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小侄子把小侄女的手機收走了,奶奶過來問小侄子要拿給小侄女,結果小侄子性格倔半天不講話,奶奶氣的動手打了孩子,孩子從昨晚到今天沒吃飯,奶奶看在心裡又氣有心疼。
0
回覆列表
  • 1 # 珍視映畫

    孩子突然變得任性、固執、不聽話、愛發脾氣了,怎麼辦?西周教育的老師說,這是孩子進入“執拗期”了,他們有辦法!

      

      媽媽:“寶寶,今天的天氣太冷,你要穿褲子,不然會感冒的。”

      寶寶:“不,我就要穿裙子,我不怕冷。”

      媽媽:“不行,等天氣好了再穿。”

      寶寶:“不,我不穿褲子。”

      ……

      3歲女孩佳佳最近一段時間不知怎麼了,經常和媽媽頂牛。一向聽話的佳佳突然變得固執、認死理、軟硬不吃,你讓她幹嘛,她就偏不,跟你對著幹,要麼就大哭大鬧。這是怎麼回事呢?

      西周教育提醒各位家長,兩歲以後的孩子,如果突然變得任性、固執、不聽話、愛發脾氣,這是正常的心理發展表現,家長不必過於擔憂。此時的孩子自我意識逐漸明確,“我”的概念逐漸清晰,如果成人的語言或行為妨礙了孩子獨立的發展需要,孩子就會哭鬧、焦慮、反抗,這一時期稱為“第一執拗期”。

      西周教育的老師認為,孩子執拗的原因無非是以下幾個方面,要想更好地引導孩子,爸爸媽媽們需要對症下藥。

      1孩子執拗的原因

      “我”在尋求關注。

      “我”自身發展的需要。

      “我”體會到自己的重要性。

      “我”受他人的影響。

      “我”還沒學會控制。

      “我”家庭成員不和諧。

      父母對“我”的寵溺。

      2此時,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1.避免情緒失控。

      當孩子出現倔強、反抗的行為時,父母應避免使用權威的口語或方式來教訓孩子,不要讓自己跟隨著孩子的生氣情緒,要試著和他講道理,教他學會尊重別人,並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

      2.轉移注意力。

      當您感覺到孩子開始浮躁不安時,可用他有興趣的事或物品吸引他,來轉移他即將爆發的情緒。

      3.離開現場。

      當孩子在鬧脾氣時,有時是帶點試探的性質,父母表現得越在乎,他可能越過分、越吵鬧。所以,在不會影響到其他人的情況下,就試試讓他哭個夠,等他安靜下來後,再去處理。

      4.戲劇角色的扮演。

      善用孩子的語言或喜歡的卡通人物來作適當的引導工具,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對話更具趣味化與遊戲性,以化解孩子的情緒。

  • 2 # 高村李哥

    孩子脾氣倔有好多方面,有很大一方面是大人比較寵愛放任的原因,還有就是比較懶貪玩,不喜歡動手動腦,什麼事情都依靠家長,讓他養成獨立的習慣,自立的性格,就會慢慢改善的。

  • 3 # 高麗娟76832

    性格有的是天生就俱有,有的是大人寵的我行我素。不管是哪種情況,父,母都要多溝通,教育他們多換位思考多點正能量。

  • 4 # 大米在粵G鄉村

    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首先我是一名教師,結合我的經驗我來說說我的觀點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俗話說:七、八嫌。這時的孩子好奇心強,事事都想自己做主,去試一試,逆反心理也在逐漸增強,以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從如下著手: 一、冷靜對待,當孩子發脾氣耍賴時,讓他獨自在一個屋子裡呆一會,不要急於去說服他,沒有多久,他就會安靜下來,這時在和他講道理,他就會接受。 二、適當體驗,有時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本來是不正確的,這時,大人不妨在沒有危險的前提下,可以讓他嘗試,當他碰壁時,在給他講道理,他也會樂意接受。 三、交流溝通,當孩子做錯事時,不要一味的指責,要耐心的詢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並幫他分析這樣做的後果,使他認識到嚴重性,學會以後如何解決此類的問題,調控自己的情緒。 四、及時鼓勵,鼓勵對任何一個調皮的孩子都是良藥,當發現他有一點進步,就要鼓勵表揚,給他信心,他就會自覺的約束自己的行為,不斷的強化,逐漸改變不良的習慣。 五、榜樣作用,可以給孩子講一些名人從小聽話的故事,讓孩子說說你從故事中知道了什麼,也可以用孩子身邊聽話的孩子做榜樣,引導孩子效仿故事中的人物和身邊的孩子,做個懂道理的孩子。

  • 5 # 不動心100

    孩子性格倔強是因為知識太少,脾氣急躁,解決問題的方法太少,只能透過倔強的方式強硬對抗。引導是關鍵,孩子的需求或者要求告訴他可以有多種表達方式,而不是僅僅倔強。例如讓孩子平和的說出他的需求,在滿足他的願望。常常生活中,即時指點孩子可以用多種方式表達方式,以及透過延遲滿足的方式進行訓練。

  • 6 # 羅爸生活日記

    我是羅爸爸美食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孩子性格養成是從小開始的,如果從小不關注想長大改變是比較有困難的,以下我說說方法。

    1-尊重孩子的想法要給他個人空間,不能以自己的意見來控制孩子的想法。你越左他越右,性Grand SantaFe來越倔強。

    2-在孩子提出自己的需求和想法時,請先讓孩子說完你再和他商量解決問題,以平和方式溝通,不要以家長身分打壓孩子的想法,這樣來溝通更順暢。

    3-加強親子溝通很重要,平時作為家長不要只關注孩子的吃喝玩樂,多與孩子互動,可以聊聊天和學習之外的想法,和他出去玩玩,不要把自己的溝通方式強壓給他。比如說,小林,你說說看有什麼好建議?我們一起來解決好不好?

    以上就是我本人和女兒相處的一些經驗,供大家參考。

  • 7 # THZ章

    與孩子溝通,請先學會傾聽

    作為父母,你是否只關注如何能讓孩子聽自己的話,卻從來沒有想過“你說話”和“孩子聽話”應該是一個雙向溝通。而在溝通的時候,不僅是孩子需要聽,父母們也需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內心。

    學會傾聽,需要父母從瞭解孩子的感受開始,同時,也讓孩子瞭解自己的感受,並從自己的感受當中,學會溝通,感受成長。

    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

    一位母親問她5歲的兒子說:“如果媽媽和你一起出去玩,我們渴了,又沒有帶水,而你的小書包裡,恰巧有兩個蘋果,你會怎麼做呢?”

    兒子歪著腦袋想了一會說:“我會把兩個蘋果都咬一口。”

    可想而知,那位母親聽到孩子這句話會有多麼的失望,但她沒有訓斥兒子,而是摸摸兒子的小臉,溫柔的問:“能告訴媽媽,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嗎?”兒子眨眨眼睛,一臉童真的說:“因為我想把最甜的一個給媽媽。”瞬時,母親的眼裡充滿了淚花。

    從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到,這位媽媽從失望到熱淚盈眶。一開始,她不瞭解孩子真正的想法感到了失望,但她並沒有把自己的情緒表現出來,而是耐心平和地詢問孩子原因,最後得知孩子的真實想法,被孩子感動。我們可以做這樣一個想象,如果這媽媽在聽到孩子說“我會把兩個蘋果都咬一口”時就大聲訓斥孩子“沒孝心、自私”,那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呢?孩子委屈?媽媽失望傷心?母子感情產生裂痕?這些是每一個父母都不願意看到。

    讓我們再來看一個和

    上面相反的一個案例

    一位父親正在洗車,兒子拿起小石頭在車門上畫了起來,父親見此大怒,拿起了扳手就打了兒子,後來兒子被送進了醫院,證實了手指頭骨折,面對父親兒子輕聲的說:“爸爸,手指會好的,不要擔心了。”父親內心無比的自責,一怒之下,衝回去要把自己的汽車給砸了,等他來到汽車旁邊時,卻看到兒子在車上畫的痕跡是“爸爸,我愛你”。

    這個案例和上個案例都是說的同一個性質的故事,可惜的是,這位父親的處理方式和那位母親處理的方式有天淵之別,這位父親沒有耐心的去了解孩子的真實感受,竟然因為自己的一時衝動魯莽,造成了孩子進醫院的不堪後果。

    那麼,學會傾聽的父母對孩子來說有多重要呢?

    1. 父母可以瞭解孩子的心理變化

    父母多傾聽孩子的需求,才能多瞭解孩子的內心想法,不會在自己瞭解實際情況之前就做出錯誤的決定,去發表不恰當的言論或做出不合適的行為。如果父母不傾聽孩子的需求就做決定,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武斷,並漸漸地不再願意和父母溝通。

      學會傾聽,會讓生活中的誤會越來越少。

    學會傾聽,親子教育就會變得更有效率,親子關係也可以變得更融洽。

    學會傾聽,父母可以瞭解孩子的真正想法,察覺他們內心的細小變化與成長。

    2. 提高孩子的獨立性

    父母孩子雙向溝通時,如果父母願意傾聽,孩子會覺得父母是關注和尊重自己的,會更願意和父母敞開心扉。同時,父母也要時常鼓勵孩子述說自己的事情,然後認真傾聽,你會發現,在這個過程中,你會聽到孩子前所未有的想法和一些有建設性的建議。

    如果孩子長期被傾聽,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有提出意見的權利,這樣,遇到事情孩子就會獨立思考,甚至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是很快的,如果父母不瞭解孩子,不清楚孩子真實的想法,親子雙方都會感到痛苦。而且不正確的溝通方式,會白白浪費家長的許多時間和精力,讓親子之間產生不必要的矛盾,所以,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父母用心陪伴、傾聽孩子的心聲。

  • 8 # 安妮記

    1、小孩子天性就是喜歡鬧騰,好玩的好吃的好奇的等都非常喜歡;

    2、現在小孩子都很聰明,也會有小性子,小男孩平時和家裡大人誰溝通較多,先適當滿足小孩的一些小要求,有些小朋友光哄是不起作用的;

    3、其他不全述了。

  • 9 # 門前海藍藍

    這個就是我一直反對隔代教育的原因,看看這個奶奶表現就知道:

    首先管理孩子靠手機,爺爺奶奶帶的孩子,最終總是落實到看電視,玩手機,也就是為了孩子不跑到外面不鬧,他們就用電視和手機來管理孩子,他們能幹的事情大多是做法和洗衣服這類,對於教育方面,真的沒什麼辦法,如果孩子沒帶偏了就是好,但是我見到的這樣隔代教育,尤其是農村缺少文化的爺爺奶奶帶的孫子孫女,基本上是報銷了,要報銷一個孩子,給他一個手機就夠了。

    其次、孩子不講話,奶奶就開始控制不住情緒,就開始體罰孩子,也沒有問問為什麼不給,就是我讓你怎麼幹,你就怎麼幹,你不幹,我就打你。

    再次,孩子慪氣,也沒辦法,只好繼續情緒化,又氣又疼。

    奶奶教育集中了女性教育者情緒化弱點,又兼有溺愛孩子的弱點,還有學習意識和能力不足的缺點。所以,在這個案例裡,不要說大人怎麼溝通,這個奶奶本身就是一個老人,在學習能力方面是不如年輕人,要讓她學會溝通方法,那難了,最好當父母的不要懶惰或者嫌麻煩讓奶奶爺爺帶孩子,那簡直是不把自己的孩子當孩子。

    一般情況下,孩子是不會倔,孩子只不過覺得自己受委屈了,可是,你們不好好聽他訴說自己的委屈,而且他也知道你們關心他,特別是吃飯方面,所以就用不吃飯懲罰你們。所以想辦法去聽他,至於有沒有具體的通用的溝通方法,我想,可能是沒有,因為溝通是要看物件看環境還有溝通的人個性水平都不一樣,只能具體問題具體解決。

  • 10 # 雲之坊

    隨著孩子語言能力的發育,他們逐漸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但頂嘴也隨之而來,真讓人感到棘手。其實,頂嘴意味著孩子心理的成長,他們開始逐漸明白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這是件令人欣慰的事情。但我們做父母的也必須明白,孩子的自我意識是相當不完整的,這表現在他們不知道用何種方法來恰如其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頂嘴是一種簡單的表達方式。生活中,許多父母在無意中縱容了孩子的頂嘴,要麼哄著,要麼順著,這是十分糟糕的。因為這等於告訴孩子,頂嘴是有效的心情表達方式。以後,孩子不僅會在家裡頻繁地使用這個武器,而且會把頂嘴發展到幼兒園和學校。言傳身教做個好榜樣也是眾多家長比較傾向的做法。

  • 11 # 宸一諾

    性格格倔強的孩子就更需要家長以一種成熟的方式去對待他們,千萬不能想著“棍棒底下出孝子”。因為孩子性格倔強,那越打就會越倔,長久內心的不滿積攢下來,會使孩子的整個人生道路都走偏,嚴重的可能心理上都會扭曲。

    當你們因為一些事情有不同意見而發生爭執時,最好是將雙方的想法都試一遍,用事實去告訴孩子“你是對的”或者“你是錯的”。哪怕你明明知道孩子的想法就是錯的,也不要急於爭執,或者擺出一副“我是大人你就要聽我的“的態度,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另外平時注意跟孩子多溝通,多進行交流,永遠像一個親密的朋友一樣,讓孩子知道你們之間是可以講道理的,可以大聲說出想法的,只有這樣,才能正確的引領孩子,教給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 12 # slience

    現在孩子都比較有主見,一定不能硬槓,我家孩子就是這樣,我來硬的他比我還硬,他就吃他爸那套,平等對話,找問題讓他自己說有沒有錯,錯在哪裡?這樣他才服氣,而且他還不希望把他當成小孩子看待

  • 13 # 爾雅休養札記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孩子天生的性格也是各不相同的,父母只有足夠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實現與孩子的有效溝通。

    教育家陳鶴琴曾說過:“家庭教育必須根據兒童的心理才能行之有效,若不明兒童的心理而施以教育,那教育必定沒有成效而言。”

    性格並沒有好壞之分,每一種型別的性格,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

    父母在與孩子的溝通和教育中,要懂得揚長避短、因“格”施教。

    孩子常見的性格型別活潑型

    優勢:

    這類孩子性格開朗、活潑好動、愛說愛笑,在和朋友一起時,他們是最活躍的那個孩子,也是笑得最大聲的那個孩子;

    他們的思維活躍、反應敏捷,擁有較強的自我表現和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也很好。

    缺點:

    這類孩子專注力不強,自制力比較差,做事沒耐心,容易被外界干擾;比較敏感,最接受不了批評。

    他們喜歡邊學邊玩,不喜歡枯燥乏味的事情。譬如,孩子想先看完動畫片或先玩一會兒再寫作業,想邊寫作業邊聽音樂。

    力量型

    優勢:

    這類孩子適應能力強,富有創造性和個性,目標感比較強,喜歡挑戰;精力充沛、堅毅勇敢、敢說敢做、義氣十足,具備領導者的氣質。

    缺點:

    這類孩子是標準的“熊孩子”,性格調皮、專橫、急躁、愛打愛鬧;規則意識較差,不能和同伴友好相處。

    他們很容易叛逆,有自己的想法,總喜歡和別人對著幹。

    完美型

    優勢:

    這類孩子喜歡追求完美,性格溫柔、聽話、善於思考;自制力、專注力比較強,做事有條理、耐心、認真;自尊心強、有主見,凡事心中有數。

    缺點:

    比較固執,很愛面子,自尊心容易受到傷害。

    平和型

    優勢:

    這類孩子偏愛安靜,冷靜細緻,是個很好的旁觀者和傾聽者;遵守規則、喜歡思考、富於想象、善於觀察;專注力強,很聽話,做事比較穩當,不易出差錯。

    缺點:

    喜歡獨來獨往,社交能力弱,缺乏主動性;性格孤僻、膽小、不愛講話,自我表現欲不強,不愛向別人傾吐心聲。

    如何與不同性格的孩子溝通活潑型

    活潑型孩子做事情都是建立在樂趣的基礎之上,父母在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或互動的時候,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遊戲性,如打賭等。

    父母不要強迫孩子做事情,讓他們自己選擇感覺最好的方式,只要高興就好,這樣反而會提高孩子的做事效率。

    這類性格的孩子要多給予讚美和誇獎,遇到挫折時,要告訴他們,自己是父母或老師最在乎的孩子,所以才會格外關注你。

    力量型

    對於這類性格的孩子,在行動上要採用激勵和懲罰的方式,如告訴孩子做完一件事情可以得到什麼獎勵。不要採取直接批評的方式,不要總是講道理,要告訴孩子這樣做有什麼好處。

    語言上要對孩子示弱,讓他們協助自己做某件事情,這類孩子很樂意如此。

    同時,對這類孩子要進行友情培養,營造朋友們協作的機會,使他們體驗到同伴間友誼的樂趣。

    完美型

    這類孩子喜歡遵從科學,不喜歡模稜兩可、毫無根據的說法,有時父母說的話他不一定會聽,如果你說“愛因斯坦……”,他就會很認可。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感受,應多表揚、少批評,多和孩子一起探索事物背後的邏輯,培養探索意識和創造意識。

    這類孩子的學習比較輕鬆,但討厭別人打亂自己的計劃,如果不得已的時候,你應該先提前和孩子商量,徵得他們的同意。

    平和型

    這類孩子不喜歡產生衝突,追求和諧、平穩的人際關係,父母可以用請求孩子幫助的方式,來增加互動和溝通。

    父母對孩子要欣賞和理解,千萬不要強迫孩子與人交往,多創造平和的交往機會,讓他們心理上感到安全、自由,避免出現排斥的感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人說女人最好不要選擇一生單身生活,生活才會更安穩!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