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恆努力啊

    孩子的教育是老師的事,也是家長的事,兩者是同等重要的事,只是不同的時期側重點不一樣,家長教育具有早期性,當孩沒上學的時候,接觸的主要是自己的家長爸爸和媽媽,是爸爸和媽媽教會孩子早期的一切,教孩子做人的道理,對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有啟蒙的作用。如果家人們沒教導好孩子,孩子的一生也就有缺陷,所以早期家庭教育很重要。進入學校之後學校和老師對孩子的教育主要是我科學文化素質教育,讓孩子學到是知識和技能。所以老師的教育也很重要,至於為什麼會提出這種問題,我想主要是跟當前我們面臨的種種現實狀況相關,社會誠信嚴重缺失!各種媒體的誇張渲染、錯誤引導,孩子成長的環境不斷遭到破壞和染汙,要做好家庭教育談何容易呢!家長是越來越不好當了,說實話,很多家長也不會如何當家長,就將小孩出生到這個世上,將很多的教育責任都推給了學校和社會,然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很多成長經驗是需要家長言傳身教的,推卸責任的話怎麼能將小孩教育好呢?確實悲哀啊!而我們做子女的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意和真實體會,只圖自己的方便和享受。到哪一天我們都為人父母了,才能真正領悟這種感受,但往往為時已晚,哎...很多我們生活當中存在的所謂代溝,都是因為一代一代的接受的教育脫節了,沒有很好的連貫所造成的,現在的人太多急功近利、唯利是圖,只顧自己的享受而妄顧他人的感受。 我們必須知道,一切教育要從根本做起,就像樹要有根才能長樹幹樹枝和樹葉,才能枝繁葉茂呀,如果丟棄了根本的德行教育,其他的都只是空中樓閣。

  • 2 # 紫百合的育兒筆記

    我的答案是兩者共同的事。

    孩子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只有兩者結合,共同教育,才會使孩子的成長道路越走越遠,孩子的能力才能得到更全面的發展,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在學校老師教給孩子們書本上的知識。

    在家爸爸媽媽教會孩子們日常生活中的習慣,各種各樣的道理。

    兩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家長不能因為孩子送到了學樣就忽視了家庭教育。

  • 3 # 濃洌

    孩子的教育,既是老師的事,又是家長的事。在教育孩子方面,誰更專業不是絕對的。按道理說,老師應該更專業,因為大多數老師都應該接受過關於孩子教育方面的專業知識學習培訓。但有些父母為了寶寶健康茁壯成長,會從準備要寶寶甚至更早一些開始,就著手學習育兒及教育孩子的相關知識了。這樣用心學習的家長也許會比老師更專業。

    胎兒在4個月時,就能感受到外界的聲音了。正常情況下,孩子從還是4個月的胎兒起至出生後成長到10週歲前,父母就應該根據孩子的成長情況,分階段、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教育了。因為10週歲前孩子身體還處於初期生長髮育階段,而這個時期也是孩子品行、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

    一、胎兒期教育。從胎兒4個月起直至孩子出生,母親要做的是:儘量保持輕重舒暢的心情,可把小型錄音機放在腹部,讓孩子聽聽輕柔的音樂,媽媽還可以跟腹中的胎兒輕柔地說說心裡話、講講故事,這樣有利於胎兒的健康發育。

    二、嬰幼兒教育。0至3週歲,是孩子關鍵的嬰幼兒時期。這個時期孩子身體及各項機能開始發育發展,孩子的模仿力最強。這一時期,孩子接觸最多的就是父母,因此,父母應處處以孩子的健康成長為重,言行舉止都要為孩子做出榜樣。這個時期,父母應該重點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及自理能力,為孩子上幼兒園做好準備。

    記得我女兒一歲半時,可以獨立行走了,能含糊稱呼最親近的人了,還能聽明白大人講的一些日常用語了。在我們進一步引導下,她還會按照大人的日常用語努力做出“狠狠、撓撓”等令人啼笑皆非的動作了。

    經過我們的引導培養,女兒2週歲半之後,自理能力慢慢形成了。比如,能自己系紐扣、吃飯、上廁所等。孩子能用語言表達一些日常用語了,除了會簡單的稱呼“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還會不太清晰地稱呼“老師”了。

    孩子最晚在3週歲,就應該送去上幼兒園了。

    上面兩個時期對孩子的教育是父母獨立要做到的。

    另外,孩子3至5週歲的學前期教育、5至10週歲的求知期教育,需要家長跟幼兒園、家長跟學校的緊密配合,以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為前提,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方位培養教育孩子。

  • 4 # 寶貝快樂生活記

    關於這個問題,有的家長說,孩子的教育當然是老師的事,不然我交那麼多錢幹啥?

    我認為孩子的教育,是老師的事,更是家長的事。誰更專業,各有長短,互助互補吧。現在不是提倡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嗎?這時候很多家長在孩子兩三歲時就送進了幼兒園,還報了各種特長班。著重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這個時候,老師的專業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的家長又說了,我交那麼多錢當然是為了讓你更好的教育孩子呀?怎麼我的孩子回到家裡怎麼還有很多不好的行為呢?

    其實關於這點,作為家長的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常言道,“師傅領進門,修行在自身”。老師的專業知識只是提高孩子的知識領域。孩子的品行心理素質各方面還得家長的引導,老師一天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有限。孩子大部分時間還是和家長在一起的。所以互助互補才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建議,家長有時間多和老師交流溝通才是重點。

    合作最重要。

  • 5 # 芃翕媽媽說問題

    首先,來說孩子的教育屬於家長,0-3歲很大部分決定了孩子的一生,家長對孩子的關愛 和引導是需要爸媽自己去摸索和學習的,沒有一個人天生就會做爸媽,也沒有一個人天生就會做好爸媽。所以是需要學習的,教育孩子也是一條育己路,需要提升和學習的地方會有很多,有四個詞傳達著教育的精髓,那就是“言傳身教”,而這個詞在生活中會更多延伸到家長身上,老師陪孩子的時間少,義務也只在知識普及和學習方法上對孩子有責任,其他更多的還是靠父母。這也是為什麼同一個老師教出來的孩子千差萬別的原因。

    其次,對於教育是家長專業還是老師專業,沒有絕對的答案。比如有些愛學習的家長,從孩子出生就開始研究教育,不論從引導孩子還是上面提到的言傳身教,都會做得比較好。同時遇到一個老師,只會追求成績單分數的,這種情況下,家族本身對自己孩子瞭解更深切,肯定對他孩子來說比老師專業。但是如果家長自己不愛學習,教育的理念全來自上一代,那麼肯定就不會有老師專業了。你們覺得呢?

    我是希望每位家長都不要把教育孩子這件事扔給老師,老師還真沒義務!自己的孩子自己生自己養自己教,才是最好的。

  • 6 # 真心爸媽

    孩子的教育,主要是家長的事,老師只是承擔了孩子學校教育的一部分工作。

    育兒和孩子的家庭教育是父母的專業,學校教育是老師的專業,不存在“誰更專業”的問題,爸媽需要以自己的專業,與老師合作。

    孩子的教育,主要是家長的事

    孩子的家庭教育,其實是決定他的成長、他長成什麼樣的決定性力量。沒有好的家庭教育做基礎,僅憑孩子在學校時老師所做的工作,完全不足以培養出一個“成人”又“成材”的孩子。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孩子的教育,主要是家長的事,不能孩子一上學,就推給老師。

    孩子的學校教育,是老師的事,父母需要尊重老師的專業

    自然,孩子的學校教育,主要是老師的事,而且學校教育也是老師的專業,家長不能認為,自己在這件事上會強過老師,自然不等越俎代庖地對孩子的學校教育介入過多。

    看到這裡,我就笑了。這些媽媽們是哪兒來的這樣的自信,認為自己的能力,比幼教專業培養出來的幼兒園老師更勝一籌,強大到能做幼兒園老師的老師呢?

    做父母是一個行當,做老師,又是另一個行當。父母的專業是養育自家孩子,老師的專業,是教育整班的孩子。如果媽媽們足夠用心學習,確實能做到最勝任做自家孩子的媽媽,但要說能做自家孩子的老師,如果不是教育專業出身,恐怕都不敢有這樣的自信,又怎麼敢說,能做媽媽,就能做得了更好的老師呢?

    我覺得,恐怕這種過於不謙遜的態度,是導致爸爸媽媽不停挑剔老師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育學生,包括幼兒園的幼兒,確實是一件很專業的工作,即便我們做家長的,自己不是教育專業出身、自己不做老師,也應該理解,老師身上,有家長不具備的專業能力,老師能做的事,即便是最好的家長,恐怕也做不到十分之一。

    講一個我親身經歷的故事。我上高中時,在我們縣最好的重點中學,我的高二高三班主任,是比我們大不了四五歲的年輕老師,而我所在的班級,是特別活躍,換句話說,也特別難管的文科班。但就是這樣一位老師,帶著我們六十多個學生,高考時考出了全校有史以來的最好成績,把我們好幾位同學,送進了名校。

    到現在,我高中畢業快三十年了,年齡幾乎是我老師當年年齡的兩倍,想起來,還是覺得不可以思議:一對四十多歲的爸媽,帶一個馬上要高考的孩子,還一個頭兩個大,二十出頭的老師,帶著由六十幾個十七八歲的小青年組成的一整個高三畢業班,我老師當年是如何做到的呢?

    我相信,這是專業的力量,作為普通家長,是難以具備的。

    家長以自己的專業,與老師合作

    所以,我認為,做家長,對老師最適當的態度,是以自己的專業,與老師合作:

    我努力做一個足夠好、足夠專業的家長,帶出來能適應學校規則、懂得自己在學校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足夠勝任學生角色、不給老師找麻煩的孩子;而您作為老師,負責孩子在學校的教學和教育。

    孩子在學校出狀況,是家庭原因造成的,或者家長應該努力幫孩子去調整的,您儘管找我,我絕不推脫;但您在學校對孩子如何實施教育和教學,我絕不干涉。不該麻煩您的事,我絕不給您找麻煩;您需要我承擔的協作工作,儘管找我,我義不容辭。

    如果爸爸媽媽有這樣的認知,相信父母的育兒之路、孩子的成長之路,都會走得更加順暢。

  • 7 # 家和子貴

    這個問題是這樣子的,如果站在老師的角度,那麼教育孩子肯定是老師的事情。但是作為一個老師,如果孩子犯了錯誤,你投訴家長,孩子沒完成作業,你投訴家長,孩子做題做錯了,你投訴家長,孩子考試考得很差,你也投訴家長,那麼這樣的老師,我想基本上不能稱之為好老師。因為我也曾在學校當過老師,孩子的問題,特別是有關在學校上課學習作業等方面的事情,老師要負起責任,空餘還要學習科學的教育方法,學習了這個課程,就會有諸多的辦法來解決孩子的問題。孩子的問題解決了,那麼他上課注意力能集中,你講課的時候他會消化得非常好,然後作業也會順利的完成。一些行為規範,平時就要求孩子做好就好了,所以說這些主要是老師的事,如果是省級或市級的優秀老師都會做到這一點,普通老師我們多學習就行了。當然,如果家長對孩子所有的事情都不管,全部都推給老師,那也不行。家長在家庭教育當中,需要嚴格要求孩子,並向孩子灌輸優秀的傳統文化的思想,讓他有很端正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這三觀要正,這都是我們在家庭的教育當中慢慢給孩子灌輸的。事實上我們看到很多的優秀學子,他的成長功勞主要在家長的家庭教育,不在學校,學校教育是一對多的統一教育,很難做到因才施教。所以要想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優秀,家長的家庭教育更為重要。

  • 8 # 洪爺33344611

    對孩子的教育是老師的事,更是家長的事,老師教育更專業,但不如家長教育更權威。

    老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是用比較規範的方法來傳授知識叫教書,用規範但受到限制的方法來管教學生叫育人。

    教師教書傳授知識方法靈活多樣,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而管教學生方法比較單一,唯有說服教育。對多數聽話明事理的學生管用,能有教育效果。對部份不聽話,跳皮搗蛋的學生,屢教不改的,有不良行為的學生教育是無收效的。

    比如以大欺小,以強欺弱的,多次不遵守課堂紀律,影響他人學習的,多次不按時完成作業的,經常遲到早退的,經常愛惹事生非的學生不在少數,口頭說理教育多次也許沒有效果,教師也只有聽之任之,沒有更的的辦法。

    唯一的辦法就是聯絡家長,交換情況,由家長來教育。

    家長教育更有權威,對於少數不聽話的孩子,家長可以懲罰一下,適度的處罰,可以讓孩子長記性,觸及其心靈,會在關鍵時候收到教育效果。

    而教師目前輕微的懲戒都不敢,對學生重話說不得,罰站也不行,警示一下也不行,更觸碰不得,一個體罰和變相體罰的違規帽子扣過來就會惹火燒身,部份家長會以小放大,上綱上線,上告舉報,糾纏不休讓你教師不得安身。你教師拿什麼有效方法來教育學生?

    總結:教育學生是社會,家庭,學校共同的責任,而且關鍵在家庭。學生教育好了受益的是學生和家庭。要教育好學生,家長必須與學校,老師密切配合。老師的教育必須得到家長的支援,理解,家長應放心將教育管教權委託給老師,老師才可以對學生嚴加管教,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別克威朗配置如何?有誰去4S店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