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大別山鷹

    荊芥在我們羅田縣是一種名符其實的野菜,荊芥是多年生植物,每年的春末夏初,頭年的荊芥老蔸和散落在地上的種子但會隨著溫溼季節的到來,開始萌芽和生長,成為人們餐桌上一道難得的時令野菜。

    荊芥在我們這裡雖然是自然生長,但在湖南、安徽和河南一帶卻早有人工種植。在野生環境中,荊芥適應能力很強,它喜歡Sunny,不耐水浸,大多生長在荒嶺山坡和路旁溝坎等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方。

    荊芥嫩芽味平、性溫、無毒、清香氣濃,每當夏季生長盛期是人們採摘的最佳時期,人們上山採摘嫩莖葉,然後將其放入沸水中淖水後,搓揉去過重的氣味和水份,然後切成芥末加入臘肉一起炒熟吃,十分清香爽口開胃。有采摘回來多的,則放在太陽底下曬乾保留到日後再食用。

    荊芥除能食用外,藥用輔助作用也不小,它能發汗解表,鎮痰祛風,涼血止吐,治癰消瘡的作用,多吃對人身健康有益無害。

    荊芥人工種植以種子繁殖為主,選擇在地勢稍高的肥沃沙壤土或壤土地塊播種,播種前施足土雜肥作底肥,用工具耙細土塊後作高畦備用。荊芥種子較小,宜先行浸種後再播種,播種時用乾草木灰與種子拌勻後撒播,以免地塊漏播,然後用細沙土或土雜肥蓋籽,並在蓋土上覆蓋一層薄草,以利後期灑水和保溼,為荊芥生長創造一個人為的生長環境,達到快速生長採摘的目的。

  • 2 # 美好豫見

    荊芥是一種速生葉菜,每年的3月到9月可以播種。荊芥為一年生蔬菜,株高30到60公分,分枝力強,耐熱,適應性強適合每個地域。

    我是河南人,因為喜歡吃荊芥所以每年也會種一些,荊芥的種法很簡單,和一般種青菜的方法一樣。

    荊芥有著柔和的檸檬般香氣透著薄荷及姜的辛香,可研謂消慣,消暑秋,還可提香去油膩,我們在烹飪時可以選擇生吃、涼拌或者與麵食相搭配。

    我對荊芥的評價是美味荊芥菜,夏季冷盤必備,荊芥拌黃瓜是我們夏天每天必備菜,我不知道荊芥的作用,只知道它是一款調味菜。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 3 # 010大海

    荊芥好吃,但不好種,不知道是我不會種?也不知道南方不適合種荊芥?從河南老家帶到廣州的荊芥種子,我把家裡的小花園留了一小塊地專門種荊芥,半個月才芽,三個月了還沒長二十公分高,肥料足足的!不知道哪裡出的問題?前段時間魚不看,花也沒心思養!天天看著荊芥,就是不長,讓我想不通!

  • 4 # 鄉村生活小雪

    境界好像只有河南才有的吧,荊芥是夏天涼拌黃瓜.西紅柿.涼皮.涼麵最佳搭檔,很好吃的,做為河南人的我很愛吃荊芥。不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愛不愛吃。

  • 5 # 魯南製藥健康小達人

    由於荊芥性味辛微溫,因此具有解表散風,透疹,消瘡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感冒,頭疼,麻疹,風疹,瘡癰初起。

    荊芥葉為黃綠色,穗子稍黑紫黃綠色,並具有芳香氣味,因此可以作為調味菜,如清炒荊芥,荊芥拌黃瓜,荊芥澆汁等。

  • 6 # 科學興農

    提要:荊芥是什麼菜?荊芥種植技術及病蟲害介紹!

    荊芥是老家夏季經常吃到的一個調味菜,荊芥同香菜類似含有獨特的香味,因此也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歡,在家中做涼麵條、熱湯麵條、或者做冷盤的時候撒入一些荊芥,菜品會有一種獨特的清香,味道更加鮮美。當然目前一些牙膏中也包含了荊芥,其中荊芥作為調味的同時還入藥、香料、飼料等多種用途,也正因為如此,市場需求量也逐漸增大,那麼對於荊芥的種植你瞭解嗎?下面就來介紹一下關於荊芥的種植技術。

    種植時間

    荊芥從種植到採收的時間間隔比較短,因此春播、夏播都是可以的,如果春播的話可以在清明時節,不過此時氣溫還比較低,因此在種植的時候需要地膜覆蓋,而夏播的話氣溫已經上來此時種植的話可以考慮麥茬檔口。

    種植整地

    荊芥對於Sunny、水肥的需要比較高,越是肥沃的土地,生長也越肥沃,不過對於漬害比較敏感。因此在種植的時候需要選擇地勢較為偏高的位置,切莫低窪易積水的區域。此外為確保土壤肥沃,因此在種植的時候建議考慮種植前進行翻耕。並畝施2000公斤的有機肥。

    播種方法

    荊芥籽粒較小,因此同芝麻的播種方式類似,撒播、條播都是可以考慮的,不過這裡建議採取條播的方式,因為撒播很難保證田間的荊芥種植均勻。條播開溝1釐米深度即可,將種子撒播在溝內,同時輕微撒上一層薄土。畝種子用量在0.5千克。需要注意的是,在播種之後用噴霧器進行噴霧,保證土壤表層溼潤,利於種子萌發。

    田間管理技術

    在荊芥出土之後,如果苗子不是特別稠密的話,不用剔苗,當然過分稠密的地方還是需要剔苗的。對於田間的雜交要及時清理,荊芥由於自帶獨特的氣味一般害蟲也不多,但是如果雜草過多的話反而滋生病蟲害。另外,水肥要管理得宜,由於荊芥種植大多以採收莖葉為主,因此荊芥的生長基本上是以營養生長為主,因此在這裡需要及時補充尿素,當然用量不用太大,避免出現燒苗,畝用量10千克即可。在開花前後在追施一次最好。田間土壤溼度不宜過大,表層剛剛露幹即可。

    在田間管理得宜的情況下,基本上兩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吃到新鮮的荊芥了,對於以收集荊芥種子、花為目的的採收種植,需要及時掌握採收時間,收穫之後及時晾曬儲存。

  • 7 # 木雨聽風

    荊芥是一種對土壤適應性很強的野菜中草藥,播種在肥沃的土壤裡,更容易創高產,產生更多的經濟效益。荊芥雖然適應性廣,在播種上,可足墒進行撒播或者條播,保持土壤溼潤。

    2,播前催芽,對荊芥播前催芽,可提高出芽率,有利於一播全苗,在播種前可用現配的0.1%高錳酸鉀水溶液進行浸泡荊芥種子,一般浸泡一天即可,撈出後用清水沖洗一下,即可與細沙等混合一下進行撒播或條播。種子要選擇飽滿程度好,沒有病蟲危害的種子進行栽培。

    3,出苗後的管理,荊芥有特殊的香味以及稍微的辛辣,許多害蟲不喜歡吃。在出苗之後,除草顯得很重要,在苗期,荊芥的苗子不如雜草的幼苗生長快,需及時的進行,剔除幼苗雜草,防止雜草對荊芥幼苗掙水,掙肥,影響荊芥幼苗的生長。過旱與水分過多,都不利於荊芥幼苗生長。

    4,荊芥肥料的選擇,如果把荊芥作為野菜,進行種植,以收穫荊芥的幼苗為主,儘量不要使用含有氯元素的化肥,氯元素可降低荊芥的口感。底肥要使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2000公斤+硫酸鉀控釋肥+阿維菌素顆粒劑1.5公斤預防地下害蟲。

  • 8 # 鄉村de記憶

    在我們那裡,荊芥是夏季常見的一種菜,主要用於涼拌菜,家庭使用較多,幾乎人人都喜歡吃。

    荊芥可以單獨食用,都是以生吃為主,也是夏季涼拌菜最主要的佐料,通常與黃瓜,用水綽過的綠豆芽,豆芽,豆角,以及粉絲,粉皮,凍體,涼粉,熟牛肉,豬頭肉等進行涼拌。主要搭配佐料還有,雞精,大蒜,香蔥,麻油,陳醋,食用鹽,辣椒油等。夏天的下酒菜,幾乎都離不開荊芥的搭配。在我們那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種植。在地裡只要有一小片地方,種植荊芥,就可以滿足家庭使用,主要是採用荊芥的嫩頭,作為食用。掐了還會再長,一顆荊芥可以發很大的棵長出很多嫩頭。也可以家庭盆栽,有個一兩三盆也能夠滿足家庭食用。

    你們那裡有荊芥嗎?都是怎麼吃法?

  • 9 # 老哥聊生活

    荊芥,別名香荊薺、線薺、四稜杆蒿、假蘇,是唇形科、荊芥屬多年生植物。

    荊芥主要以鮮嫩的莖葉供作蔬菜食用。荊芥富含芳香油,以葉片含量最高,味鮮美,生食熟食均可。但人們多以涼拌為主,一般將嫩尖作夏季調味料。在菜譜中有清炒荊芥、 荊芥拌黃瓜、荊芥澆汁、荊芥腐竹、荊芥洋蔥(俗稱老虎菜)等。

    “荊防入藥本相須,更喜辛香作野疏。魚蟹河豚妨食物,舉鄉古拜隱方書。皮膜裡外風皆去,頭首高巔熱可除。一捻千金真不易,管教瘡疥淨無餘。”荊芥入藥,用它的乾燥莖葉和花穗。鮮嫩芽小兒鎮靜最佳,荊芥葉黃綠色,莖方形微帶紫色,橫切面黃白色,穗子稍黑紫黃綠色。味平,性溫,無毒,清香氣濃。荊芥為發汗、解熱藥,是常用中草藥之一,能鎮痰、祛風、涼血,治流行感冒、頭疼寒熱發汗、嘔吐。

    我是老徐,每天持續更新更多生活領域問答,敬請關注!

  • 10 # 老姚談植物

    農村常見的荊芥是一種什麼植物?它有什麼作用?

    一,荊芥是什麼植物

    荊芥是分佈在中國新疆、甘肅、陝西、山西、河南、山東、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的一種多年生植物,野生的常生長海拔二千五百公尺以下的村莊周圍、灌叢中;多地有人工栽培。荊芥是正式中名,別名有薄荷、小荊芥、土荊芥、巴毛、樟腦草、涼薄荷等等,是唇形科荊芥屬植物。

    它的外形特點:莖幹高四十到一百五十公分,基部木質化,分叉多,四稜形,有白色短毛。單葉對生,葉片卵狀到三角狀心形,葉形變化大,長六公分左右,葉邊有粗圓鋸齒,表面黃綠色,背面稍發白,葉柄長三公分左右 。花二唇形,白色,上唇短,下唇有紫色點,七到九月開花。 果實卵形,褐色,長一毫米左右,九十月份果實成熟。

    二,荊芥有什麼作用

    第一,荊芥的嫩莖葉是人們常食用的蔬菜之一,主要含有揮發油,有香味,是做涼拌菜輔助菜。

    第二,它的全草是常用中藥,主要含有黃酮類、芳香油等成分,有解表祛風、透疹止血等作用。具體可諮詢醫生使用。

    第三,荊芥植株高度中等,適應性強,易於栽培,聚傘花序長,花朵白色顯眼,葉片密集,可作為地被植物栽培應用。

  • 11 # 劉賓140357499

    荊芥(Nepeta cataria L.),別名:香荊薺、線薺、四稜杆蒿、假蘇,是唇形科、荊芥屬多年生植物。莖堅強,基部木質化,多分枝,高40-150釐米,基部近四稜形,上部鈍四稜形,具淺槽,被白色短柔毛。入藥用其乾燥莖葉和花穗。鮮嫩芽小兒鎮靜最佳,荊芥葉黃綠色,莖方形微帶紫色,橫切面黃白色,穗子稍黑紫黃綠色。味平,性溫,無毒,清香氣濃。荊芥為發汗,解熱藥,是中華常用草藥之一,能鎮痰、祛風、涼血。治流行感冒,頭疼寒熱發汗,嘔吐。

    基本資訊

    中文學名

    荊芥

    拉丁學名

    Nepeta cataria L.

    別稱

    香荊薺、線薺、四稜杆蒿、假蘇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合瓣花亞綱

    管狀花目

    唇形科

    亞科

    野芝麻亞科

    荊芥屬

    荊芥

    荊芥族

    二名法

    Nepeta cataria

    分佈區域

    自中南歐經阿富汗,向東一直分佈到日本,在美洲及非洲南部。

    目錄1形態特徵2生長習性3分佈情況4栽培技術5主要價值摺疊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荊芥多年生植物。莖堅強,基部木質化,多分枝,高40-150釐米,基部近四稜形,上部鈍四稜形,具淺槽,被白色短柔毛。葉卵狀至三角狀心臟形,長2.5-7釐米,寬2.1-4.7釐米,先端鈍至銳尖,基部心形至截形,邊緣具粗圓齒或牙齒,草質,上面黃綠色,被極短硬毛,下面略發白,被短柔毛但在脈上較密,側脈3-4對,斜上升,在上面微凹陷,下面隆起;葉柄長0.7-3釐米,細弱。

    花序為聚傘狀,下部的腋生,上部的組成連續或間斷的、較疏鬆或極密集的頂生分枝圓錐花序,聚傘花序呈二歧狀分枝;苞葉葉狀,或上部的變小而呈披針狀,苞片、小苞片鑽形,細小。花萼花時管狀,長約6毫米,徑1.2毫米,外被白色短柔毛,內面僅萼齒被疏硬毛,齒錐形,長1.5-2毫米,後齒較長,花後花萼增大戍甕狀,縱肋十分清晰。花冠白色,下唇有紫點,外被白色柔毛,內面在喉部被短柔毛,長約7.5毫米,冠筒極細,徑約0.3毫米,自萼筒內驟然擴充套件成寬喉,冠簷二唇形,上唇短,長約2毫米,寬約3毫米,先端具淺凹,下唇3裂,中裂片近圓形,長約3毫米,寬約4毫米,基部心形,邊緣具粗牙齒,側裂片圓裂片狀。雄蕊內藏,花絲扁平,無毛。花柱線形,先端2等裂。花盤杯狀,裂片明顯。

    子房無毛。小堅果卵形,幾三稜狀,灰褐色,長約1.7毫米,徑約1毫米。花期7-9月,果期9-10月。

    荊芥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

    1、發汗解表,作用較和緩。

    2、消炎

    3、止血,炒炭後有止血作用。實驗證明荊芥炒黑成炭後,確能縮短出血和凝血的時間。

    炮製:荊芥切咀,生用或炒炭。

    性味:辛溫。

    歸經:入肺、肝經。

    功能:發汗解表,散瘀止血。

    主治:外感風寒,麻疹初期透發不暢,炒炭可止衄血、崩漏、便血。習慣無汗用芥穗,有汗用荊芥,入血分用荊芥炭。

    臨床應用:傳統經驗認為本品為風病、血病和產後的要藥。

    1、用於治療外感。風寒風熱均可用:風寒的,配防風、生薑;風熱的,配薄荷,柴胡等。在這裡要特別指出的是,荊芥雖屬辛溫,但溫而不燥,與辛涼解表藥配伍,可增強疏散風熱的作用,適用於有發熱、頭痛、鼻塞、咽疼、眼結膜等風熱症狀(感冒、流感早期)。方如荊防敗毒散。

    2、用於治療咽炎、扁桃體炎。前任的經驗是“咽痛必用荊芥”,現代在治療咽炎和扁桃體炎的方劑中,荊芥常不少。配桔梗、生甘草尤能加強其消炎作用。

    3、用於治療出血。用荊芥炭止血,要配其他止血藥,例如配槐花炭治療大便下血,配茅根治鼻出血。

    4、用於治療產後血暈(因失血過多或血液迴圈功能障礙而引起的暈厥),可用荊芥穗。單味6g研末沖服,或隨症配其它藥煎服。

    5、用於透疹止癢。在蕁麻疹、風疹、麻疹時用之,起到加速病理過程消退和止癢的作用。常用薄荷、防風等配伍(內服或外洗均可)。

    :荊芥穗功用與荊芥同,但作用較強,治血暈時是為要藥。

    用量:3~9g。

    處方舉例:荊防敗毒散(《攝生眾妙方》)荊芥、防風、羌活、獨活、柴胡、前胡、枳殼、茯苓、桔梗各6g,川芎、甘草各3g,水煎服。

    注:同屬植物裂葉荊芥,東北等地亦有作荊芥使用。

  • 12 # Deiling交流塘

    荊芥別名:香荊薺、線薺、四稜杆蒿、假蘇,是唇形科、荊芥屬多年生植物。莖堅強,基部木質化,多分枝,高40-150釐米,基部近四稜形,上部鈍四稜形,具淺槽,被白色短柔毛。入藥用其乾燥莖葉和花穗。鮮嫩芽小兒鎮靜最佳,荊芥葉黃綠色,莖方形微帶紫色,橫切面黃白色,穗子稍黑紫黃綠色。味平,性溫,無毒,清香氣濃。荊芥為發汗,解熱藥,是中華常用草藥之一,能鎮痰、祛風、涼血。治流行感冒,頭疼寒熱發汗,嘔吐。

    功效主治

    祛風;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發熱;頭痛;目癢;咳嗽;咽喉腫痛;麻疹;癰腫;瘡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產後血暈。用於感冒,頭痛,麻疹,風疹,瘡瘍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產後血暈。解表散風,透疹,消瘡,止血。用於感冒,麻疹透發不暢,便血、崩漏、鼻衄。[5]

    ①《本經》:主寒熱,鼠瘻,瘰癧生瘡,破結聚氣,下瘀血,除溼痺。

    ②《藥性論》:治惡風賊風,口面歪邪,遍身頑痺,心虛忘事,益力添糟。主辟邪毒氣,除勞,治丁腫;取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冷分二服,主通利血脈,傳送五臟不足氣,能發汗,除冷風;又搗末和醋封毒腫。

    ④《食療本草》:助脾胃。

    ⑤《食性本草》:主血勞風氣壅滿,背脊疼痛,虛汗,理丈夫腳氣,筋骨煩痛及陰陽毒,傷寒頭痛,頭旋目眩,手足筋急。

    ⑥《日華子本草》:利五臟,消食下氣,醒酒。作菜生熱食並煎茶,治頭風並汗出;豉汁煎治暴傷寒。

    ⑦《本草圖經》:治頭風,虛勞,瘡疥,婦人血風。

    ⑨《綱目》: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消瘡腫。治項強,目中黑花,及生瘡,陰頹,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5]

  • 13 # 沐子的書苑

    荊芥是唇形科植物,荊芥葉黃綠色,莖方形微帶紫色,橫切面黃白色,穗子稍黑紫黃綠色。荊芥為發汗,解熱藥,是中華常用草藥之一。功效與作用:荊芥,味辛、微苦,性溫;歸肺、肝經。祛風;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發熱;頭痛;目癢;咳嗽;咽喉腫痛;麻疹;癰腫;瘡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產後血暈等。

  • 14 # 農村小董

    荊芥到底是什麼菜?其實這個菜一般只有農村才有,城市裡大多都不會賣這種菜,因為認識的人很少,壓根就賣不出去。這個菜其實是一種香料,但是它又不僅僅可以作為香料,還可以作涼拌菜,或是煮湯,總之它的做法有很多種,但是產量卻是有點少。在河南的農村比較常見,一般來說,南方的農村很少有這種菜。

    在農村的人應該都知道這種菜,平時家裡面要是吃麵疙瘩或是拌麵都會用到它。將新鮮的荊芥採摘,然後清洗乾淨。如果是煮麵或是做涼拌菜的話可以把它切碎,只有這樣才能將它的香味釋放出來。而如果是煮湯的話,只要把一整把的荊芥放下去煮軟就可以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把它和香菜等同起來,但是二者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除此之外,它還可以作為藥材,它的用處很大,但是你知道它的種植技術嗎?

    如果是在家裡種植的話,可以準備一個花盆,儘量大一點,同時要準備一些土和種子。先播種之後再覆蓋一層泥土,這層土要薄一點。因為如果土太厚了,就會阻擋荊芥的長勢,它很有可能就不能發芽。如果這一點確保之後就可以不用擔心了,因為它的生長很迅速,和小白菜差不多。六七天左右的時間就可以發芽,發芽之後就要確保水分以及溫度。

    最佳生長溫度是二十度左右,環境要潮溼。等到小苗漸漸的長大,就可以施肥,可以使用化學化肥,也可以使用自然的化肥。一般來說後者比較好,家常的牲畜糞就可以,或是環境酵素(水果徹底腐爛、花朵腐爛),還可以使用淘米過後的淘米水,這些都是它的養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候,它就長好了。

    長大的荊芥,在採摘的時候要擇嫩葉和嫩莖,掐完之後就要立刻施肥,以便它快速長出新的來。它有一點十分好,那就是長得很快。嫩葉嫩莖被掐去之後後,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又會長出新的來。如果想要收穫很多的荊芥,可以勤加施肥。收穫多次之後,就會開出淡色的小花朵,而這個小花朵長大之後就會結荊芥的種子。

    上面說的種植方法適用於城市或是比較懶一點的人。大多數情況下很多農村人家都會種,種植技術和上面提到的差不多,唯一的差別就是施肥。在田間施肥較為方便,荊芥也能吸收得更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阪之戰,豐臣家翻盤的可能性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