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楊小白111
-
2 # 小李飛魚
對於我個人來說,我覺得最好看的就是變形金剛的第一部電影了。
對於看慣了超人,蝙蝠俠,蜘蛛俠這樣的真人演繹的英雄人物電影,看膩了圍繞著人物英雄塑造的故事情節,從來沒有想過變形金剛這樣的動畫片搬上熒幕會是什麼樣。
那時候可能在中國影迷中,熟識度比較高的就是哈利波特系列,指環王系列,這類影片靠著特效和恢弘的場面,使得中國的觀眾大開眼界。
但是變形金剛的空降,讓許多觀眾包括我歎為觀止,原來特效還可以這樣做!
雖然後面的變形金剛系列特效越做越大,越做越豪華,但是1的震撼是後面幾部都難以比擬的。
這就像你第一次品嚐一樣新的美食,第一次吃總是難以忘懷。後面你再多次去吃,是知道它好吃才會去吃,給你的震撼以及心靈上的觸碰遠沒有第一次時來的那麼真切了。
所以,對於變形金剛來說,我最喜歡的當然就是第一部。
除了心靈上的震撼,第一部也有很多經典的鏡頭,讓我難以忘懷。
比如說在進入隧道那一段,在車上,女主角嫌棄男主角的大黃蜂太過老氣,結果大黃蜂把它們兩個趕下了車,然後開出很遠,搖身一變成雪佛蘭Chevrolet Camaro的轎跑系列,再配合上殺死比爾裡面的經典音樂片段,這種強烈的反差,讓我難以忘懷。
擎天柱的登場,第一次變身,那動作特效,每一個零件都在轉變,絲絲入扣,這種特效的震撼,對於很多強迫症來說,真的是太完美了。並不是一個整體的轉變,而是每一個螺絲,每一個搭扣都在動,都在轉換,這樣的視覺衝擊,真的只能說太爽了。
這樣的畫面太多,一時間也說不過來。
總之覺得導演的選角獨具慧眼,裡面的每個人感覺都很出彩,就如FBI的特工一樣,雖然不是主角,但卻是裡面緊張旋律外的一個放鬆插曲,這樣的安排也讓觀眾在神經緊繃的時候,突然一下子放鬆下來,那感覺確實很贊。
如沐春風般,在炎熱的夏日突然來了一杯冰鎮綠豆湯,奇妙無窮。
2007年上映的變形金剛1到現在,雖然已經時隔了十年,但是對我的觸動依舊不減。時不時我還會重新去回看下1的精彩畫面和鏡頭,雖然知道劇情的走向,但是真到了那個畫面,我還是會緊張,會笑。
所以,我個人認為,變1是我的最愛。
-
3 # 沐風大叔
對於我個人來說,我覺得最好看的就是變形金剛的第一部電影了。
對於看慣了超人,蝙蝠俠,蜘蛛俠這樣的真人演繹的英雄人物電影,看膩了圍繞著人物英雄塑造的故事情節,從來沒有想過變形金剛這樣的動畫片搬上熒幕會是什麼樣。
那時候可能在中國影迷中,熟識度比較高的就是哈利波特系列,指環王系列,這類影片靠著特效和恢弘的場面,使得中國的觀眾大開眼界。
但是變形金剛的空降,讓許多觀眾包括我歎為觀止,原來特效還可以這樣做!
雖然後面的變形金剛系列特效越做越大,越做越豪華,但是1的震撼是後面幾部都難以比擬的。
這就像你第一次品嚐一樣新的美食,第一次吃總是難以忘懷。後面你再多次去吃,是知道它好吃才會去吃,給你的震撼以及心靈上的觸碰遠沒有第一次時來的那麼真切了。
所以,對於變形金剛來說,我最喜歡的當然就是第一部。
除了心靈上的震撼,第一部也有很多經典的鏡頭,讓我難以忘懷。
比如說在進入隧道那一段,在車上,女主角嫌棄男主角的大黃蜂太過老氣,結果大黃蜂把它們兩個趕下了車,然後開出很遠,搖身一變成雪佛蘭Chevrolet Camaro的轎跑系列,再配合上殺死比爾裡面的經典音樂片段,這種強烈的反差,讓我難以忘懷。
擎天柱的登場,第一次變身,那動作特效,每一個零件都在轉變,絲絲入扣,這種特效的震撼,對於很多強迫症來說,真的是太完美了。並不是一個整體的轉變,而是每一個螺絲,每一個搭扣都在動,都在轉換,這樣的視覺衝擊,真的只能說太爽了。
這樣的畫面太多,一時間也說不過來。
總之覺得導演的選角獨具慧眼,裡面的每個人感覺都很出彩,就如FBI的特工一樣,雖然不是主角,但卻是裡面緊張旋律外的一個放鬆插曲,這樣的安排也讓觀眾在神經緊繃的時候,突然一下子放鬆下來,那感覺確實很贊。
如沐春風般,在炎熱的夏日突然來了一杯冰鎮綠豆湯,奇妙無窮。
2007年上映的變形金剛1到現在,雖然已經時隔了十年,但是對我的觸動依舊不減。時不時我還會重新去回看下1的精彩畫面和鏡頭,雖然知道劇情的走向,但是真到了那個畫面,我還是會緊張,會笑。
所以,我個人認為,變1是我的最愛。
-
4 # 虎頭蜂影視
第二部最難看,因為它把真人版變形金剛的實力設定直接踐踏成了渣成了可有可無的雞肋,用來無腦捧高美軍;
其次第五部,抗虎神劇套路透過高度弱化霸天虎達到一個新高峰,博派角色進一步崩壞。
再次第四部因為它把霸天虎群體基本變成了怪胎醬油,不是想著好好地重塑一下霸天虎這個群體,卻只是拿出一個和霸天虎沒啥直接關係的禁閉和一群戰五渣的人造金剛撐場面。機器恐龍毫無個性,被塑造成了一擊即趴的坐騎;
並列第三部,糟糕的情節設定方式,相比第二部未有明顯提升反而進一步下降的霸天虎戰鬥表現與實力設定之狗血差距,讓本來象徵正義主旋律的真人版博派因此而獲得的不合理的主角光環而陷入觀眾和粉絲口誅筆伐的輿論環境;
最後是《大黃蜂》,抗虎神劇套路不變,基調更加幼稚,純粹為開頭幾分鐘G1刻畫尋找存在感。
故,第一部最好看,因為至起碼二三四五蜂的缺點,在第一部身上都沒有那麼露骨。而它也具備二三四五各自的一丁點優點。
-
5 # 難看影視剪輯
變形金剛1爛番茄評分最高 變2劇本不好,爛番茄評分低 變形金剛3全球票房好似挺高的,但是評分也很低 變形金剛4爛番茄評分為變形金剛系列倒數第二名 變形金剛5,迄今為止,評分最低的一部,劇情亂的要死,作為一個變迷,表示看了遍4等了3年,結果居然等到這樣的一部片子,扎心
-
6 # 羈絆浪子
導演邁克爾貝從小就喜歡玩爆炸,在變形金剛中有幾十處爆炸場面與變形金剛完美的合為一體,變形金剛2中得爆炸更是讓人炫目,而且美國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投資的最多錢的電影,f22戰鬥機,黑鷹直升機,航母,坦克,真正士兵參與戰鬥,真槍實彈,這部電影特效目前還可以歸為三個特點:《變形金剛2》特效:更多、更大、更大{轉}
《綜藝》今天撰文介紹了邁克爾·貝(Michael Bay)是如何要求視覺特效部門(ILM工業光魔和Digital Domain)挑戰極限、製作出超越第一部的震撼特效的,歸結起來就三個詞:更多、更大、更大。
更多:
在《變形金剛2》中,登場的機器人將多達60個,他們將輾轉世界上更多的地方,如開場戲中的上海工廠、埃及金字塔等等;其次這些變形金剛也會和周遭的世界有更多的互動,在泥地裡扭打、在樹林裡開火,他們會噴出鼻息、會流汗、會吐口水。
更大:
第一個“大”指的是機器人和場景大。工業光魔的Scott Farrar介紹說:“僅僅是背景就足夠巨大,我們在世界各地不少地方取景搭景,這些不可思議的背景和佈景就像《現代啟示錄》與《賓虛傳》的奇妙組合。”除了大背景外,巨型組合金剛大力神也將在這一集登場。
更大:
第二個“大”指的是畫面大。《變形金剛2》將有幾場戲會以IMAX形式上映,其畫面比普通35毫米膠片大16倍,這就要求特效部門在製作CG特效時必須以超高畫質畫質儲存,這樣一來大大增加了工作量,僅僅渲染一幀畫面就需要好幾天。
儘管邁克爾·貝對特效標準要求很高,但由於他自己也是Digital Domain公司的老闆之一,所以對財務方面控制很嚴,每次提出某種特效設計都會先詢問會花多少錢,這無形中讓特效人員有了更多壓力,也給了他們了更大挑戰。Digital Domain公司負責監督本片特效的Matthew Butler對邁克爾·貝的評價是“他不可思議的麻利,不管在片場還是在後期,就像一陣旋風,讓人很難跟得上”。工業光魔公司負責監督《變形金剛》特效的Scott Farrar評價到:“在第一部時,邁克爾·貝得學習一連串他沒接觸過的新東西,以瞭解變形金剛文化。我想他從沒導演過一部有這麼多動畫角色的電影,所以他真的很用心。他很享受這樣的過程,這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
-
7 # 社會本會
個人覺得第二部是最好的變形金剛電影。登場的變形金剛夠多,而且有組合金剛大力神,大哥和天火合體!動作場面夠火爆,像大哥在樹林開無雙這種打鬥場面,試問其他四部那部可以媲美?劇情???變形金剛要啥劇情???
-
8 # 大極娛
個人喜歡第二部的《變形金剛》
第二部的變形金剛中,擎天柱成了最大的主角,在戰鬥中,他受傷差點死去,扣人心絃,一度以為他OVER,但最後他的崛起,又給人無比的震撼。感動夾雜著喜悅泉湧而來,影片中反派紅蜘蛛的形象塑造也是惟妙惟肖,比第一部特效有了很大進步,劇情整體連續好。 最後善惡雙方力量在那片金色的沙漠展開了殊死搏鬥。
-
9 # 精神糧食有時候更重要
看了這個問題下的大部分回答,基本都在說真人電影。如果從變形金剛電影宇宙來看,有一部動畫電影是非常震撼的。那就是變形金剛84大電影。
這部動畫電影節奏非常快,情節推進有序,對劇中人物殺伐果斷,該給便當絕不留情。當時電影上映時很多小朋友都是哭著走出影院,留下了深深的陰影。
劇中最震撼的一幕是宇宙大帝的變形過程,一個接近地球大小的球體在宇宙背景中變形成為宇宙大帝的形狀,在驚破天如同昆蟲大小的映襯下更顯龐大。
建議喜歡變形金剛的小夥伴不要錯過這部動畫電影。
回覆列表
從1986年孩之寶公司推出初始動畫《變形金剛》後,《變形金剛》已經建立了龐大的故事體系。並且圍繞著《變形金剛》這個主題開發了大量的影視作品,包括各種動畫版、電影真人版等。其中從80年代到現在,美、日出版的《變形金剛》題材動畫片至少有20多個版本,真人版也已經出了5部,那麼這麼多部作品中究竟哪部最好看呢?
這個問題真不好回答,畢竟影片年代不同,觀眾的年齡段也不同。筆者也是帶著興趣,查看了不同版本《變形金剛》影片的豆瓣評分,分享給大家,供參考。
先從最開始、最經典的說起:86年的 G1版《變形金剛》
可以看到最老版的《變形金剛》豆瓣評分還是很高的,三季分數差不多(實際還有個第四季,美版頭領戰士,但只有三集)。尤其是經典的第二季,分數高達9.1分。
再看看07年開拍的電影真人版:
可以看出,即使是分數最高的第一部,也只有8.1分。從第一部開始分數遞減,第四部和第五部沒貼出來,但得分數更加慘不忍睹,第四部《絕跡重生》為6.5分,第五部《最後的騎士》4.9分,是所有《變形金剛》中得分最低的一部!
在這插一句題外話,一直有人抱怨“豆瓣”對中國產“大片”惡意低評,《阿修羅》3.1分、《爵跡》3.8分、《長城》4.9分。看看“變5”的4.9分,個人感覺前面中國產片的分數還真沒給低,至少論特效,“變5”甩《阿修羅》、《爵跡》、《長城》沒有10條也有8條街了,分數也就比他們高那麼一點。
本人又搜了些其他大家比較熟悉的《變形金剛》版本,86版《變形金剛》的直系續集《頭領戰士》8.1分,很不錯。
首部3D版動畫《超能勇士》9.0分,很高;其續作《猛獸俠》8.5分,可見這兩部也很受認可。
動畫版的《變形金剛大電影》8.1分,不算很高,估計原因同美國上映時差不多,大家接受不了大量熟知汽車人的慘死,只不過當時該片國內沒引進,等國內能看到時,第一批小“變迷”們都已經成年了,雖然對劇情失望,但畢竟勾起了回憶,給了個還說的過去的分數。
其他一些:《領袖的挑戰》6.6分,《雷霆艦隊》6.7分,《隱者戰士》8.1分,《勝利之鬥爭》7.7分,還有很多不一一細說了,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搜一下。
最後重點要說的一部是2010年美國出品的動畫片《變形金剛之領袖之證》,一共三季加一個劇場版,看下其得分:
可以看出《領袖之證》整體得分相當高,和86版《變形金剛》幾乎相同。當然必須要承認,無論86版的老《變形金剛》還是96年的《超能勇士》,豆瓣分數里必然會摻有情懷“加分”,就像83版的《射鵰》,86版《西遊記》等,在人們心目中已經封神。
但若拋去 “情懷”,單論“質量”,根據“豆瓣”這個平臺的觀點,有後發優勢的《領袖之證》可以算為到目前為止最為優秀的一部《變形金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