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fireman
-
2 # 瘋狗的輕武
沒可能...
從觸發的角度來說,RPG彈體前邊的壓電引信確實需要一頭撞在硬目標上才會引爆,因此用鋼絲床墊的空隙卡住彈體,確實可以做到不觸發引信
但問題是...RPG-7的彈體射出來的時候速度為115米/秒,火箭發動機啟動的時候最高能達到300米/秒... 戰狼裡頭這火箭彈距離不遠,應該是火箭發動機剛啟動不久,我就算他150米/秒,然後這個戰鬥部的重量...哪怕是最輕的PG-7V都有2.6公斤
套入動能公式的話,動能將近30000焦耳。這是啥概念呢?14.5 KPV重機槍的槍口動能... 能擋得住就見鬼了
-
3 # 大河塗塗
最近《戰狼2》不斷重新整理國內紀錄,它的成功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的。講述的脫下軍裝後的特種兵冷鋒被捲入美洲國家叛亂中,本能安全撤離的他不忘初心,返回戰場展開營救的故事。這種熱血劇情也激發了廣大人民的觀影熱情。不知道你看了沒?如果你看了應該還記得電影中有一幕是冷風用床的鋼絲網擋住了RPG火箭筒,剛開始播出的時候網上還有人吐槽,但現在隨著觀看人數越來越多,大家開始討論起來,這個現實中可以做到嗎?討論前我們先假設這是個比較輕量級的RPG和一個質量非常好的鋼絲床墊。
首先是破甲彈原理。破甲彈是基於門羅效應開發的化學能反裝甲彈種。其攻擊部外殼包裹的是壓成圓柱形的高爆物質,圓柱頂端挖了一個錐形坑,坑壁上壓上金屬製襯層,打擊的時候,爆破來自後方,集中在圓錐頂上,當受壓縮的金屬襯層被擠壓到一起後,被向外推出,成為金屬射流。如果RPG在飛行的時候剛好能卡到鋼絲床墊中,是可能出現兩側因為受力讓引信破壞等其他問題導致無法引爆或延遲引爆,不過更可能提前引爆。
其次,火箭彈在撞上鋼鐵床墊後的動能有多少?人真的可以接住嗎?影片中的冷鋒是個特種兵,過人的體力肯定不用說,在電影中他也是接住後直接扔掉了,後坐力肯定是不小的。前面我們已經假設這是個輕型RPG,所以動量就按3000kgm/s左右計算,其最小衝擊力是多少呢?大概4噸多,4噸多的瞬間衝擊力,當然彈簧床本身的網狀結構能吸收一部分動能,但是能分散也不多。理論上說人是有可能接住很輕的RPG,但絕對會被推出去很遠,不然這麼大的衝擊力,站那不動還能攔截住,怕是手和胳膊啥的都要骨折了。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用鋼絲床墊是可以擋住火箭筒的,但站那還能接住是不可能的,就算他臂力過人,只要他不是超人,就沒法直接抗住幾噸的衝擊力。
-
4 # 虎皮青貓
藝術加工而已,現實中沒可能。
原因之一是RPG彈體動量巨大。非引爆狀態下打在人身上,大概相當於被全速奔跑的成年馬撞個正中。雖然鋼絲床有一定緩衝作用,也不是人力所能硬扛的。
原因之二是鋼絲床密度這麼高,要想不接觸引信接住彈頭,即有意識地用空隙對準風帽,難度大概跟聽到槍聲才躲子彈差不多吧。
作為一部商業電影,這樣設計橋段倒也在情理之中,不算離譜。往深一層,其實所謂“防彈鋼絲床”在現實中的原型是這玩意:
早在二戰時期,人們就發現用鋼絲網對付聚能裝藥攻擊有奇效。金屬射流必須緊貼著裝甲產生才能發揮最大威力,如果提前一點點把彈頭引爆,哪怕只有十釐米的緩衝距離,都可大幅降低被擊穿的可能。
鋼絲網就是幹了這件事。
後來鋼絲網升級為鋼格柵。針對性地設計格柵寬度,有效地降低了引爆率。不過如果彈頭剛好懟在鋼條上,還是會炸的。
-
5 # 九品侍衛
當然有可能了,而且絕對沒有問題。我們都知道RPG的擊發原理基本上就是位於頂端的壓電引信碰撞到物體,引信點燃後部的火藥並融化銅製錐形罩,然後變成一股金屬射流擊穿目標。
可是鋼絲床由於密度較大,在RPG火箭彈裝在鋼絲床上時,很大機率無法啟用引信,既然引信無法被啟用,那麼這枚RPG火箭彈就會因推進燃料被耗盡之後停下。可雖然鋼絲床能夠有效擋住RPG火箭彈,但電影裡的那種操作是不可能的。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RPG火箭彈的全稱為火箭增程式榴彈,也就是說RPG火箭彈後部是由火箭來推動的。當一枚RPG火箭彈剛剛被髮射的一瞬間,其瞬間動能不亞於重機槍子彈出膛的威力。如果一個人單靠雙臂的力量就能頂得住這股動能輸出,除非這個人是終結者,否則會被火箭彈拽著接著往前飛。
可如果把鋼絲床固定在一處結實的物體上,那麼這枚RPG火箭彈則可以被徹底攔截沒有問題。這就好比很多步戰車上面的防RPG柵欄,基本上就是異曲同工之效。
-
6 # 小博娛樂圈
從軍事上給一點解釋吧。和格柵裝甲啥的真心關係不大。。畢竟那是彈簧床,設計的時候頂多用來震一震,沒想過擋火箭彈,自然不能和真正的裝甲相提並論。
但我認為這個鏡頭的設計是合理的,為毛?
因為火箭筒的設計特點。
第一,火箭彈動能辣麼大,為什麼打不穿彈簧床?
其實這是因為那個發射火箭彈的紅巾軍士兵離冷鋒太近了,可能十米左右吧。火箭彈不是子彈,子彈是單純靠發射裝藥推動的,離得越近打得越爽,但是火箭彈個頭比子彈大得多,單靠發射藥根本打不了那麼遠,所以火箭彈裡是有發動機的。而RPG的發動機需要飛行十幾米才能啟動,也就是說冷鋒擋下火箭彈的時候,那枚火箭彈是沒有推力靠慣性在飛的,速度也不大(僅僅相對於子彈),再加上彈簧床本身的網狀結構能很好地吸收一部分動能,因此電影裡火箭彈卡在彈簧床上的情況是可能的。
——————————————————分——割——線——————————————————
從軍事上給一點解釋吧。和格柵裝甲啥的真心關係不大。。畢竟那是彈簧床,設計的時候頂多用來震一震,沒想過擋火箭彈,自然不能和真正的裝甲相提並論。
但我認為這個鏡頭的設計是合理的,為毛?
因為火箭筒的設計特點。
第一,火箭彈動能辣麼大,為什麼打不穿彈簧床?
其實這是因為那個發射火箭彈的紅巾軍士兵離冷鋒太近了,可能十米左右吧。火箭彈不是子彈,子彈是單純靠發射裝藥推動的,離得越近打得越爽,但是火箭彈個頭比子彈大得多,單靠發射藥根本打不了那麼遠,所以火箭彈裡是有發動機的。而RPG的發動機需要飛行十幾米才能啟動,也就是說冷鋒擋下火箭彈的時候,那枚火箭彈是沒有推力靠慣性在飛的,速度也不大(僅僅相對於子彈),再加上彈簧床本身的網狀結構能很好地吸收一部分動能,因此電影裡火箭彈卡在彈簧床上的情況是可能的。
第二,火箭彈撞上彈簧床了,為什麼沒有引爆?
①若為延時引信,那麼不炸是正常的。因為火箭筒在設計時就考慮到了巷戰中的大量使用,為了保護髮射者自己,延時引信一般都在0.2-0.5秒,經過預調還可以更久,那麼距離發射者僅十米的冷鋒接住火箭彈時自然不會立刻就爆。
②若為觸發引信呢?觸發引信原理是壓電裝置,透過彈頭感受壓力,達到一定數值後產生電位差而引爆。而電影中冷鋒用的彈簧床空隙是比較大的,只要火箭彈的錐形彈頭沒有撞上東西就不會觸發爆炸。(實際上就算彈頭撞了東西,如果那東西很軟或很疏鬆,壓力打不到額定值也不會炸,比如開掛的菲律賓)
至於為什麼沒有觸發的火箭彈被冷鋒一撒手就又炸了呢?既然沒有觸發他怎麼不把火箭彈拽下來串根繩子掛脖子上呢?
你真的以為沒有觸發就不會炸了?NoNoNo,蘇聯專家們狡猾狡猾的,如果火箭彈意外沒有觸發(比如遇到了身披主角光環的冷鋒或者正常一點的打偏脫靶了),火箭彈還有4.5秒的自毀引信,不管打沒打中,4.5秒後自動引爆,以免誤傷自己人。
-
7 # 兵哥謀生活
感謝相邀。作為一名退伍軍人,個人認為拿鋼絲床墊掃RPG火箭彈,現實中是無法做到,原因有以下兩點:
一是結構原理。RPG火箭筒發射的火箭彈一般由尾翼、底火、彈體和引信構成。火箭彈的引信一般是觸發引信,但為了防止因種種原因導致引信失效,擊中目標後不會引爆,大部分火箭彈都裝有定時自爆裝置。一般來說,火箭彈脫離目標4.5秒鐘左右,自爆裝置會啟動(不同彈種自爆時間不同),同時也會對火箭彈的飛行距離進行限制,防止造成誤傷。
二是飛行速度。當扣動扳機後,撞針打擊底火,引燃藥室內炸火藥,火藥氣體推動火箭彈以每秒約115米的速度向前飛行,火箭彈飛行0.1秒,約11米後彈體發動機啟動,火箭彈加速至294米/秒直至目標。這個速度可想而知,是人體無法阻擋的。
-
8 # 皇家橡樹1972
就是這個動圖引起了爭議,實事求是的說,冷鋒(吳京飾演)拿彈簧床墊根本做不到能抗住RPG–7火箭筒射過來的PG7型彈頭,因為衝擊重量太大了,不是人力所及的!這只不過是藝術加工罷了。
蘇制RPG系列火箭筒由於操作簡單、重量輕、彈頭威力大、射程適中…的這些優點深受第三世界國家武裝力量的喜愛,被譽為“世界游擊戰三大神器”之一,據說RPG系列火箭筒的發射器各型號全球生產量(包括美國生產的衍生型號)超過了800~1000萬具,各種型號的火箭助推榴彈和破甲彈產量過億發,全球有超過100個國家的武裝力量使用它。
那麼,它發射出去的彈頭靠人力能否攔截呢(頂住)?這裡有一個“動量定理計算公式”:物體動量的增量等於它所受合外力的衝擊,即Ft=m△V即所有外力的衝量的向量和。這個公式的直白解釋就是:火箭彈打過來之後,吳京的雙臂臂力能否頂得住火箭彈射過來的衝擊重量。
蘇制RPG火箭筒在發射彈頭時速度是不一樣的,它先是由牽引火藥(橙色箭頭)將彈頭推離火箭發射器5米左右的距離,然後火箭發動機才點火,這樣可以較好的保證射手的安全,所以它有兩個速度:也就是火箭彈推出時是176.8米/秒,主發動機推進速度是294米/秒。
那麼再套用上面那個公式:火箭彈飛行速度是294米/秒,RPG最常見火箭彈PG7型重為2.3公斤,也就是2.3公斤×294米/0.1秒=676.2公斤,在0.1秒(火箭彈與彈簧床墊接觸時間)的時間會瞬間產生676.2公斤的衝擊力,這麼大的衝擊力吳京的兩條胳膊能承受的了嗎?所以,現實的戰場上不可能出現類似情況,這個情節屬於藝術加工。
現實的戰場對抗RPG火箭彈目前大多數都辦法都是使用硬質格柵裝甲和柔性格柵裝甲。
前者就像圖片裡的那樣,使用網格空隙將火箭彈接住,只要不讓火箭彈頭部的碰炸引信接觸到車主體上它就不會爆炸,而火箭彈直接命中格柵網格的機率太低了。
但硬質格柵也要抗擊火箭彈670多公斤的衝擊力,那麼纖細的硬質格柵有可能承受不了,現在又出現了彈性較大的柔性格柵裝甲,就是用高強度尼龍繩編織而成,它具有很高的彈性,根據網球或者羽毛球拍的原理研製的,火箭彈打在上面之後就像羽毛球球拍一樣,被彈了回去,這樣既可以防火箭彈打在主裝甲上,又能將火箭彈彈開,大大降低了爆炸的危險性,而《戰狼2》當中出現的那個情節有可能就是根據這樣的原理演繹的,但問題是柔性裝甲的抗衝擊能力比吳京的兩條胳膊大的多!它能,吳京肯定不能。
-
9 # 科技之重
鋼絲床墊可以擋住RPG火箭彈不讓它爆炸(這裡要滿足兩個條件,火箭彈必須使用的觸發引信,且引信沒有碰到鋼絲網),但是人用這個床墊是攔不住RPG火箭彈向前飛行的。這主要從兩點來看,第一,RPG火箭彈的引信為觸發引信或者延時引信。第二,RPG火箭彈的動能是很大的,人力根本攔不住。
由於火箭彈採用的有延時和觸發兩種方式的引信。觸發引信也就是當引信碰到障礙物時,引起彈頭爆炸,而延時引信一般設在火箭彈發射後的4.5秒後引爆。也就是說,用鋼絲床墊擋RPG時,也只能是這發RPG火箭彈的引信為觸發引信,且引信沒有碰到鋼絲床墊。可以看到的是,那枚RPG火箭彈的引信恰好穿過了鋼絲床墊,後部分彈體被卡在床墊上,而沒有引起爆炸。也就是說,這枚火箭彈使用的是觸發引信。使用鋼絲床墊擋住火箭彈不讓它爆炸也是可行的。
一般來說,RPG火箭彈的初速度為117米/秒,當火箭彈飛行約11米後,彈體發動機開始工作,將火箭彈加速到294米/秒,其彈頭的重量也就是2千克左右。即便是取發射時的距離為20米,那麼可以大概算一下其末動能為:86436焦耳。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取一顆雞蛋的重量為50克,將這個雞蛋舉高2米的勢能就是1焦耳,也就是說,要想攔著86436焦耳的能量,就必須有同時將86436個雞蛋同時舉高2米的能力,這真不是人力所能達到的。
所以說,用鋼絲床墊攔截RPG只能不讓它爆炸,至於讓它停止運動那是不可能的。RPG所具有的能量可以輕易的擊彎鋼板,更不是僅憑人的臂力就能擋住的。
回覆列表
遠距離還行,卡住彈頭,然後在自爆前扔開,近距離一般鋼絲床墊擋不住,動能比較大,鋼絲床墊畢竟和柵欄相比還是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