7年多的拉鋸戰。

    一.先來看一下抗倭援朝:

    1592年~1598年,明朝的抗倭援朝,又稱萬曆北韓之役、萬曆援朝戰爭。明朝派出的軍隊,不僅包括了幾乎全部最精銳的遼東鐵騎,還從廣東、浙江、福建、四川等多省區抽調大量兵力,甚至特獲神宗恩准從南直隸調動部分拱衛京師的衛戍部隊以及大量的明朝水軍參戰!明朝前後派出了大約50~100萬兵力參戰。

    日軍最後撤退,是因為豐臣秀吉的突然病死,而不是被打敗。7年戰爭期間,疲憊不堪的中日雙方也曾多次議和。平壤之戰只是獲得了短期的戰略優勢,大明鼓吹的“稷山大捷”,也不過是消滅日軍800人而已。具體詳情可以參閱《明史·楊鎬傳》、《明史記事本末》等。

    看一下最後結果,最主要的是虛耗國力拖垮了明朝的經濟,其次明朝最精銳的遼東鐵騎7年時間損失大半。據戶科都給事中李應策統計,遼東原有兵額95000,至萬曆二十八年(1600)只有40000,也就是說減少了60%。

    二.薩爾滸之戰:

    這是明清戰爭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也是後金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我們來分析一下,明軍失敗的原因:

    1.多路聯軍在短期之內難以形成合力,戰前集結就用了半年的時間。宣府、大同、山西三鎮發精騎約三萬;延綏鎮、寧夏鎮、甘肅鎮、固原鎮四處,發兵共約兩萬五千人;四川、廣東、山東、陝西、北直隸、南直隸,發兵共約兩萬人;浙江發善戰浙軍步兵四千;永順、保靖、石州各處土司兵,河東西土兵,數量各二三千不等,共約七千人;

    1619年,明軍抵達遼東的援軍約87000餘人,加上葉赫兵一部、北韓軍隊13000人,共約11萬,號稱20萬,還有一說47萬隻是大造聲勢恫嚇對方而已。

    2.援軍糧餉不足,士卒逃亡,將帥互相掣肘。明軍的兵力部署、發兵日期,都被後金獲悉。

    3.主帥楊鎬採用兵分四路的戰術,一方情願想對後金形成合圍之勢,也給了對方各個擊破的機會。

    4.明軍統帥楊鎬,和李成梁兒子李如松的莫逆之交。後金軍統帥努爾哈赤,是李成梁的養子,李如柏是李成梁的次子,作為四路軍之一的將領李如柏部未遇敵即潰,死者千餘,被彈劾還京,1621年9月自殺。其中原委耐人尋味。

    薩爾滸之戰是明朝的滑鐵盧,歷史沒有如果,只有結果。

  • 16 # 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薩爾滸明軍為什麼失敗?

    採取對自己不利的作戰方式是薩爾滸之戰失敗原因之一,當時的明朝在制定作戰方針的時候,沒有客觀的考慮後金軍隊作戰的方式,面對著後金政權八旗軍力的協同作戰,明朝反而選擇了分散兵力,多路進攻的方式,這樣就降低了自己軍隊對後金部隊的威脅。

    部隊常年不訓練,軍隊內部瀰漫著一股懶散的氣氛,當時因為常年的懈怠,明朝軍隊雖然號稱是雄師,實際上卻是不堪一擊,更何況當時的明朝哪裡有百萬雄師,當時的軍隊不過區區10萬多人,而這當中的實際作戰力量和常年征戰在外的後金騎兵相比,力量的對比自然是可想而知的。

    當時的明朝經過多年的發展,社會當中很多弊端已經深種,難以徹底根除,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當時社會上的官員都反對革新,這對於社會經濟的發展來說極為不利,而反觀女真族內部,不僅當時的社會經濟高度發展,多年的征戰也讓女真族積蓄了不少財富。這兩者之間的對比也是導致薩爾滸之戰明失敗原因之一。

    在人才的選拔任用上,明朝當時為了湊足戰爭的費用,把很多官職明碼標價來買賣,這樣提拔上來的官員大多沒有什麼真才實學,只能誤事,而後金政權的官員選拔制度是非常嚴格的,這也為後金政權在戰爭中取得勝利加分不少。

    明軍為什麼打不過清軍的原因

    因為那時候的明朝重文輕武,軍隊作戰能力低下,而清軍在幾代君王的帶領下能征善戰,驍勇無敵!

    自從隆慶元年,大明軍事改革高調啟動後,出名強悍的大明軍隊,令東亞大陸戰慄的,正是強大的火器。

     

    鳥銃弗朗機虎蹲炮等裝備,早已全面升級,冷熱兵器混搭戰術,出名成熟到恐怖,上戰場就旋風般狂掃,典型打日本,把二十萬日本“戰國精英”,從陸地到海上一路狂轟,直把幾萬日本人轟進露梁海里餵魚。以鐵桿小弟北韓的讚歎說:戰勝之速,委前史所未有也。

     

    如此霸道打法和風光戰績,也令明軍收穫了一個閃亮稱號:天兵!可等到努爾哈赤的後金政權崛起於遼東,面對生猛崛起的後金八旗,往常“天兵”般強大的明軍,卻是接連稀里嘩啦:薩爾滸戰役慘敗,遼陽瀋陽慘敗,等著後金變成“清軍”,更是被破關南下各種猛揍,還給打出“恐八旗病”,一聽人喊“辮子軍來啦”,立刻腳底抹油跑得快。

    類似慫包場面,幾乎史不絕書,後人說起來,都是各種嘆息,還有一個流行的感慨:火器裝備全球領先的明軍,為何會輸給裝備落後的八旗軍?

  • 17 # 歷史認知客

    公元1619年,即萬曆四十七年,薩爾滸之戰役的一系列戰敗,結束了明帝國在遼東的軍事優勢,後金崛起,成為了明王朝的勁敵。那麼這場舉全國之力的戰役為何以慘敗落下帷幕呢?

    很多人認為是任用錯誤的將領,以及錯誤的戰略方針,說白了就是愚蠢造成的。但小編認為還有一原因,那就是明朝當時的軍事體制有著極大的弱點。就拿後勤來說,直到十七世紀前期,明朝的軍餉供應依舊遵從太祖之制,各個衛所軍餉由各個縣的民戶直接供應,這種制度本身就有很大的漏洞,處於一些原因,總有一些衛所供給不足,而其他衛所即不需要也不願意去互相彌補,缺少供給系統所需要的機動性,而戰役的軍備不足是這種供給手段的必然結果。就拿四十年前的事例來證明這種制度的弱點,戚繼光曾經將一些火器引入他的部隊,可是他的供給,還有軍械都取自於地方,即便是火器這樣的,他也只能提供一個模型給當地政府,由當地軍械製造,這樣一來,火器製造就停留在農村技術的水平上,不能有技術上的提升。

    士兵和戰馬也是如此,明朝計程車兵和戰馬也來自於地方,勞役的管理和徵集總帶有一些強制的性質,湊足數量就已經很麻煩了,哪裡還顧得上質量,用經略熊廷弼的話來講,此等士兵弱至不會放箭,不會馭馬。當然原因還有許多,小編就不細說了。從我們後世的眼光來看,明軍想要獲勝,只能靠努爾哈赤自己犯錯,可惜的是,努爾哈赤是此時期一等一的將領,不會出現愚蠢的操作。

  • 18 # 鐵馬冰河wu

    謝邀!從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伊始,到公元1644年清軍入關定鼎中原、建立清朝時止,總共用了28年時間,期間明、清雙方進行過無數次惡戰,第一場較大規模的較量被史籍稱作“撫順之戰”。戰前,努爾哈赤派了很多細作混入撫順城中,作為內應,又派軍隊在城外伏擊明朝援軍,最後裡應外合,一舉攻入撫順城。撫順乃遼東重鎮,如今淪陷敵手,訊息傳到北京後,引起明廷震動。

    明神宗(萬曆)朱翊鈞大發雷霆後,派大軍赴遼東圍剿,想一舉將初露鋒芒的努爾哈赤扼殺在剛剛起步階段。

    史載,公元1618年冬,明廷調集福建、浙江、陝西、四川、甘肅等省共九萬軍隊,對外號稱四十萬,陸續開拔、彙集到遼東,準備圍剿努爾哈赤的後金軍。

    諸路大軍正式進軍是翌年的二月份。明軍統帥是遼東經略使楊鎬。他是位久歷行伍的宿將,但在指揮明軍援朝抗倭的戰爭中指揮失誤,曾導致明朝大敗虧輸。此次,他坐鎮瀋陽負責總指揮,並將各鎮明軍分為四路:北路軍由總兵馬林率領,從開原進發;中路軍由總兵杜松率領,自瀋陽進擊;南路由總兵李如柏帶領,從清河出發;東路軍由名將劉鋌等統轄,從寬甸進軍。明軍約好會合時間, 最終目標是直搗努爾哈赤的老巢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滿族自治縣)。

    但楊鎬百密一疏,沒有協調並計算好四路大軍的進軍路線與匯合時間,而明軍的動向卻被善於用兵的努爾哈赤偵查的一清二楚。他針對明軍“分進合擊”戰略部署,正確利用時間差,採取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正確戰術方針。他分析,明軍中實力最強的是中路軍杜松部,杜松雖是百戰老將,但他梟勇寡謀,而且此番急躁冒進,孤軍深入,是可以尋機最先擊潰他的。

    杜松確實是一員身經百戰的老將,他長期駐防遼東,也熟知後金軍的作戰特點,打起仗來也是十分勇敢,但他生性勇而無謀,又有些剛愎自用,聽不進別人的不同意見,又急於建功,於是督軍奮勇直進, 正好一頭撞進了努爾哈赤早就布好的天羅地網中。史載,中路大軍出發時,彤雲密佈,朔風勁吹 ,突然天降大雪,杜松卻不管不顧,或為配合友軍行動,亦或為搶頭功,他嚴令部隊頂風冒雪,在嚴寒中急速向目的地進發。

    杜松率中路軍一天趕了百餘里路。渡渾河時,因無渡船,加上水流湍急,大軍只能艱難涉水至河中心,爬不到河對岸,杜松喝的酩汀大醉,逼迫士兵強渡,不少將士連敵人長啥樣都沒見到過就稀裡糊塗被淹死了。 好不容易渡過河去,杜松率一部分人馬繼續前進,途中遇到過小股後金軍隊的騷擾、阻截,均被明軍擊潰, 初戰告捷,讓他很是興奮。三月初,中路軍行進到了薩爾滸(遼寧撫順以東)峪口,遭遇努爾哈赤主力的頑強阻擊。杜松命兩萬明軍在薩爾滸谷口紮營堅守,另派一萬軍隊去攻打後金建在鐵臂山上的界凡城(遼寧新賓西)。

    在地勢如此險峻的地方,杜松還敢分散兵力,正中努爾哈赤下懷,他分出兩旗人馬馳援界凡城,自己親率六旗主力圍攻在薩爾滸紮營的明軍。八旗精銳勇悍善戰,攻勢犀利,明軍主力終於抵擋不住後金軍的輪番圍攻,營盤被攻陷,士卒們丟盔撂甲,漫山遍野地拼命逃跑 ,被殺以及跌落深谷者不計其數,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杜松也戰死於亂軍之中。

    接著,努爾哈赤馬不停蹄,率得勝之師北上,去迎戰馬林的北路軍。馬林得知杜松慘敗、全軍盡沒的訊息後六神無主,將士皆膽寒,士氣低落,全無鬥志,大軍裹足,遲疑不前, 滯留在距薩爾滸西北30裡處的山崖間消極防守。

    努爾哈赤星夜趕路,疾馳到馬林紮營處,他登高眺望敵情,見明軍營壕內外防守嚴密,頗有章法,便下令軍士悄悄爬上四面崖頂,以便居高臨下,俯衝明軍,殺他個措手不及。代善、莽古爾泰率軍搶佔有利地形後,突然從上而下直衝明軍營壘,並大砍大殺。明軍倉卒中舉起火器還擊,然而後金兵來勢迅猛,銳不可當,明軍士卒抵敵不住,扔掉火器,爭相逃命,潰不成軍下傷亡慘重,僅總兵馬林等少數人僥倖拍馬逃脫。

    東路軍的指揮是總兵劉廷,他慣使一把大刀,重120斤,在馬上舞動如飛,水潑不進,無人能抵擋的住,人送綽號“劉大刀” 。他久經沙場,勇冠三軍,戰功赫赫,轉戰於雲南、四川、貴州、廣西、陝甘一帶,也算見過無數驚濤駭浪 ,性格也較老成持重。他的部隊行軍路線最長,也最崎嶇難行, 沿途重巒疊嶂,戰馬都無法排列行進,只能由士兵小心翼翼牽著走。劉鋌鼓勵將士們披荊斬棘,並帶頭前行。他率軍深入後金腹地300餘里,打了幾場小勝仗,卻不知杜松的中路軍已經基本全軍覆沒 ,而是埋頭繼續前行,冷不防又迎頭撞上了正洶洶來攻的後金軍主力。

    劉鋌確實是位臨敵而勇的大將,猝不及防與敵軍精銳遭遇,他並未慌亂,而是命令大家搶佔山頭,控制制高點,然後居高臨下衝殺下來。東路明軍浴血苦戰,拼死廝殺,但後金軍是有備而來,早已佔據了有利地形,明軍長途奔襲, 已是人困馬乏,正苦苦支撐時,突然從側旁又殺出了一支八旗勁旅,明軍兩面受敵,抵擋不住,終於全線崩潰。

    絕大多數明軍將士戰死沙場,劉鋌揮舞大刀接連砍翻十餘名敵軍,最後力戰不支,壯烈殉國。他的義子劉招孫也很剽悍,他一連擊死4、5個後金兵,最後寡不敵眾,被敵兵亂刀砍死。

    三路大軍一下去掉兩路。只有南路的李如柏軍出兵後拖拖拉拉,進軍遲緩,此時尚在半道上 。明軍統帥楊鎬偵聽到三路討伐大軍全部覆滅的訊息後,趕快派人飛馬通知李如柏回撤,這才好不容易保留住了一路兵馬。 這場戰爭史稱“薩爾滸之戰”,是中國古代戰史上很有名的一場經典戰役。努爾哈赤謀勇兼備,以少勝多,取得完勝。據記載,是役明朝文武官員陣亡多達300餘人,士兵戰死45800多人,可謂損失慘重。這之後,後金“戰神” 努爾哈赤又接連取得了一連串輝煌的軍事勝利,直到遇到其一生的剋星——袁崇煥······明朝面對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和咄咄逼人的滿清八旗輪番打擊,已內外交困,日漸衰落。

    【插圖源自網路】

  • 19 # 大司馬在此

    明朝打敗了日本軍,而清朝又最終滅了明朝,如果你據此認為清就能滅日本,這個邏輯是不成立的。

    首先,清朝滅了明朝,卻不一定就能滅日本。就如同當年元朝同樣滅了南宋,卻沒有戰勝日本——在日本人眼中,南宋與明,都代表著真正的中原文明,是值得推崇的先進國度。豐臣秀吉曾臆想自己能征服明朝,但實際上明朝的使臣一到日本,實際條件一條沒答應,僅僅是給秀吉一個空頭封號,就讓秀吉傻樂了好幾天。顯然,豐臣秀吉也明白,自己沒辦法打敗明朝,他真正的指望,其實就是能與明朝平分北韓——結果,明軍連這個願望也沒有滿足他。

    豐臣秀吉共調動軍隊九個軍團共20萬人渡海至北韓作戰,而明朝,初期派出四萬人,後期增兵至八萬,結果以少勝多,讓日本輸得心服口服。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日本人對明朝是佩服的,正如當年他們被唐朝打敗之後崇拜唐朝,道理是一摸一樣的。

    其次,同樣是明軍,後期為什麼敗給清軍?有兩個原因,之一是腐敗,之二依舊還是腐敗。因為腐敗,大明帝國沒有妥善處理好大饑荒以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民變,其中便有李自成;也因為腐敗,大明帝國同樣沒有妥善處理好東北問題,包括李成梁家族的問題,也包括如何讓東北部族勢力能繼續忠於明朝的問題。

    李成梁在東北的軍政處理,至少一大半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李成梁不能保證自己能遏制努爾哈赤,他的繼任就能也遏制住努爾哈赤,他的兒子李如松是員猛將,可弟弟李如柏是不是和哥哥一樣成功?這些都是變數。尤其在中樞朝政日益腐敗的變化之下,你指望李家一直如松柏長青捍衛明朝,老實說真的不可能!

    最後說一句,滿清能入關奪大明的江山,背後邏輯就是六個字:趁你病,要你命!大明身體尚可之際能暴打日本,然一旦病入膏肓,滿清就能要你命,這就是世上之理。

  • 20 # 史論縱橫

    薩爾許之戰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在敵我力量對比不懸殊,並且明軍缺乏機動性的情況下采取分進合擊的戰略,最終被後金集中兵力,各個擊破。

    關於薩爾許之戰,後金的兵力大概在六萬左右,明軍應該在十一萬左右,幾乎是二比一的軍事力量,為何會說並不懸殊呢?

    因為相對於後金女真的鐵板一塊,明軍方面除了明軍還加入了葉赫部和泡菜隊伍,這個並不能有效協同作戰,這十一萬人中,明軍有8.7萬人,葉赫1萬,泡菜1.3萬。就是這明軍的8.7萬,也是全國各地抽調,基本一個地方出兩三千人,各地湊一湊就是八九萬人的樣子,在打仗的時候,肯定不能齊心協力啊。

    這也是雙方力量對比不懸殊的原因,雜牌軍本來就不能有效配合,已經降低了軍隊的機動性,明軍又都是以步兵為主,雖然人數是後金的二倍,但是後金是以騎兵為主,不要忘了,在古代,一匹戰馬比一名士兵的價值還要高。

    但是,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楊鎬竟然搞了一場分進合擊的策略,當然並不是策略不對,而是明軍根本沒有運用得到,或者是說這個策略根本不適合當時的明軍,分進合擊的核心是什麼,就是圍剿,一舉擊破,雙方力量對比本來就沒打到碾壓的態勢,如何去圍剿。

    在古代同時到達戰場,這個就有點苦難了,關鍵是率先到達戰場的,上去一個照面就被打殘是什麼鬼,如果第一個和後金遭遇的部隊,能夠堅持對峙兩到三天,等其他路人馬趕來,不止是後金主力暴露,而且也會將其包圍,最起碼可以解救率先遭遇的一路,不會被全殲吧!

    說明什麼問題,還是實力問題,每一路兵馬基本都在兩三萬左右,遇到兩倍於自己的後金軍會被秒殺,那就是差太多了。

    另外就是情報問題了,明軍決定四路出軍,要的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效果,結果明軍的作戰企圖被後金獲知,並且還知道哪路先到,哪路後到,這個就有點厲害了。

    薩爾許之戰,失敗者能找出N多理由,但是勝利者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地道的炒雞應該是哪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