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弋戈
-
2 # 浪漫紋身
最近看了豆豆的《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是我愛人推薦給我的。起初只看名字感覺是一本玄學的。但是媳婦一直推薦禁不住她的軟磨硬泡,所以就簡單的翻看了幾頁。沒想到一看就沒有停下來。《遙遠的救世主》是一部可以傲然獨尊的長篇小說,也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完美佳作。豆豆,以她的才華,探問一個有機的、無定形的、陌生的、曖昧的和未曾臻達的世界。男女主人公那濃墨重彩的經歷以及令人欷歔的愛情故事創造出了一種超然背叛的意志、而這意志是那樣的靜謐、清朗。一個作家的品質,在豆豆身上達到了極至,作品主題的睿智和簡約,出色地表現出佛學的光耀和不蓄意的使人震驚。
從此就被豆豆的作品被吸引了。就四處蒐羅她的作品。後續還看了《天幕紅塵》、《背叛》。感覺這幾本書好像都有一點點的聯絡。這幾本書都讀了兩邊以上了。每次讀都有不一樣的感觸。
所以推薦大家有時間可以讀讀這幾本書。
-
3 # 新田小二哥
《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
華與華方法,所有事都是一件事,所以事都是為了降低成本。
所有事,包括,品牌戰略,企業戰略,企業責任,產品包裝,產品廣告等,都是一件事,所有人都做一件事。
華與華方法,是超級符號的方法,超級符號分為公共符號,如交通標誌,紅綠燈,男女廁所標誌等,。文化符號,如中國的符號長城,北京符號天安門等。
-
4 # 天地人文史哲
你好,這位網友,根據你的提問,我來回答一下。書海茫茫,浩瀚繁軼,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書,這與個人的性格、閱歷、文化等有關。我最喜歡的書是《遙遠的救世主》,在此鄭重向你推薦。這是一本“厚重”的書。我個人認為,人生如果有些書是必讀的話,那麼,這本書就是其中之一。根據這本書改編拍攝的電視劇叫《天道》,一經播出,就立即引起強烈反響。至今不衰。
為什麼我最喜歡這本書呢?
首先,《遙遠的救世主》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現代小說,其努力構建的故事情節,富有特色的主要人物所表現出的深邃思想,使人震撼,令人深思。圍繞這樣的故事情節,這樣一些人物形象,作者希望告訴我們其作品所蘊含的深意:即:規律如來,按照客觀規律辦事的人就是神,能就我們自己的只有自己!
1
到底有沒有救世主?
這是一個古老而年輕的話題,是一個人們離不開但又不願去爭論的問題,是一個見仁見智隨它去吧的困惑。《遙遠的救世主》對這個問題揭示得非常好,算是為我們世俗凡人解決了一大難題。
小說的題目是《遙遠的救世主》,望文生義,不難理解:救世主是有的,只是“遙遠”而已。縱觀全書,遙遠到“遠水不解近渴”,要解“近渴”,須靠自己。正如丁元英所說:“得救不是破了戒的狼吞虎嚥,要自悟。”自悟,悟什麼?從宗教的角度講叫“悟道”,從世俗的角度講叫“觀念”。無所悟,永遠在“術”的層面考慮問題,永遠也長不大、走不遠,甚至南轅北轍,難逃“黔驢技窮”之劫。相反,悟到了,順應時勢就會成為一種自覺,順境逆境均能淡定自若,即使不能在事功方面出人頭地,也必能在人生方面求得圓滿。小說透過“扶貧”事件,反覆闡明瞭“上帝只救自救之人”的道理,揭示了“救人者被救”的辯證關係。
2
《遙遠的救世主》對我們平凡人生的另一個意義,是它把我們帶到了一個更為廣闊的思想領域,讓我們從更高的層面俯視人生百態,體會生命個體的潮起潮落,讓我們從作者塑造的眾多人物中受到啟迪與借鑑。
丁元英是一個大智慧者,是一個被神化了的人物。從丁元英對文化屬性的闡述,到對人物命運的控制,以及對“扶貧”事件的策劃和正天集團的競選預測,無不體現出他的神秘與神奇。但同時也告訴我們,丁元英也是人,只是一個覺者。他單方面中止私募基金,無非是“功成身退”“趨吉避凶”“知止”而已,良心發現和愛國僅僅是一個幌子,用他自己的話說:“私募基金是沒爹沒孃的買賣,一邊做生意,一邊得準備拼刀子,腦後還得長隻眼睛看衙門的臉色。”“股票暴利並不產生於生產經營,而是產生於股票市場本身的投機性。它的運作動力是:把你口袋裡的錢裝到我口袋裡去。它的規則是:把大多數羊的肉填到極少數狼的嘴裡。私募基金是從狼嘴裡夾肉,這就要求你得比狼更黑更狠,但是心理成本也更高,而且又多了一重股市以外的風險。所以,得適可而止。”從他對芮小丹改行的幾次建議和提醒中,也不難體會到他那濃重的“見好就收,趨吉避凶”的思想。人,一旦把一切都看開了,生命也就失去了張力。丁元英去古城,本質上講是避世,是出家,因為有了“幾個錢”,無需化緣而已。從生物學的角度講,他跟普通人沒什麼兩樣,普通人具備的他都具備,普通人需要的他也需要,用他自己的話說“天下之道論到極致,百姓的柴米油鹽。人生冷暖論到極致,男人女人的一個‘情’字。”而這兩者他都不敢冒犯。和一般人不同的是,他是一個覺者,是一個悟道之人,所以,他的“術”有用,像“扶貧”事件這麼複雜的“工程”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國際到國內一路暢通無阻按部就般地發展壯大起來且能在音響界掀起軒然大波後讓林雨峰“憋死”也就不足為奇了,仍套用他的話說是“常人的思維所不易理解的平常事”。他,我們學不來。
肖亞文是一個有生活原型且時代感比較強的人,她與芮小丹是同學關係;與丁元英是上下級關係,稱呼丁元英是丁總,後來改稱大哥;與歐陽雪和韓楚風是透過芮小丹和丁元英認識的朋友關係。在私募基金關門後的一系列善後工作中,包括對丁元英的安排,以及後來的與韓楚風、歐陽雪的認識與交往,都體現了她“隨緣惜緣不攀緣”的處世之道,一切都顯得那麼貼切和自然,以致於後來由一個打工妹而水到渠成地成為格律詩的總經理。肖亞文在處理人際關係方面的一切做法都是植根於“道”的基礎之上的“術”,因而她的一切處世技巧有根、管用。她是一個值得琢磨的人。
歐陽雪,古城一個飯店的老闆,窮苦人出身,與芮小丹至交。她身上最耐人尋味的是那顆“平常心”。按常理分析,她應該跟其它商人一樣,儘可能地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她沒有。她出任格律詩公司的董事長,完全是出於對丁元英的信任、對芮小丹的信任,並且把投資額度定在賠得起的底線,用她自己的話說50萬是她賠得起的,成不成都開她的飯館。她收購了馮世傑、葉曉明、劉冰三人的股份,也並沒有想到格律詩的增值前景,而是出於對朋友的忠誠和堅守做人的本分。當格律待公司明顯增值,前景一切看好的情況下,她仍能坦然地讓肖亞文出任公司總經理,她就認一個傻理兒,“守住餐館就能活命。”實在是自知之明,不為外物所役。在格律詩同樂聖公司簽約的當晚,歐陽雪不受劉冰要挾:“我是擺餛飩攤過來的,不吃這個。”所表現出的無欲則剛的凜然正氣,仍是植根於她那一顆“平常心”。當一個人真有了一顆平常心,就能守得住本份,人生的路反而會順暢得多,前景比願望要好得多。“平常心”就是道。這個人“耐人尋味”。
芮小丹,是小說眾多人物中最耀眼的一個,她既是諸多關係中的一個紐帶和關鍵,又是“神話”創造的起因。
芮小丹的特點是“明心見性”,這是一般人學不來的,用丁元英的話說叫“自性本來”,是“根性”。從出世法說她是奢侈,從馬斯洛的人生需求層次說也是最高階的追求。她想買套音響,就一心一意全力以赴,為此背上處分也無怨無悔。她愛上丁元英,沒有為什麼,沒有如果,沒有羞澀,沒有“尊嚴”,只有愛。想當警察就當警察,他人的看法,父母的勸助都無濟於事。儘管她後面自殺情節構思得有悖常理,但仍可讓我們感覺到作者意在說明芮小丹“當生則生,當死則死”,勇於擔當的覺悟和毫不粘滯的人生歷程。這顆星雖然耀眼,但我們學不來。縱觀全書,總覺得她近在眼前卻又遠在天邊。她是“天國的女兒”。
至於馮世傑、葉嘵明、劉冰三人,典型的“有術無道,止於術”,聰明反被聰明誤,這一生橫豎是個“悔”:劉冰已死,剩下兩人將來有所悟,必先否定自己當初的人格;無所悟,將繼續否定自己創業之初的付出。對於這一類人,我們應持理解寬容的態度,雖然用馮世傑的話說他們三人是爛泥扶不上牆的貨,但畢竟他們是掙扎在社會最底層,“輸不起”是他們的思想重負。
3
其次,《遙遠的救世主》在向我們傳達這樣的資訊:“上帝只救自救之人。”人要自救,先要自悟。誠然,書中人物的特點是多方面的,我們所感知的是一個個立體的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他(她)們的每一項決策,每一個選擇,都是他(她)們自身綜合素質作用的結果。正因為構成每個人的要素(諸如性格、長相、職業、學歷、人生經歷,經濟背景、人脈關係……)不同,才有了不同的性格特點。他們的所作所為、為人處事,都不現程度地體現了道與術的辯證關係:“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我們都是平常人,不必像丁元英那樣“參哪參啊,沒完沒了……”真能參透一點也能終生愛益,就像掌握一門精湛的技術足以安身立命養家餬口一樣。想想歐陽雪,不就是一顆“平常心”,一門小手藝嗎?
作者豆豆還寫了《背叛》《天幕紅塵》,都是充滿哲思,令人覺悟的好書。建議你可以找來看看。
-
5 # 齊燕客
你好,《朝花夕拾》挺好看的要說哪一本書的話,我可能覺得魯迅的書是最好的。因為魯迅的書不僅有故事的趣味性,而且他會揣摩人性和人心,讀了之後,你會有一種莫名的共鳴感。
回覆列表
《雲遊》:如何開啟正確的旅行方式?
《雲遊》是新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加·託卡爾丘克的作品。這是一本關於旅行的書籍,全書有116個片段。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平時很喜歡旅遊,也一直很想寫一本關於旅行的書。她對傳統的旅行書籍過於線性的敘述表示不滿,她想要創作的旅行書籍是可以容納旅行所特有的那種緊張的,活躍的,緊急的,甚至是有攻擊性的特質的書。在旅行中,她做了大量的筆記,這些筆記有的是在火車上、旅店裡、候機廳完成的,有的是在午餐桌下面偷偷完成的,有的是在洗手間裡完成的。尤其是在從失敗的婚姻中解脫出來,兒子也已成年之後,她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在全球範圍內旅行,她的旅行筆記也記得越來越多。《雲遊》這本書基本上保留了這些旅行筆記的原貌。我們不妨來看看作者是怎麼記錄自己的旅行見聞的,它又如何可以稱之為一本小說而不是遊記呢?
旅行的城市
我大致統計了一下她在這本書中記錄下的自己旅行的城市:希臘、阿姆斯特丹、紐約、維也納、英國、澳洲、捷克、甚至南亞的一些城市。去這些地方,她或者是選擇自駕遊,或者是乘坐飛機、火車。
旅行中碰到的人
在旅行中她碰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冰島女人 、華人、 穆斯林女人 、研究暗物質的飛機乘客 。除了這些真實的活著的人,她到那些歷史名人曾經生活的城市,也會觸景生情,透過書信體和這些歷史人物對話。
解剖
就這本書記錄的篇幅而言,我發現她最大的興致就是去博物館或者藝術館看一些人體塑化的標本、人體解剖畫冊、阿姆斯特丹真實的人體切片,維也納約瑟夫學院展示人體解剖蠟像標本。書中寫到她看到一隻海豚的腎浸泡在福爾馬林溶液裡,一個只有五個月大的胎兒、連體雙胞胎,還有1848年的幾隻蘋果…這樣的記錄有很多,所以這本書的封底還配上一副人體解剖圖。不過一般人可能很難理解作者的趣味,難道在看到這些東西時不會汗毛豎起嗎?直到我在重讀這本書時,發現她在症候群那一節中介紹到“我”患有復發型脫癮症候群。這種綜合症的體現是人的意識頑固地糾結於某些形象,甚或強迫性地去尋找它們。作者說她總是被破損的、有瑕疵的、破裂的東西所吸引,對畸形學非常感興趣。這裡面蘊含著作者的人生哲學:生物正是在非常態中衝破表象,展現出其真實本性。就像完美的百褶裙下露出開縫的內褲,包著天鵝絨的傢俱裡突然彈出了隱藏其中的金屬支架。我想這大概就是她為什麼執迷於對人體解剖蠟像、人體切片的觀察和記錄吧。
機場
在託卡爾丘克看來,機場既不是旅行的起點或重點,它的景觀效應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她認為機場的級別並不低於城市,城市才是為機場服務的,現在的機場不僅有很多小店、超市和購物商店,還有健身房、按摩房、美髮廳,各大銀行和手機通訊公司和客戶服務部,還有會務中心、有趣的藝術展覽、慶典,在阿姆斯特丹的斯基普國際機場裡,你能看到倫勃朗油畫的傑出複製品。還有新品釋出會。身體滿足之後,還可以享受精神服務,有些機場還提供了教堂和冥想室,還為旅客安排一些讀書會和作家籤售活動。
託卡爾丘克還把機場看成是一種特殊的城邦——機場共和國,這個聯合國不同於那個聯合國的之處就在於它不屑於內部政治鬥爭,而是把精力都花費在經營與其他成員國的關係上。而且這個共和國的數量總在大幅度變化中,更好玩的是每逢大霧和暴風雨,它的人口總數就會劇增。如果你想感覺舒適自在,就絕對不能太過顯眼。在機場共和國你的地址就是你在飛機上的座號。
酒店、餐廳及其他
除了以上這些,她還記錄了自己住過的酒店,她寫道:“我的家就是我的酒店。”苦澀而又自豪。還有她去過的餐廳,一些帶有異域風情的景觀,比如說南亞的一座城市普遍使用紅色萬字符來標誌純素食餐廳,街上還有一些專門售賣名字的人,他們透過為出世的孩子取名字謀生。甚至連去藥妝店買衛生巾,都能激發她的一些奇妙的想象。這些記錄並非是一種日記式的或者走馬觀花似的筆記,而是一種浸入式的帶有神秘主義的發揮。眼前一個很普通的東西,都能激發她的很多聯想和創造,有時候為了搞清楚一樣東西,她會蒐集大量資料,比如說當她看到自己買的那包衛生巾的每個包裝袋上都印了逗趣的詞條,詞性遺忘:形容你無論如何想不起來自己想要說的那個詞。卑賤畫:描繪腐敗、噁心、卑賤事物的畫作。她在洗手間突然靈光乍現:這些詞條不就是新百科全書專案的另一個組成部分嗎?然後她又回回到藥妝店,在貨架上找出生產這種衛生巾的公司的名字。所以你會發現她真的很善於觀察、又精力旺盛,最後這本關於旅行的書籍卻涉及到了歷史、現代生活、醫學、物理、女性主義、心理學、宗教、神話等諸多內容。果然是一個能量爆棚的旅行者!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百科全書式的作家!值得注意的是在記錄這些內容時,她絕對不像學者那樣去做學究式的闡述,最關鍵的是出於作家的一種想象,這種想象又透過詩性的語言傳達出來,並採用了短篇小說、歷史小說、散文、信件等多種文體。所以最後你很難再去界定它到底還是不是一本關於旅行的書籍。不管怎麼說,讀起來相當過癮。
我最感興趣的是她在書中探討的關於旅行的意義和旅行心理學這兩個話題。當然這也是我從116個片段中歸納總結出來的,實際上它們在文中很鬆散也很碎片。
旅行的意義
旅行的第一個意義就是看見即知曉,當然這對於我們來說可能會有些不可思議。因為我們在旅行時的“看見”,通常是一種照相式的記錄行為。
旅行的第二個意義是關於移動,託卡爾切克認為在流浪女那一節中提到,只有移動,不管是步行、奔跑、坐飛機才能有辦法擺脫被統治的世界。被統治和束縛的只能是靜止的東西。就像機場玻璃牆上一則手機廣告所說的那樣:移動已成現實。另外這本書的波蘭版的書名是Bieguni,這個詞出自於十八世紀俄羅斯東正教的某個門派,其信徒相信,一直處於移動狀態才能避開惡魔的魔爪。
要明白旅行的第三個意義,就要先引入其他時間的維度。
第一類是定居者和農夫的時間,受這種時間支配的人往往喜歡迴圈所帶來的愉悅,因為在 迴圈時間裡,每一樣東西都必將回歸起點,播種-收穫——播種收穫,週而復始,直至生命的終結。
第二類是遊牧民和商人的時間,這種時間的每個瞬間都是獨一無二的;無法重複任何一個瞬間。擁有這種時間觀念的人生觀就是冒險、活到盡興,把握好每一天。但是信奉這種時間觀念而生活的人,總是要嚐盡生活的苦澀。
“我”認為旅行者的時間比較寬泛,是許多時間的整合。可以是島嶼時間,火車站時間,常用時間和平均時間。這些時間都不是按照二十四小時太陽時間的均分法進行劃分的。比如說當你在飛機上,小時這種時間單位是消失的。身處在繁忙的大都市,對時間的體驗更是蜻蜓點水式的。
“我”的這種時間觀形成的世界觀就是:我認為世界是可以內嵌的,嵌入腦溝,嵌入松果體——這個地球,可以只是卡在喉嚨的一塊異物。事實上你咳幾下就能把它吐出來。
旅行心理學
旅行心理學與傳統的心理學有很大不同,因為傳統的心理學總是把處於固定狀態下的人作為調查物件,研究的是靜止、穩定的心理,比如總是透過家庭關係、社會地位及其他條件去分析一個人。旅行心理學關注人的渴望,也就是說你為什麼不想在你原本呆的地方呆了,你為什麼想背起你的揹包去旅行,或者離開你生活已久的城市?旅行心理學認為其實人的生活並不具有連續性,哪怕是近似連續的狀態。比如說我們通常認為上學——工作——結婚——生子是一個常規的生活秩序,然而這並不是每個人都必須遵照的生活準則。生活是由各種偶然因素組成的,各種人為的自然的災害或者從天而降的餡餅兒都有可能打斷你生活的常態。
旅行心理學研究的是地點的隱喻意義。比如說下週你計劃去冰島旅遊,那你就要問自己冰島究竟是什麼意思?而不能僅僅把它看成一個地理名字。因為從地理精神分析的角度來說,一個人參與了什麼就會變成什麼樣,也就是說我看什麼我就是什麼。所以當你問自己冰島是什麼意思,便於更深刻地理解冰島這一地點的含義。從而弄清楚你從中國前往冰島這趟旅程的意義,進而發現你此次旅行的深層原因。
旅行指南
如果想獲得一種全新的屬於自己的旅行體驗,恐怕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擯棄旅行文學對景點的描述,描述本身就是一種破壞。我們總是喜歡在被描述的景點前留下到此一遊的快照,而實際上,我們並沒有真正觀察過這個地方。我們其實是一群患有“巴黎症候群”和“司湯達綜合症”的患者,患有這種症狀的人總是先透過文學和其他藝術作品瞭解了一個地方,親自抵達後,難以接受心中所向往的地方和原本的現狀之間的反差,因而出現虛弱、呼吸急促、心悸、盜汗、甚或暈倒的症狀。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開啟正確的旅行方式呢?託卡爾丘克的建議是我們要一遍一遍地問自己:我們要去哪裡?去哪些國家?哪些地方?只有這樣,你才能弄清楚旅行的目的,然後懷著朝聖般的心情去旅行。她經常在書中將旅行說成是朝聖之旅。每去一個地方,就像伊斯蘭教朝拜麥加,基督徒朝拜耶路撒冷,佛教徒朝拜佛教聖地菩提迦耶一樣。
星群式碎片化寫作
前面提到作者很喜歡旅行,也很想寫一本關於旅行的書籍。但苦於沒有找到合適的文體,又看不上老一套的旅行書籍的寫法,所以她一直沒有動手。有一天當她在整理自己的筆記時,她把116篇散章攤在地板上,她站到桌子上俯瞰突然意識到這些筆記能夠構成一部完整的作品,但當她把稿件發給出版社的時候,編輯還以為她只是把電腦裡的草稿拼湊一下,不認為那是一部長篇小說。但其實這種寫作方式卻被認為是託卡爾丘克比較鮮明的寫作風格,就像諾貝爾文學獎給她的頒獎詞:“富有想象力的敘述帶有百科全書式的激情,代表了一種跨邊界的生命方式。”用託卡爾丘克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一種星群式碎片化的寫作。作者認為這種寫作方式不僅符合她的思維方式,因為她平時就喜歡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地組織自己的想法和想象,而且這也符合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因為在現代社會我們和電腦的關係已經改變了我們的認知,我們接受了大量迥異的、碎片化資訊,又不得不在頭腦中將它們整合起來。所以在閱讀這本書時,你可以從任何一章,任何一頁開始,非常適合於我們碎片化的閱讀,你可以在地鐵上、公交上甚至在衛生間都可以讀,也可以作為睡前故事,每天讀一個。
那麼,這種星群式碎片化又是如何體現在《雲遊》中的呢?用這本書的譯者於是的解釋就是116個散章,每一個散章各不相關,如同星子散佈,但卻共同存在於一個星系,彼此互相吸引,好像暗中有一種奇妙的引力波將它們吸納在一起。有時,是一個意象反覆出現在不同篇章裡,例如關於人體解剖的東西,有時是一種堅定的認知反覆出現在不同的篇章,比如她對移動的看法。但是說實話碎片化的寫作在現代和後現代派的文學中早已司空見慣。
其實,最讓我佩服的還是作者對現實的抽離的能力。把日常的平庸和歷史沉澱的精華都陌生化成自己內心獨有的體驗。把常識變異成一面稜形重新折射出生活的千萬種風貌。這其實需要耗費巨大的想象力。她懷著朝聖般的心情去旅行,如果她要去的地方巴黎,那麼巴黎對於她來說就不再是影視劇中的巴黎,文學中的巴黎,照片中的巴黎,別的任何人口中的巴黎,而一定是獨屬於她自己的巴黎。說到這裡,我也終於明白為什麼同是諾獎得主的阿列克謝耶維奇將她視為叛逆的同路人。
百科全書式的激情之作
你可以說無論哪一個作家都一定是那種特別能發揮想象力的人,奧爾加對自己身上的作家特質的發現其實也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事實上在成為專業作家之前,她的本職工作是心理學家。她畢業於華沙大學心理學系。曾是榮格心理學的“信徒”,有在精神病醫院工作的經歷。後來她發現自己並不能勝任自己的工作。她不懂得如何傾聽,觀察不到界線,會陷入移情。不相信統計出來的資料,也不相信被證實的理論。對某人性格的假設概括也讓她覺得太過簡略。她的習慣做法是把看似清晰的東西模糊掉。去質疑無可辯駁的論點。最終她發現唯有寫作這個容器可以容納自己。不過在精神病院工作讓她接觸到各種患有心理疾病的人,這些都對她日後的寫作產生了很大影響。比如說因心理學專業的素養,使她有一種明確的意識:多重現實可以同時存在。
最後我發現在讀這本書時,我傾向於將隱含作者看成是真實作者也就是作者本人。至少我認為這本書大部分的敘述者都可以看成是她本人。但她跨越邊界的寫作方式早已模糊掉虛構與非虛構的界限,全書有的故事相當於旅行隨感,有的是各種知識的大拼盤,有的又是天馬行空的想象。總之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激情之作。