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都市閒翁

    妙玉喜歡寶玉,寶玉也喜歡妙玉。然而兩種喜歡是不同的。妙玉喜歡寶玉是一個青春少女對少男的愛戀,妙玉對寶玉一見鍾情。寶玉對妙玉的喜歡是寶玉一慣對女兒的那種泛愛再加上敬重甚至崇拜。

    妙玉對寶玉的愛戀可從以下幾個細節看出:第一,櫳翠庵品茶。妙玉顯然把寶玉當作知己,妙玉顯然把來到櫳翠庵的人分為幾等:從茶杯上就能看出來,給賈母是一種,給釵、黛是一種,都是名瓷,這是場面上的事,是禮節。而給寶玉是“自己平日用的”,這就說明,妙玉完全在心中是把寶玉當心上人來看待的,不然一個身在佛門的尼姑,一個潔到骨子裡的妙玉,能這樣做嗎?。第二,妙玉給寶玉的生日賀貼。當日共有三個人過生日,包括妙玉小時夥伴邢岫煙,她只給寶玉賀貼。第三,寶玉向妙玉乞紅梅。別人能要到嗎?妙玉深深暗戀寶玉,不必多說。

    寶玉對妙玉的喜歡就不一樣,完全不一樣:第一,寶玉完全不知妙玉給他“自己平日用的杯子”的良苦用心,最後用海杯喝茶,兩顆心的距離有多大。第二,寶玉為給妙玉署名“檻內人”回帖,煞費苦心,是他根本就不懂妙玉,又怕傷害到妙玉,至於崇拜,那是他骨子裡的東西。巜紅樓夢》第五回中關於“意淫”有精彩的解釋,或可從中認識寶玉的本性:警幻仙姑在評價了淫之後,說道:所愛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寶玉聽後,唬的忙答道:仙姑“仙姑錯了。我因懶於讀書家父母尚每垂訓飭,豈敢再冒‘淫’字?不知‘淫’字為何物。警幻道:“非也,淫雖一理,意則有別。如世字好淫者,不過悅容貌、喜歌舞,調笑無厭、雲雨無時,恨不能盡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時之趣興。此皆面板濫淫之蠢物耳。如爾則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輩推之為‘意淫’。惟‘意淫’二字,惟心會而不可言傳,可神通不可語達。汝今獨得此二字,在閨閣中固可為良女,然於世道中迂闊怪詭,百口嘲謗,萬目睚眥……。朱旁批:按寶玉一生心性,只不過是“體貼”二字,故曰“意淫”。意淫是寶玉對女子的體貼,所以說寶玉對妙玉也是體貼,當他聽了邢岫煙對妙玉的介紹後,知道了妙玉署名‘檻外之人’的含義,便署名‘檻內人’。其實妙玉飛帖遙叩的用意是不言而喻的,但邢岫煙和寶玉都沒有理解妙玉的用心。他甚至對岫煙說:“姐姐不知道,她原不在這些人中算,他原是世人意外之人。因取我是個些微有知識的,方給我這貼子。”岫煙聽後,說了三個“怪不得”可見人們對妙玉是不瞭解的,包括這怡紅公子在內。多情公子也只是把妙玉看成世外高人,不敢生男女愛戀之情。第三,寶玉的紅梅詩中有“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嫦娥檻外梅。”一句,己分明看出寶玉妙玉是當“觀音”來看待的,只是敬愛和崇拜的。

    透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妙玉喜歡寶玉是一個少女對少男的愛戀,而寶玉喜歡妙玉是由寶玉對女兒泛愛思想決定的,他對妙玉更多的是敬愛和崇拜。

  • 2 # 兒保科劉醫生

    妙玉喜歡寶玉從很多細節中都可以看出來。寶玉其實是紅樓夢中無論是人物性格、行事來看都是很善良的。他不會因為丫頭地位低賤就無視她們的存在,相反他對大觀園中的女性都很照顧,從黛玉、寶釵這些小姐到襲人、晴雯這些丫頭無一例外。晴雯喜歡聽撕紙扇的聲音,他就買了很多讓她撕。所以寶玉對妙玉應該也是這有這一種感情。另外寶玉平時喜歡讀莊子一類的書,妙玉又是修行之人,他們有一種佛緣在裡面。

  • 3 # 秋閣一憑欄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喜歡寶玉的人太多了,大丫還小丫還小姐們由其是妙玉,誰都喜歡可身份不同,喜歡也是徒勞的,另外就一個寶玉,而寶玉喜歡的是黛玉,也就一個寶釵可以和黛玉爭寵,而其他人也只能心裡喜吧啦。

  • 4 # 書燈幽見

    妙玉喜歡寶玉,在大觀園內不是秘密。

    琉璃世界白雪紅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羶一回中,李紈就曾罰寶玉前去櫳翠庵,向妙玉乞討紅梅,說明妙玉對寶玉的親近之意,就連諸事不管的李紈都是清楚的,更別說其他人了。

    那麼,妙玉如此喜歡寶玉,寶玉喜歡妙玉嗎?

    文字內已經設計了,黛玉已是寶玉的心上之人,外又有寶釵糾纏不清。

    那麼作者肯定不會設計,寶玉會再對妙玉有男女之情。

    如果文字把寶玉也設計成這麼濫情不堪之輩,那麼紅樓夢與一般才子佳人之庸俗讀物,也並無二致了。

    不過,文字內設計的賈寶玉,雖然對妙玉不是男女間的愛情,但是確實有知己的情誼。

    當然,這是指文字內給予我們淺層的資訊。索隱派認為妙玉是黛玉的分身之一,這點個人覺得有道理,但在本文不展開。

    單從文字內,妙玉送生日拜帖,寶玉第二天才發現時,跳起來問為什麼沒有回他的反應來看,寶玉是非常在乎妙玉的。

    而且回帖時,他異常謹慎,甚至特意去請教刑岫煙,這一切細節都無不說明,寶玉對妙玉異常的敬重和在意。

    但是,因為文字內寶玉的戀人就是林黛玉,所以寶玉對妙玉的情感,就顯得十分克制和謹慎了。

    在櫳翠庵品茶那一回裡,妙玉就曾拿自己平日裡的綠玉斗給寶玉喝茶,聰明的寶玉立即以“俗器”婉拒了妙玉。

    這個細節,其實非常耐人尋味。

    賈寶玉,對女性,天生有一種憐憫的情懷,也有一種天然的熱情。這種與生俱來的性情,使得多少女人誤會,誤把這種熱情認為是喜歡,認為自己有機會被愛上,而竊喜痴纏不已。

    所以,就連端莊自持的寶釵,也都忍不住的淪陷。

    但是,在婉拒妙玉的綠玉斗裡,我們似乎又看到另一個,內心對愛情忠貞不渝的寶玉。

    但從寶玉對待女性的態度上,很難判定他到底喜不喜歡對方。

    但是,對比在靜綿綿靜日玉生香的那一回裡面,寶玉對待喜歡的女子是什麼態度,就一眼明瞭了。

    黛玉飯後,朦朧欲睡,趕寶玉別處去坐坐,寶玉卻不肯去。

    然後,寶玉向黛玉求同睡一個枕頭,黛玉不肯。爾後被纏磨的沒法,扔了一個枕頭給他,兩人躺在一塊,寶玉一驚一乍地給黛玉編故事。兩人又笑又打又鬧,異常甜蜜,那才是愛情的樣子。

    設想,如果是黛玉的茶杯主動給寶玉用,都不知道寶玉的心中得多歡喜。

    所以,但從對妙玉的態度,不容易看清寶玉,到底不喜歡還是不喜歡妙玉。

    但是,如果對比寶玉和黛玉相處時的情景,就很容易分辨寶玉對妙玉是敬重和理解,而不是喜歡。

  • 5 # 騫茉愛分享

    《紅樓夢》大旨談情,第一主角賈寶玉更是個天生的“情種 ”,警幻仙姑說他是“天下古今第一淫人”。又解釋說寶玉的“天下第一淫”並非一般的“淫”,而是“意淫”。這是對於賈寶玉的定性評價。同時,脂硯齋也給了個差不多的評語,說賈寶玉是“情不情”。

    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來分析一下:很多人一聽意淫,馬上就想到了“性幻想”,但其實“淫”的本意是過多,過度,超出本來該有的量,《岳陽樓記》裡有一句“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這裡的“淫雨”就是指雨下的過多了;“意”則表現為意願,心意。二者結合,“意淫”解釋為“情感上過於豐富”比“性幻想”更準確。“情不情”則是指對那些本不應該產生情感的人或物產生情感,這其實和“意淫”是差不多的意思。

    一言以蔽之,《紅樓夢》中賈寶玉就是“一個情感豐富的博愛之人,無論該不該喜歡的都喜歡”。他鐘情林妹妹,戀著寶姐姐,與襲人共赴巫山,哄著晴雯撕扇子,憐惜著香菱的遭遇,又跑到平兒跟前獻殷勤,就連山村偶遇的“二丫”也能令他駐足悵然……但是寶玉是多情卻不濫情,多數時候,他的喜歡是“發乎情止乎禮”,偶爾也會“情難自禁”。王國維說,人生成就大業要經歷“三種境界”,寶玉在“喜歡姑娘”的道路上也走了這樣一遭:

    第一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此句出自晏殊,本意是要表達離愁的一句詩。王國維用它來比喻做學問成大事業者,首先要有執著的追求,登高望遠,瞰察路徑,明確目標與方向;同時,亦有茫無頭緒,前途未卜的疑惑、彷徨和痛苦。

    在這裡形容寶玉起初對於女兒家的喜歡也很恰當。寶二爺打小就認為女兒是“水做的”,接觸起來處處清爽。這在當時“男尊女卑”的年代可謂驚世駭俗,標新立異。在如此思想指導下,賈寶玉“行為偏僻性乖張”,我們看見前部分書中的寶二爺一方面“博愛不羈”,對女孩兒個個留心,還喜歡吃丫頭嘴上的胭脂;另一方面,陷在釵、黛二人的情感糾葛裡剪不斷,理還亂。既戀著林妹妹的"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又饞著寶姐姐的“肌膚豐澤”,認不清自己感情歸屬。這樣的寶玉動輒惹得黛玉梨花帶雨,二人的關係時冷時熱,彼此都很痛苦。

    第二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此句出自柳永,原本就是情詩,用衣帶漸寬不再合體來寫人因相思而瘦,也可以想象是對事業的執著追尋,上下求索,導致衣寬體瘦。放到寶玉這裡,可以用來形容他對大觀園中所有女兒保護者這一角色的堅守,和求而不得的掙扎。

    這一階段的寶玉親眼目睹了身邊女兒們的苦難遭遇,他為金釧兒流淚,為晴雯作誄,為香菱借裙子解圍,為平兒在痛苦時送上安慰……他眼看著曾經的樂土---大觀園人去樓空,昔日的姐妹們或死或散,卻無能為力,只能在心裡默唸著“世上還有如此殘忍的事情”。

    同時,寶玉對“情”的領悟也從起初對所有女兒的“泛愛”逐步深入。他雨天目睹齡官“畫薔”,又在梨香苑看賈薔和齡官之間的情意互動,回來後對襲人說:“昨夜說你們的眼淚單葬我,這就錯了。我竟不能全得了。從此後只是各人各得眼淚罷了。”自此,他深悟人生情緣,各有分定,認清了同他一樣惜花葬花、堅守本性純真的黛玉才是真正的知己。

    第三境: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此句出自辛棄疾,這位大氣恢宏的豪放派詞人突然改了婉約的調子,在這句詞裡寫出了人群中遍尋心儀之人不獲的焦灼以及找到後的狂喜。在王國維的意境裡,主要是說個人在追求理想、探索學問的道路上,歷經重重挫折考驗,最終量變引起質變,撥雲見日,實現理想或者達到頓悟的境界。

    黛玉之死是促使寶玉在情路上登臨第三境的重大事件。拋開版本的差異,各種線索都指向一個結局,黛玉死後,寶玉雖守著“山中高士晶瑩雪“,卻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最後循入空門,迴歸本位。無論“情情”還是“情不情”,最終都畫上了句號。驀然回首,“白茫茫大地一片真乾淨”。

    但這“一片乾淨”就真的是寶玉情路的盡頭嗎?不盡然。有人說曹公是要借寶玉這個情種來寫人生到頭萬境皆空,以情來證空。就像王國維所說:“寶玉之苦痛,人人所有之苦痛也。其存於人之根抵者為獨深,而其希望救濟也為尤切。”個人覺得這種觀點流於片面。如果紅樓一夢,到頭是皆空,那寶玉的悲憫算什麼?大觀園裡女兒們的犧牲又算什麼?曹公“歷經十載,增刪五次”嘔心瀝血著出《紅樓夢》又有何意義?

    佛教經典《大般若經》裡有一句:萬境歸空,不捨有情。空是宇宙的根本規律。世間萬物,無非是成住壞空;但是,情才是根本的生命信念,也是生命的終極意義。最後空空道人改名“情僧”正是告訴了我們這一點。不捨舊人舊事,紀念閨閣閨情,是《紅樓夢》的主旨,也是作者創作的初衷。“驀然回首,不改深情!”這才是寶玉情路的最高境界。

    綜述,從“泛愛眾”到“一心人”,再到“不捨生命之真情”,寶玉在“喜歡姑娘”這件事上經歷了一個由表及裡,由現象到核心,由脆弱迷惑到徹悟堅定的過程,期間,我們對情的認識隨著寶玉認識的昇華而不斷昇華。弄明白這一點,再回到開篇的問題,寶玉是否喜歡妙玉就很清楚了,可以說是喜歡的,但這種“喜歡”與男女之情關係不大,更多的是一種探究和欣賞,飽含著對所有美好生命的熱愛和祝願。

  • 6 # 江邊李

    第一處,劉姥姥遊大觀園時,在櫳翠庵喝茶,妙玉把自己常喝的綠玉斗給寶玉喝茶,寶玉拒絕了,說這是“俗器”,寶玉用另外給的杯子喝茶,寶玉勸妙玉將劉姥姥喝過的杯子,不要扔了,送給劉姥姥,寶玉對妙玉有同情,也有理解,但並不認同她的做法,當然更談不上喜歡她了。寶玉在這裡有渡妙玉的意思,做人不要太過。

    第二處,寶玉生日,妙玉寫了帖子給寶玉,寶玉過後才發現,回帖後把帖子從櫳翠庵的門縫裡投進去就走了。看看寶玉對黛玉就知道,寶玉是不是喜歡妙玉了。寶玉是一有時間就去找黛玉的,他們之間是親密無間的。但是,寶玉和妙玉之間是有距離感的,寶玉並不想和妙玉有深層次的接觸和交往。

    妙玉和寶玉,是一個有情,一個無意。兩相情願,情投意合的是寶玉與黛玉。妙玉的悲哀也許就在這裡——本是出家之人,就不該有凡念,有凡念卻沒有迴響,又自視高潔,不與凡人為伍,得不到大家認同,最後“落入泥沼中”,也是悲劇人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社會生活談談孟子思想之於現代社會有何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